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印度文明始於什麼時候
很多人都在想像中把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混同起來,其實它們幾乎是兩碼事。古印度因其神秘,使得人們很難看到它的真實面目!
公元前443年,已過不惑之年的哈利卡爾納索斯人希羅多德告別了文化之都雅典和好友政治家伯里克利、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等人,來到義大利南部的新城圖里奧伊。他一踏上這塊美麗安靜的土地,就暗暗對自己說:我再也不願過四處飄泊的生活,我要把自己對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的研究寫出來,以「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於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
沐浴在地中海海風和亞平寧半島燦爛陽光下,希羅多德文思奔涌。自30歲起,他就開始了長時間的游歷和考察,足跡遍及希臘、義大利、埃及、兩河流域及小亞細亞……每到一地,他都潛心鑽研當地的歷史、傳說,認真觀察古跡文物。現在,是到了該把它們都記下來的時候了。
在書中,希羅多德寫道:
有這樣一條印度河,這條河裡面有許多鱷魚,據說在全世界是占第二位的。
印度以東的全部地區是一片砂礫地帶,在我們多少確實知道的所有亞細亞民族當中,住在日出的方向,住在最東面的民族就是印度人,因為由印度再向東便是一片沙漠,而荒漠無人了。印度人有許多民族,他們所說的語言都不一樣。他們中間有一部分是游牧民,一部分不是;有一部分住在河邊的沼澤地帶並以生魚為食,這魚是他們乘著一種藤子做的船捕捉來的,每一隻船都是用一節藤子造成。這些印度人穿著燈心草的衣服,他們從河上把這種燈心草取下來,然後把它們組成席子樣的一種東西,再像胸甲一樣地穿起來。
看起來,世界上最邊遠的那些國家卻是得天獨厚的地方,就彷彿希臘的氣候是世界上最溫和宜人的一樣。……印度位於世界上最東部的地方,印度的一切生物,不管是四條腿的還是天空中飛翔的生物,都比其他地方的生物要大得多,例外的只有馬(印度的馬比美地亞的所謂內塞亞馬要小);此外,那裡的黃金,不管是從地里開采出來的,還是河水沖下來的……都非常豐富。那裡還有一種長在野生樹上的毛,這種毛比羊身上的毛還要美麗,質量還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從這種樹上得來的。
希羅多德自己並沒有親自到過印度,他記下的是自己所聽到的東西,因此有些荒謬內容不可避免。但在他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了解到印度的富庶,這里的人民栽種棉花(長在野生樹上的毛),人們穿著棉織品:他還告訴我們,大流士皇帝在派人調查了印度河的入海口之後,征服了這塊土地,將這里分割為一個行省和另一個行省的一個部分,並要求這里的居民繳納黃金。希羅多德雖然沒有記下大流士征服印度的准確時間,但卻提示後人,早在波斯帝國興起之前,印度文明就已存在,印度就已是一個多民族的富饒之國。
10世紀時,一位阿拉伯學者比魯尼到達南亞次大陸,他發現,眼前的繁榮程度大大超過了過去所能見到的文字記載的繁榮程度。這一切大大激發起他探索這一文明源頭的慾望,可是在經過一番尋訪賢者、探查古跡之後,他悲觀地寫道:「印度人不十分重視事物的歷史次序:他們在述說國王的年代系列時是漫不經心的,當他們非說不可的時候,就困惑起來,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總喜歡講故事。」他的看法成為後來許多接觸古印度文明的學者的共識,文明之源的探索便這樣長期停留在希羅多德的水平上。
1784年,離希羅多德撰寫《歷史》已過去了2000多年,一輪新的嘗試開始了。英國梵文學家、比較語言學家威廉瓊斯倡導成立了「孟加拉亞洲學會」,對印度存在的大量古代梵文古籍進行翻譯和研究,「吠陀學」由此誕生。瓊斯對包括古梵文在內的東方語言有很深的造詣,在對《薄伽梵歌》、《吠陀》等文獻和西方古文字進行對比研究之後,瓊斯宣布這些遠隔千山萬水的居民使用的語言文字之間有著「姑表之親」的淵源關系,這激起了許多西方學者對古印度文明研究的熱情。
1806年,33歲的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教授詹姆斯穆勒喜得貴子(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功利主義思想家約翰穆勒),不過此時詹姆斯穆勒並沒有因喜悅而忘乎所以,他開始了一項艱苦的工作——撰寫《不列顛印度史》。11年之後,這部凝聚著他心血的3卷本著作出版了。在這部巨著中,穆勒指出古印度文明的源頭可上溯到約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時期,這種觀點被西方學者普遍接受。但有不少西方學者怎麼也擺脫不了「西方中心」的思想,他們提出了古印度文明外來論。1922年出版的《劍橋印度史》就明白地寫道:「史前印度沒有什麼值得人們注意的考古發現,……南印度並不存在銅器時代,這一事實證明,當雅利安人攜帶銅器進入印度時,本地居民還基本上處於石器時代。」
由穆勒明確提出的古代印度文明始於吠陀時代的觀點是當時這一領域研究的一個重大成果。因為希羅多德稱印度河流域以東已經沒有其他國家,這顯然是錯誤的。吠陀文明早在希羅多德生活年代之前1000年就已興起,並興旺於恆河流域。因此,盡管許多印度民族主義學者堅決反對古印度文明外來說,但仍同意穆勒的古印度文明發端觀點。一百多年間,這種觀點一直占據著權威的位置。
然而神秘的印度又一次向人們隱藏了自己的真面目,以恆河流域為中心的婆羅門教印度教文明是以印度河命名的次大陸文明之始,這一名稱上的矛盾是否暗喻著一種錯誤?當20世紀20年代人們把目光從恆河移向印度河的時候,世界才明白:所謂的權威觀點原來卻是一個百年之誤!
『貳』 印度神話里人類是什麼創造的
印度神話里人類是諸神創造的,諸神包括:
1、梵天:創造之神。
2、毗濕奴:保護神。
3、濕婆:音樂、舞蹈和毀滅之神。
4、阿修羅:惡魔。
5、迦樓羅:金翅神鳥,於烈火中涅盤而得永生。
在世界規模初具後,神的始祖開始考慮創造一種完美的生物,得以居住在富饒肥沃的大地上。三位神祗經常帶著這一個問題在天地間行走,察看他們創造天地的業績。有一天,當奧丁、威利、維在海灘上散步的時候,海浪沖來了兩截木頭,一截是梣樹,一截是榆樹。
諸神把它們揀起來後,覺得恰好可以作為創造人的材料,便開始用刀把它們分別雕刻成兩個人形。由於諸神精心雕刻,梣木成了一個栩栩如生的男人形狀,而榆木則是一個女人的樣子。
樹木成形後,三位神祗就為他們注入了生命。奧丁首先把人形握在手中,賜給了他們生命與呼吸;威利接著賜給了他們靈魂與智慧;最後,維賜給了他們體溫與五官的感覺。人類誕生了,根據他們的由來,神的始祖把男人命名為阿斯克(意為梣樹),女人命名為愛波拉(意為榆樹)。
(2)古印度是什麼人開創的擴展閱讀:
印度神話的形成與其本身的歷史關系密切。大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現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南遷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經過無數次戰爭後,他們的勢力從印度河流域進入恆河流域,並大肆奴役當地的土著人,至此,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文明遭到破壞以及改變。
公元前春咐嘩1500年至前600年左右,《吠陀經》問世,這是印歐語系諸民族中最為古老的一部文學著作,全部是祭祀用的聖歌和禱詞。在其中,印度神話初次較為系統的組合起來。吠陀神話里所描述的最大的神是因陀羅,他是天帝,眾神之首。
據記載,因陀羅原本是帶領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英雄扒行,死後簡沒成為神,其神格化可以看作是吠陀詩人對於權利的一種附會。與它相關的註解文獻有《梵書》、《森林書》、《奧義書》。
吠陀神話中歌頌的主神是天帝因陀羅,以及水神伐樓那、死神閻摩、風神伐由等司掌自然的大神。吠陀文化後期,印度產生了婆羅門教,種姓制度的出現是其權力更為集中的一個體現。
『叄』 古印度最輝煌最強盛的帝國時代是由誰建立起來的以及建立過程是什麼
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羅笈多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率領孔雀帝國抵禦了外族的入侵,並在北印度地區大肆擴張,經過多年的征戰,他統一了北印度,這是古印度歷史上的第一次。旃陀羅笈多的征戰活動為後來孔雀帝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旃陀羅笈多的勛業對阿育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兩位偉大的人物締造了古印度最為輝煌、最為強盛的帝國。
『肆』 古巴比倫和古印度和古希臘祖先哪個國家人
古巴比倫王國:阿摩利人
古代兩河流域國家。由阿摩利人建立,公元前16世紀初為赫梯人所滅。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大奴隸制經濟形式瓦解,青銅工具普遍使用,生產有較大發展;在此基礎上,各城邦均制定法典;神廟地位下降;兩河流域普遍閃米特化,蘇美爾人已融合於閃米特人。
公元前21世紀下半葉,埃蘭人滅烏爾第三王朝後,阿摩利人由西北乘虛而入,在蘇美爾建立伊新和拉爾沙兩個國家,其創立者均為阿摩利人的氏族酋長。伊新和拉爾沙對峙達200餘年 。公元前19世紀初 ,阿摩利人的阿姆納努姆部落在巴比倫擺脫伊新的控制, 其首領蘇木阿布( 前1894~前1881在位 )建立巴比倫王國,又稱古巴比倫第一王朝。由於其位於兩河流域商路的樞紐地區,境內水源豐富,土地肥沃,政治和經濟力量不斷增強。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在位時期,先後征服伊新、烏魯克、拉爾沙等國,並占據亞述南部,建立起從波斯灣至地中海沿岸的中央集權制奴隸制帝國,自稱世界四方之王。但漢穆拉比的統治並不鞏固,其繼承者薩姆蘇伊盧納在位時,先後遭埃蘭和加喜特的侵襲,內部也發生反債務奴役斗爭,導致了巴比倫第一王朝的衰微。公元前1595年,赫梯統治者穆爾西里斯一世最後將其滅亡。
阿摩利人是閃米特人中的一支。約前1894年,亞摩利人首領蘇姆阿布姆(Sumuabum)在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建立巴比倫(Babylon)王國,史稱古巴比倫(Old Babylon)。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倫王國末年,烏爾、烏魯克、伊新等地大規模暴動,奴隸逃亡。在階級矛盾尖銳情況下,巴比倫王國又被東部山區加息特人侵襲。公元前1595年,被美索不達米亞東面扎格羅斯山脈的喀西特人所滅。
古印度:最早的印度河文明人種不詳,普遍認為主要由於雅利安人入侵而衰落;雅利安人,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銅時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種城市文明。從已經發掘的城市遺址來看,城市的規劃和建築具有相當高的水平。這一文明延續了幾百年之後逐漸衰落,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位於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中亞地區和南俄草原上向印度次大陸西北方(靠近青藏高原阿里地區)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歐羅巴人種)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
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分別於公元前6世紀中期和公元前518年遭到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和大流士一世的入侵。古波斯人統治印度西北部將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來自歐洲東南部的巴爾乾地區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希臘人起義,經過7年的斗爭,將馬其頓——希臘駐軍全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公元前305年,繼承了亞歷山大的亞洲領地的塞琉古一世率軍入侵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迫使旃陀羅笈多回師與其決戰。關於這場戰爭古印度人和古希臘人中有著不同的說法。在印度人的版本中,旃陀羅笈多徹底打敗了塞琉古——希臘人的軍隊,奪取了現今帕米爾高原西南部的興都庫什山脈以南所有土地,迫使希臘人求和。而在古希臘人的版本中恰恰相反,塞琉古一直打到了華氏城,印度人再也無力支撐。不管怎麼說,在前302年,雙方達成了和約,塞琉古承認旃陀羅笈多對北印度的統治,並將一個女兒嫁給旃陀羅笈多,以換取印度人送給他五百頭大象和象手,支持他對埃及的擴張。和約的簽訂確立了孔雀帝國的大國身份,因此埃及托勒密王朝和塞琉西帝國都向孔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派出了常駐使節。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他經過多年征戰,使王朝版圖擴展到除印度半島最南端以外的整個南亞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這個龐大的帝國是依靠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後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雅利安人:原是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南部草原上的一個古老游牧民族,遷移至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之間的平原。這些人被稱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約在公元前14世紀,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進入南亞次大陸西北部,這就是印度古文獻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們往南驅逐古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種姓制度,把雅利安-旁遮普語族的語言帶到了印度。最終古雅利安人和古達羅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體征獨特的南亞次大陸人。
印度的古典文明是從早期吠陀文明[Vedas Civilization]發展而來,而吠陀文明則是雅利安人[Aryans]創造的。雅利安人是一個侵入的民族,他們最初來到印度次大陸的時間大概是公元前1500年左右。或許在這個估計年代之後約200年,一些宗教頌詩開始被收編成集,結果就編成了《梨俱吠陀》[Rig Veda],該詩集的最後編成大約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我們關於這一最早時期里印度境內雅利安人的知識,主要得自這一著作。《梨俱吠陀》展現出關於當時情形的相當清晰的畫面:一系列有親緣關系的部落,主要定居在旁遮普及其鄰近地區,使用共同的語言,信仰共同的宗教,自稱為「雅利安」(arya-)。據說,他們與許多被稱作「達薩」(Dasa)或「達休」(Dasyu)的敵對民族處於持久的戰斗狀態。從有關這些戰斗的多處材料表明,戰斗結果是雅利安人大獲全勝。
古希臘:米諾斯人,伊奧利亞人(佩拉斯吉人)、亞該亞人、愛奧尼亞人、多利亞人
是西方文明的主要源頭之一,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公元前2000年,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後來文明中心移至希臘半島,出現邁錫尼文明。克里特島文明與邁錫尼文明合稱愛琴文明,歷時800年,它是古代愛琴海文明的開端。
古希臘人歷史學著作中通常將古希臘先民劃分為4個主要部族,加上創造克里特文明的米諾斯人,古希臘地區先民大致可以分為5個主要部族。
克里特文明的創造者被稱為米諾斯人(Minoan),其來歷不詳,但其語言文字、文化形態、藝術風格與其他希臘地區早期部族均有明顯差異,應該有獨立的起源,但通常推測其為前6000-7000年前由埃及地區或黎凡特地區遷入克里特島(主要根據是現存米諾斯文明王宮壁畫中明顯的埃及風格) ,米諾斯語(Eteocretan)用線形文字書寫,後可能逐漸演變為早期希臘語。 我們對於米諾斯人知之甚少,甚至連這個名字也只是一個現代的稱呼,來自傳說中克里特島的國王米諾斯。他們似乎屬於前印歐民族(pre-Indo-European);他們的語言米諾斯語(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讀的線性文字A書寫;他們主要是海上的商人。雖然他們勢微的原因不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最終為希臘大陸的邁錫尼人所入侵和統治。
克里特島之外的希臘地區的早期居民為佩拉斯吉人(Pelasgians,佩拉斯吉是希羅多德提供的另一非正式稱呼,這個部族更常用的稱呼是伊奧利亞人Aeolians ),最早聚居在今希臘地區東部的薩塞利(Thessaly)地區,據研究推測其與小亞細亞原住民之間有關聯。若干希臘作家(包括荷馬、希羅多德和修提底斯)都提到佩拉斯吉人是個特殊民族,據說他們曾在色雷斯、阿戈斯、克里特和哈爾基季基(Chalcidice)等地居住過;前5世紀時他們遺留的村莊顯然還保存著一種共同的非希臘語言。後來希臘語中這一名詞被用來指所有「土生土長」的愛琴海居民。
約前3000年後,先後有3波外來部族遷入希臘地區:
亞該亞人(Achaeans)約於前3000年前後從薩塞利(Thessaly)方向(即北方)遷入希臘,據研究推測其於前1600-1100年間創造了邁錫尼文明,後在多利亞人入侵時被驅趕至伯羅奔尼撒半島北部的亞該亞地區。「亞該亞人」這個名稱曾在《伊利亞特》中被用於指代所有希臘人(荷馬史詩中這種指代較為混亂)。
愛奧尼亞人(Ionians)約於前2000年前後從希臘中部阿提卡(Attica)地區遷入小亞細亞沿岸地區——他們是唯一一波以和平滲透而非武力入侵方式進入的外來部族 ,後來建立了以弗所(Ephesus)、米利都(Miletus)和伊茲密爾(Smyrna,即士麥那)等城邦。
多利亞人(Dorians)約於前1200-1000年間從巴爾干半島北部遷入希臘,後來建立了斯巴達(Sparta)、科林斯(Corinth)、阿爾戈斯(Argos)等城邦,更多時候是作為入侵者和征服者被看待,荷馬認為其野蠻黑暗。
伊奧利亞人(佩拉斯吉人)、亞該亞人、愛奧尼亞人、多利亞人並稱古希臘先古時期四大主要部族。
『伍』 古印度文明是白人創立的
是白人創立的。
北方的雅利安人從中亞地區南下,征服了南亞的土著部落,建立了古印度文明。雅利安人建立了種姓制度,把被征服的黑色土著部落劃為最低下的賤民。
所以,實際上現在的印度人和西方白人是同樣的人種,都是雅利安人的後裔。只不過因為長期生活在熱帶,皮膚已經變黑了,但白種人的特徵依然存在,薄嘴唇,高鼻樑,深眼窩,波浪形頭發,少數的印度人依然很白。但印度的賤民階層的人卻是很黑,他們才是真正的南亞土著居民。
『陸』 古代印度創建人是誰
古代印度的創建不在於某個具體的人,而顯著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
(公元前600~公元800)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古印度文明起源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那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
(6)古印度是什麼人開創的擴展閱讀:
古印度的相關階層:
在古代印度時期,因為當時印度是奴隸制社會,共有四個階級,分別是:
婆羅門(主要掌管宗教祭祀,充任不同層級的祭司。其中一些人參與政治,享有很大政治權力)。剎帝利(掌握軍事和政治大權的等級)。吠舍(平民,從事農業、牧業和商業)。首陀羅(從事農、牧、漁、獵以及當時被認為低賤的各職業,其中有人淪為僱工,甚至淪為奴隸)。
這是因為婆羅門教宣傳婆羅門種姓至上,說梵天用口造婆羅門,用手造剎帝利,用雙腿造吠舍,用雙腳造首陀羅,並為他們規定了社會職業,永世不可改變。各族間不可通婚,下一等級的人不允許從事上一等級從事的職業。這種森嚴的等級制度被視為古印度文明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