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雨極在哪裡呀
世界雨極指位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阿薩密邦的乞拉朋齊 。
乞拉朋齊距離首府西隆南約51千米,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作為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可謂是實至名歸,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降雨量可以與之相比,世界「雨極」這個寶座,對於乞拉朋齊而言,是沒有任何挑戰者的。
乞拉朋齊降雨量介紹:
根據統計,乞拉朋齊的年平均降雨量可以達到10935毫米,而有記錄的最高降雨量則達到了26461.2毫米,這個數字是在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間錄得的,而在此之前,乞拉朋齊已經數次刷新過由自己所保持的最高降雨量紀錄,如果和中國的火燒寮相比,這里的最高降水量已經超過了火燒寮最高降水量的3倍以上。
㈡ 乞拉朋齊在哪個國家
乞拉朋齊在印度國家。
乞拉朋齊位於印度東北部梅加拉亞邦(Meghalaya),坐落在布拉馬普特拉河(the Brahmaputra)南側東西走向的卡西山地(the Khasi Hills)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海拔1313米。緯度為北緯數畢25.3度世畢首, 經度為東經91.7度,乞拉朋齊人口約6000多,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
乞拉朋齊距離首府西隆南約51千米。居民多為卡西族,屬母系社會。乞拉朋齊位於南亞孟加拉灣北岸的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和恆河下游,坐落在東西走向的卡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即孟加拉國、印度東北部一帶。
自然氣候:
乞拉朋齊的降水主要屬於地形雨。在6月至9月的雨季時,來搜數自印度洋的暖濕西南季風從恆河三角洲一路進入孟加拉國的低地平原,在向北前行300-400千米後,突然受到卡西山地的阻擋,被迫在2至5千米的范圍內上升至1370米的高度。氣流被迫抬升時,發生絕熱降溫,使其中的水蒸氣凝結為水滴,在山地的迎風坡乞拉朋齊形成降雨。
雨季時河水潰決,恆河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實際上已經變成一片湖澤。由於洪水較暖,西南季風在到達乞拉朋齊之前,先吹拂到這片低地湖澤上,因此季風氣流飽含了大量的水汽,更使乞拉朋齊的降雨量猛增。10月起西南季風逐漸消退,乞拉朋齊的降水量開始銳減。
㈢ 世界降水最多的地方:母系社會,以樹為橋
很多朋友都不怎麼喜歡雨天,雖然下雨天可以和很多東西更配哦,但是不能去逛街、不能去購物,只能窩在家裡,是不是很煩惱呢?
對於這樣的朋友,如果告訴他們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在特殊的月份里有28天都是在下雨,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感覺不可思議呢?
在印度東北部的梅加拉亞邦,有一個叫做乞拉朋齊的地方,它被稱為「世界雨極」。看到這樣一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難理解,這里肯定是經常下雨的。
沒錯,在這個地方,每年的5-9月的雨季中,月平均降雨天數為25-28天,居世界首位。
1.記錄的創造者。
讓我們用數字來看看乞拉朋齊的「世界雨極」的稱號。
在1860年8月—1861年7月一年的時間里降雨量達到了20,447毫米,首次奪得了世界「雨極」的稱號。
時隔99年後,即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齊再一次以26,461毫米打破了自己的記錄。
我國雨極的記錄是1912年台灣火燒寮創造的,只有8,408毫米。差不多隻有乞拉朋齊的1/3。
2.因何降雨眾多?
印度洋是世界最潮濕的地區,當著名的西南季風從孟加拉灣吹向青藏高原時,巍峨的喜馬拉雅山不讓它越過,濕潤空氣被迫發生上升運動,凝結成大量雨滴。
所以乞拉朋齊的降雨屬於一種地形雨,暖濕氣流和高山阻隔是形成關鍵。
3.「世界雨極」仍有人住。
在降水如此之多的地方,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潮濕的空氣不利於保存食物,正常人也會因此患上很多的相關疾病。
可是在乞拉朋齊,仍生存著一種古老的少數民族:卡西族。
據印度2001年人口統計,乞拉朋齊還有10,086人,49%男性,51%女性,多為卡西族。
4.母系社會。
至今卡西族仍保留一些母系社會的傳統。比如男子結婚後要搬到妻子家裡去住,子女隨母親姓,家裡的遺產由家裡最小的女性繼承等等。
(似乎這里終於不用男性買房了~~~)
5.「種」出一座橋。
卡西族在當地創造了一種奇特的建築:樹橋。
在日常生活中,卡西族人發現一種叫做印度榕的植物具有非常發達的次生根系統。所以當人們遇到一條河阻攔了去路時,就去尋找印度榕,然後把檳榔樹的樹干挖成中空橫跨在河上,引導印度榕的根系往檳榔樹做成的管子里生長。到了河對岸的土壤,次生根就紮根了,一座橋就這樣被「種」出來了。
一般的橋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老化,而樹橋始終在成長和自我修復。據說當地最古老的樹橋已經使用了500多年了。但一座樹橋要10-15年才能成形,看來越是牢固持久的東西,越是需要時間的打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