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買武器是不是只買貴的,為什麼
要說當今國際軍火交易市場上誰花錢買武器買的最多,那麼肯定是印度,但是要說哪個國家最不擅長做生意,總是花高價錢買低質量的武器,那麼印度仍然還是排在第一。
而陸軍方面,印度次次20億美元購買464輛俄羅斯生產的t90主戰坦克,要知道巴基斯坦全國的坦克數量也不到3000輛,這其中還有大部分是二代坦克用來充數。這460多輛先進的三代坦克,加入印度陸軍之後,勢必會給對面的巴基斯坦帶來極大的壓力。因此這筆錢看起來花的也還是挺劃算的。
相比之下,只比陣風戰斗機的訂單便宜了1/3,這三十架無人機帶來的影響卻遠沒有那麼顯著。對於美國台架台的如此離譜的產品,即使是習慣了吃虧的印度,這一回終於也有些忍受不了了。
Ⅱ 印度拒絕加入全面區域經濟關系協定,是不是在走單邊主義路線
印度拒絕加入的全面區域經濟關系協定叫RCEP,現在已有15個國家已同意加入並簽署了這個協定。這15個國家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盟10國,可以說,區域內重要的經濟體基本上都參加進來,唯獨印度拒絕加入。
為了能讓印度加入RCEP,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都一再進行勸說,沒想到,印度還來勁了。印度表示,要加入這個組織也可以,但必須答應其提出的條件。不過,當印度提出條件後,和其關系不錯的日本、澳大利亞等都認為印度太過份了,想讓印度加入RCEP的熱情大減,他們都不再堅持挽留印度了。
那麼,RCEP離開印度是不是不行呢?為何多國原來都勸說印度加入進來呢?其實,RCEP就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成立這個組織後,成員國在資金、技術、關稅等方面相互扶持、減免,這對於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是大有好處的。不可否認,印度是區域內一個重要的國家,具有人口和發展潛力大等方面的優勢,如果印度能加入RCEP,該組織會更具有廣泛性,這對各方都是有利的。不過,印度卻推三阻四,並提出了加入RCEP比較苛刻的條件,這實際上就是不願意加入。既然如此,各國見印度毫無誠意,也就不再勸說和挽留了。
印度拒絕加入RCEP,將對其未來的發展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印度的產業鏈本來就不完整,而且還很落後。如果印度能加入RCEP,就能大大彌補這些不足,讓印度製造業逐步增強競爭力。可印度卻選擇單打獨斗,搞單邊主義,這無疑錯失了一個加快發展的大好機會,將使印度和區域內主要經濟體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其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談了8年才最終簽署。在此之前,參與談判的國家也有的和印度一樣,持懷疑和觀望的態度。不過,全球發生新冠疫情後,中國處理危機的能力和在疫情下創造出經濟繼續發展的奇跡,都讓這些國家感到折服,他們充分認識到盡快簽署協定並加入RCEP的重要性,這才是RCEP經過8年長跑能在今年得以簽署的主要原因。
可印度對此卻有種酸酸的感覺。印度不僅是世界上疫情第二嚴重的國家,GDP縮水幅度也很厲害,特別是印度製造業產值,第二季度下降幅度竟然高達近40%。印度國內狀況如此糟糕,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怨天尤人,對其他國家善意的幫助也視做洪水猛獸,這真是讓人沒辦法。
印度一直謀求成為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印度拒絕加入RCEP,可能也與印度不是這個協定的倡導國、認為自己不能在其中起主導作用有關。其實,印度真是考慮的太多了,RCEP就是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堅持平等、互利、共贏,沒有哪一個國家會在其中起主導作用。何況,東盟才是RCEP真正的發起者,並不是印度認為的那樣某個國家會在其中居於領導地位。
綜合來看,印度拒絕加入RCEP,很大程度是在賭氣。可RCEP已經簽署,這證明RCEP離開印度是沒問題的。可以預見,RCEP將大大促進區域經濟合作,使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不斷邁向新的台階。單打獨斗的印度總有後悔的那一天,當然了,RCEP的大門是對印度敞開的,如果印度想進來還是可以的。只是,錯過了機遇最好的頭班車,畢竟會受到很大損失;何況,先倨後恭、後悔了再加入怎麼說也是有失臉面的事,不知印度到時候該如何去處理?
很多人認為印度沒有加入RECP一定是腸子都悔青了,可能大家想多了,印度不加入是對的。回想當初中國即將加入WTO的時候,國內輿論也是患得患失的,非常擔心農產品市場、 汽車 市場等等會被歐美日全面攻陷,因為大家都知道無論生產水平、產品質量,中國的同類產品根本毫無競爭力,然而中國還是狠下心來加入了大潮中,結果今天成為世界上玩得最溜的弄潮兒。然而印度能像中國那樣玩得溜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中國人不一定很清楚,但莫迪政府就一定很清楚,顯然並不能。當初中國迎接世界性競爭,是有很多優勢的,也有部份劣勢,可能是一半一半的樣子,或者優6劣4的樣子,但印度不同,印度的產品不要說跟世界去比,就跟RECP成員國比都是全面劣勢,尤其是它的國情跟東方大國相似,而且是全方位相似,但落後二十年的樣子,十分類似當年大國入世之前的樣子,然而印度並不像大國當年的優劣各半的形勢,如果加入RECP,不說日韓東盟那些,就說面對大國的產業競爭,就很明顯是一邊倒的形勢,或者說可能是全面崩潰的現象,詳情參見印度手機市場,如果全面零關稅,恐怕印度全國上下每個角落充斥著哪國產品,不言自明。這種形勢明擺著一邊倒的局面,關稅互免很可能並不會為兩國帶來雙贏,更可能是僅為某國帶來贏兩次的結果,畢竟印度人民需要的是某國生產的所有東西,而某國可能只需要印度的咖喱,而且要的不多。
這就是印度不加入的答案,不是耍性子,不是嬌情,是實力不允許,形勢不互補,暫時不加入是明智的,它的經濟發展還需要保護。至於將來何去何從,估計莫迪也不清楚。
從自身純經濟角度來看問題,印度不加入才是正確選擇。
RCEP國家的產業體系分為四類澳大利亞紐西蘭屬於農牧業礦業出口國,說是發達國家,其實就是小號的俄羅斯。
日本韓國屬於產業鏈較高端的工業國。
東盟國家屬於分散性的中國式組合,也就是中國之前的產業體系,啥都能來點,但工業門類不完整,剔除新加坡之外人力成本不高,所以有一定競爭力。
特殊的是中國,全世界唯一全工業門類,中低端全產業鏈擁有者,並不斷試圖產業升級轉型的龐然大物。
印度進來有多大益處?玩中低端工業,別說被中國碾壓,東南亞的競爭力估計都能橫掃印度製造。
高端產業?
恆河不出產啊。
有的就是牛糞燈,牛糞晶元?
就是糧食出口,也玩不過越南這些啊。
那麼,印度進來做什麼?全方位找虐嗎?
因為印度13億人超過東盟2倍,東盟青睞印度龐大的消費市場,感到與印度有互通有無、把生意做大的機會。
印度市場雖然大但屬於低端消費。印度的經濟基礎薄弱,產品缺少核心競爭力。
印度拒絕加入RCEP,是擔心印度製造、印度市場被外國取代和佔領。
印度的農牧產品競爭不過澳大利亞、紐西蘭,穀物等糧食產品與東南亞國家競爭也不佔優勢。
印度中低端製造缺乏國際標准且原始落後,遠遠不是中國、越南的對手,印度高端製造對比中日韓也沒有優勢。
印度大宗出口產品礦石產品,也無法與澳大利亞競爭。
印度若開放市場,印度產品外銷前景暗淡,而外國產品將會覆蓋印度市場。在印度已簽定的自貿雙邊協定中,每簽定一個,印度對其的貿易逆差就會加大。
莫迪即使有開放市場、讓印度經濟在競爭中走向世界的膽識,但他最終屈服於來自地方保護主義的壓力。
近年,莫得執政的人民黨在印度政壇受到國大黨沖擊,莫迪不敢得罪廣大選民。莫迪在宣布印度退出RCEP後,對國民發表長篇抒情式演講,大談為了保護「農民、商人、專家、產業、工人和消費者」,「良心不讓我加入RCEP」。
在RCEP談判中,各方沒有滿足印度提出的保護特殊利益要求,也是促成印度不願意簽署該協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RCEP協議15國仍然給印度開了一個口子,歡迎印度想通了再申請加入。
這反而會使印度更加謹慎!因為印度首先會想到;這不是15國對它的真誠,而RCEP就是印度的陷阱。
每個國家都有根據自己的國情決定是否參加某個區域合作組織的權利,沒必要老是用一種鄙視的態度去看人家國家的決定。
我們又不是印度人和印度的領導層,難道會人家的對自家的國情沒有我們了解的清楚嗎?是否參加區域經濟關系協定,印度的領導層肯定有自己國家利益的全面考量,權衡利弊後才做的決定。雖然印度不參與RCEP,會讓RCEP不夠完美,但總不能因為別人決定不參與就一個勁鄙視人家,說人家單邊主義吧,這樣的態度並不是一個對待未來潛在合作夥伴應有的態度。
再說,每一個國家本來就是自家國家利益至上,目前加入RCEP對印度來說其實也是有利有弊,說不定短時間內的弊還要大於利。要知道印度國內的工業類型和中國有很多重合的產業,可以視為一個低配版的中國,如果印度全面取消關稅,開放國內市場,其國內的工業產業必然會受到中國工業產品的沖擊。而且參加RCEP,日本方面還要求印度開放和公開其國內數字資訊領域,針對印度目前高度管控的資訊領域來說,屆時必然是脫光了跳舞,其資訊行業在中日韓三國的強勢進場後,其國內品牌短時間根本沒有招架之力。
當然從長遠來看,加入RCEP對印度肯定是利大於弊,只是畢竟印度是多黨執政,執政黨必然很擔心加入RCEP後,其短期對國內市場的沖擊會影響其執政的地位。
反正,印度選擇暫時不加入RCEP,有其考慮的因素,我們不應該強求別人現在就加入,應該持尊重的態度去看待。而且如今RCEP留了一條綠色通道給印度,讓其可以隨時加入,這也說明印度其實很有意願加入這個協議的,只是目前介於各種原因無法參加,以後加入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印度拒絕加入全面區域經濟關系協定,我不認為是在走單邊主義路線,而是走保護國內經濟路線。
事實情況是,印度雖然是個人口大國,卻不是工業大國,農業強國。印度如果貿然加入RCEP,結果就是脆弱的民族工業受到各國絞殺,而脆弱的農業經濟也會被各國鎮壓。在工業方面,印度目前工業體系主體還沒有完全實現標准化自動化與智能化,手工業性質的家庭作坊雖然佔有工業體系的一部分,當他國流水線上流水般質量穩定的工業商品,因為零關稅大量涌進印度時,印度手工業體系將因此破產,幾百萬人因此失業,衣食無著。同時,在農業方面,東盟,日本,澳大利亞農業基本實行機械化生產,而印度還處於小農經濟生產方式,這在成本方面就競爭不過機械化農業。大量因關稅為零的農副產品涌進印度後,印度也無法招架。
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如果無所事事,大量失業,那種引發嚴重的 社會 問題,街頭暴動, 社會 沖突將層出不窮,現在落後生產力經濟形態還能讓人有口飯吃有喘氣的機會,而一旦工業市場農業市場被打開國門,被外國佔領,那就後患無窮。
有人會說,中國不是打開國門,參加RCEP嗎?須知,中國打開國門有幾種緩沖方式:
首先搞的是中外合資,以技術換市場,努力培養中國自己的民族企業。
其次,中國在開放前家庭手工業作坊式企業幾乎很少,中國原先的國營集體企業都具有一定規模。
第三,中國開放市場是漸進性,走一步看一步,小步快走,而不是象現在RCEP一下子大開國門。中國開放市場之路已經走了三十多年,基本成熟。中國成為全球化的工業大國,完全能經受住RCEP的沖擊。同時,由於中國是工業大國,利用RCEP有利於中國工業產品向協定國推銷。
第四,中國的農業也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現在向智能化,科學化,企業化經營進軍,所以,中國農業有一定抗沖擊能力。
而印度達到中國這樣工農業水平,還很遙遠。就象大壩,中國築就三峽大壩,無懼上游涌水沖擊,而印度是土壩,一旦上游涌水來臨,那必造成人亡壩毀的慘案。
所以,印度並不是只想搞單邊主義,如果只想搞單邊主義,印度就不會參加談判七年之久了。但是,考慮到自身實力問題及巨大風險,印度還是打退堂鼓,關上大門,至少保證國家能夠苟且偷生。
印度拒絕加入RCEP區域經濟關系協定,與走單邊主義路線應該沒有關系。
印度野心雖說很大,但是,自己有幾斤幾兩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走單邊主義路線是一條永遠也不會成功的絕路,他必須擁有挑戰全世界的足夠實力。且這種實力應該是全方位的,就算具備了這種實力,也不可能成功。
當今世界的美國就是如此,大搞單邊主義,美國優先。如果再給特朗普四年時間連任總統,美國就會變成孤家寡人,他引以為傲的眾多盟友,都會先後離他遠去,或者與他保持距離。這就是國際關系的現實。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需要維護,印度也不例外。
印度政府之所以拒絕加入,RCEP區域經濟合作協議,有許多因素存在。
〈一〉中國在RCEP區域經濟合作協議中,是最大的經濟體,有足夠的實力和話語權。印度政府擔心,被中國邊緣化。
中國在世界上,擁有最發達的工業品生產能力,最完整的工業生產門類。沒有哪個國家是其競爭對手,印度人擔心,一旦加入RCEP協議,中國價廉物美各類工業品,會鋪天蓋地,不受控制進入印度市場。印度企業生產的產品,亳無招架之力,會有被中國產品淹沒的危險。對印度製造業會造成毀滅性打擊。不加入該協議,好像對印度有利。
〈二〉印度人凡事都愛與中國比較,總想贏過中國一籌,卻總是事與願違,有一顆傷不起的玻璃心在作怪,大有不想與中國人為舞,還企圖在世界上孤立我國。因此意氣用事,耍小孩子脾氣,原本以為日本和澳大利亞,會與自己站在一起共進退的,沒想到被人賣了,日本和澳大利亞都已簽約,成為RCEP協議的正式一員,現在的印度後悔也來不及了。
〈三〉拒絕加入RCEP,應該與印度政府的執政能力和貪心有關。
作為印度總理的莫迪,沒有成熟政治領導人的遠見卓識,不能給印度在世界上一個准確的定位,總認為RCEP區域經濟合作協議,沒有了印度,就玩不轉,協議簽不成似的,因此,要求該協議為印度修改條款,以犧牲他國利益,為本國獲取利益。這種無理要求,顯然不會被其他國家接受。將自己拒之RCEP協議門檻之外。看似聰明,實則愚蠢至極,總想貪便宜,終將吃大虧。
我國的改革開放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借加入世貿組織發展起來的。當初的歐美國家對我國設置層層阻礙,加入許多不平等條款,看似占盡便宜,不然也不會讓我國加入。
結果怎樣呢?明面上,我們確實吃虧不少,但是,我國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的刻苦學習,發展成長,趕超先進的西方國家,成為了當今世界的東方巨人。這就驗證了一句老話,吃虧是福。
全面區域經濟關系協定已經簽署了!目前的印度估計有很大程度的失落感,有一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感覺。 當然是把自己拒之門外,在走單邊主義路線。
全面區域經濟關系協定,簡稱RCEP,是一個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如果加入到這個組織,就可以在資金,技術,關稅等方面相互扶持,減免,可以促進經濟互補,對各成員國都有好處。
目前的RCEP共有15個國家組成,就是以東盟十國為基礎,外加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五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周邊的經濟體。
在這些經濟體當中,唯有印度沒有加入進來。 是大傢伙排斥印度嗎?並不是,而是印度不想加入。
印度為什麼不想加入呢?它當然有自己的考慮。在印度人看來,所以不加入RCEP,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印度認為它不是該組織的倡導國,不會擁有較大的發言權,更不能起更大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認為如果加入了該組織,就會對本國的企業造成很大的沖擊,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其實印度想多了。這就是一個單純的區域性經濟組織,誰加入這個組織誰受益,但是印度恰恰不這么想。在這個組織成立之初,許多國家都在全印度,希望他們能夠進來,大家說了很多好話,印度反而變得更牛了。最後的結果就是,既然印度不聽勸,那就算了吧!
如今,RCEP已經正式成立了,印度卻站在門口外面,心裡有一種酸酸的感覺,估計腸子都悔青了!這個世界離開誰,地球都是照樣轉。印度太把自己當成人物了。
有15個國家參加的「區域經濟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協議」己經簽訂,卻唯獨少了印度,這很可惜。
如果印度加入,RCEP將涵蓋35億人口,GDP總量可達2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3,所覆蓋的區域也會成為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此前,印度一直是RCEP的積極參與者、支持者,但在今年11月份這個相關協議即將獲得簽署通過的關節點上,印度卻與耍起了脾氣,退出了RCEP。難怪,印度曾表示,凡是中國主導的有關協議,印度都將不會選擇參與,這是其一,而真正的原因在於,印度認為,這樣一份區域合作協議,它沒有令人滿意地解決印度的問題和關切,甚至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印度自身的產業發展,這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印度一意孤行,想走單邊主義路線是行不通的,放棄自由貿易的後果也是嚴重的,也根本承受不起。因為印度有13億多人口,雖然人口多,市場大,但國內需求很難推動印度經濟的持續增長,外國需求永遠大於國內需求。
如今,一場世界流行大疫,擾亂了全球貿易秩序,全球正在加緊研究「後疫情時代」如何暢通自由貿易,尤其是怎樣 探索 新的供應鏈,建立新的穩固聯系,建設可以互利共贏的數十年的貿易基礎設施。這樣難得的時機,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失去了,都將後悔莫及,印度錯過了吸引基礎設施的機會,那將會喪失未來幾年的增長機會。
「後疫情時代」,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促進經濟共同發展,將會是世界各國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