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工業發展較快的原因是
印度的工業發展並不快,但是印度的GDP增速在全世界來看還是比較快的的,年增速保持在8%左右,但是印度較快的GDP增速並不是靠工業拉動的,而是主要靠高科技的服務業的增長拉動的,也就是軟體業。據《經濟時報》分析,印度製造業有穩定收入工人比例從1990-91年的10.9%降至2009-10年的3.2%,就業增長率也從1993-94年的2.61%降至2009-10年的1.03%。印度的經濟的騰飛並沒有給老百姓帶來收入的普遍增加和就業率的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現在發展的軟體業並不是勞動密集新行業,這也佐證了印度經濟發展是極其跛腿的,在印度,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印度要想在工業上有所作為有非常長的路要走
至於印度的第三產業特別是軟體業為什麼這么發達主要是印度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印度大學特別是印度理工大學,輸出了大量軟體人才,而且印度語言是英語,這位印度軟體人才更好融入國際提供了先天條件,不過印度目前的產業結構也是代工,和中國製造業代工一樣,都是米國和歐洲的打工仔,說道這里也淚奔一下
B. 印度發展的工業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印度發展的工業的有利條件是煤,鐵資源豐富拉。
C. 印度的工業為何發達 世界地理上的問題 求解謝謝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原因為:印於1991年7月開始實行全面經濟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1992年至1996年實現經濟年均增長6.2%。「九五」計劃(1997年至2002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5.5%。1999年起實行第二階段經濟改革。2001年,出台「十五」計劃(2002年至2007年),深化第二階段經濟改革,加速國有企業私有化,實行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銷售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精簡政府機構,削減財政赤字。
(說明:雖然現在印度工業發展很快,但是並不能稱得上是發達,於中國大致相同,其產業仍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尚未達到像歐美發達國家那樣的全自動化機械生產,且其工業水平與中國還有一定差距)
D. 印度工業生產和發展條件大概內容
一 自然
1位置:南亞次大陸,相對獨立;沿海,靠印度洋
2氣候:亞熱帶,降水多,溫暖濕潤,日照足
3土地:地廣,面積大,肥沃;多平原丘陵,少高山;幾大河流供給用水
4資源:礦物種類多,集中度高,豐富,如煤、鐵、水能
二 人文
1勞動力:人多,集中分布,素質較高,官方語言是英語
2城市:分布集中,利於工業集中發展
3政府:重視發展工業,特別是第三產業、新產業,如IT
4交通:鐵路、公路、海運教發達
5政治:南亞第一
E. 印度的工業化之路
文山 第7篇
在來印度之前聽說了各種關於印度的傳聞「沒有廁所,吃飯手抓,火車頂上坐人,生很多孩子.....」
當親身經歷過了新德里、孟買兩個印度最大、最發達的城市後,我想對印度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和認識;說它臟亂差這是事實,但這些畫面似曾相識,這不就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國嗎!? 滿大街的摩托三輪車,飛馳的鈴木雨燕小汽車,坑窪道路,塵土飛揚的馬路,亂穿紅綠燈的行人與車輛.....
當我們參觀了印度的當地工廠與印度的當地友人深入交流後,我開始思考這個國家的工業化之路;來印做生意的人都說「印度客戶難纏,要價低,根本沒法做生意」; 可我們從國家工業體系的角度來理解印度的現狀時,一切也就理所當然了。當今世界主流已進入了工業4.0的進代,然而印度才剛剛進入工業2.0。我們國家非常幸運,我們30年前牢牢抓住了工業2.0的大發展機遇,從而改變了世界工業體系的格局,讓Made In China成為當代工業的代名詞; 中國從工業2.0就一發不可收拾,讓我們200多種工業產品成為世界第一!
今天的印度相對於中國來說可以工業體系非常薄弱,很多產業都無法自給自足,12億的印度人民渴望改變,渴望與世界同步,所以他們更加渴望能買到全世界最低廉的好產品!近12億的印度人民他們幾乎沒有社保、沒有醫保,只有貧窮的人民才有微薄的政府救濟;能活下,能買到能用的產品、買得起夠用的產品就已非常不錯了!
印度渴望改變,但為何發展如此之慢?與獲得了孟買大學MBA學位的當地友人深入交流時得知,這一切都因為英國長達200年的殖民統治; 英國為了統治印度數億人口,在過去的200年間印度建立了非常完備的法律體系,人民也非常聽話,也不好戰,稅賦也非常繁重,貧富差距也非常之大。這些都是制約印度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今天的印度缺少了中國當年的「白貓與黑貓」理論,缺少了粗放式的全民參與工業化改造的大運動!
不難想像,印度的工業化之路任重而道遠!
文山
2017年9月8日於印度孟買
F. 手工業在古印度是怎樣發展的
在古印度,手工業和商業無論在行會或政府管理下,都表現出經營形式多樣化的特點。手工業者有的住在農村,為村社農民服務;有的住在城市,自銷產品或出售給商人;還有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些小鎮和村落。迦屍國首都波羅斯附近有一個木工鎮,居住了上千家木匠,其產品遠銷印度各地。摩揭陀王舍城外有一條織工街,生產各類紡織品,織品的聲譽遠近聞名。手工業分工細密,達幾十種之多。生產方式除個體經營外,還有手工業作坊。小的作坊主僱傭幾名工匠,大的則僱傭數百人。如一位名叫薩達羅普特的陶器作坊主,擁有500名陶工和一隻船隊。他的陶器製作精緻,在恆河流域的許多地方出售,很受歡迎。孔雀帝國時期,出現了大規模的官方手工業作坊。
印度河陶器及其紋飾印度河文明的復合動物紋彩陶器(公元前2550年)在古印度手工業的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佛教文獻也有提到類似於中國傳說中魯班造木製飛鳥之事,這說明當時的木工製造業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不僅用糧食釀酒,也用果品釀酒,酒的品種有粳米酒、大麥酒、梨汁酒、閻浮果酒、甘蔗酒、舍樓伽果酒等十餘種。金銀器皿及象牙、珠寶、天青石等裝飾品工藝精湛,大量出口到西亞和西方。在古代世界,印度的紡織品頗負盛名。紡織品質地極好,花色多樣,品種繁多。如被單有長絨山羊毛被單、絲被單、多色混合的被單、綉花毛被單、綉以大型圖案的被單;毯子有白毯、一邊和兩邊帶軟毛的地毯、可供16人坐在上面的特大地毯。當時佛教僧侶的袈裟布料有亞麻、棉、絲、毛、粗布和大麻布等六類。而富人則身穿更為華麗的綾羅綢緞。作為紡織品之精品絲織物出現較早,已出現了紡織品生產的基地。
G. 求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