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文學的代表作家
近代印度文學(第一次世界大戰~194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激化了印度人民同英帝國殖民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在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鼓舞下,印度人民反帝反殖的斗爭日益高漲。印度作家的思想也發生深刻變化,作品中更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戰斗精神。1936年,以普列姆昌德為首成立了全印進步作家協會,印度文學進入新階段。現代印度文學以表現人民的疾苦和斗爭,揭露英帝國主義和印度上層統治者的罪惡為重要主題。在與西方頹廢派、神秘主義及個人主義傾向的斗爭中,現代印度文學沿著現實主義的方向前進。普列姆昌德是現代印度文學的傑出代表。
這時期的重要作家還有烏爾都語詩人阿里·薩爾達爾·賈弗里,作家阿來德·阿巴斯、克里山錢達爾,以及同時用烏爾都語和波斯語寫作的詩人伊克巴爾;孟加拉語作家馬尼克·班納吉,詩人蘇岡德·帕達加里耶;印地語作家沃林達文拉爾·沃爾馬;馬拉雅拉姆語詩人納拉衍揚·梅農·瓦拉托爾;英語作家穆爾克·拉吉·安納德等等。 18世紀下半葉,在英國征服印度後,英語逐漸成為印度上層的通用語言,由此產生了印度英語文學,即印度人用英語創作的文學。它的讀者主要是知識分子階層。它的第一個散文作家拉姆.莫漢.拉伊(1774~1833),以一種明快流暢的英語宣傳社會改革。它的第一個詩人是亨利.代羅茲奧(1807~1831),其代表作是敘事詩《瓊基拉的托缽僧》,寫一個婆羅門寡婦的不幸遭遇。邁克爾.默圖蘇登.德特(1824~1873)的代表作是敘事詩《被俘的女人》(1849),表現拉傑布德人的勇武精神。19世紀下半葉,阿露.德特(1854~1874)和朵露.德特(1856~1877)兩姐妹用英語翻譯的法國浪漫主義抒情詩集《采自法國田野的一束》(1876)獲得眾口交譽。拉姆希.金德爾.德特(1848~1909)改寫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被認為是這兩部史詩的最好的英語縮寫本。這時期著名詩人還有曼莫漢.高斯(1867~1924),代表作是《情歌和輓歌》(1898)和《愛情和死亡之歌》(1926)。20世紀初期是印度民族運動高漲時期,印英文學也反映了這一時代潮流。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主要屬於孟加拉文學,但他也用英語寫作散文和論文,並將自己的詩歌、戲劇作品譯成英語。1913年他的詩集《吉檀迦利》自譯成英語出版,獲得19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金。這時期重要的作家還有奧羅賓多.高斯(1872~1950),主要作品有敘事詩《優哩婆濕》、《愛情與死亡》、《賭主》,詩劇《救星佩爾修斯》等;傾其畢生心力寫成的《莎維德麗》是一部長達二萬四千行的長篇敘事詩。薩羅季妮.奈都(1879~1949)是一位充滿愛國主義激情的女詩人,她的詩集有《金色的門檻》(1905)、《時間之鳥》(1912)和《折斷了的翅膀》(1917)。她的弟弟赫林德拉納特.恰托巴底亞耶(1898~ )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代表作有《青春宴會》(1918)、《大地的芳香》(1922)、《灰雲和白雨》(1924)等。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印英文學空前繁榮。這一時期崛起的一位作家是穆爾克.拉吉.安納德(1905~ ),他與烏爾都語作家薩加德.查希爾、印地語作家普列姆昌德等共同發起組織「印度進步作家協會」。他的長篇小說著力描寫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揭露和控訴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罪惡,如《苦力》(1933)、《不可接觸的賤民》(1935)和《兩葉一芽》(1937)。拉.克.納拉揚(1906~ )的長篇小說大多以南印度一個虛構的摩爾古迪鎮為背景,揭示生活中的荒謬現象,筆調幽默詼諧,如《斯瓦米和朋友們》(1935)、《文學士》(1937)、《暗室》(1938)、《英語教師》(1945)等。拉賈.拉沃(1909~ )的長篇小說《根特浦爾》(1938)敘述了30年代甘地領導的民族獨立運動對南印度農村產生的深刻影響。加.西.溫格特拉默尼的《農民穆魯甘》(1927)、《愛國者甘丹》(1932)和巽格爾.拉姆的《塵土之愛》(1938)也是這時期的重要長篇小說。1947年印度獨立後,印英文學仍然與印度其他語言的文學並存和發展。在小說領域,老作家的新作不斷問世,如安納德的長篇小說《七個夏天》(1951)、《一個印度王子的私生活》(1953)、《道路》(1960),拉.克.納拉揚的長篇小說《等候聖雄》(1955)、《向導》(1958)、《摩爾古迪的食人者》(1961),拉賈.拉沃的長篇小說《蛇和繩》(1960)和《貓和莎士比亞》(1965)等。巴巴尼.巴達查里雅(1906~ )是獨立後涌現的一位著名小說家,他的作品反映印度社會現實問題,具有揭露和批判的特點,主要長篇小說有《飢餓》(1947)、《騎虎的人》(1954)、《黃金女神》(1960)等。在詩歌領域,印度傳統的宗教詩歌繼續在發生影響,另一方面也日益受到西方現代派詩歌的熏染。前者的代表詩人和作品有:塞特納的《啟示錄歷險記》(1949),迪利普.古馬爾.拉耶的《光之眼》(1948)、《薄伽梵往世書的諸神》(1957)等;後者的代表詩人和作品有:拉爾的《鸚鵡之死及其他》(1960),道姆.莫雷斯的《開端》(1957)、《詩集》(1960),尼辛.伊齊基爾的《轉變的時刻》(1951)、《第三》(1959)、《未完成的人》(1960)等。
❷ 公元前6世紀,印度半島被誰統一
公元前6世紀印度半島逐漸統一,幾百年後,阿育王基本統一印度半島
摩竭陀的統一戰爭
公元年6—前3 世紀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列國割據走向國家統一的
過程,亦即摩竭陀國家發展壯大、吞並鄰國、建立統一帝國的過程。在
此期間,還伴隨著波斯和馬其頓的入侵。
(1)摩竭陀稱霸列國
自公元前6 世紀始,印度進入了列國時代。當時,次大陸北部有16
個大國,重要的有摩竭陀、迦屍、鴦伽、居薩羅、居樓、拔祇、末羅等,
它們多位於恆河流域。眾列國中,地處恆河中游的摩竭陀最為強盛。該
國初期的歷史,我們所知甚少,但在曷利昂伽王朝(公元前554—前430)
時期,摩竭陀開始勃興。該王朝的頻毗沙羅(即瓶沙王,約公元前554
—前493)統治時,採取遠交近攻之策,與西北部的犍陀羅、北部的居薩
羅等國交好,全力吞並東鄰的鴦伽,兩國經常發生戰爭。據《佛本生經》
記載,「兩國交界處有一條瞻波河,那是蛇王的住所,蛇王坎皮耶統治
該河。有時,摩竭陀國王攻取鴦伽國;有時,鴦伽國王攻取摩竭陀國。
有一天摩竭陀王與鴦伽國打了一仗,他見形勢不好,乘馬而逃,鴦伽兵
緊迫不放。他跑到瞻波河邊時,恰洪水上漲。他想,『寧可淹死在河裡,
也不死於敵人手中』。隨後他連人帶馬一起投入水中。那時,蛇王坎皮
耶在水中建有一座用寶石裝飾的宮殿。這時他正在庭院里沉醉於狂飲歡
宴中,恰巧跳進水中的國王和馬正落在蛇王面前。蛇王見到這位魁偉的
國王後對他懷有好感,站起身來讓他坐在自己的王位上,叮嚀他不要害
怕,並問他為何投河自盡。國王告訴他所發生的一切。蛇王聽後說:『不
要害怕,大王,我將使你成為兩國的主宰。』他這樣安慰他,連續7 天
對他非常尊重,至第7 天,蛇王和摩竭陀王離開了蛇宮,藉助蛇王之力,
摩竭陀王俘獲了鴦伽國王,將其殺死,兩國同歸他統治」(卷4 第506
目)。這個故事雖屬神話,但最終,摩竭陀征服了鴦伽。由此,摩竭陀
控制了恆河下游,奪得了與南方貿易的水路通道,經濟實力增強。瓶沙
王稱霸列國的主要手段是外交和聯姻。相傳他有500 個妻子,大部分是
其他國王的公主,其第一夫人為居薩羅國王波斯匿之妹,嫁妝是一個歲
入10 萬錢的迦屍村。瓶沙王的外交政策,擴大了摩竭陀的影響,征服鴦
伽後,國土擴大,據《五分律》的誇張說法,境內共有4.2 萬個村落。
② 馬宗達等:《高級印度史》,商務印書館1986 年版,第79—80 頁。
公元前493 年左右,阿闍世(約公元前493—前462)弒父繼位,積
極推行擴張政策。阿闍世的弒父暴行,引起居薩羅王波斯匿的仇恨,收
回其妹的嫁妝迦屍村,遂成為兩國相爭的導火線。初時阿闍世獲勝。後
來,波斯匿王採用一隱士的車陣戰術,把精兵布置於山頂的兩側,包圍
了阿闍世,迫使他率軍投降。這是《佛本生經》的記載。《撰集百緣經》
記載的戰術則不同:波斯匿採納一將士的建議,集中4 兵種設陣,「於
陣前鋒,先置健夫,次置中者,後置劣者。」「尋共交戰,即破彼軍,
獲其象馬,即便捉得阿闍世王,大用歡慶」(卷一)。雖然各經所載情
節不一,但結局均為和平解決,據說波斯匿王嫁一女給阿闍王,雙方聯
姻。阿闍世進行的另一場大戰是進攻北方的拔祇國。拔祇國勢力較強,
與末羅、迦屍、居薩羅結成東印度政治聯盟,並任盟主。阿闍世為征服
該國,先在恆河南岸營建華氏城,「以防拔祇國」;繼則施以政略,破
壞其內部團結;最後才兵戎相見,戰爭從公元前484 年持續到公元前468
年,長達16 年之久。戰爭詳情已不可知,但互有勝負,據佛教文獻記載,
一次水上大戰,阿闍世大敗,「單馬回國」。最終,阿闍世取得了勝利,
不僅征服拔祇,連迦屍、末羅等國也被迫臣服。他成為了東印度的霸主。
阿闍世的後代和取而代之的希蘇那伽王朝(公元前430—前364)統
治時,繼續推行擴張政策,征服摩竭陀西部的阿般提,進而吞並拔沙、
居薩羅等國,稱雄列國。約公元前364 年,摩訶帕德摩·難陀暗殺希蘇
那伽王朝的末代皇帝,建立難陀王朝(公元前364—前324)。據史料記
載,摩訶帕德摩是位理發匠,成為王後的情夫。由於她的影響,他取得
了國王的信任,升至近臣的地位,陰謀謀害了國王,以後充當王室兒童
們的監護人,篡奪了最高權力,殺死年輕的諸王子,當上國王。他是一
位強有力的統治者和征服者,在位28 年,先後征服了迦屍、居樓、般闍
羅等11 國,統一了整個恆河流域,其版圖擴張到中印度部分地區。至此,
除西北一隅外,摩竭陀已統一了次大陸北部,成為南亞第一強國。在古
希臘作家的筆下,難陀王朝相當強大,其軍事力量甚為可觀。據柯蒂阿
斯報道,它有騎兵2 萬,步兵20 萬,戰車2000 乘,戰象3000 頭。普魯
塔克報道的數字更高,據他說有騎兵8 萬,步兵20 萬,戰象6000,戰車
8000①。故有的學者猜測,亞歷山大兵取印度西北部後,之所以未進軍恆
河流域,除士兵厭戰外,難陀王朝軍力的強大也是原因之一。
(2)反馬其頓的戰爭
正當摩竭陀國逐步統一恆河流域之時,印度西北部先後遭到了波斯
和馬其頓的入侵。公元前6 世紀前半期,西北印度小國林立,重要者有
犍陀羅、劍浮沙、波羅斯等。居魯士建立波斯帝國後,曾一度用兵東征,
將印度河以西地區納為屬國。公元前518 年,大流士進一步東進,征服
犍陀羅,占據了印度河流域。西北印度諸國雖然向波斯稱臣,但獨立性
較強。公元前4 世紀馬其頓興起,其國王亞歷山大消滅波斯帝國後,於
公元前327 年率軍侵入印度河流域。有些小國不戰請降,但有些國家和
部族則興起抵抗,在這些反馬其頓的御敵戰爭中,規模最大、戰斗最激
烈的是海達斯皮斯河之戰。
① 轉引自崔連仲《從佛陀到阿育王》,遼寧大學出版社1991 年版,第71 頁。
海達斯皮斯河是印度河以東第一條支流,該河東岸是由波羅斯王統
治的國家,軍力較強。亞歷山大降服■叉始羅國後,決定征服這個國家。
波羅斯王為抵抗侵略者,於公元前326 年親自率大軍防守該河東岸。其
戰斗部署如下:200 頭巨象布置在約1000 名步兵之間,排成8 列,組成
中央戰線。波羅斯堅信這一特意部署的巨獸會嚇倒敵兵,並使其戰馬受
驚而難以駕馭。在象的後面部署了由3 萬名步兵組成的密集隊伍,兩翼
凸出,步兵的縱列從象群中間向前推進。整個陣勢頗似城池,站立的象
群有如城池的塔樓,象群中間排列的步兵則如塔樓間的一道道牆。戰線
兩翼有騎兵和戰車掩護。騎兵為4000 名,戰車300 輛①。
亞歷山大兵至,見敵於對岸列陣以待,難以明渡,便令騎兵於夜間
沿河堤來回奔跑,虛張聲勢,佯裝強渡,他則親率步兵6000、騎兵5000,
秘密在該河下游不遠處的一岬角地帶渡河。接近對岸時,始被敵方哨兵
發覺。波羅斯即派2000 騎兵與120 輛戰車前去攔截,但為時已晚。亞歷
山大擊潰這支援軍後,沿河而上,直撲波羅斯的大軍。在此戰中,亞歷
山大改變了傳統的布陣方式,令步兵方陣居後,騎兵居前,並派2000 騎
兵迂迴至敵軍左翼之後。戰爭伊始,亞歷山大的騎兵即前後夾擊印度的
左翼騎兵,使之難以招架,向大象靠攏。印度象信急忙驅象迎戰,但馬
其頓方陣適時向前推進,從四面八方向它們投槍射箭,並因此而亂了自
己的陣腳,被大象撞了個亂七八糟。印度騎兵見有機可乘,再次出戰,
卻被馬其頓騎兵擊回。不久,馬其頓步兵在騎兵的配合下,將戰象擠到
一個狹窄的范圍內,「這些大象胡沖亂撞,踐踏破壞。不管是敵是友,
都受害不小。⋯⋯有的大象由於厭煩,又已無人駕馭,⋯⋯彷彿被大禍
臨頭刺激得發了瘋,不停地左奔右突,橫沖直撞,踐踏破壞,不遺餘力」。
馬其頓部隊有迴旋餘地,「大象沖來,他們就退;大象一逃,他們就追。
一直不斷地用標槍投射它們。」而印度部隊卻與此相反,他們夾在大象
之間,受的傷害更大。當大象精疲力盡、緩緩後退時,亞歷山大令騎兵
將其圍住,同時令步兵重整密集方陣進攻,結果,印度騎兵幾乎全軍覆
滅,步兵也傷亡慘重。戰斗中,波羅斯表現很出色,「他不但是一位統
帥,而且也是一名勇猛的戰士,」「只要哪怕還有一部分部隊仍在堅守
陣地繼續戰斗,他本人也繼續英勇戰斗」①,不過最後,他終於被迫投降。
此戰,據阿里安記載,印度步兵陣亡者近2 萬,騎兵約3000,戰車全部
被毀,倖存大象全部被俘;馬其頓方面,步兵戰死者約80 人,騎兵約230
人。
海達斯皮斯河戰役的最大特點是象戰,這亦是世界古代史上規模最
大的一次象戰。亞歷山大於此一役,打了他平生戰術運用最為卓越的一
仗。征服波羅斯國後,亞歷山大繼續東侵,佔領了一些土地,但由於士
兵久離故國、厭戰情緒與日俱增,只得班師西歸。不過,他已征服了印
度河流域,並駐軍留守。
(3)孔雀帝國的戰爭
亞歷山大撤軍後,西北印度局勢動盪,反馬其頓的起義時有發生;
① 馬俊達:《古代印度軍事制度》,第66—68 頁。
① 阿里安:《亞歷山大遠征記》,第175—176 頁。
而東印度的難陀王朝,由於橫征暴斂,統治亦不穩定,人民起義不斷。
因而,整個印度北部一片混亂。此時,出身卑微的旃陀羅笈多①在一代謀
士考底利耶的輔佐下,乘機崛起於亂世,從各地招募軍隊。據《政事論》
記載,他招募的隊伍由五種人組成,即強盜和匪徒、蠻人、有組織的行
劫匪幫、森林居民、最英勇的武士宗族部落。他以這支隊伍起家,很快
成為義軍首領,較順利地打敗了馬其頓駐軍,佔領了印度河流域及其以
東的大片土地。約公元前324(或前321)年,他在西北部自立為王,而
後又興兵東征,推翻了難陀王朝,建立了孔雀王朝(公元前324 或前321
—前187)的統治,公元前317 年,馬其頓駐軍全部撤離,從而統一了北
部印度。公元前305 年,塞琉古王國②力圖恢復對印度河流域的統治,侵
入印度,旃陀羅笈多與之進行了兩年的戰爭,詳情無記載,僅知戰爭於
公元前303 年以印度勝利而告終。根據雙方和約,孔雀王朝取得了印度
河流域以西直至今阿富汗的部分地區;作為報答,回贈戰象500 頭。
約公元前297 年,旃陀羅笈多去世,其子頻頭沙羅(約公元前297
—前272)即位。關於此人,除了他的名字外,其他幾乎一無所知,但從
其綽號「殲敵者」來看,他在開疆拓土方面可能有所貢獻。至其去世時,
孔雀帝國的版圖已擴張到德干高原,整個印度半島僅東海岸的羯(jié)
陵伽及南端的幾個部落尚未臣服,後由其子阿育王完成。
阿育王(約公元前269—前232)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年青有
為,曾被其父兩度任為總督,平服過■叉始羅的叛亂。他即位之初極為
暴虐,據佛教文獻的誇張記載,曾殘殺同父異母兄弟99 人,誅殺500 大
臣、500 婇女,並設人間地獄。其主要戰功是征服羯陵伽,完成了印度半
島的統一,將帝國帶入了極盛時代。在孔雀王朝統治前期,羯陵伽是一
個獨立國家,海外貿易發達,經濟富庶,軍事力量亦較為強大,擁有步
兵6 萬,騎兵1000,戰象700 頭。阿育王即位的第八年,起傾國之師大
舉進犯羯陵伽。這是印度古代史上規模最大、也最有影響的一次大戰,
可惜其詳情無史料記載。此戰使羯陵伽受到了空前的浩劫。據阿育王13
號摩崖詔令記載,他「從那裡掠走的人數是十五萬,在那裡有十萬人被
殺,並有許多倍於此的人死亡。」①
羯陵伽戰爭標志著孔雀帝國武力擴張時代的結束和文治時代的開
始。據說,阿育王對此戰所造成的災難深感悔悟,皈依了佛教,以佛法
治國,從而使其對內對外政策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他在其第13 號摩崖
詔令中說:「征服羯陵伽國以後,天愛善見王(即阿育王)便專心致志
地熱衷於正法的義務,渴求正法,並在百姓中灌輸正法。這是由於天愛
善見王對征服羯陵伽深感悔恨的緣故。在征伐一個獨立國家的過程中,
必然要出現屠殺、死亡和人們的流放,對此天愛善見王感到無限的痛苦
和悲傷⋯⋯。天愛善見王現在認為,通過正法贏得的勝利,才是最高的
勝利⋯⋯。凡是利用這種方法取得的勝利,到處都能洋溢出一種稱心如
① Chandragupta 一詞之音譯。據說他出身於鄉村一個養孔雀的家族,故稱其建立的王朝為孔雀王朝。
② 亞歷山大死後,他建立的帝國三分,其部將塞琉古(Seleucus,公元前305— 前280 年在位)控制西亞,
建立塞琉古王國(公元前305— 前64)。
① 《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資料選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年版,第140 頁。
意的氣氛,無論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都會如此。」①阿育王之所以改變
政策,與其說是真心奉佛,不如說是當時四宇平服之故。但以文治取代
武功,是值得肯定的。不過,阿育王後期奉佛,顯得過於虔誠,不但本
人奉法忌武,還詔令子孫後代採取「忍讓政策,」這必然導致忽視武備
的加強。正如一位學者所說:「摩竭陀帝國的尚武精神,隨著羯陵伽戰
場上的最後一聲哀鳴而消失。阿育王放棄了祖傳的軍國主義而發揚正法
取勝的政策,它必然會嚴重削弱帝國的軍事實力。」②有的學者進而認為:
「羯陵伽的征服標志著孔雀王朝政治勢力衰弱的開始。由於羯陵伽戰爭
的殺戮而在阿育王心靈上所產生的變化,引起了孔雀帝國政策上的革
命。正如所有熱衷於宗教而放棄政治謀略的國王一樣,阿育王為外族征
服印度鋪平了道路。」③的確,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便很快衰落了。究
其原因,若單從軍事方面而言,以上所論不無道理。
3.《政事論》的軍事思想
《政事論》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著述。傳統認為它是孔雀王朝的
開國功臣考底利耶所著,成書於公元前4 世紀末3 世紀初。另有些學者
認為,該書非考底利耶所著,其成書較晚,或雲公元1 世紀、公元3 世
紀,乃至公元7 世紀始成書。但該書的核心部分寫於帝國初期,是研究
孔雀王朝時期社會狀況的珍貴史料。全書15 卷,論及政治、經濟、法律、
外交、軍事等內容,中心是討論治國安邦之策。從某種程度上說,它也
是一部軍事著作,因為它不僅討論了兵制、兵種、編制、薪俸、兵器、
防禦設施等問題,也含有較豐富的軍事思想,簡介如下①:
(1)戰爭觀《政事論》認為,戰爭與外交、國力緊密相聯,欲取得
軍事勝利,就必須善於利用外交手段,同時充實國力。它指出,在國際
斗爭中共有6 種外交策略,即和平(締約)、戰爭(彼此傷害)、對峙
(冷淡)、進軍(力量增強)、尋求庇護(附屬他國)以及雙重政策(與
一方和平而與另一方戰爭)(第7 卷第1 章第2 目,後文簡寫為7.1.2)。
國王使用何種策略,應視自己的條件而定:處於劣勢則和平,國勢興盛
則戰爭,勢均力敵則對峙,具有優勢則進軍,力量耗盡則尋求庇護,有
盟國相助則訴諸雙重政策(7.1.13—18)。概而言之,就是一切以我為
中心,審時度勢,合於利則戰,不合於利則止,在國際斗爭中,不存在
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戰爭之勝負是對綜合國力的檢驗,因而《政事論》
十分重視增強國力。它提出了「國家七要素說」,認為國家是國王、大
臣、國土、衛城、國庫、軍隊和同盟七種要素組成的一個有機體。七要
素關系合諧,則國力強盛;反之,則國力衰弱。七要素中,國王是核心,
大臣輔佐國王,其他五要素是國家得以維持的基礎。國土是生產、稅收、
① 葛維鈞《阿育王銘文》摘譯,見《古印度帝國時代史料選輯》,商務印書館1989 年版。
② 雷喬杜里:《古代印度政治史》,加爾各答,1953 年版,第365 頁(H·Raychaudhuri,
,Calcatta,1953)。
③ 班納吉:《史前、古代和印度教時期的印度》,德里,1979 年版,第92 頁
(R·D·Benerji.Prehistoric.AncientandHinIndia)。
① 參閱崔連仲《從佛陀到阿育王》,第三章第三節:「考底利耶的治國安邦策」。
兵力的源泉,沒有國土,則一切無從談起。它說:「衛城的保證、國庫、
軍隊、供水系統和謀生職業,在國土上有它們的源泉」(8.1.29)。軍
隊是國家的支柱,它「植根於國庫,如果國庫匱乏,軍隊則倒向敵人或
殺害國王」;反之,「如果缺少軍隊,則國庫肯定喪失,」因為「軍隊
是獲得和保護國庫的手段」(8.1.48,43,51)。衛城是國防的據點,
「國庫和軍隊都處在衛城中,這個地方也是危難時本國人民的避難所」,
如果缺少衛城,則國庫將落入敵手」(8.1.25,39)。《政事論》十分
重視軍事與國力的相互關系,並把軍事置於國際環境中加以考察,這種
從宏觀上來探討軍事問題的思路為當時世界所罕見。(2)戰略戰術論①
兵種與地形。《政事論》將軍隊分為步、車、騎、象四個基本兵種,並
分述其作用:騎兵的作用是在地面、宿營地和森林中搜索敵人;佔領平
坦地、水池、渡口、有利地勢;摧毀敵人的供應與貯備,保護我軍的供
應與貯備;清剿敵人、堅定軍心;擴大襲擊范圍;驅趕敵人;向敵人首
先發動進攻;穿插、分割與突圍。象兵的作用是行進於部隊前列;開辟
新路、臨時營地和渡口;驅散、踐踏敵人;渡河與下水測試深度;穩定
軍心;破壞敵人的防衛土牆、城門和塔樓。戰車兵的作用是抵抗敵人的
四軍;瓦解未被擊潰之敵;使敵恐懼;顯示我軍強大;製造恐怖的喧囂
聲。步兵的作用是隨時隨地攜帶兵器,准備作戰(10.4. 13—16)。四
兵種作戰,要因地制宜:若地勢平坦、能見度好、土質堅硬,用戰車兵;
若地勢起伏不平,則用其他三兵種。
②因敵制勝。《政事論》提出,打擊敵人要戰術靈活。以精兵對敵
弱兵,以雙倍於敵的兵力攻敵勁旅;不斷騷擾敵人,乘其疲憊予以殲滅;
若敵軍強大,應先以敵之叛軍、外國軍隊、森林部落軍隊與之相拼,消
耗其兵力,而後予以重創。進攻方向的選擇,應視地形而定:若敵之前
方陣地崎嶇不平,則從後面進攻;若敵之後方陣地崎嶇不平,則從前面
攻之;若敵之一翼陣地居險要之地,則從另一翼進攻。所有這些,均體
現了靈活用兵、因敵取勝的戰術原則。這與我國古代《孫子兵法》所提
出的以逸待勞、以強擊弱、集中優勢兵力等作戰原則極為相似。
③料敵我之備,決定攻退。《政事論》對此作戰方法論述較為詳細、
具體。它列舉了不宜作戰的17 種情況(第10 卷第2 章):在密林和荒
野中長時間行軍;在無水的地方;無飼料、燃料和飲水時;在艱難的路
上行軍;遭敵襲擊而蒙受傷亡時;為飢餓所折磨時;通過沼澤地、水深
的河流、攀援於坎坷不平的谷地和山巒時;擁擠於只能單行的道路上時;
在崎嶇不平的山路小徑上行軍時;軍中無輜重時;正在用餐時;經長途
行軍而疲憊不堪時;正在睡覺時;受疾病、時疫和飢饉襲擊時;步兵、
戰馬、戰象生病時;未佔取有利地形時;當所有災難共同降臨時。在上
述境況下,不宜作戰;反之,若發現敵人處於上述諸境,則應立即用兵
殲滅之。概而言之,就是當天時、地利等因素於我有利,則興兵而戰;
若於敵有利,則息兵退守。
④秘密戰爭。《政事論》將戰爭分為三類,即公開宣戰的戰爭、突
然襲擊的戰爭和無聲的戰爭,無聲的戰爭即秘密戰爭。這種戰爭由密探
來進行。該書將密探分為國內密探與國外密探兩類,國外密探除深入敵
國搜集情報外,還要進行各種破壞活動。
如在敵營中扮著酒保,應伺機將毒酒送給敵兵;或販賣熟肉、熟食,
將毒葯摻於其中,賤價賒銷給敵兵;扮著商人者應將毒葯投入象、馬的
飼料中,使敵人的騎兵、象兵不能出戰;扮著牲口販子、獵人、耍蛇或
耍象者,臨戰之時應將各種毒蛇猛獸驅入敵營, 加劇其混亂;扮著鐵匠
者應乘亂放火;偽裝成叛軍、外國軍隊和森林部隊的密探隊,應背後下
手,里應外合;隱藏於森林中的密 探,應在狹路上破壞敵人的運輸線,
襲擊敵人的援軍和輜重隊;夜戰時,密探應製造混亂或恐怖,或潛入敵
國國王寢帳,將其暗殺(12.4.1~22)。《政事論》十分重視密探的作
用,它設想的敵後密探,已成為一條無形的戰線。
⑤結盟與樹敵。《政事論》是為一個「未來的征服者」寫的。這位
征服者要征服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許多國家,如何逐一消滅呢?這就
需要結盟與樹敵,施以遠交近攻之策。《政事論》認為,鄰國是天然的
敵人,而敵人的鄰國則是自己的盟友,應盡力爭取;但盟國與敵國並非
永恆,一旦消滅了鄰國,昔日盟友即成為敵人,應消滅它。在征服戰爭
中,對強國要加以武力打擊,同時運用各種手段離間它與其盟國的關系,
乘其彼此矛盾之際從中漁利;對弱者則應施以安撫政策;對盟友應使其
處於不強不弱的狀態,因為強則難以控制,弱則不足以牽制敵國。
總之,《政事論》含有豐富的軍事思想,既有宏觀探討,亦有微觀
描述,在古代軍事思想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已被譯為多種文字。
但它往往是就事論事、直觀描述,未作高度提煉,較少使用概括性較強
的術語,故其理論性稍顯不足。
❸ 印度因為玄奘留下的哪一樣特殊「寶貝」,一直受益到今天
645年正月,唐太宗征討高句麗前夕,唐僧玄奘回到國內,並帶回657部佛經。李世民獲悉這一消息之後,大喜過望,立即召見玄奘。
有意思的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記載中,李世民當即勸說唐僧還俗,去遼東觀戰,「帝又察法師堪公輔之寄,因勸罷道,助秉俗務。」所謂「罷道」,就是棄佛還俗。當然,面對李世民的這一要求,玄奘法師委婉拒絕。後來,唐高宗李治也多次勸玄奘還俗。
唐太宗為何要讓玄奘法師還俗呢?其實很簡單,當時唐太宗積極經略西域,打擊突厥在西域的霸權,所以急需精通西域,中亞各國地理交通,民俗風情,政治文化的人才,而唐玄奘西行印度,途徑列國,前後18年,很熟悉西域情況,是李世民經略西域最好的顧問人選。
一邊是皇帝還俗要求,一邊是心中理想,最終無奈之下,玄奘法師想了一個辦法,即:翻譯佛經和講法之餘,口授游學異國的所見所聞,包括印度的情況,具體由弟子辯機執筆完成了,最終形成了《大唐西域記》一書。所謂辯機,就是後來和高陽公主私通的那一位,被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斬。
可以說,西遊記中的唐僧,正史中的玄奘,去了一趟印度,留下的這一份特別遺產,讓印度人受益至今。到了19世紀,《大唐西域記》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的關注,因為殖民利益的關系,列強很渴望了解西域、中亞和南亞歷史,以至於《大唐西域記》在歐美日本有多種譯本。
值得一提的是,古中國的輝煌,如今難以想像,當時周邊國家的歷史,幾乎要麼以漢語記載,要麼由中國人書寫,這不僅是軍事影響力,也是文明國度的魅力。然而,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後世中國歷史中一些具有世界影響的著作,卻變成了由歐美人書寫,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史》等。
❹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印度錫克教的知識比如說它的起源,文化,存在的地區等等。還有它與印度佛教的關系
鍚克教得名於「鍚克」(Sikha)一詞,它在印地語的意思是「門徒」,系指錫克教徒是師尊納那克等的門徒。鍚克教是印度的地區性政教合一組織,主要流行於旁遮普邦、泰米爾納德邦和加爾各達市。加爾各答的汽車司機多半是鍚克教徒。印度有鍚克教徒一千多萬,約佔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二。近年來還傳播到東非、英國、加拿大、美國、泰國以及香港等地,形成在印度國內外一支值得注意的教派。
一、錫克教的產生及其基本教義
錫克教產生於十六世紀初。當時正是莫卧兒帝國統治時期,莫卧兒的反動統治不僅激起了印度教徒的反對,也激起了伊斯蘭教徒的反對,人民起義此起彼伏,但是兩派教徒之間的矛盾非常尖銳,時常發生教派沖突,大大妨礙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莫卧兒帝國的斗爭,不少人致力於調和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印度教虔誠派運動應運而生。這次運動的領導人是迦比爾(Kabi1,144C——1518),他出身於下層種姓,終生職業是紡工。他不僅是虔誠派運動的領袖、思想家,而且是傑出的詩人,他用地方語言寫過很多詩篇,其中的一部分已由泰戈爾編譯成《迦比爾詩集》一書。其父是伊斯蘭教徒,母親是印度教徒,他的哲學是印度教的吠檀多①和伊斯蘭教蘇菲派②神秘主義教義的大雜燴。他認為宇宙萬物的最高實在是梵③或神,號召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團結起來。
迦比爾哲學為鍚克教奠定了理論基礎,鍚克教是印度教虔誠派運動的繼續和發展。最初的鍚克教反映誠市富裕的商人、手工業者和高利貸者的情緒與願望。錫克教和印度教的虔誠派運動一樣,反對種姓差別和由種姓制度造成的一切特權,譴責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僧侶們濫用職權,主張在神面前一律平等。同時宣揚對現實世界的幻想,號召採取非暴力行動,對現行的不合理制度採取逆來順受的態度。這種消極態度博得莫卧兒帝國的好感,因此,莫卧兒帝國的創始人巴俾兒和以後的阿克巴都鼓勵錫克教派的活動,錫克教導師從阿克巴那裡得到大量的封地。封建統治者的支持是錫克教得到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錫克教的教義既繼承了印度教的業報輪回學說,又提倡坐禪修行。它基本上由三個觀念組成:一個真主、一個師尊(錫克教導師)、一個名字(印度教神的名字)④。把聖音節「唵」當作神的象徵,每天晨禱時都念。錫克教被稱為「名字道路」,教徒常念納那克的名字,據稱他的名字可以純潔靈魂,根除惡源,消除欲、貪、怒、驕、執(對塵世生活的追求),達到絕對的幸福。
二、錫克教的歷代祖師
錫克教的祖師雖多達十人,但仍屬一神教,只有納那克被稱為「真正的導師」,其他導師被認為是附加的。
納那克(Nanak,1469——1539)是錫克教的創始人,他生於拉哈爾附近的塔爾萬提村(今納那克村),屬剎帝利種姓,出身於商人家庭,本人也曾經商,旱年曾在拉哈爾邦當過小官吏。為了調和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他創立了錫克教,並親自擔任宗教導師。他曾周遊印度各地,還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和巴格達。晚年定居在旁遮普邦的卡泰普爾,從事宗教說教。
二祖導師安格德(Angad,1504——1552)是納那克的弟子,他發明了果魯穆奇字母,寫了納那克傳記。在他的領導下,錫克教發展成特殊的社團。
三祖導師是阿馬爾·達斯(Amar.Das,1479——1574),他是安格德女婿的叔叔,在他執政期間,把錫克教徒分派二十二個教區進行傳教活動,婦女也參加了。每個教區都由教區長領導,教區長把教徒的一切收入都據為己有,向莫卧兒帝國領取的封地也歸他們所有,導師在教派內部的特權和莫卧兒帝國對他們的支持,使他們逐漸發展成宗教封建主。在阿馬爾·達斯執政期間,錫克教徒人數劇增,遍布整個旁遮普邦。他還說服莫卧兒政府免除錫克教區的租稅。
四祖導師是拉姆·達斯(Ram.Das,1534——1581)。前三名祖師主要在農村傳教,而拉姆·達斯卻在阿木利則奠定了錫克教的基礎,阿木利則的金寺是錫克教的著名聖地。拉姆·達斯反對寡婦殉葬,反對婦女帶面紗,允許寡婦再嫁。他還創作了婚歌,錫克教徒舉行婚禮唱婚歌的習俗沿襲至今。
四祖以後,錫克教的師尊職務成為世襲,因為拉姆·達斯指定他的幼子阿爾瓊(Arjan,1563——1606)做他的繼承人。阿爾瓊有突出的組織才能,他以「專員」制度把錫克教組織成為類似政府的機構,向他的信徒們徵收租稅。在他的領導下,為錫克教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礎。阿爾瓊的信徒絕大部分是賈特(jat)種姓,即有地農民。他還於1604年編纂了錫克教聖書《格蘭特》,共一千四百頁,是錫克教的唯一崇拜物,用多種方言寫成,內容是錫克教前五代師尊的詩歌總集。阿爾瓊的政治、宗教活動激起國王查罕傑的仇視而被處以死刑。
自此以後,錫克教結束了它和平發展的道路,在阿爾瓊的兒子和繼承人哈爾·哥賓德(Harg0bind,1595——1645)的領導下,發展成為武裝的宗教派別。在他執政期間曾採用「真理國王」的封號,以腰佩雙劍為標志,象徵著宗教和世俗的雙權。哈爾·戈賓德為人好戰,他的信徒們手持雙刃劍,經常與政府軍、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及錫克教導師的私人仇敵發生戰斗。在他執政期間,錫克教徒發展很快。由於阿爾瓊的經濟政策和哈爾·哥賓德的武裝系統,使鍚克教在莫卧兒帝國內部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獨立王國。
哈爾·哥賓德指定他年僅十四歲的孫子哈爾·拉伊(Har.Rai,1630——1661)做他的繼承人,因為他年齡太小,聘請顧問輔佐他執政。哈爾·拉伊又迭其年僅五歲的幼子哈爾·克里香(Har.Krishan,1656——1664)繼位,他因患天花死在德里。死前指定他的叔叔得格·巴哈都爾(Tegh.Bahar,1621-1675)繼承師尊職位,為九世師尊。他原名是蒂格·瑪爾,由於他在反對莫卧兒政府的戰斗中屢次獲勝,使他得到了「得格·巴哈都爾」的稱號,意思是「勇敢的劍」。莫卧兒皇帝奧朗則布在與鍚克教的戰斗中收買鍚克教的上層人物,使鍚克教在戰斗中慘敗,巴哈都爾被俘,在德里被處以死刑。
最後一位師尊是得格·巴哈都爾的兒子哥賓德·辛格(Gobind.Singh,1666-1708)。他建立了辛格的神權政體,宗教的哲學基礎基本未變,只是在外表和儀式上有所變化。此時在鍚克教派中佔多數的是農民群眾和城市貧民,他們極力反對鍚克教封建上層人物的特權地位,使哥賓德·辛格宣布把以前集中在「活神」(即鍚克教世襲導師)手中的最高宗教和世俗權力轉交給鍚克教公社。為了表示和正統的印度教徹底決裂,規定鍚克教徒舉行特殊的洗禮——用雙鋒劍攬勻的水灑身。為了表示和印度教與伊斯蘭教嚴格區分,還做如下規定:男教徒的名字加「辛格」(獅子),女教徒名字加「考兒」(公主),入教儀式稱為帕胡兒(Pahur),他們的口號是「師尊萬歲」,教徒必須重視對師尊納那克及其繼承者的紀念,要求教徒做到五件事,根據印地文,每件事的第一個字母都是K,所以稱為五K。即:蓄長發、加發梳、短衫至膝、戴鐵手鐲、佩劍。單身男子婚前集體居住,把全部精力貫注在刀劍武功方面,保護弱小,隨時准備戰斗,承認哥賓德·辛格夫婦為父母。哥德·辛格批判了他的前任導師所宣揚的「非暴力」,召號鍚克教徒和莫卧兒帝國進行堅決的斗爭。還經常與伊斯蘭教封建主、印度教封建主進行斗爭。鍚克教部隊多次打敗莫卧兒帝國和印度教國王的聯軍,最後哥賓德·辛格遇刺殉難。
以上十名祖師是鍚克教徒公認的,以後的錫克教領袖不再哥賓稱為「祖師」,有的僅被某些教派稱為「祖師」,但並未得到錫克教徒的公認。
哥賓德·辛格的繼承人是班達(Banda),他自稱是「真理國王」,聲稱要伸張正義,懲罰莫卧兒。1710-1715年,錫克教部隊和莫卧兒軍隊發生過多次戰斗,錫克教部隊屢遭失敗,班達最後於1716年在德里被處死。錫克教部隊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於宗教狂熱,不能團結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廣大農民群眾,力量十分單薄。此後,錫克人在和阿富汗人的戰斗中獲勝,錫克教徒佔領了旁遮普邦的絕大部分。1765年,錫克教軍事領袖會議宣布旁遮普獨立。把錫克教徒分成十二個戰士社團,由酋長領導,逐漸發展為神權聯盟的封建主義組織。
在蘭季特·辛格(Ranjit.Singh,1780-1839)的領導下,錫克教整頓了內政,改組了軍隊,沒收了旁遮普封建主的土地,大大加強了錫克教的經濟基礎,還聘請歐洲有經驗的軍官訓練錫克教部隊,創建了錫克教正規軍,大大加強了錫克教部隊的戰鬥力。蘭季特·辛格率領錫克教部隊和阿富汗人及英國人進行多次戰斗,多次獲勝,使錫克的疆域大大擴大。從此以後,錫克部隊和英國侵略軍進行過兩次大戰,第一次是1845-1846,第二次是1848-1849,兩次大戰都以錫克教徒的失敗而告終。恰泰爾·辛格和舍爾·辛格於1849年3月向英國投降,鍚克教部隊被改編。當時,錫克教徒還不到印度總人口的百分之二,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國的印度僱用軍中卻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錫克教徒。錫克教徒還隨英國侵略軍來到我國上海,當地人稱他們為「紅頭阿三」。
三、錫克教的改革運動
在英國殖民主義的統治下,錫克教的很多教規受到破壞,不少人致力於錫克教的改革,先後出現了四個錫克教的改革運動。
第一個是尼朗迦利斯(Nirankaris)運動,創始人是巴巴·達耶爾(Baba.Dayal,1783-1854),總部設在白沙瓦附近的底耶爾·薩(Dyal.ear),他們把神看作無形體的精神,通過默念神求得解脫。把錫克教祖看作自己的救星。他們為了和印度教相區別,不搞火葬,為了和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相區別,不搞土葬,而搞水葬。
第二個改革運動是難陀利(Namdhari)運動,意譯「神名派」或「呼神派」。因為該派男女信徒在舉行宗教儀式時,往往呼喊「謝神」。其特點是宗教改革思想和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相混雜,在小商人、手工業者、士兵和農民當中有些影響,因為難陀利教徒大部分在部隊,所以對錫克教中掌握大權的「軍隊五人會」影響極大。這一派的創始人是佩·羅姆,在蘭季特·辛洛時候,他是一名士兵,當錫克教部隊潰散以後,就向巴巴·羅姆·辛格學習宗教,巴巴·羅姆·辛格和尼郎迦利斯運動的領導人巴巴·達耶爾一樣,主張恢復錫克教的原始特點,吸引很多人做他的門徒。他的門徒稱他為錫克教的第十一代祖師,稱佩·羅姆為第十二代祖師,但大多數的錫克教徒都不承認這一意見。
難陀利派繼承了哥賓德·辛格的戰斗精神。佩·羅姆於1863年根據哥賓德·辛格的主張,對錫克教的教義作了廣泛的解釋,宣揚道德完美化,贊揚樸素的生活,嚴厲批判在錫克教中實際已經存在的種姓區分,堅決反對童婚,反對殺牛,嚴格吃素、戒酒,不吃非難陀利人做的飯。佩·羅姆·辛格還要求自己的信徒不要從事高利盤剝,不要為英國政權服務,不要送子女到官辦學校讀書,不要向英國法院提出訴訟,不要穿外國布做的衣服,不要使用英國人辦的郵政局。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難陀利派教徒開始增多,人數達五萬多人,旁遮普的每個地區都派有代表和助理代表,每個村莊都派一名誦讀祭司。原來只注意宗教改革,恢復錫克教的原始特點,後來則提倡戰斗精神,公開號召推翻英政府,在教徒中舉行軍事訓練,開辦用旁遮普語授課的學校。為了表明錫克教的「慈善」,還辦了免費賑濟粥廠。
難陀利派的活動使英國殖民當局嚴重不安,極力挑撥伊斯蘭教和錫克教之間的關系。1870年,英國殖民當局下令在阿木利則建立屠場,讓穆斯林肉商宰牛,這一舉動挑起了伊斯蘭教和錫克教之間的嚴重武裝沖突,錫克教被戰敗,很多教徒被監禁,羅姆·辛格被流放到緬甸仰光,永遠不許回國。從此以後,難陀利派被宣布為非法。到1922年,政府為了利用它反對正統的錫克教,又予以承認。在帕爾德帕的領導下,該派教徒嚴禁酗酒和葷食,嚴禁鋪張浪費,嚴禁爭論問題,提倡團結、辛勤勞動、自食其力。這一派的政治觀點是:忠實於政府,與當權派合作。
第三個改革運動是十九九世紀末出現的辛格大會運動,主張研究錫克教的原始教義,恢復其原始純潔,反對印度教及其雅利安社,主張錫克教徒要成為政治上和法律上獨立的社會集團。在這個運動的影響下,於1873年在阿木利則成立了「什里古魯協會」(「吉祥導師協會」),用旁遮普語翻譯、注釋和出版錫克教最重要的宗教、歷史、文學作品,在錫克教徒中進行普及教育,把旁遮普語作為東方學院的教學科目。於1879年又成立了「辛格協會」,第二年又把「什里古魯辛格協會」和「辛格協會」合並。到1886年,由於「辛格協會」的阿木利則分會和拉哈爾分會的領導人之間發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該會分成兩個獨立的團體,它們在旁遮普的其他城市裡都各有自己的分會。八十至九十年代這兩個協會主要用旁遮普語進行宣傳教育、出版工作和慈善事業。1892年「辛格協會」在阿木利則開辦了一所綜合性的「哈里薩學院」。「辛格協會」在政治上所採取的溫和態度博得了英國殖民當局的賞識。
最後一個改革運動是於二十世紀初所開展的阿卡利運動(Aka1i,意思是不死運動),它發起佔領錫克教寺廟,組成寺廟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錫克教的中、小學及學院和醫院等。在政治上對英國殖民當局採取強硬態度。在運動的基礎上成立了一個個軍事組織叫錫克教徒軍,也就是阿卡利黨,首任主席是塔拉·辛格,總部設在阿木利則的金寺。阿卡利黨的最高首領是主席,由一個各地區支部約四百名代表組成的總機構選舉產生,它的活動經費由德里、孟買、加爾各答、坎普爾的錫克教大資本家提供。它的宗旨是「保護教會」,「保護錫克人的權利並確保錫克人作為一個獨立實體而繼續生存下去。」
1923年初,阿卡利黨受到英國殖民當局的嚴厲鎮壓,此後該黨內部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大部分成員跟隨國大黨搞「不合作運動」,另一部分人則從事教育活動,不過問政治,其中最激進者成立了自己的組織——「阿卡利獅子」,意譯「不死的獅子」,他們散發傳單,號召錫克教徒拿起武器,反對政府和錫克教內部的叛徒,多次採取恐布行動。
阿卡利黨於1955年發起一個「旁遮普語邦口號運動」,受到國大黨政府的鎮壓,約有一萬二千人被捕,1961年至1962年它又組織一個「旁遮普語邦運動」,又有三萬人被捕。1966 年印度政府被迫將旁遮普劃分為以錫克教徒為主要居民的旁遮普邦和以印度教徒為主要居民的哈里亞納邦,承認阿卡利黨為旁遮普的執政黨,邦主席由錫克教導師擔任,把旁遮普語作為該邦的標准語,旁遮普邦被稱為錫克教的故鄉。
錫克教徒盡管人數不多,但因為受到大資本家的支持,所以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前任印度政府中有兩名部長是錫克教徒:即農業部長蘇爾吉特·辛格·巴納拉和教育部國務部長丹納·埃因格·古爾尚。
①吠檀多(Vedanta),最主要的印度教哲學派別之一,它宣揚唯心主義的一元論,主張世界上除了最高存在「梵」以外,不存在其他的實在,物質世界和它的一切現象都是「梵」的一種「幻現」,鼓吹證晤個體靈魂與最高存在「梵」的合一是宗教解脫的主要途經。
②蘇菲派是伊斯蘭教的重要派別之一,該派受柏拉圖主義和印度佛教瑜伽行宗的影響,認為現象世界以安拉為本體,人通過虔修默禱即可與安拉合二為一。
③梵(Brahmā)是印度教所宣揚的宇宙靈魂。
④參看辛哈和班納吉:《印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