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做事效率為什麼那麼低

印度人做事效率為什麼那麼低

發布時間:2023-09-30 18:14:01

⑴ 印度為什麼那麼窮

生產力缺陷,現存生產水平低

雖然印度的寶萊塢、班加羅爾還有智商很高的工程師群體的確值得稱贊,可這些也無法掩蓋印度經濟的極度不發達。這從他們現存的生產水平就能夠看得出來,比如說印度至今都沒有一條像樣的高鐵,甚至「掛票」也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印度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導致了整體生產效率很低,大多數手工業工作人員都在從事一些本應該被社會淘汰的技術,如修表、修鞋等等。而這樣的情況在一個文盲佔比超過一半的國家,幾乎沒有辦法改善。

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⑵ 印度人的生活節奏為何如此之慢

與中國人比起來,印度人的生活節奏真是慢到了讓人恨不得要猛抽一鞭子的地步。慢速印度在德里,很多的中產家庭早起後,先泡杯印度早茶,再從信箱里取出《印度時報》或《印度斯坦時報》,不緊不慢地從頭讀到尾,不時與家人討論一番政治局勢、股市走向或明星八卦,然後進早餐,然後再出門上班。他們的作息時間表,基本上比中國上班族晚2小時:八九點早飯,一兩點午飯,晚上八九點晚飯。這是德里人多年不變的作息時間表。盡管全球化的大潮沖擊著這個古老的國度,盡管印度精英們也常常憂心忡忡於「中國速度」,但德里人就是不願意快馬加鞭、只爭朝夕。這種對「慢」的堅持,相較於對「快」的崇拜,更讓我覺得難能可貴。如果你與印度人深度聊天的話,還會發現,印度之「慢」還要分三六九等呢。孟買人喜歡嘲笑德里的慢,說德里官老爺太多,效率太低;德里人則反唇相譏說,在孟買,進地鐵不用自己走,自然有人把你擠進去,這樣的生活有何樂趣;加爾各答人則在旁冷笑說,德里和孟買都是被現代化和全球化污染的地方,在加爾各答這座泰戈爾和特蕾莎修女曾生活的城市,轉角可邂逅浮生舊夢、隨處可遇見智者哲人的城市裡,享受原汁原味的印度慢生活,才能找到真正的心靈皈依。這些「拼慢」的段子,總讓從凡事拼快的上海來的我,既心生感動,又心馳神往。而不緊不慢的印度人,又喜歡做兩件中國人已經少做的風雅之事。第一,仍然喜歡閱讀哲學、文學和靈修之書,並且常常將書做為朋友互贈的禮物。在德里市中心的「圓圈」書店裡,至少有1/3的空間擺著這一類的書籍,駐足細讀者眾多。有人當場就買了好幾本,讓店員包裝好做為禮物。每與印度人談起國際上知名的印度作家,他們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第二,印度人仍然願意把時間浪費到辯論這件美好而「無用」的事上。平日的傍晚,德里的咖啡館里,常會碰見三五朋友坐而論道,爭論一些相當嚴肅但基本上與日常生活無關的宏大政治話題,如印巴局勢,政府對某種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是否失當,中國和印度發展模式等,讓我這個從上海來的人一開始很不適應。在海邊沙灘休息的印度人後來讀到阿馬蒂亞·森的著作《慣於爭鳴的印度人》,才知道「爭鳴」是印度自古而來的傳統。在這個極端多樣化的國家裡,有眾多不同的追求、大相徑庭的宗教信仰,因此人們的觀點也是異彩紛呈。誰也說服不了誰,但誰都要辯上幾句,誰也不怕把時間浪費在這件沒什麼投入產出比的事情上。由此我漸漸明白,這仍然是一個把精神需求放在首位的國度,效率從來不是它的第一追求。盡管從統計數據上看,它算不得一個十分成功的國家,但它的可愛之處也在於此——盡管外表看起來亂哄哄、吵鬧鬧,但大部分人的心底卻是舒適有依的。離開印度前,一位居住在喜馬拉雅山的作家告訴我這樣一句話:「成功是容易的,因為可以靠人力爭取;幸福才是困難的,因為只能妙手偶得之。」聞之,醍醐灌頂。

⑶ 印度是人口大國勞動力豐富,為何富士康在印度工廠卻遭「滑鐵盧」

郭台銘想的很好,印度人比較多,用工成本低,可他只算到了利卻沒把弊算出來,前段時間看到了一個真實的笑話,一個印度人在揚沙子,把沙子跟石子分開,在我國也就分分鍾的事,在印度可不一樣,印度人懶散慣了,一個男子坐在地上,拿著一個小工具一點一點的揚,估計能揚幾天,就這一點都足夠他“滑鐵盧”了。印度人,印度國情導致富士康根本堅持不下去,我們是只要賺錢干什麼都行,哪怕加班,哪怕辛苦,印度人非常懶散,要麼也不會如此落後了,我們一個人做的事他們要十個人做,就算這樣還總覺得工作累,所以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並不賺錢,甚至是賠錢的狀態,還要增加物流成本,人力物力都增加的情況下,印度工廠最後只能面臨著停工狀態。

⑷ 印度人工便宜政府又支持,為何外企難以在印度生存

畢竟不是同一個國家,很多文化上是存在差異的。而且雖然說印度人工便宜,但是印度很多人其實是非常懶散的,沒有像中國很多企業員工那樣的有紀律性。而且雖然說印度政府非常支持一些外企進入他們國家,但是一些企業剛進入印度的時候,其實是非常艱難的,因為畢竟是在別的國家投入是會非常大的。

為了推進印度製造,印度政府正在逐步提高手機等行業的關稅,「強迫」外國公司都來印度設廠。但手機廠開起來了,模組、部件、原材料卻在印度市場買不到。所以說這是很多的企業去印度的困難,這也是一定要經歷的。

⑸ 印度人的上班方式讓富士康「欲哭無淚」,印度人上班方式究竟怎麼了

對於一個商人來說,賺錢是最終目標,但如果賺到了錢還守住了本心才是難能可貴的。說到富士康,相信很多人都會豎大拇指,作為如今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的品控和效率都是毋庸置疑的。富士康在我們國家是非常出名的企業,甚至每年養活了大量沒有學歷和技術的勞動力,幾乎在我國的每個地區都有富士康建立的工廠。在富士康工廠裡面上班的人,幾乎都是晝夜不停的幹活,因為富士康的基本工資雖然不高,但是加班工資卻高的嚇人,所以每個人都干勁十足。

中國工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吃苦賴勞的。印度工人與勤勞的我們相差甚遠,工作效率低下,可能就會導致富士康賠錢,所以就讓富士康“欲哭無淚”了。

⑹ 印度落後的真正原因

印度發展遲緩的原因大致歸納如下:
1.政府收入相對不足
印度其實是個聯邦制國家,國家權力分散在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兩層,財政上也分散在中央和邦政府兩層。這就導致中央財政收入打折較多。而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財政收入基數低的情況也很明顯。錢不多,還不能捏在一起花,必然加重政府的財政困難。
2.基本消費不少
印度國內資源和產能不足。特別是在能源和糧食上,印度都不能自給,這就要求用不少硬通貨來換取,同時政府不得不為糧食生產投入大量補貼,2012年印度在農業補貼上就嚴重超支。印度的人口基數也是造成這一負擔的因素之一。
3.制度不適
1)印度的民主制度,必然導致其政權輪換頻繁。民主制度的好處是能較好地在各種利益平衡上頻繁調整,但過多的調整也使其缺乏一個持久的經濟建設目標和政策。民主制度並非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良葯,一般而言,在國家進行大調整時就需要集權制度,而需要保持平衡路線時採用民主制度則更有效。印度現在想要一個大調整,卻又被民主制度所限制,而且這種情況看來短期內不太會改變。
2)法制建設與經濟發展不匹配。比如,印度土地始終是私有制,國家對於土地使用沒有決定權。在印度,一個工業園或者一條道路,因為土地問題無法解決而被迫放棄的情況屢見不鮮。這雖然保護了小部分人的利益,但在政府與個人達不成協議時,政府就明顯缺乏一個合理的法律手段,只能放棄,從而損失了更多人的利益。這在法制建設上是需要思考怎麼解決的。再如,政府為發展經濟往往出台很多優惠政策,但在實施上很多制度法規建設又沒有同步跟上,這都是法制方面的問題,特別是承擔立法的議會方面的問題
4.政府的能力不足:
1)印度中央政府在財政支出方面上缺乏以經濟建設為重點的明確方針。比如,印度政府的好高騖遠特點非常明顯,理想過於遠大,不切實際,在國防上投入過多,這些錢短時間內就算投入也不會有什麼回報,也不會讓多數人得益。如果換成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2)對於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敏感性。在印度,道路、公共交通、水電煤、教育、公共交易平台等經濟基礎方面始終並不如人意。特別是對於平民來說,這些方面均不高效或普及率低。
3)政府效率低下,腐敗嚴重。最新公布的世界腐敗評價,印度的腐敗程度比中國還略嚴重一點。而印度政府效率的低下也是有目共睹的。這都影響了政策和法律的執行效果。
5.風俗成為包袱
1)印度的種姓是一種帶有行會意味的等級制度。一個種姓的人能進行的職業是被限制的,而被僱傭者與僱傭者間也往往存在一種固定關系,這都限制了人力資源的自由流動。種姓的等級制度也造就了占種姓多數的低種姓和賤民在教育、財富等方面與高種姓的不平等地位,很多人才能被種姓制度所壓制,得不到正常發揮。
2)印度傳統文化中壓制慾望的味道濃重,使很多底層社會的人都安於現狀,缺乏積極性,勞動效率自然也受影響。
3)印度社會節奏緩慢,且人們往往安於這種緩慢的節奏,很多地方都缺乏革新精神。比如造同樣的一座樓房,印度人往往會化十倍於中國人的時間才能造好,當你看到印度人依然用頭頂小罐的方法在運輸水泥沙石混凝土時,作為中國人真的很難想像這是在21世紀的印度,在中國,機械化程度明顯高出不止一個檔次。當然並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這樣,在知識分子為多數的軟體行業,印度人的革新能力也是顯著的。

⑺ 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是怎樣的為什麼印度人會有這樣的時間觀念

如果一個印度人告訴你:馬上來,那估計會在十分鍾後來;要是告訴你十分鍾後,你可以去洗個澡,兩個小時後回來,要是告訴你一個小時後,估計這一天不行了,需要明天了。這樣的印度人太不守時了,也太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去過印度的人都認為印度人沒有時間觀念。其實印度人的時間觀念只是不緊迫,在他們的意識中,時間雖然有意義,但是沒有力量。甚至印度人將自己看的非常渺小,人生的這一個過程變成微不足道塵埃的瞬間,所以印度人認為人這一生想改變世界是不可能的。馬克思曾經說:「印度沒有歷史。這是很深刻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件觀念,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生存環境決定,還有就是宗教。
生存環境決定這樣不難理解,印度生存環境在熱帶,亞熱帶,這樣個位置的生活的民族都沒有溫帶、寒帶生活的人有時間觀念,主要是糧食生產決定的,在一年四季都能生產糧食的印度,很多人躺著就能等到天上掉下椰子、掉下芒果,沒有像溫帶的生產方式,沒有時間觀念,就沒有產量,播種錯過十天半個月,就可能秋天沒有好的收成,來年就會挨餓,這樣能不注重時間觀念嗎。
印度教時間觀念影響到了教徒人世間的時間觀念,印度教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長的宗教時間觀念,這與中國人注重歷史時間的觀念不同。中國人記錄歷史,印度人記錄宗教。在印度人眼中,人的一生時間只不過是一個「神年」的1/4左右,也即一個神年的一個季節,又何必那麼在意人世間幾個小時的時間呢!從宗教時間來看,人世間的1000年也不過是幾個神年,對不注重歷史時間的印度人來說,《沙恭達羅》的作者其出生年月差上1000個「人世年」沒什麼關系,只不過3個「神年」嘛!
除了每天的祈禱花去大部分的時間之外,印度教的時間觀念對印度人也有影響。
印度教對時間的看法是這樣的:時空是循環的,每一次循環稱作一次「劫波」,約為432000萬個世俗年。每次「劫波」又分為十四個「期」,每一「期」終了,宇宙再生。這和中國人常說「在劫難逃」有點接近。當今世界處於第七個期,每一期劃成七十一個「大間歇」,每一次「大歇間」分為四個「時期」,各「時期」分別包括4800個、3600個、2400個和1200個「神年」,每一「神年」相當於人世360年。中國人也常說,「天上方一日,人間已多年」,這種「天上時間」和「人間時間」的差別同印度教「神年」和「人世年」的說法有著雷同的地方。
這下明白了印度的時間觀念了吧,其實印度的時間觀念,就是「神一樣的時間」。而印度的時間觀念,形成也算久遠,盡管歷史進入現代文明,但一時間印度人改變時間觀念還需要時間,在歷史上印度的時間觀念,早就有記載,也算歷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點。
中國的古籍裡面早有記載。公元1415年(永樂十三年),鄭和寶船抵達古里。古里國王派其頭目和能書會算並被稱為稱為哲地米納的人即官牙人(牙人,即中間人),來與明朝特使相會,磋商交易之事,先擇某日打價(談判價格)。至日,將帶去的絲綢等貨物逐一議價、協定合同,合掌牙人(即合同簽字者)言某日交易,與眾手中拍一掌,或貴或賤,不再改變。然後哲地富戶攜寶石、珍珠、珊瑚等來看,其議價非一日能定,快則一月,遲則兩三月
。從中國古籍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古印度商人交易的習慣,中國商船帶去的絲綢可以在一天內定價,並由牙人(即負責人)擊掌約定;而作為交易的印度商品卻極難定價——「快則一月,遲則兩三月」。看來中國古人早已經領教了以拖延遲緩為特點的「印度時間」。從交易的物品來看,中國以絲綢為主,而古印度人的貨物多種多樣,而且多屬於「私人」物品,所以極難確定價格,時間自然也就很長。
印度人的「神時」觀使印度人的時間觀念極為恆久漫長,而「自省」的空間觀念又使其特別注重具體的細節和思考,過於注重微觀的考慮。這種獨特的時空觀培養了印度人獨特的思維,這種思維可以稱之為「葡萄式」思維。這種思維是這樣的:沒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可以放在一起談,可以雜糅在一起;時間是可逆的,對於印度人來講,古代的事就是現代的事,現代的事在古代也可以發生。
1981年,為了參加印度的國慶慶典,印度人用牛車運載米格戰斗機;在這件事上,印度人考慮的不是牛車運送戰斗機所花費的時間,而是事情這樣做是否在理論上可行。
印度電視劇沒有主要線索,在情節上風馬牛不相及的幾件事居然糅合在一起講,這並不是印度編導水平有問題,而是和印度人「葡萄式」的思維習慣有關。可以把印度的電視連續劇比作一串葡萄,每一集都是一顆葡萄,但每顆葡萄之間除了外形和味道差不多外,情節上少有聯系。
印度文化中的「時間觀念」是印度人引以自豪的部分,他們看的長遠。這種長遠不但仔細考慮了事情的細節,而是他們認為看到了事物的終極意義,知曉了整體。
西方只考慮五年、十年,最多二十年;印度則主要從時間是無限的這一角度來考慮問題。當然,我不是說印度今天已經在這么考慮問題,只是說必須從這種角度來觀察問題」。印度人總覺得他們已經看透了過去和未來,已經洞悉了所有歷史上和未來的真理,他們考慮問題比其他國家的人深遠。印度人經常喜歡說一些過頭的話。從文化傳統上來理解,這是印度人獨特的特點。如果他們預測未來50年印度經濟會超越中國,他們不認為那是將來的事,他們會說:「中國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印度人要超越你們了。」這就是印度人來源的自信。

⑻ 印度人工成本便宜一半,工人的工作效率是不是也會打折呢

首先個人的效率跟企業的管理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雖然說印度的工人在工作的時候會有一些懶散,但這只是個別並不能代表全部,還是有很多人非常的熱愛工作的,對於工作也是非常的負責。而且印度工人的工資也是非常少,所以對於企業還是非常賺的。

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其實是挺正常的,在基層勞動力方面你還真找不出幾個性價比比中國還高的了,雖然我並不覺得這是多光榮的一件事!「世界工廠」的稱號在我看來,嘲諷意味也是挺足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做事效率為什麼那麼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最大的金彈子在哪裡 瀏覽:21
伊朗通貨膨脹中什麼保值 瀏覽:754
印度大橋造價多少錢 瀏覽:241
印度有多少人外出了 瀏覽:116
英國債務怎麼看 瀏覽:620
中國疫情發展怎麼樣了 瀏覽:561
中國生物科學院有哪些 瀏覽:197
伊朗原子能提升多少 瀏覽:167
越南最大電動車多少錢 瀏覽:657
英國人平均每年讀書多少 瀏覽:160
1909年英國站洋幣價值多少 瀏覽:485
印尼巴士mod怎麼玩 瀏覽:591
英國的特工部門叫什麼 瀏覽:948
一塊人民幣換多少伊朗錢 瀏覽:928
英國名頓音響怎麼樣 瀏覽:763
義大利sci雜志有哪些 瀏覽:868
伊朗新年買什麼 瀏覽:888
美國為什麼停運中國航班 瀏覽:366
印度三免是什麼意思 瀏覽:428
白娘子雕像在中國哪裡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