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領土面積
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3段,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戰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印度侵佔了我國大面積領土至今未收回,
一、東段藏南,侵佔中國9萬平方公里土地
雙方爭議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
1959年3月22日,在西藏剛剛發生叛亂後,尼赫魯給周恩來寫信,稱中印邊界早已確定,並正式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要求。在東段,印度政府認定麥克馬洪線為邊界線,在中段佔領了屬於中國的9處領土,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在西段佔領著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1959年7月28日,中國阿里邊境調查組一行16人,在班公困昌湖地區普爾楚那附近的赤卻堅山工作時,越境印軍即以2人在北山腳下埋伏,5人向調查爛頃組逼近。結果,7名印軍除1人倉皇逃跑外。
6人被捕獲。後來印度政府飢尺陸照會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中國釋放被拘留的6名印度偵察人員,並詭稱班公湖地區系印度領土。
1959年9月23日,中國101測量隊在莫爾多附近測圖時,印軍竟開來一輛輕型裝甲車,後面尾隨持槍實彈的10餘名步兵,氣勢洶洶地侵入中國境內約500米,妄圖捕捉中國測繪人員。為了避免武裝沖突,中國測繪隊員在邊防分隊掩護下主動撤離。
1960年10月9日,印軍8人乘吉普車2輛由莫爾多通道越境400米,觀察中國班公洛卡駐地,返回時竟鳴槍挑釁。
3、巴里加斯是中國和印度西部邊境中的一塊爭議領土,位於獅泉河以西,現除東部的典角村外,大部分由印度控制。
巴里加斯地區歷來為中國所屬,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即沿著傳統習慣線守邊巡邏。1954年在典角設立邊防檢查站,以後撤至札西崗地區。
到了1955年5月,印軍占駐巴里加斯。 10月4日中國邊境工作組人員抵達巴里加斯,印軍知趣的撤回。1956年,印軍又跑到巴里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與我邊防部隊隔河相對峙,雙方約距650米。
1957年10月中旬,印軍在巴里加斯設立常年卡,開始對巴里加斯常年侵佔,強佔中國領土約450平方公里至今。1962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復該地,後又被印度再次非法侵佔。
印度政府為了擴張其領土,逐步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一直發展到60年代初期深入中國境內設立了40多個侵略據點,逐步將整個巴里加斯地區納入其控制范圍。
三、中段分4塊,侵佔中國約2000萬平方公里土地
在中段,中印邊界爭端共有四塊,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現主要由印度控制。
1、巨哇、曲惹地區。面積332平方公里。位於札達縣楚魯松傑鄉以西南。1954年,印度官方地圖標為已定界,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1958年6月2日,印軍進入巨哇、曲惹,並在曲惹修房設卡,從此控制該區。
2、什布奇山口地區。屬札達縣底雅鄉什布奇村。爭議地區共35平方公里,位於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1958年4月,印度控制該地。
3、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位於札達縣城西偏南。該地區面積1451平方公里。1954年印度控制該地。
4、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屬於札達縣達巴鄉。本地區總面積855平方公里。印度1956年6月度控制烏熱。7月,控制香扎、拉不底。
Ⅱ 目前,印度還侵佔我國多少陸地領土
整個中印邊界全長約3000多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根據最新的矢量測量法,爭議面積為67000平方公里,印度控制6.3萬平方公里)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
Ⅲ 中國西藏和印度的邊境線有多長
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為東、中、西三段。
雙方爭議地區面積共約125,000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90,000平方公里,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000平方公里。
1、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
2、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
3、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中國不承認爭議)。巴里加斯地區部分由印度佔領,其餘控制在中國手中。
另外,根據196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二國政府達成的《中巴關於中國新疆和由巴實際控制其防務的各個地區相接壤的邊界的協定》,巴方承認在中國劃歸新疆、巴方劃歸巴控克什米爾的部分地區(喀喇昆侖走廊)主權屬於中國。
(3)巴里加斯為什麼落入印度手裡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產生原因:
1962年中印戰爭中,印軍遭到重創,但是當中國軍隊撤軍後印軍既開始在東段繼續向麥克馬洪線挺進,到1963年開春後中印兩軍重新在麥線附近形成對峙。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認為根據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發展長期睦鄰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於一九九三年九月七日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印度共和國政府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
2013年,印度一直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但中國政府聲稱對西段不存在領土爭端。
Ⅳ 歷史 中國印度打過仗嗎
1962年10月至11月,在中印邊界全線發生了大規模的軍事沖突就是樓主說的中印自衛戰。這場戰爭既是一場軍事仗更是一場政治仗,在東西兩線,中國軍隊兵鋒所指之處,嚴格地以我方所主張的傳統習慣線為界。毛澤東在不同場合對此役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預言,這一仗至少可以保證中印邊界10年穩定。 戰前,印軍根據其「前進戰略」,在全線蠶食和進佔了邊界線上大片中國領土。戰爭中,西線的中國新疆邊防部隊徹底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在東線,西藏邊防部隊在殲滅了入侵麥線以北的印軍之後,乘勝追擊,進佔到吉莫山口、比里山口、鷹窠山口一線和薩木維爾與金古底,在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的位置直望印度平原,迫使入侵中國領土的印軍全線潰逃。此後,在戰場全勝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單方面撤回到1959年11月7日實際控制線我方20公里以內地區,證明中方依然希望通過談判,而並不以軍事佔領來達到自己的領土要求。 中印邊界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東段靠近不丹邊境的達旺—申隔宗—德讓宗—邦迪拉地域展開的。在這一地區的兩個階段戰斗中,中方以4個師的兵力,全殲印軍3個旅,重創3個旅,另殲印軍5個旅的一部共8700餘人。戰前,印軍第四師第七旅已經把據點建立在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克節朗河一線(塔格拉圖),即使按照麥克馬洪線,這一地區也無可爭議的是在中國境內。盡管我們見到的麥線地圖在細節上辨讀有些吃力,但在這條線最西端的走向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最西端(圖左的第一個箭頭),麥線在東北—西南走出一個小弧線之後,向西大體平行地通向不丹邊境,而此時印軍的佔領地域按圖上表達則已經從這個小弧線的下端向西北方向走出一條45度線,深入中國領土約20公里。 當時的印軍第四師師長尼蘭詹·普拉沙德在他戰後撰寫的專著中(印度巴立特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THEFALLOFTOWANG》,中文版名《一個印度侵華將軍的自白》世界知識出版社版)也認為:「麥克馬洪只是憑他對地理的猜測,就從兼則馬尼到東部的不丹—西藏—印度三方交界點畫了一條藍色粗線,至少可以這樣說,這樣的畫法,就使塔格拉山脊的位置模糊不清了。」作為一個印軍戰場上的高級指揮官,普拉沙德用「至少可以這樣說」的字眼表述了他對克節朗地區歸屬問題的看法。而且,他在戰爭打響之前,曾多次向上級反映明確地理邊界的要求,遺憾的是,他的這種清醒的要求沒有得到任何回應。因此他認為:「尤其奇怪的是,甚至到1962年,印度政府從未糾正過這一明顯的錯誤。顯然,外交部的某人一直沒有做好他的專業工作。這一疏忽是不能輕易加以原諒或者辯解過去的;主要由於這一錯誤,造成了關鍵性的爭執,後來的發展終於導致了戰爭。」 從後來的材料看,印方對中國的領土要求很難歸咎於某個外交部的工作人員,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1959年9月在印度議會上曾經公開表示:我們堅持麥克馬洪線,「我們認為這條線在某些地方劃的並不好,隨後我們,也就是印度政府就把它作了變動」。一條本來非法的地理界線,再由單方面一意孤行地作出變動,邊境沖突的發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Ⅳ *** 爭議邊界地圖是怎樣的
(一)印軍侵佔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大片中國領土 尼赫魯總理於1950年在印度人民院的一次講話中說:「不管有地圖沒有地圖,麥克馬洪線是我們的確定邊界」。
尼赫魯的態度極其蠻橫無理,他不僅矢口否認中印邊界從未劃定的基本事實,而且連印度 *** 自己出版的地圖也置之不顧。
尼赫魯對待邊界問題的基本思想是,印度的軍隊推進到哪裡,那裡就是印度的國界。
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印嘩豎度軍隊便在 *** 和平解放前後,全面向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推進,到1954年即侵佔了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以北「麥克馬洪線」以南大片中國領土。
1954年印度 *** 公然在這塊非法佔領的中國領土上設置了所謂的「東北邊境特區」,由印度中央直接管轄,並建立基層政權,以加強控制。
為掩人耳目,印度 *** 修改官方地圖,在1954年出版的印度官方地圖上第一次把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標繪為中印邊界東段「已定界」,抹掉了自1935年「麥克馬洪線」公開後一直註明的「邊界未經定界」字樣,妄圖以此作為侵佔中國領土的根據,使非法侵佔的中國領土固定化、合法化。
1955年4月6日,印度 *** 在一份文件中稱,今後「麥克馬洪線」和「邊界線」的說法應停止使用,「麥克馬洪線」的提法應立即用「東北邊界」一說代替。
(二)印度侵佔中印邊界中段四塊爭議地區 中印邊界中段,是指中國 *** 阿里地區同印度旁遮普、喜馬偕爾和北方邦接壤的邊界。
它北起中印邊境西段邊界的終點6795高地,南至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的強拉山口(即里普列克山口),總長約450公里。
中段邊界有喜馬拉雅山橫亘,有通外山口道路19條。
其中什布奇、瑪那(卓尼)、尼堤、昆里賓里、達瑪、里普列克(強拉)等6個山口,為中印通商協定開放之山口,供兩國商旅往來貿易。
關於中段邊界,與東段和西段一樣,中國 *** 和印度 *** 之間未訂立任何條約和協議,從來沒有劃定過。
但雙方依循歷史沿革的管理范圍,已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線。
它從西段的終點起,往南沿著帕里河巨哇渠為一方、司丕提河的其它支流為另一方的分水嶺,通過這條分水嶺上的6226高地,在巨哇渠與司丕提河匯流處西面數公里與司丕堤河相遇,再沿司丕堤河到該河與帕里河交匯處。
在帕里河與司丕堤河交匯處以甫,邊界通過6791高地,沿口嶺南行,在什布奇山口嶺向南、通過5642高地、塔布龍山口和古木朗山口。
邊界在蔥莎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過瑪那山口。
從瑪那山口至卡美特山口,通過卡美特山以後,邊界沿著山嶺走向。
在烏熱、香扎和拉不底地區,邊界沿著三地區南面塵沖的一條連綿山嶺走向,通過尼堤山口以南的馬佐拉,經過烏扎拉渠的南面,到達昆里賓里山口西南的烏扎拉。
從烏扎拉起,邊界沿著象泉河支流和馬普楚河為一方、杜力干噶河和卡利河為另一方的分水嶺走向,經達瑪山口,到里普列克山口附近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止。
這條傳統習慣線在歷史上長期受到兩國人民的尊重和承認。
在傳統習慣線兩邊的邊民世代和睦相處,形成了相互間在貿易、宗教、探派蘆殲親、訪友等傳統友好交往。
多少年來,阿里地區的 *** 用土特產換取印度和尼泊爾的糧食、[印]卡·吉普塔:《中國邊界秘史》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頁。
布匹、茶葉及其他日用品,而印度沿邊地區又極需要阿里邊民生產的食鹽和羊毛等原料。
這種邊民之間以物易物的貿易由來已久。
為發展邊境地區的經濟,中印兩國 *** 《關於中國 *** 地方和印度 *** 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中規定,將阿里地區的普蘭、姜葉馬加爾果,姜葉馬卡克拉、那不拉、然木如、波林三多、董不惹、尚格吉、噶大克、扎西崗等10個地方辟為市場,並開放什布奇等6個山口,還規定沿新卡藏布(獅泉河)河谷至扎西崗的習慣道路仍按以往習慣往來。
印度獨立後繼承英帝國主義的衣缽,逐步蠶食中國領土。
在中段,侵佔了中國巨哇,曲惹地區,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烏熱、然沖、拉不底(即香扎、拉不底)地區,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
其中除桑、蔥莎較早為英國侵佔外,其餘地區都是在1954年中印兩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關於中國 *** 地方和印度之間的通商和交通協定簽字後,被印度侵佔或侵入的。
這4塊所謂的由於認識不同而形成的爭議地區,按照傳統習慣線的具體走向,都在傳統習慣線的中國一側。
尤其應該指出的是,被印度侵入的波林三多,是1954年中印協定第二條第二款規定的由中國 *** 同意在 *** 阿里地區開放的10個貿易市場之一。
它和其它9個市場都是應印度 *** 代表、印度大使賴嘉文先生在談判的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的要求而開放的。
但是,波林三多卻在1954年的協議簽定後不久被印度侵佔。
印度對中印邊界中段中國領土的入侵,是隨著它的領土擴張欲逐步升級的。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段印軍一般均未在邊境地區派兵設卡。
1950年中國人民 *** 進駐阿里後,印度就沿邊境一線加強了軍事控制,如加修道路和機場,派駐軍警,設立邊卡等。
嗣後,印度陸軍接管了中、西段全線防務,在邊境地區增調正規部隊,擴充地方武裝,加強戰備。
到1959年底,其在中國中段沿邊地區共分設兩個防區,33個據點,兵力增至5600餘人。
在旁遮普和喜馬偕爾地區由正規陸軍設防,設點10處,兵力4000餘人。
在北方邦地區,由武裝警察第九營設防,兵力1000餘人,設有軍事據點23個。
長期以來,印度當局恃其優勢兵力,以先下手力強的手段,逐步侵佔了上述4塊地區。
在巨哇、曲惹地區: 巨哇、曲惹地區在傳統習慣線以北中國境內。
1954年,印度官方地圖標為已定界,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
巨哇、曲惹地區早在17世紀中葉即由五世 *** 喇嘛規定為扎西崗的舉巴扎倉管轄的領地。
扎西崗的舉巴扎倉一直在這一地區管轄,徵收差稅,直到1958年才由於這一地區被印度所佔而被迫中斷。
1958年6月2日,印軍進入巨哇、曲惹,並在曲惹修房設卡,從此侵佔了該區。
在什布奇山口以西地區: 什布奇是中國扎達縣的一個村莊。
自什布奇西行5公里即到什布奇山口,山口道路寬廣,過往商旅多取此道,實力阿里地區重要門戶之一。
什布奇山口的傳統習慣線在其山口以西的活不桑河。
「活不桑」為「洗凈」之意,意即印度人來中國境喝三 *** 不桑河的水,可以吃牛肉;中國 *** 去印境喝三口水可食馬肉。
活不桑河與山口之間的草場水草豐美,歷來屬於中國什布奇村的放牧地。
從1954年起,印度地圖將此段邊界改為通過什布奇山口並標為已定界,形成爭議區。
1954年7月,印軍在拉容馬山頂刻上「印度斯坦— *** 」字樣,企圖將傳統習慣邊界線向活不桑河東移6.5公里。
1955年,印軍不斷在拉容馬山頂巡邏,阻止中國什布奇村民過山打柴割草。
1956年,中國邊防當局在什普奇設立邊防檢查站,巡邏於拉容馬的印軍隨即撤至活不桑河以西。
1957年3月,印軍在中國活不桑以東約4至5公里之曲賓呆惹建房兩間,並在通往南加的山腰路旁築碉堡兩座。
同年5月,印軍悍然在拉容馬山頂升起印度國旗,公然宣稱:中印以拉容馬山頂為國界。
經中國邊防當局多次嚴重 *** 後,印軍於當年11月撤回。
1958年4月,印軍再次侵駐拉容馬山頂,在該地修建營房6間。
並派兵進入曲賓呆惹,從此侵佔了該區。
在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 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是指桑久拉山口西南,公貢桑巴以東,甲扎崗噶河及其支流所經之地。
桑、蔥莎分別位於甲扎崗噶河的北南兩岸,相距25公里;波林三多位於托林西南,地處三岔路口,是1954年中印通商協定開放的市場之一。
此段邊界傳統習慣線位於貢桑布(橋),在蔥莎以西跨過甲扎崗噶河,再往東經瑪那山口,長約100公里。
1954年印度地圖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區。
桑、蔥莎和波林三多均屬 *** 扎達縣管轄,居民均為藏族,歷來都向中國原扎布蘭宗 *** 交納差稅。
1919年3月,英國授意印度真日邦派員越公貢桑巴侵入中國境內,在桑久拉山口和蔥莎私立石堆,在蔥莎附近設立書有真日文字的碑,製造國界標志。
1920年6月(藏歷5月7日或8日),英屬印度真日上邦又派員至桑、蔥莎非法丈量土地,修路建房。
1926年和1932年,原 *** 地方 *** 同當時英印殖民 *** 曾就這段邊界舉行過談判,英帝國主義企圖將國界推至桑久拉山口, *** 地方 *** 堅持以公貢桑巴為界,談判無結果。
人民 *** 解放阿里後,印度即以武力開始了向該地區的入侵。
1950年中國人民 *** 進駐阿里前夕,印軍即以1個連的兵力進駐公貢桑巴以西鮑哈爾。
1952年5月,印軍侵駐蔥莎,並至桑巡邏。
當時原扎布蘭宗宗本曾親往蔥莎與印軍交涉,但無結果。
1955年,印軍侵佔了波林三多。
在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 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均屬中國達巴宗(該宗現已撤歸扎達縣)管轄。
其中烏熱位於達巴宗正南偏東約60公里的峽谷中,是天然夏季牧場;然沖位於烏熱正西偏北;拉不底地區即香扎、朱畢鍾、拉不底等地的總稱。
此段邊界,傳統習慣線起自卡美特山向東南沿無名河北岸的分水嶺至喀巴夏,向東南經馬佐拉、姑馬拉、 *** 爾等山口至烏扎拉,長約65公里。
從1954年起,印度地圖將該地區劃入印度版圖,形成爭議。
1954年6月,印度派遣武裝人員越姑馬拉山口侵佔烏熱。
對此,7月18日和8月13日,中國駐印度大使館兩次向印度外交部提交備忘錄,要求其 *** 表示態度並令其軍隊立即撤出。
8月27日,印度外交部給中國駐印大使口頭照會,聲稱烏熱是印度領土,否認印軍入侵烏熱事實。
後因冬季氣候嚴寒,物資補給困難,印方武裝人員被迫於9月19日撤返印境。
1955年中國邊防部隊進駐了烏熱。
同年6月,印軍越姑馬拉山口重侵烏熱,形成了在中國領土內雙方對峙的緊張狀態。
入侵印軍後又因姑馬拉大雪封山,於9月15日由馬佐拉山撤回印境。
1956年,中印雙方就烏熱問題達成互不駐軍的協議。
按照協議,中國邊防部隊撤出烏熱地區,此後再未進入。
但印方卻於同年6月派兵侵入烏熱。
從此烏熱問題成為中段邊界問題的一個熱點。
1958年,中印雙方就烏熱問題談判,沒有結果。
到1959年9月13日,兩國 *** 僅就烏熱問題的來往文書達18份之多。
1955年印軍曾越境至香扎、拉不底測繪。
1956年7月,印軍侵入香扎、拉不底,以後逐漸侵佔了該區。
1955年後,印度 *** 開始修築蔥莎至衰拉山口的鄉村道,修建了房屋,以後逐步侵佔瞭然沖地區。
從上可以看出,印度 *** 在50年代乘中國邊防部隊立足未穩和對邊境未完全控制之際,侵入中印邊境中段地區設點駐軍,占據地盤,逐步蠶食中國領土,以造成在邊境領土爭端中對己有利的既成事實。
中國 *** 以中印友誼為重,謹慎處理了邊界糾紛。
當1955年在中國領土烏熱第一次出現武裝對峙的局面時,中國 *** 就主動提出領土爭端要通過談判解決,並命令中國邊防部隊按照協議撤出了烏熱地區。
對印方侵佔巨哇、曲惹、什布奇山口、桑、蔥莎、波林三多、香扎、拉不底等中國領土,中國邊防部隊遵照上級指示,沒有以武力解除其武裝或逼迫其武裝人員退出。
對於入侵中國邊防哨所防區范圍的印方武裝人員,中國邊防戰士總是先行規勸其放棄越軌行動,只是在他們拒絕規勸的情況下才解除他們的武裝;邊防部隊除遇到武裝攻擊外,沒有首先使用過武力。
正因為中國採取了這些措施,才最大限度地防止了事態升級和武裝沖突的發生。
印度當局在軍事入侵的同時,對阿里地區千方百計進行情報間諜活動。
1954年,印度特務白生生,以經商為名,搜集中國阿里駐軍 *** 、裝備、香號、訓練和供應等軍事情報,並深入普蘭縣拍照並繪制軍事形勢圖,當即被中國捕獲並驅逐出境。
(三)印軍入侵中印邊界西段三塊爭議地區 西段邊界的傳統習慣線分為兩部分,即新疆段和 *** 阿里段。
新疆和拉達克的傳統習慣線(新疆段)全部沿著喀喇昆侖山脈。
即:從喀喇昆侖山口起,向東沿葉爾羌河的支流和什約克河的分水嶺,再向東南沿山嶺而行,越過奇普恰普河,穿過6845高地和6598高地;從6598高地向南順山嶺行,穿過加勒萬河,通過6556高地,再沿空朗昌波河和其支流昌隆河之間的分水嶺,穿過昌隆河,然後沿山嶺東南行,到達空喀山口。
*** 和拉達克傳統習慣線( *** 阿里段)是由空喀山口起,轉向西南沿山嶺而行,穿過羌臣摩河和西隆格巴爾馬河的交匯處,再上升到山嶺,經過塔馬特山,沿羌臣摩山,過6107高地,順山嶺到愛尼山口,由愛尼山口向南,順山嶺經過6127高地,南行至班公湖北岸,穿過班公湖後到達該湖南岸;繼向東南到隆巨山,穿過桑格藏布河(印度河),沿科尤里龍帕河東南和汗里河南面的分水嶺到斯諾烏山,再經過帕里河直到 *** 阿里地區、印度旁遮普和拉達克三地的交界處。
全部西段邊界從未正式劃定過,但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的地區歷來屬中國管轄。
印度獨立後,於1954年修改地圖將中國境內的空喀山口、鐵龍灘、奇台大板、大紅柳灘、阿格拉山口、賣爭拿馬(尼亞格祖)、班公洛、巴里加斯等地劃入印度,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從而形成了阿克賽欽、班公湖、巴里加斯三塊爭議地區。
印度 *** 為了擴張其領土,50年代派遣軍警對中國西段頻繁入侵,逐步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一直發展到60年代初期深入中國境內設立了40多個侵略據點。
在巴里加斯地區: 巴里加斯地區位於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包括基古納魯河、烏木隆、碟木綽克(典角)、果洛4塊地方,面積約1900平方公里。
巴里加斯地區歷來為中國所屬,中國牧民自古以來就在傳統習慣線中國一側卓普河西岸的牧場、溫泉溝放牧,印度司丕提人到此地牧放者需交草錢。
巴里加斯的「神山」一帶尚有中國札西崗寺院的土地,由典角百隆耕種,至今從未間斷。
*** 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即沿著傳統習慣線守邊巡邏;1954年在典角設立邊防檢查站,以後撤至札西崗地區。
1955年5月,印軍占駐巴里加斯。
10月4日中國邊境工作組人員抵巴里加斯。
印軍當年撤回。
1956年,印軍設卡於巴里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與中國駐巴里加斯克邊防分隊隔卓普河相對峙,雙方約距650米;6月間印卡軍人越札西木爾化裝侵入中國邊防分隊駐地活動,被驅逐出境。
同年印軍在噶禾拉熱(典角拉熱)南麓修建營房7間。
上述入侵印軍於當年撤回。
1957年10月中旬,印軍在巴里加斯設立常年卡,開始對巴里加斯常年侵佔。
印軍從1956年起到1960年8月,先後14次侵入巴里加斯地區,強佔中國領土約450平方公里。
他們分別在中國領土上建卡設防,刺探軍情,破壞中國邊民生產,為所欲為。
他們還企圖以巴里加斯為基地,逐步將中國整個巴里加斯地區納入其控制范圍。
在班公湖地區: 班公湖地區,包括羌臣摩、羌巴瑪、俄夷、斯潘古爾4塊地方,面積約3950平方公里。
班公湖地區歷來屬中國管轄。
阿里日土縣多瑪、烏江和熱角等地方的 *** 一直在此居住和從事勞動。
*** 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於50年代初進入該地區剿匪和測量。
1959年中國 *** 先後在尼亞格祖、庫爾那克堡、斯潘古爾設立民政檢查站。
中國邊防軍定期沿傳統習慣線巡邏。
1959年7月28日,中國阿里邊境調查組一行16人,在班公湖地區普爾楚那附近的赤卻堅山工作時,越境印軍即以2人在北山腳下埋伏,5人向調查組逼近。
結果,7名印軍除1人倉皇逃跑外,6人被捕獲。
為首者是曲尼·拉爾中尉排長兼教官。
在曲尼·拉爾等6人被捕獲後,印度 *** 於7月30日照會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中國釋放被拘留的6名印度偵察人員,並詭稱班公湖地區系印度領土。
8月6日,中國外交部復照印度大使館:中國 *** 出於友好的考慮,已指示邊防部隊將上述非法侵入中國境內的印方武裝人員連同他們的武器和其它裝備於最短時期在原地遞解出境。
8月18日,中國邊防當局將6名印俘連同武器裝備驅逐出境。
印軍在1959年、1960年,不僅在班公湖地區非法越界,還不斷在中國境內挑起事端。
1959年9月23日,中國101測量隊在莫爾多附近測圖時,印軍竟開來一輛輕型裝甲車,後面尾隨持槍實彈的10餘名步兵,氣勢洶洶地越過莫爾多界石,侵入中國境內約500米,妄圖捕捉中國測繪人員。
為了避免武裝沖突,中國測繪隊員在邊防分隊掩護下主動撤離。
1960年10月9日,印軍8人乘吉普車2輛由莫爾多通道越境400米,觀察中國班公洛卡駐地,返回時竟鳴槍挑釁。
在阿克賽欽地區: 阿克賽欽地區是中印邊境西、中段最大的爭議地區,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
阿克賽欽地區雖大部荒漠,人煙稀少,但它南接 *** 阿里,北接新疆,西鄰印控克什米爾,地勢高,為新藏間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險要。
正因為如此,昔日英帝國主義就一直覬覦阿克賽欽,並制定了各種企圖吞並這一地區的方案。
1954年,印度官方新地圖把從阿富汗到喀喇昆侖山口一段的邊界往後拉了一些,使之大體上沿著喀喇昆侖山的主脈,從而放棄了約翰遜及阿爾達等在這一地段的前進主張。
但是在喀喇昆侖山口以東,新地圖上的邊界線又向北拐,大致上又回到約翰遜——阿爾達線,把阿克賽欽包括在印度境內,從而形成爭議。
1956年中國開始修築新藏公路,其中通過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領土的阿克賽欽。
這條消息使印度當局感到「驚訝」,於是迫不及待地派遣印軍深入中國境內進行諸如偵察、測量、樹標等種種非法活動。
1958年9月9日,中國新藏公路線上的執勤部隊在阿吉攔干附近捕獲印軍7人。
從訊問中得知,尚有印軍8人在克孜勒幹活動。
12日這8名印軍亦被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在帕郎卡波抓獲。
從審訊和繳獲的材料中證明,印軍此次越境是其最高軍事當局直接組織的一次有計劃的偵察活動,其任務是校正1918年英人所繪地圖,並對上述地區的地形、道路、河流和氣象等兵要資料進行廣泛搜集。
為其在中國阿克賽欽地區擴張尋找和製造根據,他們所到之處,設立了許多新的標志,還將中國的一處天文點搗毀。
1958年10月22日,中國邊防當局將全部印軍被俘人員及武器裝備,經空喀山口遞解出境。
1958年10月18日,印度 *** 向中國 *** 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正式向中國提出了對阿克賽欽的領土要求。
印度 *** 聲稱:新藏公路通過的阿克賽欽地區「若干世紀以來就是印度拉達克地區的一部分」,並反誣「中國 *** 沒有首先獲得印度 *** 的准許,甚至沒有通知印度 *** ,就通過無可爭辯的印度領土建築一條公路,這是令人驚訝和遺憾的事。」這份備忘錄還問及中國是否收到關於一支印度巡邏隊失蹤的消息。
1958年11月3日,中國外交部就此向印度駐華大使館遞交了備忘錄。
印度駐華大使館11月8日復照中國外交部,再次承認有一個15人的印度小分隊在上述地區「正常巡邏」,並於「8月底以來下落不明」。
但仍聲稱「這一地區是在印度境內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爭執中的問題」。
中國在復照中指出,印度的武裝人員非法越境,進入中國領土,因而被扣留。
但本著中印友好精神,這批印度武裝人員已被遞解出境。
入侵是與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不相符合的,印方應該保證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經過這次交涉,中印在阿克賽欽歸屬問題上的沖突終於公開化了。
印度 *** 在復照中說,這一地區究竟是在印度還是在中國境內是「一個爭執中的問題」。
這是印度 *** 唯一一次承認了存在爭執,但幾個星期之後,印度 *** 就推翻了這一立場。
1958年12月,尼赫魯在給周恩來總理的信中,再次誣稱印度擁有阿克賽欽地區的領土 *** ,並說「印度的這些大片土地(中國地圖標明是屬於中國的)只能是屬於印度的,這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對這些土地不存在爭端。」印度不僅在中印邊境中、西段地區侵佔中國領土,還不斷侵犯中國領空。
據不完全統計,僅1957年8月至1960年12月,侵入中國賽圖拉邊防區的印度和不明國籍的軍用飛機達29架次;1958年至1960年侵入中國阿里地區的飛機共達84架次,其中絕大多數是軍用飛機。
其企圖是偵察中國邊防軍情、 *** ,給入侵印軍空投空運,並對新藏公路、阿克賽欽等目標進行偵察、航空測量和空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