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人大多窮困,但為何幸福指數還那麼高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幸福與金錢無關,與心靈相連」,也就是有錢並不一定幸福,關鍵是心靈的滿足。這個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因為在現在物質經濟中,物質必然成為主導因素。因此,越富裕的國家,應該越幸福,如中東石油富國,還有北歐國家等。但是這個放在印度身上卻正好驗證,印度人大多數那是窮困潦倒,但是印度的幸福指數為何還那麼高呢?主要是三點原因。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僅次於我國的國家,但是GDP只有我國的零頭還不到,因此,人均GDP是我國的六分之一。整個印度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跟很多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一個水平,甚至還低於他們。光是看這數據,印度那是窮到了極點啊,而且在印度很多大城市也確實如此,如孟買,一半以上的人住在貧民窟裡面。
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的幸福指數調查來看,印度幸福指數非常高,比我國高太多了,甚至高過發達國家。90%的印度人表示,如果有來生,還要做印度人,而不願意做其他國家人,因為他們認為印度人最好,最幸福。
而且我們看到印度街頭,大量無家可歸的人,貧困的人們和孩子,他們臉上大多那也是笑容,說明確實快樂了。這個跟我們的想像完全不一樣,我們可能認為印度人這么窮,那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仍恰恰相反,活的很好。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三點。
第一,宗教因素。
印度大多數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跟佛教,跟基督教、 *** 教的差別是,強調「苦修」,認為吃苦那是上天的恩賜,那是幸福,只有受苦多了才能進入天堂,才能在來生有更好的待遇。所以我們看到為何印度有那麼多的苦行僧,為何有那麼多人吃苦臉上還帶著笑容。因為這從他們內心來看,這不是苦,這是在修行,因此,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是輕鬆快樂。
第二,做到了公平。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窮沒關系,大家都窮,而且社會公平,這也沒關系。而因此這一點做的很好,對於社會的每一個階層,每一個人做到了社會的公平,這也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留下來的所謂民主的制度,在印度,人人平等,不因任何條件實行歧視。
比如說,殘疾人佔比8%,那麼在公務員,社會工作方面,必須預留8%的職位給他們。而且印度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有權利干任何事。在面臨的所有的抉擇的時候,給予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印度族群復雜,幾乎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黨派,都有自己的通道,所以就像我國40多年前那樣,大家窮,但是都窮,都很開心。
第三,沒有壓力。
印度雖然窮,但是從英國人那裡繼承了兩樣好東西,那就是免費的醫療和均等化的教育。解決了最大的兩個問題,印度實行免費醫療,窮人再窮也看得起病,到公立醫院基本不花錢,而且葯價因為有仿製葯也是很便宜,所以印度人看病無壓力。
在教育方面,印度90%以上的學生都上公立學校,而印度每年拿出GDP的4%投入教育,使得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習費用都非常低。即使大學也基本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針對窮人基本還能免掉。所以印度人雖然窮,但是沒有不安全感,沒有啥壓力。所以,印度人雖然窮,但是覺得自己活的幸福,並不苦。
2. 為什麼印度人總是能做出一些,讓人匪夷所思,意想不到的事
因為印度是宗教大國,大部分國民多信奉宗教,相信神力。所以會做些我們認為很離譜他們認為很正常的事情
3. 為什麼印度人這么愛國
多樣性中的統一性是大部分人喜歡印度的最主要原因。印度充滿了多樣性,簡直就是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典範,如印度有著人種博物館之美稱,有語言博物館之美稱,也有宗教大觀園之美稱。不同膚色的人、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宗教同時存在於南亞這片土地上,共生共榮,其樂無窮。同時,所有的不同又都在同一個國家概念下統一起來,團結起來,為共同的理想奮斗。
印度人愛國的第二個原因是印度有豐富的精神遺產。印度的傳統保持得很好,沒有隨著現代化的推進而遺失,這讓他們有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有一種家的感覺。印度也許有很多不足,從表面上看有點臟、亂、差,但印度有自己的特點。不論你喜歡與否,這是印度,而不是別的國家。印度沒有隨著全球化的步伐迷失了自己,印度無論在任何舞台上都有自己的本色。
他們愛國的第三個原因是印度快速的經濟增長。多數印度人認為,等於來世他們再次出生時,印度將成為世界經濟強國,美國人都要跑到印度來找工作,那個時候不做印度人才叫傻呢?
印度人愛國的第四個原因是印度有著巨大的知識能力。印度的科技創新能力是吸引自己繼續想做印度人的主要原因。印度有著燦爛的文明,從古到今不斷有重大創新,為世界貢獻著智慧,特別是隨著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印度的創新能力更顯活力,IT業成為印度經濟騰飛的引擎。
印度人愛國的第五個原因是印度有著巨大的人力資源。印度人的民族意識很強,而且頗有民族自豪感,特別是隨著印度經濟的快速發展,印度在國際舞台上日益走強,這種意識更為增強。印度人無論走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坦然承認自己是印度人,不像有些國家的人身處國外便隱瞞身份。
4. 印度人智商為什麼那麼低
因為大部分人民的生活還比較貧困,印度就開始在軍事力量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本來經濟水平就不高,還把大把資金用在研製武器裝備上,導致印度發展更加不平衡,所以印度智商看起來低。
如果說,印度在花費大把精力和資金之後,能在研製國產武器方面有所成效的話,最起碼能發展成一個頂級的軍事強國,可是無奈印度在研製國產武器方面始終離不開拖沓的魔咒,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實在沒有幾件,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印度人的自信。
由於印度與我國一樣,同樣屬於人口大國,而且國家發展的起步時間也相差不遠,所以印度一直都把中國當作一個潛在對手,凡事都喜歡與中國比較一下。事實上,印度起點很高,但是卻憑自己的實力一步步走到如今的模樣,與他們盲目的自信脫不了關系。
當然印度人的自信還不僅僅在這一方面,許多人認為印度人的平均智商不高,但是這樣的言論卻引來印度人集體不服,他們覺得印度人最聰明。
(4)印度人為什麼清醒擴展閱讀:
印度這個國家,大家最先想起的一定是關於印度軍隊的各種搞笑事件或中印戰爭那奇葩的損失比,這些歷史在軍迷圈中口口相傳,讓很多人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讓人潛意識的認為印度人智商堪憂。
但現實證明,印度人其實也是有自己的心機的。比如印度派出的維和部隊全亞洲規模第二,一些人想當然的認為這又是印度愚蠢的展示國力行為,但其實,這還真是印度少見的智商上線的事情,不但沒有虧本,反而因此大賺了一筆聯合國的維和補貼費。
2017年,印度一共有7000人在全世界四個地區內執行維和任務,僅次於中國的8000人,是全世界派出維和部隊數量第二的國家。撐起這么多人在海外執行任務需要相當的國力,以印度的水平來看,派出如此多的部隊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不明智的過分炫耀國力的行為。
印度一直以來都在謀求世界大國的地位,而派出維和部隊就是一種表現自己積極參加世界事務的手段,同時也是一種勢力的擴張方式,不然中國就不會派出核潛艇去打海盜了。對於印度來說,派出大量維和部隊參加聯合國事務,以此展現自己的國力水平,是一種可以理解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