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人的起源,組成。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0億人,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方邦、中央邦、德里、拉賈斯坦邦、 哈里亞納邦、 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也有分布。 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 「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
對印度種族的劃分,歷來聚訟紛紜。目前,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於1935年提出來的。他將印度的種族戈U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歐人(the Nordics)。
尼格羅人是最早來到印度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種族實體。「尼格羅」的含義是「黑人」。因此,所謂尼格羅人即黑人。按照人類學家的描述,尼格羅地理人種亦稱非洲地理人種,原住於非洲南撒哈拉地區。非洲的剛果人種和開普人種就是典型的尼格羅人種。這一人種的特徵是:皮膚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短小,前額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寬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顯然,他們與非洲黑人存在血緣關系。一些人類學家根據印度尼格羅人目前的居住地點提出一種假說:尼格羅人曾遭到前達羅毗荼人和達羅毗荼人的驅逐。與尼格羅人相比,這些新移民既強壯又聰穎。尼格羅人或被他們同化,或被他們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對榕屬樹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曾與繁育和靈魂相聯系,在印度也很流行。這可能與尼格羅人的原始信仰有傳承關系。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對魚類、動物和植物的圖騰崇拜觀念,也同樣可能源於尼格羅人。部分印度尼格羅人使用弓箭打獵。因此,有些人類學家認為,應當將這一起到延伸人類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發明歸功於他們。印度尼格羅人的存在,也為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四散開來的流行學說提供了佐證。
在尼格羅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至於原始澳大利亞人從何而來,學術界眾說紛紜,迄無定論。一種學說認為,他們很可能是在冰河時期沿著陸橋來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時期穿越白令海峽從亞洲遷徙到美洲那樣。還有一種學說認為,原始澳大利亞人未必來自大洋洲,但是他們在血統上與一些屬於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島上的土著人種關系極為密切。另外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他們似乎來自巴勒斯坦。這一種族的特點是,頭發捲曲,膚色發黑,鼻子扁平,嘴唇寬厚。顯然,他們在體貌特徵上與尼格羅人有相I司之處。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見於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帶有泛靈色彩的儀式,即為原始澳大利亞人的遺風。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幹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也有的學者,如英國著名人類學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對於印度人種外來說持懷疑態度,認為印度次大陸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種的真空。
以蒙古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
② 為什麼印度人遍布全世界
印度移民在許多國家占據重要地位,在一些國家處於主要地位,成為這些國家的主人。印度洋中的島國模里西斯屬於非洲,大部分人口屬於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後裔。模里西斯附近的島國塞席爾,也有大量的印度移民。馬達加斯加的印度移民也比華人多。在東非國家,也有一些印度後裔。
在東南亞的前英國殖民地中,有大量的印度後裔。比如,新加坡8%的人口是印度後裔,馬來西亞7.4%的人口是印度後裔。
在太平洋的島國中,斐濟44%是印度後裔。
在拉丁美洲的牙買加有大量印度後裔,聖盧西有少量印度後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40.3%是印度後裔,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大族群。蓋亞那48%的是印度後裔,是這個國家的第一大族群。蓋亞那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48%的印度移民,等效於為印度人佔領了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一個浙江的面積。蓋亞那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國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就是保護自己國民,使自己的國民能更好的生存,使自己國民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更多的繁衍自己國民的後代。
從以上統計看,印度海外後裔基本可以控制的國家數量有3個國家。模里西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蓋亞那。占重要地位的國家一個,斐濟。
華裔只在一個國家(新加坡)占據主導地位,其它國家都是相對次要的地位。對比海外華裔,印度後裔還是很成功的。美國的華裔多,美國的印度後裔也不少。英國的這些殖民地變成了印度的實際殖民地。印度後裔在其它的非英國殖民地數量也很大。就是在英國,這個印度的前宗主國,也有大量印度的殖民者。雖然在過去,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實際情況是,殖民印度的英國人,遠沒有殖民英國的印度人多。實際效果恰恰相反,英國更象是印度的一個殖民地。
海外的印度後裔沒有海外的華裔更加留戀自己祖先的國土,這可能與文化有關,也可能與印度的種姓制度有關。海外印度後裔對印度發展的貢獻,沒有海外華裔對中國發展的貢獻大。
③ 印度在美國有多少人口
印度在美國有4085828人口。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美國共有4,085,828名印度裔居民,佔美國總人口的1.3%。這些印度裔移民主要分布在紐約、新澤西、加利福尼亞、華盛頓、德克薩斯州等地。
④ 印度高種姓有多少人
問題一:印度有多少高種姓人口 印度高種姓的真實生活 真正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種姓原本就在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上處於優勢,而「賤民」、部落民等人群又可以通過預設配額獲得上升通道,因此賈特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人群就被置於極其尷尬的地位,同時受到兩面擠壓。全印度賈特人口總數多達8200萬,分布在哈里亞納的賈特人占邦總人口的約三分之一,與此同時賈特人也彼此抱團形成很強的政治影響力。因此,受到經濟、社會壓力的擠壓,但是又有一定政治影響力的賈特人自此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開始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要求 *** 將他們納入「其他落後階層」以此獲得預設配額的特權。
問題二:印度都有哪些種姓等級? 您好,種姓制度是印度社會特有的一種等級制度,它是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產物。按照這種制度,每個人一出生就屬於一個特定的等級,職業也是世襲的,各等級間界限嚴格,不能通婚,不能交往,甚至不能同井而飲、同席而坐。即種姓是指職業世襲、內部通婚、不準外人參預的社會等級(身份)集團。種姓在古梵語中稱「瓦爾納」,意為「膚色」、「品質」;印地語叫「�^提」,意為「種」、「出生」;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意譯為「種姓」;葡萄牙人稱為「卡斯特」,意為「族姓」、「出身」。早在奴隸制時期,印度社會即已分四大等級:「婆羅門」(僧侶)掌握神權,主持祭祀,是人民精神生活的統治者;「剎帝利」(貴族、武士),掌握政治、軍事實權,是古印度國家的世俗統治者;「吠舍」(農牧民、工商業者),多屬被剝削的小生產者;「首陀羅」(奴隸、雜工、僕役),是沒有任何權利的被壓迫、被剝削者。這種制度主要盛行於印度教教徒中。被印度教奉為聖書的《摩奴法典》,把這四個等級的起源歸於梵天(造物者)身體的四個部分,即婆羅門出自他的口中,剎帝利出自他的雙臂,吠捨出自他的雙腿,首陀羅出自他的雙腳。印度教的經典還認定前三種等級的人是可以獲得「再生」的,而首陀羅則沒有這種權利。隨著階級分化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後來在恆河流域的一些王國里,原來的四個等級又被細分為許多等級(亞種姓)。結果種姓日益增多,制度日趨復雜。在原來的種姓之外,又出現大批「不可接觸者」,即最受歧視和壓迫的「賤民」,他們絕大多數人沒有土地,沒有權利,只能在農村當佃、雇農,或在城市從事「不潔」行業,如洗衣、製革、屠宰、清掃等,他們的人身和用過的東西都被認為是「齷齪」的,他們不能同其他種姓的人接觸,不能進入寺廟、學校等公共場所。現代的種姓制度共分三大等級,即大體由原來的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所組成的高級種姓,由原首陀羅組成的低等種姓以及被稱為「賤民」或「不可接觸者」的第三等級。印度的種姓制度破壞了人民團結,阻礙了社會發展,對整個社會起著極大的分裂作用。印度獨立後,曾經制定法律禁止種姓歧視,不過在今天封建關系佔主導地位的印度農村裡,種姓制度仍根深蒂固地存在著,在印度社會中仍有很大影響.CSST中國留學生境外服務團隊 本次回答人:Ms.Pirate中國留學生網(印度) 釘ndiastudy
問題三:印度高種姓有哪些 印度的高種姓有哪些 但是一般高種族不會和低種族結婚,一是不允許及觀念,二是生出來的就是賤民了。即使有也大多是高種族男人娶低種族女人,反過來的非常少。 追問: 但聽說婆羅門和剎帝利之間是會通婚的,剎帝利把女兒嫁到婆羅門要雙倍嫁妝,如果是剎帝利男孩娶婆羅門女孩,嫁妝又怎麼算呢?還是說女兒代表父母的顏面,婆羅門家族根本不允許女兒嫁到低種姓家裡? 回答: 差不多,一般不會把女兒嫁給比自己低種族姓氏的,現在雖然松一些但還是沒什麼,印度的等級觀念是非常嚴格的。婆羅門和剎帝利的確會通婚,但也是像你所說的那樣剎帝利把女兒嫁給婆羅門,付雙倍嫁妝。 在印度來說,女的可以高攀,但不能下嫁。男的就沒那麼嚴,娶低種族的也可以。總之就是可以娶比自己低的,但不能嫁比自己高的。
問題四:印度在古代有多少人口?四大種姓分別佔百分之多少? 印度從古至今都是僅次於中國的人口稠密地區,至於四大種姓制度那是在天竺古王國時代的印度存在,這之後的歷史,種姓都是名存實亡,印度社會上幾乎不停的產生亞種姓群體。
印度建國時賤民比例大約是15%,不過1947年印度 *** 宣布取消種姓制度以後就各種姓階層數量只能估算了。
問題五:印度人高種姓和低種姓怎麼區分 印度人高種姓和低種姓比較難區分因為民族成分比較復雜只要知道種姓是世襲的就可以了
但是種姓與姓氏不同如果過高種姓的男性跟低種姓女奴的後代還是低種姓的奴隸
有個比較好的例子就是佛祖家族的長老跟低種姓女奴的女兒偽裝成公主嫁給鄰國,被鄰國認為是受到了侮辱,直接導致了釋迦族的滅亡。
種姓其實就是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階級人為劃定界限,與統治者的血源有直接關系,比如由於雅利安人最後居上,所以一般高種姓的人膚色都較淺,而低種姓的人膚色都相對較深。
每個人的種姓生下來就被固定當然也有例外傳說中只有大黑天為4個人改過種姓
問題六:印度各個種姓、賤民占人口比例各自是多少? 賤民大約是15%,不過1947年宣布取消種姓制度以後就只能估算了
問題七:印度有什麼種姓? 種姓 印度婆羅門教主張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種姓(Varna):婆羅門(Brahmana,祭司),剎帝利(Ksatriya,貴族),吠舍(Vaisya,平民),首陀羅(Sudra,奴隸),各種姓之間不能通婚,身分、職業世襲,另外還將戰俘以及不遵守種姓制度的人列為不可接觸的賤民――旃陀羅(達利特)。雖然印度許多新的宗教(如佛教)的成立都是基於反對種姓制度,但在婆羅門教融入印度教後,種姓制度仍維持一定的影響力。即使現今印度憲法賦予人民平等權,種姓歧視的殘跡仍存在於社會中。 印度人口2008年估計有1,147,995,898人,排名世界第2,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分布於恆河平原。印度的識字率為61%(男: 73.4%;女: 47.8%),性別比是1.064 男/女,預期壽命68.59 歲,人口增長率為1.606%,出生率為22.69 /1,000 人。印度由於貧富差距大,都市中有不少的貧民窟,傳染病竄流:登革熱、瘧疾、日本腦炎、甲型肝炎、E型肝炎等危險程度皆高。CSST中國留學生境外服務團隊 本次回答人:Zacyi中國留學生網(印度) indiastudy
問題八:印度人是怎麼區分高低種姓的 歷史老師告訴你
古印度的種姓制度,把人分成四大種姓,由高到低分別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此制度與古代其他國家地區等級制度不同(最最 *** )的是人一旦出生,你的種姓(等級)不能因為財富和官爵的變化而變化。俗話說就是出生就定死了。
今天雖然早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它的殘余依舊根深蒂固影響著印度。
問題九:印度各個種姓、賤民占人口比例各自是多少 80分 印度早告別種姓時代了,那是古王國時代的印度,這之後的歷史,種姓都是名存實亡。
⑤ 溫哥華印度人多嗎
多,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有件事已經成為現實:印度人要佔領全世界了。
美國、英國、澳洲……移民國家還是非移民國家,印度人都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加拿大,可以說是佔了少數族裔的半壁江山。
據CIC News報道,印度已經成為加拿大人才來源的第一國家。
在2021年,加拿大迎來了超過40.5萬名移民,創歷史新高。其中,有近三分一是印度裔。
同時,加拿大還接收了近45萬名國際留學生,其中印度人占總數的近50%。
此外,有超過1萬名印度人通過臨時外國工人計劃(Temporary Foreign Worker Program),移居加拿大。還有約13萬名印度人通過國際流動計劃(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獲得了工簽。
CIC News認為,印度新移民數量這么多,有國際和加拿大國內兩方面因素。
在國際上,印度中產階級人口不斷增長,他們擁有加拿大移民、難民和公民部(IRCC) 批准簽證所需的教育水平、語言技能、工作經驗和定居資金。
這些條件對於所有希望移居加拿大的印度人來說都很重要,無論是永久居民、外國工人還是國際學生。
另一個重要的國際因素是,美國移民通道越來越閉塞,導致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在美印度人移居加拿大尋求PR。
在國內,加拿大進行了多項對印度人大有裨益的重大移民政策改進。
2015年,IRCC引入了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來管理其主要的聯邦經濟類移民項目。
裡面的綜合排名系統(CRS),根據候選人的年齡、教育程度、語言技能、工作經驗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是否擁有加拿大教育和工作經驗)對候選人進行評分和排名。
鑒於他們擁有的上述特徵,印度人往往在CRS系統里表現良好,並且很容易成為通過EE獲取楓葉卡的主要新移民來源。
比如,印度人的高英語水平,使他們比許多其他國家的國民具有顯著優勢。
此外,IRCC於2018年推出了Student Direct Stream (SDS),以允許符合條件的印度人快速獲得學簽。
SDS也比通過正常途徑申請學簽的通過率更高。印度人在加拿大完成學業後,拿到畢業工簽(PGWP),繼續在這里工作,就能在EE,以及許多其他加拿大移民計劃(比如省提名)中利用自身優勢成功移民。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主要國內因素是,加拿大大量的印度僑民,以及印度文化在全國范圍內的日益流行。
這有助於印度移民在加拿大找到家的感覺,並支持他們安家樂業,融入本地生活。
如果僅從最新人口普查數據來看,加拿大印度裔人數為137萬人,占總人口比例的3.8%,不及華裔人數177萬人和總人口佔比5%。但就影響力而言,印度移民在加拿大政壇創造的紀錄遠遠超過華人。
其中第一位亞裔省長為來自印度旁遮普的BC前省長杜新志(Ujjal Dosanjh),第一位國會政黨領袖為祖籍印度旁遮普的聯邦新民主黨領袖駔勉誠,第一位亞裔國防部長為出生在印度旁遮普的石俊(Harjit Sajjan)。
此外就上屆大選結果來看,共有17名印度裔當選國會議員,當中還誕生了第一位亞裔女性國防部長阿南德 (Anita Anand)。
包括政治領域以外的北美企業界,只要一個印裔上位,他或她底下的正式員工或臨時工助理幾乎全是印度人,有的是宗親關系,有的則是同一個宗教信眾。
在溫哥華,經常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計程車、大型貨車行業、郵政系統、機場地勤,農場庄園在加國幾個大型都會區里,基本上被印度人壟斷,連建築公司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印度人經營。大溫地區的素里中部地區更是如同印度人的解放區,印度寺廟、印度餐廳、印度商貿城比比皆是,大街上穿著紗麗的印度婦女隨處可見,彷彿到了印度的一個村落。
印度人社區里,招牌只以旁遮普語書寫,經常看不到英文,但白人不介意,媒體也不會批評。印度移民做出什麼不守規矩的事情,西方媒體也不會特別挑出來說。甚至連大溫槍擊案死者和嫌犯幾乎都是印度裔,媒體和社區也不會像處理華人新聞一樣,刻意去強調族裔背景。
很明顯,印度人在加拿大,某些程度上混得比華人更好。
對此,不少華人網友有感而發:
「以後加拿大可能是印度人的天下了,因為他們生孩子確實很迅猛。」
「其實印度人最喜歡去的國家是美國,因為美國綠卡太難拿了,就退而求其次來到了加拿大。很多印度單身年輕人都把加拿大做跳板,始終想去美國找工作,問為什麼?他們說那兒的工資高,機會多。另外,印度人特別抱團,一個地方出來的人,先來者都會誠心照顧後來者,當人人在各自事業發展中,就建立了關系網(
⑥ 請問新加坡的華人和印度裔有多少人啊
截至2021年8月,新加坡的華人佔新加坡人口的74.2%。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4大族群來區分:華人佔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人口
新加坡人主要是由近一百多年來從歐亞地區遷移而來的移民及其後裔組成的。其移民社會的特性加上殖民統治的歷史和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得新加坡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社會特色。 2017年6月,總人口561萬,公民和永久居民396萬。 2018年6月,總人口約564萬。
截至2021年8月, 總人口570萬,公民和永久居民403萬。華人佔74%左右,其餘為馬來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馬來語為國語,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用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加坡
⑦ 印度人口2020總人數幾
截止2021年,印度人口13.24億,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全國共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7)印度人後人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印度文化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
印度-雅利安語支及達羅毗荼語系分別為印度主要語支,分別占總人口的74%及24%,其他語言則屬藏緬語族、南亞語系,印度未訂定國語。印度的官方語言是印地語,約30%人口使用,為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英語已經在1965年終止了它唯一官方語言(或與印地語相同的)的地位,但依舊保留了它「第二附加官方語言」的地位,亦是全國性的通用語言,主要在政治和商業交往場合使用,英語在教育方面也相當重要,尤其是中等及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