㈠ 怎樣評價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關系
中印名列世界發展最快的兩大經濟體,同為發展中國家,難免會在現在,特別是未來有著比較大的競爭關系,加上歷史上中印發生過局部戰爭,並且印方如今控制了大量爭議地區,中巴關系密切和印巴關系緊張,嚴重阻礙了中印關系的發展,不僅如此,中印在邊界上雙方都還大搞軍事建設,兩國互信度很低,雖都是大國,但兩國之間的貿易量卻像小國,特別是在經濟發展上中國總體上不僅比印度強,而且在發展速度上也比印度快,甚至在許多方面關鍵領域印度也稍遜中國,給印度造成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可見,如果兩國是兩只蟈蟈,那中國是公的那隻,印度則是母的那隻。(不交配的前提下)
㈡ 中國和印度的比較,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方面闡述。
政治:我國為單一制國家,由中央對個地方進行直接管轄,全國只有一部憲法(除特區).並且是議會制共和制最高權利機構為全國人大,人大代表由各民族各職業等人民構成,體現了我國的民主.而印度是聯邦制國家由若干成員構成,全國通行有若幹部憲法,不利於中央的管理.他也是議會制共和制,但執政黨由若干黨組織成聯合黨派從而控制議會,這樣使得國家政局不穩定.
經濟:我國去年GDP達30100億美圓位居世界第四(今年位居世界第三),印度達9280億美圓位居世界第十三,並且我國的政體使得我國在經濟發生變故時可以及時進行宏觀調空,反映速度大大高於資本主義國家(今年金融危機就是例子),同樣受人口因素影響的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遠高於我國,所以其經濟並不是很樂觀.在此次金融危機時印度拿不出象我國4萬億這么大數字的錢來救市,而且他的政體大大限制了其在救市時的反映速度.
科技:這方面印度得到了世界的認可,他計劃在2015年發射載人航天飛船,2025年實現登月計劃,他的科技產品在世界得以廣泛的認可,但在去年的國家綜合國力派名中印度的科技力只有176,而我國達312,這充分證明了我國科技水平將近是印度的一倍,但其發展速度不容小視.
軍事:印度軍事力170,我國508.雙方均擁有核武器,我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可對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進行導彈攻擊,印度只擁有遠程導彈,我國擁有二次打擊能力,印度則沒有,印度有3艘航母不過都是常規動力,我國雖無航母但不會怕他,因為他的攻擊能力十分有限.我國軍費開支598.2億美圓,印度242.6億美圓.
預計2025年我國綜合國力排世界第三,印度排第八,雖然在任何方面我國均高於印度,但其發展速度也不容小視,不過印度的人口問題大大的影響了他的發展.
中國自古就是大國,是世界的強國,在未來中國會為世界的多極化產生巨大影響,僅在經濟上說2037年中國就能超越美國!
㈢ 初一地理 比較中國和印度的異同
1.面積
相同點:中印兩國都是陸地海洋領土面積比較大的國家
不同:中國是世界級的領土面積大國,國土面積居於世界前列。而印度只是區域性面積大國
2.人口: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世界級人口大國,人口數量相當
不同:中國人口增長率較低,而印度人口增長率交高
3.經濟: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都是世界經濟大國,發展潛力都很大,經濟增長較快
不同:兩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同,中國主要發展第二產業,而印度第三產業比較發達
4.氣候:
相同:中印兩國都深受海洋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高溫多雨
不同:印度氣候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受熱帶季風影響較廣。而中國氣候類型多種多樣
5.地形:
相同:兩國地形多種多樣,都有廣大的平原,高原和山地
不同:中國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地勢起伏較大。而印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比較平坦。
6.工業:
相同:中印兩國都建立了規模比較龐大齊全的工業體系
不同:中國的航空航天工業,基礎設施,製造業等比較發達。而印度的電子信息產業比較發達
7.農業:
相同:中印兩國都是農業大國,都有面積廣大的耕地,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
不同:中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更為先進
㈣ 人是怎麼看待中國和印度的
在西方人眼裡,印度像個面團,怎麼捏弄都行,而中國則像塊石頭,不讓你隨意捏弄。在西方人心目中,印度是個「順民」,而中國是個「刁民」,他們偏愛印度人也就一點不奇怪,因為沒有人不喜歡「順民」。對他們來說,印度是圈內人,而中國則是圈外人,有時是對手,有時甚至是敵人。
印度在國際上的人緣比中國要好得多,也就是說,如果兩國間出了矛盾,世界上有頭有臉的國家,說話有分量的國家,簡言之,主要就是西方國家,幾乎都無一例外地站在印度一邊。即便他們不好直接站出來支持印度,也至少會保持沉默,或者模糊的態度。總之,在情感分上面,印度會完勝中國,無論中國多麼占理,想在這方面壓倒印度都是徒勞。
從人種劃分上看,印度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是數千年前從歐洲遷徙到亞洲的,他們和歐洲人有著共同的祖先即印歐人,所以,印度人在人種上屬於白人。而中國人屬於蒙古人種,蒙古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所以,雖然阿三哥看上去比較黑,但特徵上更接近白人,而中國人和白人是不搭界的。人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與相貌相關聯,相貌相近的更容易產生親近感。簡言之,西方人看印度人要比看中國人順眼得多。
語言
印度雖然是個大雜燴,語言復雜,但由於歷史原因,英語普及率高於中國。這就是為什麼當年上海灘的租界巡捕房人手不夠時,總是從印度招些大鬍子打工仔,因為從語言上說,印度人更容易和國際「接軌」,充當英國人的跟班,阿三的綽號也由此而來。不過,很多印度人的英語口音很重,有些重得讓中國人很難聽懂,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與西方人之間的交流。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我們中國人中受過教育的人不也能說英語嗎?不是也能與西方人交流嗎?不錯,中國人的英語普及程度雖不及印度,流暢程度也遜於印度,但是在發音上並不比印度人差,甚至要好過他們。但是有一點必須清楚,那就是語言除了用於溝通交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充當促進情感交流的媒介。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印度人不在一個層次上,中國人絕大多數把英語當工具使,只是為了能夠交流,在使用英語時很清楚地把它視為外語。而印度人則不是這樣,他們對英語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親近感,雖然英語也只是次於印地語的第二官方語言,但印度人使用英語時並沒有文化上的隔膜。中國人對漢字語言的情感和崇敬,要遠遠超過印度人對自己文字語言的敬畏,所以也就不可能把英語當成多麼親近的東西對待。一個印度人可以用很濃重的口音夜讀《簡愛》,而中國人對英語最大的興趣不過是背幾本托福詞彙,做幾套雅思試題,不是為了留學就是為了移民,要不就是為了進外企找個飯碗,總之,一切都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印度人對英語的感情,西方人感覺得到,中國人對英語的實用態度,西方人也感覺得到。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都擁有歷史悠久的文化,但是兩者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在文化上受宗教影響很小,而印度文化中處處都有宗教的痕跡,這種宗教傳統甚至對中國都產生過直接影響。
中國也有很多廟宇,但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在近現代,那裡早已成為中國人旅遊觀光的場所,遠不如印度人對宗教那般虔誠,把誦經當飯吃。
所以,以基督教為文化內核的西方國家,很難不對有同樣嗜好的印度人產生好感,而這種好感則不可能轉移到中國人身上。
印度人是散漫的,其民族性格就像他們的食品,軟塌塌的。他們對西方始終是仰視的,心悅誠服。這與中國人有很大不同,中國人雖然也有崇洋的心理,但骨子裡還是很以自己的歷史與文化為驕傲,這使得中國人每到關鍵時候總是不願臣服於西方人。所以,印度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而中國即使在最衰弱的時候也有自己的中央政府,在歷史上最慫的時候也只是半殖民地。
㈤ 印度與中國差距到底有多大印度學者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作為同在亞洲大陸上的兩大文明古國,印度向來都喜歡跟中國比一比,尤其是這些年印度背靠美國,在軟體信息技術上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不僅帶動了印度的其他產業,還大大培養了印度的科學自信後,他們就更喜歡跟中國比了。
大概是軟體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給印度的自信太過,甚至到了膨脹的地步,在有位記者采訪印度軟體信息技術方面的一位專家:"您認為中國還有多久能趕上印度"的時候,竟然驕傲滿滿答道:"至少還要三十年。"
除了上面比較的三個方向外,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對比的,不過零零散散的方向太多,這里就不一一點出。
中國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飛速發展,跟我們一直以來的謙遜與努力有很深的關系,唯有看見別人的優點,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意識到差距,才能夠擁有更強的鬥志去發展、去拼搏,我們從來不跟別人比,我們只跟自己比!
㈥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是什麼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是合作關系。鄰國關系,中國和印度是鄰國,歷史上有友好時機,也發生過戰爭,總體來說是合作關系,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 ,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重要出口國。
中國與印度關系的由來
中印關系,指中國與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系,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相鄰國家,其關系伴隨著沖突與合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由由於之後關系冷淡;1976年兩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
㈦ 印度和中國的區別
印度和中國的區別
:1,位置不同。中國大部分地區是溫帶。印度大部分地區為熱帶。
2,社會構成不同。印度存在種姓制度,高種姓與低種姓存在社會地位上巨大差異。
3,歷史上中國始終是以漢人為主導的國家(除去蒙古、滿清前期)。印度被多次侵略(著名的莫卧兒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4,宗教信仰。印度以印度教、伊斯蘭教為主。中國則歷史上偏向無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