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為什麼水旱災害嚴重,農業卻很發達
LZ您好
是誰告訴您印度農業很發達的呢?
不過,印度水旱災害嚴重是氣候因素造成的,譬如印度的西部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乾旱,其餘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尤其是東部地區,雨季常有可怕的降水量,引發洪水。然而
氣象災害是農業的不利因素,然而並不是全部。
印度的農業有利條件體現在2點
印度農業人口多,且農業人口基數大。令人深惡痛絕的「種姓制」反而在農業人口的確保這一個問題上發揮了作用(種姓制的核心之一就是什麼種姓配什麼職業。這就保證了占人口多數的低種姓長期從事農業,並以家庭為單位傳承。)
印度土地資源豐富,耕地面積是亞洲第一。水資源豐富,熱量資源更不少,全國除開高山地區,可以全年無霜,對於作物一年多熟有利。
然而
事實上印度糧食的畝產水平遠遜於我國,農業上依然做不到旱澇保收而是望天收;食品通脹率我國更已經比印度好很多了;拖沓的基礎建設效率,這使得印度政客在對某個水利工程是否有環保問題而爭論不休時,我國大中型水利工程早已全面開花;經濟上,我國有完備的商品交易所,期貨市場,印度也沒有;……因而事實上印度根本沒有把所有有利條件轉化為發達條件,因此我認為LZ說印度農業發達?不存在的!
『貳』 印度為什麼水旱災害嚴重,農業卻很發達
你的認識可能有誤嘍,事實上印度的農業相對中國而言,那是相當地不發達呢,具體理由如下:
1、印度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印度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印度的耕地面積數量居亞洲之首,多達1.43億公頃,人均佔有耕地0.16公頃,約為我國的兩倍。在國土面積中,耕地面積約佔47%,印度的水資源比較豐富,全年降雨總量為39300億立方米。印度境內河流眾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恆河,全長2700公里,支流10餘條,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馬普特拉河,戈達瓦里河,訥爾默達河,克里希納河等。充沛的雨水和眾多的河流為農業生產和農業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全國灌溉面積佔耕地面積的32.8%。印度屬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為涼季,3—5月為夏季,6—9月為西南季風雨季,10—12月為東北季風期。北方氣溫最低為150C,南方氣溫高達27℃,幾乎全年都是無霜期,全年均可生長農作物,熱量資源相當豐富。
2、因為印度70%左右的人口都是農村人,有略高於50%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以2011年的數據顯示,從1980年以來,以1999年至2000年價格為基準的農業產值的五年移動平均值從未超過4%的增速。只是在最近兩年,其增長速度才脫離了90年代早期以來一種相當穩定的下降趨勢。
3、下面援引一篇印度《印度商業在線》2011年12月18日文章。
原題:中國的農業經驗值得印度決策者學習
全球食品安全和食品價格上漲與印中這兩個亞洲大國的經濟發展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經濟高速增長和收入水平上升已令民眾對高營養和高熱量的攝入增加,這進一步加大對兩國農業的壓力。
對比印中兩國,盡管中國耕地面積比印度少,灌溉地面積與印度相當,但中國的糧食產量是印度的兩倍。兩國都面臨周期性乾旱和洪水。印度一直在忙著應對河流相關工程的環境影響問題,政府關於淡水儲量和可持續問題的政策一直受到決策緩慢的拖累及環保人士的反對。而中國已啟動許多大型水利工程,比如三峽大壩和南水北調工程。
印中每年都進行糧食儲備,印度約為5000萬到6000萬噸,中國約是1.5億噸到1.8億噸。由於巨大的糧食儲備,食品系統對國際市場的依賴不大,這幫助中國在艱難時期遏制了食品通脹。就糧食儲備基礎設施而言,中國有能力儲備2億噸小麥和大米,而印度的儲備能力只有8700萬噸。
兩國農業政策的目標都是實現自給自足和食品安全。中國通過使用高產種子、化肥和殺蟲劑來大力提高糧食產量。在糧食消費滯漲和水果、蔬菜、奶及奶製品、肉類消費量日益增長的推動下,中國還把焦點放在經濟作物上,北京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大力投資農業研發,尤其是培育高產量稻種。
盡管印中在一些政策上具有相同點,但在農業市場、補貼及合作融資制度上有明顯差別。印度是土地私有制,中國是集體所有制。中國政府對農民直接補貼,印度是間接補貼。與印度相比,中國具有成熟完備的商品交易所和期貨市場,有更嚴厲的政策限制將耕地轉作非農業使用。與印度不同,中國制定最高限價來把食品通脹的影響降到最小。
印度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農業貿易有限,2011年農產品出口250億美元,進口80億美元。中國則擁有自由的農業進口政策,是全球商品最大進口國之一,2010年農產品進口650億美元,出口300億美元,農貿價值是印度的3倍多。中國的農業貿易赤字在增加,但通過製造業和電子商品出口得到平衡。這令中國能夠將食品通漲維持在6%以下,印度則超過10%。▲【作者沙魯巴·巴特,陳一譯)
『叄』 印度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印度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恆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恆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熱帶季風氣候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水旱災害。
印度的自然條件影響農業生產的分布:水稻對水分的要求高,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為1200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黃麻集中分布在恆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於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於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歷史上這里就是黃麻集中產區。
『肆』 印度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2、印度的農業科技水平較低,生產率水平不高,農業結構長期得不到改善,長期以傳統的生產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現代投入較少,85%的耕地依靠人畜力耕作,70%的耕地無灌溉設施而靠雨水灌溉,因而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伍』 印度是不是因為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早。
印度農業的社會經濟結構的特點是,封建的、個體的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並存,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每個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印度獨立後就開始進行「土地改革」,並公布了名目繁多的法令,但大多並未認真執行,成效不大。因此,雖經歷了長達40年的「土地改革」,但印度的土地佔有狀況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土地所有權仍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封建和半封建的經濟成分佔有優勢。據印度官方抽樣調查(1985/86年度),占農戶總數1.3%的最富的大農擁有14%的土地,23%的農戶是佃農與半自耕農的混合,而占總數50%的最窮的小農只擁有1%的土地。不僅如此,—些小農和「邊際農」(耕種土地不足半公頃)還不斷喪失其土地而不得不加入無地農民的隊伍。目前,無地農佔全國人口的35%。印度農業主要以個體農戶為經營單位,平均經營的土地規模為1.68公頃(1985/86年度),但占農戶總數的57.8%的邊際農戶的平均規模只有0.39公頃。
印度傳統農業的特點,是農業對氣候和雨水等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大,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經常遭受季風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災害。據統計, 1951—1983年的32年間,因旱澇災害而造成農業減產的就有13次之多。二是以傳統的生產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現代投入較少。85%的耕地依靠人畜力耕作,70%的耕地無灌溉設施,靠雨水灌溉。在農業投入物總值中,現代投入僅佔9.66%(1955/56年度),70年代中期上升到61.98%。農業先進技術大都局限於小麥和水稻,而對豆類和油料作物沒有重大影響,造成這些作物產量低下,每年需進口大量食油才能滿足國內需要。這—切反映在印度的農業生產率和農民收入都較低。全國2/3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但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價值為非農業勞動力1/3。例如,1988/89年度,每個農業工人每年的實際收入是420.5盧比,而非農業工人為783.8盧比,高出83.6%。這還表現在印度農作物的單產水平較低。一些作物的單產水平低於東南亞許多國家。例如根據糧農組織的資料,每公頃稻穀和小麥的產量,印度分別為2817公斤和2420公斤,我國則分別是5869公斤和3318公斤。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漸擴大由於印度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經濟社會環境條件不同,採用現代技術的程度不同,造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區(特別是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生產水平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較高;南部和東部地區(如比哈爾邦、奧里薩邦、中央邦)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較低。邊際農、小農與大農之間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隨著經濟的發展,地區發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並未減輕,而且有加重的趨勢,從70年代中期起,印度政府逐漸重視了發展與公平問題,並制定和實施了各種計劃,但收效似乎不大,總的說來,目前印度農村社會和經濟生活仍然是以農業(主要是種植業)為中心旋轉。村社仍然是社會關系和經濟活動的基礎,傳統的管理系統以及親屬、家庭和種姓制度仍然是社會經濟關系的決定因素。但近幾年,許多地區以不同的速度和強度,開始發生變化,涌現出了少數現代的農村社會。
自獨立以來,印度經濟結構發生了—些變化,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在不斷下降(據世界銀行資料,其份額從1970年的45%下降到1993年31%),非農業部門的份額在逐步上升。但是,這種變化既沒有伴隨著農業勞動力向其他部門的大量轉移,也沒有伴隨著農業生產內部結構的顯著變化。由於印度農業生產的這個特點,農業生產發展比較緩慢,生產率水平不高,農業結構長期得不到改善。
印度農業生產結構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是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在1988/89年度農村地區居民總收入中,92%來自農業(包括畜牧業),林業收入只佔4%,漁業收入只佔1.3%。1988/89年度,種植業內部結構是:糧食產值占種植業總產值的48.3%,油料佔12.7%,蔬菜和水果佔10.4%,棉花佔3.8%,煙草佔0.5%。印度養牛的頭數名列世界第—, 1994年達到19298萬頭,佔全世界的15%;但肉類總產量只佔世界的2.1%,奶類佔6.5%。
另—個特點是結構的變化具有—定的「惰性」,農業生產部門結構的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自1950年以來的40年裡,印度各個農業生產部門都有所發展,並且總的趨勢是不利於畜牧業、林業的發展。
印度種植業內部的結構模式40年來也沒有發生重大變化。1950—1990年期間,播種面積占總面積的比例相對減少的作物有:穀物從66.1%下降到59%,大豆從16.8%下降到13.1%,棉花從5.4%下降到5.1%;呈擴大趨勢的有:油料作物從8.9%上升到10.6%,甘蔗從1.4%上升到1.7%。
『陸』 印度經濟增長為什麼那麼快印度會在將來發展成發達國家嗎
印度經濟增長為什麼那麼快?印度會在將來發展成發達國家嗎?
3.會的。經濟的高速增長讓印度政府非常自信。印度的莫迪總理甚至定下了印度何時成為發達國家的時間表,他說,「我們一定要在未來25年,在我們有生之年,把印度變成發達國家。」然而,國際機構要冷靜得多。這一結果公布後,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機構。已經降低了他們今年印度的經濟增長預測。高盛指出,印度4-6月經濟增長低於預期,經濟增長的動力在減弱。2022年印度經濟的增長可能從之前的7.6%下調至7%。摩根士丹利分析,投資和凈出口對印度經濟增長的拖累超出預期。
『柒』 印度到底是靠什麼養活13多億人口的
很多人都好奇,印度只擁有我國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怎麼能夠養活十三億多的人口的?
然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印度將高科技與農業結合到一起。政府非常重視在農業方面的技術發展,希望通過農業技術來使得印度農業更加高產,並且通過高科技手段可以提高農業種植方面的效率和回報率。原本印度在科技方面已經實行大力發展,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可以說現代科技對於印度農業的發展也是功不可沒。
還有一個原因也是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獨立以後,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工業都有所發展,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印度的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也是印度政府重點發展產業,也是重要就業部門,提供兩千多萬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