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有多少年歷史
China or India(中國和印度誰擁有更長的歷史?),這個來自國外網友提出的話題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其實印度文明本身就有一萬多年的歷史,東南亞很多,至今仍能看到印度的影響。就連中國、日本、韓國都與印度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沒有人會否認這些,一些名人也提過此事。
馬克吐溫:印度是人類的搖籃,人類語言的誕生地,歷史之母、傳說之母和傳統之母。
胡適:印度在文化上支配並控制了中國2000年,這是在沒有用一兵一卒的情況下。
據君君查證,胡適先生原話是:中國花了一千年才逐漸走出印度對中國的文化征服。指的是佛教對中國的影響,但是傳到印度,就成了不費一兵一卒,就完成對中國2000年的文化支配,並被印度人日常引用。
根據資料顯示,印度從來都不擅長記錄自己的歷史,他們經常依賴中國人,尼泊爾人和阿富汗人的編年史,他們對自己的中世紀早期歷史知之甚少。而希臘人、波斯人和中國歷史學家則會記錄他們古老的歷史故事。而商朝出現的第一批可破譯的中國銘文(公元前1200年)和阿育王的詔書(公元前300年)之間,存在一千年的時間。這里必須要說,我們不應該把2個和2個文明混為一談,對於2個文明來說,毫無疑問印度歷史比中國悠久,但對於2個來說,那就是中國。因為現在居住在印度的人,並不是印度文明祖先的後代,但是中國人一直住在中國。
B. 印度猴神哈努曼(神猴哈努曼又是什麼來頭)
上天入地、呼風喚雨、72變無所不能的石猴兒「齊天大聖」孫悟空,陪伴著許多小朋友恣意瀟灑、快樂消暑,幸福生活每一天,好不愜意!
可自從突然遇到世界名著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後,心裡卻犯開了迷糊:怎麼竟然還有一個什麼名叫哈努曼的神猴?而且這個猴子竟能夠挑戰堂堂孫大聖的影響和地位?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印度神猴哈奴曼到底是個什麼鬼?
神猴哈奴曼,為印度神話人物形象,出自《羅摩衍那》。他是風神和被貶入人間為猴的天宮歌女之子,剛出生時便力大無窮,連天神之王因陀羅都無法和他在力量上匹敵。後來三主神之一的大梵天收他學藝,練成了無上神通,並且吃了龍珠之粉,成為不死不滅之身,武器是一根棒子。
印度心靈的鏡子《羅摩衍那》是印度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長篇史詩。
為幫助羅摩王子拯救被楞加島上的十頭魔王羅波那奪去的妻子——大地美女悉多,神猴哈努曼帥猴兵猴將,在眾神協助下,幫助羅摩王子最終擊敗羅波那。
羅波那得大梵天傳法,天神妖魔皆無法殺死他,唯有凡人才行。故此保護神毗濕奴化身羅摩王子下界前來誅殺此魔頭。
此戰之後,哈努曼得大梵天做媒,娶美麗的荷花仙女為妻,生下一男一女。
兒子和哈努曼一樣,乃是法力無邊的神猴,武器也是一根棍子。女兒繼承了母親的美麗,又從小得到月亮女神的加護,是一位美麗的女神,但是也有不遜於父兄的勇武。
到後來,毗濕奴為了除去人間暴君化身黑天下凡,神猴哈努曼得到大梵天指示,再次出山。
哈努曼與孫悟空有何相干?
且看關於孫悟空原型的爭論——
第一種觀點:唐代高僧「釋悟空」說。釋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車奉朝,公元751年隨張光韜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羅國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師。釋悟空較玄奘晚了40多年,回來時在西域從事翻譯和傳教活動多年,留下了許多事跡和傳說。
第二種觀點:「石磐陀」說,認為孫悟空的現實原型為《三藏法師傳》所載玄奘西行最困難時所收的徒弟、甘肅人石磐陀,石磐陀是胡人,當時人稱「胡僧」,在唐僧取經中所起的作用與孫悟空相似,而且胡僧與「猢猻」音近。
第三種觀點:魯迅認為孫悟空源自渦水神無支祁。
第四種觀點:胡適認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陳寅恪經過論證,贊同胡適觀點。
根據第四種觀點,悟空不空,其來有自。印度神猴哈努曼可能就是悟空的前身。 胡適認為《西遊記》的美猴王孫悟空原型就是取自哈奴曼,他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又說,「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拉麻傳》里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隨著印度佛教東傳中國,《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大鬧無憂園的情節,就被改編成《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陳寅恪與季羨林皆同意此說法。 胡適和大學神陳寅恪的論證在此就不再贅述。
悟空與哈努曼的共性與不同
一、都是猴身神化的形象
都來歷不凡:悟空是得天地之造化的千年靈石中蹦出來的神奇石猴,是猿類近親,幾乎沒有尾巴,《西遊記》中吳承恩勉強三次提到尾巴時,尾巴也不過是個累贅;而哈努曼的尾巴卻很長大,其作用很大,近似於悟空的拿手武器金箍棒。哈奴曼在另一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中亦有提及。據說,在班度族兄弟被逐期間,怖軍(Bhima)一次在林中與哈奴曼相遇。神猴的長尾正好擋住他的去路。他用盡全力,仍未能將他的長尾挪動分毫。
都形象奇特:悟空的美猴王形象就不說了,深得小朋友們歡喜;印度教神話人物,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神猴哈努曼,擁有四張臉和八隻手和一條長尾巴。
都神通廣大、都是為人喜歡的英雄:悟空的大鬧天宮、九九八十一難除妖降魔與哈努曼的英雄傳奇一樣精彩:哈努曼隨羅摩去尋妻。哈奴曼勇敢機敏,能騰雲駕霧,火燒楞伽宮,盜仙草,終於幫助羅摩征服了強敵,救出悉多。神猴哈奴曼的故事是印度神話中的精品,哈奴曼不僅在印度家喻戶曉,而且在東南亞各國人民的心中亦敬他為英雄。『哈奴曼可飛騰於空中,其面容和身軀可隨意變化,能移山倒海。又說,哈奴曼面如紅寶石,毛色金黃,身軀高大,尾奇長,吼聲如雷,力大無比,可移動山嶽,可捕捉行雲。據說,哈奴曼剛出生時,見到太陽,以為可食,便一把抓到手中。為了使太陽免遭不測,因陀羅(Indra)急忙以雷霆擊哈奴曼之顎。哈奴曼因而又被稱為「其顎被擊者」。擁有四張臉和八隻手,解救阿逾陀國王子羅摩(Rama)之妻悉多(Sita),與羅剎惡魔羅波那(Ravana)大戰。 他聰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於騰雲駕霧,變幻形象和多次救助羅摩王子,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都以神化之猴的神通廣大來表達人類的觀點和願望,托猴言志。
二、形象塑造有區別
悟空大鬧天宮表現的是人類童年時期無所畏懼、敢於挑戰、天不怕地不怕、人定勝天積極的不屈精神,
而哈努曼的形象哈奴曼對於各天神向來十分遵從,服從各天神的命令,是個典型的虔誠教徒。哈奴曼對於三大神都是十分的尊敬。哈奴曼是風神之子,他出世就有著其不凡的經歷,哈奴曼得道於始祖大梵天的真傳,專為天地冥三界除惡揚善。他的武器虎頭如意金棍在鋤妖鏟魔、扶正祛邪中立下了赫赫功勞,其來歷與去向既令人稱奇,也使人迷惑不解。
哈奴曼從小苦練功夫的精神感動了各路神仙,在眾天神賜予他神力,他的功夫與法力舉世無雙,天地三界中任何妖魔鬼怪都無法與他匹敵,尤其是他的智慧,在正義與勇武的糅合下產生的巨大力量,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了他。羅摩率領猴子軍進軍楞伽島,哈奴曼殺死十頭魔王羅波那,救出羅摩的愛妻悉多……全都是他的智慧、勇力、正義所取得的成果。 哈奴曼具有無邊的法力和變幻莫測的本領。他一手能擎山。一步能跨海,還能把太陽神挾在腋下,他幾次救羅摩兄弟生命和拔山倒河的故事令人感嘆不已;
他善惡分明,扶正祛邪,除妖滅怪。神猴哈努曼,便是長尾葉猴的化身。傳說神猴哈努曼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立過大功,所以被奉為神,受到敬重。
哈奴曼面斥羅波那,拘禁太陽神,都是有原因的,羅波那在印度神話里是邪惡的象徵,並不屬於天神系,跟中國妖魔鬼怪是一樣的,不能說哈奴曼藐視權威。他拘禁太陽神,是為了救羅摩的弟弟,羅摩就是印度三大神中毗濕奴的化身,地位特別高,毗濕奴在印度的地位跟中國的玉皇大帝地位差不多,哈奴曼是不得已才拘禁太陽神,事後,哈奴曼忠誠地向太陽神道歉。
這要是換成孫悟空,會向天神道歉嗎?不見得吧。哈奴曼對於三大神都是十分的尊敬,不敢亂言,甚至為了向毗濕奴(羅摩)宣誓忠心,撕開自己的胸口來表忠誠,這動作在印度很多關於哈奴曼的雕像都可見到。哈奴曼是天生就對天神十分尊敬,服從各天神的權威;而孫悟空是骨子裡帶有反意,向來藐視天神的權威,對服從毫無興趣。哈奴曼是印度教的宣傳標志,講究的是階級地位,也就是服從婆羅門制(相當於中國的世家統治)。而孫悟空身上則是帶著道,佛,儒三教思想與一身加上他骨子裡的斗爭精神,追求自由,不講究服從。
三,悟空單身,始終未婚,是個虔誠「和尚」;而哈努曼則有美麗的妻子和兒子的繁衍傳承。
酷熱的暑假裡,有了哈努曼和孫悟空,童年的假期無疑會更加有趣、更加精彩!讓我們一起在中外文化經典中共享神話故事的樂趣!
C. 哈奴曼的與孫悟空
胡適認為《西遊記》的美猴王孫悟空原型就是取自哈奴曼,他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又說,「我依著鋼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記事詩《拉麻傳》里尋得一個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齊天大聖的背影了」隨著印度佛教東傳中國,《羅摩衍那》記載的「楞伽城大戰」中大鬧無憂園的情節,就被改編成《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故事。陳寅恪與季羨林皆同意此說法。吳曉鈴在《〈西遊記〉和〈羅摩延書〉》一文對孫悟空受哈努曼影響說提出異議。
也有史學家表示,對於「孫悟空起源印度神猴」的說法,大家不必太較真,由於不同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和傳播,才能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印度人把孫悟空稱為「中國的哈努曼」,中國人完全也可以把哈努曼稱之為「印度的孫悟空」。
許多佛經都有彌猴的記載,如:《賢愚經》卷十二,又出《彌沙塞律》卷十、《僧祇律》卷二十九、《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唐西域記》卷四「彌猴獻密及釋迦等遺跡」事載:「在昔如來行經此處,時有彌猴持蜜奉佛,佛令水和,普遍大眾。彌猴喜躍,墮坑而死;乘茲福力,得生人和,成阿羅漢。」 在印度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神猴」 哈奴曼將首次在中國展出,它出現時間比中國的孫悟空還早了1000多年。(12月18日《京華時報》)
雖然胡適、陳寅恪二位先生提出孫悟空的原型是哈奴曼的說法已經很久,但很多視悟空為「國粹」的人仍難接受。人們會舉出諸如吳承恩是不是看過《羅摩衍那》這本書這樣的理由來反駁「原型」論,人們會毫不在乎敦煌壁畫中已有「猴行者」形象的事實,人們寧願相信魯迅的考證——孫悟空的原型是大禹治水時降服的淮渦水神無支祁。
追尋傳說的真相
出自於對民國大師身份的尊敬,很多人至今仍然不加考證地隨意斷言孫悟空源自哈奴曼,事實上大部分人卻連佛教跟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基本關系都沒搞清楚。在中國傳播的眾多佛教故事中,雖然有選擇性的引入了一部分婆羅門教中的人物,卻沒有任何關於猴神哈魯曼的痕跡。
在中國歷史上佛教有著強大的民間影響力,但是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影響力則幾乎等於零,佛教僧人完全沒有任何去宣傳印度教神祇的理由和動機,所以僅僅因為都發源自印度,就妄斷哈奴曼是通過佛教傳播到中國來的,就跟斷言古羅馬的主神朱庇特是被羅馬國教基督教的傳教士傳播到美洲的一樣毫無道理。
退一萬步來說,凡是人類經過的地方,必然留下痕跡,如果在吳承恩寫下西遊記之前,哈努曼的傳說已經在中國有所流傳,那麼在各地民間傳說的演變中,高僧寺廟的論法中,都應該有所記載,出現各種妖猴神猴的故事,在沒有這些證據的情況下,光憑著後世對印度教傳說的聽聞就斷言古人如何,是沒有說服力可言的。
D. 胡適有一個看法,印度禪宗(或佛學)是一種定的哲學,而中國的禪宗佛學是一種慧的哲學。他舉了一個例子
講佛學,胡適有自己的見地,甚至有真知灼見,但終究不是大修行人,他是專家學者沒錯,可他不是佛法的專家,佛法的專家,是那些高僧大德。宣化上人就曾經說過這個方面的問題,好像提到過梁啟超,他自以為是學者,無所不通,可是讀不懂《楞嚴經》,就說是偽經。專家學者再聰明,不真實修行,也難免落入世智辯聰,佛學不是那麼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