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談判局勢如何

印度談判局勢如何

發布時間:2023-12-19 03:41:45

1. 如何評價因為看不到好處,印度暫時退出「印太經濟框架」貿易領域談判

由美國主導的新經濟圈構想“印太經濟框架”,14個成員國通過構架內貿易,供應鏈以及清潔能源和公平經濟四大支柱作為合作的主要目標進行相關的談判,在環境勞工,數字貿易和公共采購等方面各國之間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導致印度退出成為唯一不參加全部領域談判的成員國,而印度之所以沒有加入印太經濟框架,則是由於印度的經濟結構,隨著印度GDP的不斷增長,印度的貿易逆差逐漸增高,由於本身就有著巨大的逆差,而自由貿易簽署相關的協議導致關稅會再度降低,從而導致貿易順差國順差會進一步增大,而逆差也會進一步擴大,對於印度來說沒有利益,這也就導致印度推出談判。

2. 中國和印度邊境談判的結果是什麼

1、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實際成果。

2、中印邊界東段態勢,紅框內有三個地名:扯冬、兼則馬尼、達旺。1962年邊境戰爭,即是由印軍在扯冬附近建立哨所引發。解放軍在1962年邊境戰爭中曾收復達旺,但後來主動撤軍,並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現在達旺為印度所控制。

3、香港《明報》的文章宣稱:「中方的底線是:中方放棄在東段的要求,印方放棄西段的要求,作為補償,印方把中段吃下去的2000平方公里吐出來,歸還中國,按此計算,全部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印度獲得72%,中國僅得28%。但印度的方針卻是: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12萬多平方公里要通吃。

4、所以雙方沒有達成任何談判成果。

3. 印英自貿協定談判疑遭挫折,雙方為何都不願意妥協

印度和英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出現問題,雙方之所以都不願意妥協是因為談判主體內容與兩方利益有關,印度不願自家的技術工種移民到英國後是沒有簽證的,希望英方為他們辦理臨時簽證。不過英方表示此事需要等國會商議後再定,並且希望加快英印自由貿易協議的談判速度,減少自身在雙邊貿易上的損失。雙方在這次談判時都秉持著自身的要求不肯妥協,實際上也是利益均等所帶來的直接後果。印度和英國在自由貿易上的合作雙方均有一定的底牌,僵持也是必然。

盡管英國方面對實時談判,尤其是在排燈節期限內是否可以成功完成協議簽署尚未可知,但顯然,英方並不願意在印度移民問題和簽證問題上有所妥協,相關官員表示,自己會在最後的期限內集中精力推動進展。雙方戰略家一致認為,如果在排燈節後的最後期限簽署自由貿易協議,可能達成協議的目的性與全面性是相差甚遠的,一些關鍵性的領域還需要進一步的討論才可確定,這對於印度和英國來說都是一個難熬的過程,現在還處於艱難談判期,雙方均需要冷靜理性對待。

4. 中印最終談判會是怎樣

目前的談判有可能不了了之
印度有搶占藏南地區(印稱阿魯納恰爾邦)之勢,大量的駐軍,和不斷的增軍;

21世紀,網路先進,消息傳播快,迫於國內輿論的壓力和維護國土的責任,歷屆政府將在國土爭議問題上不會做出讓步,而大力發展經濟決不動搖的國家政策制約了我們的戰斗思想,中國將陷被動,不到印度打出第一槍,中國決不動武,也就是說維持現狀由後屆政府完成這個使命就是中方最理想的狀態,

會談免了,爭我國土休想,阿三小心,待我再發展幾年,拔了你的小鬍子,摘掉你的小氈帽,一腳把你踹出我的藏南,滾回你的貧民窟,哈哈

5. 中印對峙,誰占上風,為什麼印度那麼囂張美國會去幫他嗎

首先我判斷未來應該不會打仗。因為中國顯然不希望跟印度打起來,我相信印度也沒有真的要大打一仗的想法,沒有這種必要,雙方都沒有這個企圖。

為什麼印度會這么激進呢?我估計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內因,一個外因。外因是,中國現在開始在藏南地區,也就是現在這個爭議地區搞基礎建設,大規模地修路。我們中國人認為,在自己的領土范圍內修公路、修鐵路,這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我愛怎麼修就怎麼修,你管不著,這是從中國的角度來看。

印度的擔心是,中國你現在修公路修鐵路,調動軍隊能力越來越強,一旦有事,你就能快速地從西里古里走廊將印度一分為二,中國可能一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把印度攔腰截斷。

雖然中國並沒有在那調兵,但這種來自中國的無形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中國這種戰略投送能力成了抵在我脖子上的一把尖刀,這種壓力會越來越大,讓我不得安寧。所以印度有一種本能的恐懼,而不管中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想法,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從外部因素來分析,中國和印度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其實他們的內心都不想真的威脅對方。但是印度認為中國你這么修路,對我構成了無形的壓力,而且這個壓力會越來越大,所以我要採取一種比較激進的方式。

這種激進方式,就是他要尋求一種談判中的有利籌碼,而且是要無中生有。如果從談判這個角度來說,本來不丹這個地區是沒有爭議的,但是我就愣說這塊地區有爭議,愣說不丹被中國欺負了,我是為了捍衛不丹的權益所以才替它出頭的,替它打抱不平的。這是我們現在看到印度的借口。

但無論用什麼說法,它出兵本身並不是准備打仗,實際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在談判中間的籌碼。比如說中國為了換取局勢恢復平穩,那中國你要做出讓步,比如你這個鐵路、公路只能修到哪裡,不能再往前延伸了。那中國肯定不答應啊,因為這鐵路公路是在我本國領土上修,我愛怎麼修怎麼修,你管得著嗎?所以雙方肯定在這個問題上要較量一番。在我看來,印度這么做就是為了要創造談判籌碼,而不是真的為了打仗。

6. 印度暫退出印太經濟框架貿易談判,此舉會對印度帶來怎樣的影響

印度暫退出印太經濟框架貿易談判,此舉會對印度帶來怎樣的影響首先是使得印度的經濟增長遇到了一些阻礙因為沒有一些印太國家的幫助,其次就是印度在國際貿易合作渠道方面會適當減少不利於商品的進出口,再者就是對於改善印度國內的衛生條件產生了對應的消極影響,另外就是印度在一些高新科技產業的合作渠道也會適當減少,最後就是印度失去了一些多邊合作的機會。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印度暫退出印太經濟框架貿易談判,此舉會對印度帶來怎樣的影響。

一、使得印度的經濟增長遇到了一些阻礙因為沒有一些印太國家的幫助

首先就是使得印度的經濟增長遇到了一些阻礙因為沒有一些印太國家的幫助 ,對於印度而言他們的經濟增長遇到了一些阻礙對於他們的長期發展還是比較不利的,所以印度應該及時加入對應的印台組織。


印度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合作。

7. 又「突襲」中企,印度也要對華搞「經濟脫鉤」

印度又對中國企業「下黑手」!在此前對小米、華為發起「突擊查稅」後,這次,印度政府部門又盯上了vivo和中興通訊。

當地時間5月31日,有外媒報道,印度企業事務部聲稱收到來自匿名信源的舉報,相關中資企業可能存在欺詐等違規行為,將對其審計報告進行認真審查。相關報告可能在7月發布,調查結果也將決定相關「案件」是否會被轉移到「專門負責嚴重商業欺詐」的執法部門進一步處理。

其實從今年4月開始,印度政府部門就啟動了對vivo的調查,以查明其在「所有權架構和財務報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違規行為」,同時還要求有關部門研究中興通訊的賬簿,並「緊急」提交調查結果。不過到目前為止,調查的具體內容和結果都沒有披露。

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看來,印度打著「調查財務欺詐」的旗號,其實是為其不合理的行為披上一個「合法」的外衣,以執法之名行打壓中企之實,進而阻止中方資本進一步深入、開拓印度市場。

趙干城還給出了一個數據:2021年,印度對中國的貿易逆差超過740億美元,成為印度頭號貿易逆差來源,「這或許也是讓新德里感到焦慮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印度第一次向中國企業「發難」。去年10月,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向vivo、OPPO、小米、一加發出通知,要求獲取這些手機及其組件的有關數據和細節;調查完成後,今年1月,印度財政部要求小米印度公司補繳高達65.3億盧比(約合人民幣5.5億元)的稅款,理由是小米「謊報」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將資金轉移出境。4月,印度執法機構又直接以小米涉嫌違反印度外匯管理法為由,凍結其約55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8億元)資金。

「這樣的做法不僅會打擊中國投資者的熱情,也給全球資本釋放了一個錯誤信號」,趙干城說道。據彭博社5月31日報道,一個包括美國蘋果公司和印度一些本土 科技 巨頭在內的游說團體,此前一天致信印度相關政府部門,認為該國對 科技 行業使用特許使用費的機制有待完善,他們普遍擔心,印度執法部門的做法可能導致相關領域的企業出現「寒蟬效應」。

印度方面對vivo和中興通訊啟動調查的時機也十分微妙。當天,中印雙方剛剛舉行了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24次會議,會議提到,「同意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和兩國外長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邊境局勢進一步緩和降溫」,並「盡快舉行第16輪軍長級會談」。有輿論指出,印度方面試圖將邊境糾紛與中印的經貿互動進行整體掛鉤,以此給中方施壓。

趙干城也注意到,最近一段時間,印度軍方頻頻在中印邊境問題上對中方發起無端指責,包括對中國在領土內推進橋梁建設指手畫腳等。

再聯繫到過去兩年多來,印方對中企的態度「陰晴不定」,經常會隨著情勢的變化而變化。2020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發生後,印度先後下架了200多款中國APP,同時開始加強對在印中企的「合法合規性調查」。2021年3月,中印關系出現一定程度的緩和,印度官方又稱可以 「有選擇地考慮中國的投資」 。而當中印邊境談判在下半年再次陷入僵局時,新德里又以「偷稅漏稅」、「詐騙」、「偷竊利益」等各類名目,開啟針對中企的「稅務突襲」等行動。

到了2022年1月,中印舉行第14輪軍長級會談時,印度口風又變了,表示正在考慮放鬆對部分中國投資的限制。但好景不長,很快,新一輪針對中企的調查再次啟動。

根據外媒曝光的數據,截至目前,印度企業事務部已經啟動對500多家中國公司賬簿的檢查程序,中國投資和中國企業似乎已經成為印度「隨時可以打擊的對象」。

對此,趙干城認為,印方對中企態度的反復很難說沒有搞政治操弄之嫌,至於這一波最新的打壓是否和邊境談判有關,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對於印方近期的一些動向,包括是否會祭出新的策略,我們仍需保持密切的觀察和警惕。

印度政府的「對華產業替代」政策最早起步於2020年,計劃在全球范圍內不斷尋求中國替代品,融入西方創新和價值鏈,並推行以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為代表的產業政策,同時鼓勵當地企業和外來資本加強印度自主生產能力建設。

據相關報告預測,印度通過推行以上計劃,將會減少約20%的中國進口。去年,印度政府又13次發布PLI計劃,涉及到多個領域,與此同時,印度還加快了相關國際資源的募集,試圖通過構建多元化的供應鏈,支持本國製造業的發展。

此外,印度還利用西方對中國在安全方面的焦慮,加大了與美歐國家之間的經濟互動。按照印方公布的數據,美國在2021至2022財年已經超越中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其中,美印貿易額為1194.2美元,中印貿易額為1154.2億美元。

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31日表示,中印雙方統計口徑不同,導致各自公布的貿易數字有所差異。根據中方主管部門數據,2021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256.6億美元,中國仍是其第一大貿易夥伴。

趙干城指出,事實證明,盡管莫迪政府大造輿論,給中國企業在印的正常經營活動製造種種障礙,但中印經貿合作仍處於發展的「快車道」,甚至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中國製造」在印度市場也廣受歡迎。

「對華搞『 科技 脫鉤』和『產業切割』不符合經濟規律,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不會受到印度企業的歡迎」,趙干城進一步表示,對於如何處理中印關系,莫迪政府不能執迷不悟,應該回到正常的邏輯思路上來,營造公平、透明、可持續的經貿投資合作環境,進一步擴大雙邊互利合作,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閱讀全文

與印度談判局勢如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東在印尼做得怎麼樣 瀏覽:594
中國人口增多多少 瀏覽:442
在中國適合去哪裡旅遊 瀏覽:586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一次能轉款多少 瀏覽:661
中國郵政起源在哪裡 瀏覽:912
伊朗和蘇聯關系怎麼樣 瀏覽:435
印度哪裡有賣新能源汽車 瀏覽:813
印度的硬核是什麼 瀏覽:953
義大利音文怎麼寫 瀏覽:649
美國對伊朗實行什麼制裁 瀏覽:126
中國鹹肉哪裡的最好 瀏覽:25
印度票房為什麼這么高 瀏覽:668
為什麼古印度文明沒有延續下來 瀏覽:734
印度的蝦醬是什麼樣的 瀏覽:939
義大利怎麼崛起 瀏覽:215
10月8日是印尼什麼節日 瀏覽:229
中國湯飯怎麼做 瀏覽:27
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出自哪裡 瀏覽:980
印尼主要出口什麼產品 瀏覽:767
二戰期間英國為什麼不和德國合作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