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獨立契機在哪裡

印度獨立契機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4-04-27 02:33:01

1. 印度吞並錫金國後,錫金百姓生活怎麼樣

談到錫金,其實這個國家和我們也有著極深的淵源,也因此,它在被印度吞並前,曾懸掛我國國旗。甚至,當時的錫金還向全世界主要國家的外交機構聲明,一切外交事務交由中國負責。


不過,非常可惜,在錫金宣布該消息三個小時後便被印度吞並。最終,錫金成為了印度第22個邦,時至今日,印度已經吞並了錫金45年。



那麼,錫金和我國的淵源來自哪兒?

當印度環顧四周,周邊的小國之中,錫金是最弱的,因此,印度決定拿錫金練練手。於是,自印度獨立的當年便開始向錫金派遣專員,在錫金內部扶持親印的政黨。



1949年,當印度扶持的政黨和錫金原有的王族發生矛盾時,印度終於找到了契機,以「防止流血和動亂」為由,派遣了大量軍隊進駐。隨後,印度控制了錫金的國防、外交、經濟,錫金也在此時成為了印度保護國。


隨後的事情簡單了,印度不斷地對錫金進行滲透,直到1975年,印度軍隊直接發動了政變,將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全部解散,將其國王軟禁。同年4月10號,印度和其控制的錫金議會通過決議加入印度。但在4月14號,錫金才在印度的指示下舉行了全民投票。


當時,錫金的民眾並不知道此次投票意味著什麼,因為他們選擇的內容並非是加入印度,或者保持獨立。而是是否支持廢除君主制。



答案顯而易見,錫金人民大部分選擇的是廢除君主制。接下來,印度便對外宣稱錫金自願加入印度。(按這種做法,我覺得給薩達姆幾天的時間,科威特人民也可以自願加入伊拉克)


由此,錫金的結局成為了印度向外侵略擴張的縮影。


那麼,45年後的今天,錫金的百姓生活如何呢?


自錫金被印度吞並後,錫金的第12代國王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被迫流亡於美國,他的白人老婆也被迫改嫁了,後來因為癌症在美國去世。他去世後,其子繼承王位,宣布印度非法入侵,但由於各種利益關系,世界各國對印度的野蠻入侵根本不加理會,錫金復國也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



相比於王室的凄慘,錫金的百姓相對要好上一點點,僅是一點點。


錫金成為印度的錫金邦後,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每年印度都會給錫金播發一定的扶貧資金,這些資金占據了錫金邦每年支出的30%以上。也正是靠著印度的倒貼,現如今,錫金的人均GDP僅次於印度的新德里,位居印度各邦第三,在2018年時超過4000美元。


公平地說,錫金在印度的統治下,經濟獲得了比較好的發展。不過,錫金的發展和當地的原住民關系不大,因為這里的發展實際上是犧牲了原住民利益。


現如今,錫金街頭到處是甘地的塑像,以及搬遷來的印度人,錫金的文化、傳統正在逐步消失。而且原本錫金當地人掌控的資源都變成了印度人的,錫金當地人的失業率也成為了印度各邦之首。



總體來說,錫金在印度治下,經濟獲得了一定的發展,但錫金原住民也正在被印度強制同化。另外多說一句,印度的錫金邦是限制外國人進入的,所有人都有審核,而且對於中國人、巴基斯坦人,錫金幾乎是印度規定的禁地。


2003年,我國正式承認了錫金已經成為印度一個邦的事實,到了2005年,所有教材,以及出版的地圖,錫金國也被標注成了印度的錫金邦。

2. 『印度』為什麼在與中國邊界加強軍事設施2009-07-23 12:10

這是出於印度的國防政策的進一步實施的考慮,是印度國大黨大國「沙文主義」思想的新進展。

世紀之交的印度國防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爭當世界一流軍事強國」。其主要內容為:

1.全力推行「大國外交」,為其爭當地區軍事大國創造條件。印度抓住冷戰結束、世界和亞太戰略格局向多極化發展這一「契機」,積極開展大國外交,以求更多地參與亞太安全事務。2000年印度與俄羅斯建立戰略夥伴關系,並在發展核力量和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問題上得到俄羅斯的支持。2000年3月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印度,兩國簽署了指導21世紀印美關系的框架性文件《印美關系:21世紀展望》,從而確立了「持久的、政治上有建設性、經濟上有成果的」新型夥伴關系。同年9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依訪問美國。在諸如反恐怖主義、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等方面積極與美國合作,促使其結束了對印度的經濟制裁,同時部分恢復對印武器裝備零部件的供應和同印度的軍事交往。印度在同日本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的全方位對話的基礎上,建立了全球夥伴關系。同中國和歐盟的關系得到了恢復性發展。5月,印度總統納拉亞南訪問中國,中國外長訪問印度。印度重新調整「向東看」政策,加強同東盟的政治對話、經濟交往和軍事合作關系。此外,印度不定期地與美、俄、法、澳、新、馬、越、韓、日、印尼等國舉行聯合海上軍事演習。

2.實行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懾的核政策。印度發展核武器除了有謀求大國地位的政治目的外,還旨在對中國形成所謂「核對稱」,與中國進行軍事抗衡;保持對巴的核威懾優勢,以加強和鞏固對南亞次大陸的控制權;將核打擊范圍擴大到印度洋海域,制約外部勢力特別是美國海軍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從而達到向印度洋擴張的戰略目的。印度政府於1999年8月通過印度核政策構想草案,提出最低限度可靠核威懾政策。該草案稱,一旦遭到攻擊,印度能夠而且也願意以足夠的核武器進行報復。這一政策根本改變了印度早期領導人提出的和平利用核能的原則。印度國防部1999/2000年度《國防報告》稱:「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努力收效甚微,印度的正當的國家安全需求不能被忽視」。為此,印度正加緊核武器的運載工具和核武器小型化的研製與開發,組建戰略核部隊,建立核力量指揮與控制體系,加強對戰術核武器實戰運用的理論研究。

3.繼續堅持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發展並重的方針。印度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全面提高綜合國力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軍費開支,確保國防建設目標的實現。經濟建設中重視軍民兩用企業和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核能技術和航空航天領域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印度同時賦予軍隊擔負「維護國家安全,反對民族分裂」的任務,其職能由單一「對付外侵」轉變為「御外安內」的雙重職能,維護社會秩序的安定,保證經濟順利發展。

4.以發展高技術武器裝備為核心,建設一支技術密集型的軍隊。2001年3月,印度政府宣布2001-2002財年國防經費增加13.8%,其增幅僅次於上一年度的28%,占國民總產值2.7%。

5.確保印度在印巴、印中邊境地區的軍事優勢。即有效「遏制」巴基斯坦支持的民兵對印占克什米爾地區的滲透和進攻,將50%的陸軍、54%的空軍和60%的海軍兵力部署在印巴邊境一線和毗連巴的海域,形成對巴的絕對軍事優勢;在印中邊境地區仍保持著較大規模的兵力部署,形成對華局部軍事優勢。

6.擴大海上邊界,在逐步實現對印度洋控制的同時,將其勢力擴大到南中國海。印度提出將其專屬經濟區擴大到200海里以外,加緊在馬德拉斯、卡爾瓦爾等地修建海軍基地,在安達曼群島修建機場,並組建海上特種部隊。1998年組建遠東海軍司令部,加強了對印度洋地區的管控。2000年4月,印度國防部長稱,「從阿拉伯海到南中國海都有印度的利益」,為此,10月間印度海軍與日本、韓國、越南進行了聯合海上軍事演習。印度還大力發展航空母艦、潛艇和海軍航空兵力量,試圖建立一支專門從事遠海作戰的遠洋海軍。

3. 世界上領土最支離破碎的國家有怎樣的歷史,現在發展的如何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的領土都是相連的,除了島嶼、海外屬地等情況,但是世界上有個國家,其領土絕對是世界上最支離破碎的,因為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這個國家就是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

4. 身為印度洋主宰,印度為什麼會放棄孟加拉

1971年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發動了第三次印巴戰爭,大舉入侵東巴基斯坦,東巴抵抗部隊投降,印度直接佔領了東巴。如果印度有沙俄那種膽量的話,估計直接將孟加拉重新納入印度版圖了。可是,印度畢竟不是沙俄,雖然印度為第三次印巴戰爭蓄謀已久,但目的只是扶持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並沒有將東巴重新納入印度的打算。後來在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干預下,印巴會談,東巴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印度從東巴撤軍。
自古以來南亞大陸邦國林立,未真正實現統一過,近代英國殖民統治給了印度統一的契機,然而英國人蒙巴頓又實行印巴分治,後來又有孟加拉的獨立,使南亞大陸統一成為空想。現在印度最大的夢想應該是將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海洋,這一夢想實現起來還比較靠譜些。

5. 孟加拉原本是印度的地盤,為什麼印度最後失去了它

孟加拉西部與印屬西孟加拉邦以加爾各答為核心的東恆河三角洲的主體部分接壤,三角洲往西是德干高原。恆河北邊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邊是德干高原,在南北地勢影響下,恆河呈東西走向,流經孟加拉,河水注入孟加拉灣。而德干高原的地緣屏障,致使了印度本部核心區難以大規模的向恆河三角洲投射地緣影響力,最終導致了該地區成為獨立的地緣板塊。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主體民族和孟加拉國同屬孟加拉族人,這就隱藏了西孟加拉邦脫離印度轉向孟加拉國,也被伊斯蘭化的危險。

雖然,西孟加拉邦近鄰孟加拉國,但印度恆河本部憑借強大的體量和地緣實力,足以將這塊區域保留在印度文明範圍內。不過,印度文明在此地的影響力已相當薄弱,印度要想西孟加拉邦來影響伊斯蘭文明的孟加拉國,可能性已不大。

而排出了東恆河三角洲排之外,印度本土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就只有一條狹長的通道,就算是印度本土核心要向東北地區施加更多的影響力,也會顯得力不從心,更別說要靠此狹長地帶來顛覆占據恆河三角洲主體部分的孟加拉國。

孟加拉與印度本都在地緣上的相對獨立,以及其不錯的地緣實力,為其擺脫印度文明的影響提供了條件。在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王朝統治者推行伊斯蘭化時,這塊邊緣地區也成為了最易被同化的地區。

以上是從孟加拉國和印度的地緣關系來分析的。

而阿拉伯商人通過海路將伊斯蘭文明深度傳播到孟加拉地區,也為孟加拉抗衡印度文明提供更豐富的資本。

早在中世紀時,阿拉伯商人借中國——阿拉伯海上絲綢之路,東進控制了北印度洋航線,並以此航線為基,將伊斯蘭文明大范圍傳播到亞洲東部、南部地區。而當時,阿拉伯文明其體量和質量遠超印度文明,而印度文明內部的四分五裂,也為阿拉伯文明在印度的傳播提供了契機。阿拉伯勢力通過在南亞沿海低地功建立一系列據點,來逐漸吞噬印度文明。而孟加拉是恆河是進入南亞次大陸內部的天然通道,阿拉伯商人早就嗅到了恆河口巨大的地緣經濟價值。即使阿拉伯商人不能完全控制孟加拉,但也可以憑借其在海上貿易的巨大優勢,來從經濟上支持孟加拉的伊斯蘭化。

後來,伊斯蘭文明逐漸衰落,印度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英國人也推進了孟加拉的伊斯蘭化。

英國當時憑借領先於世界的文明發展水平來控制印度,但是,英國和印度在地緣關繫上十分疏離,加上印度文明本身體量龐大,為了達到最有效的統治和管理,英國人只能假他人之手來統治印度。

而扶持南亞次大陸上如伊斯蘭教、錫克教這樣的少數派,既能防止他們坐大,同時也對龐大的印度教為主體的印度文明有牽製作用。

在英屬印度殖民地下,南亞次大陸的伊斯蘭勢力在政治經濟上有了多於印度文明的優勢,而在日積月累下,孟加拉的伊斯蘭勢力徹底壓倒了當地的印度文明。

從孟加拉內部來看,其本身的地緣實力以及相對獨立的地緣結構易於被伊斯蘭化。再加上外部勢力,突厥、阿拉伯、英國漫長歲月的扶植,最終,伊斯蘭文明從印度文明中挖到了孟加拉這塊牆角。

印巴分治後,孟加拉(東巴基斯坦)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1971年,東巴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為孟加拉國。在孟加拉獨立建國中,印度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既然孟加拉曾長期都是印度的勢力范圍,那麼,印度為什麼不在東巴脫離時將其收入囊中呢?

6. 印度經濟這幾年增長很快,其背後的因素究竟是什麼

印度這幾年來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經濟不斷提高,在國際上也越來越受到其他國家的關注。主要原因有世界格局的穩定,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強,還有和諧健康的外交關系,主要還是國家制定的發展計劃符合當下的形式,各種條件的相互協調,才能夠使印度的發展越來越好。

在國際上,現在主張公平和諧的外交關系,印度作為一個重要交通位置的國家,很好抓住了這個契機,大力發展國外經濟,以此拉動經濟增長。而且效果很明顯,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了很多。

閱讀全文

與印度獨立契機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買什麼手錶好 瀏覽:841
英國雅俊功放後級怎麼樣 瀏覽:913
義大利流量為什麼那麼慢 瀏覽:896
在義大利有哪些洗發水 瀏覽:338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和日本哪個強 瀏覽:589
英國的風情怎麼樣 瀏覽:670
和印尼朋友用什麼聊天 瀏覽:658
中國移動什麼級別 瀏覽:531
在義大利生活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431
美國當年探月送給中國月壤在哪裡 瀏覽:562
越南海關能帶多少黃金 瀏覽:477
英國納稅人什麼意思 瀏覽:718
印度男子人品怎麼樣 瀏覽:529
伊朗會採取什麼報復措施 瀏覽:113
義大利男裝有哪些品牌 瀏覽:99
平武屬於中國哪個方向 瀏覽:628
1人民幣等多少印尼盾 瀏覽:427
如何欣賞中國繪畫 瀏覽:834
柬埔寨幣和越南幣哪個大 瀏覽:587
義大利巴里港附近有什麼港口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