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三面環哪些海

印度三面環哪些海

發布時間:2023-10-10 21:10:00

㈠ 印度海岸線並不短,為什麼卻沒有一處海灘出名呢

《孟子·公孫丑下》有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是我國古代作戰時的“座右銘”,在打仗的時候一定要佔據氣候、地理或者人心向背的優勢。其實天時地利人和的說法不僅適用於戰爭中,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來說都是如此。很多國家氣候地理條件相當好,物質資源也豐富,但是因為人口素質不夠,或人心不齊而發展緩慢,這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印度就是一個典型的占據天時地利卻發展較為緩慢的國家。

為什麼說印度占據了天時地利呢?作為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北部有喜馬拉雅山天險,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東西兩岸同樣是大片平原。平原地區佔到了印度國土面積的40%左右,山地和高原的海拔也大多不超過1000米。在氣候上,印度大部分地區為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而且農作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這也使得印度是世界上農業規模最龐大、糧食產量和出口最大的國家之一。

▲秸稈焚燒產生大量煙塵

一般情況下,較嚴重的污染都是重工業化帶來的,在工業化上還差得遠的印度為何會擁有如此“突出”的污染水平呢?說起來,印度的農村地區可謂是“貢獻卓著”。印度的空氣污染源主要來自於薪柴燃燒、低質量燃料燃燒以及大量秸稈焚燒等,這些也是印度霧霾的主要來源。然而這些東西並不能被禁止使用,因為對於大部分貧窮的印度人來說,他們生火做飯只能使用這些東西。印度政府曾經承諾提高液化氣普及率,但大部分家庭主婦還是享受不到液化氣帶來的便捷,只能燃燒這些會造成大量污染的物質。

結語

一個國家要想富強起來,在某些方面自然是要付出代價的——工業化進程必然導致環境被破壞,強如英美也逃不出這個規律。然而在環境已經被污染到相當嚴重的情況下,工業化進程仍舊十分緩慢,這背後的原因就值得深思了。畢竟“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印度在坐擁天時地利的情況下,不提高全體民眾素質,一味依靠高種姓發展,搞粗放式經濟,這必然會導致社會割裂,同時嚴重的污染又會導致第三產業難以發展、經濟結構難以改進完善,從而陷入惡性循環之中。所謂“見微知著”,從印度缺乏世界級海灘一事中,就足以看到印度當下仍然面臨的諸多弊病。

㈡ 從印度的歷史來分析,你發現印度的弱點是什麼了嗎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到現代,單純從地理環境上很難找出一個國家的「死穴」,因為現代戰爭不再局限於陸地攻擊,而是可以在海上和空中使用。只要一個國家在科技和軍事上比印度先進,印度就充滿了「死穴」,所以要問印度的弱點在哪裡,絲血在哪裡,應該更多的是指關於印度次大陸的死穴在歷史上的位置。

綜上所述,這就是印度的一些「死穴」,不過,在世界文明快速發展的今天,這些「死穴」也已經不再適用。

㈢ 印度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特點

經緯:印度在赤道以北北緯8度4分和37度6分,東經68度7分和97度25分之間。
海陸位置: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地形:度全境分為東部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印度恆河平原覆蓋了印度北部,中部和東部的絕大部分。而德干高原佔了印度南部的絕大部分。印度西部是塔爾沙漠,這是一個岩石和沙塵的混合沙漠。印度的東部和東北部邊境線涵蓋了喜馬拉雅山脈。

㈣ 印度洋(IndianOcean)地理概況有哪些

【概況】印度洋位於亞洲、非洲、南極洲和澳大利亞大陸之間,西南以通過南非厄加勒斯角的東經20°線與大西洋為界,東南以通過塔斯馬尼亞島東南角的東經146°51′,線為界,與太平洋相接。印度洋是世界第3大洋,面積7492萬km2,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l/5。印度洋的平均深度3897m,僅次於太平洋,居第2位。印度洋最深處在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深9074m。印度洋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而平直,沒有突出的邊緣海和內海。與亞洲相濱臨的印度洋的北部,因受亞洲西部和南部島嶼、半島的分隔,形成許多邊緣海、內海、海灣和海峽。主要邊緣海有安達曼海、阿拉伯海;主要內海有紅海;海灣有孟加拉灣、阿曼灣、亞丁灣;主要海峽有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

第一,印度洋的水平輪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印度洋北部海岸線曲折,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印度洋底展布著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特殊的東經90º;海嶺,巨大的水下沖積錐等,構成印度洋復雜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的主體位於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范圍內,故被稱為熱帶海洋。

第四,由於印度洋與亞洲大陸的交互作用,印度洋北部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風洋流。

【海底地貌】印度洋海底地貌錯綜復雜,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尚有東印度洋海嶺和島弧、海溝帶,在海嶺、海丘、海台之間分布著許多海盆。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包括中印度洋海嶺、阿拉伯一印度海嶺、西南印度洋海嶺和東南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從阿姆斯特丹島向北延伸,一般高於兩側海盆1300—2500m,平均寬度達800km左右,由於被一些與之垂直或斜交的斷裂帶切斷錯開,中脊裂谷表現時斷時續的特徵,因此中印度洋海嶺形態崎嶇破碎。中印度洋海嶺向西北延伸形成阿拉伯一印度海嶺,高度較大,繼續向西北延伸,進入亞丁灣和紅海;中印度洋海嶺從羅德里格斯島向西南分出西南印度洋海嶺,經愛德華太子群島,接大西洋一印度洋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至聖波爾島向東南連接東南印度洋海嶺,再向東連接太平洋一南極海嶺和東太平洋海嶺。印度洋海底除中脊海嶺外,還有許多近似南北向的構造帶。這些構造帶相互平行,綿延很遠,其中東印度洋海嶺,走向與東經0º;線一致,是世界上最直的一條海嶺。它北起北緯10º;附近的安達曼群島,南至南緯3lº;的斷裂海嶺,長約5000km,東西寬約150~250km。由於它沿著東經90º;分布,故又叫東經90º;海嶺或卡彭特海嶺。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將印度洋分成三個海域。第一,東部海域區被東印度洋海嶺分割,兩側有中印度洋海盆和西澳大利亞海盆。中印度洋海盆南北縱貫,北部為恆河水下沖積錐所掩蓋的斯里蘭卡深海平原。西澳大利亞海盆北部與深海溝相接,東南部被海嶺、海丘和海台分割,海底地貌復雜。第二,西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最復雜,它被海嶺和島嶼分割,分為索馬裏海盆、莫三比克海盆和馬達加斯加海盆。第三,南部海域區海底地貌比較簡單,分為三個海盆:克羅澤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極一東印度洋海盆。印度洋大陸架平均寬度比大西洋狹窄,大陸坡的坡度也較小,大陸邊緣地貌的突出特點是大陸隆或海台較多且分布較廣。印度洋大陸隆有的是濁流或大陸坡滑動崩塌、使大量的碎屑物質堆積於深海平原邊部而成,也有的原是大陸』的一部分分異沉降而成。在非洲沿岸有厄加勒斯海台和莫三比克海台,馬達加斯加島南部有馬達加斯加海台。在澳大利亞沿岸有埃克斯默思海台和納徹臘利斯特海台。印度半島西側有查戈斯一拉克代夫海台。

【氣候和洋流】印度洋氣候的特徵印度洋氣候具有明顯的熱帶海洋性和季風性特徵。印度洋大部分位於熱帶、亞熱帶范圍內,南緯40º;以北的廣大海域,全年平均氣溫為15—28℃;赤道地帶全年氣溫為28℃,有的海域高達30º;C。比同緯度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的氣溫高,故被稱為熱帶海洋。印度洋氣溫的分布隨緯度改變而變化。赤道地區全年平均氣溫約為28℃。在印度洋北部,夏季氣溫為25~27º;C,冬季氣溫為22~23℃,全年平均氣溫25℃左右,其中阿拉伯半島東西兩側的波斯灣和紅海一帶,夏季氣溫常達30℃以上,而索馬里沿岸一帶的氣溫最熱季節一般不到25℃,前者與周圍乾熱陸地的烘烤有關,後者乃西南風吹走表層海水,使深層冷水上泛,降低氣溫的結果。在印度洋南部,夏季氣溫,在南緯20º;附近為25—27℃,甬緯30º;附近為20~22℃,南緯40º;附近約15℃,南緯60º;附近在0℃、;左右;冬季氣溫,南緯20º;附近22~23℃,南緯30º;附近15~17º;C,南緯40º;附近為12~13℃,南緯60º;附近低達一10º;C。印度洋的降水量以赤道帶最豐富,年降水量2000~3000mm,降水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印度洋北部,一般年降水量2000mm左右,2/3的降水集中在西南風盛行的夏季,而東北風盛行的冬季,降水量較少,是熱帶季風分布區。紅海海面和阿拉伯海西部,全年降水都很少,年降水量約100~200mm,為熱帶荒漠氣候區。南印度洋的廣大海域,全年降水一般在1000mm左右。

氣候形成因素.地理位置印度洋北部與亞洲毗鄰,隨著季節更替,海陸熱力差異造成氣壓梯度的變化,以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形成了世界上顯著的熱帶季風氣候。印度洋主體位於北緯30°到南緯40°之間,獲得太陽輻射熱量較多,因而氣溫高。印度洋北部三面被陸地環繞,幾乎不受寒流的影響,澳大利亞向南突出只達南緯35º;,使大洋東岸寒流發育程度和影響范圍都較小,加強了北部的熱帶海洋性氣候。

.大氣環流對印度洋氣候影響最大的氣壓系統有:印度低壓、赤道低壓、蒙古高壓和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冬季(1月),在蒙古高壓影響下,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風向與東北信風一致,這時印度洋北部氣溫較低而少雨,印度洋南部吹東南信風,東北季風和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相遇,形成強烈多雨的熱帶輻合帶。夏季(7月),太陽直射點北移,蒙古高壓被印度低壓所取代,來自南印度洋副熱帶高壓的東南信風,經過高溫高濕的赤道海域,進入印度洋北部時轉為西南季風,氣溫增高,降水量也大大增加。

.洋流影響印度洋北部和南部洋流系統不同。

北部受熱帶季風影響形成特殊的季風環流。冬季(1月),印度洋北部吹東北季風,受地球轉偏向力影響,使北部孟加拉灣海水自東向西流,因受阿拉伯半島阻礙,轉向西南流,稱索馬里季風洋流,越過赤道,往東南與南赤道暖流部分海水相遇,在南緯5º;一6º;間形成自西向東流的赤道逆流。它流至蘇門答臘島西岸,部分海水北流,補償了孟加拉灣西流的海水,形成了逆時針方向的環流。夏季(7月),南印度洋東南信風使南赤道暖流向西流到葛摩群島附近分為兩股,一股南流稱莫三比克暖流,另一股北上,在西南季風的吹送上向西北轉向東北流,西南季風將索馬里沿岸表層水吹走,深層冷水上泛,水溫降至27C,稱索馬里寒流,它使索馬里和阿拉伯半島西岸乾燥少雨。索馬里寒流流經阿拉伯海進入孟加拉灣,後經蘇門答臘島附近南流,補償南赤道暖流西流的海水,成為北部印度洋順時針方向的環流。

南部洋流的流向基本是穩定的。南赤道洋流自東到西橫過印度洋,直達馬達加斯加島附近,一部分由北繞過該島,穿過莫三比克海峽南流稱為莫三比克暖流;另一部分直接沿島南下;稱馬達加斯加暖流。這兩股暖流在馬達加斯加島西南匯合後,沿著非洲東海岸南流,直至厄加勒斯角附近,稱厄加勒斯暖流。到南緯40º;附近,厄加勒斯暖流匯入南印度洋的西風漂流,流向澳大利業西南海域,大部分繼續東流進入太平洋,小部分沿大陸西南海接,形成印度洋南部的逆時針環流。

【自然資源和口海洋交通】自然資源印度洋的自然資源相當豐富,礦產資源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此外,澳大利亞附近的大陸架、孟加拉灣、紅海、阿拉伯海、非洲東部海域及馬達加斯加島附近,都發現有石油和天然氣。波斯灣海底石油探明儲量為120億t,天然氣儲量7100億m²;,油氣資源佔中東地區探明儲量的1/4。60年代以後,波斯灣油氣產量大幅度上升,年產石油約2億t,天然氣約500億m²;,石油的儲量和產量都佔世界首位。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產區,約占海上石油總產量的1/3。印度洋的金屬礦以錳結核為主,主要分布在深海盆底部,其中儲量較大的是西澳大利亞海盆和中印度洋海盆。此外,在印度半島的近海、斯里蘭卡周圍以及澳大利亞西海域中還發現相當數量的重砂礦。60年代中期,曾在紅海發現含有多種金屬的軟泥,它含有氧化物、碳酸鹽和硫化物,包括鐵、鋅、銅、鉛、銀、金等多種金屬,其中鐵的平均含量是29%,鋅的富集度最高可達8.9%。紅海的金屬軟泥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海底含金屬沉積礦藏。印度洋的生物資源主要有各種魚類、軟體動物和海獸。印度洋中年捕魚量約有500萬t,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印度洋中以印度半島沿海捕魚量最大,主要捕撈魚類有:鯖魚、沙丁魚和比目魚,非洲南岸還有金槍魚、飛魚及海龜等。在近南極大陸的海域里,還有鯉鯨、青鯨和豐瓦洛鯨。此外,在波斯灣的巴林群島、阿拉伯海、斯里蘭卡和澳大利亞沿海還盛產珍珠。

海洋交通印度洋是聯系亞洲、非洲和大洋洲之間的交通要道。從印度洋往西北通過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到達西歐;向西南經好望角進入大西洋,通向歐美沿海各地;向東北經馬六甲海峽和龍目海峽進入太平洋。印度洋沿岸是世界資源的一個重要出口地,沿岸各國出口的石油、礦砂、橡膠、棉花、糧食和進口的水泥、機械產品和化工產品等大宗貨物都需要依靠廉價的海洋運輸,再加上大量的過境運輸,使印度洋有較大的運輸量,擁有世界1/6的貨物吞吐量和近1/10的貨物周轉量。印度洋的航運業雖不如大西洋和太平洋發達,但由於中東地區盛產的石油通過印度洋航線源源不斷向外輸出,因而印度洋航線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印度洋上運輸石油的航線有兩條:一條是出波斯灣向西,繞過南非的好望角或者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到歐洲和美國。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線。一條是出波斯灣向東,穿過馬六甲海峽或龍目海峽到日本和東亞其他國家。霍爾木茲海峽在印度洋航線上佔有重要地位,波斯灣地區出口石油總量90%從此海峽運出,因而霍爾木茲海峽被稱為「石油海峽」。蘇伊士運河經馬六甲海峽的航線,是印度洋東西間一條最重要的航道,運輸量巨大,它將西歐、地中海沿岸各國的經濟與遠東及北美洲西海岸各國的經濟緊密地聯系起來。

【名稱由來】印度洋位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全部水域都在東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因位於亞洲印度半島南面,故名印度洋。

印度洋在古代稱為「厄利垂亞海」,最早見於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里特里亞」(ERYTHREA)希臘文原意為紅色,全名意為紅海。

而「印度洋」這一名稱相對出現得較晚。公元1世紀後期的羅馬地理學家彭波尼烏斯?梅拉可能是最早使用此名的人。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注為「東方的印度洋」,此處的「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之為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接受,成為通用的稱呼。

【交通運輸】印度洋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溝通亞洲、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交通要道。向東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進入太平洋,向西繞過好望角可達大西洋,向西北通過紅海、蘇伊士運河,可入地中海。航線主要由亞、歐航線和南亞、東南亞、南非、大洋洲之間的航線。印度洋的海底電纜多分布在北部,重要的線路有亞丁—孟買—馬德拉斯—新加坡線;亞丁—科倫坡線;東非沿岸線。塞席爾群島的馬埃島、模里西斯島和科科斯群島是主要的海底電纜樞紐站。沿岸港口終年不凍,四季通航。

㈤ 印度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在地理位置上印度究竟有何優勢

在當今國際社會,國家要發展壯大,地理位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印度的地理位置之優越性,雖說比不上美國,但是也是數得上的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先從現代社會最需要的貿易來說,印度處於波斯灣東側,把握波斯灣入口,幾乎可以說能夠控制世界石油一半的出口,如果斷了波斯灣,幾乎可以斷掉整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一半的石油進口。並且也可以斷掉歐洲和美國的石油進口,不可以不說這樣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並且美國對印度幾乎不圍堵,就算圍堵,在印度四周也很難找到適合的支點,特別是像日韓這樣的發達國家支點。所以對印度的圍堵也不會很順利。印度在擁有這么好的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如果印度很爭氣,成為軍事,經濟和工業強國,那麼印度就有機會成為真正的世界大國。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擁有印度那麼好的大洋位置(美帝除外)。

㈥ 領海面積排名是怎樣的

01
世界上領海面積排名為:美國(萬平方公里)、法國(萬平方公里)、澳大利亞(萬平方公里)、俄羅斯(萬平方公里)、紐西蘭(668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亞(611萬平方公里)、加拿大(560萬平方公里)、英國(546萬平方公里)、日本(447萬平方公里)、中國(300萬平方公里)。

7、加拿大,領海面積560萬平方公里
加拿大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二大國家,領海面積也高達56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東面西面和北面,三面環海,海域龐大,擁有著大量的領海面積。
8、英國,領海面積546萬平方公里
大英帝國解體後,英國就逐漸衰落,其土地面積只有萬平方公里,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英國因為在海外還留存著大量的海外領地,如開曼群島,直布羅陀,百慕大等,所以英國的領海面積也非常的龐大,達到了546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8名。
9、日本,領海面積447萬平方公里
日本國土面積不大,但是日本的領海面積卻高達447萬平方公里,日本四面環海,又在太平洋上占據著眾多的島嶼,所以日本的領海面積也非常的龐大。
10、中國,領海面積300萬平方公里
毗鄰中國的海域總面積約為470萬平方千米,其中,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我國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這其中包括了內海、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㈦ 印度地理環境有哪些優勢

地處熱帶,水熱條件好; 耕地面積大; 礦產資源豐富。

閱讀全文

與印度三面環哪些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白晝多少小時 瀏覽:880
印度虎皮辣椒怎麼做 瀏覽:670
英國是什麼民主共和制 瀏覽:802
義大利麵包怎麼做才能軟爛 瀏覽:161
騰沖到越南邊界多少公里 瀏覽:620
中國移動小智卡是哪個省的套餐 瀏覽:206
多米尼加有多少中國人 瀏覽:367
去印度吃肯德基多少錢 瀏覽:998
越南和美俄哪個好 瀏覽:854
義大利移民局什麼時候上班 瀏覽:864
去英國旅遊可以帶什麼特產 瀏覽:465
伊朗是什麼民族國家 瀏覽:981
150萬越南盾合人民幣多少 瀏覽:271
有多少中國人在好萊塢 瀏覽:259
韓國疫情有多少人來中國 瀏覽:611
中國什麼時候用手機 瀏覽:275
越南人為什麼叫華人 瀏覽:146
越南咖啡為什麼漲價這么多 瀏覽:925
印度鋼鐵業什麼時候發展 瀏覽:367
伊朗前總統現在怎麼樣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