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情況
1992年12月巴伯爾清真寺遭到與印度人民黨有關的組織破壞,造成人民對該黨強烈反彈。此破壞事件更引發全國暴力活動,造成數千人死亡。印度當代許多主張政教分離者對印度人民黨產生了疑慮。印度人民黨領袖為了緩和大眾的恐懼、重拾對該黨的信心並擴大其基礎,因而展開一系列的「馬車之旅」(rath yatras),亦即政治遊行,遊行中印度教神祇羅摩(Rama)被象徵性地視作文化復興的象徵。
在1996年選舉中,印度人民黨躍升為人民院第一大黨,並獲總統邀請成立政府。然而,印度人民黨無法在下議院545席中組成執政所需的多數,因此掌權時間短暫。1998年印度人民黨與其盟友終於組成多數黨政府,由瓦傑帕伊擔任總理。同年5月,瓦傑帕伊下令進行的核武試驗引起廣大的國際譴責。執政13個月之後,聯盟夥伴全印度安納達羅毗荼進步聯盟(All India Anna Dravida Munnetra Kazagham〔AIADMK〕)退出,瓦傑帕伊被迫舉辦信任投票,結果以一票之差敗北。
印度人民黨在1999年選舉中以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NDA〕)成員的身份參選,NDA是由20多個全國性與區域性政黨所組成的聯盟。該聯盟取得多數黨地位,在聯盟的294席位中,印度人民黨就佔了182席。瓦傑帕伊身為該聯盟中最大黨的領袖,因此再度當選總理。雖然瓦傑帕伊致力於解決長久以來與巴基斯坦在喀什米爾地區的沖突問題,並使印度成為資訊科技的世界龍頭,但該聯盟在2004年的大選中慘遭挫敗,瓦傑帕伊辭職下台。
該黨在高級種姓之間和印度北部享有廣大的支持度。試圖吸引下層種姓的支持,特別是透過指派幾個下層種姓黨員擔任黨內重要職位。 政黨的選舉戰略,既建立在政黨的思想基礎上,同時又會隨著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的變化而適時調整。在印度人民黨的政治發展過程中,則是交替使用溫和的政治策略和激進的印度教教派主義鼓動。
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戰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自1980年印度人民黨建立以後,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戰略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80年代的初建時期,印度人民黨試圖改變其前身人民同盟激進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形象;由於1984年選舉的失利以及印、穆教派主義情緒的增長,80年代中期以來,印度人民黨的選舉戰略以鼓吹教派主義吸引選民;在1993年邦選舉中印度人民黨的成績並不理想,同時,國大黨經濟改革打破了原有的社會平衡,印度人民黨開始利用國大黨政策漏洞所造成的社會下層不滿,以及嚴重的腐敗問題,將選舉關注的焦點轉移到政治經濟問題。當然,印度人民黨選舉戰略的三個發展階段並不是單拳出擊,而是兩手並用。在關注政治策略的同時兼顧對教派主義的利用,反之亦然。而且,這三個時期選舉戰略的變化是適應社會發展逐步演變的過程,具有相輔相成的承繼關系。
1980年印度人民黨建立時,印度政治正處於分化組合的調整過程之中。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理想加快了國大黨實力下滑的步伐,地方政黨、種姓政黨和宗教政黨實力明顯增強,屢次問鼎地方政權,甚至在1977年問鼎中央政權。印度人民黨領導人認識到:要想在政治上有所發展,必須加入反國大黨陣營。加入反對黨陣營的一個重要條件是修正其前身人民同盟的極端教派主義形象。於是,印度人民黨提出「民族融合、民主、積極的世俗主義、甘地社會主義和價值政治」的五項政策原則。從總體上說,五項政策原則中既包含現代世俗政治的內容,又帶有一定的印度教傳統主義色彩。而且,對五項政策原則中任何一項的解釋都有很強的變通性,這樣就為以後隨著社會和政治氣候的變化而轉向政治教派主義鼓動鋪墊了基礎。 印度政壇最大的反對黨印度人民黨原計劃於2013年1月15日推選出新黨首,以備戰2014年的大選。但推選過程卻遭遇難產,未能按時公布推選結果。
在經過黨內各派多輪的磋商之後,印度人民黨仍然未能就合適的新主席人選達成一致,包括前任主席拉吉納特·辛格和反對黨議會黨團主席斯瓦拉吉等人選都沒有得到通過。而在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民族衛隊」的大力支持下,現任主席加德卡里將有極大可能再次獲得連任,並將於本月底左右正式宣誓就職。
但是在推選過程中,包括印人黨資深領袖阿德瓦尼等人都表示了反對加德卡里連任,認為其能力平庸且政治敏感性較差,不適合繼續領導印人黨。此外,加德卡里還因為其家人可能涉嫌一家公司的經濟案件,給黨派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因此,黨內關於推選現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莫迪為2014年大選時總理候選人的呼聲變得更為強烈,包括阿德瓦尼等人在內均表示了對莫迪的支持。 2014年10月31日,人民黨主席阿米特·沙阿要求中央邦黨部把黨員的數量增加至現有數量的4倍,使該邦黨員數量從560萬人壯大到2000多萬人,並呼籲在從11月1日開始實施的黨員發展計劃中大幅增加黨員數量。
2014年11月起,印度人民黨已經在印度各地放上了這樣的大型廣告牌,其特別的入黨方式讓人耳目一新,只需撥打一通無需接聽的電話,就可以直接入黨,而無論是在網路平台或是在街頭的實體攤位,都可以直接登記。到目前為止已經吸引了超過一千萬人登記入黨。
印度發展黨員實際就是為了選舉,盡管打了電話就能成為人民黨黨員,但這並不能表示投票的時候就一定會投他們。此外,沙阿還要求基層工作者接觸人民黨尚未觸及的地區的人們,包括電話亭、農村和邊遠的居住區。「 將黨員招收計劃當做一個挑戰,讓政黨影響較薄弱地區的人們加入到人民黨中來。」
㈡ 印度總統莫迪外號
一、印度總理莫迪外號莫迪姬。
二、原因:
印度第十五任總理Narendra Damodardas Modi經常被稱為Modiji。
在印度次大陸的許多語言中,-ji是一個表示尊敬的後綴,屬於敬語。很像日語里的-san。-san通常就被音譯為「桑」而已,和了「姬」的感情色彩完全不同啊。-ji的語源不明確,但有一種說法是來自於梵文中「靈魂」或「生命」的詞。
三、簡介:
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1950年9月17日出生於印度瓦德納加爾,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連續三屆擔任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在他的帶領下,古吉拉特邦經濟增長率創各邦之最,基礎設施建設和吸引外國企業投資設廠尤為突出。2014年5月16日,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投票結果揭曉,莫迪幾乎確定成為下一任印度總理。2014年5月17日,辛格提交辭呈;同一天,納倫德拉·莫迪著手商議組閣事宜。2014年5月26日,印度新任聯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新德里正式宣誓就職。7月10日,納倫德拉·莫迪接受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的邀請,於2016年參加在巴基斯坦舉行的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峰會。
㈢ 選舉在即印度投票機出現什麼問題
英國廣播公司2日報道,一則有關投票機測試的視頻近日在印度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視頻中,中央邦一台投票機正接受測試,而無論按哪個按鈕,這台投票機都會顯示投給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
㈣ 印度吞並的國家有哪些
1975年,印度軍隊發動政變,解散錫金國王嘩輪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4月10日,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廢除國王及君主制,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1975年4月14日,錫金在印度的主導下舉行了全民投票,決定錫金去留。投票結果蘆租顯示大部分錫金人同意並入印度。隨後印度國會通過決議,正式接納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1982年1月29日,錫金王儲旺楚克·滕辛·納姆加爾即位,成為錫金第13代國王,他宣布印度對錫金的吞並是非法的。
錫金經濟情況
錫金王國以農業為主,生產稻穀、玉米、青稞、馬鈴薯和小豆蔻等。是世界主要小豆蔻出口地之一。北部山谷地區居民以放養氂牛和羊為主。
自然資源豐富,礦物資源主要有:銅、褐煤、鈾、黃鐵、石墨和石灰石等,其中銅和褐煤蘊藏量豐亂嘩信富。森林面積占國土的36%。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錫金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