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莫迪稱印度目標是在25年內成為發達國家,成為發達國家需要做到哪些
想要成為發達國家,國家的GDP生產總值以及人均GNP要達到相關的要求,同時國內的經濟要滿足軍事上和民用上的各種事情,同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非常高,那麼在這種情況才會碰源雀被定義為發達國家。而印度總理莫迪稱印度目標是在25年內完成發達國家的轉型,要知道印度這個國家目前是發展中國家,而且這個國家的人均收入並不是很高,如果25年以後印度國內的GDP總值上升比較快,同時每一笑早個人的生活水平也非常高,軍事方面也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從這些角度來講印度就能成為一個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也被稱為“發展中的國家”和“先進國家”。是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人民生活水平高的國家,也被稱為高經濟發展的國家。發達國家的共同特點是:人類發展指數越高,人均 GNP越高,工業化程度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利用自然資源也能使人均 GNP和人口發展指數更高,但不一定是發達國家(如卡達,汶萊,沙烏地阿拉伯)。
⑵ 印度的經濟怎樣改善就會有所發展
三、
南部整體是高原,南印度經濟更好。但地形和氣候決定了南印度都是單點城市的繁榮。要不是沿海狹小平地上的港口城市,要不就是內陸高原的盆地城市。南印度的人口也比北印度少很多。
⑶ 印度是如何推進教育公平的
在印度這樣一個文化宗教復雜、社會階層差異巨大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推進教育公平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印度一貫重視推進教育公平政策,依憲依法實施以權利為基礎的教育政策,多次修正憲法授權國家制定相關教育公平法律,法律具體規定了人民享有的教育權利和入學配額比例。
一、保證兒童受教育權利,促進義務教育公平
2009年,印度總統批准了《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這是一部在印度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教育法律,標志著印度從此走上依法推進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的軌道。
普及8年義務教育一直是印度獨立以來著力追求的教育發展目標。國家向所有14歲以下兒童提供免費義務教育是印度憲法中規定的國家政策指導原則之一。多年來,印度初等教育發展取得了巨大進步,就學人數及學校數量獲得快速擴張,但離著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的目標仍有著較大的差距。沒有完成初等教育的失學兒童,特別是來自處境不利群體和弱勢階層兒童的失學人數仍然很龐大,而且學生的學習成就的質量也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2002年印度通過憲法第八十六次修正案,規定接受免費義務教育要作為所有6-14歲兒童的基本權利。2009年7月20日和8月4日,印度議會上院和議會人民院分別通過了《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立法的宗旨是使每個兒童都有權利在達到基本規范和標準的正規學校,接受有質量的和公平的全日制初等教育。該法共7章、38條及1個列表,內容上有不少可圈可點的亮點。
(一)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的基本內容
1.保證兒童受教育權利。保證兒童受教育的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實施以權利為基礎的免費義務教育體現了本次立法的根本精神。法律規定了以下兒童的權利:(1)享有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的權利。第三條規定:「每個6-14歲兒童都有權利在臨近學校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直至完成初等教育。不得要求兒童支付可能防止他接受和完成初等教育的任何形式的學費、雜費或費用。」(2)接受特別教學輔導的權利。在校就學的兒童,為能趕上其他人的學習,有權接受特別教學輔導。(3)超齡完成義務教育的權利。第四條規定,接受初等教育的兒童有權接受免費教育直至完成義務教育即使年齡在14歲以後。(4)轉學權利。在不能提供完整初等教育學校就學的兒童,有權轉學到其他公辦學校或受補助學校,以完成初等教育;學生所在就讀學校應及時提供轉學證明。法律還規定,在完成義務教育之前,學校不得對學生留級或除名;不得對學生進行體罰或精神騷擾。
2. 規定政府辦學責任。第三條規定,中央和邦政府共同負擔義務教育辦學經費,中央政府編制義務教育的基建和經常性支出的預算。在管理體制上,實行三級辦學,中央政府、邦及市、縣政府各負其責。中央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制定國家課程框架,制定和執行教師培訓標准,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等。邦及市、縣政府的主要職責是,向每一個兒童提供免費義務初等教育直到14歲;保證每一個6-14歲兒童義務就學、出勤和完成初等教育;保證臨近學校的可得性;確保低收入階層和處境不利群體兒童不受歧視,能夠接受和完成初等教育;提供包括校舍、教學人員和教學設備在內的基礎設施;監測每個兒童的就學、出勤和完成初等教育的情況;確保有符合辦學設置標準的具有良好質量的初等教育等。
3.私立學校須提供25%免費學額。該法對私立學校提供免費義務教育的學額比例作了剛性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受補助學校(民辦公助)須提供最低限度25%的免費學額。不受補助學校(完全私立學校)須從一年級開始至少招收25%的臨近地區屬於低收入家庭和處境不利群體家庭兒童就學,提供免費義務教育直至完成學業,國家將按生均支出標准或實際支出數額負擔相應費用,如學校已在土地使用、校舍、設備設施等方面享受了政策優惠,國家將不再承擔費用。規定免費學額剛性比例將有助於擴大招收面。
4. 學校收費將「收一罰十」。為保證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嚴禁各類學校收取各種名目的贊助費和對兒童入學進行篩選。第十三條規定,在招收兒童入學時,學校或個人不得收取任何贊助費,不得對兒童或其家長或監護人進行入學篩選和選撥。對收取贊助費的,罰款贊助費的10倍;對兒童入學進行篩選和選拔的,初犯罰款2.5萬盧比(1元人民幣約合5盧比),再犯每次罰款5萬盧比。
5.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每所公辦學校和受補助學校應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由地方政府、兒童家長或監護人及教師代表組成,家長或監護人成員應佔3/4,保證有一定比例的不利處境群體和低收入階層兒童家長或監護人的代表參加,委員會成員女性比例應達到50%。學校管理委員會的職能是:監督學校的工作;制定學校發展計劃;監督學校經費的使用;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能。
6.教師要達到任職資格標准。發展教育,教師是根本。第二十三條規定,5年內所有教師須達到最低任職資格標准,否則不得上崗;各級政府要確保各校生師比;人事部門要把教師空缺崗位數控制在編制的10%以內;除人口普查、救災和選舉等活動外,不得安排編制內教師從事非教育目的的活動。建立教師投訴機制。第二十八條還規定,「教師不得從事家教或私人教學活動」。
在教師配備上,法律以列表的形式規定,在一至五年級,招收不足60名學生的學校,配置2名教師,61-90名學生配3名教師,91-120名學生配4名教師,121-200名學生配5名教師。招收150名學生以上,配5名教師加1名校長,200名學生以上,生師比(不含校長)不超過40。
在六至八年級,每班至少配1名教師,科學和數學課至少配1名教師,社會學習和語言課至少各配1名教師;每35名學生至少配1名教師;招收學生在100人以上的,需配置1名全日制校長及部分時間制教員教授藝術教育、衛生和體育以及工作教育課。
7.課程評價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課程開發和評價要遵循以下原則,符合憲法倡導的價值觀;促進兒童全面發展;構建兒童的知識,發揮兒童的潛能和才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體質和智力;以學生友好型和以生為本的方式,通過活動、發現和探索開展學習;教學語言要使用兒童母語;使學生免於恐懼、心理創傷和焦慮,幫助兒童自由表達觀點;綜合和連續評價兒童對知識的理解及其運用知識的能力。
關於教學時間,規定一至五年級每學年最低限度為200個工作日,六至八年級為220個工作日;一至五年級每學年要保證最低限度800個教學小時,六至八年級保證1000個教學小時;教師每周最低限度要保證45個工作小時(含備課時間)。列表還對校舍、教學設備、閱覽室、體育設施標准作了規定。
法律還規定,在完成初等教育之前,不得要求學生參加考試委員會組織的任何考試。學生完成初等教育,頒發畢業證書。
目前印度已在98%的人口居住地區普及了小學教育,在86%的人口居住地區普及了高級小學教育(六至八年級),普及初等教育項目和學校免費午餐計劃成為推動義務教育發展的兩個旗艦項目。《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的頒布和實施將對印度早日實現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的目標產生積極的和巨大的推動作用,它不僅要保證兒童有接受免費義務教育的機會,而且要保證兒童能夠接受有質量的義務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和社會正義。
(二)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印度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在校人數近2億人,約佔全部受教育人口的77.4%。印度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做出了巨大努力,教育機會不斷向弱勢群體和地區延伸,98%的農村人口在1公里范圍內設有一所小學。義務教育學校數量從2006年的112.4萬所增加到2016年的144.9萬所,義務教育在校人數從1.68億人增加到1.97億人,教師人數從469萬人增加到807萬人,享有安全飲用水的學校比例從83.1%提高到96.8%,小學輟學率從2010年的1.5%降到2016年的0.5%。
印度認為,實現普及義務教育將會極大地促進社會正義和公平以及參與性經濟增長。為普及義務教育,印度傾力實施了「普及初等教育項目」和「學校免費午餐計劃」兩個旗艦項目。印度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公平增長的理念,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十一五」教育發展規劃把擴大機會、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和多方參與作為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機會、公平和質量」成為印度教育發展改革的關鍵詞。
1.增進弱勢群體受教育機會。種姓制度是印度居民中存在的一種彼此嚴格區分的社會等級或集團制度,政府早已明令取消。「表列部落」則分散居住在內陸偏僻地區、交通不便的林區和山區,過著與世隔絕、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在經濟和教育上屬於印度最落後的群體。印度有573個表列部落,約佔全國人口的8%,表列部落6-14歲兒童有1600萬,佔全國該年齡組學齡人口的8.3%。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存在著入學機會少和輟學率高的問題。
為此,印度在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人口集中的縣區提供基本的初等教育設施,實施「教育保障計劃」,在部落地區舉辦學校或教學點。為擴大受教育機會的覆蓋面,一些邦降低了學校開辦標准,在安得拉邦部落地區有20名學齡兒童就可開辦一所學校,卡納塔克邦有15名兒童就可開辦一所學校,在東北部山區各邦有10名兒童就可開辦一所學校或教學點。為流動家庭兒童、輟學生、年齡較大的學生和從未上過學的兒童提供補習課程和其他適宜的教育計劃;向一至八年級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向每個表列部落兒童集中的縣提供150萬盧比,開展專項創新活動,以支持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兒童的教育;開設專門輔導和補習班,改進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兒童的學習結果;招聘當地表列部落教師;在邦一級和部落集中的縣聘用部落協調員,監測普及義務教育的發展,幫助協調中央有關部委的部落事務;保證在村教育委員會、指導和監測委員會、學校管理和發展委員會、邦教育委員會中有一定比例的部落代表參加,增加表列部落人民在教育決策中的話語權;
2.關注教育落後地區。印度修訂後的教育落後地區的界定標准自2008年4月1日開始實施,在農村鄉鎮女性識字率低於30%,在城市街道女性識字率低於2001年全國人口普查的53.67%的全國平均數,有94個城市街區屬於教育落後地區,「十一五」期間優先在少數民族集中的區縣開辦新的多科技術學校。
3.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地區教育發展。東北部屬於社會經濟發展落後,人力資源開發部將總預算支助的10%用於東北部地區的教育發展,缺口部分則由東北部地區發展部管理的「中央資源保障庫」 自動補足,用以支持地區基礎能力發展項目。
4.免費午餐計劃。印度實施免費午餐計劃有著較長的歷史,早在1925年馬德拉斯市政委員會就為困難兒童提高免費午餐,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有3個邦實行免費午餐計劃,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范圍擴到12個邦。1995年8月啟動了以中央政府為主導的免費午餐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入學率、保留率和出勤率,同時改善兒童的營養狀況。從2008年4月開始,午餐計劃覆蓋到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公立學校和受補助的學校的學生,保證每個學生在每個學校日的午餐有700卡路里、20克蛋白質和150克食物,到2009年義務教育階段受益學生達到1.2億人。
印度通過立法保障了每個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堅持教育的公益、普惠和均衡,著力促進機會公平,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目前小學階段98%的學生有學可上,6-14歲義務教育階段失學兒童的比例已減少到3-4%。
二、實施招生配額制度,促進高等教育公平
關注弱勢群體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一直是印度的教育政策取向。印度在高校招生、高校教師聘用和公共部門就業方面為弱勢群體保留與其人口比例相匹配的名額,以保證弱勢群體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提高他們的社會和教育地位,使他們能夠在印度主流社會中佔有應有的地位。
(一)法律規定了弱勢群體生源招生配額
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多種弱勢群體。印度主要劃定了三個類別弱勢群體:表列種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後階層。「表列種姓」原指「不可接觸者」或「賤民」,是憲法承認的經濟上和教育上落後的社會最底層群體,憲法第一列表中列出了26個邦和5個聯邦屬地的1208個種姓,在英國統治期間,他們被稱為「被壓迫階級」。「表列部落」也是憲法承認的,指生活居住在邊遠貧困地區或叢林山區的族群部落群體,憲法列表列出了22個邦的744個部落。根據憲法的解釋,「其他落後階層」是指社會上和教育上落後的群體。這三類群體分別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6.2%、8.2%和29.8%,政府為弱勢群體生源保留的招生配額大體上與其所佔人口比例相適應。
印度《憲法》將保護弱勢群體的教育和經濟利益作為國家指導性原則,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應特別關注促進弱勢階層人民的教育和經濟利益,特別是要促進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的教育和經濟利益,保護他們免受社會不公。1951年憲法第一次修正案授權政府為促進弱勢群體的教育發展採取特別措施。1954年,教育部長向各邦政府寫信建議為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學生保留20%的入學名額,降低5分錄取分數線。1982年政府明確了為表列種姓學生保留15%和為表列部落學生保留7.5%入學名額的規定。2005年,印度《憲法(第93次修正)法案》擴大了弱勢階層人群覆蓋范圍,將「其他落後階層」納入了弱勢群體,憲法授權印度議會和邦立法機構為弱勢階層人民的教育進步發展制定適當的法律,包括為弱勢生源保留招生名額。
2007年,印度通過《中央教育機構(入學名額保留)法》,再次提高弱勢生源招生比例,第三條規定,在每個專業核定的年度招生人數中,要為表列種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後階層學生分別保留15%、7.5%和27%的名額。這樣就使為弱勢群體學生名額保留比例從原來的22.5%提高到49.5%。
根據法律規定,為「其他落後階層」學生新增的27%保留名額僅適用於中央部屬高校,這些高校聚集了印度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像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院校集群、中央大學院校集群和印度管理學院院校集群都屬於中央部屬高校范圍,是印度高校招生競爭最為激烈的院校,成為印度精英教育的代名詞。提高弱勢生源招生比例,有助於擴大分享優質教育資源的社會群體范圍,促進教育公平。為保證實施入學名額保留政策並使普通類別考生錄取比例不受影響,印度決定以2007年招生為基數,從2008年開始擴招54%,實現高等教育包容性擴充。
(二)實施招生名額保留政策的相關措施
印度政府歷來重視弱勢群體人民的發展和福利,專門成立了兩個部委(社會正義部和部落事務部)兩個法定國家委員會(國家表列種姓委員會和國家表列部落委員會)負責促進三個弱勢群體人民的福祉。教育部門及相關部委採取了各種有效措施,積極實施大學招生名額保留政策。
設立專門機構實施保留政策。大學撥款委員會專門設立了表列種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後階層教育辦公室,對大學入學名額、教學職位和非教學職位保留政策的實施進行有效監控,處理和解決相關投訴。大學撥款委員會還設立了一個常務委員會及相關小組委員會,成員由專家、大學前校長及高等教育界知名人數組成,負責監督保留政策的實施。大學撥款委員會一次性向大學提供20萬盧比補助,建立教育機會平等辦公室。現有100多所大學設立了「機會平等辦公室」,維護表列種姓、表列部落、其他落後階層、少數宗教群體及殘疾人受教育和就業權益。
採取補習輔導措施。相關學校對基礎較差的弱勢群體考生採取考前補習和入學後輔導,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印度理工學院則讓基礎較差的弱勢生源入學後學習一年預備課程。
在教育落後地區新建高校,擴大機會區域分布。印度有374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教育落後縣,佔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總數的58%,在每個教育落後縣建立示範學位學院。在「十二五教育規劃」期間,新建示範學位學院、社區學院和多科技術學院的范圍將擴大到穆斯林集中居住的區縣,在小城鎮設立女子學院。這些建設計劃要納入到邦高等教育發展規劃,以滿足教育落後區縣學生的學習需要,增加機會,促進教育公平和包容性。
設立多種獎學金資助弱勢群體學生完成學業或繼續從事科學研究。這些獎學金由政府相關部委或專業機構設立,大多面向表列種姓和表列部落學生。例如,「拉吉夫甘地國家研究獎學金」,由社會正義部和部落事務部設立,每年設立2667個名額,其中表列種姓學生2000個名額,表列部落學生667個名額,資助學生在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等學科領域完成博士學位,目前共有4041名表列種姓學生和2036名表列部落學生獲得此項獎學金。
(三)實現教育公平任重道遠
政府為增加弱勢群體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做出了巨大努力,弱勢生源在高校在校人數中所佔比例在不斷提高。例如,在著名的尼赫魯大學, 2011年在校生6665人,三類弱勢生源已經佔到了40.3%(表列種姓學生13.7%,表列部落8.4%,其他落後階層18.2%)。然而,就整體而言,弱勢生源所佔比例仍較低, 2010年印度高校全部在校生達到2074萬人,其中表列種姓學生佔11.8%,表列部落學生佔5.2%。城鄉與群體間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也存在較大差距,2007-2008年印度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全國平均達到了17.2%,其中城鎮平均為30%,農村平均為11.1%,印度教群體達到32.9%,而其他落後階層學生為14.8%,表列種姓學生11.6%,表列部落學生僅為7.7%。
弱勢生源所佔比例低,其中一個原因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著入學率低、輟學率高和教育質量差等問題,從而導致弱勢生源整體質量偏低,例如印度布拉罕民間組織對全國的抽樣調查表明,農村五年級學生中有一半的人不會讀二年級的簡單課文。因而在實際招生中,只有少部分學生利用了保留名額的機會,有很大比例的保留名額沒有用滿。這需要政府做出更大努力,普及有質量的義務教育,保證弱勢生源質量。要實現憲法承諾的「機會均等」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⑷ 50年以來,印度為推進經濟發展採取了什麼政策取得了哪些成就
獨立後經濟有較大發展。農業由嚴重缺糧達到基本自給。工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自給能力較強。印度政府於1991年7月開始進行全面經濟改革,放鬆對工業、外貿和金融部門的管制,1992至1996年經濟年均增長率為6.2%。九·五計劃(1997至2002年)期間經濟年均增長率有所下降,為5.4%。2001年,印出台十·五計劃,將2002年-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年均8%。
2001/2002年度,政府繼續深化第二階段經濟改革,加速國有企業私有化,實行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銷售自由化,改善投資環境,精簡政府機構,削減財政赤字。由於農業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印經濟增長率達到5.6%,較上年提高了1.6%。
國內生產總值(2001/2002年度):209400億盧比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1/2002年度):5.6%
貨幣名稱:印度盧比(Rupee)
匯率(2002年7月):1美元=48.83盧比
年均通貨膨脹率(2001/2002年度):4.3%
(資料來源:印度中央統計署2003年1月公布數據)
【工 業】 2001/2002年度,工礦業比上年度增長2.7%,產值33680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4%,是過去10年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年。其中製造業2.4%,電力工業2.7%,礦業1.1%,初級、中間產品和消費品的增長都較上年有大幅減少。近年來,印度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新興工業發展迅速。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煤 30000 30963 32779
鐵礦砂 7270 7770 n.a.
原油 3195 3243 3203
天然氣(億立方米) 284.5 294.8 297.1
水泥 9821 9761 10690
鋼材 2440 2927 3064
化肥(氮、磷肥) 1430 1470 n.a.
布(億平方米) 236 402 n.a.
發電量(億度) 4807 4996 5153
汽車(萬輛) 87.5 79.7 83.4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經濟概覽, n.a.暫無統計)
【農 業】 2001/2002年度農業及相關產業增長率5.7%,產值30205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7%。由於全年降水的時間和地區分配均勻,糧食產量增長6.3%,為2.12億噸。糧食儲備目前已達5000萬噸。農村人口約佔全國的72%。全國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人均0.17公頃。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產奶國,2001/2002年度牛奶產量約為8460萬噸,人均每天226克。印也是世界重要的產棉國和產茶國。
近些年主要農副產品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1999/2000 2000/01 2001/02
糧食總產量 20890 19590 21200
稻 米 8950 8490 8310
小 麥 7560 6870 7180
牛 奶 7810 8100 8460
油 料 2070 1840 2050
甘 蔗 29920 29920 30010
茶 83.5 84.8 84.7
皮棉(萬包)* 1160 970 1010
黃麻(萬包)** 1050 1050 1160
注 * 每包皮棉為170公斤。
** 每包黃麻為180公斤。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經濟概覽)
【服 務 業】 80年代以來以高於其他產業的速度發展。1993-2000年,印服務業實現了7.1%-10.5%的高速增長。2001/02年度,服務業比上年增長6.5%,總產值為61630億盧比,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8.8%。從業人數1994年為1261.8萬人,其中85.2%為政府機關和國營部門職工。印度軟體製造與服務業近幾年來以年均超過50%的增長率迅速發展,2001/02年度軟體總產值 98.6億美元,其中出口78億美元。政府計劃到2008/2009年度,印軟體產值將達到870億美元,出口500億美元。
【旅 游 業】 政府已將旅遊業作為社會效益良好的創匯產業列入發展重點,該產業已成為全國第六大出口創匯部門。1999年各類旅館1229家。近年來,外國旅遊者人數逐年遞增,旅遊收入不斷增加。受9·11事件影響,印度2001/02年度的外國遊客量下降了10.2%,人數242.3萬,收入下降8.1%,為29.1億美元。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昌迪加爾、納蘭達、邁索爾、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運輸】鐵路是最大的國營部門,亦為主要運輸手段,總長度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鐵路部門實行單獨預算,每年與中央財政預算一起提交議會討論通過。近年來,公路運輸發展較快,已承擔了全國貨運量的60%,為世界最大的公路網之一。海運能力居世界第18位。
鐵路:2001/2002年度鐵路線總長6.31萬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1.57萬公里,約占鐵路總長的25%;2001/2002年度客運量4930億人公里,貨運量為3332億噸公里,鐵路運輸總收入3783.7億盧比,比上年增長8..5%。
公路:2001/02年度總長約330萬公里,其中國家級路5.8萬公里。1999/2000年度登記的各種機動車輛約4839萬輛,其中客車55.9萬輛,貨車268.1萬輛,公路運輸總收入為3393.3億盧比。目前,公路承擔著全國80%的客運量和60%的貨運量,全國日平均客運量逾6000萬人次。
水運:印有港口共約200個,其中12個大港口和184個中小港口。內陸可航行河道總長約1.4萬公里,實際使用的不足30%。印有83家海運公司,其中19家承擔遠洋運輸業務,49家承擔近海運輸業務,其餘兩兼。到2002年3月,印全國水運總能力為3.44億噸,2001/2002年度印水運貨運總量為2.88億噸。印還在十·五計劃中將主要港口的總貨運量提高到4.7億噸。孟買為全國最大港口,海運的1/5和集裝箱運輸的1/2經過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爾各答、馬德拉斯、科欽、果阿等。
空運: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國際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42家私營航空公司。2001/2002年度,旅客數量為3998.3萬,貨運量為85.4萬噸。航線通達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國有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特里凡特琅五個國際機場;國內機場92個。
【財政金融】 中央和地方財政分立,預算有聯邦和邦兩級。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為一個財政年度。多年來推行赤字預算以刺激經濟發展,中央和邦級地方債務累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0%,龐大的赤字已成為經濟中主要的不穩定因素。2001/2002年度政府財政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0%。為解決赤字問題,印政府提交了財政責任與預算管理法案,目標是到2006年將中央政府赤字削減到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並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債務規模。
近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狀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99/2000 2000/01 2001/02
總收入 54261.6 59796.3 67099.1
總支出 54581.3 59561.7 67812.9
財政赤字 -18482.6 -19985.3 -22871.6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經濟概覽)
截至2002年12月,印外匯儲備(包括黃金儲備和特別提款權)為704億美元。到2001年9月,外債為996.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其中短期債務占總債務的比重從1991年3月的10.2%降到2001年9月的2.8%。
【對外貿易】 近年來,由於進口增加、出口不振,貿易赤字日益嚴重,成為國際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幾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1999/2000 2000/01 2001/02
進口額 55383 59264 57618
出口額 37542 44894 44915
差 額 -17841 -14370 -12703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印度經濟概覽)
2001/02年度,印出口增長0.8%,進口下降0.2%,貿易逆差與非貿易盈餘基本相抵,經常賬戶大體平衡。2002年1月,印政府公布2002-2007年中期出口戰略,計劃以下列部門為重點將年出口總額增加到800億美元:工程、機電、電子、紡織、寶石和首飾、化工、農業、皮革和鞋類。該年度印主要進口商品為:珍珠、寶石、電子產品、金銀、化工產品、石油及其製品、燃料、資本貨物、化肥、鋼鐵、造紙原料、紙張等。主要出口商品為:珠寶製品、棉紗及棉織品、化工製品、機械及五金製品、石油製品、皮革及其製品、農業及相關半成品、海產品、鐵礦砂及礦產品等。主要進出口方向是歐盟(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英國)、北美地區(加拿大、美國)及澳大利亞和日本。
【外國資本】 印度從1991年起實行積極吸引外資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0年,外國直接投資協議金額達639億美元。 2001/2002年度,印吸收外國投資52.8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9億美元。到2002年10月,對印投資最多的國家分別是:模里西斯、美、日、英、德、荷蘭、韓、法、意和新加坡。吸引外資多的行業是能源、通訊、電子設備、運輸業、服務業、化工、旅館和旅遊、紡織業等。
【外國援助】 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國之一。2001/2002年度獲貸款及捐贈總額為2509.5億盧比,約為5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援1755.9億盧比,約為36億美元。近年取得外援情況如下(單位:億盧比):
1999/2000 2000/01 2001/02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36.78 720.85 803.70
國際開發協會 352.69 413.53 444.00
日 本 374.23 272.98 205.80
亞洲開發銀行 216.30 526.50 672.50
德 國 41.00 38.60 41.20
英 國 204.10 47.40 194.40
美 國 7.45 8.11 12.20
荷 蘭 13.37 7.03 33.2
(資料來源:印度政府2002/2003年度經濟概覽)
【人民生活】 2001/2002年度印度人均收入為378美元。據印度官方公布資料,1999/2000年度印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為2.6億,佔印總人口的26.1%,其中75%的貧困人口生活在農村,人數1.93億。印度歷屆政府將消除貧困作為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十·五計劃中制定了減少貧困人口的目標,2007年要將貧困人口數量減少到2.2億,占總人口的19.3%。1999/2000年度印度失業率為7.32%。2000/01年度,印消費價格指數上升5.2%。到2000年,全國有各類診療所和醫院4.3萬家,登記行醫人員50.39萬人,登記護士73.7萬人。2000年,人口預期壽命為65歲,人口出生率25.8‰,死亡率8.5‰。
⑸ 反超英國,印度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靠的是什麼能穩住嗎
反超英國,印度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靠的是全球化,有機構預測不能穩住。
印度第一季度GDP在被報道後,路透社給印度澆了一盆涼水,它引用了多位國際經濟學家的分析,認為印度作為世界上GDP最快速增長的經濟體,其地位或許只是“曇花一現”,由於該國難以應付高企的失業率和通脹,而國內消費無力繼續推動經濟發展。
⑹ 印度為什麼要經過土地革命才能實現獨立
度的土地制度翻版了英國做法。1793年英國殖民者將柴明達爾制度在印度推行。英國人的做法是,把一大片土地交給包稅人柴明達爾。這樣一操作,包稅人就變成了實際的土地所有者。
英國殖民政府要求包稅人向其繳納規定的地租。包稅人就變成了殖民政府和農民之間的中間人。包稅人為了完成殖民政府下達的上繳要求,並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就想盡辦法地從農民身上榨取地租。
印度獨立後,土地改革第一項就是要求各邦廢除柴明達爾制度,取消中間人環節,讓國家和農民直接發生聯系。按理說,少了一層中間環節,對農民是重大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