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跟印度人談貿易提到國家問題應該怎麼回

跟印度人談貿易提到國家問題應該怎麼回

發布時間:2024-04-22 21:19:51

A. 和印度人做外貿要注意什麼(新人求助)

印度人還是比較講誠信的,我的主要客人就是印度人。

時間觀念和中國人差不多。印度節假日太多,所以顯得比中國的節奏還慢些。

印度人的英語口音很重,但很溜。我剛開始也是聽得雲里霧里。後來就基本掌握了Inglish。

印度人基本上信印度教。很多商人不吃葷,尤其是牛肉。所以陪他們吃飯是很痛苦的。

B. 國際貿易員在商務溝通過程中的原則和技巧

國際貿易員在商務溝通過程中的原則和技巧

一、主要內容
在商務溝通中,文化差異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溝通的效果,如何更好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就要掌握跨文化商務溝通的基本原則,了解跨文化商務溝通的基本模式,這些都是一個現代經濟社會中商務秘書所要了解的基本知識。
二、重點和難點分析
跨文化商務溝通的基本原則。
在跨文化商務溝通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第一,相互尊重原則。
文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在很大程度上是歷史和環境的產物,各國文化雖然存在很大差異,卻不存在簡單的優劣和對錯之分。因此,在跨文化商務溝通過程中我們必須彼此相互尊重對方的文化,特別是宗教信仰、文化習俗。
第二,謹慎性原則。
任何一個人在短時期內或通過間接的渠道都很難准確了解和把握母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的主旨和細節。任何一句隨意的話語或某種做法都可能導致對方的誤解、反感甚至敵意。因此,在跨文化商務溝通過程中,對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或安排我們都要謹慎。
第三,求同存異原則。
有些時候,溝通雙方的文化在某一問題上存在嚴重對立,例如,基督教信仰上帝,伊斯蘭教信仰真主,此時為了不影響溝通的進行,雙方應遵循求同存異原則,避免觸及此類問題。
第四,相互學習、適應原則。
在跨文化商務溝通過程中,雙方通常都能充分認識到彼此在文化和習俗上的巨大差異,此時,如果一方能夠在不影響本方基本信仰和習俗的基礎上主動向對方學習,適應對方的文化和習俗,則容易博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
由於同際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通常要求賣主首先適應買主所在國家的文化。中國有句俗話叫“入鄉隨俗”,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進入一個地方,應該遵守當地人的做事原則,當然也不必去刻意模仿或者拷貝本地人的行為,而要有自己的特色,當然,“有自己的特色”應包括了解當地的敏感話題,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傳統。
三、典型案例
案例1
輝煌油漆公司是新加坡一家海船油漆製造商,這是一家由三個受過西方教育的年輕人創建的快速增長的公司。銷售部譚經理創下了海外銷售的最高紀錄,其中大部分油漆銷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為實現這個目標,譚經理首先給一些潛在客戶發送七個信息,同時發出了約見信,然後在辦公室會見每一個公司。之後,譚經理選出資質最優的公司,與他們進行談判,並達成分銷協議。整個過程大致花去四個月時間,銷售量超出了預期的數額。
有了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成功經歷,公司決定開拓對太平洋周邊的其他市場。經過調研,公司認為中國台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市場,當地需求量高,市場競爭小。公司決定在當地建立分銷點,並採用與開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相同的方式推銷產品。公司收集了許多在台灣做油漆生意的進口商、代理商、代表處和批發商的名字和合同信息,並將一些傳單和產品信息散發給這些單位,包括和他們約定討論可能的代理事項。但是,六個星期過去了,竟然沒有一家公司回復。起初,公司認為是語言上的問題,可能台灣人不適應英文信件,於是公司使用中文發送了第二批郵件。但是,又過了兩個月,仍然沒有多少分銷商回應。
分析參考
文化溝通在與不同國家的商品貿易中凸現的比較明顯,本例就是一個反映。在一些西方國家,買賣雙方比較平等,交流溝通比較隨意。但是在儒文化傳統主導的東亞地區,採用本例的銷售方式是行不通的。這會讓買家覺得很沒有“面子”,他們可能喜歡面對面地談生意,建立一種特殊的關系。而不是通過“郵件”這樣的方式就決定購買商品。
案例2
自從我國實行“國際市場多元化”和“走出去”戰略以來,商務人士與外國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這種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溝通稱為“跨文化溝通”。為了更好地開展商務活動,商務人士就有必要去了解跨文化溝通中的障礙,積累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的基本常識與技巧,並且要掌握跨文化溝通的改進方法。
當心校長母親奪路而逃
言語和非言語是人們溝通賴以成功的兩個重要因素。共同點越少,溝通越難。以言語為例,全球說英語的約有七億人,但英國人、美國人、印度人、澳洲人等說的英語也不盡相同。如美國人稱穿的皮靴為“boot”,而英國人卻指汽車的後車箱。美國人的“scheme”是陰謀的意思,英國人卻可能指一個計劃。通過背單詞學英語的中國人誇人聰明時常用“clever”一詞,而英國人常把它用作貶義詞。英國人最怕自己被別人稱老,這一點與我國截然不同。我們可以說“老張”、“老李”,倒過來稱“張老”、“李老”更表尊敬之意,後者還特別適用於稱呼德高望重的老前輩。這一思維定勢已經無數次使中國人在對外交往中遇上麻煩與尷尬。譬如,曾經有一批中國留學生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隆重的聚會,特別邀請了大學校長的母親。
當中方主持人特別表示感激老夫人光臨晚會而提到“老太太”時,校長大人的母親嚇得臉色刷白,奪路而逃。
非言語方式大有學問
在所有的文化中大量的溝通是通過非言語的方式進行的.。非言語的暗示從撫摸、手勢到身體運動……應有盡有。在美國,經理辦公室中上下級的討論可能以一種非常放鬆的方式進行——他們可能一邊喝著咖啡。如果經理是男的,他可能把一個腳擱在旁邊的空椅子或桌子上。在中東則全然不同:蹺著二郎腿或將鞋底面對另一個人是粗魯無禮的信號。在德國或澳大利亞,員工對老闆說話時,從不兩手插袋。跟美國人交往,如果你不看著他的眼睛,或者讓人覺得眼神遊移不定,那麼他就會擔心:你是否不夠誠實。或生意中有詐?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著他,他可能認為你不尊重他。有趣的是,美國西南部的印第安人跟日本人有著相同的看法。
對個人空間的不同理解
“個人空間”指我們身體周圍的一塊區域,它因文化規范的不同而有大有小。譬如,如果你同來自墨西哥或義大利的商人做生意,那麼你就應當讓他們更多地佔據你的個人空間,也就是說交流時相互很接近,而同德國商人交流,則正好相反。義大利人說話很激動,他可能很靠近你,而你可能會後退,這時你們兩個都會糊塗,你會想:“為什麼他靠我那麼近?”而義大利人則會想到:“我親近他,他為什麼後退?他不同意我嗎?”這種溝通上的障礙就是源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個人空間大小不同。
對協議或合同的不同態度
文化差異使人們對“協議”的理解差別很大。對普通美國人來說,簽好的協議幾乎是神聖的。但對近東地區的很多人來說,合同只不過是“一張紙”而已,撕毀時就可以解除;經過慎重而徹底的討論,喝過很多杯咖啡之後的一次握手,那才是一份協議。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近東從事大項目的美國建築公司發現,他們的合同方把他們精心寫成的合同看作僅僅是談判的開始,而不是終結。近年來,這種理解上的差異才逐漸縮小。日本人遠不像歐美人那樣對待合同嚴肅認真,他可能會經常對已達成的協議要求重新商談。所以合同簽好並不意味著大功告成,中國商人要努力適應這種風格才不致於造成僵局。起草合同也應竭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因為法律術語只能招致日本人的討厭及猜疑。談判時帶上律師更是絕對應避免的事。
關於直率與外向
世上有些地方的人們認為“實話實說”——直率是一種美德,但有些地方的人們卻認為過於直率並不是好事,對於喜歡顧及面子的人來說,含蓄才值得提倡。這兩種迥然不同的觀念會導致溝通雙方相互失去興趣甚至是信任,而且溝通過程也會是困難重重。例如,美國人是典型的直率型人群,中國人卻講究含蓄、客氣、婉轉、點到為止……對此美國人喜歡奉上這樣的例子:一個中國人到了美國人家裡被問及想喝什麼時,中國人總是客氣地回答“不用不用”,美國人便認為他真的不要喝什麼,但實際上他可能已經很渴了。近年來,中國開拓南非市場很有進展。中方商務人員發現,在南非商人的私人俱樂部或者別墅里商談時,南非商人同樣也領會不了自己的“言外之意”,還是採取“直言相告”的策略為好。
關於友誼
不同的文化中.友誼觀也不同。美國人比較溫和、直率,結交很容易。首次見面可稱“先生”、“夫人”、“女士”、“小姐”之類,認識之後一般就可直呼其名,也不管其地位、職稱、年齡的高低,有的美國人還會主動要求你用呢稱。如果我們套用國內的“王總”、“李主任”、“老張”之類的稱法,美國人可能會認為你不願意同他建立友誼。跟日本人交往,要注意建立長期的相互信任的個人間關系;若同美國人交往也如此,美國人會認為你的產品、技術等有問題,是在試圖通過拉攏關系做成生意,所以不必追求建立很密切的私人關系,還是公事公辦為妙。所以你就明白了為什麼白種美國商人不會陪你去曼哈頓觀光,也不會陪你去拉斯維加斯賭一把了。如果你的合作方是華僑,那麼這種願望倒是很容易得到滿足的。因為同根同源,他們最理解你的所思所想了。在許多文化中.友誼的發展緩慢而謹慎,如在英國、德國和芬蘭等。
要了解他人的習俗與信仰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信仰與行為方面有差異,這是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溝通時產生障礙也就成為必然。這種障礙甚至沖突大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溝通雙方對另一方信仰與行為的了解與接受程度。
曾有一家中國出口商向日本出口泥鰍,但發現冷庫中只有黃鱔,此時發貨期叉近在眼前,再采辦泥鰍時間不允許。考慮到與日本進口商是老關系,遂將黃鱔裝運出口。貨到日本,日商大吃一驚,並立即要求退貨,同時提出索賠要求。我出口商解釋說,鑒於貴方是老主顧,這才將我們心目中營養價值更高、價格更貴的黃鱔當作泥鰍賣給貴方,何故如此呢?日方回答說,黃鱔像蛇,很可怕,我們是從來不吃的。黃鱔雖好,在日本卻是廢物一堆。結果我出口商只能接受退貨並作賠償。
以上難題源於我方對日本飲食習俗缺乏了解.屬於好心辦壞事。這種沖突還算輕微。交往中涉及到宗教問題就可能變得很嚴重。
俗語說:“十里不同日,百里不同俗。”任何地方的人都有其不同的習俗和行為規則。跨文化溝通中涉及的問題既多又復雜。走出國門的商務人士要善於“入國問禁,人鄉隨俗”,要懂得:沒有哪一種具體的價值觀,或行為規范是絕對正確的;要接受價值觀、信仰等多方面客觀上存在差異的現實;要保持對對方語言意思上的細微差異和非言語行為的敏感度;要積累其他民族的文化、宗教、社會規范等知識,並且主動去適應對方,如此商務活動才能更好地順利進行。

;

C. 印度人的談判能力怎麼樣,有什麼特點

但是從談判結果和過程來看,和印度人談判能把你給氣瘋了,死打爛纏的能力印度人可以說是天下無雙。有的印度客戶來中國,在街上買東西,可以為了幾塊錢在那磨上一兩個小時,真是不佩服都不行。他們談業務時候的表現,足夠讓人想像了。除此之外印度人還有這兩個特點: 1、說話不算話。今天講的話,明天只要風向一變,立碼就跟著變,絕不會給你留下絲毫情面。即使簽字畫了押的合同,他也能從一些條款找出點麻煩,以至要求增加附加條款。在與印度的貿易中,永遠不要將主動權交到對方手裡,否則,死定了是遲早的事。 2、死拖爛磨。印商最擅長的招術,用此招可以充分消磨對方的意志,從而能夠徹底探清對方的底牌。對於你要急於了解的信息,他們是軟硬全不吃,有時甚至一個Y/N的簡單結果他都不會給你。你要真的急了,便是著了他們的道。 為達目的,印商的手段有時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印度有一個公司的外貿經理,曾為了2%的利潤空間,竟給中國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跪下。

D. 印度宣布國際貿易用盧比結算,印度此舉釋放了什麼信號

根據個人的淺薄看法,印度這種做法不僅可以使本國的國家貨幣能夠在國際獲得更好的普及和推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增加印度全球化的經濟發展和進步。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許多國家都開始將自身的產業設計和產品製造開始向國際化的方向推進。印度雖然並沒有強制性的使用盧比進行貨幣結算。但這對於本國的外來經濟發展和外匯進口而言,依舊擁有正面的作用。

我認為印度是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美元霸權的降低所作出的正常舉動。

在經歷了疫情這一影響全球經濟乃至民生生活的重大危機以後,許多國家在本國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進步上有了更高的想法和主動性。美國已經很難再像以前一樣利用自身的金融結構所衍生出的美元霸權來令全球為其在疫情防疫過程中的諸多錯誤進行買單。在這種情況下,印度選擇使用盧比進行國際貿易的相關決算,也是為了防範美元霸權的影響。

E. 與印度人進行商務談判應注意哪些細節以及印度的民俗風情

與印度人進行商務談判注意的細節:
如果對方是一個談判隊,臨時提出新的討論條款,然後他們互相爭論。
印度人對你的時間觀念會要求很嚴格,但是由於他們自己的各種對時間處理上的怪癖會令覺得他們時間觀念極差
印度人等級觀念超級強,如果是業務袁,對方可能愛答不理,是經理,他們會很認真地討論,如果是總經理,會很尊敬。
印度人比中國人更喜歡請示領導,所以他們的反應速度一般比較慢。
印度人很紳士(其實是想模仿英國人,單總有點不倫不類)他們不喜歡和對手爭論 愛搞小聰明,會被蠅頭小利蒙昏頭腦 距離觀念淡薄
印度談判者 印度人通常遵循甘地的談判方式,即「堅信善良」,將對真理的愛與力量組合使用。
1. 尋找並說出真理
2. 無所畏懼
3. 訓練自我控制能力
4. 尋求能使各參與方滿意的解決方案
5. 尊重對方
6. 既不使用暴力也不進行侮辱
7. 當出現被視作不連貫或不可預見者的危險時做好改變自己初衷的准備
8. 以長遠的眼光看待事物
9. 謙遜並信任對手
10. 做事留有餘地,善於沉默和學習
11. 依賴於自身的資源和力量
12. 訴諸對手的精神特性(交流中西方人是活躍善談的,東方人則善於靜坐、沉思、 忍耐) 13. 頑強、耐心和持之以恆
14. 向對手學習並盡量避免使用秘訣 15. 超越邏輯推理,信任本能和信念

印度的民俗風情:
印度是一個古老的國家,印度商人的傳統觀念和保守思想較重。印度的企業家們,一般都不願意把自己掌握的技術知識教給別人。他們責任感不強,常常喜歡找借口逃避責任,在商務談判中不願意作出責任性的決定。在工作出現失誤受到指責時,他們會不厭其煩地重復解釋。印度商人疑心很重,在沒有利害關系時,是很好相處的,可一旦有了利害沖突,就判若兩人,層層設防,處處猜疑。因此,如果要在商務上同印度商人成為肝膽相照的關系,需要很長的時間。
印度稅收很高,逃稅情形很普遍,所以,對印度公司進行資信調查很困難。有時即使調查到一些數據,是否真實可靠也很難分辨。所以,同印度人進行商務交往,最好委託本國駐印機構幫助調查,或親自進行調查,否則,很難避免上當受騙。
此外,由於印度的社會監督和法制不嚴,使整個社會包括工業、商業和國際貿易等領域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行賄受賄現象。
印度人很慢,而且對距離的感覺不強,時間觀念就更別提。印度人很自信,總覺得印度是最好的。

F. 外貿知識:怎麼樣跟印度人做生意

和印度客戶打交道時,多誇一下他們,跟他們聊一下Taj Mahal,這是他們的驕傲。不要跟他們談你的飲食習慣,因為大部分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他們反對屠殺生靈,所以不跟他們說吃豬肉啊,牛肉之類的,在印度,豬幾乎都是靠垃圾生存的,所以很臟,牛在印度是神聖的。如果有女士,你可以跟她談印度服裝,說服裝非常的漂亮。
大家對和印度人做生意都覺得很煩的,他們的鬼問題特別多,非常難對付,很多人甚至收到印度的訊盤都當作垃圾郵件處理。不過這總歸是不妥的,做生意嘛總是要有一線機會就爭取的,只要我們認真按照國際規則辦事,提高自身風險意識,不隨便做那些沒有保障的付款方式,我們跟奈及利亞也是可以做生意的。
印度人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
1、印度人對於價格的重視遠遠超過了質量。即使報給他們的價格是市場上最便宜的他們也是跟你照砍不誤。
2、印度人的忠誠度是比較差的,也許和你合作多年,發現有其他廠家價格低一點點可能就轉單了,而歐美客戶忠誠度則比較高。
3、印度人的精明是出了名了,他們很會很精明地算計種種可能出現的情況,但話說回來這也是一個精明的商人
大家特別是新開展對外貿易活動的企業在對印的貿易交易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報價的時候適當加上一點價格給他們砍,並可以根據不同的定量給他們報個等差的價格,讓他們覺得定多了有甜頭。對於那部分煩不勝煩的問價格而從來不關注產品細節的貿易商保持常規的回復,可以制定一個回復模板。對於吹自己實力有多強,訂單的數目有多大切不可全信,要適當調查一下他們公司的狀況,至於訂單的數目,等他真正下單了以後才是具體的數目,否則都是把他當做理論值處理。
2、堅持付款方式以即期信用證為主的世界上通行的習慣貿易做法。仔細、認真地審核並履行信用證。做到單單相符、單證相符。嚴格按信用證條款執行,不給一些不法之徒以可趁之機。不聽信買主的花言巧語和種種理由,堅持不做付款方式為D/P即期、遠期和D/A的交易。因為當地的市場在不斷變化,進口政策也時有調整,一些進口商,特別是一些中小商業公司隨時有可能以各種借口不履約。 俗話說:「貨到地頭死」。由於進口商掌握著主動權,近兩年因以D/P、/D/A方式交易而造成經濟損失的中國公司已有數家。一些不法進口商,貨到後以種種理由不贖單提貨,並以此要挾出口公司,無理強迫中國公司一再降價和改付款方式為D/A,以達到以極低的價格買到貨物甚至完全侵吞貨物的目的。
3、通過香港、新加坡的中間商,尤其是印度人在上述兩地開的皮包公司達成的生意需加特別注意。他們有的是香港開證,貨交到香港然後再轉船到印度;有的則是香港開證,交貨目的地是印度;有的是中間商聯系,印度的最終用戶開證。凡此種種情況,一定要注意調查中間商的基本情況和資信,分清責任,按規定的法律程序辦。近幾年,按以上方式成交的買賣,由於中間商在其中做了手腳,發生貿易糾紛,索賠甚至違反印度有關進口的法律、法規的例子已有很多起。
4、注意市場調查,顧全大局,認真制定價格和嚴格對外報價,不要為了開拓市場和搶到客戶而低價傾銷。近年來,印度政府不斷以反傾銷名義對外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
5、貨物到達目的地後,如果因為進口商不付款不提貨或因質量問題需要退貨是允許的。出口商需憑原進口商提供的不要貨證明、有關提貨憑證及出口商要求退貨函電委託船代理在付清港口倉儲費、代理費等合理費用後辦理退貨手續。如果進口商不願給出口商出具不要貨的證明文件,出口商可憑進口商拒絕付款或提貨的函電或由銀行或船代理提供的進口商不付款贖單的函電、有關提貨憑證及賣方要求將貨物回運的函電委託船代理直接向印度有關港口海關提出退運要求,並辦理有關手續。如果貨物被進口商從海關提出,因質量問題需要退貨的,進口商已交付的進口關稅也可以退還,不過只能退還原來所交關稅的80%-90%。
近年來,少數不法進口商常常以海關不允許提貨、海關將沒收、拍賣進口商品及海關不退進口關稅等謊言欺騙中國出口商,務必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出口商在辦理退貨手續時,應注意在印海關規定的港口海關倉庫存放時間內不失時機地辦理有關手續。印度海關規定,貨物到港後可在海關倉庫存放30天。滿30天後海關將向進口商發出提貨通知。如進口商因某種原因不能按時提貨,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向海關提出延長申請。如進口商在延長後的時間內仍未能按時報關提貨,海關將再次(也是最後一次)向進口商發出催促提貨的通知。

G. 近半數印度人支持中企在印經營,對此你怎麼看

1.顯示了中方企業在印度市場已經占據重要份額

印度市民對中國相關企業的支持,顯示了中國相關企業對印度居民生活提供的保障性。印度屬於發展中國家,其貧困人口占據人口總數的30%左右,其貧困水平遠遠高於中國。中方企業為了發展需要更多的印度員工,同時其為印度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推進了印度相關經濟的發展。失去中國相關企業印度相當一部分人群將會面臨失業的問題,從而失去生活來源。其表明中國相關企業已經在印度市場占據了相當的份額。

H. 如何正確處理中印經貿關系

中印貿易關系發展是個經濟問題,但政治和安全上的因素也對其產生間接影響。從總體上看,中印雙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夠,除近年來少數互訪過的官員、商人、學者外,兩國廣大民眾對對方的國情和政策缺乏基本了解,互信程度較低。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印度人擔心中國同巴基斯坦的合作會影響印度的安全,對中巴的密切關系依然懷有戒備心理,這使中印在政治上的互信度降低,影響兩國政治經濟合作的發展。其次,「中國威脅論」的影響,使印度對中國的快速發展產生畏懼心理,對中國商品產生抵制情緒,使得中國在印度的市場縮小,中印貿易發展受挫。另外,中印邊界和西藏問題也對邊境貿易的發展和貿易的便利運輸業產生很大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印貿易合作水平雖然不高,但基本保持平衡,中國盈餘有限。然而到2006年,印度對華貿易出現赤字由2005年的八億美元順差變為逆差41.2億美元。進入2007年,印度對華貿易赤字繼續上升,這一現象在印度引起了強烈反響。

印度媒體曾專門撰文建議印方採取措施,積極尋求並擴大對中國的出口產品種類,以縮減正在擴大的印方逆差。兩國貿易不平衡主要源於貿易結構的不合理。從進出口結構分析,印度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級產品,其中礦產品和農產品占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而印度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是機械製品、化學製品、金屬製品、纖維及紡織製品。印度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多為資源密集型或勞動密集型產品,而中國對印度出口的產品主要為附加值較高的工業製成品,這種進出口結構使得印度產品在中國的市場有限,也容易產生貿易逆差。印度方面的媒體認為,如果不解決快速增長的中印貿易赤字問題,巨大的貿易失衡將會給兩國的經貿合作帶來障礙。

印度保守的市場准入政策也在客觀上阻止了中印經濟關系的進一步發展。首先,盡管印度已經推行了很多年經濟改革,但其內向型經濟特質十分明顯,整體的對外開放度並不高。其次,印度的貿易保護水平之高在全球的開放經濟體中位居前列,除了近30%的製成品平均關稅之外,印度還對進口維持著一系列的額外收費,各種非關稅措施紛繁復雜,貿易爭端立法不規范,解決程序也缺乏透明性。近年來印度關稅已陸續下調,但仍居較高水平。高關稅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中國商品的進入,阻礙了中印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另外,印度政府的行政干預較多,辦事程序繁瑣,效率低下等欠佳的國內投資環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中印經貿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與跟印度人談貿易提到國家問題應該怎麼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補救中國人的工傷 瀏覽:385
越南網紅春卷怎麼樣 瀏覽:527
印度薄餅怎麼炒麵條 瀏覽:448
中國為什麼還稱神州和華夏 瀏覽:312
義大利倫巴底醫療系統怎麼樣 瀏覽:649
中國怎麼對待伊朗 瀏覽:910
印度神廟是什麼石頭 瀏覽:603
為什麼中國幫助越南統一 瀏覽:208
伊朗作物以什麼為主 瀏覽:720
伊朗為什麼與美國關系緊張 瀏覽:516
英國炸薯條怎麼樣 瀏覽:233
沙特和伊朗比哪個大 瀏覽:814
西蒙在義大利南部哪個地方 瀏覽:827
印度發明廁所什麼梗 瀏覽:956
印度購買俄羅斯米格多少年 瀏覽:268
英國為什麼要扣伊朗船 瀏覽:478
義大利紅酒為什麼會醉人 瀏覽:279
義大利哪個眼鏡好 瀏覽:296
信陽年俗全知道中國新年俗有哪些 瀏覽:967
越南阿甘多少歲 瀏覽: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