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教在印度是怎麼產生的其發展經過哪幾個階段
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回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對象),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對象(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凈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分裂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弟子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聲明:「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范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分裂。
2. 佛教在印度發展的四個時期
文/禪暈
1、原始佛教時期2、部派佛教時期
3、大乘佛教時期4、後期佛教時期
原始佛教時期: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這個時期的佛教即稱為原始佛教時期。在釋迦牟尼傳法的50餘年裡,佛法已傳播到中印度的7個國家,范圍已超過12.95萬平方公里,如果我們考慮到釋迦牟尼及其弟子都是以步行傳法,這已是一個了不起的記錄!
部派佛教時期:
釋迦牟尼入滅後,隨著佛教向古印度各地的傳播,各地的佛教僧團紛紛興起,由於各地僧團對戒律和教義的理解各有不同,最終形成了諸多派別,隨著這些派別矛盾的激化,在釋迦牟尼入滅百年之後,佛教發生了第一次大分裂,史稱「根本分裂」。在根本分裂的基礎上,佛教又發生更多小的分裂,並形成了許多部派,史稱「枝未分裂」。這些分裂從公元前4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2世紀,這一時期的佛教就被稱為「部派佛教」。
大乘佛教時期:
公元1世紀左右,在當時印度的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不急於自我解脫,而以利益眾生為宗旨的修行者,他們認為修行的目的不只是獲得自我解脫,更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使眾生都達到覺悟。將無量眾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馬車來比喻度眾生的工具是大的車乘之意。
於是,他們根據《大般若經》、《維摩詰經》、《妙法蓮華經》等佛教經典來進行修持和傳教,大乘佛教自此在印度興起。所謂「大乘」,就是大的交通工具,即「獲得真知、達到解脫的大的途徑與方法」。
在大乘佛教興起後,大乘修行者將以前的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一些流派貶稱為「小乘」,意思是小的乘車工具,小的途徑與方法。
後期佛教時期:
公元7世紀中葉,印度的婆羅門教與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誕生了一個新的宗派——印度教。隨著印度教的復興,大乘佛教修行者吸收了印度教的修行方式,形成了密宗,這是印度佛教的最後一種重要形態。作為大乘佛教的一種,密宗是在師徒之間秘密傳授,具有神秘內容的特性,因而又被稱為密教,也稱秘密教,瑜伽密教、金剛乘。
3. 佛教在印度是怎樣產生的
產生並流傳於古印度,以佛教教義為核心的宗教哲學。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前5世紀的印度。創始人為悉達多(前565~前485),母系族姓為喬答摩,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佛教興起時正是印度奴隸制經濟急劇發展的時期。當時印度次大陸社會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奴隸社會,但有的地方還保留著氏族公社制的殘余;在某些經濟發達的地區,生產力已有很大提高,農業是生產的主要形式,手工業已從農業中分化出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批批以城鎮為主的奴隸制國家開始建立起來。當時,各國之間互相征伐,雅利安人等外來的部族和土著民族矛盾重重,階級矛盾十分尖銳。
在佛教興起以前,婆羅門教是印度主要的宗教,婆羅門教思潮佔有統治的地位。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但是隨著奴隸制國家的出現和發展,這種思潮已不能完全適應新興的剎帝利貴族的統治需要,出現了自由思想家提倡的沙門思潮據佛經說,這些思潮有「六師」和「九十六種外見」,其中主要的有順世論、耆那教和生活派(又稱「邪命外道」)等等,佛教也是其中主要的一派。在當時的奴隸制國家中,比較重要的摩揭陀國和薩羅國都是佛教流行較早的地區。
佛教在印度經歷了1800多年的歷史,其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時期:原始佛教(公元前6或前5世紀~前4或前3世紀)、部派佛教(公元前 4或前3世紀~公元元年前後)、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後~ 7世紀)和密教時期(約 7~13世紀初)。在後三個時期中還出現了很多在理論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別。
原始佛教 即釋迦牟尼及其弟子所傳播的教說。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說、緣起說、五蘊說、無常說和無我說。
從公元前 3世紀下半葉開始,佛教就不斷向古印度境外傳播,逐漸發展成世界性的宗教。而在印度本土則由於公元8~9世紀以後印度教的興盛,佛教內部部派系的紛爭和僧伽的腐敗,外族頻繁的入侵,特別是伊斯蘭教徒的武力征服,不少僧侶被殺戳,很多重要的寺廟和文物遭到破壞,因此印度佛教開始衰微,到13世紀初趨於消亡,至19世紀後才稍有復興。
4. 佛教的傳播路徑有哪些 分別傳播到哪裡
佛教傳播,分為下列三條:
一、北傳佛教
佛從古稱犍陀羅經由中亞,越過帕米爾高原進入西域,再經河西走廊抵達中土,古稱「絲綢之路」。
佛教由陸上的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分為南北兩條,以南道為早,南道是以於闐等地為中心,由犍陀羅中心地區,通過喀什米爾再向東發展;另外一條北道,以龜茲為中心,由巴米揚開始一線向東傳入,,史稱「北傳佛教」。
二、南傳佛教
從南印度經由海路,傳至印尼、緬甸、柬埔寨和泰國等地方,部分支派透過華南登陸,然後進入中國的南方發展,這條路徑,就是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江蘇連雲港孔望山、廣州、徐聞、大陸沿海考航線、緬甸、印度、斯里蘭卡。
三、陸路:藏傳佛教
較晚出現的傳播路線,是從東印度越過喜馬拉雅山進入西藏,成為密宗佛教的主要傳播路線。
(4)佛教在印度怎麼傳播擴展閱讀:
佛教觀點
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
緣起論
《中論》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又說:「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即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那
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回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5. 佛教的傳播路徑有哪些分別傳播到哪裡
傳播路徑及傳播地區:
1、北傳佛教。
從古印度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人中國,再由中國傳人朝鮮、日本、越南等國。以大乘佛教為主,也包括密乘佛教。其經典主要屬於漢語文系,亦稱漢語系佛教。
2、南傳佛教。
從古印度向南,傳入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以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以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為主。其經典主要屬巴利語,亦稱巴利語系佛教。
3、藏傳佛教。
7、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族地區傳人中國西藏,10世紀中葉後形成藏語系佛教,後又輾轉傳到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的藏、蒙、裕固、納西等民族地區,以及不丹、尼泊爾、蒙古和俄羅斯的布里亞特等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在歐美地區也流傳很廣。
藏傳佛教經典屬於藏語文,亦稱藏語系佛教。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佛教先後傳人歐洲和北美。目前佛教已傳播到世界各大洲。
(5)佛教在印度怎麼傳播擴展閱讀:
佛教誕生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佛教
6. 佛教始於西漢末期,它是通過什麼方式由印度傳入中國的
文化傳播進入。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廣闊的地理范圍內,有兩條道路——南北、南和北。南方的傳統來自印度地區,因為當時佛教也在印度廣泛傳播,更不用說印度的任何部分了,然後去了斯里蘭卡,中國最著名的佛教僧侶——塔莫希。
具體地說,在我國,佛教也是由許多教派組成的,如俗語所說的自然、法佛、泰雅、香、禪、經、經、法而且,教派主要是由空虛和二惡,或兩者的結合而成,這里沒有宏旁什麼可詳述的,佛教最終在中國大地上開花,可以說是現代佛教佛教是中國人,人們普遍認為佛教傳入中國是漢代的事,連續八年(65年)漢明帝楚王劉英供奉佛陀,學習游泳祭祀齋戒儀式。劉英的榮耀韓明帝:在三月與神起誓,他是有生之年。從那以後,在漫長的休息十年蔽孫橡(67年)之後,蓋亞滕和印度法蘭帶著白凱鄭馬來到中國,所以在佛教的歷史上,這一年被標記為中國的佛教。例如唐朝文,《論佛陀骨表》說:「佛」……自從漢明帝後的中國有佛法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