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印自衛反擊戰
11月16日至21日
一、第一階段作戰(10月20日至28日)
自衛反擊作戰在中印邊境東段和西段地區進行。印軍部署的兵力有1個軍部、1個師部、4個旅部、21個步兵營,總計約22000人。印度陸軍原是英國殖民地軍隊,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北非、南歐、東南亞諸戰場作過戰,自吹噓為「打遍歐、亞的勁旅」。與我作戰的印度第四師號稱「王牌部隊」,是「印軍編制、裝備、訓練的試點部隊」。第一一四旅長期駐防克什米爾、受過山地戰訓練。這些部隊在印度陸軍中具有代表性。其作戰部署是:東段,第七旅4個營部署在克節朗地區;炮兵第四旅兩個步兵營配置在棒山口、達旺地區;第四師戰術司令部及1個營位於吉米塘、下地地區;第五旅8個營分布在「蘇班西里邊區」、「西安邊區」和「魯希特」;第四軍軍部和第四師師部位於提斯普爾。西段,印軍第一一四旅以5個營分散配置在邊境全線,其中1300餘人分布在入侵戰境的43個據點;旅部及1個營位於列城。印度的企圖是:在東段,依據正侵佔所謂「麥線」以南和以北的克節朗地區,繼續向西藏內地擴大侵佔范圍;在西段,依託其入侵的43個據點,繼續向我境內蠶食,逐步侵佔新疆阿克賽欽地區。
中國邊防部隊的主要部署是:以西藏4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克節朗地區印軍的進攻,然後殲滅克節朗地區和可能由達旺地區來援之敵;以新疆1個多團的兵力,首先粉碎印軍進攻,然後殲滅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之敵,並視情況擴張戰果;同時,以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向當面之敵反擊,配合主要方向的作戰。
克節朗地區反擊作戰。克節朗,位於中印邊界東段西藏以南地區,該地山峰比高1500米以上,海拔4000米左右,森林密布,氣候惡劣,人煙稀少。該地區印軍第七旅、炮兵第四旅2個步兵營,共6個多營6000餘人,部署在克節朗、棒山口、達旺一線,企圖鞏固已侵佔之地,並繼續侵佔我克節朗河以北地區,實現其「以塔格拉(即拉則山)山嵴為界」的夢想。中國西藏邊防部隊集結了10300餘人的兵力,對印軍第七旅實施反擊。根據印軍前重後輕、翼側暴露、正面寬、縱深淺的布勢特點,貫徹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原則,以3至4倍於敵的絕對優勢的火力,採取從兩翼開刀、迂迴側後、包圍分割、各個殲滅的戰法,於20日拂曉開始反擊。實施主要突擊的右翼部隊在槍等、卡龍之間強渡冰冷刺骨的克節朗河,向槍等、卡龍、扯冬、絨不丟的入侵印軍進行反擊。指戰員們冒著槍林彈雨,互相掩護,交錯前進,與印軍展開的激戰。負責摧毀塞維拉河岸卡龍據點的我二連六班班長陽廷安一往無前,前仆後繼,勇猛反擊,共攻克27個印軍地堡,收復了卡龍據點,為驅逐入侵卡龍的印軍第七旅創造了條件。戰後,六班被國防部授予「陽廷安班」英雄稱號。負責清除克節朗河南岸扯冬據點的我三連二排,敢打敢拚,連續摧毀14個地堡,收復了扯冬據點。戰後,二排榮立集體一等功。當天即清除了槍等、卡龍、扯冬、絨不丟等據點的入侵印軍。
擔任左翼助攻部民,向沙則、仲昆槍、克寧乃橋的印軍實行反擊。入侵沙則的印軍在這里構築了塹壕及百餘個明暗地堡。攻佔沙則可直接威脅克朗地區的印軍指揮機關。於是,助改部隊穿密林,攀懸崖,涉急流,迅速突入印軍前沿,首先割斷克節朗地區入侵印軍指揮機關與沙則據點的聯系。在沙則戰斗中,九連二班班長張映率領全班,連續攻克印軍4個地堡,在攻擊第5個地堡時,他身負重傷,向地堡投入最後1枚手榴彈,並用雙腿堵住印軍地堡射孔,壯烈犧牲,為後續部隊殲滅印軍創造了條件。戰後,國防部授予他「戰斗英雄」稱號。
當天,克節朗地區的印軍大部被殲,一部潰逃。22日,中國國防部宣告;我軍沒有必要受非法的「麥線」約束。23日,我山南地區部隊殲滅棒山口之敵一部,佔領棒山口。接著我軍兵分5路實施追擊,直取達旺。印軍侖惶向達旺河以南之西山口一線撤逃。我邊防部隊又以一部渡過娘姆江曲,晝夜兼程,沿下地、龍拉、沙澤一線急進。清除棒山口入侵印軍的另一支反擊部隊,於24日佔領了東新橋等地。25日,幾支反擊部隊相繼進占達旺。爾後,其中一部繼續向南推進到達旺河北岸。克節朗——達旺之役遂告結束,首戰告捷。全殲印軍第七旅及其他一部,俘虜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共殲印軍1900餘人,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旺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的全部領土,並在事實上否認了所謂麥克馬洪線。
昌都、林芝、山南分區部隊反擊作戰。西藏昌都、林芝、山南地區的中國邊防部隊,也於10月20日分別向當面入侵印軍實施反擊。先後攏除了呷靈公、拉木多、林卡、拉曼、阿夏比拉等印軍據點,殲敵一部,進佔了易古通、馬尼崗、塔克新等地,逼近瓦弄,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戰。
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和班公湖地區反擊作戰。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位於中印邊界西段新疆阿克賽欽西部,在喀喇昆侖山和風底斯山山區,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高寒缺氧、荒無人煙。印軍第一一四旅5個營約5600人,分散配置在這一地區600公里正面的77個據點內,其中1300餘人分布在侵入中國境內的43個據點內。印軍第一一四旅旅部及1個營位於列城,查謨——克什米爾國民軍第十四營侵佔紅山頭,傑特聯隊第五營侵佔加勒萬河谷。印軍在侵佔的據點內設置障礙,組織較嚴密的火力,各點均有獨立作戰的能力。他們企圖憑借其據點,伺機侵佔新疆整個阿克賽欽地區。
我新疆邊防部隊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的弱點,集中優勢兵力,採取迂迴包圍、近戰夜戰等,打了殲戰的有效戰法,決心首先粉碎入侵印軍的進攻,然後採用拔點攻堅的戰法,就地圍殲,逐次清除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和新疆阿克賽欽地區西大溝以北河尾灘、天文點兩防區內的入侵印軍。為防止印軍向我邊防部隊的薄弱地區進攻,又令空喀山口防區駐守分隊在班公湖以南組織積極防禦,牽制當面入侵印軍。
紅山頭攻堅戰斗及天文點防區作戰。紅山頭是兩段第一階段反擊戰的主要方向。該寺是斗拉特別奧里基地印軍聯系天文點地區據點的重要樞紐。印軍構築了16個地堡、5個地下室工事,組成兩層火力陣地,火力強,工事堅固。20日,新疆邊防部隊首先實施炮火急襲,爾後從印軍側後西、南兩個方向進攻反擊。一部由正面佯攻,一部從側後直插紅山頭主峰,另一部直搗入侵印軍平台陣地,攻擊分隊以爆破筒、炸葯包、噴火器殲滅負隅頑抗之印軍。經1個多小時的戰斗、驅除了入侵印軍,奪回了紅山頭主峰。前來增援的印軍眼看大勢已去,於是半途撤回。紅山頭戰斗後,我們乘勝擴大戰果,擔任打援、守卡、警戒的分隊相繼拔除31號、12號、5號、8號、11號、17號等6個印軍據點,全殲守軍,收復失地。其他各點之入侵印軍於當晚倉惶逃竄。至21日晚,天文點防區印軍入侵據點全部被肅清,給印軍第一一四旅第十四營以沉重打擊。
加勒萬河谷拔點及河尾灘防區作戰。加勒萬河谷地區,谷深溝窄,山高坡陡,懸崖絕壁,交通不便。印軍以直升飛機空運補給。印軍在此處構築了工事、地堡,企圖長期佔領。新疆邊防部隊對其軍情地形了如指掌。20日,我邊防部隊向該處南、北兩側的入侵印軍據點實施反擊。首先利用夜暗隱蔽接近印軍據點,爾後實施炮火急襲,隨即一部從河谷北側左翼插入印軍前沿,向前推進;另一部從河谷南側左翼發起反擊,在工兵、防化兵密切配合下,經近40分鍾激戰,成功地拔掉了加勒萬河谷地區入侵印軍的據點。該處戰斗結束後,我軍乘勝擴大戰果,兵分兩路,一路順加勒萬河谷南進;一路北上向西大溝發展。至23日,拔除「河印27號、28號」據點,其餘印軍哨卡聞訊而逃。至此,河尾灘防區之印軍全部肅清。
班公湖岸四戰四捷戰斗。印軍第一一四旅廓爾喀聯隊第一營入侵班公湖南北兩岸建立了據點。班公湖北岸為空喀山口防區,南岸為阿里防區。21日,擔負空喀山口財區反擊作戰的邊防部隊,抓住戰機,向位於班公湖北岸中國一側的西里扎普、安拉溝等地的印軍進行反擊;22日,班公湖南岸新疆守卡分隊一部,清除了占據南岸及其以西另一據點的入侵印軍。在班公湖西岸的西里扎普、4400高地、絕拉溝、野營地拔點攻堅戰斗中,我軍四戰四捷,戰至24日,全部拔除了班公湖南北岸及其以北地區的31個入侵印軍據點。
轉戰巴里加斯。巴里加斯位於西藏阿里噶爾縣西北,為獅泉河河谷,距傳統習慣線18公里,河谷寬200-300米,河谷有公路往東提通列城,兩側為高山。印軍查謨——克什米爾國民軍第七營入侵該地,建立據點6處,企圖長期佔領並作繼續蠶食其它地區的基地。23日,班公湖地區入侵印軍據點全部肅清後,我西線新疆邊防部隊奉命揮戈南下阿里,殲滅巴里加斯地區入侵印軍。受領任務的部隊不顧幾天幾夜連續作戰的疲勞,以驚人的意志揮師南下,對阿里之口、約山口、巴里加斯等地的入侵印軍進行反擊。轉移中,我邊防部隊在冰天雪地的環境中夜以繼日地連結行軍1400里,有的分隊兩次徒步齊腰深的冰冷剌骨的噶爾河。工兵分隊在零下20多度的冰河上架橋,保證部隊開進。部隊吃不上熟飯,喝不上開水,吃冰雪,啃干糧,忍飢耐寒,於26日趕到甲崗——獅泉河一帶集結。爾後,分兵兩路:右翼由甲崗——且坎——拉干赫爾方向迂迴印軍側後,繼其退路;左翼沿獅泉河谷實施主攻,圍殲印軍於衛里加斯——卡日果之間地區。以阿支、且坎、扎西崗守卡分隊配合主力作戰。27日,反擊部隊一部抵達山口與印軍打響。機槍連班長司馬義買賣堤在汽車上為掩護戰友下車,用沖鋒槍向印軍猛烈射擊,吸引印軍火力,他兩次身負重傷,仍堅持戰斗掩護戰友,直至壯烈犧牲。戰後,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雄」稱號。這次戰斗斃、俘印軍多人,佔領山口。27日,阿支、且坎分隊攻佔約山口。同日,攻擊部隊對巴里加斯之印軍形成合圍。28日,打退入侵印軍的進攻後,收復了拉多和碟木綽克等地。爾後,又收復了衛里加斯、卡日果等地。衛里加斯地區作戰遂告結束。
解放軍在戰斗中至此,新疆邊防部隊在環境、氣候異常惡劣的情況下,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入侵印軍據點37個,收復部分領土,殲敵一部,有力地配合了東段主力部隊的反擊作戰。
第二階段作戰(11月16日至21日)
面對印軍的再次武裝入侵,中央軍委即令西藏、新疆邊防部隊繼續分別在東段、西段反擊入侵印軍。東段,西藏軍區前指指揮8個步兵團、3個炮兵團的兵力,向達旺河以南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反擊;為加強東段東部地區作戰的指揮,決定組成昌都地區分前指(即丁指),由軍長丁盛、副軍長韋統泰、軍副政委鍾池、政治部主任藍亦農、昌都軍分區司令員宏晉武組成,指揮4個團的兵力,向瓦弄地區反擊西藏山南、林芝分區部隊,在東段中部地區反擊,以配合主要方向作戰。西段,新疆軍區前指指揮1個團的主力,在班公洛地區反擊。
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反擊戰。這個地方靠近不丹王國,印軍沿公路擺成南北一條「長蛇」,布勢特點正如劉伯承元帥所概括的,是「鋼頭、錫尾、背緊、腹松」。據此,西藏邊防部隊以2個多團從正面攻擊西山口,打敵之「頭」;以3個多團從敵兩翼夾擊申隔宗、略馬東、擊敵之「背」,剖敵之「腹」;以2個團實施迂迴,直插德讓宗、邦迪拉之間,切敵之「尾」,形成對西山口、德讓宗地區之敵多路向正合擊,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參戰各部於11月10日至15日分別向指定位置開進,至17日,先後與印軍警戒,偵察分隊接觸,但印軍未發覺我軍企圖。17日晚,我迂迴部隊在登班擊潰印軍1個營,切斷了德讓宗——邦迪拉公路。此時印軍才發覺我軍已多路逼近,彼處於不利地位,遂於18日晨全線撤逃,但還陷於我軍合圍之中。18日晨,我軍發起總攻在激戰中,副班長龐國興為追殲股潰逃印軍與連隊失去了聯系,深入印軍縱深地區15公里,作戰5次,攻佔2個炮兵陣地,擊斃7個印軍士兵,繳獲7門火炮和2台汽車。戰後龐國興被國防部授予「戰斗英雄」稱號。當日我軍佔領西山口、申隔宗、德讓宗、殲來印軍一部,一部潰逃,其四師戰術司令部率直屬部隊乘我軍未截斷通往打隴宗道路的空隙逃脫。19日,我軍佔領邦邊拉,並於略馬東地區圍殲印軍近千人。隨即我軍主力便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展開搜剿,一部向南追擊,於21日進占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鷹窠山口一線。至此,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准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
戰爭東線察隅縣地圖瓦弄地區反擊戰。瓦弄,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其東、南與緬甸、印度相鄰。該地區山高林密,年均海拔4000米以上,斷崖峭壁,河流交錯,水流湍急,易守難攻。入侵印軍第十一旅4個營2000餘人憑險扼守,並不斷向我軍出擊。中國邊防部隊以1個團向瓦弄所公西北之印軍左翼實施迂迴包圍;以1個團又1個營分別向瓦弄扎公、曲子扎公反擊,居高臨下,直插瓦弄,以4個連從察隅河以東反擊,分割殲滅瓦弄地區之敵。11月16日晨,我軍發起反擊。我軍一部攻扎公、曲子扎公等地,打亂了印軍部署。印軍十一旅旅長等人見勢不妙,懼我全殲,即下令全線撤退,旅長本人隨四軍軍長考爾乘飛機倉惶逃跑,部隊大部潰散。在反擊戰中,我軍排長周天喜帶領一個加強班沖在最前面,經3小時苦戰,打下了印軍第一個地堡群,當向印軍第二個地堡群沖擊時,周天喜不幸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周天喜「戰斗英雄」稱號。戰士陳代富奉命執行摧毀地堡任務,當他將爆破筒塞入地堡時,被印軍推了出來,在危急時刻,他爬上地堡,扒開堡頂積土,將爆破筒從頂蓋園木間隙插入,並用胸口頂住爆破筒,不讓印軍推出,當爆破筒即將爆炸的一瞬間,他迅速滾出了地堡,地堡被炸毀了,打開了部隊前進的道路,人們稱贊他是活著的黃繼光。戰後,國際部授予陳代富「戰斗英雄」稱號。16日17時許,中國邊防部隊進占瓦弄。另一部向「東」村地區之敵發起攻擊,進占敵能。我部進駐瓦弄後,主力轉入搜剿,一部乘勝向南追擊,到21日,我軍進至薩木維爾和金古底,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追擊部隊奉命停止追擊,就地轉入搜剿。瓦弄之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里米金、梅楚卡、都登地區反擊戰。東段中部地區,西藏山南邊防部隊的約1個營的兵力,於18日向里米金方向反擊;林芝邊防部隊以3個營的兵力於19日向梅楚卡、都登方向反擊。我軍先後拔除印軍據點16處,佔領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殲敵一部,有力地配合了主要方向的作戰。
班公洛地區反擊戰。班公洛位於中印邊界西段西藏阿里日土縣斯潘古爾湖西側地區,西面與印度實際控制區的拉達克相接,是入侵印軍的一重要前進基地。印軍在這里建立了6個據點,其中3個據點分布在山嵴樑上,可以控制西藏阿里邊防分民的哨卡,威脅阿里縱深之安全。18日上午,印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駐守斯潘古爾湖地區的新疆邊防部隊發起進攻。新疆邊防部隊作出部署:迂迴入侵印軍側後,摧毀其據點,清除侵入班公洛地區之印軍。我軍一部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頂著大風雪,翻越海拔5200米的冰山,按時進抵反擊出發陣地。18日上午,以連為單位分別向3個據點發起沖擊。攻打第一個據點的部隊,一鼓作氣戰斗30分鍾即摧毀了敵工事和地堡21個,攻克了據點;攻打第二個據點的部隊,冒著印軍猛烈的機槍射擊,英勇頑強,前仆後繼,激戰1小時,攻克了25個地堡,拔除了據點;攻打第三個據點的部隊,以果敢迅猛的動作,掃盪印軍邊部,摧毀了據點。拔除了據點後,我軍在轉向印軍炮兵陣地的攻擊中,工兵戰士羅光燮在排長排雷負傷的情況下,奮勇沖雷區排雷。在排雷中,他的左腿、右臂相繼被地雷炸斷,排雷器材已用完,眼看雷還未排完,部隊無法前進,他以大無畏的獻身精神,用身體向雷區滾進,為部隊開辟沖鋒道路,最後壯烈犧牲。戰後,國防部授予他「戰斗英雄」稱號。經兩個多小時激戰,我軍清除了印軍廓爾喀第十一聯隊第一營第三連的大部兵力。與此同時,反擊部隊以炮火壓制破壞了入侵印軍另3個據點,其守敵於19日逃竄,我軍於20日佔領該3個據點。至此,班公洛地區作戰勝利結束。西段入侵軍據點全部清除。
位於新藏公路線上的康西瓦烈士陵園為了高舉和平談判的旗幟,促成戰國三項建議的實現,中國政府於11月21日宣布,從22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從12月1日開始,我軍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側2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了全部印軍戰俘。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不過主動撤軍也引起後人的另外一種評價:中國除了勝利者三個字什麼也沒得到,印度除了背上失敗者的名聲,卻獲得了取有戰爭的實質收獲!但以快速結束戰爭為戰略目標並盡量減少戰爭餘波確實符合國內建設需要與外交信譽的建立)。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歷時1個月,我軍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東段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全殲印軍3個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俘印軍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擊斃印軍第六十二旅旅長希爾•辛格准將,總計殲滅侵印軍890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300餘門,坦克10輛,汽車400輛各種槍6300餘支(挺),及其它許多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在反擊作戰中,我軍共傷亡2400餘人。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邊防部隊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打擊了當時印度擴張主義者的囂張氣焰,大揚了國威軍威。
Ⅱ 對印戰爭我方被俘人員的坎坷人生
眾所周知,1962年的時候,自譽南亞次大陸老大的印度被中國揍的懷疑印生了。對印自衛反擊戰主要戰場的激戰一共持續了32天,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戰爭結束後,據我方統計數據,中國邊防部隊以陣亡722人,負傷697人,無人被俘的代價重創印軍,我軍共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
雖然我軍戰績斐然,但還是比較遺憾的是遺漏三位被俘戰士,這三位戰士分別是馬勝龍、楊家侖、王琪。而印度比較無恥的是竟也隱瞞了他們的存在,一直到了本世紀,中印關系開始緩和的時候,這三位被俘戰士的事跡才逐漸為人所知。
首先說說馬勝龍、楊家侖這兩位老英雄。2000年8月1日中國建軍節這天,印度媒體報道了一條新聞,說的是在印度蘭契市的中央精神病院里有兩位中國老兵,分別叫馬勝龍、楊家侖。他們是在1962年時中印邊界戰爭時被俘的,當時他們已經在這家精神病院里已經呆了整整38年。至於他們為何會在精神病醫院裡面,已經無從查證了,而印度軍隊對這兩位戰俘也沒有任何記錄。而當時,兩位老人只會微笑和做手勢,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也根本無法說清楚自己的情況。
印度的報道很快被我駐印使館人員知悉,並迅速將此事報告給國內。國內也很吃驚,指示駐印度大使館盡快核實兩人的身份。雖然兩位老英雄的身份很快就核實了,的確為我方當年參戰人員,但要盡快將他們接回國內卻要大費周章,因為當時印度方面就直接裝聾作啞,對這兩位戰士的存在壓根就不發表任何看法。直到2003年6月,經過駐印度大使館長期的努力,加上中印兩國總理在北京的會談,印度終於決定釋放這兩名在精神病院里呆了41年的中國戰俘。
最終,在2003年的8月8日,在使館人員陪同下,兩位老人乘坐飛機回到闊別40多年的祖國。由於兩位老英雄都是四川人,他們回國後不久就由成都軍區派醫療組接他們回四川了,目前,兩位老人在四川的榮軍院頤養天年。
另外還有一位叫王琪的老戰士,經歷也是頗多坎坷。王琪老人曾是中國解放軍工程測繪兵,他是在對印戰爭正面戰場已結束的1963年1月份被俘的。當時他由於迷路誤入印度國境,被印度紅十字會人員發現後移交給了印軍。而印軍將王琪老人關押7年後,就把他丟在了印度南部一個叫蒂羅迪的偏僻農村,讓他自生自滅。而王琪老人一直向印度政府提出回國申請,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印度有關部門的回應。
1975年,回國無望的王琪跟一位印度女子蘇西娜結婚,婚後他們育有4個子女。盡管在印度結婚生子了,但王琪老人一直都未放棄回國的努力。2012年,王琪老人找到了中國駐印大使館進行求助,大使館人員很快就核實了老人身份並為老人頒發了中國護照。2017年2月,這位闊別家鄉54年的中國老兵在各方的努力下終於回到了祖國,此時王琪已近80歲了。
Ⅲ 對印度作戰是哪位將軍指揮的
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是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大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的張國華將軍。
張國華,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1962年10月20日,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共斃、俘印軍7000餘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Ⅳ 1962年中印戰爭中方將領是哪位
1962年中印戰爭的前線最高指揮官、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將軍。
張國華(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張福桂、李亞霖,江西省永新縣懷忠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開國中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軍長,西藏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政委、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等職。
Ⅳ 那年中印邊境自衛還擊戰怎麼發生的,哪位將軍指揮,有多大勝利
開國元勛中將張國華在1962年,開始秘密部署軍隊,投入戰斗狀態。在中將張國華的指揮下,在1962年對印度進行了邊境自衛還擊戰。
Ⅵ 3名士兵對數百印軍,是怎麼做到沒傷亡,還擊斃7名官兵、繳獲7門火炮的
任何一場戰爭的勝利都是由一群人在一起協作的勝利,也是其中每一個個體發光發熱奉獻自身力量的累積。齊心才能協力,自古中華民族就信奉著這樣一條鐵律。在60年代,我國與印度發生的一場自衛反擊戰爭中,就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小團體,他們每個人都作戰能力出眾,能打硬仗,抱團成組後更是作戰能力升級,對敵人所向披靡,不僅沒有傷亡,還戰果累累。
結語
我們中華民族從來都是嚮往美好和平的友鄰關系,崇尚互幫互助,主張一切矛盾和平處理。但是,如果一旦對方充滿敵意的武力相向,踐踏我們的國土,殘暴我們的國民,我國也是絕不允許,絕不會手軟的。因為我們有成千上萬像龐國興他們一樣的軍人,總會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在保衛著國家土地的安全,人民的安危。也希望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不要再試探我國的底線。
Ⅶ 中印反擊戰是誰指揮
看!林彪指揮的中印邊界反擊戰
作者:司馬荒原
1962中印戰爭,主帥是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長的林彪。張國華主要是前線攻擊的指揮。對印反擊戰是建國以來對外的所有作戰中最漂亮的一仗。
林彪在軍事作戰中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天才。中印邊境關系緊張以後,當中央決定準備作戰時。時任國防部長的林彪主動請戰,並在很短的時間就做好了戰前准備(參戰的部隊大部分仍然是林彪的舊部─老四野的部隊)。
作戰初期,林彪以小部隊出擊,誘使印軍以為我軍失敗,以勝利者的姿態長驅直入。包括中央都也誤認為是我軍失敗,毛主席曾接連7封電報,罵林彪有辱國格、喪失軍威,一再電令林彪就地組織反擊,不許再後撤一步。而林彪回電稱:將在外君有命有所不受。繼而命令部隊且戰且退。直至印軍三個集團軍縱深我國境內達70餘公里。
而這三個集團軍中有在1840年隨英軍入侵北京、參加火燒圓明園的印軍王牌部隊,第一任軍長正是尼赫魯的心腹考爾將軍,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北非、南歐、東南亞諸戰場作過戰,自吹噓為「打遍歐、亞的勁旅」。聲稱要再次打進北京。
林彪在得知這支部隊先行入境後,下死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把這支部隊給我從世界軍事史上抹掉」。「以雪百年國恥」。戰前動員也以八國聯軍在中國的種種罪行激勵戰士,使得我軍將士對印軍恨之入骨,總攻命令一下,我軍猶如勐虎下山,勢如破竹,風卷殘雲一樣打的印軍毫無還手能力。僅用了一個營的部隊像當年在朝鮮戰場上美軍的銀川登陸一樣,將印軍的三個集團軍牢牢地封在了事先准備的口袋裡。在不足三天的時間里就將這個王牌軍連同其他入境的印軍全部乾凈的消滅了,無一倖免。
此一戰,印軍部隊的鬥志幾乎喪失貽盡,我軍長驅直入。印軍四散潰逃。戰後世界軍事家稱之謂:「小刀切黃油的戰爭」。
由於交戰地點是在崇山峻嶺之間,雙方的後勤補給都很困難。作戰部隊的給養都不能保障。加之部隊推進速度太快。接受俘虜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問題。故我軍幾乎不接受俘虜;這也就是在國際上稱此次戰役為屠殺性戰役的原因,也是我國不願意提及此次作戰的根本原因。
戰後,林彪在回到中央時匯報說:此戰:其一,三十年內印軍不敢再挑釁。其二,我軍無一人被俘。
林彪此戰的戰術,幾乎是中、美在朝鮮戰場上戰術的翻版。給彭德懷和參戰美軍將領上了一堂生動的實戰戰例課。大揚了國威軍威。邏輯很簡單,與其讓世界無休止地指責中國「侵略」,還不如讓大家看看中國真動起手來是什麼樣子。因此,中國的目標是越過麥克馬洪線,給印度人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解放軍對印軍摧枯拉朽似的打擊使整個印度民族陷入了恐慌和心理崩潰。對印度的一戰,徹底粉碎了印度作為所謂不結盟運動領袖在道德上凌駕於其他國家的迷夢,印度在國際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美國等大國對印度的輕視不必多說,眾多的第三世界國家也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開始支持和擁護中國。
中國再次向世界人民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息,那就是新中國,即使在困難的時期,也是不好惹的,惹了是不好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