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板塊(Ⅴ)
在研究區,僅位於帕米爾最南部,出露面積不大。其中具有大量花崗岩及偉晶岩侵入的砂質板岩及黑雲母片岩等組成的基底岩系,蓋層為古生代、中、新生代碎屑岩及碳酸鹽岩組合。基底岩系在印度河谷以砂質板岩、黑雲母片岩為主,見少量含黃鐵礦星點的石英岩及大理岩,在北緯34°「Abbottabad」附近,有低變質板岩及弱變形泥岩、板岩(白沙瓦附近)K-Ar年齡(534±14)Ma(Kempe,1978),Abbottabad北部,板岩中有大的斑狀堇青石花崗岩侵入,其中重要的Mansehra花崗岩Rb-Sr年齡(516±16)Ma(Le Fort等,1980),屬沿喜馬拉雅山南坡延伸的一個寒武紀花崗岩帶。在Mansehra西北部板岩中的一組劈理被花崗岩接觸變質帶的花崗岩脈所交切,因此岩石的某些變形是前寒武紀時形成的,所以它們應屬前寒武系。
覆於基底岩系之上的蓋層,時代及岩性多不相同,其關系尚未查清。
在Besham西南8km處,可見底礫岩不整合於基底片麻岩之上,礫石成分有石英岩、葉片狀花崗岩及閃長岩、花崗質偉晶岩、千枚岩、雲母片岩等,礫岩厚數米。向上依次為粗砂岩、石墨及厚數百米含礫片岩、綠泥石化砂岩,以上變為泥質灰岩及條帶狀大理岩;在Abbottabad附近為厚層灰岩,白沙瓦以北的Nowshera附近灰岩含志留紀—泥盆紀化石;在河南灰岩中有石炭紀鸚鵡螺亞綱化石,而在Abbottabad地區的灰岩全部為中生代。從白沙瓦Abbottabad一線以南及至 Abbottabad東北部等的紅色砂岩及頁岩屬漸新世—中新世,代表早期喜馬拉雅的磨拉石沉積。
鹽嶺地區的前寒武系,下部為基拉那群,以千枚岩、板岩、石英岩為主夾安山岩及其凝灰岩,Rb-Sr年齡(870±40)Ma,上部為鹽嶺組紅色含石膏粘土岩、含厚鹽層及石膏白雲岩、頁岩、砂岩及油頁岩。寒武系為淺海相砂岩、頁岩、黑色頁岩、海綠石頁岩,含早寒武三葉蟲化石,上部為板狀砂岩、頁岩、白雲質頁岩含石膏及岩鹽假晶,具波紋和泥裂,為潟湖相沉積,奧陶-志留系為淺海相石英砂岩、泥板岩、千枚岩、灰岩、白雲質灰岩等,泥盆系以淺海相碎屑岩為主,石炭系—二疊系見有冰磧礫岩,具岡瓦納相特徵。
區內多為新生界覆蓋,除東部地區外基底岩層多零星分布。由於印度板塊的向北俯沖,形成一系列由北向南的逆沖斷裂帶,如前述的主地幔逆沖斷裂北部的變質岩向南逆沖到主邊界逆沖斷裂的中生代地層上,而主邊界逆沖斷裂南、又進一步逆沖到鹽嶺寒武紀—更新世地層上。在Abbottabad地區見片麻岩向南推覆在中生代鈣質變質沉積岩之上,可能是印度北部主地幔逆沖斷裂的延續,主邊界逆沖斷裂常使中生界橫切漸新世-始新世的磨拉石建造。
區內的變質作用,有由南往北向主地幔逆沖斷裂(主中央逆掩斷層)方向遞增的趨勢,由白沙瓦向南幾乎未變質的岩石至Abbottabad附近的綠片岩相和主地幔逆沖斷裂附近的矽線石-藍晶石的角閃岩相。基底岩石的變質早於寒武紀花崗岩的侵入時期,而喜馬拉雅期的區域變質作用使北部中生代蓋層及基底岩層同時變質。
印度板塊在研究區出露極少,為了便於今後對比研究,現將鄰區資料簡述於下;印度次大陸總體上可劃分為3個一級構造單元,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中印邊界佔印度陸地面積不足 10%)、山前坳陷區(位於印度中、北部,為喜馬拉雅褶皺帶與印度半島之間,佔印度陸地面積約 20%)、印度半島克拉通(位於印度半島中南部,佔印度陸地面積70%)。
一、喜馬拉雅褶皺帶
喜馬拉雅褶皺帶屬印度板塊北緣,處於印度板塊與岡底斯中間板塊(青藏板塊)的接觸帶,為一新生代褶皺帶,白堊紀末或古近紀,新特提斯洋閉合,印度板塊與青藏板塊碰撞,形成印度河-雅魯藏布縫合帶。晚漸新世—中新世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極盛時期(變質變形、花崗岩化)形成了主中央逆沖斷層。上新世—更新世,喜馬拉雅南部發生逆沖作用,發育主邊界逆沖斷層。上述兩逆沖斷層都是老地層從北往南仰沖到較新地層之上。Gansser(1964,1974,1981)以上述3條主要構造線,把喜馬拉雅從南到北劃分為亞(次)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中央喜馬拉雅),西藏喜馬拉雅(特提斯喜馬拉雅)、印度河縫合帶(蛇綠岩帶);並把印度河縫合帶以北大片花崗岩基出露地帶稱為外喜馬拉雅。B.F.溫德里(1985)把喜馬拉雅分為次喜馬拉雅、低喜馬拉雅、高喜馬拉雅(含「中央結晶岩」帶、「特提斯喜馬拉雅」帶)、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後喜馬拉雅帶等單元。李春昱等(1982)指出,喜馬拉雅地區由邊界大斷裂和中央主斷裂、分為喜馬拉雅帶、低喜馬拉雅帶、高喜馬拉雅帶3部分,高喜馬拉雅北坡為西藏喜馬拉雅,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為藏南特提斯褶皺帶,沿印度河上游及雅魯藏布江為印度板塊與岡底斯中間板塊(青藏板塊)的縫合帶。上述意見總體上基本相似,都是以上述3條主要構造線為劃分依據。現由南向北簡述於下。
(1)亞(次)喜馬拉雅山前坳陷帶(錫伐利克山前坳陷帶):位於主邊界逆沖斷層南,中新世中期,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最強烈的第三幕,使岩層褶皺、隆起並伴有岩漿侵入,形成了上升山脈與印度半島間的山前坳陷。沉積了厚達6km的新近系錫伐利克群的磨拉石建造,由砂岩、粗砂岩、礫岩、粘土層、泥岩、粉砂岩等組成。並發生褶皺、斷層和逆沖,以疊瓦構造為主的錫伐利克群,位於主邊界逆沖斷裂的局部地段,以褶皺為主的該群,位於緊接疊瓦構造的南部。由於喜馬拉雅老岩層逆掩在錫伐利克群上,使該群與其他地層多呈陡傾斜斷層接觸,該帶寬約6~50km,在不丹和錫金境內變窄,平均海拔900~1200m。
(2)低(小)喜馬拉雅褶皺帶:位於主邊界逆沖斷裂與主中央逆沖斷裂之間,由前寒武系變質岩和一些古生界、中生界未變質的岩石組成,並有不明時代的花崗岩和基性岩侵入。有的為前寒武紀後的陸棚相沉積,可與印度地盾上的岡瓦納沉積對比。不少學者認為低喜馬拉雅有一系列向南逆掩的推覆體.據Heim和Gansser 的意見,印度庫蒙地區的加瓦爾小喜馬拉雅至少有4個疊瓦構造帶,推覆於含貨幣蟲岩層之上,舍利地區有一個由絹雲母片岩組成的推覆體蓋在由古生代白堊紀地層上。從中尼泊爾向東結晶岩石中片麻岩和混合岩所佔面積越來越大,構成一巨大的結晶片岩,向上逆沖,大規模地掩埋了低喜馬拉雅的沉積岩。在錫金和大吉嶺出現未變質的岡瓦納層被低變質的達嶺片岩覆蓋,而達嶺片岩又被高級變質的大吉嶺片麻岩所覆。Loczy 用推覆構造來解釋這種現象。B.F.溫德里指出,低喜馬拉雅帶內有由片麻岩(低喜馬拉雅結晶岩)組成的逆沖斷層岩片和被稱為「外側結晶岩」(來至高喜馬拉雅逆沖岩帶)的高級變質岩的飛來峰。低喜馬拉雅帶里的一些復雜強烈褶皺帶呈北東—南西方向,與平行喜馬拉雅山脈的主構造線斜交。反映具古老的北東—南西構造的印度地盾也捲入了喜馬拉雅運動。低喜馬拉雅帶寬32~30km。平均海拔高度為4500m。
(3)高(大)喜馬拉雅結晶岩疊瓦構造帶:南以主中央逆沖斷裂與低喜馬拉雅帶為界,在北面,從北西—南東到東—西方向,基本上為連續分布的未變質或淺變質的下古生界與西藏喜馬拉雅帶分界。該帶主要由前寒武紀變質基地(結晶岩系)組成,被新近紀或稍老的花崗岩侵入。結晶岩主要是各類片麻岩,原岩為沉積岩或火山-沉積岩。其他不同程度的變質沉積岩和片麻岩呈復雜的伴生關系。在珠穆朗瑪峰等高峰的頂部,結晶岩之上為奧陶紀灰岩所覆蓋。結晶岩帶分布寬度各地不一,有的構造簡單,形成單斜層,有的結晶岩帶很寬,構造復雜,構成一系列疊瓦構造和推覆體。哈根認為這些結晶岩帶構成了許多推覆體的「根」,並將其劃為一系列逆掩岩片。在尼泊爾西部,前人把「中央結晶岩帶」按岩性劃分出一個薄的「下部結晶推覆體」和一個厚的「上部結晶推覆體」。中央結晶岩帶的片麻岩以緊閉、同斜、平卧的小型褶皺為特徵,軸面片理平行於岩性和變質的層狀構造及主中央逆沖斷裂,故被認為與中央主逆沖斷裂的逆沖事件有關。在結晶雜岩的下部出現礦物排列與喜馬拉雅總走向近直交的近北北東-南南西的線狀構造。對這種不協調的線狀構造的形成時代有不同認識。
高喜馬拉雅帶的結晶岩主要由前寒武紀變質作用形成,但不少學者也認為其變質作用可能受阿爾卑斯期花崗岩侵入的影響,因普遍見花崗岩與片麻岩的密切關系,故認為存在阿爾卑斯期變質和花崗岩化作用。也有人認為藏南聶拉木-亞東一帶的高喜馬拉雅變質岩帶的變質作用有三期;第一期發生在前寒武紀晚期或古生代早期,第二期是主變質期,發生於新生代的早-中期,第三期發生於上新世。高喜馬拉雅結晶帶,被古近紀—新近紀花崗岩廣泛侵入,含白雲母或二雲母淡色花崗岩在結晶岩帶的北部分布相當廣泛。
(4)西藏喜馬拉雅褶皺帶(特提斯喜馬拉雅褶皺帶):南以下古生界與高喜馬拉雅帶的前寒武紀變質岩帶分界,北為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主要由未變質或淺變質的古生界和中生界的穩定型沉積組成,並為新近紀花崗岩切割。石炭紀晚期—早二疊世有冰川沉積,尼泊爾有冰磧礫石,藏南在晚石炭世有冰海相沉積物,中生代地層中夾多層中、基性火山岩,並有典型的海相噴發岩及放射蟲硅質岩。
該帶一般形成向南倒轉的緊閉線性褶皺和向南逆掩的斷裂或疊瓦構造(由北向南推覆),局部也有向北倒轉的褶皺,如尼泊爾的道拉古里-安納普爾納山脈的北側、是一個向北倒轉的平卧褶皺。
(5)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由上侏羅紀—白堊紀復理石、蛇綠岩(超鎂鐵岩、基性火山岩)和外來岩塊等組成。沿縫合帶分布蛇綠岩和混雜堆積帶,上侏羅統—白堊系深水復理石沉積中,硅質岩和海底火山噴發岩發育並與基性-超基性岩共生。印度河上游拉達克地段的蛇綠岩以玄武質和英安質熔岩、燧石、集塊岩、蛇紋岩和純橄欖岩為標志。並有明顯的蛇綠混雜堆積。德拉斯火山岩由輝綠岩、枕狀熔岩、集塊岩、火山-碎屑岩組成。沿雅魯藏布江發育的蛇綠岩帶,自下而上為超基性岩(地幔岩)、基性岩(堆晶岩)、席狀岩牆群、枕狀基性熔岩、放射蟲硅質岩。其南側部分地區分布有蛇綠岩組分基質的混雜堆積和以晚三疊世及晚侏羅世—白堊紀的復理石和類復理石層的泥沙質為基質的混雜堆積,其走向與蛇綠岩帶一致。
沿縫合帶在斯沃特河谷(印度河支流)的片岩中發現有藍閃石、在拉達克地區的蛇綠混雜堆積中發現了綠片岩-藍閃石片岩相和角閃岩相的變質岩;在西藏薩嘎的達吉嶺和昂仁、拉孜、孜松等地發現有藍閃石類和黑硬綠泥石、在昂仁的桑桑南發現了陽起綠泥藍閃石片岩等、代錶板塊消減有關的高壓低溫變質帶的標志礦物。肖序常等認為雅魯藏布江縫合帶的高壓低溫變質作用主要發生在白堊紀晚期-古近紀早期。
(6)外喜馬拉雅帶:Gansser所劃分的外喜馬拉雅帶,位於印度河-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以北緊鄰地帶,主要為花崗岩基及上白堊世和古近紀—新近紀沉積物。印度河上游巨大的拉達克花崗岩和花崗閃長岩基的寬至少32km,侵入到上白堊統火山岩中。
喜馬拉雅褶皺帶的花崗岩:喜馬拉雅期花崗岩同位素年齡值一般為10~20Ma,侵入時代多為中新世。分布最廣的是電氣石花崗岩,喜馬拉雅東段有木斯、馬拉斯盧、馬卡魯等花崗岩;西段的該期花崗岩為電氣石花崗岩和電氣石細晶花崗岩分布於印度庫蒙地區,最大岩體是庫蒙北部的巴德利納斯花崗岩,為黑雲母-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到花崗細晶岩與圍岩侵入接觸。此外,還有一些時代不明的花崗岩。在加德滿都盆地周圍侵入早古生界中的富含石英黑雲母花崗岩、白雲母-電氣石花崗岩、黑雲母-堇青石花崗岩、鉀長石斑狀電氣石-黑雲母-白雲母花崗岩、黑雲母-白雲母花崗岩其同位素年齡值為33.9Ma。
二、山前坳陷區
山前坳陷區位於印度中北部,呈近東西向展布,以全新世現代鬆散沉積物平緩覆蓋為主,厚度巨大,具磨拉石建造特徵,偶見零星前寒武變質岩系出露,顯示該山前坳陷是在印度前寒武紀克拉通基底上,由於印度板塊向北俯沖,使喜馬拉雅自始新世以來不斷隆升、剝蝕而形成。
三、印度半島克拉通
印度半島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和南部,是印度主要礦產地和開發地。前寒武紀變質岩系在印度半島克拉通中以太古宇-古元古界發育較全。有多種岩石組合,中-深變質;中、新元古界的分布僅限於克拉通內裂谷與坳陷盆地及線性地塹中,岩性變化不大、變質較淺,根據其組成與結構上的差異,可進一步劃分為7個次級克拉通;西達爾瓦爾克拉通,位於印度西部,以發育綠岩帶為特徵。分高級變質帶(變質核雜岩)和低級綠片岩帶,前者包括條帶狀磁鐵石英岩、二輝麻粒岩和超基性岩-斜長岩組合,南北向分布,伴有25×108a花崗岩侵入。成礦作用較廣泛,如與高級變質帶中超基性岩有關的鉻礦化、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礦、錳礦,在低級變質岩中與火山岩有關的銅礦化和多金屬礦化,部分形成規模礦床。東達爾瓦爾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以GGT 或類GGT岩漿活動為特徵,夾少量綠岩帶。在東部疊加有新元古代Cuddapah克拉通內凹陷,其岩性主要為未變形或輕微變形的礫岩、砂岩、白雲岩夾火山岩,基本保持原始狀態,並有富鉀花崗岩和碳酸岩侵入及4個不明時代的金伯利岩筒。新元古代Cuddapah凹陷中含礦層位較多,如白雲岩中的重晶石礦床(儲量佔全球百分之25)、底礫岩型鈾礦、Pulivendia層中的石棉礦及火山岩層中的多金屬礦化。在變質基性岩剪切帶中的石英脈型金礦發育,其中有世界知名的 Kolar 金礦田。在金伯利岩筒及碳酸岩中還發現了金剛石及稀土礦。印度半島麻粒岩地塊,位於印度最南端,發育麻粒岩相岩石為特徵,同時分布有角閃岩相片麻岩和「超殼岩石」,含紫蘇花崗岩、基性麻粒岩、孔茲岩系、變粒岩和片麻岩等,造山後的鹼性雜岩體也較發育。成礦作用主要與麻粒岩相區的硅鐵建造和片麻岩相區的超基性岩有關。部分形成具規模的鉻鐵礦和鐵礦床。東高止山克拉通,位於印度東部,以麻粒岩相與孔茲岩系岩石發育並混合產出為特徵,常伴有角閃岩相片麻岩,斜長岩以及較晚形成的鹼性岩體(1265Ma)呈岩株狀侵入。其成礦作用主要為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礦和產於鉀長錳榴岩中的錳礦等,分布較廣。布哈因達拉(Bhandara)克拉通,位於印度中部,以片麻岩夾綠岩帶為特徵,硅鐵建造發育,呈南北向分布,南有較大的Dongangarh花崗岩體侵入,其北疊加有3個中、晚元古代獨立凹陷盆地,變質較淺,以石英砂岩、長石砂岩、頁岩、灰岩和白雲岩為主,偶見疊層石。硅鐵建造中鐵礦分布最廣,具有波痕狀赤鐵礦-燧石岩和細粒層紋狀假象赤鐵礦等兩個亞建造,礦床規模較大,產於Sausar組石英岩-頁岩-碳酸鹽岩地層中的錳礦分布也較廣。花崗岩體附近有銅礦化。辛格布姆(Singhbhun)克拉通,位於印度東北,是印度前寒武系研究程度較高地區,由辛格布姆陸核組成,太古宇為OMG3200±85Ma,主要岩性為中粒雲母片岩、石英岩、鈣硅質岩和角閃岩。硅鐵建造發育,在陸核中有3條近東西向推覆帶和由12個岩株、岩席和岩基組成的總面積達1000km2的花崗岩雜岩體(3000Ma),該區除與硅鐵建造有關的鐵、錳礦和與超基性岩有關的鉻鐵礦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辛格布姆推覆帶上產於綠片岩相岩石中、順層分布的銅礦及鈾礦。阿拉瓦利(Aravalli)克拉通,位於印度西北部,區內太古宇—古元古界不發育,以綠岩和類GGT岩系為主,缺失硅鐵建造,呈北東向展布,廣泛發育中、晚元古界,岩層變質較淺,以千枚岩、雜砂岩為主夾石英岩和碳酸鹽岩,含疊層石及磷塊岩,呈近東西分布,花崗岩侵入體分布廣泛。區內礦產豐富,有鉛鋅礦和非金屬礦的磷灰石、磷酸鹽、石棉、重晶石、螢石、石膏、藍晶石等,在北東-南西向拉賈斯坦構造帶附近,熱液型銅礦化較發育,賦存於中、新元古界淺變質岩層中,以克赫特利銅礦規模較大。此外,在剪切帶上常有鈾礦化。此外,除前寒武系外,印度的岡瓦納群分布也較廣,主要分布於地塹或河谷一帶。岡瓦納群為晚石炭-侏羅紀的沉積層,主要為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積物,底部有冰川沉積。下岡瓦納群由含礫粗砂岩、砂岩和煤層組成,底部為典型的冰川沉積,時代為晚石炭世—早三疊世;上岡瓦納群由炭質頁岩、鈣質砂岩夾玄武岩,時代為晚三疊紀—侏羅紀。在印度半島東、西海岸的主要河谷地帶分布有白堊紀、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沉積物。另外,德干暗色岩,是印度地盾上僅次於前寒武系的第二位地質體,占據了印度半島西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屬裂隙噴發的高原玄武岩。從晚白堊世開始噴發,最強噴發是在始新世,德干暗色岩與下伏白堊系巴格組間有微不整合,有的不整合於侏羅系、白堊系之上,其本身又為含貨幣蟲的古近系—新近系覆蓋。德干暗色岩可分三群,下部暗色岩,分布於中央邦和東部地區,有暗色岩夾層,但火山灰較少;中部暗色岩,分布於中印度和馬瓦爾地區,其上部有大量凝灰岩,但缺少暗色岩夾層;上部暗色岩,分布在孟買和卡提阿瓦地區,含大量暗色岩夾層和火山灰。在孟買等地有似火山口的露頭。暗色岩厚度各地不同。有從西往東減薄的趨勢。近孟買海岸總厚超過2100m往東在中央邦厚約152m,再向東僅有零星露頭覆蓋在太古宇變質岩上。
2. 印度板塊
印度板塊以北、以東以雅魯藏布江—那加—若開縫合帶與拉薩—西緬地塊相鄰。
3.2.1.1 地層發育情況與組成特點
印度板塊的東北部邊緣自南而北存在下列構造帶:喜馬拉雅南坡震旦紀—古生代淺變質岩帶,大部分位於尼泊爾境內;喜馬拉雅主脊前寒武紀結晶岩帶;喜馬拉雅北坡古生代淺海沉積帶,代表了印度大陸的北部大陸架,該帶北緣以拉軌崗日片麻狀花崗岩穹窿與以北的陸坡分開;藏南中生代復理石混雜堆積帶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馬文璞,1992)。
3.2.1.2 晚古生代以來區域組合及環境變化
石炭系、二疊系典型表現為發育岡瓦納型冰積岩和冷水動物群,這可能與印度板塊當時位於南極附近有關。位於岡底斯弧上的鈣鹼性火山岩屬中侏羅世,說明印度板塊北部的洋殼消減作用開始於中侏羅世前。羊卓雍湖等地蛇綠岩帶南側的晚侏羅世—白堊紀放射蟲硅質岩夾基性火山岩為碳酸鈣補償深度以下的細粒大洋沉積,說明消減過程中印度陸塊北側是有洋殼的。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中的早白堊世蛇綠岩殘片,則說明了新特提斯洋的存在。縫合帶附近,藏南浪卡子地區輝綠岩中鋯石SHRIMPU-Pb測年(江思宏等,2006),表明了新特提斯洋張開事件發生於侏羅紀—早白堊世的燕山期。至於關閉時間,緬甸西部的那加—若開帶早白堊世即開始活動(黃汲清等,1987),但雅魯藏布江縫合帶南側海相地層的最高層位為漸新世—中新世紅色磨拉石建造的斷陷盆地及主邊界斷裂南側的中新世—上新世錫瓦利克群等,因此,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之間的新特提斯洋關閉時代是在始新世及漸新世之間。
3.2.1.3 新特提斯洋關閉過程中的構造—岩漿活動規律
印度板塊自約90Ma與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地塊分離,年均向北漂移約15cm,大約移動了2000~3000km。印度板塊為已知板塊中移動速率最快的。
對於碰撞過程,根據構造、岩漿活動和沉積記錄,可分為主碰撞、晚碰撞與後碰撞三個階段(侯增謙等,2006):
第一階段,火山—岩漿作用與區域沉積記錄作為印度與亞洲大陸的重要產物,記錄著兩個大陸自65Ma前後開始碰撞,並持續至41Ma(侯增謙等,2006)。
第二階段,40~26Ma,除岡底斯南帶斷續發育少量高鋁花崗岩外,岩漿活動主要集中於羌塘地體和青藏高原東緣,以鉀質火山—岩漿岩為主體,鈉質岩系次之,碳酸岩—鹼性雜岩也有發育。青藏高原東緣的大規模走滑斷裂帶,與陸內俯沖過程有關。
第三階段,時代為25~0Ma,對應於後碰撞伸展期。主要岩漿產物是高原腹地的鉀質一超鉀質岩漿岩、藏南的高鋁—過鋁花崗岩和高原東緣的基性火山岩系(侯增謙等,2006)。
3.2.1.4 構造演化階段與構造層劃分
從整個古生代到早中生代時期,都處於構造相對穩定時期(馬文璞,1992),因此可將晚三疊世以前的地層均劃歸第一構造層(Pre T3)。
晚三疊世到古新世,為新特提斯洋發生、發展、消亡的旋迴演化時期,因此可將其劃歸第二構造層(T3—E1)。
始新世到上新世,為新特提斯閉合後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東南亞各個地塊發生逃逸、安達曼海及南海張開的時期,具有全區性,將其劃歸第三構造層(E2—N2)。
更新世到全新世,為印度板塊北部為碰撞期後伸展構造發育階段,發育出恆河平原、雅魯藏布江谷地、喜馬拉雅山、孟加拉灣等現代地貌,表現為鬆散沉積物,屬於第四系范疇(Qp——Qh)。
3. 闆呴瞾鈃忓竷奼熺紳鍚堝甫闂鍚堢殑鍦板眰瀛﹁瘉鎹
闆呴瞾鈃忓竷奼熺紳鍚堝甫鍗椾晶鐨勫嵃搴﹁鍔ㄥぇ闄嗗寳緙樺湪鐗規彁鏂-鍠滈┈鎷夐泤嫻峰彂鑲茬殑鏅氭湡錛岀粡鍘嗕簡鍗板害鏉垮潡鍚戝寳淇鍐插拰紕版挒鎵閫犳垚鐨勬矇縐闃舵電殑婕斿彉銆傜櫧鍨╃邯鑷沖彜榪戠邯錛岃ュ湴鍖烘矇縐浜嗕竴濂楁祬嫻風浉鐨勬矇縐鍦板眰錛屽叾涓鍚鏈変互鏈夊瓟鉶涓轟富鐨勫寲鐭崇兢銆傝繖濂楀湴灞傚拰涓板瘜鐨勫寲鐭寵板綍鍙鍙嶆槧鍗板害鏉垮潡鍚戝寳榪愮Щ鍜岀版挒鐨勮繃紼嬶紝灝ゅ叾鏄鍏朵腑鐨勬搗鐩稿彜鏂扮粺錛屾槸鐮旂┒鏉垮潡榪愮Щ鐨勯噸瑕佸眰浣嶃傛湰鏂囦綔鑰呭硅搗濮嬬版挒鐨勭悊瑙f槸闄嗗3鐨勬嫾鎺ュ拰鎸ゅ帇騫朵即闅忔繁嫻風泦鍦扮殑娑堝け錛屽湪鍦板眰搴忓垪涓寰寰鍑虹幇鐢卞湴澹蟲姮鍗囨墍閫犳垚鐨勬矇縐涓嶆暣鍚堝強婊戝屽爢縐錛岀悊鎯崇殑鏄嫻風浉鍦板眰涓婅嗕互紓ㄦ媺鐭崇殑鍫嗙Н銆
鐩鍓嶅瑰嵃搴︿笌嬈т簹澶ч檰紕版挒鏃墮棿鐨勭爺絀舵垚鏋滆緝澶氬湴闆嗕腑鍦ㄥ瑰彜鍦扮佸拰鍚屼綅緔犲勾榫勭殑鍒╃敤涓婏紝鎴栭氳繃鐏灞卞拰宀╂祮媧誨姩鏉ユ帹嫻嬶紝鑰屼緷鎹鍦板眰涓庡彜鐢熺墿璇佹嵁榪涜屽垎鏋愮殑緇撴灉鐩稿圭己涔忥紝灝ゅ叾鍦ㄨタ鈃忓冨唴錛屽箍娉涚殑鍦板眰鍙ょ敓鐗╄瘉鎹灝氭湭寰楀埌鍏呭垎鍒╃敤銆傝タ鈃忓崡閮ㄥ嚭闇叉湁瀹屾暣鐨勬櫄鐧藉灘涓栬嚦鍙よ繎綰鍦板眰錛屽寘鎷鐢辨祬嫻風⒊閰哥洂銆佺爞鐮懼博鍙婂渾鐮劇姸鐏板博緇勬垚鐨勫ぇ闄嗙版挒鏈熺殑嫻風浉娌夌Н搴忓垪錛屽叾涓鍖栫煶涓板瘜銆傚湴灞備笌鍖栫煶娓呮櫚鍦拌板綍浜嗗彜鍦扮悊鐨勭壒孌婃紨鍖栭樁孌碉紝涓烘澘鍧楃版挒鏃墮棿鐨勭爺絀舵彁渚涗簡璇佹嵁銆
瑗胯棌鍗楅儴鐧藉灘綰涓鏈熸矇縐浜嗕竴濂楀崐娣辨搗鐜澧冪殑鏆楄壊欏靛博錛屼唬琛ㄥ嵃搴﹁鍔ㄥぇ闄嗗寳緙樼殑鏈楂樻搗騫抽潰鏃舵湡銆傞殢鍚庡湪Turonian鏈熷紑濮嬪艦鎴愭搗閫銆傝繖涓鎸佺畫嫻烽鍖呭惈鏈夋暟嬈℃搗騫抽潰鎶鍗囩殑鏃嬪洖錛屼絾鎬葷殑瓚嬪娍鏄嫻峰鉤闈涓嬮檷銆傝嚦Masstrichtian鏈熷艦鎴愰檰媯氭祬嫻風殑紕抽吀鐩愬彴鍦幫紝灞炰簬浜уぇ閲忓滻鐫錏ゅ拰搴曟爾澶ф湁瀛旇櫕鐨勬祬婊╃幆澧冦傜洿鑷崇櫧鍨╃邯鏈鏈熼檰鍦頒竴搴︽姮鍗囧嚭姘撮潰錛屽苟鍦ㄧ櫧鍨╃郴涓庡彜榪戠郴鐨勭晫綰垮勫艦鎴愪竴鏆撮湶闈銆傚矖宸村湴鍖烘矇縐闂存柇鐨勫艦鎴愯存槑璇ユ矇縐鐩嗗湴闄嗗3鎶鍗囬熺巼杈冨揩錛屼竴搴﹀け鍘誨懆鍥撮檰鍦扮殑鐗╄川琛ョ粰騫墮伃鍙楀墺鋩銆傞殢鐫鍛ㄥ洿鍦板尯鐨勮繘涓姝ユ姮鍗囧拰鐩嗗湴鐨勭浉瀵逛笅闄嶏紝璇ュ湴鍖哄艦鎴愭花宀告祬婊╃幆澧冦傚懆鍥撮檰鍦幫紝灝ゅ叾鏄鏉ヨ嚜鍗楁柟鍗板害澶ч檰鐨勭庡睉鐗╄川鍦ㄨュ湴澶ч噺鍫嗙Н銆傝繖涓鐢辨櫄鐧藉灘涓栧嵃搴︽澘鍧楀悜鍖椾刊鍐查犳垚鐨勫湴澹蟲姮鍗囦笌璇ユ椂鏈熷叏鐞冩搗騫抽潰鐨勪笅闄嶈繃紼嬬浉鍚誨悎銆傛湰鏂囦笉鎺掗櫎嫻峰鉤闈㈠彉鍖栧硅ュ尯娌夌Н鐜澧冩墍閫犳垚鐨勫獎鍝嶏紝鏄劇劧鏅氱櫧鍨╀笘鐨勬搗閫鏄鍏ㄧ悆嫻峰鉤闈㈠彉鍖栦笌鍖哄煙鏋勯犱綔鐢ㄧ殑鍏卞悓緇撴灉錛岃屼綅浜庡嵃搴﹁鍔ㄥぇ闄嗗寳緙樼殑鍦板眰鍖烘墍緇忓彈鐨勬瀯閫犱綔鐢ㄥ獎鍝嶆洿鍊煎緱娉ㄦ剰銆
鍗板害澶ч檰鍚戝寳鐨勪刊鍐蹭綔鐢ㄥ湪緙濆悎甯︿互鍖楃殑鍐堝簳鏂宀涘姬鍗楃紭琛ㄧ幇寰楁洿涓虹洿鎺ャ傚湪鏃╃櫧鍨╀笘鍗板害鏉垮潡鐨勫悜鍖椾刊鍐插彂鐢熷悗褰㈡垚鏃ュ杸鍒欏姬鍓嶇泦鍦般傚姬鍓嶇泦鍦版槸鐗規彁鏂媧嬩刊鍐茶繃紼嬬殑浜х墿錛屽叾娌夌Н涓諱綋涓烘槀浠佺粍銆傝繖濂楀湴灞傚湪絀洪棿涓婃瀯鎴愪竴澶嶅悜鏂滐紝鍚戞枩涓ょ考鍦板眰鍘氬害鍜屽博鎬х壒寰佸叿鏈夊樊寮傦紝鍖楃考鍏ㄧ敱鏄備粊緇勬瀯鎴愶紝鍗楃考涓嬩紡鐫鍚屾椂寮傜浉鐨勫啿鍫嗙粍銆傛嵁鐢熺墿鍦板眰瀛︾殑鐮旂┒緇撴灉錛屾槀浠佺粍鍖楃考搴曢儴騫撮緞綰︿負100Ma錛屽崡緲煎簳閮ㄥ勾榫勫彲鑳戒負90Ma錛屾牳閮ㄦ渶鏂板湴灞傜殑騫撮緞澶ц嚧鏄87Ma(Wan Xiaoqiao et al.錛1998)銆傛槀浠佺粍涔嬩笂娌夌Н涓烘櫄鐧藉灘涓栧悗鏈熼潪澶嶇悊鐭崇浉鐨勭庡睉宀╀笌紕抽吀鐩愬博錛屾矇縐綾誨瀷鐨勮漿鍙樺弽鏄犳寔緇鐨勪刊鍐查犳垚浜嗗唸搴曟柉鍗楃紭鐨勬姮鍗囥傝嚦鏅氱櫧鍨╀笘娌夌Н鏃舵湡錛屽湪鍐堝簳鏂鍗楃紭宸插艦鎴愪簡杈冧負鏅閬嶇殑嫻呮搗紕抽吀宀╁彴鍦扮幆澧冦傝繖涓鐜澧冧笌宀楀反鍦板尯鐨勫畻灞辯粍涓婃墊矇縐鐜澧冪浉褰撱傚姬鍓嶇泦鍦扮殑鍚庢湡娌夌Н鍦ㄥ叾瑗跨鐨勪徊宸翠竴甯﹀嚭闇茶緝濂姐傛嵁榪戞湡鐮旂┒錛屼徊宸村湴鍖烘櫄鐧藉灘涓栦笌鍙ゆ柊涓栫殑鐣岀嚎浣嶄簬鏇茶礉浜氱粍涓庢洸涓嬬粍涔嬮棿(涓囨檽妯電瓑錛2001)(琛2)銆備笌宀楀反鍦板尯鐩稿悓錛屼徊宸翠竴甯︾殑鏇茶礉浜氱粍涓庢洸涓嬬粍涔嬮棿浜︿負涓娌夌Н涓嶆暣鍚堬紝璇存槑璇ュ湴鍖哄湪鐧藉灘綰鈥斿彜榪戠邯鐩鎬氦鏃舵湡鏇劇煭鏆傚嚭闇蹭簬嫻峰鉤闈涔嬩笂銆傝繖鏃剁殑鍐堝簳鏂灞辮剦宸插紑濮嬩笂闅嗭紝澶ч檰鍓ヨ殌鍦ㄦ洸璐濅簹緇勪箣涓婂艦鎴愬法鍘氱殑鐮懼博鍫嗙Н銆傝繖涓娌夌Н鐗瑰緛鏄劇ず鏇蹭笅緇勫睘浜庤繎嫻風浉紓ㄦ媺鐭蟲矇縐銆傛洸璐濅簹緇勭⒊閰稿博鍦板眰涔嬩笂鐨勫ぇ閲忕(鎷夌煶鍫嗙Н鏄娌夌Н鐜澧冨彉鍖栧拰鏋勯犺繍鍔ㄧ殑閲嶈佹爣蹇(Wan et al.錛2002)銆備笌鍏剁浉姣旓紝宀楀反鍦板尯鍩哄牭鎷夌粍鐨勯檰婧愮煶鑻辯爞宀╂矇縐鉶戒笉灞炰簬紓ㄦ媺鐭沖爢縐錛屼絾鐧藉灘緋諱笌鍙よ繎緋葷晫綰垮勭殑涓嶆暣鍚堜互鍙婂彜鏂頒笘鏃╂湡娌夌Н綾誨瀷鐨勫法鍙樹粛琛ㄦ槑鏋勯犱綔鐢ㄥ湪璇ュ尯鐨勯噸瑕佸獎鍝嶃
瑗胯棌鍗楅儴鍩哄牭鎷夌粍搴曢儴鐨勪笉鏁村悎鍙婂惈鐮劇爞宀╀唬琛ㄥ嵃搴︽澘鍧楀垵濮嬬版挒鐨勭粨鏋溿備笌姝ょ浉姣旓紝浠插反鍦板尯鐨勬矇縐鐗瑰緛鍙嶆槧浜嗘洿涓烘槑鏄劇殑紕版挒緇撴灉銆傚勪簬鍚屼竴紕版挒甯︿袱渚х殑鍙ゆ柊緇熶笅閮ㄥ博鐩哥壒寰佸瓨鏈夊樊寮傦紝鍒嗘瀽鍏跺師鍥犳湁澶氱嶏細涓鏄緙濆悎甯︿袱渚ф澘鍧楁垨涓嶅悓鏋勯犻儴浣嶄綔鐢ㄥ姏寮哄害鐨勫樊寮傦紝浣垮湴澹蟲姮鍗囬熺巼涓嶅悓錛涗簩鏄鍐堝簳鏂灞辯殑闅嗚搗騫呭害瑕佹瘮鍗楁柟鍗板害澶ч檰瑕佸己錛屽姞涔嬪唸搴曟柉灞卞崡緙樺姬鍓嶇泦鍦拌窛鐗╂簮鍖鴻佽繎錛屾潵鑷鍐堝簳鏂灞辮剦鐨勭墿璐ㄩ犳垚澶ч噺榪戞搗鐩哥(鎷夌煶鐨勫爢縐錛岃屽矖宸村湴鍖哄湪Danian鏃╂湡鍙娌夌Н鐩稿圭ǔ瀹氱殑婊ㄥ哺娌欎笜娌夌Н銆
鍙ゆ柊涓栦腑鈥旀櫄鏈熺⒊閰哥洂鍙板湴閬鍙椾笉鏂鐨勬尋鍘嬩笌鐮寸庯紝榪涜屽嚭鐜版粦濉屽爢縐銆傞犳垚鎸ゅ帇鐨勬瀯閫犱綔鐢ㄥ簲璇ュ湪婊戝屼箣鍓嶅彂鐢燂紝緇撳悎娌夌Н綾誨瀷鐨勭獊鍙樻帹嫻嬶紝鏋勯犳尋鍘嬫湁鍙鑳藉彂鐢熶簬鐧藉灘綰鈥斿彜榪戠邯鐨勭晫綰挎椂鏈熴傞殢鍚庡矖宸村湴鍖轟竴鐩村勪簬鎸ゅ帇鐨勭幆澧冦傛尋鍘嬪己搴﹀湪涓嶅悓闃舵墊湁鎵涓嶅悓錛屽彲浠ヤ駭鐢熷博灞傜牬紕庡拰婊戝屽爢縐鐨勪笉鍚屾矇縐鍦板眰銆
瑗胯棌鍗楅儴鍙ゆ柊涓栫爞鐮懼博鐩存帴涓嶆暣鍚堜簬鏅氱櫧鍨╀笘鐨勯檰媯氱⒊閰稿博娌夌Н涔嬩笂錛屾矇縐綾誨瀷鐨勭獊鍙樹唬琛ㄤ簡涓嬈″己鐑堢殑鏋勯犺繍鍔ㄣ傚嵃搴︽澘鍧楀寳緙樻祬嫻風浉鍔ㄧ墿緹や笌鍐堝簳鏂鍗楃紭鐨勫姩鐗╃兢浠庡彜鏂頒笘寮濮嬭秼鍚岋紝浠ュ強瀹楀北緇勪笌鍩哄牭鎷夌粍涔嬮棿鐨勫湴璐ㄤ簨浠跺叡鍚岃〃鏄庡嵃搴︿笌嬈т簹澶ч檰鐨勬棭鏈熺版挒鍙戠敓鍦ㄧ櫧鍨╃邯涓庡彜鏂頒笘鐨勭浉浜ゆ椂鏈燂紝鍗65Ma宸﹀彸銆傛ゆ椂鐨勫矖宸村湴鍖烘浘鍙戠敓鐭鏆傛姮鍗囷紝騫墮珮鍑烘按闈㈤伃鍙楀墺鋩銆傜揣鎺ョ潃澶ч噺鏉ヨ嚜鍗椾晶鍗板害澶ч檰鐨勬矇縐鐗╄繀閫熷爢縐鍦ㄧ⒊閰稿博鍦板眰涔嬩笂銆傞殢鍚庡彜鏂頒笘涓鈥旀櫄鏈熺⒊閰哥洂鍙板湴閬鍙椾笉鏂鐨勬尋鍘嬩笌鍙樺艦錛岃存槑澶ч檰鐨勭版挒鍦ㄦや箣鍓嶅氨宸插彂鐢熴傛矇縐鍦板眰鐨勭牬紕庡彉褰㈠拰婊戝屽爢縐鏄鎸佺畫紕版挒涓庢尋鍘嬬殑緇撴灉銆傛湰涔︽嵁鍦板眰瀛﹁瘉鎹鎻愬嚭鍒濆嬬版挒鍙戠敓鍦ㄧ櫧鍨╃邯鈥斿彜鏂頒笘鐨勭晫綰挎椂鏈燂紝榪欎竴鎺ㄨ烘瘮姝ゅ墠杈冨氳よ瘑鐨55鍀50Ma瑕佹棭綰10Ma銆備篃鏈夌爺絀惰呮彁鍑轟簡涓庣洰鍓嶇粨璁虹浉鎺ヨ繎鐨勭湅娉曘傛牴鎹涓滅粡90擄嫻峰箔鍙ゅ湴紓佽祫鏂欐墍鏄劇ず鐨勫嵃搴︿笌嬈т簹澶ч檰鐨勭浉瀵逛綅緗鍙樺寲錛屾帹嫻嬪ぇ闄嗙殑鏃╂湡紕版挒鍙戠敓鍦ㄧ櫧鍨╃邯鈥斿彜榪戠邯鐨勭晫綰塊檮榪(Klootwijk錛1984)銆俁oyden鍜孊urchfiel(1997)緇煎悎澶氭柟璧勬枡璁や負錛屼袱鏉垮潡鍦ㄥ枩椹鎷夐泤瑗挎電殑紕版挒鍦ㄧ櫧鍨╃邯鏈鏈熷氨宸插彂鐢熴侸aeger絳(1989)鎹寰峰共鐜勬﹀博騫撮緞鍙婂嵃搴﹂檰鐢熺敓鐗╃殑榪佺Щ鏃墮棿涔熻や負涓ゅぇ闄嗙版挒鐨勬椂闂村彲鑳藉湪鐧藉灘綰鈥斿彜榪戠邯鐣岀嚎涓婁笅銆傚痙騫茬巹姝﹀博娉ュ博澶瑰眰涓浜ф湁鍙ゆ柊涓栬疆鈃誨寲鐭(鏉庝紵鍚岋紝1998)錛屽寲鐭抽潰璨屼笌鍗庡崡鍦板尯鍙浠ュ規瘮錛屽叿鏈夌浉鍚岀敓鐗╁尯緋葷壒寰併傚彜鏂頒笘鍗板害涓庡崕鍗楄疆鈃誨寲鐭崇殑瓚嬪悓榪涗竴姝ヨ存槑姝ゆ椂涓ゅぇ闄嗛棿宸蹭笉瀛樺湪瀵瑰叾闃婚殧鐨勫ぇ媧嬶紝鍚屾牱鍙寰楀嚭澶ч檰鎷煎悎鐨勬椂闂村彲鑳藉湪鍙ゆ柊涓栦箣鍒濄傚嵃搴︿笌嬈т簹澶ч檰娌塊泤椴佽棌甯冩睙緙濆悎甯︾殑紕版挒涓嶅彲鑳藉湪鍚勫勫悓鏃跺彂鐢燂紝鍏舵椂闂存槸鏈夊厛鍚庣殑銆傛湰涔︽嵁鐜版湁璧勬枡鍒嗘瀽錛岃や負闆呴瞾鈃忓竷奼熺紳鍚堝甫鐨勮搗濮嬬版挒鏃墮棿鏄鍦ㄧ櫧鍨╃邯鈥斿彜鏂頒笘鐨勭晫綰挎椂鏈熴傚崡鍖楀ぇ闄嗘嫾鍚堝悗錛屽湪闆呴瞾鈃忓竷奼熷崡渚т粛鍙戣偛鏈夋繁嫻呬笉鍚岀殑孌嬬暀嫻風泦錛屾搗鐩哥幆澧冩寔緇鑷沖嬫柊涓栨湯鏈燂紝鐢氳嚦娓愭柊涓栥
4. 印度板塊的介紹
印度洋板塊(Indian Plate)為大陸板塊,包括印度次大陸和印度洋,屬於印度-澳洲板塊的一部分。印度板塊形成於白堊紀,原位於南半球,自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分離,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約在五千到五千五百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時期與歐亞板塊碰撞拼合。
5. 簡述古代印度文明起源和演進過程
印度文明起源於南亞次大陸的文明,由於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故以此命名。
印度文明出現前很久,農業可能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彼此相距很遠的地方獨立發展起來了,這些地方包括熱帶的東南亞、亞洲的最西端(今土耳其東部、敘利亞和伊拉克北部)、非洲、以及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期間的中南美洲。非洲和美洲古代農業的獨立發展直到晚得多的時代才導致出現完善的書寫體系和金屬加工,盡管美洲農業社會最終建立大城市的時候在其他方面卻仍然停留在技術落後的石器時代。與採集文化不同的是,耕種永久性農田要求有永久性居住地,這類由農民居住的村莊或小鎮在公元前10000年後不久開始出現在亞洲最西端。
但文明一詞的拉丁文civitas有城市的含義,它指的是多數居民不再是農民的大居留地;它的居民應該包括辦事員、文牘員、行政人員、工匠、金屬加工工人、店主、商人以及其他標志勞動分工並把城市與村莊或小鎮區別開來的專業人員。有關這一發展階段的最完整的考古和文獻證據是在亞洲,盡管如今在非洲和美洲發現的越來越多的證據有可能改變我們當前的認識。然而看來可信的是,我們定義的文明是按照上述線索演變過來的。
從蘇美爾到印度並不遠,交通也方便。水路出平靜的波斯灣後沿海岸航行可直達印度河河口,需要通過伊朗和郫路支很少綠洲的沙漠的陸路也很常用。在這條陸路沿線和印度河以西的郫路支邊境高地,就有公元前5千紀期間出現的好幾個新石器時代農業發達地區和大型村莊或小鎮。雖然這些地方的發展可能與蘇美爾無關,但它們大概得益於古蘇美爾的成就。印度河洪泛區到公元前6千紀和公元前5千紀時也有了農業,因而大概是獨立發展的。大約到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出現了真正的城市,而美索不達米亞周圍高地的農業後來才擴張到河邊低地。與美索不達米亞一樣,洪泛區向古代農民提出了新挑戰:如何控制河水泛濫、實行人工灌溉和排除窪地積水。經過長期改進各項農業技術所積累的經驗,終於成功開發了低地潛在的豐富農業資源。穩定的剩餘農產品為建設真正的城市而非小鎮提供了物質基礎。這些城市的居民有文化,會金屬加工,靠剩餘農產品生活,有勞動分工,在藝術、建築和城市規劃上具有豐富的經驗。
迄今發現的主要古城市集中地在今拉賈斯坦的卡利班甘(大概是印度發現的最古老的城市遺址)、巴基斯坦旁遮普的哈拉帕和印度河下游的莫亨焦-達羅。三地共有近200個同一時代的較小城鎮或村莊的遺址,它們散布在從印度河流域向東至恆河上游、向南幾達今孟買的廣闊地域內,它們展示了相似的居住區、陶器、印章(用於標明財產所有權)和藝術品。所有這些遺址的發掘深度和地層性質都相同,這進一步表明了哈拉帕文化的同一性。這個在地域面積上超過所有其他地方所有已知古文明的文化綜合體被稱為印度河文明,它無疑與這條
河及其支流有密切的關系,如同蘇美爾和埃及文明與河流的關系。印度河與尼羅河及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一樣,也是一條不穩定的河流,即發源於多水的地方。它的多條支流從有充沛融雪水和夏季季風雨的喜馬拉雅山區出發,流過旁遮普和乾燥的拉賈斯坦低地,進入信德的沙漠後在今卡拉奇附近入海。所有這些低地都缺雨,而印度河流域的下游部分實際上與蘇美爾一樣是沙漠,因而農業必須依靠灌溉。一年一度的洪水既提供了水又帶來了極肥沃且容易耕種的沖積土壤,再加上長而溫暖的生長期和終年不斷的日照,構成了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這些條件與促成埃及和蘇美爾在掌握了管理利用洪水的方法後達到古代突出地位的條件是相同的。印度河也提供了運輸糧食和建築材料等大宗貨物的廉價而方便的手段,它和少樹而平坦的平原一起,創造了便利的交通,這對於互通有無和勞動分工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看出,在納巴達河和達布蒂河護衛下的溫迪亞山脈和薩特普拉山脈,將印度攔腰截為南北兩部分。印度南部另有隆起的德干高原做屏障。在北部邊境,興都庫什山脈、蘇萊曼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了難以逾越的壁壘。古城市遺址——卡利班甘、哈拉帕和莫亨焦-達羅——全都緊靠印度河及其支流。印度河文明瓦解後,居民區開始移向孔雀王朝崛起的恆河流域。
約公元前2500年的莫亨焦-達羅遺址出土的青銅舞女像。人物形象的風格獨特,甚至有些抽象,但十分傳神地表達了舞者的興致和動態。(National Museum of India)
印度河流域居民的藝術和他們非凡的城市規劃,也是全然獨具特色而與蘇美爾無關。他們用的印章與美索不達米亞之前或同時代的印章極為相似,而我們知道,最晚從公元前2500年起,兩地之間已有貿易往來,因為這一時期的印度物品已在蘇美爾發現,蘇美爾的物品也在印度發現。看來十分可能的是,由於印章大概主要用於標志財產或貨物的所有權,印度河的居民在與蘇美爾人的貿易過程中採納了它們。
印度河文明究竟何時出現難以確定,粗略的估計應早於公元前3000年。城市遺址,包括卡利班甘、哈拉帕和莫亨焦-達羅這三處主要遺址,都緊靠印度河或其支流,這些地方的地下水位都很高。最深的(也是最古老的)遺址如今都在今天的地下水位以下,這給考古發掘工作造成嚴重困難。自從這些古城市在大約5000年前建成以來,江河流向發生了很大變化。洪水和沉積的淤泥已將大多數最早期的證據沖走、埋葬或淹沒。與尼羅河三角洲一樣,由於同樣一些原因,我們沒有可能再看到比我們目前所能證明的更久遠的早期階段。迄今能夠確定的最古老文物的年代都集中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但它們全來自遺址較高層面,因而必然來自城市文化已經相當先進的時期。在文明開始形成的階段,它的發展比較緩慢,因而可以設想,它應該比公元前2500年更早許多個世紀就開始了。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這一時期內,它演進並建成首批城市,達到了我們今天見到的公元前2500年的形式和水平。因此,公元前3000年這一推測較為合適,盡管仍然是一個帶任意性的整數。
我們不知道這些城市的建設者們怎樣稱呼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居住地。我們今天用的是現代地名——如莫亨焦-達羅的意思是「寂靜的地方」。希臘人把他們在亞歷山大時代遇到的地方稱為India,這個名稱起源於雅利安人給那條河起的梵語名字Sin,由此聯想到India大概就是指的印度河流域及其附近地區。波斯人及印度人自己用的名稱是Hind,顯然與Hin、Hinism和Hinstan(意思分別為印度、印度教和印度斯坦——斯坦意為「國家」)以及印度河下游的Sind或Sindh(信德省)同詞根。有關印度的第一部外國人記述是波斯人在居魯士大帝居魯士大帝二世(CyrusⅡ the Great,公元前590/前580~約前529),波斯政治家,伊朗西北部古代國家米底的國王之外孫。在約公元前550年起兵造反,進攻他的外祖父,獲勝後繼承米底王位。——譯者(公元前550~前530年在位,其帝國曾短暫兼並印度西北部疆土)時代所寫;波斯人將Sind或Sindh改回到Hind或Hinsh,從而最後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與蘇美爾人的貿易從水陸兩路進行。水路通過印度河入海口附近的洛塔爾港口,那裡有石砌大碼頭和倉庫遺跡。所有這些,都與一個顯然屬於哈拉帕文化(印度河文明的一個別名)的城市有關。這里及哈拉帕印度的另一些地方,都發現了蘇美爾的貨物,蘇美爾也發現了哈拉帕的貨物,而在這兩地之間巴林島上一處遺址則發現了兩地的貨物,看來它曾經是一個大貿易中心,是來往蘇美爾的許多貿易路線的交會地。蘇美爾文獻談到一個名為迪爾穆恩的地方,是從他們河流入海口向南航行數天即可抵達之處,大概就是指的巴林。那裡有來自東
方美魯哈地方的商品:象牙、孔雀、猴子、精美的石頭、祭祀用的香和調味品,總之有聖經上說的「猿人、象牙和孔雀」。美魯哈肯定就是印度,但究竟是蘇美爾人到了印度、還是印度人或中間商把貨物運到迪爾穆恩,則尚無定論。
印度河文明的城市米諾斯,希臘文化中克里特某個統治者或其朝代的名字。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把他發現並挖掘出土的克里特文化稱為米諾斯文化。——譯者
印度河文明的兩件明顯不同的文物:莫亨焦-達羅的祭司模樣人像和哈拉帕的殘缺人體軀干。風格獨特的「祭司」很像米諾斯①(克里特)藝術,人體軀干則頗似古典希臘藝術。兩件文物都來自印度河文明,表明它們可能製作於不同時期,因而反映了風格隨時間的演變。(左:Stella Snead/Archaeological Survey of India;右:Borromeo/Art Resoure, NY)印度河文明最驚人之處也許是它的城市規劃設計,幾乎每座房屋都有水井、供水管道系統、浴室和廢物排放管道或排水溝。如此發達的城市建設實為古代任何地方所未見,甚至西歐和北美要到19世紀晚期才有類似規模的成就。滋養這些城市的河流供給城市的市政用水,是從上游靠自流方式引來的,這一方式後來為數代莫卧兒皇帝用來給他們在德里及阿格拉的宮殿供水。印度河文明的居民對私用水源的重視,說明印度人特別強調沐浴、洗滌以及祭祀儀式的純潔。已經發現的宗教人物多種多樣,但其中很多似乎是印度的創造及破壞之神濕婆、豐收之神、以及主管出生-生命-死亡-再生循環之神的古代形象;還有最早的瑜伽瑜伽是印度教的一種哲學,它規定了嚴格的精神及肉體磨煉,以求達到與宇宙精神合一。修行者,那時就已經表現為坐姿、抱臂並定睛凝視來世的形象。始祖女神、男性生殖器形象以及牛崇拜,提供了與古典及現代印度文明之間聯系的另一些線索。有些學者指出,印度特色的轉世及無窮生命輪回觀念就曾經是哈拉帕人的信仰。確實,包括宗教及其他成分在內的大部分傳統及現代印度文化的根源,都能在由印度河文化拼合成的圖景中找到或推斷出來。
有隆肉的公牛。印度人對牛的尊敬起源於印度河文明。(Jehangir Gazdar/Woodfin Camp & Association)這些古城市的房屋驚人地相似,說明社會分工還不很細;房屋沿著規則的街道排列成半格柵式圖案。有少數較大的建築,而大多數城市的較大建築中都有一間公共澡堂,可算是最大的單一結構體;另一些較大建築可能是市屬糧倉或棧房。我們尚不認識的這些城市居民留給我們的藝術,不僅品質高超而且形式極其多樣。多樣性可能表示它們是在一個藝術風格發生了變化的很長時期里創造的,恰如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在1000年內風格的變化:抽象派、現實派、理想派,等等。最吸引人的藝術品是大量形態各異的泥土或木頭製造的兒童玩具,其中有極小的牛拉的極小的車和會爬繩的猴子。這說明當時的社會已經繁榮到能夠生產這類非必需品——這是灌溉農業高生產力的貢獻——而人也具備了受欽佩的價值。另外,這些遺址中很少見到武器或其他戰爭跡象,看來那裡的文明是平和、仁慈、有高度組織的高級文明。印度的土產棉花也是在這里最早用於織布制衣,這一創新晚得多才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動物雕塑和淺浮雕,包括很多印章上的作品,工藝極其精良,其中大量牛科動物形象多為我們熟知的弓背牛,說明從那時起牛已經受到尊敬。這些以及其他證據使我們相信,早在哈拉帕時代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非暴力要求,這些都是印度人一貫強調偉大生命鏈條和萬物同源的標志。
印度河文明居民的主要食用農作物是小麥,它最初可能是從西方地區引進的;作為補充的有大麥、豌豆、菜豆、油用種子、水果和蔬菜以及家養牛和羊的奶產品。工具用青銅、石頭和木頭製造,較晚的若干世紀中出現了鐵,並被用於製造比如車輪軸的銷釘。只是到了印度河文明末期,水稻才以次要作物出現,那是通過與恆河流域交往而從東南亞原產地輸入的。甘蔗也是印度土產,並在印度河流域最先人工種植,但今天在灌溉系統更優的恆河流域種植更多。在印度河地區,靠近河邊的地塊不但必須加以灌溉,而且一再遭受無規律的、偶爾災難性的洪水之害。相繼建造的堤堰遺跡說明,甚至保護城市本身免遭洪水或河流改道之害的努力並非總能成功。在這片平坦、半乾燥或甚至沙漠地區,沒有可用於建築的石料,城市是與蘇美爾一樣用曬乾的土坯或燒制的窯磚建造的。燒磚用的燃料或取自河邊的樹叢(很快就消耗殆盡),或從林木更茂盛的丘陵或河流上游多山地區運來。哈拉帕的廢墟最早在1850年代由一位英國軍事工程師進行了考察,他敏銳地注意到,承包鐵路道渣的印度人給他送來的磚塊和其他碎片的尺寸很奇怪,同樣奇怪的還有某些碎片上的符號,其實那就是印度河文明的書寫體實物樣品。這位工程師追根溯源一直追到哈拉帕遺址,並且意識到那些都是比當時已知印度文明更古老的一種文明的遺物。
到公元前第三個千年之末,印度河文明開始衰落。盡管只能推測衰落的原因,但有明顯的證據表明耕種或灌溉的土地和城市所佔地區的面積都逐漸縮小。洛塔爾港口約於公元前1900年前放棄,其他大居住中心維持的人口也比原先大為減少,且擁擠在衰敗城市的某個小區域中。在某些遺址上也發現了暴力跡象:灰燼和未掩埋或無頭的屍體,大概是遭匪幫襲擊的
受害者,因為那些城市基本上無力抵禦掠奪。任何文明存在很多世紀後,都可能出現衰退跡象,但印度河居民遇到的卻是由他們的沙漠或半乾燥環境引起的一些特殊的、短期內即可變成難以克服的問題。任何乾旱地區經長期灌溉後,必然逐漸積累因水蒸發又無雨水有效沖刷而留下的鹽鹼。灌溉使地下水位提高,甚至可能上升到作物根部。當積累的鹽鹼達到對作物有害的水平,或作物根部被淹,農業就可能相當突然地宣告完結。就是今天我們也能在很多包括美國在內的乾燥灌溉地區看到這兩個問題造成的影響。
在印度河流域古代耕種過的地區中,有大片地塊看來就是由於這些原因而被放棄的,因為古代耕地表面有白色沉積物。另外,一再發生的洪水和江河改道,不但直接威脅城市,而且所攜帶的淤泥破壞或堵塞給農田供水的灌溉渠道而間接危及農業基礎。江河改道也可能使城市或灌溉區失去水源。所有這些都是發源於山區然後流經少樹沙漠地帶的不穩定河流的行為特點。沒有氣候變化的證據,盡管有人無視相反證據而斷言如此,但有不少證據表明曾經造就了城市、滋養了藝術的剩餘農產品減少了而終至消失,殘餘人口居住在一度輝煌的城市廢墟中,靠他們從倖存的、生產能力遠為低下的農田榨取的些許收獲,再加上狩獵和採集,過著比較簡單的生活。在這種衰退狀況下,他們越來越無力保護自己免遭外來人的襲擊。後來抵達這里的雅利安移居者,從未看到過印度河文明的鼎盛時期,因而不可能是它瓦解的原因。創造了印度河文明的人或他們的後代,隨身帶著他們的文化和技術,大概向東疏散到恆河流域或向南遷徙到了印度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