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現在有佛教寺院嗎為什麼
有,新德里附近的菩提伽耶遺址就有一座佛教的摩訶菩提寺。瓦拉納西的鹿野苑遺址也是佛教的。
⑵ 印度十大最佳旅遊勝地 泰姬陵位居第一
印度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不同的文化、歷史遺跡、紀念碑和幾個美麗的地方。在印度有許多著名的歷史遺跡和地方,我們甚至都不能數完它們。坦率地說,如果我們列出所有的歷史遺跡和地方,名單將永遠不會停止。此外,這些遺產和歷史遺跡是印度旅遊業的主要資金來源。毫無疑問,印度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更多的歷史古跡和地方。
像往常一樣,就像其他的名單一樣,你會發現泰姬陵是我們在印度歷史遺跡和地方的榜首。但是,一定要去看看那些肯定會讓你感到驚訝的地方。所以,不要扼殺你的激情,讓我們來看看印度最好玩的旅遊景點吧。
在我們的名單上,第一個是莫卧兒王朝建築的頂峰,莫卧兒皇帝沙賈汗在他的妻子建造的。建造這座陵墓花了22年(1632 - 53年)。它也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根據當地的傳說,沙賈汗下令砍掉那些建造宏偉建築的工人的手,這樣一座類似的紀念碑就永遠無法建造。
邁索爾皇宮是卡納塔克邦邁索爾市最著名的紀念碑。眾所周知,它的名字叫「馬哈拉哈拉宮」和「安巴·維拉」。在當地統治者的皇家住所之後,邁索爾宮現在向公眾開放,作為一個展示皇家物品的博物館。在印度最著名的歷史古跡和地方,宮殿通常名列榜首。
據信,羅摩勛爵和他的兄弟拉克斯曼訪問了亨比寺,維魯帕克沙神廟是亨比寺的紀念碑群的一部分。這座寺廟是獻給濕婆神的,他也被稱為Virupaksha。這座寺廟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追隨者,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庫特布塔高7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磚尖塔,也是印度第二大的尖塔。這座歷史遺跡周圍環繞著幾座與塔相連的重要紀念碑。這是印度歷史上最古老的歷史遺跡之一,它是由1192年的德里的創始人委託進行的。
在齋浦爾,風之宮殿筆直地矗立在城市宮殿的入口。它看起來就像蜂窩的蜂窩,有953個窗戶。這座歷史遺跡是由薩瓦普拉塔辛格於1799年建造的。它的設計看起來像印度教神的皇冠,克里希納。當清晨金色的陽光灑在宮殿上時,宮殿看起來富麗堂皇。
這座紅色堡壘被建造為 沙賈漢納巴德的宮殿,這是第五個莫卧兒皇帝沙賈汗的新首都。它是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古跡之一。這座堡壘花了10年時間建造,從1638年到1648年。此外,印度總理將印度國旗插在堡壘的正門上,並在獨立日當天向全國發表演講。
印度的門戶是在20世紀英國統治時期修建的一座美麗而美麗的紀念碑。印度的大門是印度最優秀的殖民建築遺產之一。這是通往夢想之城孟買的標志性入口。這座宏偉的大門是在1924年建成的,由雷丁伯爵創立。
桑奇大塔坐落在印度中央邦的一個名叫桑吉的小鎮上。它是印度最古老的石碑之一,是由阿育王皇帝委任的。主要景點包括一些佛塔、寺院和柱子。此外,這些紀念碑自1989年起就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在奧蘭加巴德附近的Ajanta和Ellora洞穴是藝術與宗教相遇的地方。它描繪了藝術家真正的技藝技巧,所有的岩石雕刻都是手工完成的。這29個洞穴里滿是雕塑和繪畫,展示著各種各樣的佛像和賈塔克故事。這里有17個印度教洞穴,12個佛教洞穴和5個耆那洞,據信是用來祈禱和學習的。
我們列出的前10個歷史遺跡和地點的最後一個是賈爾塔,它坐落在位於海德拉巴的德米河的東岸,海德拉巴。矗立在市中心的紀念碑已經成為海得拉巴的全球標志。在1592年,蘇爾坦·穆罕默德·奎爾·庫爾·沙阿在他的新城市裡,用瘟疫來消滅邪惡的力量。
⑶ 古代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寺院是什麼寺
最著名的位於今比哈爾邦巴特那市東南的那爛陀寺。該寺建於公元5世紀上半葉笈多王朝時期,是印度佛教學術中心,後屢有擴建,規模宏大,殿宇壯觀,聲聞海外。寺內寶彩、寶海、寶洋三大殿,實際是藏書甚豐的圖書館,其中寶洋殿高達九層,極為壯觀。宋《高僧傳》卷三《寂默傳》稱:「那爛陀寺,周圍四十八里,九寺一門,是九天王所造。」這樣一座享有盛譽的大型寺廟群,竟在12世紀末時毀於入侵穆斯林的兵禍,連寺中收藏著的無數珍貴的典籍也未能倖免於難。隨著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佛教建築在印度也成為過眼雲煙,輝煌不再。
⑷ 古印度的寺院有哪些
那爛陀寺。
唐代玄奘法師經過艱苦的長途跋涉,到達那爛陀寺,經過六年鑽研諸部經論,所學各門,無不精通。他的老師戒賢法師很器重他,讓他向其他學生講授《攝大乘論》、《唯識抉擇論》,並對《中論》、《百論》、《瑜伽論》進行了很好的闡發。玄奘的學識受到眾人的贊嘆,也受到當時國王戒日王的重視,經常成為國王的座上賓。公元641年,那爛陀寺舉行了一場大型辯論會,持續了18天,最後玄奘法師取勝,這時萬眾歡騰,爭著為玄奘法師贈送榮譽稱號,大乘送的是「摩訶耶那提婆」(大乘天),小乘送的是「木叉提婆」(解脫天)。從此,玄奘法師名震五印。
⑸ 印度的寺廟的描述詳細點
古印度著名的佛教寺院及學術中心---那爛陀寺。意譯為「施無厭」。遺址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臘貢附近。據佛教傳說,原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誕生及逝世之處,釋迦牟尼亦路經此地。寺始建於5世紀,據《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載:該寺「庭序別開,中分八院,寶台星列,瓊樓岳峙,觀辣煙中,殿飛霞上,生風雲於戶牖,交日月於軒檐,羯尼花樹,加以流水逶迤,青蓮菡萏,暈煥其間,庵沒羅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藍數乃千萬,壯麗崇高此為其極」。12世紀,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學及研究中心之一。據說在極盛時期,佛教學者雲集,主客常達萬人。不僅當時印度的著名佛教學者在此修持講學,中國、朝鮮、日本等國的一些僧人也不遠萬里,負笈前來。我國的玄奘、義凈,就先後於盛期中(7世紀)至此留學。在佛教上,該寺兼有大、小二乘而以大乘為主,大乘中兼有中觀派、瑜伽行派及密教,同時旁及印度其他宗教哲學派別,如勝論、數論、四吠陀等,此外還學習因明、聲明、術數、醫方明等各種知識。12世紀末,該寺為人侵的穆斯林所毀,後遂湮沒無聞。1861年,一批歐洲學者根據《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及附近出土的碑銘,進行了初步的勘查發掘。20世紀初,印度考古部門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發現該寺遺址達100萬平方米。印度獨立後,新建了那爛陀佛教學院,內設漢、藏、日、梵、巴利文等課程。20世紀50年代,中印兩國合作,在那爛陀修建了一座玄奘紀念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