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口眾多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印度政府面對這樣多的人口採取了什麼措施政策
在上個世紀最後10年,印度人口數量凈增1.8億,於2000年5月正式跨越10億大關,成為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 地區之一。據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報告預計,到2050年,印度人口 將增至15.93億。聯合國人口專家謝麗爾·索耶稱,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印 度人口將於2030年左右超過中國,而且有理由相信,這個時間可能會提前。
印度人口增長率居高不下,主要有4個原因:一是生育率沒 有隨著死亡率的降低而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印度早婚現象仍十分嚴重,生育周期縮短;三是農村地區多生多育的觀念根深蒂固;四是醫療系統薄弱,育齡婦 女缺少避孕指導,預期外生育偏多。
優勢:人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人口多,消費的能力和潛力就大,消費需求的增加又會帶動生產的增加。而正常情況下,生產多於消費,由此導致社會財富的積累。人口多,市場競爭也就激烈,只要經濟發展戰略和政策合理,良性的市場競爭會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提高生產的積極性,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市場的完善,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財富。另外,內需市場的擴大可以幫助我國抵制外來不良經濟沖擊的影響。
劣勢: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可能也不應該僅僅甘於以大量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作為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主導力量,而提高勞動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知識附加值本質的途徑是提高教育水平。如此大的人口數量和城鄉差距,使得提高總體教育水平的成本加大,這會嚴重製約印度的經濟發展後勁。
㈡ 印度國大黨是怎麼帶領印度人民走向獨立的
印度國大黨是印度的一支政黨。簡稱國大黨。1885年12月在孟買正式成立。創始人是英籍印度退休的官員休謨。國大黨成立後的前20年內,政治主張僅限於實行代議制。
1906年,為了擴大本黨的影響,國大黨在年會上通過了以提拉克為首的極端派提出的四點施政綱領:自治、提倡國貨、抵制英貨和民族教育。1907年,國大黨內部發生了分裂,溫和派與英國當局合謀,將極端派排擠出黨。1916年,溫和派和極端派重新聯合。1918年兩派又發生分裂,結果溫和派脫離該黨,建立了印度全國自由聯盟。1920年,聖雄甘地在特別會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議案,從此確立了甘地在國大黨內的領導地位。並且,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就成為國大黨在民族解放斗爭中的指導思想。1927年12月,國大黨通過了尼赫魯提出的要求英國給印度「完全的民族獨立」的決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國大黨反對英國強迫印度參戰。1942年8月,國大黨發起群眾性非暴力運動,要求英國退出印度,被英當局宣布為非法,全部領導人被捕。
1947年8月印度獨立,國大黨成為執政黨,尼赫魯出任政府總理。1969~1979年,國大黨發生過多次大的分裂,先後出現過以尼賈林加帕為首的國大黨(組織派),以英迪拉·甘地為首的國大黨(甘地派,又譯國大黨英迪拉派),以雷迪為首的國大黨(正統派,後改稱為社會主義派)。1981年10月,印度選舉委員會承認甘地派國大黨為真正的國大黨。國大黨的目標是:以和平手段建立一個以議會民主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國內實現機會均等以及政治、經濟、社會權利的平等;對外奉行不結盟政策,並謀求世界和平與友誼。
其實國大黨創建的最初目標是為受良好教育的印度人爭取分享政府權利,因而沒有遭到當局的反對,隨後由於激進的主張遭到英國殖民當局的強烈反對,國大黨開始轉向以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爭取印度獨立為目標。印度獨立後,國大黨長期執政。國大黨(英)主張堅持「民族主義、世俗主義、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四項原則,強調團結、統一、教派和睦;在堅持「混合經濟」和「計劃經濟」的前提下,突出改革和發展;以互不幹涉、和平共處和不結盟為其對外關系的指導原則。
㈢ 瓦傑帕伊執政以來印度政府提出了什麼戰略構想
在瓦傑帕伊執政的六年時間里頃或,他的政府取得了可觀的業績。
他大力推進印度的經濟改革,使印度經濟快速增長。在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爆發讓磨以後,印度經濟仍然以不低於5%的速度增長,1998年至2003年,印度經濟的增長率一直保持在6.5%左右,成為繼中國之後第二個快速發展的國家。
他基本上堅持了世俗主義原則,維護了國家的穩定。他所領導的印度人民黨,與教派主義有著密切關系。但瓦傑帕伊上台以後,頂住了來自反對黨和人民黨內部態度強硬的右翼民族主義者的壓力,堅持憲法規定的世俗主義原則,在處理教派沖突時大體做到了公平合理。
為實現印度的大國夢,瓦傑帕伊注重發展軍事實力。1998年他上台伊始,印度就在三天內進行了五次核試驗。此舉有對內鞏固其政權、對外威懾巴基斯坦和與中國抗衡的用意,遭到雀滑伍了國際社會的譴責,但此舉也引起了全世界對印度的特別重視。由於連年提高軍費開支,印度的軍備得到加強,這使印度成為世界級軍事大國。
在國際上,他開展大國外交,改善與鄰國的關系。在2001年的一次演講中,瓦傑帕伊表示:「吸取冷戰的教訓和不結。
「運動的經驗,我們相信,只有通過多極合作,世界秩序才能穩定,才能獲得全球政治的均勢。」他啟動了與夙敵巴基斯坦的和平進程,與美國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推進了與中國關系的快速發展,強化了印俄傳統關系,又不失時機地與歐盟和東盟建立了對話國關系。
瓦傑帕伊在在1999年4月17日的議會信任投票中,瓦傑帕伊政府以1票之差被擊敗,遂向總統納拉亞南提出辭呈,但仍擔任看守內閣總理。
㈣ 印度經濟增長迅速,依靠的是什麼
印度作為我國的鄰國,最近幾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那麼印度經濟增長迅速,依靠的是什麼?
首先,經濟改革。特別是,自莫迪總理就職以來,大力推動了經濟改革,出台了廢鈔令和恢復印度製造業等政策。印度政府效仿英國和美國,一切都以市場為導向,政府很少干預市場,使得印度經濟快速增長。
最後,印度加大基礎設的投入。印度的基礎設施薄弱。目前,大城市經常在高峰時段停電,城市污水系統老化以及交通落後的情況,這些方面需要充分改進。盡管這是印度的軟肋,但印度政府正在作出改變。印度政府可通過基礎設施投資來促進經濟增長。幾年前,印度政府希望參與高鐵項目,日本公司中標,盡管由於種種原因,高鐵項目目前進展緩慢。但也可以看出,印度政府正在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來推動GDP增長。
㈤ 印度經濟史
近代印度經濟史
50年代
印度在50年代初步構造了全面工業化的布局,無論是國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在國家建設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印度在經濟建設里也摸索出印度獨特的混合經濟的雛形,並且在總結」一五」計劃的時候明確提出了自己的經濟藍圖.並在」二五」計劃中對」一五」期間所倡導的混合經濟模式有所發展,以提高農業生產為起始加速國家工業化領域的投資尤其是重工化的投資.在復雜與困難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印度在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的前提下的全面提升社會與國力作出巨大努力.在避免國家分裂的同時,試圖快速改變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並提高經濟效益.可以這樣說,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對於印度的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早在1938年,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就在國大黨黨團會議上明確提出了以經濟計劃為手段實現印度工業化消滅失業與貧困.為這個構想,印度在50年代在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超的政治與外交手腕下,不僅僅在國內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而且充分利用國際形勢縱橫俾闔,在美國和蘇聯之間左右逢源.來自美國和蘇聯的技術與經濟援助,大大加快了印度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化的步伐.因此尼赫的個人聲望在國內外都獲得交口贊譽不但是尼赫魯本人的榮譽,也是那時候印度在世界50時代的寫照,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在1947年豪邁的那句:印度要成為世界的一極,似乎已經觸手可及了.
60年代:
60年代越戰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一方面美蘇爭霸到了新高潮,一方面隨著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50年代恢復經濟活力後加緊對傳統勢力范圍恢復影響與控制。如果說英國試圖把新獨立國家盡可能約束在英國聯邦體制里,法國在北非構建法郎區這個橋頭堡是一個標志的話。那麼在中東在越南在非洲甚至在南美,燃遍世界的戰火,此起彼伏的軍事政變與各種顛覆活動的後面由始致終都有美國與蘇聯直接或間接的參與,都顯示著中國、印度勢必在自己的道路上即將面臨的艱難抉擇。尤其是越南戰爭,這場從1961年爆發到1975年結束的戰爭,終究成為了歷史的一個轉折。印度在自己國家建設與經濟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終究需要迫使各自的國家再次問自己:何去何從!
印度國歌中吟頌道:。。。水源豐富,果實累累,莊稼茂盛,鬱郁蔥蔥。。。土地承載的不僅僅是印度的大國夢,還有印度的全部希望。
在「一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印度在1952-1954年的風調雨順,但是隨著印度土地改革進展的緩慢加上政治與經濟改革帶來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讓原本就問題重重的印度的國內變的更加復雜了。問題首先是來自大壟斷財團的資本高度集中化趨勢,印度在2個5年計劃中經濟實際增長了66%,但是壟斷工業資本與壟斷金融資本僅僅在注冊資本上就膨脹了三倍。當時在印度國民生產環節里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鋼鐵與水泥生產上,排名印度大財團第一塔塔財團控制了印度水泥生產的50%,而排名第二的比哈爾財團控制了印度水泥生產的25%,直到1968年印度控制的國營鋼鐵產量只達到了印度當時鋼鐵總產量的33%。第二問題來自社會貧富懸殊急劇擴大,早在印度「二五」經濟計劃結束後,尼赫魯就問:2個5年計劃國民人均收入提高了42%而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了10%而農民卻處於破產邊緣,這些增長的財富哪裡去了。第三就是國內國際局勢動盪,加之各種利益集團利用黨團政治反復爭端利益並利用各種政治軍事手段轉嫁社會矛盾。其中在1962年爆發中印邊界軍事沖突,印度軍費開支在政府開支中的比例從沖突爆發前的40%提高到了60%。到1963年3月的時候,印度外債實際達到當年政府開支的300%是1951年時候的51倍。當時在尼赫魯執政時代末期的印度政府,利用軍事冒險失敗後的國內局勢動盪實行全國緊急狀態才順利度過垮台危機。但是軍事的失敗同與之而來經濟危機的爆發,印度當時是一座等待爆發的火山。
由於軍事開支急劇增加,印度政府的「三五」經濟計劃實際已經破產。當時的印度糧食在50年代半心半意的土地改革失敗後一直不能實現自給,印度被國際社會譏笑為討飯籃子的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印度作為農業大國卻一直需要支付原本已經少的可憐的有限外匯來購買糧食。到印度1964年1965年由於自然災害而造成糧食急劇減產,當時印度的糧食飢荒已經到了來一船吃一船的地步,如果沒有美國以及蘇聯的糧食援助,印度面對的將不僅僅是人道主義災難。但是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美國在中印沖突後2年裡給予印度的援助盡管急劇增加到與印度建交後美國援助綜合的200%。但是美國人的附加條件是:今後印度的5年計劃必須由美國政府認可.面對獨立與生存的選擇,印度終於在1966年接受了赫魯曉夫的橄欖枝。
1966年1月19日,印度國大黨兩院中526名議院舉行秘密投票。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在議會大廈外等待選舉結果。四小時後國大黨議員領袖辛哈出現在走廊。人們紛紛上前詢問:「是男的獲勝還是女的獲勝了?」辛哈宣布:「女的贏了」。繼承了父親巨大聲望與與治國策略的英迪拉.甘地以355票對169票(2張廢票)的絕對優勢擊敗了對手當選為國大黨議會黨團領袖,英迪拉的時代開始了。
英迪拉·甘地在執政早期是依靠由當時國大黨第一大派系的辛迪加集團支持下上台的。但是讓代表壟斷財團的辛迪加集團大跌眼睛的是,英迪拉·甘地不是他們眼中的洋娃娃和線控木偶:首先英迪拉·甘地在1966年5月宣布盧布貶值35%,為此印度得到了急需的300萬噸糧食和9億美圓的援助,沉重打擊了國內壟斷財團的勢力。而且利用和美國的短暫親密關系,從墨西哥進口了糧食種子,從實際需要出發而不是尼赫魯時代的土地改革出發的開始了綠色革命。終於到1978年印度實現了糧食自給。隨後,印度政府在越南問題上的表態代表了印度在國家獨立自主上堅定的政治立場,同蘇聯的握手不僅獲得了大量政治經濟與軍事援助,而且在蘇聯的幫助下,印度政府在國有企業的經營與改造上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印度政府以國家中央集權為手段,以國家經濟國有化為方向推進經濟計劃。終於在1967年5月宣布了為期10年的「經濟計劃10點建議」,同年7月19日英迪拉·甘地宣布控制全國54%存款的14家印度銀行收歸國有,此舉受到印度人民的熱烈歡迎.受此鼓舞,在1969年12月,英迪拉·甘地頒布「壟斷和限制性貿易行為法」成立了「壟斷和限制性貿易行為委員會」。此後1970年2月頒布的加強工業許可證制度的法令與1971年把全國64家普遍保險公司受歸國有。就此印度混合制經濟體系框架完成。尼赫魯建國時的構想在他女兒手裡實現了。這些措施不僅有效打擊了印度國內壟斷財團的影響力與控制力,而且為印度國內局勢的穩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快速的工業化進程所需要的龐大人力物力與技術支持與印度本身家底使印度必須要在可以做長期經濟規劃的情況有步驟有計劃的一步步去實現。印度為了國家經濟主權既選擇了蘇聯的橄欖枝並與美國保持有限的合作關系。印度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位置要比同時期的中國要有利的多。但是,印度恰恰不能作到的就是對經濟長期計劃作出有保證的規劃.印度政府與國內各種各樣的壟斷集團的利益斗爭,印度政府在長期經濟計劃與短期經濟效益的選擇中不斷的在選民的利益趨勢下左右搖擺,印度政府在遇到國內國際危機的時候往往通過國外軍事冒險來轉嫁選民的視線與國內即將爆發的危機來贏得大選。但是自身實力的孱弱,往往在軍事冒險與干預後印度政府又陷入財政危機並進一步導致經濟危機。印度在60年代後形成的改革——危機——冒險——更深的危機——再改革的循環行為模式,終於讓80年代的印度總理感慨:印度已經失去了工業時代。
70年代 :
從美國1965年開始全面卷進越南泥潭後,世界各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美國獨霸的地位越來越被削弱,終於在持續8年畸形的繁榮後,美國終於開始吃不消了。 1971年,由於越南戰爭,美國面臨巨額貿易赤字,美元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相反,日本與聯邦德國經濟快速發展,競爭力增強,經常賬戶大量盈餘。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壓力,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並加征10%進口稅率。這被稱為「尼克松沖擊」,從此世界各個國家開始進入「牙買加」貨幣體系,匯率象脫韁野馬一樣競相貶值。終於1972年,美國終於低下了驕傲的頭,不再謀求絕對戰略優勢和蘇聯簽署的《反導條約》。盡管在80年代美國人面對狂歡的日餌曼洲和叫囂買要下美國的日本武士是那麼的無可奈何。美國就要衰落了么?我無從而知,但是奠定美國今天新霸權的一系列大舉措悄悄拉開了帷幕。一直以來作為戰後國際貿易 金融 與投資監管三大支柱關貿總協定(GATT)、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在這個時候都開始發生了大轉變。1973年關貿總協定第七輪談判:東京回合在正式來開了鑼,也正式在這一回合終究成就了1995年的WTO。IMF在尼克松召開的20國會議上開始了世界貨幣改革計劃,其目的就是要國際金融關系脫離國家與中央銀行的控制,它有一個漂亮的名字:自由化。而從尼克松的時代開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的職能悄悄的向更自由的市場傾斜,也許就是這個時候全球化的帷幕正式拉開了。但是,這些在今天看來雄心勃勃的遠征都不能掩飾此時美國跌跌撞撞的腳步。隨尼克松沖擊起舞的是石油危機,是蘇聯遍布全球的出擊,70年代來了。
1970年12月27日,英迪拉·甘地抓住自己國內聲望不斷上升的機會,宣布解散人民院,提前於1971年2月舉行印度第五屆大選。1971年3月大選結果揭曉,英迪拉.甘地獲得了壓倒勝利,終於英迪拉.甘地建立了自己所能完全控制的政府。就在此時,印度的鄰國巴基斯坦在1970年底的大選中主張充分自治與全面獨立的人民聯盟在東巴大獲全勝,隨即人民聯盟領導人在1971年的3月宣布東巴獨立。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統下令軍事鎮壓,軍事鎮壓的結果導致大批東巴難民逃往印度。1971年11月21,英迪拉.甘地在一系列穿梭外交努力下獲得了蘇聯的軍事援助並在當時西方大國保證不軍事干預的前提下,宣布印度軍隊越過邊界「自衛」。12.17日第三次印巴戰爭停火,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至此英迪拉.甘地在印度的聲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輿論盛贊英迪拉.甘地的膽識與魄力已經超過了尼赫魯,而民意調查中93%的公眾站在了英迪拉的一邊。當1972年1月26日印度國慶日那天英迪在印度公眾的形象就是杜爾加,就是美麗的10臂女戰神。
但是歷史老人總在不經意中,給得意的忘乎所以的人開上一點點玩笑:飢荒又不期而至。
1972年印度遭遇了嚴重的災荒,1.8億人口面對飢荒的威脅,而由印度一手導演的戰爭讓滯留在印度的難民每個月就消耗掉印度2億美元,這更使印度政府的財政雪上加霜.由於需要進口大宗糧食與原油,加上石油危機的爆發與國際金融因尼克松危機沖擊而劇烈動盪.由此導致的外匯短缺終於使才平穩不久物價飛速上升.而由此引起的投資不足又使工業增長下降了近50%,經濟實質遭遇了衰退.同年孟買就爆發了1.2萬罷工,民眾的不滿情緒終於在反對黨的鼓動下爆發了.僅僅在反對黨領袖所在的古吉拉特幫的騷亂中遭遇警察射殺的人數就達到233人,與之同步的印度鐵路大罷工讓當時的印度經濟實際陷入了癱瘓.最後在當警察也開始暴動並與前來鎮壓的軍隊交火的時候,騷亂與不安到達了頂點.而甘地夫人此時藉助一位律師從憲法中發現的漏洞,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來挽救即將倒台的政府.
雖然隨後地年不僅風調雨順而且經濟維持在比較高的增長水平,過高估計自己的甘地政府解除了緊急狀態,但是隨後的大選國大黨一敗塗地,代表印度教原教旨主義的人民黨上台了.高喊自由與麵包口號上台的人民黨政府代表的其實是壟斷資本與地主階層的利益,人民黨政府一上台就提早一年結束了當時執行順利的」五五」計劃,匆匆提交了」六五」計劃.人民黨政府不僅缺乏執政能力,更缺少對自己所指定計劃的控制里,在把甘地夫人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1500萬噸糧食消耗怠盡.在把僅有的30億美圓儲備揮霍一空,在執政不到3年的時間,人民黨政府倒塌了.
而此時雖然兩次石油危機給發達國家帶來的巨大沖擊,但是新技術革命的翩然而來,而且以美國為首的資本注意國家迅速轉變自己的經濟結構與能源結構,不斷的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生產工序實現國際再分工.使各自的經濟逐年提升,並最終形成了以四小龍與東南新興工業化地帶的崛起.而印度,則在迷茫中痛苦的失去了工業化的機遇.
50年代-70年代人均GDP增長比較:
50-60年 60-70年 70-80年
印度 21.6% 15.2% 8.06%
50年代-70年代GDP增長比較:
50-60年 60-70年 70-80年
印度 47.10% 51.88% 35.69%
㈥ 求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
㈦ 印度是如何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
19世紀中葉印度出現宗教和政治改革運動,民族主義政治團體日益增多,1885年12月28日印度國大黨成立。1891年4月,英國殖民者製造阿姆利則慘案,致使聖雄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發動了全國規模的不合作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46年2月,印度水兵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舉行反英起義。英國為擺脫危機,派使團訪印,並提出建立印度聯邦、召開制憲會議、成立臨時政府的計劃。 1947年6月3日,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把英屬印度按局民宗教信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巴基斯坦自指令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誕生。印度人民經過長期斗爭,終於結束了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國。 領導人:甘地,全名為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印度人,1869年生。印度民族運動領袖,在印度被尊稱為「聖雄」。
㈧ 印度政府將採取什麼樣的軍事采購策略呢
近期印度政府在軍購上不斷的實行大手筆,采購了很多最新的軍事裝備,這些軍事裝備很多都已經開始裝配到印度軍隊了。根據媒體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打算改變自己以往的軍事采購政策,開始實行新的軍事采購政策,印度的新軍購政策就是租借,印度現在開始考慮向外租賃軍事設備了,其實在很早以前印度政府就向美國政府租借了無人機和海軍艦炮。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印度政府目前對於海陸空三軍都打算採取租借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近期印度的空軍的戰鬥力就嚴重缺乏,雖然印度政府購買了法國的陣風戰斗機,但是也很難說印度政府不會為了對抗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壓力而進行租借戰機。不過這也是印度政府的聰明之舉,在有限的資金投入中盡可能地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不過印度日後萬國造可能就會更加響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