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今印度的知識分子,為什麼還不能看得懂梵文嗎
其實,“四大文明古拍或國”中的那個達羅毗荼人創造的“古印度文明”,他們的“古印度文字”,至今仍無法“破解”,跟後期的梵文-印地語,更是沒有半毛錢的傳承關系。
而當今的印度印地語,確實來源於梵文。只是,兩者之間的傳承關系,並不像咱們的現代漢語和古文言文那麼清晰明確。
印地語相對梵文而言,雖說存在著很多共通的詞彙,但語法和拼寫上都改動巨大,只保留了非常近似的文字書寫“形狀”。
因而,除非是相關專業,諸如考古、宗教、古文獻學的專業人員,普通的印度知識分子們,看古梵文還是很吃力的。
從東漢末年開始,到魏晉南北朝和隋唐,傳入中國的佛經也都是梵文本版,中國和西域的僧侶們,出於學習佛法,翻譯經典的需要,很多都精通梵語。
再後來,中國民間的和尚、道士們還有各類“法師”,他們用以“驅鬼”、“鎮邪”的各種畫滿了咒語的“符”,上面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圖案”,不少就源自梵文。
② 古印度文字
最早的古印度文字被稱為「哈拉本」文字的印章文字,應早於前2000年。是一種刻畫在一枚枚印章上的象形文字。 前第 1千年中葉、雅利安人建立國家,才逐漸產生字母系統的文字,其記述的語言主要為雅利安語的梵語和俗語。還有哈拉巴銘文,是哈拉巴文明的產物,哈拉巴文化以南部的摩亨佐·達羅和北部的哈拉巴為中心,它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出現在公元前3000年。
③ 請問印度現在所使用的文字是什麼
印度官方所使用的文字為英語文字和印地語文字。
一、印地語文字
印地語使用天城文字母書寫。天城文是一種母音附標文字,輔音自身帶有一個固有的預設跟隨母音,即schwa。當輔音與其他母音拼寫時,用額外的符號標注。文字從左向右書寫,由頂杠把字母連接起來。
印地語標准語有母音11個,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母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母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輔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對應的送氣音,濁塞音、濁塞擦音、閃音等也都有對應的送氣音。
二、英語文字
19 世紀初,英語開始在印度得到使用,不過當時它被看作是地道的外語。早在殖民時期之初,英國政府就想對印度的教育進行滲透和改造,之後,英國殖民當局開始在當地使用英語,殖民教育政策也開始鼓勵英語在印度的廣泛使用。
英語已經成為今天印度最重要的語言之一,就連嚴肅的印度國家文字委員會也宣布印度人用英語創作的文學作品為印度文學的組成部分。
印度英語與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並列為世界三大英語。印度人講英語十分有趣,舌頭一卷,似乎要把所有單詞摻和在一起,然後連拉帶拽地脫口而出。
受母語的影響,印度人講英語時分不出清濁音,容易鬧笑話。比如介紹年齡時說,"我30歲了"(Iamthirty),發音卻是"我很臟"(Iamdirty)。
(3)印度人如何認識文字擴展閱讀
1947年,講著流利英語的印度人趕走了英國殖民統治者,但新政府打算拋棄英語時遇到了巨大阻力。印度的民族主義者認為,語言統一是國家統一的重要標志。1949年,印度議會制定憲法時,規定印地語為印度惟一的官方語言,並用15年的時間取代英語。
這一決定遭到南方民眾的抗議,因為講印地語的人口在北印度佔96.7%,在南方卻不足0.1%。南印度人擔心,一旦印地語成為惟一的官方語言,非印地語地區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1965年1月26日是印度共和國紀念日,也是憲法規定放棄英語的日子,印度南方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市等抗議活動,一些印地語標牌被砸碎或塗黑,兩位抗議者自焚。
藉助維護地區權利和文化而迅速崛起的政黨紛紛發表抗議聲明,泰米爾納德邦的德拉維達進步聯盟表示,若把印地語確定為惟一的官方語言,泰米爾納德邦將宣布自治。
時任總理夏斯特里權衡再三後做出讓步。他在全印電台宣布了政府的5項決定:每個邦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邦語言;邦與邦之間的交流可以用英語或附上英語譯文;非印地語邦可以用英語與中央政府傳遞信息;中央政府機構繼續使用英語;全國文官考試使用英語。
此後,印地語和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④ 稱呼印度人人習慣稱呼姓還是名字
正常都是名在前,姓在後,但是稱呼的時候分男女。
如稱呼男性,直接稱呼姓。 例:Mohammed (名)Ismail (姓), 稱呼 Ismail 就可以了。
如稱呼女性,直接稱呼名。 例:Kalinda (名)Sharma (姓),稱呼 Kalinda 就可以了。
一般印度女子在結婚後都會隨夫姓,所以難以辨別,一般都直接稱呼名字,而不是姓。
⑤ 印度留學:不少本地人以會講漢語為榮
近年來,隨著中國同印度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在印度不少地方出現「漢語熱」。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政府計劃在中學推行漢語教育,甚至研究將漢語納入小學教育。不過,在中學推行漢語教育,對於印度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因為現在無論是漢語教材還是師資力量都遠遠滿足不了渴望學習漢語的印度人的需要。 不少印度人以會講漢語為榮
上世紀80年代學習漢語的印度人還非常少,進入90年代,漸漸有人認識到了漢語的重要性,開始學習。21世紀後,漢語在印度不少地方持續升溫。
記者就印度興起「漢語熱」采訪了在北京的印度商人Kumar, 他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尤其是2008年中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之後,印度學習漢語的人確實在不斷增多。他還稱,今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印度學生幾乎是瘋狂地學習漢語,目前漢語已經成為印度大學里相當熱門的專業了,許多印度人以會講漢語為榮。
印度人學習漢語,雖然原因各異,但持著「學好漢語能掙更多錢」想法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新德里中國語言學院負責人Purnima Garg女士說,新德里學習中文的人近年來呈上升趨勢,而到該學院學習中文的以商人居多,其次是在當地中資公司工作的印度員工。
曾在復旦大學學習的印度人Naresh也稱,中國現在是世界製造工廠,學習和掌握漢語非常重要,自己就是因為要和中國人做生意而學習漢語的,現在來中國5年了,還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貿易公司。
印度加爾各答中文學校校長馬丹·薩拉夫稱:「近幾十年中國經濟持續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來到海外發展,這意味著擁有良好漢語技能的人,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他表示,據自己觀察,印度旅遊行業就急需懂漢語的人,並且薪水都很高。他還自豪地說,自己學校的畢業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甚至不少學生畢業前就被公司預定了。
漢語教師在印度走俏
雖然印度人學習漢語熱情高漲,但漢語教師極缺。
印度德里大學東亞研究院Madhu Bhalla教授說,漢語發音與印地語或英語明顯不同,聘用印度教師教授漢語並非最好的選擇。她表示,印度大學里的漢語院系非常需要來自中國的漢語教師,但中國人來印度工作簽證很難申請,導致不少原本能來印度教漢語的中國人放棄了到印度教漢語的想法。她還表示,過去德里大學東亞研究院的學生從來自中國的漢語教師那裡學到了不少漢語技能和有關中國的知識,但現在該院已經沒有來自中國的教師了。
馬丹·薩拉夫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我們學校共有3名漢語教師,其餘教師是中國後裔。印度工作簽證難申請,確實阻止了不少漢語教師來印度工作。」
馬丹·薩拉夫還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某知名機構邀請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參加活動,他們精心挑選了已學習3年漢語,並被認為學得還不錯的學生做了演講,但之後中國總領事卻無奈地表示,自己沒怎麼聽懂這位學生講的是什麼。
然而,對想學習漢語的印度人來說,漢語教師的稀缺可不是玩笑,因為這將影響到他們的就業前景。
就印度漢語教師缺乏問題,采訪了印度駐中國大使館的一位工作人員,他表示,印度共有五六十萬所公立中小學,政府在中學增設漢語課,如果所有學校配備一名漢語教師,漢語教師確實會非常缺乏。但他表示,印度政府會進行研究,並爭取早日解決這一問題
⑥ 古印度的文字是什麼
古印度的文字除了極少數是刻在石頭、竹片、木片或銅器上之外,大量的文字則
是書寫在白樺樹皮和樹葉子上的。古時的喜馬拉雅山下有很大的一片樺樹林,早
在公元前若干世紀,古印度人就把他們的梵文寫在這種樹皮或樹葉上。玄奘從印
度取回的佛經幾乎都是寫在這種白樺樹皮或樹葉上的。大約在公元7世紀末,中
國發明的紙才傳到印度,直到公元11世紀以後,印度才有了自己用紙寫的典籍。
古印度人很早就開始了天文歷法的研究,吠陀時代,他們已有不少天文歷法
知識。那時,他們把一年定為360日,分為12個月,也有置閏的方法。
古印度比較著名的天文歷史著作,是公元前6世紀形成的《太陽悉檀多》。
這部著作講述了時間的測量、分至點、日月食、行星的運動和測量儀器等許多問
題。
這部書成為古印度天文學家著作的範本,它同時還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數學著
作之一,對古印度天文學和數學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