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怎麼看待中國軍隊對待印度戰俘

怎麼看待中國軍隊對待印度戰俘

發布時間:2024-02-29 04:51:32

① 我軍繳獲印度數百輛軍車,周恩來:加滿油後全歸還!事後發現高明

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舉世矚目的對印反擊戰。我軍從西藏和新疆兩個方向同時發動進攻,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將7個旅的印軍盡數殲滅,俘獲印軍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擊斃62旅旅長辛格准將的重大勝利。同時還繳獲各種火炮300多門,飛機5架,包括10輛坦克在內的數百輛軍車。

停戰後,我國政府做出了一個令世界大為震驚的舉動:除了將3000多名戰俘全部遣返之外,還將我們在戰斗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以及其他軍用物資全部歸還。更令人稱奇的是,周恩來還專門指出:「我們在歸還印軍戰車前不僅要擦洗干凈,而且還要加滿油,然後再通知印軍來領回。」

這種將繳獲物資以如此方式全部歸還的做法,在中外戰爭史上還不曾有過。周恩來的這個舉措,到底有什麼用意呢?難道是所謂的「窮大方」嗎?作為一個指揮過千軍萬馬的統帥,周恩來自然不會「窮大方」,他的這種謀劃其實非常高明。

作為兩個人口大國、文明古國,中國和印度幾千年來以來就沒有發生過什麼軍事沖突。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亞洲之時,中國和印度都飽受其害。因此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與印度關系一度非常融洽。

當時的中國正受到西方國家的孤立,而印度也成為新中國對外發聲的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是新中國與西方國家相聯系的紐帶。

1954年,尼赫魯帶著自己的女兒英吉拉·甘地訪華,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給予了熱情招待。不僅如此,中央領導還組織北京市民,舉行了一場空前絕後的歡迎盛會。這在中國外交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印兩國的關系開始急劇惡化,這是因為中印邊界一直有個 歷史 遺留問題。1914年春,英國殖民者召開了非法的西姆拉會議。在會議中,英國代表麥克馬洪背著中國政府的代表,設計了一條西起中國不丹邊境、向東延伸的非法邊界線,企圖將中印邊境約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為己有。而這條線,也被稱為麥克馬洪線。中國歷屆政府,都不承認這條邊界線。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後。印軍開始向麥克馬洪線推進,並於1953年基本侵佔了該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在中印邊界中斷,印度於1952年開始發動入侵,佔領了近2000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在中印邊境西段,中印兩國素來就沒有什麼爭議。但從1954年起,印度開始對我阿克欽賽地區提出領土要求。1955年,印度軍隊公然越過中國的行政管轄線,侵佔了中國的巴里加斯地區。

一開始,中印邊界問題只是個單純的外交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談判和友好協商的手段解決。在那個時候,抗美援朝戰爭剛剛結束,而盤踞在台灣的蔣介石集團則在美國卵翼之下蠢蠢欲動,試圖卷土重來。因此我國的主要軍事力量,主要分布在東北以及東南沿海。中印邊境,很顯然是個次要方向,並非優先解決的事項。

因此我國提出了一個擱置爭議的方案:在中印邊境東段,印軍從佔領的地方退回去,在邊界問題解決之前,中國軍隊也不越過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在西段,印軍不得越過中國的行政管轄線,從侵佔的巴里加斯地區退出去。

在當時的中印邊境,中國軍隊和印度軍隊的對峙已經非常緊張,擦槍走火的事件屢有發生。因此以毛澤東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出於對和平的渴求,希望中印兩軍能脫離接觸,以免發生真正的熱戰。

然而印度人絲毫不理會中國的合理建議,反而變本加厲地向中國全面提出全面的領土要求,他們不僅要求中國承認印軍對上述中國領土的佔領,反而進一步要求中國將阿克賽欽等地區約3.3萬平方公里土地也讓給印度。

在提出領土要求的同時,印度從1959年6月至9月,就侵佔了我國朗久、兼則馬尼、馬及墩、班公湖以及烏熱地區。不僅如此,印度還對中國邊防部隊開槍開炮,製造流血事件。我國的善意,不僅沒有讓印度停止侵略的步伐,反而還愈發囂張。那麼印度迷之自信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

首先,印度當時正處於春風得意的時期。由於地理位置重要,人口眾多,因此印度是為數不多的,被美國和蘇聯同時拉攏和支援的國家。不僅如此,印度總理尼赫魯在萬隆會議上大出風頭,和鐵托等人一起,成為「不結盟運動」的首腦,在新興發展中國家也具有極大的威望。

反觀我國,當時的外交環境可以用極其嚴峻來形容。當時的中國,已經和蘇聯交惡。因此中國必須應對蘇聯和美國兩大戰略方向。若中印開戰,美國和蘇聯毋庸置疑會站在印度一邊。

其次,印度的軍事實力並不弱。印軍作為英軍的仆從軍,曾參與過兩次世界大戰。因此戰斗經驗豐富的印軍,號稱打遍歐亞非三洲的部隊。自建國到中印戰爭,印軍作戰還從未輸過。

印度人一直聲稱,一個印度兵可以抵擋十個中國兵。1951年,印度在朝鮮派出觀察員,目睹了志願軍痛打美軍的神勇表現。於是立即改了口:一個印度兵「只能」對付六個中國兵。

印度陸軍部門認為,「不管中國軍隊做出何種程度的反應,印度軍隊都有能力將其壓下去」。更糟糕的是,較低級別的軍官也受到了高層軍官這種想法的影響,結果連基層部隊都洋洋自得。

最後,從中印邊境的地理態勢來看,對我國確實不利。我國向中印前線運送補給,必須經過高聳的青藏高原,輜重運輸成本極高,人員補充不易。在青藏高原供應一個團,其花費相當於平原地區的一個師。

而印度人則背靠人口稠密、物資豐富的大平原,可以輕松地調兵遣將以及籌集作戰物資。因此印度人料定,中國肯定不敢反抗印度,印度軍隊只管前進就是。而這也是尼赫魯所謂「前進政策」的由來:「推進到哪,哪裡就是印度的領土。」

是可忍,孰不可忍。到了1962年,戰略機遇期終於出現了。當年10月15日,美蘇之間爆發了古巴導彈危機,兩個超級大國將各自的核彈相互瞄準,一場足以毀滅人類文明的核大戰一觸即發。此時的美蘇兩國,都無暇將目光投向亞洲。

於是毛澤東決定利用這次戰略機遇,對印度來個快如雷霆一般的打擊,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厲害。為此,毛澤東召集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賀龍等領導在中南海開會,制定了對印作戰的戰略計劃。

毛澤東認為,印軍在向中國境內推進時,一再違背兵家大忌,僅在一線投入大量兵力,縱深兵力卻十分空虛,就猶如一個雞蛋殼,只要敲破了,就猶如無人之境。

與此同時,印軍的戰鬥力實際很差。前敵指揮張國華認為,印軍的戰斗水平還不如國民黨的一般部隊,相比於五大主力,就更不如了。同時,印軍官兵上下涇渭分明,軍官都由養尊處優的上等種姓擔任;士兵則皆為低種姓,他們忍飢挨餓、備受折磨,士氣很低。

反觀我軍,則官兵一致、上下一體、將士用命。兵法有雲:「上下同欲者勝」。我軍在作戰慾望上,遠勝於印軍。

與此同時,印度軍隊十分怕吃苦,不善於長途行軍,缺乏高原作戰經驗綜合素質極差。他們推己及人,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去行軍的惡劣地區,中國軍隊肯定也做不到。因此我軍完全可以出其不意,發揮我軍所擅長的穿插滲透戰術,將敵人分割包圍,然後徹底殲滅。

在巨大的軍事地圖面前,毛澤東指著地圖上的印軍據點,用手做了一個橫掃的姿勢,自信滿滿地說:

就在我軍緊鑼密鼓,准備對印軍進行懲罰的同時。以周恩來為首的外交部門也在進行著奮戰。

在外交部第一次研究會議上,周恩來對羅瑞卿、耿飈等人指出:印度不顧國際慣例,對我不宣而戰,我們可不能像它那樣,而是應該光明磊落,在自衛反擊戰開始之前,要想印方遞交找回,通知我邊防部隊即將發起反擊,並說明我軍被迫自衛反擊的理由和目的。

周恩來認為,對印戰爭不僅是一場軍事戰,更是一場政治戰。這場戰爭不僅要震懾印度擴張主義者,同時也要向全世界展示我「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的風范。我軍反擊印軍,是有正當理由的,是符合國際規矩的。這樣一來,我們就不會授人以柄,在外交層面和國際輿論中陷入被動。

戎馬一生的周恩來同時也清楚地意識到,外交工作不能和軍事行動相抵牾。中印邊境反擊戰是一場雷霆萬鈞、侵掠如火的速決戰,必須講究一個突然性,因此決不能讓印度人提前知道我們的意圖。

為此周恩來詳細、精確地計算了從印度駐華大使館向印度外交部、印度外交部向其最高當局和印軍領導機關、印軍領導機關向邊境地區印軍分別報告、通報、傳達所需要的時間,然後確定了向印度駐華使館遞交照會的具體時刻。讓印度收到我國的外交照會的同時,又來不及對中印邊境的軍事力量進行部署。

在周恩來的命令下,耿飈緊急起草了照會,並報請毛主席審核批准。毛澤東批准照會時,已經是深夜了。當時印度駐華大使不在北京,於是耿飈命令外交部禮賓司負責人去把印度代辦叫來。

然而印度代辦早就回宿舍睡覺去了,睡得很死,任憑人們在宿舍外大聲喊叫、按門鈴、敲門、往房裡打電話,就是喚不醒。無奈之下,禮賓司的同志只好翻過圍牆,在屋內將這位代辦從床上叫了起來,然後將照會遞交傻眼的印方代表手上。雖然印方獲知了我方即將發動自衛反擊的消息,但已經來不及進行軍事應對。

10月20日,中印邊境反擊戰打響了。在克節朗河,我軍集結1.4萬大軍,對駐守在當地的印軍第七旅進行了摧枯拉朽式的打擊。我軍兩翼包抄,迂迴側後,穿插切入、分割包圍,在一天內的時間里全殲印軍第七旅,俘虜其旅長達維爾准將。隨後,我軍兵分五路,收復了達旺地區。

在東線戰場,西藏邊防部隊也對佔領我國領土的入侵者實施反擊,拔除了侵略據點。在西線,丁盛指揮邊防部隊大舉反擊,拔掉了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的印軍,拔掉了多個侵略據點。

10月24日,我國政府乘著我軍的勝勢,向印方提出停止沖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但是不出所料,這些誠懇、合理的建議都遭到了印度政府的斷然拒絕。

不僅如此,印軍還繼續向邊境增兵,敵軍總數達到30000餘人。他們不僅不適可而止,反而膽敢向我軍發動主動進攻。駐扎在新疆的丁盛部斷然發動反擊,他以一部分兵力牽制正面之敵,集中主力向兩側和敵後迂迴包圍,殲滅了侵入西山口地區的印軍大部,然後繼續向南進攻,收復了西段所有的領土。

在東段,張國華部也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他採用分進合擊的方式,連續擊潰敵62旅、65旅和48旅。

在我軍的穿插打擊下,一萬多印軍徹底被打崩。印度逃兵漫山遍野,我軍布下天羅地網,奮起直追。在追擊中,我軍打下了不少如同神話般的戰役。

在邦迪拉東南約30公里處的多龍橋。我軍27名官兵在這里堵住了將近241名官兵。面對茫茫多的敵人,團作訓參謀康德心做出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

在炮火的支援下,我軍四面進擊,當場打死了少校以下35名印度兵。敵軍見突圍無望,只好向我軍投降。此戰中,我軍僅有3名士兵受了輕傷。

第55師163團9連副班長龐國興在與大部隊失聯的情況下,和另外三名落單的戰士組成四人戰斗小組。在敵群之中,龐國興等四人左突右沖,孤膽深入敵縱深15里,前後打了五仗。他們攻佔了敵人的炮兵陣地,擊斃敵一、二級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繳獲火炮、推土機、 汽車 等物資。

戰後,部隊為龐國興等人舉辦了慶功會,也就在這次慶功會上,龐國興慷慨昂揚地說下了那句著名的豪言壯語:

而這些,不過只是我軍英勇戰績的一個縮影。到了20日,印軍基本覆滅,許多印軍士兵竄入深山老林之中,軍車、坦克丟得到處都是。東線部隊,已經逼近了中印邊界的傳統習慣線。

不僅如此,我國政府還將自衛反擊所繳獲的武器、戰車和其他軍用物資全部歸還了印度。在交還繳獲物資前,周恩來還特別指示,必須將繳獲的戰車擦洗干凈、加滿油,然後通知印軍來領回。

不僅如此,周恩來還做出布置,印軍來領裝備時,可以不打象徵投降的白旗,而是打綠旗。我軍進行自衛反擊戰的目的是把入侵的印軍趕出去,進而促使印方坐到談判桌前和平解決邊界問題,而不是要印軍向我們投降。讓他們打綠旗,一方面表現我國的和平誠意,另一方面我們不將印度當做投降方,給對方一個台階下。

那麼我軍為何要將武器歸還印度,而且還要給他們的戰車加滿油呢?這是所謂的窮大方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首先,我軍之所以歸還印度的武器,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的兵器實在太過低劣。我軍在歷次戰斗中,裝備一般不如對方。但在中印反擊戰中,我軍的武器卻完全碾壓了印方。

拿我軍使用的步槍來說,我軍使用的是火力兇猛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以及由AK-47改制的五六式沖鋒槍。而印軍的單兵武器呢?則以李恩菲爾德步槍為主,這是一種源自於一戰時期的步槍,雖然准頭不錯,但是射速感人。拉一次槍栓才能打一槍。

當時,我軍解放軍一個陸軍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 7支56式半自動步槍、2支56式沖鋒槍、2支56式輕機槍。 在火力上,我軍以自動化火力輕松壓制印軍。因此我軍用區區數人,便常常可以壓制是自己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敵軍。

至於其他裝備,也大多是二戰時期留下的老武器,對我軍的作用十分有限,還不如直接歸還,讓他們拉走。如果不還這些武器,印度反動派還會花更多錢從國外購買更新式的武器。

事實上,印度真正的先進武器,我軍可沒有歸還。比如我軍從印度人那裡繳獲的米8直升機,我們就拉回國內做研究去了。

其次,周恩來之所以要求將戰車擦洗干凈、加滿油,是為了顯示我軍的游刃有餘。眾所周知,在青藏高原進行補給運輸,是相當困難的,印度人自然也了解這一點。若我們不歸還武器和戰車,印度人或許會認為我軍的撤退,是因為後勤不濟的不得已之舉。之後,他們還會集中力量,對我國進行報復。

因此,周恩來此舉就是告訴印度人:我軍無論是燃料、武器還是糧食儲備,都十分充足,你們不要做非分之想。如果還要打,我們依然奉陪。相比於將印度武器拉回去當廢鐵,將其還回去反而更有威懾力。正所謂對弱者,必須示之以強。

因此我軍歸還裝備看起來是示弱,實際是在示強啊!其目的就是嚇阻印度人,給他們一個警醒,讓他們明白和中國為敵的下場。

「印度方面雖然按照中國通知正式接收了交還的軍用物資,但是他們卻感到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分外恥辱,對此他們經常哀嘆。因此滿懷怨恨,並指責中國的舉動是個宣傳伎倆。」

但不服氣歸不服氣,恥辱歸恥辱,但印軍在後來的數十年裡,再也沒有向中國邊境發動大規模的入侵。這一場雷霆之戰,打出了數十年的和平。不得不說,老一輩革命家的決策,就是高明。

② 在二戰期間,到底哪一國對戰俘的處理方式最為人道

這絕對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真的根據歷史事實來推斷,絕對是中國對待戰爭俘虜的方式最為人性化。


日本是二戰國家中對待戰俘比較殘暴,通過日本在各個國家犯下的罪行,就可以看出日本由於受了天皇的洗腦,真的對於其他國家的人都可以下狠手,日本當初在中國實施的就是“三光”政策。他們所到之處,所有村莊沒有一個活口,即使連婦孺兒童都逃不過被殘害的命運,震驚國際的南京大屠殺就可以體現日本士兵是多麼的慘無人性。從日本對待中國人的手段和中國對待日本戰俘的手段,就可以體現出兩國之間的差異,這也是我堅定的認為為什麼現在中國比日本發展的好的原因。


③ 為什麼外國人眼中的中印戰爭是屠殺行為

1.中國軍隊擊敗了來自當時世界上軍事兩大最強大陣營,北約以及華約聯合支持的印度。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舊中國歷屆政府都沒有承認的英屬印度當局對中印邊界非法、無效的劃分,而且進一步企圖通過武力把極不合理的大片領土要求強加於中國。

2.戰斗一邊倒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復雜區域的攻擊速度,超越了二戰時期,日軍56師團在緬甸大迂迴的記錄在具體戰局上,8個人的陽廷安班,居然把設防的印度人打的落花流水龐國安等人臨時組成的戰斗組更是如入無人之地。

3.中國邊防部隊奉命將在反擊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整理包裝,交還給印度。對被俘人員,一律不殺,給予優待,給予治療。中國政府的這一舉動,在戰爭史上是史無先例的,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贊揚。

④ 中印戰爭為什麼被世界稱為「屠殺性戰役」

這主要是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印方損失慘重,而中方則只是輕微損傷,中國用極小的損失,對印方造成巨大打擊,幾乎是碾壓印方。

1、中方戰績:

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2、中方傷亡: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3、中方繳獲武器:

印方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

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4、中方消耗:

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葯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4)怎麼看待中國軍隊對待印度戰俘擴展閱讀: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

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斗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沖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系,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沖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印戰爭

⑤ 62年中印戰爭殺了多少印度俘虜

一個也沒有。

⑥ 1962年,印軍俘虜稱旅長被斃,找到了嗎

1962年,印軍俘虜稱旅長被斃,找到了嗎?

1962年11月20日,在中印邊境東段戰場,印軍在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一線的防禦已經完全崩潰。至此,我軍戰前制定的“集中兵力,迂迴包圍,打頭切尾,擊背剖腹”的戰法全部獲得成功。位於追擊第一線的藏字419部隊第154團和第11師第33團,已經成功推進至中印邊境傳統習慣線附近。

這次普冬村西山追剿戰,第2連官兵在運動中精確判斷敵情,以突然的攻勢打了印軍一個措手不及,最後將其大部殲滅,僅僅兩個小時的戰斗,就殲滅包括准將旅長在內的58人,而第2連僅付出了輕傷1人的微小代價,其中第6班因擊斃敵旅長而在戰後榮記一等功。

直至12月初,整個清剿行動勝利結束,我軍戰果極為輝煌,其中第154團成果最為豐碩,共計殲滅印軍1052人,其中擊斃434人,俘虜618人,繳獲大批軍事物資,而己方僅犧牲12人,負傷35人。第154團憑借這一輝煌戰績,在戰後榮記集體一等功。

⑦ 為什麼中國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遣返戰俘及歸還武器

第一,在獲得有利的國際環境下,迅速結束戰斗。
第二,對印自衛反擊戰的目的就是阻止印度的蠶食侵略,不是解決邊境戰爭。
第三,當時中國和蘇聯關系決裂,與美國軍事對峙,國內正處於三年困難時期,國家無進行長期戰爭的資本。
第四,中國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彌合戰爭創傷,使印度減少發動再次進攻。
第五,中國軍隊的傳統,思想統戰。中國優待俘虜,投降的就會更多,這是非常的智慧。

⑧ 對印戰爭我方被俘人員的坎坷人生

眾所周知,1962年的時候,自譽南亞次大陸老大的印度被中國揍的懷疑印生了。對印自衛反擊戰主要戰場的激戰一共持續了32天,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戰爭結束後,據我方統計數據,中國邊防部隊以陣亡722人,負傷697人,無人被俘的代價重創印軍,我軍共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

雖然我軍戰績斐然,但還是比較遺憾的是遺漏三位被俘戰士,這三位戰士分別是馬勝龍、楊家侖、王琪。而印度比較無恥的是竟也隱瞞了他們的存在,一直到了本世紀,中印關系開始緩和的時候,這三位被俘戰士的事跡才逐漸為人所知。

首先說說馬勝龍、楊家侖這兩位老英雄。2000年8月1日中國建軍節這天,印度媒體報道了一條新聞,說的是在印度蘭契市的中央精神病院里有兩位中國老兵,分別叫馬勝龍、楊家侖。他們是在1962年時中印邊界戰爭時被俘的,當時他們已經在這家精神病院里已經呆了整整38年。至於他們為何會在精神病醫院裡面,已經無從查證了,而印度軍隊對這兩位戰俘也沒有任何記錄。而當時,兩位老人只會微笑和做手勢,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也根本無法說清楚自己的情況。

印度的報道很快被我駐印使館人員知悉,並迅速將此事報告給國內。國內也很吃驚,指示駐印度大使館盡快核實兩人的身份。雖然兩位老英雄的身份很快就核實了,的確為我方當年參戰人員,但要盡快將他們接回國內卻要大費周章,因為當時印度方面就直接裝聾作啞,對這兩位戰士的存在壓根就不發表任何看法。直到2003年6月,經過駐印度大使館長期的努力,加上中印兩國總理在北京的會談,印度終於決定釋放這兩名在精神病院里呆了41年的中國戰俘。

最終,在2003年的8月8日,在使館人員陪同下,兩位老人乘坐飛機回到闊別40多年的祖國。由於兩位老英雄都是四川人,他們回國後不久就由成都軍區派醫療組接他們回四川了,目前,兩位老人在四川的榮軍院頤養天年。

另外還有一位叫王琪的老戰士,經歷也是頗多坎坷。王琪老人曾是中國解放軍工程測繪兵,他是在對印戰爭正面戰場已結束的1963年1月份被俘的。當時他由於迷路誤入印度國境,被印度紅十字會人員發現後移交給了印軍。而印軍將王琪老人關押7年後,就把他丟在了印度南部一個叫蒂羅迪的偏僻農村,讓他自生自滅。而王琪老人一直向印度政府提出回國申請,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印度有關部門的回應。

1975年,回國無望的王琪跟一位印度女子蘇西娜結婚,婚後他們育有4個子女。盡管在印度結婚生子了,但王琪老人一直都未放棄回國的努力。2012年,王琪老人找到了中國駐印大使館進行求助,大使館人員很快就核實了老人身份並為老人頒發了中國護照。2017年2月,這位闊別家鄉54年的中國老兵在各方的努力下終於回到了祖國,此時王琪已近80歲了。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待中國軍隊對待印度戰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隊對陣摩洛哥隊哥vs伊朗比分多少 瀏覽:243
中國兔子現狀如何 瀏覽:52
印度都有什麼著名軟體 瀏覽:888
中國最貴的古鎮是哪裡 瀏覽:166
伊朗剎車片需要什麼檢測 瀏覽:196
魔奇英語在中國多久了 瀏覽:105
義大利的天空什麼意思 瀏覽:394
中國電信牛卡怎麼辦理 瀏覽:730
越南稻田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瀏覽:760
在越南做口罩怎麼處理 瀏覽:9
英國盾杯是什麼意思 瀏覽:947
中國打電話到印尼怎麼打 瀏覽:241
印度的英語是什麼怎麼讀 瀏覽:848
手機怎麼打到越南海防 瀏覽:681
印度人是怎麼做建築 瀏覽:815
包裝的義大利面怎麼弄 瀏覽:964
中國對伊朗什麼態度 瀏覽:176
中國在伊朗有什麼港口 瀏覽:863
越南大學改革怎麼樣 瀏覽:936
中國特色的群眾文化是什麼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