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怎麼認定邊界

印度怎麼認定邊界

發布時間:2024-02-02 03:08:38

A.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線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線解釋如下:
中國與印度邊界線全長17公里,主要分為西、中、東三段,以及錫金段。
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包括新疆阿克塞欽地區、喀喇昆侖走廊,外界稱其為中控克什米爾地區,與印控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相連。這片爭議地區除了巴里加斯(45平方公里)被印度佔領其餘皆由中國實際控制,劃歸新疆和田和西藏阿里地區管轄。此地距離印度首都新德里多遠呢?3公里!而且,新藏公路從此地區穿過,為這一地區駐軍源源不斷提供後勤補給,因此這一地區戰略價值不可估量!一旦印度對中國有所異動,從這個方向可以直逼新德里。
中段,中國西藏阿里地區同印度喜馬偕爾邦和北方邦接壤部分,從地圖可以看出爭議地區可以大致分為4大塊。巨哇、曲惹為一塊區域,面積332平方公里;什布奇山口地區35平方公里為一塊區域;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為一塊區域,面積約1451平方公里;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為一塊區域,面積855平方公里。4塊的總面積超過2平方公里,現都為印度實際控制。這一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區,可想而知這里的自然環境有多惡劣,要在這一地區駐軍或者作戰,後勤補給實在不好解決。
東段,即俗稱的藏南地區,爭議地區為9萬平方公里,皆被印度實際控制。導致爭議的歷史原因是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英國和西藏地方政府雙方同意劃定「麥克馬洪線」,將喜馬拉雅山麓以南地區劃入印度。這一地區面積廣大,且水草豐美,非常富饒,但與中國內陸沒有陸上交通線,補給困難。但是達旺地區是個例外,因為有西山口天險,不存在後勤補給問題。同時,達旺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故鄉,是藏民心中的聖地。達旺對中國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現在雖然被印度佔領,時機成熟必須要再次收回。
中國和印度在錫金交界地區,最近媒體廣泛報道我方在洞朗地區進行道路施工遭到印軍越線阻攔,就發生在這一地區。從地圖看,洞朗地區位於西藏亞東縣最南端,主要是指洞朗河流域,面積約1平方公里。印度將這個突出部稱為多蘭高地,西面與印度接壤,東面與不丹接壤,臨近印度西里古里-查德瓦走廊。西里古里走廊是連接東西印度的關鍵點,最窄處僅有約二十公里。印度一直擔心西里古里-查德瓦走廊被切斷,隨之印度東北部各邦與印度本土的聯系將中斷。無論印方如何無理取鬧,中方勢必將繼續完善這一地區的基礎設施工程。另外,流經藏南地區以及印度東北部的布拉馬普得拉河的上游雅魯藏布江處於中國西藏地區,因此這一地區水源控制在北京手中。

B.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分界線什麼

中印友好一衣帶水,以水為界,從『果里更戛河-卡克拉河-恆河-胡格利河』順水而行直到印度洋就是邊界。🤒



C. *** 爭議邊界地圖是怎樣的

(一)印軍侵佔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大片中國領土 尼赫魯總理於1950年在印度人民院的一次講話中說:「不管有地圖沒有地圖,麥克馬洪線是我們的確定邊界」。

尼赫魯的態度極其蠻橫無理,他不僅矢口否認中印邊界從未劃定的基本事實,而且連印度 *** 自己出版的地圖也置之不顧。

尼赫魯對待邊界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印度的軍隊推進到哪裡,那裡就是印度的國界。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印嘩豎度軍隊便在 *** 和平解放前後,全面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推進,到1954年即侵佔了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麥克馬洪線」以南大片中國領土。

1954年印度 *** 公然在這塊非法佔領的中國領土上設置了所謂的「東北邊境特區」,由印度中央直接管轄,並建立基層政權,以加強控制。

為掩人耳目,印度 *** 修改官方地圖,在1954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圖上第一次把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標繪為中印邊界東段「已定界」,抹掉了自1935年「麥克馬洪線」公開後一直註明的「邊界未經定界」字樣,妄圖以此作為侵佔中國領土的根據,使非法侵佔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

1955年4月6日,印度 *** 在一份文件中稱,今後「麥克馬洪線」和「邊界線」的說法應停止使用,「麥克馬洪線」的提法應立即用「東北邊界」一說代替。

(二)印度侵佔中印邊界中段四塊爭議地區 中印邊界中段,是指中國 *** 阿里地區同印度旁遮普、喜馬偕爾和北方邦接壤的邊界。

它北起中印邊境西段邊界的終點6795高地,南至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的強拉山口(即里普列克山口),總長約450公里。

中段邊界有喜馬拉雅山橫亘,有通外山口道路19條。

其中什布奇、瑪那(卓尼)、尼堤、昆里賓里、達瑪、里普列克(強拉)等6個山口,為中印通商協定開放之山口,供兩國商旅往來貿易。

關於中段邊界,與東段和西段一樣,中國 *** 和印度 *** 之間未訂立任何條約和協議,從來沒有劃定過。

但雙方依循歷史沿革的管理范圍,已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線。

它從西段的終點起,往南沿著帕里河巨哇渠為一方、司丕提河的其它支流為另一方的分水嶺,通過這條分水嶺上的6226高地,在巨哇渠與司丕提河匯流處西面數公里與司丕堤河相遇,再沿司丕堤河到該河與帕里河交匯處。

在帕里河與司丕堤河交匯處以甫,邊界通過6791高地,沿口嶺南行,在什布奇山口嶺向南、通過5642高地、塔布龍山口和古木朗山口。

邊界在蔥莎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過瑪那山口。

從瑪那山口至卡美特山口,通過卡美特山以後,邊界沿著山嶺走向。

在烏熱、香扎和拉不底地區,邊界沿著三地區南面塵沖的一條連綿山嶺走向,通過尼堤山口以南的馬佐拉,經過烏扎拉渠的南面,到達昆里賓里山口西南的烏扎拉。

從烏扎拉起,邊界沿著象泉河支流和馬普楚河為一方、杜力干噶河和卡利河為另一方的分水嶺走向,經達瑪山口,到里普列克山口附近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止。

這條傳統習慣線在歷史上長期受到兩國人民的尊重和承認。

在傳統習慣線兩邊的邊民世代和睦相處,形成了相互間在貿易、宗教、探派蘆殲親、訪友等傳統友好交往。

多少年來,阿里地區的 *** 用土特產換取印度和尼泊爾的糧食、[印]卡·吉普塔:《中國邊界秘史》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頁。

布匹、茶葉及其他日用品,而印度沿邊地區又極需要阿里邊民生產的食鹽和羊毛等原料。

這種邊民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由來已久。

為發展邊境地區的經濟,中印兩國 *** 《關於中國 *** 地方和印度 *** 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中規定,將阿里地區的普蘭、姜葉馬加爾果,姜葉馬卡克拉、那不拉、然木如、波林三多、董不惹、尚格吉、噶大克、扎西崗等10個地方辟為市場,並開放什布奇等6個山口,還規定沿新卡藏布(獅泉河)河谷至扎西崗的習慣道路仍按以往習慣往來。

印度獨立後繼承英帝國主義的衣缽,逐步蠶食中國領土。

在中段,侵佔了中國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其中除桑、蔥莎較早為英國侵佔外,其餘地區都是在1954年中印兩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關於中國 *** 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簽字後,被印度侵佔或侵入的。

這4塊所謂的由於認識不同而形成的爭議地區,按照傳統習慣線的具體走向,都在傳統習慣線的中國一側。

尤其應該指出的是,被印度侵入的波林三多,是1954年中印協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中國 *** 同意在 *** 阿里地區開放的10個貿易市場之一。

它和其它9個市場都是應印度 *** 代表、印度大使賴嘉文先生在談判的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的要求而開放的。

但是,波林三多卻在1954年的協議簽定後不久被印度侵佔。

印度對中印邊界中段中國領土的入侵,是隨著它的領土擴張欲逐步升級的。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段印軍一般均未在邊境地區派兵設卡。

1950年中國人民 *** 進駐阿里後,印度就沿邊境一線加強了軍事控制,如加修道路和機場,派駐軍警,設立邊卡等。

嗣後,印度陸軍接管了中、西段全線防務,在邊境地區增調正規部隊,擴充地方武裝,加強戰備。

到1959年底,其在中國中段沿邊地區共分設兩個防區,33個據點,兵力增至5600餘人。

在旁遮普和喜馬偕爾地區由正規陸軍設防,設點10處,兵力4000餘人。

在北方邦地區,由武裝警察第九營設防,兵力1000餘人,設有軍事據點23個。

長期以來,印度當局恃其優勢兵力,以先下手力強的手段,逐步侵佔了上述4塊地區。

在巨哇、曲惹地區: 巨哇、曲惹地區在傳統習慣線以北中國境內。

1954年,印度官方地圖標為已定界,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

巨哇、曲惹地區早在17世紀中葉即由五世 *** 喇嘛規定為扎西崗的舉巴扎倉管轄的領地。

扎西崗的舉巴扎倉一直在這一地區管轄,徵收差稅,直到1958年才由於這一地區被印度所佔而被迫中斷。

1958年6月2日,印軍進入巨哇、曲惹,並在曲惹修房設卡,從此侵佔了該區。

在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 什布奇是中國扎達縣的一個村莊。

自什布奇西行5公里即到什布奇山口,山口道路寬廣,過往商旅多取此道,實力阿里地區重要門戶之一。

什布奇山口的傳統習慣線在其山口以西的活不桑河。

「活不桑」為「洗凈」之意,意即印度人來中國境喝三 *** 不桑河的水,可以吃牛肉;中國 *** 去印境喝三口水可食馬肉。

活不桑河與山口之間的草場水草豐美,歷來屬於中國什布奇村的放牧地。

從1954年起,印度地圖將此段邊界改為通過什布奇山口並標為已定界,形成爭議區。

1954年7月,印軍在拉容馬山頂刻上「印度斯坦— *** 」字樣,企圖將傳統習慣邊界線向活不桑河東移6.5公里。

1955年,印軍不斷在拉容馬山頂巡邏,阻止中國什布奇村民過山打柴割草。

1956年,中國邊防當局在什普奇設立邊防檢查站,巡邏於拉容馬的印軍隨即撤至活不桑河以西。

1957年3月,印軍在中國活不桑以東約4至5公里之曲賓呆惹建房兩間,並在通往南加的山腰路旁築碉堡兩座。

同年5月,印軍悍然在拉容馬山頂升起印度國旗,公然宣稱:中印以拉容馬山頂為國界。

經中國邊防當局多次嚴重 *** 後,印軍於當年11月撤回。

1958年4月,印軍再次侵駐拉容馬山頂,在該地修建營房6間。

並派兵進入曲賓呆惹,從此侵佔了該區。

在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 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是指桑久拉山口西南,公貢桑巴以東,甲扎崗噶河及其支流所經之地。

桑、蔥莎分別位於甲扎崗噶河的北南兩岸,相距25公里;波林三多位於托林西南,地處三岔路口,是1954年中印通商協定開放的市場之一。

此段邊界傳統習慣線位於貢桑布(橋),在蔥莎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瑪那山口,長約100公里。

1954年印度地圖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區。

桑、蔥莎和波林三多均屬 *** 扎達縣管轄,居民均為藏族,歷來都向中國原扎布蘭宗 *** 交納差稅。

1919年3月,英國授意印度真日邦派員越公貢桑巴侵入中國境內,在桑久拉山口和蔥莎私立石堆,在蔥莎附近設立書有真日文字的碑,製造國界標志。

1920年6月(藏歷5月7日或8日),英屬印度真日上邦又派員至桑、蔥莎非法丈量土地,修路建房。

1926年和1932年,原 *** 地方 *** 同當時英印殖民 *** 曾就這段邊界舉行過談判,英帝國主義企圖將國界推至桑久拉山口, *** 地方 *** 堅持以公貢桑巴為界,談判無結果。

人民 *** 解放阿里後,印度即以武力開始了向該地區的入侵。

1950年中國人民 *** 進駐阿里前夕,印軍即以1個連的兵力進駐公貢桑巴以西鮑哈爾。

1952年5月,印軍侵駐蔥莎,並至桑巡邏。

當時原扎布蘭宗宗本曾親往蔥莎與印軍交涉,但無結果。

1955年,印軍侵佔了波林三多。

在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 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均屬中國達巴宗(該宗現已撤歸扎達縣)管轄。

其中烏熱位於達巴宗正南偏東約60公里的峽谷中,是天然夏季牧場;然沖位於烏熱正西偏北;拉不底地區即香扎、朱畢鍾、拉不底等地的總稱。

此段邊界,傳統習慣線起自卡美特山向東南沿無名河北岸的分水嶺至喀巴夏,向東南經馬佐拉、姑馬拉、 *** 爾等山口至烏扎拉,長約65公里。

從1954年起,印度地圖將該地區劃入印度版圖,形成爭議。

1954年6月,印度派遣武裝人員越姑馬拉山口侵佔烏熱。

對此,7月18日和8月13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兩次向印度外交部提交備忘錄,要求其 *** 表示態度並令其軍隊立即撤出。

8月27日,印度外交部給中國駐印大使口頭照會,聲稱烏熱是印度領土,否認印軍入侵烏熱事實。

後因冬季氣候嚴寒,物資補給困難,印方武裝人員被迫於9月19日撤返印境。

1955年中國邊防部隊進駐了烏熱。

同年6月,印軍越姑馬拉山口重侵烏熱,形成了在中國領土內雙方對峙的緊張狀態。

入侵印軍後又因姑馬拉大雪封山,於9月15日由馬佐拉山撤回印境。

1956年,中印雙方就烏熱問題達成互不駐軍的協議。

按照協議,中國邊防部隊撤出烏熱地區,此後再未進入。

但印方卻於同年6月派兵侵入烏熱。

從此烏熱問題成為中段邊界問題的一個熱點。

1958年,中印雙方就烏熱問題談判,沒有結果。

到1959年9月13日,兩國 *** 僅就烏熱問題的來往文書達18份之多。

1955年印軍曾越境至香扎、拉不底測繪。

1956年7月,印軍侵入香扎、拉不底,以後逐漸侵佔了該區。

1955年後,印度 *** 開始修築蔥莎至衰拉山口的鄉村道,修建了房屋,以後逐步侵佔瞭然沖地區。

從上可以看出,印度 *** 在50年代乘中國邊防部隊立足未穩和對邊境未完全控制之際,侵入中印邊境中段地區設點駐軍,占據地盤,逐步蠶食中國領土,以造成在邊境領土爭端中對己有利的既成事實。

中國 *** 以中印友誼為重,謹慎處理了邊界糾紛。

當1955年在中國領土烏熱第一次出現武裝對峙的局面時,中國 *** 就主動提出領土爭端要通過談判解決,並命令中國邊防部隊按照協議撤出了烏熱地區。

對印方侵佔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桑、蔥莎、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中國領土,中國邊防部隊遵照上級指示,沒有以武力解除其武裝或逼迫其武裝人員退出。

對於入侵中國邊防哨所防區范圍的印方武裝人員,中國邊防戰士總是先行規勸其放棄越軌行動,只是在他們拒絕規勸的情況下才解除他們的武裝;邊防部隊除遇到武裝攻擊外,沒有首先使用過武力。

正因為中國採取了這些措施,才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事態升級和武裝沖突的發生。

印度當局在軍事入侵的同時,對阿里地區千方百計進行情報間諜活動。

1954年,印度特務白生生,以經商為名,搜集中國阿里駐軍 *** 、裝備、香號、訓練和供應等軍事情報,並深入普蘭縣拍照並繪制軍事形勢圖,當即被中國捕獲並驅逐出境。

(三)印軍入侵中印邊界西段三塊爭議地區 西段邊界的傳統習慣線分為兩部分,即新疆段和 *** 阿里段。

新疆和拉達克的傳統習慣線(新疆段)全部沿著喀喇昆侖山脈。

即:從喀喇昆侖山口起,向東沿葉爾羌河的支流和什約克河的分水嶺,再向東南沿山嶺而行,越過奇普恰普河,穿過6845高地和6598高地;從6598高地向南順山嶺行,穿過加勒萬河,通過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昌隆河之間的分水嶺,穿過昌隆河,然後沿山嶺東南行,到達空喀山口。

*** 和拉達克傳統習慣線( *** 阿里段)是由空喀山口起,轉向西南沿山嶺而行,穿過羌臣摩河和西隆格巴爾馬河的交匯處,再上升到山嶺,經過塔馬特山,沿羌臣摩山,過6107高地,順山嶺到愛尼山口,由愛尼山口向南,順山嶺經過6127高地,南行至班公湖北岸,穿過班公湖後到達該湖南岸;繼向東南到隆巨山,穿過桑格藏布河(印度河),沿科尤里龍帕河東南和汗里河南面的分水嶺到斯諾烏山,再經過帕里河直到 *** 阿里地區、印度旁遮普和拉達克三地的交界處。

全部西段邊界從未正式劃定過,但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的地區歷來屬中國管轄。

印度獨立後,於1954年修改地圖將中國境內的空喀山口、鐵龍灘、奇台大板、大紅柳灘、阿格拉山口、賣爭拿馬(尼亞格祖)、班公洛、巴里加斯等地劃入印度,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從而形成了阿克賽欽、班公湖、巴里加斯三塊爭議地區。

印度 *** 為了擴張其領土,50年代派遣軍警對中國西段頻繁入侵,逐步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一直發展到60年代初期深入中國境內設立了40多個侵略據點。

在巴里加斯地區: 巴里加斯地區位於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包括基古納魯河、烏木隆、碟木綽克(典角)、果洛4塊地方,面積約1900平方公里。

巴里加斯地區歷來為中國所屬,中國牧民自古以來就在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卓普河西岸的牧場、溫泉溝放牧,印度司丕提人到此地牧放者需交草錢。

巴里加斯的「神山」一帶尚有中國札西崗寺院的土地,由典角百隆耕種,至今從未間斷。

*** 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即沿著傳統習慣線守邊巡邏;1954年在典角設立邊防檢查站,以後撤至札西崗地區。

1955年5月,印軍占駐巴里加斯。

10月4日中國邊境工作組人員抵巴里加斯。

印軍當年撤回。

1956年,印軍設卡於巴里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與中國駐巴里加斯克邊防分隊隔卓普河相對峙,雙方約距650米;6月間印卡軍人越札西木爾化裝侵入中國邊防分隊駐地活動,被驅逐出境。

同年印軍在噶禾拉熱(典角拉熱)南麓修建營房7間。

上述入侵印軍於當年撤回。

1957年10月中旬,印軍在巴里加斯設立常年卡,開始對巴里加斯常年侵佔。

印軍從1956年起到1960年8月,先後14次侵入巴里加斯地區,強佔中國領土約450平方公里。

他們分別在中國領土上建卡設防,刺探軍情,破壞中國邊民生產,為所欲為。

他們還企圖以巴里加斯為基地,逐步將中國整個巴里加斯地區納入其控制范圍。

在班公湖地區: 班公湖地區,包括羌臣摩、羌巴瑪、俄夷、斯潘古爾4塊地方,面積約3950平方公里。

班公湖地區歷來屬中國管轄。

阿里日土縣多瑪、烏江和熱角等地方的 *** 一直在此居住和從事勞動。

*** 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於50年代初進入該地區剿匪和測量。

1959年中國 *** 先後在尼亞格祖、庫爾那克堡、斯潘古爾設立民政檢查站。

中國邊防軍定期沿傳統習慣線巡邏。

1959年7月28日,中國阿里邊境調查組一行16人,在班公湖地區普爾楚那附近的赤卻堅山工作時,越境印軍即以2人在北山腳下埋伏,5人向調查組逼近。

結果,7名印軍除1人倉皇逃跑外,6人被捕獲。

為首者是曲尼·拉爾中尉排長兼教官。

在曲尼·拉爾等6人被捕獲後,印度 *** 於7月30日照會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中國釋放被拘留的6名印度偵察人員,並詭稱班公湖地區系印度領土。

8月6日,中國外交部復照印度大使館:中國 *** 出於友好的考慮,已指示邊防部隊將上述非法侵入中國境內的印方武裝人員連同他們的武器和其它裝備於最短時期在原地遞解出境。

8月18日,中國邊防當局將6名印俘連同武器裝備驅逐出境。

印軍在1959年、1960年,不僅在班公湖地區非法越界,還不斷在中國境內挑起事端。

1959年9月23日,中國101測量隊在莫爾多附近測圖時,印軍竟開來一輛輕型裝甲車,後面尾隨持槍實彈的10餘名步兵,氣勢洶洶地越過莫爾多界石,侵入中國境內約500米,妄圖捕捉中國測繪人員。

為了避免武裝沖突,中國測繪隊員在邊防分隊掩護下主動撤離。

1960年10月9日,印軍8人乘吉普車2輛由莫爾多通道越境400米,觀察中國班公洛卡駐地,返回時竟鳴槍挑釁。

在阿克賽欽地區: 阿克賽欽地區是中印邊境西、中段最大的爭議地區,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阿克賽欽地區雖大部荒漠,人煙稀少,但它南接 *** 阿里,北接新疆,西鄰印控克什米爾,地勢高,為新藏間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正因為如此,昔日英帝國主義就一直覬覦阿克賽欽,並制定了各種企圖吞並這一地區的方案。

1954年,印度官方新地圖把從阿富汗到喀喇昆侖山口一段的邊界往後拉了一些,使之大體上沿著喀喇昆侖山的主脈,從而放棄了約翰遜及阿爾達等在這一地段的前進主張。

但是在喀喇昆侖山口以東,新地圖上的邊界線又向北拐,大致上又回到約翰遜——阿爾達線,把阿克賽欽包括在印度境內,從而形成爭議。

1956年中國開始修築新藏公路,其中通過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領土的阿克賽欽。

這條消息使印度當局感到「驚訝」,於是迫不及待地派遣印軍深入中國境內進行諸如偵察、測量、樹標等種種非法活動。

1958年9月9日,中國新藏公路線上的執勤部隊在阿吉攔干附近捕獲印軍7人。

從訊問中得知,尚有印軍8人在克孜勒幹活動。

12日這8名印軍亦被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在帕郎卡波抓獲。

從審訊和繳獲的材料中證明,印軍此次越境是其最高軍事當局直接組織的一次有計劃的偵察活動,其任務是校正1918年英人所繪地圖,並對上述地區的地形、道路、河流和氣象等兵要資料進行廣泛搜集。

為其在中國阿克賽欽地區擴張尋找和製造根據,他們所到之處,設立了許多新的標志,還將中國的一處天文點搗毀。

1958年10月22日,中國邊防當局將全部印軍被俘人員及武器裝備,經空喀山口遞解出境。

1958年10月18日,印度 *** 向中國 *** 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正式向中國提出了對阿克賽欽的領土要求。

印度 *** 聲稱:新藏公路通過的阿克賽欽地區「若干世紀以來就是印度拉達克地區的一部分」,並反誣「中國 *** 沒有首先獲得印度 *** 的准許,甚至沒有通知印度 *** ,就通過無可爭辯的印度領土建築一條公路,這是令人驚訝和遺憾的事。」這份備忘錄還問及中國是否收到關於一支印度巡邏隊失蹤的消息。

1958年11月3日,中國外交部就此向印度駐華大使館遞交了備忘錄。

印度駐華大使館11月8日復照中國外交部,再次承認有一個15人的印度小分隊在上述地區「正常巡邏」,並於「8月底以來下落不明」。

但仍聲稱「這一地區是在印度境內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爭執中的問題」。

中國在復照中指出,印度的武裝人員非法越境,進入中國領土,因而被扣留。

但本著中印友好精神,這批印度武裝人員已被遞解出境。

入侵是與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不相符合的,印方應該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經過這次交涉,中印在阿克賽欽歸屬問題上的沖突終於公開化了。

印度 *** 在復照中說,這一地區究竟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個爭執中的問題」。

這是印度 *** 唯一一次承認了存在爭執,但幾個星期之後,印度 *** 就推翻了這一立場。

1958年12月,尼赫魯在給周恩來總理的信中,再次誣稱印度擁有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 *** ,並說「印度的這些大片土地(中國地圖標明是屬於中國的)只能是屬於印度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對這些土地不存在爭端。」印度不僅在中印邊境中、西段地區侵佔中國領土,還不斷侵犯中國領空。

據不完全統計,僅1957年8月至1960年12月,侵入中國賽圖拉邊防區的印度和不明國籍的軍用飛機達29架次;1958年至1960年侵入中國阿里地區的飛機共達84架次,其中絕大多數是軍用飛機。

其企圖是偵察中國邊防軍情、 *** ,給入侵印軍空投空運,並對新藏公路、阿克賽欽等目標進行偵察、航空測量和空中攝影。

D. 中印的邊界線具體在什麼位置

包括印度地圖在內的上世紀上半葉的各種地圖中,中印之間的邊界大體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馬普得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線而行,在這條傳統習慣線北側地區長期以來歸中國行政管轄。1905年出版的「印度行政區劃圖」中,中印邊界東段的畫法與中國的地圖一致。1929年大英網路全書(第14版)中中國全圖的中印邊界東段部分與中國出版的圖一致。而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把「邊界」向北推移了大約100公里,大體沿喜馬拉雅山脊線走向,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劃歸英屬印度。中印邊界歷來只存在習慣性界限。西段:中國新疆、西藏與印度拉達克地區接壤部分,主要以喀喇昆侖山脈為界,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佔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爭議的焦點在空喀山口以北,歷來是西藏阿里與新疆交通的命脈。1959年印度開始入侵此地。中段:西藏與印度旁遮普等地接壤,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1954年印度開始侵佔此地。東段:西藏與印度阿莎姆邦接壤地區,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不丹以東、緬甸以西,是爭議最大的一段。1914年中英在西拉姆舉行西藏問題會議,事後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同西藏代表秘密在不丹以東中印邊界劃出非法界限,二戰後,印度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國傳統習慣界限,到達以北地區,1954年完全佔領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

E. 南印度和北印度怎麼劃分的

中國習慣劃分南方和北方,印度也習慣分為南印度(南方地區)和北印度(北方地區)。

大體上以中央邦的溫德亞山為界,劃分南北方:馬哈拉施特拉邦、奧里薩邦、安得拉邦、卡納塔克邦、喀拉拉邦、泰米爾納德邦和中央邦的南部以及果阿等七個中央直轄區屬於印度南方,大城市有孟買、班加羅爾、海德拉巴、馬德拉斯(金奈);溫德亞山以北的各地是印度北方,大城市有新德里和德里、加爾各答、艾哈邁達巴德、坎普爾。

訥爾默達河——默哈訥迪河一線是印度的南北地理分界線。

(5)印度怎麼認定邊界擴展閱讀:

1、北印度主要是主體民族,印地斯坦族聚居地區,南印度則主要是少數民族。印度人起源於一南一北兩個不同的祖先群體,其中北方祖先群體的基因與今天中東、中亞和歐洲人的基因相近,而南方祖先群體的基因比較獨特,與南亞大陸以外其他任何人群的基因都不相近。

2、印度南部為德干高原,但更靠近海洋,為熱帶沙漠氣候。而印度北部多平,,地表徑流較大,,大陸性氣候更為明顯。

3、北印度:宗教信仰主要以印度教為主,飲食以麵食(面餅)為主,語言主要為印地語;越往北上,人越白,越高大。

南印度:以佛教為主,飲食主要為米飯,南印更多地使用英語,包括日常的當人的交流。在印度信伊斯蘭教的人比較多,佛教主要分布在南部。南部的人普遍比較黑,因為陽光強烈,而且身材比較矮小。

F. 中印邊境線是怎麼劃分的

法律分析: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

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二十三條 故意破壞國家邊境的界碑、界樁或者永久性測量標志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G. 中國和印度的國界是如何界定的

中印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英國和西藏地方政府,雙方同意劃定「麥克馬洪線」將喜馬拉雅山麓以南地區劃入印度,但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拒絕承認。這個地域,中方稱之為藏南。在印度獨立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中國和印度在錫金邦的金手指地區存在領土爭議。

在中段,印度實際控制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中國實際控制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塞欽地區(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闐縣),印度控制巴里加斯的部分地區約450平方公里。
另外,根據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二國政府達成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巴方承認在中方劃歸新疆、巴方劃歸北部地區部分區域(喀喇昆侖走廊)屬於中國。
目前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但中國政府聲稱對西段不存在領土爭端。

H. 邊界的劃分國與國之間的邊界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

國際法規定:國家的邊界是指劃分一個國家領土和另一個國家的領土、或一個國家的領土和未被佔領的土地、一個國家的領土和公海以及國家領空和外層空間的想像的界線,邊界是有主權的國家行使其主權的界線.
由於邊界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劃分邊界的標准也各不相同,這就使得邊界的形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世界上大致有如下幾種邊界類型:
(1)自然邊界.所謂自然邊界是指以自然要素作為劃分邊界的依據.這是最早的邊界形式.一般以獨特的地貌特徵為根據,如高山、海洋、河流、湖泊、沙漠、森林等.具體包括:
①界山:界山是自平地天然突起的、分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的領土的高地.如阿爾卑斯山脈——瑞士、義大利、法國;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尼泊爾、不丹、中國;安第斯山脈——智利、阿根廷.
一般來說,邊界線是在山脊上沿著分水嶺走的.
但是邊界的劃分不僅涉及自然因素,同時還涉及到歷史、民族、經濟、文化等因素,因此,不能只用這個原則進行劃界,更不能借口分水嶺原則來侵吞他國的領土.
②界河:界河是分隔兩個不同國家的河流.如果河流是不通航的,邊界線原則上是在河流的中間,循著河流兩岸曲折而行;如果河流是可通航的,邊界線原則上在主航道的中間.但邊界也可以是河的一岸,例如長期以來就有條約或一個國家在其他國家佔有河流那一岸的土地以前就已佔有河流那一岸.這里應注意,如果在界河上架橋梁,在沒有特別條約的規定下,邊界線一般在橋梁的中間.另外,河流若是由於自然作用而改道,邊界也會發生變更.以下是一些界河:
格蘭德河——美國、墨西哥;奧德-尼斯河——德國、波蘭;多瑙河——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拉普拉塔河——阿根廷、烏拉圭;黑龍江——中國、俄羅斯.
界河爭端是經常發生的,導致兩國在邊界河流的爭執最常見的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由於河流改道或自然添附作用而導致邊界的重新劃定.如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格蘭德河,就是因為河床經常移位而引起近百年的關於兩國邊界的爭議.格蘭德河發源於落基山脈,全長3034km,其中美國和墨西哥界河約2000km.該河由於經常泛濫,河床不斷北移,淤積了大片土地,成為兩國相爭之地.1963年,兩國簽訂條約,將河流改道的部分領土平分,各得0.78km2,並決定修一條新運河,把這條新運河當作兩國的新邊界.
二是由於國際河流的利用而導致爭端.所謂國際河流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共有的河流.兩國之間的邊界可能是沿著河流走向,也可能是橫穿的國際河流,諸如萊茵河、尼日河、多瑙河、剛果河、亞馬孫河、尼羅河等.由國際河流導致的政治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國際河流航行的問題,一個是國際河流河水利用問題.關於在國際河流上航行的問題,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開始討論了,於1815年維也納公約才宣布不僅沿河國家而且一切國家的商船,都可以在歐洲國際河流上自由航行的原則,但這個原則當時只適用於歐洲,直到1921年巴塞羅那公約誕生,這個原則才得到全世界認可.河流自由航行原則的主要內容是:「在平等條件下,並在繳納因維持和改善航行情況而必須徵收的公平捐稅的限制下,准許一切國家的船舶在河流上航行.」由於國際河流是某些國家的領水組成部分,所以,這些國家不希望其他國家在自己領水范圍內活動,這樣,有些國家故意提高關稅,這就容易導致和其他國家的沖突.
關於國際河流河水利用問題,盡管國際法中曾規定:「一個國家不僅不得阻斷或變更從其本國流往鄰國的河的水流,而且同樣地,該國對於河水的使用既不得引起對鄰國的危害,也不得妨礙鄰國在它的部分對河的水流作正當的使用」.但國際河流河水的利用在當代仍然是地區政治沖突的直接原因.我們僅以印度河為例,印度河是巴基斯坦和印度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是該河域6000萬人口賴以生存的基礎.印巴分治後,劃給巴基斯坦的水系比較發達,劃給印度的則是乾旱區,這樣,印度河水成了兩國爭奪的對象.盡管1960年兩國簽署了河水使用協議,但由於近幾年河水改道,兩國糾紛又起.
三是界河中邊界的位置,盡管原則上規定在主航道中心線上,但由於各種原因,在有些河流上關於這一點仍有爭議,如茅利塔尼亞和塞內加爾發生的界河爭執就是這樣.塞內加爾認為,根據法國1933年的法令,邊界就從塞內加爾河的主流的右岸通過,茅利塔尼亞認為,這是違背國際法的,拒絕這種要求,兩國由此發生爭執而關閉邊界.
③界湖:界湖是分隔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領土的湖國則主張,中間線應劃在兩國本土海岸之間,即海峽中央,而讓海峽群島有由3n mile領海區和3n mile大陸架區構成的6 n mile區域.兩國為此爭論不休,最後經國際法院裁決.國際仲裁法庭認為,由於兩國本土海岸線大致相當,首要的邊界就是英吉利海峽的中間線,另一段劃在距海峽群島已確定的基線12n mile處.結果把海峽群島劃在一個被包圍的區域里.這樣,既避免了因海峽群島而導致法國失去海峽中央部分,又考慮了這一海峽的特殊情況.
(2)人為邊界.與自然邊界相對應,人為邊界是指以民族、宗教信仰、語言、意識形態、心理習慣等因素作為依據劃分的邊界.與自然邊界不同的是,人為邊界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當代世界政治地圖上,人為邊界多種多樣,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一種以政治力量作為劃界標准;一種是以居民的民族的宗教信仰、心理習慣等文化因素作為劃界標准.
①以政治力量作為劃界標准:這種邊界既存在於國與國之間,也存在於政治集團與政治集團之間;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在國與國之間的人為邊界最典型的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邊界.這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一個國家,政治體制、經濟形態完全相同,二戰後,德國成了東西方政治力量較量的地方,其結果便形成了兩個盡管民族相同,但政治體制、經濟形態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國家.兩國的邊界盡管是有形的自然物,但這已經是政治意義的自然物.集團與集團之間的界線最典型的是「東歐」和「西歐」的劃分.東西歐的劃分並不是一個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政治地理概念.「西歐」包括自然地理上的西歐、中歐和南歐部分國家;「東歐」包括自然地理上的東歐、中歐和南歐部分國家.「東歐」和「西歐」劃分的標準的主要依據是政治力量,這種界線與國家之間邊界不同,它是無形的.類似這樣的無形的國際界線還有「三個世界」的劃分、「南北關系」中的南與北的分界、「東西方關系」中的「東」與「西」的劃界.
②以文化因素作為劃界標准: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了許多新獨立的國家,許多國家在決定領土的范圍時,根據民族自決原則進行公民投票.許多歐洲國家的界線就是沿著民族的界線而劃分的,只要看一下歐洲的語言分布圖,就不難發現這一點.在一戰前,中歐和東歐許多國家都是奧匈帝國的組成部分,一戰後,隨著奧匈帝國的解體,出現了許多獨立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領土范圍和語言分布大致是相當的.如果我們深信語言在確定國家領土范圍時確實起過作用,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戰後,希臘和土耳其曾交換過200萬名少數民族.當然,我們談民族的語言在部分歐洲國家劃界時起過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語言是劃界的唯一標准,在有些地區,是很難區分出語言的界線的,這就要求劃界必須同時兼顧當地的村落、河流、山脈、行政區劃等因素.事實上,真正使用單一語言的國家只有少數.如果不算印第安語,巴西是使用一種語言的國家,澳大利亞也屬於此類.使用單一的阿拉伯語的國家也只有埃及、利比亞,其他國家都是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
除了民族、語言對劃界有影響外,還有根據宗教信仰來劃分邊界的.宗教信仰與語言不同,因為不同的民族可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而說同一語言的人卻可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某些地區,宗教信仰導致了大規模的國內摩擦,從而成為新獨立國家劃分邊界的一個基礎.如巴基斯坦與印度之間的邊界便是如此.印巴分治之前同屬印度版圖,並受英國殖民主義統治.二戰後,隨著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印度版圖內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矛盾加劇,英國於1947年6月根據英駐印總督蒙巴頓的建議,提出了蒙巴頓方案,主張根據宗教對印度分而治之,分為主要是印度教徒居住的印度聯邦和主要是伊斯蘭教徒居住的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兩個自治領宣布獨立.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邊界就是當時根據宗教分布而劃分的兩個自治領的界線.
(3)幾何邊界.幾何國界是指以經度或緯度等數理位置作為劃分國界的根據而劃分的國界,不考慮地表上的人文和自然狀況,又稱數理國界.如以緯度作為兩國邊界的:美國和加拿大基本以北緯49°作為邊界;埃及和蘇丹基本以北緯22°作為邊界.以經度作為兩國邊界的:阿拉斯加(美)和加拿大基本以西經141°作為邊界;埃及和利比亞基本以東經25°作為邊界.

閱讀全文

與印度怎麼認定邊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舞肩膀疼痛怎麼辦 瀏覽:322
流入印度的恆河在中國叫什麼 瀏覽:360
八月份伊朗有什麼節日 瀏覽:379
伊朗你好salam怎麼讀 瀏覽:604
中國哪個城市有鴿子 瀏覽:835
在印尼怎麼用餐 瀏覽:485
越南芒果什麼時候才能出國 瀏覽:421
漢朝時期的中國是哪個國家 瀏覽:620
去越南入境能帶多少錢 瀏覽:974
印尼一方沙子多少錢 瀏覽:89
印度的瑜伽術怎麼來的 瀏覽:571
英國皇室錢哪裡來的 瀏覽:1002
辦中國信用卡多久能審核通過 瀏覽:41
越南dunk怎麼辨別真假 瀏覽:535
義大利語gratis是什麼意思 瀏覽:518
印度政府為什麼治理貧民窟 瀏覽:932
中國同印度交界是哪個省 瀏覽:473
印度疫情怎麼傳入廣州 瀏覽:210
印尼炒飯英文怎麼說 瀏覽:989
去越南販牛到中山需要多少關稅 瀏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