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疫情後的富士康:將重心轉移印度,砸10億建廠,你怎麼看呢
1982年對郭台銘而言是一個新的發展,他把公司鴻海塑膠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還把目光看向國外工作,試圖把鴻海打造成一個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
郭台銘與他的「代工王國」若說1982年是郭台銘從低谷期、負債累累邁向成功的開始,那1988年乃是郭台銘及其它的富士康走向巔峰的開端。1988年,郭台銘帶上資產,隻身一人趕到深圳,他大筆一揮買下了一片500畝的山上。沒多久,那片山上擁有一個全新的名稱——富士康廠房。
富士康提出了比一個中學校長月薪水還強的200元月薪的招聘職位,中國改革開放前期,很多勤快、不怕吃苦且又急缺掙錢的農戶看好富士康給的的高工資而選擇進到富士康。郭台銘還記得,富士康的第一代工人多是農民,她們掙錢的沖動非常強烈,分外愛加班加點,每個人都想取得超過8個小時上班時間外1.5倍加班費,更想要禮拜天2倍加班費。
在這樣的職工期盼賺錢的氛圍中,廉價勞動力所產生的高效的工作高效率讓原有的工廠規模逐漸無法滿足富士康的創新需要。
對隨著一塊過來看地的政府官員說:「看得見的土地資源我都要了」。佔地面積1500畝的龍華科技工業園從此問世,富士康的全球代工廠經營規模日趨完善。接著富士康與BIM、英特爾展開合作,繼續努力拿下蘋果公司幾近壟斷市場的代工權,並緊隨蘋果的腳步變成代工大佬。2001年,鴻海集團完成1442億台幣的營業收入,一舉變成台灣1000家大民營企業的領頭。
到2002年,鴻海集團的營業收入完成了翻一番,達到3450億台幣,郭台銘構建了包括了手機上、顯示屏、PC系統軟體,主板、電腦主機箱、LED、無線路由器等各個行業,串連了詳細的高科技產業鏈的「代工王國」。有著幾十億個人財富的郭台銘,在私底下卻是一個低調的老闆,他從來不開豪車、不穿知名品牌,連辦公室里的辦公室桌子都是由多張餐桌拼接成的,桌子上放著小鬧鍾也是使用了十幾年。
在生活、工作上節儉,在回報社會層面可是他很慷慨大方。郭台銘在台灣建立了慈善機構永齡基金會,一直持續向診療、文化教育、科技行業共項目投資可達近千億元。
㈡ 汶川地震捐款最多錢的人是誰
四季豆是我們餐桌上更常見的蔬菜。他們在炒鍋和干鍋里味道很好,而且營養豐富,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如今,四季豆在中國各地種植,以滿足每個人的日常需求。雖然市面上的產量已經很高了,但還是很受歡迎。即使價格有些高,也有很多買家。即便如此,也不是每個種植者都能獲得高額利潤,主要是因為這些種植者在種植上存在很多問題。
花期噴灑葯劑殺死花芽中的幼蟲,最好在晴天的上午8-10點把握噴灑時間,這是開芽期,有利於葯液進入花芽及時殺死幼蟲。此外,開花後,當莢長到10厘米以上時,可噴灑1-2次,可殺死新孵化的幼蟲和鑽入幼莢的幼仔。選用的化學物質要對四季豆的花和幼莢沒有傷害,有良好的滲透性。可以選擇擬除蟲菊酯類殺蟲、速殺、增效氯氰菊酯乳油、功夫等化學品。注意化學品的交替使用,避免產生耐葯性,每周噴灑一次,每次2-3次。也可以在成蟲全盛時期將敵敵畏與土壤混合製成毒土,均勻撒在地上進行投毒。
㈢ 為什麼李嘉誠和郭台銘兩個曾經的首富都重回中國
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每天起早貪黑賺的錢只不過是能養活自己,和財富自由還有很大的差距。而那些商業大佬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財富用億計算。這些年我國在各行各業都誕生了不少富豪,每次更新的富豪榜上,首富的位置經常會有變動。
其實和李嘉誠、郭台銘一樣,去海外投資受損失後又轉回內地的富豪還有很多,他們的做法遭到很多人的詬病,說到底,這是商人們逐利的資本游戲而已,有錢誰不想賺呢?對此你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