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有哪幾支美式裝備的王牌部隊
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國民革命軍」--"五大主力"
(一)國軍——「天下第一軍」新編第1軍:--壽命6年
國民黨新編第1軍1942年10月在印度蘭姆枷成立,它是第一支在國外建軍的國民黨部隊,第一支美式裝備的部隊,第一支美式訓練的部隊。新1軍的裝備當時已經達到發達國家軍隊A級水平。當年在印緬戰場曾使日軍聞風喪膽,但被蔣介石推向反共戰場後,便走向衰落,最終滅亡在黑土地上。1948年10月,被消滅於遼沈戰役中讓備,落難黑山 。
主官孫立人,北平清華大學,美國西陪滑源點軍校的出身,除了在印緬戰場的功勛以外,東北戰場上因孫立人意氣用事,抗命不遵,表現乏善可陳。
(二) 國軍——「國軍老大」新編第6軍:--壽命4年
國民黨新編第6軍1944年8月從新1軍脫穎而出;由名將「叢林虎」廖耀湘親自統領;全新的美式裝備;建功抗日戰場;自詡「國軍老大」,號稱「天下無敵」。但與人民解放軍為敵後,「國軍老大」變成「無名鼠輩」;「天下無敵」變成「天下無能」,最後喪命東北戰場。1948年10月,被消滅於遼沈戰役中。
新六軍在東北的表現遠強於新一軍,廖耀湘可以在威遠堡以一個團的攻擊力量打敗林彪的一個主力縱隊(相當於軍)的防守。
在這五大主力的系統中只有第5軍和新六軍有親源關系,新六軍首任主官廖耀湘及其基幹部隊是原第5軍的主力,可以說是何應卿-徐庭瑤-杜聿明系統。
新一軍、新六軍這兩支部隊在遼西戰場被殲後一直未被重建。
(三)國軍——「鐵馬雄師」第5軍:--壽命10年
國民黨第5軍1938年10月在湖南省湘潭縣成立,它是國民黨組建最早的一支現代化的裝甲部隊,被譽為「鐵馬雄師」蘆態。抗日戰爭,曾血戰昆侖,一鳴驚人。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滅於淮海戰役,敗亡陳官莊。解放戰爭,它是國民黨「五大王牌」最後的滅亡者,也是蔣家王朝最後的輓歌。
(四)第十八軍(整11師):--壽命18年
國民黨第18軍誕生於1930年8月,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中,建軍最早、實力最大、名將最多的老牌勁旅,成名於軍閥混戰,壯大於圍剿紅軍,建功於抗日烽火,兵敗於淮海戰場。1948年11月-次年1月,被消滅於淮海戰役。 18軍在雙堆集被殲後,由第12兵團副司令胡璉將軍在江西重建整11師,高魁元(後官至台灣國防部長,上將)任軍長,並隨兵團部撤往廣東潮汕地區,在福建廈門戰役爆發時,秘密上船調往金門,並於1949年10月25日在金門登陸,以劣勢裝備全殲全副美式裝備的三野三個加強團的登陸部隊,斃、傷、俘虜解放軍28軍9000餘人,重塑18軍的輝煌。該軍著名戰將有陳誠、羅卓英、黃維、胡璉、高魁元,該軍為國民黨固守金門,偏安台灣立下汗馬功勞。
(五)國軍——「御林軍」整編74師:--壽命10年
國民黨整編74師1937年8月在武漢成立,初建時為74軍,1946年改編為整編為74師。它是國民黨「王牌」中最耀眼的新星,有著一系列的輝煌:「御林軍」、「抗日鐵軍」、「虎賁師」,並榮獲國民黨最高獎勵「飛虎旗」。74軍(整74師)是抗戰中唯一可以以一軍之力打垮日軍一個師團的國軍主力軍,是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訓練而成。但與人民解放軍交戰後,卻輝煌不再,1947年5月,被消滅於山東孟良崮,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傑被雙雙擊斃,整編74師2萬餘人全部被殲。
整74師兵敗孟良崮之後又由留守人員及原幹部編成74軍,由原整74師副師長邱唯達中將任軍長,仍有較強的戰鬥力,屢挫三野於華東戰場。在徐蚌會戰中加入邱清泉將軍的第二兵團序列,在陳官莊再次覆滅。同時被殲的還有另一支抗日鐵旅第5軍。後國防部再次重建74軍,由勞冠英任軍長,此時的74軍已是空架子,無任何戰鬥力,在福建廈門戰役中被消滅。74軍的最後結局是國防部為拉攏雲南實力派龍雲,在最後保衛大西南的情況下,將第5軍,74軍的番號給龍雲,可是龍雲選擇了率部起義,第5軍和74軍的歷史使命也告結
B. 蘭姆伽在印度的什麼位置
回到了中國,!就是第五軍! 而孫立人帶領的部隊在印度進行集訓 改編 !
C. 二戰中中國遠征軍在印度休整、重新裝備後再次出擊,都打了哪些勝仗
中國遠征軍在蘭姆伽接受美式裝備以及美軍教官訓練後,於1943年10月由印度雷多進入緬甸,開始了第二次緬北反攻,主要的戰役地點有新平洋,拉加蘇,胡康河谷,打洛,孟關,瓦魯班,密支那,八莫,最後與從雲南滇西反攻的Y部隊在茫友會師,從而完成了打通中印公路的緬北作戰。史料一般將駐印軍的戰斗分為胡康河谷戰役,孟拱河谷戰役以及密支那戰役。其中胡康河谷戰役駐印軍的優勢性顯示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接受了正規系統的軍事訓練的中國軍隊在接受了強大炮火以及空中火力支援面對日軍可以說不是一個級別的,在胡康河谷戰役中曾經出現過日軍付出巨大傷亡攻佔了中國軍隊的陣地一角,卻發現佔領的其實只是中國軍隊陣地的衛生間。而在瓦魯班,中國駐印軍裝甲部隊奇襲18師團司令部,全殲18師團裝甲支隊,繳獲18師團關防大印。密支那戰役由於盟軍指揮問題導致奇襲演變成膠著戰,最後在改變戰術後完成了對密支那的佔領。
D. 抗戰時,中國駐印軍是什麼樣的
今年9月3日是抗戰勝利75周年,電影《八百》正在上映。此時聯想起家中老人(當年曾在國防部外事局工作)說過許多與抗戰相關的往事,再結合諸多當年親歷人的回憶錄說說當年中國駐印軍的二三事。
這里先說個引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4午夜國軍三方面軍副司令長官鄭洞國攜24位官兵(機上還裝載1輛美製吉普車以方便在滬時活動)搭乘盟軍C54運輸機柳州起飛,9月5日凌晨飛抵上海江灣機場。
這,就是國軍第一批抵滬接管在滬日軍投降的軍事人員。在這架飛機上有位年輕的上尉參謀,他就是後來成為著名文史學者的黃仁宇。這一重要時刻後來被他寫入了自己的回憶錄。
不熟悉這段歷史的人或許不明白,為啥是三方面軍來上海接管在滬日軍的投降?這是因為當年三方面軍下屬各部多為王牌主力,如新6軍因在滇緬作戰中大敗日軍精銳第十八師團戰功突出,被安排在南京負責最重要的受降儀式,同樣,參加過抗戰時多次會戰的94軍負責接管上海與蘇州地區的日軍投降。這也是三方面軍歷史上最高光的一刻。
經駝峰航線運到中國的美械裝備多配發中國遠征軍,少量配發其他部隊。圖為1945年5月,國軍第74軍在即將參加芷江戰役時獲得配發的美械裝備1門75毫米美式山炮。從這位少年兵和他腳上草鞋看,當年王牌第74軍的兵員與裝備不會強到哪裡去。
從國內初到向印度蘭姆伽基地的中國士兵以補充駐印的新編1軍與第6軍。到1944年5月,中國駐印軍共有5個師。全裝美械,還配備兩個坦克營,其中有30輛重32噸的謝爾曼中型坦克。
補充到印度的官兵一到印度後即被要求脫去身上破爛軍裝,換上新配發的軍裝。當年駐印軍士兵配發軍服 伙食基本是向美軍看齊。
當年中國駐印軍的蘭姆伽基地在印度中部,處加爾各達到新德里間,面積有30平方公里,各種設施完善,配有游泳池、電影院等娛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