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阿拉伯人、印度人和非洲人平時一般都用什麼餐具
以前阿拉伯人多用右手抓飯,現在也有些人使用西餐具。(刀、叉、盤子之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通常是用右手進餐。
非洲人餐具較多,因為自古以來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大,一般使用西方的餐具刀、叉,近年來又有中國商品傳入,筷子等也成為當地餐具,當然,也有用手來吃飯的。
Ⅱ 筷子是我們用來吃飯的工具,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用筷子吃飯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至少已有3000年歷史,除了中國人用筷子外,還有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普遍使用。筷子是由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為什麼呢?原來古代,中國人就把筷子叫做「箸」。但是到明朝,南方劃船的人們忌諱這個「箸」,因為它跟「住」同音,船一住,還怎麼掙錢?所以他們反過來叫「快」,這樣就吉利了。後來人們寫的時候再加個竹頭,就成了「筷」。現在好象全國普遍都這么叫了,我猜,或許只有古老的閩語、客家話還保持古代的叫法吧?
Ⅲ 中國的筷子在印度「火」了,那麼筷子的使用能改變印度人用手抓飯的習慣嗎
筷子在印度再次著火,估計他們不會改變用手抓米飯的習慣,一般檔次的酒店或高檔酒店,都會選擇刀叉。據估計,筷子可能不像在他們眼中學習一項技能那麼簡單。
中華民族是最聰明的民族,用兩根竹竿就能輕松解決吃飯問題。當然,對於不使用筷子的人來說,他們很難理解我們的筷子。聽說歐美人開玩笑說,中國筷子太簡單了,沒有他們的刀叉那麼有光澤和質感。然而,歐洲人和美國人不明白我們使用的筷子可以由當地材料製成,而他們使用的刀叉需要隨身攜帶。一旦他們忘記拿,他們只能用手抓米飯。筷子是中國常用的餐具。它們通常由竹子、木頭、骨頭、瓷器、象牙、金屬、塑料和其他材料製成。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餐具之一,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象徵之一。它是在中國發明的,然後傳播到漢字文化圈,如朝鮮、日本和越南。中國人習慣使用筷子,而非洲、中東、印度尼西亞和印度次大陸的人用手指抓住筷子。[1][2]中國發現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銅筷子。《韓非子·喻老》說:「老人就像筷子,而姬子很害怕。」紂王是商朝末期的君主。可以看出,象牙筷子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出現了。
Ⅳ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使用筷子吃飯
筷子這個生活用品發源於中國,但就目前的世界各國中不只是中國人在使用筷子,還有朝鮮、日本、越南、蒙古國、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的華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國家在使用筷子方面會根據自身的特色,發展出不同的文化,有的國家筷子文化跟中國還有著很大的不同。本身用嘴嘬筷子就很無禮,再發出聲音就更為缺少教養,讓人厭惡。
當然,中國地廣人多,文化流傳不同,每個地方對飲食的規矩都不一樣,就像日本人吃飯前都想雙手合十把筷子橫著夾食指上,說一句“我開動了”,這也是日本飲食文化的一種,也是讓飯有個心理准備。
除了日本、韓國外,還有別的國家,如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也在使用筷子,但這些人大多都是華僑。
他們是一直保留了使用筷子的習慣,而本國的人民使用筷子的就比較少了,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進食工具,比如印度人用手。
Ⅳ 世界各國吃飯用什麼餐具
1.筷子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國家不僅僅是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家也都是用筷子吃飯的。我國作為文明古國也是筷子的發源地,用筷子進食已經有3000多年歷史了。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的銅筷子
雖然這些國家都用筷子,但是也有所不同。我國的筷子大多是用竹子製成,並且比其他國家的筷子都要長一點,因為我們經常圍著一個大桌子和很多人一起吃飯,盤子離我們相對較遠。我們進食也都經常只是使用兩根筷子,其他輔助餐具我們不經常使用。
而韓國的筷子則多使用不銹鋼,因為森林資源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他們筷子的長度相對中國的要短一點,而且韓國人比較愛喝湯,他們一般要和勺子一塊兒用。
日本的筷子就更短了,因為他們一般都是自己吃自己的,根本用不著那麼長的筷子。而且他們除了使用不銹鋼筷子之外更喜歡柳木筷子,因為他們相信柳木可以避邪,具有很好的寓意。
柳木筷子
2.刀叉
歐洲和北美用刀、叉、匙,幾乎每頓飯都要用到這三樣餐具。他們都是分餐制,並且都比較喜歡牛排之類的肉食,刀叉確實比較適合這樣的進餐方式。在進餐過程中左手拿叉,右手拿刀,用到把肉切成小塊再吃。這就和中國不一樣了,中國人是把食物都切好,再夾著吃。使用刀叉的國家當中,德國的的刀叉最為精緻,他們的刀叉都雕著花紋
Ⅵ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使用筷子吃飯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使用筷子吃飯?
中國周邊國家如韓國、越南、朝鮮、蒙古國、新加坡、日本和馬來西亞都是使用筷子的。在這些國家裡,筷子是不可缺少的餐具。中國筷子歷史起源早,考古發現了三千年前的筷子,由此可知,三千年前的中國已經在使用筷子了。筷子文化也像其他優秀的中國文化走出國門。目前世界在使用的餐具重要有三種,以歐洲國家和北美與拉丁美洲為首的刀叉派,以亞洲為首的筷子派,還有印度等國家在使用的手抓飯。各種就餐方式由各國的歷史文化所決定。
筷子是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傳播筷子文化也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從中國美食認識到了中國筷子,筷子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筷子是中國等國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認識這些國家的文化可能要從餐桌上開始。
Ⅶ 世界上各個國家都用什麼工具吃飯
工具如下:
目前全世界來說,吃飯餐具無非是筷子,湯勺,或者刀叉,還有印度手抓。
第一是印度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家,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出現在印度似乎也沒什麼奇怪,其中之一就是用手吃飯。第二是包括美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喜歡用刀叉來吃飯。第三是亞洲國家,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我們中國比較喜歡用筷子。
簡介:
在中國及世界的大部分國家,吃是一種文化,民以食為天,一般一日三餐,分吃早飯、午飯和晚飯,發展到現在,在許多大中城市,許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習慣。 吃飯是人攝入負熵維持耗散體系的主要方式。
Ⅷ 印度飲食
印度人吃飯不用刀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進食。食具多用銅制,有一個小銅罐盛水用於洗手指、用膳時飲用,以及飯後洗手指、漱口。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體外之物」,而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比「體外之物」更潔凈。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絕不許用左手,因為印度人上洗手間是使用左手進行便後沖洗的,因此左手是不幹凈的。
印度教徒吃飯前要先請神吃,然後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點要吃的飯菜往地上扔一點,表示先請神吃,然後才開始吃飯。吃飯過程中,如果給對方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這時就需借用筷子之類的用具,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東西。
印度各種教派在飲食上有許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許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禁止一切飲食。因此,如果宴請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
印度有好多很好吃的東西,不到印度根本無法吃到。印度人飲食南方以大米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餐館有米飯、烙餅和面條供應。就米飯來說,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進許多配料,一種名叫「拜思尼」的拌飯,裡面有肉、蔬菜,還有葯草,吃過一次的人永遠不會忘記它的,那個感覺是飄飄然,無比的舒暢,像做了神仙一樣。印度麵食也極有特色,愛吃烤餅的遊客應該品嘗一下「賈巴迪」,這種烤餅松軟而香,北方來的遊客一買就是一大疊,舌頭一打卷,一個餅就不見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夠甜,甜得你回國後吃甘蔗覺得還需再蘸糖才夠味!最值得推薦的是舊德里的「敦都里雞」,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紀時莫卧兒人帶進印度的食品。它挑選肥壯的嫩雞,取下兩條雞腿,塗上特製的佐料,然後放在硬木火上烘烤,香料漸漸滲入肉內,雞肉非常鮮美,這個菜式據說在印度之外的任何印度餐館做的都是走了樣。在舊德里想吃到正宗的「敦都里雞」,建議您多走幾步路,到小巷裡去,別相信大街上那些掛著「敦都里雞」最要緊的是要吃地道的。
但中國遊客還是不大習慣印度的飲食。一是氣候的原因,印度天氣奇熱,為了增強食慾,他們的飯菜的口味都比較重,遊客不太容易接受。二是宗教的原因,印度教徒中,地位越高的吃素者越多。如果你有機會在印度菜市場購買肉類,會感到旁人在用一種鄙視的眼光看你,讓你有一種正在做見不得人勾當的感覺。在許多印度教徒眼中,有地位、有修養的人是不吃肉的,只有低賤者才吃肉。印度人甚至羞於談論食肉,如果你冒昧和一個印度人談起哪種肉食品好吃,對方的臉很可能立即會漲得通紅,就像一個男人向一個未婚女子問起那種事情一樣。所以,印度肉食烹飪技術不發達,肉類食品製作簡單,這恐怕要委屈一下愛吃肉的同胞了,尤其是喜歡大魚大肉的廣東食客,不過,肉還是會有的,羊肉、雞肉多一點,豬肉偶然可以見到。
漫步印度城市街頭,經過食品店,一股濃郁的咖喱味撲面而來,在印度旅行,這種味道幾乎伴隨著你,堪稱是印度的「國味」。印度人做飯菜喜歡加各種調料,如咖喱、大蒜、丁香、辣椒、肉桂、黑胡椒等,特別是咖喱,不僅因為它是印度發明的,而且還由於其味鮮美,刺激食慾。打開餐館的食譜,皆以咖喱掛帥:咖喱雞、咖喱羊、咖喱魚、咖喱土豆,還有咖喱飯……幾乎找不到不用咖喱配製的食品。咖喱食品有一種特別的辣味,對怕辣的人是一個考驗,即使是湖南、四川的旅客,也需要經過一段適應的時間,因為咖喱味畢竟不同於辣椒味。
中國的遊客在印度的飲食要格外小心,這是先行者的忠告。經驗之一是選擇較有規模的餐館就餐,實在不行乾脆就啃速食麵,安全而又省錢;經驗之二是路邊的小食吃不得。如果吃印度抓飯,一定要把手洗干凈,因為印度是霍亂疫區。印度人吃飯,絕對用右手,至於用哪只手,對中國人來說好像不太重要,只要印度人不在場,別讓他們看到就沒多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