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人的想法
印度是個種姓社會,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心理:
精英階層高等種姓:自大,欺軟怕硬,類似南朝鮮國。
低種姓平民階層:對未來機會沒有規劃,無誠信,道德層次低(受教育程度低)。
一、印度民族的性格是什麼
軟性文化,是由於它短少一種強有力的文化中心,由於印度的多民族和多宗教信仰,使印度民族的共同文化成為了一種含糊的東西,從甘地開端的許多印度指導人,經過調和來保證國內的穩定,但同時也使得文化的中心愈加含糊了。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但是印度教也是一種軟性宗教,它吸收了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內容,還有可能遭到了中國文化或波斯-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眾多宗教雜揉的結果就是印度教是一種十分有容納力的宗教,這點是可貴的。
但是由於在容納的同時缺乏吸收,使得這種宗教變成了一個大雜燴似的東西,這種宗教的軟性在很大水平上影響了印度人的性格。
二、印度人的飲食文化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
『貳』 真實的印度糾結是什麼樣的
中國在古時候一直稱自己為天下,中國的西面是一望無際的沙漠,西南是白雪皚皚喜馬拉雅山,在古代,印度與中國就是兩個平行的世界,這種感覺就像我們今天看外星人,可能在某個新聞上聽說他存在過,但是一生都未曾見過。地理的阻隔決定了文化的獨立,這不止是印度和中國,可以說拉丁美洲,非洲,中東,歐洲,到現在也同樣是具有很大的文化差異。孟加拉人從來都不覺得印度人不可思議,就像日本人不會覺得中國人不可思議一樣,這是同一個文化圈的文化認同。
勤奮是一個對比的詞彙,其實不只是勤奮,好吃,漂亮,干凈。這些都是因為懶惰,難吃,醜陋,骯臟對比而產生的。如果每個人工作效率都一樣,哪裡來的勤奮。中國改革開放後,使得一大批人由於勤奮獲得了應有的回報,大家對於財富的迷戀,使我們變成了全世界最勤奮的種族。而印度,現在是一個每年GDP增速超過6%的國家,這意味著每天幾乎都有百萬富翁產生,空調等冷藏設備的引入,成功的商人,也會讓印度迷戀上金錢,也會使他們變得更加勤奮,青島啤酒廠改革後的第一條廠規,「禁止隨地大小便。我們哪還有資格嘲笑印度呢
『叄』 印度讓我知道為什麼要活著,要做什麼
1998年,梁冬加盟鳳凰衛視,因主編、主持《娛樂串串show》成為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2005年,李彥宏力邀梁冬加盟網路擔任副總裁,全面負責網路市場宣傳工作。這是一個電視人的完美轉身。但兩年後,梁冬說,「在網路做的事情與我的夢想還有一點點的不同」。他在印度與一位長者聊天時,「我想起了我曾經在兩年之前立下的一個誓言,就是做中國文化的,尤其是傳統的中國醫學文化的推廣。這個長者跟我說,對,這就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從印度回來後,梁冬從網路辭職。
在印度,梁冬究竟遇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讓我們從梁冬的七篇印度手記中傾聽這個故事。
困惑
有段時間挺困惑的。生活中的每件事,為什麼要這樣做?從小我們被教育要成為成功人士,不讓父母丟臉。考試純粹是為了父母,因為他們會攀比。我每次考得差,自己沒什麼,倒是替我媽擔心。就是說大部分的人,做什麼,或不做什麼,標准在於大眾。我到了30多歲吧,發現自己以及周遭一些人都有點不對勁,活得很焦慮,活在很深的恐懼里——有工作的怕失業;有老公的怕失去老公;活蹦亂跳的一面擔心熬夜對身體不好,一面熱烈地談著願景;覺得愛情是美好的,但並不確定了解什麼是愛情;成功滿足了虛榮感的,卻又帶來患得患失……我一直懷疑,為什麼這么努力,卻活得這么惴惴不安,究竟是誰在灌輸「我能」、「我的地盤要聽我的」的人生觀?
一個人老呆在一個地方,是看不到偏差的。是不是要離開現在的惶恐,去另一個地方看看?也算機緣巧合吧,去了印度,同行的還有4個人,藝術青年、廣告人、藝術青年的家屬、我的家屬。去之前聽到很多來自印度的謠言,於是大家准備了很多東西,榨菜、臘腸、火腿腸、方便麵……我跟他們說,其實我們唯一需要准備的,是一顆隨機應變的心。
德里街頭
下飛機,入關足足等了兩個小時,看見的全是外國人,所有人都抱著那種蠢蠢欲動的心來到印度。大家臉上居然都是一模一樣的表情,彷彿人人都企盼著穿上拖鞋,買一塊紗巾披在身上,趕緊拍張照片給那些還在辦公室格子間里的人炫耀。第一天晚上,我聞到了印度馬路邊的牛糞味,覺得很好聞——其實中國牛糞味也很好聞,難道印度的牛糞就比中國的牛糞香嗎?這絕對是一種惡俗的小資產階級情懷在作祟。我當時就做出了反省。
我們5個人看著妹尾河童的《窺視印度》設計行程,一開始就列出了十幾個地方要去,到了印度發現不合理,又砍掉了大部分,工作時間很少,我們那天剛打聽清楚,沒票了!我們很煩躁,不習慣那樣的工作節奏,但是我立刻提醒自己:難道到印度不就是為了要慢嗎?於是我和一個朋友坐在馬路邊抽煙,觀看人來人往,有兩件事情讓我詫異。一是街上有很多乞丐,乞丐臉上都是笑,二是印度人喜歡席地而坐,一坐就是兩個小時,也沒有浪費時間的焦慮。但是我們周遭呢,今天一天都不幹點什麼,會覺得自己好墮落哦!原來速度是阻礙我們達成平和的主要原因。
我在街上看狗四腳朝天睡覺,看牛在馬路上走。印度的馬路很神氣,同時能看到狗、馬、吉普車、小轎車、非常擠的公共汽車,還有猴子跑來跑去……其實只要坐在路邊就會發現很多東西。我想,我們不應該太趕路,去不了太多城市就呆在一兩個城市。
德里總統府廣場
這天我們去德里總統府廣場,有點像北京天安門,最大的差別在於那一大片是草坪和樹,就像一個森林公園,在那裡我又看見了草坪上的人,一群一群躺在草坪上——我就沒有見過有人躺在天安門廣場。我發現一對年輕男女,男孩子盤腿坐著,女孩子用草弄著男孩子的鼻子,我觀察了5分鍾,如是這般。要知道,對我們來說,很多事情從開始到結束都用了5分鍾。
我們的司機是印度人,我問他多大了,他說25歲。我的當地朋友很詫異,才25嗎?我說難道你僱用他的時候沒看身份證嗎?他說,印度是沒有身份證的,也沒有戶籍制度,他們想去哪待著都可以。但是這個國家也沒有亂啊!
「你幸福嗎?」我問司機。「不錯。」
「你老婆漂亮嗎?」「漂亮。」
「是自由戀愛嗎?」「父母介紹的。」
「你結婚前見過她嗎?」「沒有。」
那麼多人自由戀愛,卻天天為婚姻愛情而掙扎、痛苦、焦慮、反抗;為什麼他們就沒有呢?
泰姬陵
要去泰姬陵。我怕等買票無聊,就從朋友那裡借了一本中文書,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的《謀生之道》,書里提到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我們為什麼要活著?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作者建議每一個人都問問自己,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我覺得他的問題是有意義的。企業家到底是為了什麼,賺錢嗎?顯然不是。賺錢只是你做成了一件事情的結果而已,那這事情是什麼呢?是為某些人作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願望。
在泰姬陵,我看到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築,那是一個國王為自己心愛的女人修建的陵墓。我沿著城牆走了一大圈,然後盤腿坐在一顆大樹下,遠處的泰姬陵在我眼中跟明信片里的一樣,所以我覺得不需要拍照。我們大部分時候都很視覺化,忽略了許多感受,把眼睛閉上,才能聞到空氣里的味道;才會聽到嗡嗡的鳥的聲;感受到草里的蟲子在扒你的那種癢癢的滋味。
他們都在逛,我坐在那裡,坐累了,乾脆平躺下來睡了一覺。睡醒一覺,朋友說走啦走啦,我就站起來走。出門的時候,我們忽然發現樹上有很多松鼠,當你留心觀察松鼠,你會發現每隻松鼠都不一樣,有的像小孩很單純,有的像成功的企業家,有的很淫盪,在勾引別的松鼠,有的就很沒有安全感,拿到食物就跑,叼到很遠的地方找個小角落吃……
克久拉霍
我們去一個很小的城鎮克久拉霍,那裡有著名的愛廟。在那裡,我又躺在地上睡了一覺。太舒服了!陽光恰到好處,暖暖的。我旁邊還有一隻大狗,仰面朝天跟我一起睡。睡醒大家去吃飯,愛廟外面有顆大樹,大得有張餐桌立在上面,還有把梯子用於上下。我們剛坐下來,鳥烏壓壓一片,漫天飛過,原以為是麻雀,沒想到竟是大鸚鵡!那頓飯吃得酣暢淋漓。吃飽飯,閑逛的路上有家紡織品店,女人們瘋狂地沖了進去。我在門口碰見一個小男孩,他的眼神非常堅定。我跟他聊天。他說他是練瑜伽的,每天早上身體「干凈」的時候,他要做2個小時的功課。他還說,過程中更多的時候他是在思考兩個問題:一,我是誰,我要做什麼?二,我能不能不做?這和我在「網路」想的問題一模一樣!每天我都反復問自己,我在做什麼,或者說不做什麼。小男孩很小,看著他你會覺得這個國家很有趣。
小男孩說自己有個師傅,know
everything。我們就跟著他去了。又是一家紡織品店,裡面有位長者,我們席地而坐,他一個一個地講。為了混淆他,我故意和一個無關女性勾肩搭背,長者卻指著我太太說,她對你會很有幫助。他還說我應該做更重要的事情。我說我已經很重要了。他說不是的。
第二天本來要去另一個陵廟的,但我們睡到下午兩點。結果那個晚上反倒睡不著,我爬起來,躲到游泳池,想找煙抽又找不到,無所事事。一束強烈電光照過來,是酒店晚上巡夜的保安。我說,有煙嗎?他居然從腰包里抽出兩根給我,他總共也就3根煙。
抽了一根,我開始在酒店裡逛,在酒店大堂發現一部電腦。就在那裡,我看到了陳曉旭出家的消息。我很欣賞陳曉旭,不管什麼原因她做了自己的選擇。可是後來輿論……余秋雨有句話講得非常好: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在點評一個有信仰的人。這些沒有信仰的人卻是如此地站在正義和真理的這一邊,對別人指手畫腳,他們才是真正的可憐蟲。
瓦萊納西
我們去了恆河邊上的小城市瓦萊納西,據說印度人千方百計都想去那裡。英語說得很好的三輪車夫說,我們是他拉到的第一批中國人。
我們穿過小巷,走到恆河邊,船夫帶著我們看恆河的落日。我們逆流而上,看見很多人在生火燒東西,定睛一看,是在火化屍體。《西遊記》里唐僧最後一難不是被推到水裡,然後很多屍體漂起來嗎?恆河就是這樣的。恆河邊有很多沒有窗戶的房子,讓人可以爬到那裡等死。而就在距離他們下游500米處,很多人在沐浴洗漱。一個朋友,平時有點「壞」的一個人,老喜歡說些「溝女」的事情,突然神色黯然。我說你怎麼了。他說他很感慨,印度人即使是文盲,都知道在哪裡死,中國人卻不知道。
恆河邊上人人念經、沐浴。坦白說,那些咒語……哪怕你反復念「可口可樂」,也會達到安神的目的。但是我在那些人臉上看到了虔誠,他願意相信自己是處在規則里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在某種程度上回應了我們的焦慮,我們在快速的離心的轉動中,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所以會擔憂。所有的恐懼來自不確定。
就像余華在《兄弟》里說的,一個中國人40年裡看到了一個歐洲人的400年。在這么一個社會發展,定力不足是所有患得患失、所有無所適從的根本原因。從印度回來,我跟許知遠聊這個話題,他剛剛寫了一篇文章《嶄新的傳統》。他說傳統讓我們處在一個歷史河流裡面,由於我們和傳統割裂,所以我們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的,要去哪裡。
想法
我們這一輩人其實是沒有傳統的。由於經歷了特殊的歷史時期,絕大多數同輩人沒有辦法從父母那裡得到傳統。很多東西是不能從學校學到的,那種標准化、批量化的模式化的課本不可能把人培養成完整的人。我的父母不能給我任何指導,我那天跟我爸媽說,我所有的人生選擇都是在他們的建議前加了個負號。中國這個個人的時代讓人可以迅速改變自己的生活,突破自己的階級,但是也讓很多人在突破了之後無所適從。我確信社會需要相對傳統的脈絡,這樣才可以真正達到和諧社會。
這次印度之旅,我看到了傳統的力量。傳統給印度帶來了極其發達的產業,我在飛機上看當地的報紙和雜志,話題非常具有全球視野。是什麼東西在支撐這個國家?是夢想和趣味。印度今年的財經預算里有一部分叫做「dreambudget",包括媒體產業、游戲產業、互聯網產業、文化產業……這個國家的預算里有一部分支付給國民的夢想,而他的夢想與傳統相關聯,是前人的後續,後人的前身。創意產業的本質其實不在創意,它會給人們一個誤導,認為標新立異是這個產業的核心。錯了!印度電影到現在也沒有太多的故事,還是在講愛情。它訴求的是人類恆久不變的追求和夢想。一個好的意識形態產品不需要很有創意,但需要很有感情,要符合人基本面上的慾望。所有的創新都是基於一個舊的,例如一根鉛筆和一個橡皮擦組在一起就成了橡皮鉛筆。
這次印度之旅,我更加清楚,當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時,任何工具都可以使用,或許我會去主持電視台節目,或許我會做一個出版物,重點不是你充當什麼角色,而是背後的邏輯。當你明白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你就能從空氣裡面抓到想要的東西。心念一閃,震動四方。
這次印度之旅,我重新尋找自己,重新理解自己。去印度之前,離開「網路」的想法是有的,但我還在猶豫。從印度回來,我想清楚了。
(註:2007年5月,梁冬正式從網路離職。不久後,他創立正安中醫,以傳承中醫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為使命,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古老中醫學的傳承研習與傳播推廣。)
『肆』 印度想幹嘛
這是做死的節奏。
『伍』 印度要成為發達國家,自己覺得印度人應該做些什麼
改變人民素質,吹牛,說謊,大驚小怪的樣子,煩人
『陸』 印度男人最喜歡干什麼
關於印度男人,必須習慣很多事。
首先,需要習慣他們隨地小便,要做到看見一個男人近在咫尺撒尿卻能視若無睹;
接著,需要適應他們嚼煙草的牙齒和嘴巴,以及毫無預兆就噴出來的一股血紅口水;
然後,還需要適應男人們手牽手走路說話親昵的樣子,別以為那是同性戀,它只是表達濃厚友情的一種方式;
當然,作為亞洲遊客,還必須習慣當地男人(包括婦女兒童)肆無忌憚直勾勾盯人的眼神,習慣他們用手機在各種場合下拍你,然後三三兩兩交頭接耳,議論調笑;
對印度男人來說,好像被女人拒絕沒什麼好尷尬的,可以做到充耳不聞一再要求,直到別人拉下臉扭頭疾走為止。
『柒』 印度賴著不走了,印度想幹啥,中國怎麼辦
印度現在挑起中印爭端有以下幾種考量:一是中印存在領土爭端,想鞏固既得利益;二是中國某些戰略觸及印度利益,想讓中國讓步;三是印度為了討好美國,想從美國撈好處;四是當前正值中國冬季,部隊調動補給困難,而印度一方較好;五是長期以來中國實行韜光養晦政策,未來二三十年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中國不想因為一場沒有必要的戰爭而干擾發展。印度也深深知道中國的心理,知道中國輕易不會出手,所以也想來挑釁中國,從中國撈取好處,提升印度大國形象。
中印爭端中,中國一直抱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態度息事寧人,一是給印度擺事實講道理,指出其錯誤嚴重性及後果,講明利害關系;二是增加軍事對峙力量進行強度威懾,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三如前兩步無法奏效,就採取冷處理,先放下不理,靜觀印方動態。會產生以下兩種可能,一是印度本來就是無理取鬧,在對峙得不到任何利益時就會找台階自己撤離;另一種就是印方戰略誤判,認為中國好欺負而擴大佔領中國領土,挑起更大爭端,這樣我國政府就不會再忍讓而被迫進行反擊。
『捌』 印度想幹嘛
印度把中國視為第一敵人,天真的以為消滅中國就可以獨霸東半球,並以此制訂了軍戰為先的國家戰略,妄圖消滅中國同美國平分天下
『玖』 印度到底想干什麼
做世界的超級大國。
『拾』 印度人喜歡干什麼最愛做什麼
印度人喜歡向臉皮薄的鄰居借東西然後不還 如果你去印度千萬不能太大方他們是非觀很差所以臉皮很厚
最愛賺錢卅,只要是人類都喜歡啊!!!
謝謝
另備注;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