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古代多少土邦王宮

印度古代多少土邦王宮

發布時間:2024-05-03 11:35:16

❶ 印度歷史

印度的歷史缺少文字記載

在12世紀穆斯林入侵之後,印度歷史的很多文字記載或考古證據,都被穆斯林毀滅了。
一般認為,比較有根據的區分和描述如下:
公元前3300-1300:印度河谷文明(Ins Valley Civilization),這個文明徹底消失的原因至今不明。
公元前2000-325年:雅利安人(Aryan,來自伊朗地區)逐步入侵。前325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
公元前324-前185年: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鼎盛時期包括整個印度次大陸,印度古代史上最強大的王朝。在阿育王時代達到巔峰。孔雀王朝滅亡後,印度次大陸長期分裂為很多大小國家。
12-16世紀:在印度北部建立過五個穆斯林王國,均以德里為首都而統稱為德里蘇丹國(Sultan of Delhi),疆域都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但是不包括印度南部。
1526-1858:莫卧兒帝國(Mughal Empire)基本統一印度。17世紀歐洲各國在印度南部建立貿易據點。
1858-1947:英屬印度(British India 或者British Raj)。
1947- 至今:印度共和國,獨立主權國家,英聯邦成員國。

說明與名詞解釋:
英屬印度在1947年獨立之前的狀況:存在600多個土邦,合計面積佔印度的45%,人口佔印度的24% 左右。印度的土邦的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幾平方公里,最大的土邦(Hyderabad State)面積超過20萬平方公里。
中文:土邦。
英文:Princely State。
日語:藩王國。
英屬印度:這段歷史採用British Raj(英國統治)的說法更為准確,領域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等地。斯里蘭卡則直屬英國。早在1612年,英國就建立了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1857年印度起義(Indian Rebellion)以後,已經經營印度將近250年的大英帝國乾脆攻佔德里,終結了早已名存實亡的莫卧兒帝國。
印度聯邦:初為印度聯邦,後改為印度共和國。建立過程不順利。例如,最大的土邦Hyderabad State 當時擁有2.2萬軍隊和20 多萬民兵,不想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1948 年,印度獨立第二年的9月13-17 日,3.5萬印軍發動「馬球行動」(Operation Polo),武力迫使其並入印度。由於面積多達20多萬平方公里,這場沖突雙方傷亡不算大:印軍32人死亡,97人受傷,土邦軍隊490人死亡,122人受傷,民兵1373人死亡。同一時期,印度獨立伊始,就與巴基斯坦爆發傷亡很大的激烈軍事沖突,雙方的爭端至今沒有結束。不述。

綜上所述:孔雀王朝是印度古代最偉大的統一的王朝,也是唯一統一過整個印度的王朝。
所以,阿育王的故事和形象,成為印度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歷史楷模。

華氏城(Patna,舊譯華氏城,現譯巴特那),位於印度東部。長期的印度政治和文化中心。
孔雀王朝是希臘的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前325年)的第二年起家的:這個王國擊敗了其他各個印度王國,趕走了亞歷山大大帝留下的駐軍,統一了整個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
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延續長達1600多年的一所大學,就在華氏城(Patna)東南85公里處。這所大學的唐朝譯名為那爛陀寺,英語:Nalanda University(那爛陀大學)。詳見後述。

寶萊塢2001年的著名電影《阿育王》(Ashoka)劇照。

寶萊塢2001年的著名電影《阿育王》(Ashoka)劇照。

寶萊塢2001年的著名電影《阿育王》(Ashoka)劇照。

寶萊塢2001年的著名電影《阿育王》(Ashoka)劇照。

阿育王,確有其人,也有考古證據。
歷史記載:
孔雀王朝先後九個君王,阿育王是第三個君王。
阿育王的爺爺,Chandragupta Maurya(前340-?,在位時間:公元前320-298年),信仰耆那教,半路出家修行耆那教,把王位丟給了阿育王的爸爸。阿育王的爺爺Chandragupta Maurya 到底是什麼時候在耆那教寺廟里去世的,至今是一個謎。
阿育王的爺爺和父親已基本徵服了整個印度次大陸。但是,他們都多次征戰,沒有徵服羯陵伽王國。羯陵伽戰爭(Kalinga War)前的形勢如右圖所示:整個印度次大陸都是孔雀王朝的領域(藍色),只有右邊海岸邊的一小塊半圓形的土地幾十年中始終沒有屈服。
阿育王:Ashok 或Ashoka the Great
生卒:前304-前232 (秦滅六國統一之前)
在位:前269-前232年=37 年
他繼承了爺爺和父親的王朝後,統一了印度次大陸。最後一次著名的戰役是公元前265年的羯陵伽戰爭(Kalinga War):阿育王的軍隊經過殘酷的戰爭,征服了他的爺爺和父親沒能征服的羯陵伽王國,死亡的羯陵伽的軍民超過10萬人,戰後被驅逐的百姓超過15萬人,阿育王的軍隊也陣亡10萬人以上(各種來源的數據不一樣),屍橫遍野,羯陵伽都城附近的河水也染紅了。
阿育王自己也被慘烈的場面,深深震撼了。
史稱「人類歷史上很少有這樣的戰爭結果」:獲勝阿育王在羯陵伽戰爭之後沒有歡慶,反而宣誓不再殺生,不再戰爭,皈依佛教。他還雕刻了很多石刻的銘文,宣傳他的「不殺生不戰爭」的意旨。右圖是出土這種「阿育王銘文」(Edicts of Ashoka)的地點示意圖:黑色方框是大型石刻銘文,黑色三角是立柱形的銘文,白色方框是小型石刻銘文:包括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孟加拉等地。
阿育王大力推廣的佛教,從此流傳到其他國家。
佛教研究教育設施在印度很多,最大一處是首都華氏城郊區的那爛陀寺(Nalanda University),吸引了亞洲所有國家的留學生,包括唐朝的玄奘,詳見後述。

羯陵伽戰爭發生的公元前265年:
中國:春秋戰國,過了43年後,公元前221,秦滅六國統一。
羅馬:基本統一了義大利半島,正在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
希臘化國家:這一年,阿基米德發明了提升水的阿基米德螺旋抽水機(Archimedes screw)。

❷ 巴基斯坦與印度關系常有摩擦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半個多世紀以來,印巴關系時緊時緩,雙方在克什米爾地區的武裝沖突幾乎從未中斷。兩國不斷交惡的原因,歸根到底是克什米爾問題。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 」,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之後,印巴之間爆發了三次戰爭。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戰爭的結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2/3的土地與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1/3的土地與1/4人口。這次停火奠定了後來雙方對克什米爾控制的范圍。另外,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

❸ 印度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什麼專家卻說印度無歷史

人類誕生後,憑借著自己的創造力,在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了各種文明,而其中最為璀璨就是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它們對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影響巨大。在我們看來,印度作為四大古國之一,同樣有著和中國一樣悠久的歷史。但是,歷史偉人馬克思卻說印度是個沒有歷史的國家,這是為什麼呢?

最後,古印度僅僅是地區概念。古印度,其實是指很多小國家共存的地區,即使有一些強國發動戰爭也無法統一其他國家。這種現象持續到印度地區被英國殖民後,才真正的統一。

❹ 英國屬於印度時期,大量土邦王室為何後來突然就消失了

首先其實英國殖民了印度之後土邦王室們並沒有全部的消失,王室肯定是消失了,畢竟是完全殖民主義的印度,自然不會留下王室,而土邦王公們則是順英國者活,逆英國者死


英國殖民政策之所以改變是因為東印度公司的殖民許可權被削減,英國王室直接管理了印度。改變之後的殖民政策規定英屬印度由550個土邦和英國人直管的殖民地組成。存留下來的土邦王公成為英屬印度的統治基礎。英國國王在之後同時是印度國王。所以說土邦王公並沒有消失,還有整整550個之多,只不過是服從於英國統治了而已。

❺ 初一地理

一、印巴克什米爾之爭:
克什米爾爭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對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主權紛爭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克什米爾爭端是英殖民主義在1947年撤出印度時留下的。獨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兩大部分組成:英屬印度和土邦。英屬印度包括11個省,而在這些省中間,夾雜著大約550個的土邦。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 」,土邦地區歸屬則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爾情況很特殊,它處於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在南亞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中,印巴關系的好壞從根本上決定著南亞安全環境的好壞。兩國獨立這么多年,意識形態的對立依然如故,安全疑懼有增無減,緊張對峙的局面沒有明顯改變。顯然,雙方長期的武力對峙和激烈爭奪嚴重影響了兩國經濟與安全等現實主義者所看重的利益,嚴重地損害了兩國形象,並無緣分享區域合作的利好。究其原因,印巴矛盾的無法緩和主要與雙方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與作法有關。為什麼唇齒相依的印巴兩國,不能通過互利互讓在克什米爾實現和平呢?透過物質層面而深入到政治文化領域,或許能給我們理解印巴關系中的一些沉痾以諸多啟示。

一、印巴分治與克什米爾問題的產生

印度與巴基斯坦本來是「古印度母親」的兩個孩子,在漫長的歲月中盡管經常「鬩於牆」,卻也能外御其侮。直至英殖民統治者進入印度之前,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從來沒有發展到強烈排斥和互不相容的地步。英國殖民者來到印度以後,逐漸利用印度的社會分裂及宗教矛盾對印度實行統治,從而有意地放大了印度社會的分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而且他們發現,宗教分歧最便於英國「分而治之」政策發揮作用。直到1858年英國政府直接統治開始之前,所有印度人並未熟悉到,英國人對他們祖國的統治是對他們愛國心的公開挑戰,也是對他們有能力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維持自己生存的否定,他們仍以自己的宗教派別和文化屬地作為其歸屬的向心力。民族主義、國家主權等這些新鮮和進步的概念隨著英國的統治進入了印度人的視野。在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運動中,一方面,民族主義和國家認同成為一種凝聚力鼓舞和引導著民族解放運動的方向;另一方面,印、穆相異的宗教信仰與價值體系卻導致印、穆之間的民族和宗教矛盾開始滋生並一步步惡化,逐漸形成代表彼此利益的組織和集團,最終尖銳地表現在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的建國理念及其政治實踐上。
隨著世界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沿著兩條線行進,其各自的目標是政治文化相異的印度教國家和伊斯蘭教國家。盡管有德高望重的甘地和尼赫魯這樣的宗教寬容者和崇尚世俗主義政治的領導人的協調,隨著雙方政治理念的越走越遠,印度教派矛盾的不可調和性使印度瀕於內戰的邊緣,分治是唯一能和平解決矛盾的方式。無論是英國政府為了挑撥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教徒之間、國大黨與穆斯林聯盟之間的種族仇恨以便其火中取栗,還是面對印度復雜、緊張的局勢無力回天之時急於扔掉印度這個炙手的山芋。1947年6月3日英國政府公布的《蒙巴頓方案》和7月4日英國議會制定的《印度獨立法案》,(1)(P185~188)使巴基斯坦和印度成為了英聯邦內兩個新的享有主權的成員國。在兩國人民沉浸於獨立的幸福中時,誰曾料到,由於「蒙巴頓方案」簡單地以教民的多少將英屬印度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因而無疑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埋下了宗教分歧和仇殺的火種。
在國際關系層面,印巴之間的矛盾主要圍繞克什米爾主權問題展開。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北部山區。1947年印巴分治前是一個土邦,面積約為22萬平方千米,人口約400萬,穆斯林占人口的77%,印度教徒佔20%。雖然克什米爾的多數人口為穆斯林,但土邦王公卻是印度教徒。按照《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克什米爾土邦自由選擇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公布獨立,但事實上獨立是不可能的。在歸屬問題上克什米爾土邦內部也發生了權力之爭。印巴之間圍繞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分別於1947年、1965年和1972年進行了三次戰爭。克什米爾問題使印巴關系時緊時馳,盡管雙方政府進行了多次磋商,但直至目前,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充其量說只是「兩國冰冷關系出現解凍的開始」,離解決迫在眉睫的一些現實問題仍遙遙無期。
與克什米爾主權爭端相伴隨的是雙方間激烈的軍事競賽,從常規武器至核武器,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消耗雙方有限的發展經濟的資金,造成國內問題突出。尼克松曾對此做過評述,他說:「尼赫魯最大特點是:過多地把他那無可否認的出眾天才和精力用於印度同巴基斯坦的沖突。假如他還活著,他能夠而且也有力量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忍痛做出犧牲,和平解決這一問題。然而不幸的是,終其一生他都未能使自己做到這一點。印巴沖突是戰後歷史上無謂的軍事開支中一個最可悲的例子。」(2)(P313)直到今天,克什米爾問題已成為嚴重製約印巴關系改善的因素,印巴間的任何和平或軍事行動,都會與克什米爾問題關聯起來。
我們在追蹤印巴克什米爾爭端的歷史過程中,可以明顯地感到印巴雙方立場的強硬。那麼,是什麼因素支撐著他們不惜損失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去爭奪這一地區呢?經濟和安全原因固然十分重要,但雙方在此地的誓死相爭反而大大增加了雙方的安全威脅和經濟負擔。因此,除經濟與安全因素之外,克什米爾爭端的後面還有一雙「看不見的手」在起作用。一般來說,文化經常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隱性因素,我們不妨主要從政治文化視角做些解讀。二、克什米爾問題關涉到印巴建國理念的存廢

印巴分治帶來的最大惡果是克什米爾問題。克什米爾的戰略地位和經濟作用對印巴雙方來說的確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克什米爾的得失還牽涉到不可小覷的民族感情和國家立國理念等政治文化因素。假如克什米爾歸巴基斯坦,就意味著印度承認了「兩個民族理論」,也就否定了印度的「世俗主義」建國原則,即與尼赫魯等政治精英所言的印度是各宗教和平相處和宗教因素不介入政治的原則相背,與尼赫魯想以「大印度聯邦」形式全盤繼續英帝國殖民遺產實現大國目標的政治意願背道而馳。因此,尼赫魯把克什米爾歸附印度看作一種手段,通過謝赫·阿卜杜勒的努力,在印度聯邦內的一個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建立起世俗的邦,以此向「兩個民族理論」提出挑戰,證實按宗教分為兩個民族的理論是不成立的。(3)(P106)尼赫魯認為,聽任克什米爾歸屬巴基斯坦,不但使大國夢想遙遙無期,關鍵是有可能招致印度國內印度教徒的強烈不滿,引發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種族仇殺,導致印度分裂。相反,假如一個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地區與印度合並,那麼就更加符合尼赫魯所主張的建立「世俗化印度」的目標,並以此反對以宗教信仰作為民族的分野。因此,尼赫魯也把克什米爾歸屬印度看作是他所提倡的「世俗主義的象徵」(4)(P15)。這樣,其建立「大印度聯邦」或「有聲有色的大國」的努力不會受到宗教和「兩個民族理論」的影響,可以放手在南亞實施其大國目標。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態度可以表明印度在南亞地區爭取實現大國地位的政治決心和力量。
但對巴基斯坦來說,印度佔有克什米爾就意味著其建國合法性被否定,而且,假如巴基斯坦承認穆斯林佔多數的克什米爾地區為印度的領土,也就否定了自己賴以立國的根本原則——「兩個民族理論」。阿里·真納領導的穆斯林聯盟則認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屬於兩種不同的文明,無論按照什麼樣的民族定義和檢驗標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都是兩大民族。……無論根據什麼樣的國際法准則,穆斯林都是一個民族。(5)(P257~273)他認為兩種文明基本上是建立在相互沖突的思想觀念上的,穆斯林一定要同印度教徒決裂以成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真納曾說:「統一的而似乎又是民主的印度,那是不可能的。印度在不同的時期曾被印度教徒、穆塞爾曼(他總說穆塞爾曼,而不說穆斯林)和英國人用武力統一過,這種統一隻有在專制政體(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下才有可能,它從來不是也不能是以人民的真正統一為基礎的。分歧太大太深,它們超過經濟和社會的分歧。這種分歧是根深蒂固的。印度並非一國,它是個大陸或次大陸。它決不能只是一個國家。」(6)(P248)1944年3月23日,真納在紀念「巴基斯坦日」的文告中說:「印度穆斯林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巴基斯坦對我們來說,就意味著我們的安全、我們的解放、我們的命運。」真納使巴基斯坦國成為現實,但他認為,印度圖謀克什米爾,表明「印度一心要消滅他所建立的國家」。(7)此後歷屆巴基斯坦政府也無不認為,印度一定會不斷挑戰和否定「兩個民族」理論,並要從根本上否定巴基斯坦立國的合法性,從而為其武力兼並巴基斯坦奠定思想和理論基礎。巴基斯坦領導人的這種擔憂在獨立後的印巴關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證。因此,克什米爾問題在印巴雙方看來,不僅僅出於戰略和經濟上的考慮,更為重要的是對雙方立國理念和國家生存合法性的挑戰,它已涉及到兩國精神深處的政治文化積淀,是不能輕易妥協的。印巴由於政治文化不同而導致了相互間認同的差異,最後發展到雙方立國理念的分歧,「統」、「分」之爭最終上升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對立,最後表現在「兩個民族理論」這一核心問題上。該理論雖然強化了巴基斯坦的獨立和特性,但它究竟與印度領袖們的建國理念和意願背道而馳。這樣,在民族獨立斗爭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沖突不僅是宗教之間的沖突,而且是政治文化的沖突,「實際上是兩種民族願望之間的沖突——穆斯林為了生存,而印度教徒為了超人一等。」(5)(P257~273)克什米爾問題在巴基斯坦看來,影響其獨立與主權;在印度看來,直接影響到其大國夢想的實現。

三、印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強硬政策是其大國情結的負效應

大國訴求是影響印度外交決策與實踐的最值得關注的政治文化內容之一。印度在南亞地區為實現其「印度中心」和「有聲有色的大國」夢想,與其弱小鄰國的矛盾時隱時現,控制與反控制斗爭一直不斷。只要有印度認為可能削弱其大國地位的事件發生、有印度認定對其地位產生威脅的國家出現,印度就要全力以赴地使其臣服甚至消失。在印度看來,南亞地區是一個戰略實體,印巴分治是人為的錯誤。印度反對巴基斯坦的建國思想,不承認巴基斯坦國家的合法性,實際上是耿耿於懷於對印度的分割。而巴基斯坦獨立後奉行的抵制印度稱霸的對外政策更使印度認為,南亞各國中敢於向印度的霸主地位提出挑戰的非巴基斯坦莫屬。在「印度中心」思想和「小國滅亡論」的指導下,印度全力謀求與巴基斯坦的合二為一,並充分利用地區力量結構性失衡造成的相對優勢,意欲建立起以印度為中心的南亞體系。對不願臣服的巴基斯坦,印度從政治、軍事、外交和心理等方面對它保持著強大的壓力。分治雖然表面上實現了和平建國的目標,但從一開始巴基斯坦就認為「這是一個帶來很大動盪的分治。它影響到……邊界這一側的心理狀態,使人們進一步認為印度不甘心巴基斯坦建國。」(7)
印度對巴的強硬態度源於其「大印度聯邦計劃」和「有聲有色的大國」設想。尼赫魯在印度獨立之前就開始構想未來印度的版圖范圍及在世界上的作用,從尼赫魯自傳中可看出,他在1943年的遠景計劃是建立一個大印度聯邦,其中包括印度、緬甸、阿富汗、中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到1944年寫《印度的發現》一書時,他對自己的計劃做了修正,尼赫魯覺得把中國囊括到該聯邦不現實,最後把「大印度聯邦」定格於南亞-印度洋地區,即從中亞、西亞到東南亞這一廣闊的地區,印度將發揮經濟和政治中心的作用。這一思想的衍化形式就是「印度中心論」和「小國滅亡論」。隨著世界和南亞局勢的變化,印度雖然不再提「大印度聯邦」這一計劃,但「印度中心論」和「小國滅亡論」對印度的民族主義者有著巨大的誘惑力,並被視之為規矩,成為印度政府自建國以來推行地區強權政治和霸權外交的思想基礎。要實現「有聲有色的大國」的目標,就需削弱南亞其他國家的實力,巴基斯坦在印度實現其大國目標中最具「不合作」性,因此,以克什米爾問題為借口彈壓巴基斯坦是一箭數雕的好辦法。印度人民黨政府拒絕巴基斯坦的橄欖枝,不接受他國的和平斡旋努力,很簡單就是要以自己的意圖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在遭到巴基斯坦的抵制之後,與巴基斯坦兵戎相見也就不足為怪了。甚至90年代中期的拉奧政府還強調要用武力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實際上是想用武力摧毀像巴基斯坦這樣的對印度確立南亞霸主地位不服的「忤逆者」。對印度來說,克什米爾的得失更多地是對「印度中心」大國地位能否確立的證實,克什米爾是其實現印度中心地位的戰略棋子。即使巴基斯坦答應印度的要求,把克什米爾全部讓予印度,但是,假如巴基斯坦力量仍很強大,印度也還會製造出另一個「克什米爾」問題來。
而對巴基斯坦來說,克什米爾的得失直接影響到巴基斯坦存在的合法性和國家安全。在巴基斯坦看來,克什米爾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巴基斯坦的國名構成中就可看出,巴基斯坦一詞在英語(PAKISTAN)中,其字母代表次大陸西北部穆斯林佔多數的幾個主要地區:P代表旁遮普(Punjab),A代表阿富汗尼亞(Afghania,西北邊境省),K代表克什米爾(Kashmir),S代表信德(Sind),TAN代表俾路支斯坦(Baluchistan)。少了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就不完整。巴基斯坦首任總理阿里·汗曾講到:「克什米爾就像是巴基斯坦頭上的一頂帽子。假如我們答應印度取走我們頭上的帽子,那就會永遠受印度的擺布。」巴基斯坦的立國理念要求它不能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做出太大讓步。國家理念的對立和印強巴弱的地區力量結構決定了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始終都面臨著來自印度的嚴重威脅。(8)為了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巴基斯坦只能採取結盟政策以自保,這種做法恰恰是印度不能容忍的。
從印巴三次戰爭的情況看,印巴對抗的實質是,印度為實現其主宰南亞次大陸的抱負千方百計地掃除主要障礙巴基斯坦——印度南亞爭霸的真正對手。印度假借克什米爾問題,以克什米爾為軍事打擊巴基斯坦的切入點來制服巴基斯坦,以確立起印度南亞主宰國的獨霸地位,而且,這一殺雞駭猴的作法是讓南亞其他國家順從印度「領導」的有效手段。可見,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爭端很大程度上是印度大國思想作祟的結果。

結論

印巴沖突的主題是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歷史和現實表明,妥善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從根本上消除印度教與伊斯蘭教近代以來長期積累的仇恨和分歧,以及由宗教沖突導致的國家理念與意識形態的對立,歸根結底,就是要培育出新的政治文化以孕育和平與理性思想的種子。但從目前看,這一目標遙遙無期。
印度視巴基斯坦為其謀求大國地位過程中的最大障礙,必去之而後快,但是,與巴基斯坦的不和,嚴重阻礙印度與亞洲國家,非凡是與亞洲伊斯蘭國家關系的發展。印度假如想要在其他地方投入更多的精力,首先必須處理好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可是直到現在,印度的一些人甚至有些學者的態度令人擔憂。印度東南亞研究所的巴拉達斯·戈薩教授在印度核試爆以後撰文說:「當南亞安全被印巴之間的競賽所左右時,印度不僅可以以國家大、人口多、綜合國力強支配該地區,還可以限制外部力量對印度鄰國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南亞有一個聚焦點,即:印度以其人口多,地理位置優越和經濟基礎雄厚稱雄南亞,比讓兩個不均衡國家(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保持勢力平衡更能確保該地區的穩定。」(9)假如這是印度知識界共識的話,可以說,印度至今還沒有熟悉到,一個不為南亞本地區支持的印度,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為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印巴克什米爾爭端表面上是領土主權之爭,實際上,爭端的背後主要還是兩國建國理念和國家地位認同的較量,並由此導致兩國間和平安全環境的難產。可以說,印巴關系的沉痾——克什米爾歸屬問題主要是由兩國政治文化價值取向的對立造成的,在印度方面,其大國主義理念的扭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❻ 英國屬於印度時期,大量土邦王室為何後來突然就消失了

因為英國的殖民者消滅了這些反對他們的土邦王室。扶持了一部分不反對他們的土邦王室,但是由於制度的改革,這些王室幾乎都走向了衰落。

在2015年12月的時候,印度的最後一名土邦王室的國王哈蒙帕措也終於以94歲的高齡窮困潦倒的去世了。

我真的覺得土邦王室的消失是印度被殖民和獨立所要面臨的必然的結果。

❼ 英屬印度時期,大量土邦王室後來為什麼都消失了

關於英屬印度時期大量土邦王室後來為什麼都消失了,有兩點解釋。其一、英國總督驅逐了土邦王室。其二、印度通過憲法廢除了土邦特權。


總結一下,印度土邦王室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被取消的,所以從那個時期印度土邦王室就自然消失了。

❽ 印度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時有多大,邊界至什麼地方,哪些國家是從印度分出去的

向北至喜馬拉雅山,南到印度洋,印度周邊的孟加拉等

❾ 印度軍隊的真實戰鬥力如何

根據我從書上看到的內容,我認為,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是戰五渣,而且不但如此,外來的曾經很能打的侵略者一旦在這片土地定居下來(英國人那種把印度當殖民地的除外),幾代人之後也變成了戰五渣。

下面按年代順序介紹一下印度簡史和各個時期印度軍隊戰鬥力分析:

1.印度河文明

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比中國還要早得多,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是哈拉帕文化,因分布中心在印度河流域,故又稱印度河文明,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前1750年,居民一般被認為是達羅毗荼人(Dravidian),也有認為是其他民族,有出土文字,但還沒有破譯。

註:達羅毗荼人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南方,他們和北部的雅利安人後裔相比膚色更黑,個子更矮

這個文明早已消亡,消亡原因有人說是因自然災害(比如洪水等),但更多的人認為是被外來入侵者滅亡,這入侵者就是著名的雅利安人。

2.吠陀文化

入侵者,也即從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創立了吠陀文化,使用梵語,通常意義上的古印度一般指的是這個時期。種姓制度也是這一時期出現,很可能是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為了保持自己的血統純潔而創立的制度,這套制度幾千年來在印度這片土地上超越了王朝和民族,得到了很好的實行,即便是幾千年之後我們依然能夠看到它的影響和威力:現在高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白,相貌更類似歐洲白人,而低種姓的人一般膚色較黑。

但這些入侵者進入印度之後相當長時期之內一直處於分裂狀態,這期間有「十六雄國時期」,但都是內戰,沒什麼能體現印度戰鬥力的史料,直到西方的亞歷山大帝國入侵。

有人說印度人成功抵抗了亞歷山大的侵略,這是不對的,當時的印度根本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並不能像打埃及波斯那樣通過一場決定性的戰役勝利來取得對整個國家的控制,亞歷山大本人在印度並沒有失敗,不但如此還打了一場著名的勝仗,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但印度次大陸上的邦國林立,打敗一個還有一個,而且每個國家都不大,毫無成就感。

最終亞歷山大麾下的士兵全都厭倦了戰爭,亞歷山大本人也不得不屈服,班師回朝,之後就因病去世了。

3.孔雀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在印度西北方留下了權力真空,旃陀羅笈多·孔雀因勢而起,建立了孔雀帝國,在他的孫子阿育王手中,孔雀帝國的疆域達到歷史上最大,幾乎統一了印度全境,這應該是印度歷史上武功最盛的時期,此前和此後,這片土地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在領土上能超過孔雀王朝。

除了統一印度之外,孔雀帝國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了,據印度人說,孔雀王擊敗了西方入侵的塞琉古一世(亞歷山大曾經的部將),但希臘人說,塞琉古勝利了,現代史學家一般認為雙方對峙,沒有決定性的戰役,最終握手言和,從之後雙方比較和睦的關系來看,這個觀點應該比較符合事實。

4.貴霜王國

阿育王死後,孔雀帝國就走向分裂,僅僅五十年之後,孔雀王朝末代王被大臣所殺,孔雀帝國滅亡。代之以巽迦王朝、甘婆王朝、安達羅王朝等朝代,這些帝國的疆域和之前孔雀帝國比起來只能算是偏居一隅(比如巽迦王朝疆域僅限於恆河流域),影響力也有限。

之後印度人迎來了又一個征服者,貴霜王國。

貴霜王國的建立者是在中國史書上赫赫有名的月氏人,就是那個被「匈奴人打得舉族西遷,連國王頭顱都被匈奴人做成飲酒器具,張騫出使西域試圖聯絡夾擊匈奴,但卻發現其國人已經安頓下來不願對匈奴復仇」的月氏人。

貴霜王國被認為是當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並列。但其軍隊戰鬥力卻十分可疑,這個所謂四大強國其含金量真的沒多少,不但祖上曾被匈奴人欺凌,還因和親問題和漢朝打過一仗,出兵七萬,被班超所敗,這事在中國史書上僅僅是提了一筆。

但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力可疑的貴霜王國在印度境內卻是威震一方,很長的時期之內牢牢地控制著印度西北方。

4.笈多帝國

貴霜王國延續了300多年,但勢力局限於印度西北方和中亞地區,從未統一過印度北方,其在印度境內的領土後來被笈多帝國吞並。

笈多帝國是印度本土王朝的又一個高峰,它統一了北印度,從疆域面積上來說,僅次於孔雀王朝,是一個空前繁盛的王朝,它是印度正統文化——印度教文化的全盛期,被一些民族主義歷史學家稱為印度的「黃金時代」,著名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就是在這一時期編成的。

笈多帝國的極盛時期是旃陀羅·笈多二世(即著名的超日王)時期,見圖上疆域最大的時期。

但談到軍隊戰鬥力,除了面對印度境內的對手之外,這個幾乎統一印度的帝國也沒多少拿得出手的,從帝國初期就始終面臨西北方的??噠人的威脅,但和漢朝(滅了匈奴)唐朝(滅了突厥)甚至宋朝(勉強算是滅了遼吧)不同,笈多王朝始終沒能消除這個大敵,超日王死後沒多久,笈多帝國就因??噠人屢次入侵而走向崩潰。

??噠人,曾自稱匈奴,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和月氏人一樣也是中國北方草原西遷南下的游牧民族,也和月氏人一樣在印度境內打出了赫赫武功,最出名的戰績是公元500年進抵恆河流域,事實上終結了笈多王朝的統治。

5.戒日王朝

笈多王朝滅亡之後,印度陷入了長達數百年的分裂時期,期間最著名和疆域最大的帝國是戒日帝國,因其創立者戒日王而得名。

戒日王朝在印度歷史上是一個短暫但非常重要的時期,戒日王在中國更是出名,因為唐僧(玄奘)取經就發生在他統治時期。

戒日帝國的極盛時期和疆域最廣的時期是戒日王統治時期,但也僅僅統一了北印度而已。

至於這個帝國軍隊的戰鬥力如何,有一段中國史書上默默無聞,最近才大放異彩的記載,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大概過程如下:

公元647年,王玄策奉唐太宗之命第二次出使天竺。不料戒日王病逝,阿祖那趁亂篡位僭立,聽說大唐使節來到,派人伏擊唐使,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冒險逃脫,北上至尼泊爾,借得尼泊爾騎兵七千及吐蕃騎兵一千二百名,再入天竺,與阿祖那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生擒阿祖那。

6.莫卧兒王朝

戒日王朝之後,印度長期分裂,期間,中亞的穆斯林屢次入侵北印度,在這里建立了德里蘇丹國,基本徵服並統治了北印度。

然後,伊斯蘭教最大的一次入侵到來了,帖木兒帝國崩潰之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卧兒帝國。從此直到現代印度共和國建立,這片土地一直被入侵者所統治(嚴格說來雅利安人也是入侵者,這樣算的話印度自從吠陀時代以來就一直是被入侵者所統治的)。

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莫卧兒帝國上層建築是穆斯林,而基礎則是印度教,波斯語是宮廷、公眾事務、外交、文學和上流社會的語言。

著名的泰姬陵就是莫卧兒帝國時期建成的。

但入侵者進了印度就變弱的魔咒再次顯靈,帝國極盛時期是是奧朗則布統治時期,但帝國的衰落也是從奧朗則布晚期開始的,他對南方的馬拉塔帝國的征服從未成功,他死後沒多久,馬拉塔人便奪取了中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的頭銜從那時起,至少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已經成為一個虛銜。

這張圖實際上誇大了莫卧兒帝國的實際控制力,馬拉塔人(圖上為馬臘塔人)僅僅是承認莫卧兒帝國的宗主權。

奧朗則布死後,莫卧兒帝國雖名義上統治印度,但實際上已是四分五裂,北方遭受著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略,這兩個強盜都曾攻入過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德里,洗劫一番之後滿載而歸。

南方的馬拉塔人也是越戰越勇,大有取莫卧兒帝國而代之的架勢,但是遇到了外來的強盜還是略遜一籌----1761年,在反抗阿富汗人入侵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之中,馬拉塔人遭到慘敗。

7.英國殖民時期

莫卧兒帝國末期,又一批入侵者闖了進來,他們就是西方殖民者---葡萄牙人、法國人和最終成為這片土地主人的英國人。

這段歷史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

大莫卧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英國人征服印度的過程並無赫赫武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的規模你簡直難以想像:

普拉西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英國東印度公司和受法國人支持的孟加拉王公,英國人一方出動了900個英國士兵和2000個印度士兵,印度一方出動了一萬五千騎兵和三萬五千步兵,以及53尊法國東印度公司送給他們的大炮和40名法國炮手。

最終,英國人以死傷75人的代價(22人死亡,53人受傷),擊潰了孟加拉的5萬大軍(死傷500餘人)。

普拉西戰役的勝利,使得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巨大利益,在孟加拉取得霸權。之後英國人又將矛頭轉向法國,並在隨後的第三次卡納蒂克戰爭中將法國的勢力從印度徹底清除;自此,印度開始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大約有600個土邦。

8.印度共和國時期

現代印度的獨立和統一過程,大家都比較熟悉,不是靠著武力而是靠著非暴力不合作,借著二戰戰後民族自決和帝國主義全面後退的東風,順勢而起,就連疆域都是繼承了英國人殖民時期的遺產,比如印度南部和東北方的那幾個邦,曼尼普爾、阿薩姆等歷史上從未被印度有效統治過,今天依然有十分活躍的分離主義勢力。

實際上我非常懷疑,若沒有英國人的印巴分治方案,把除巴基斯坦之外的英屬印度領土一籮筐地打包贈送給印度,印度能否統一都是個未解之謎。

之後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去參考其他回答。

=====

最終我用馬克思他老人家的一段話來結尾:

「印度過去的全部歷史,如果還算得上歷史的話。就是一次次被異族征服的歷史。」

閱讀全文

與印度古代多少土邦王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會採取什麼報復措施 瀏覽:111
義大利男裝有哪些品牌 瀏覽:97
平武屬於中國哪個方向 瀏覽:626
1人民幣等多少印尼盾 瀏覽:425
如何欣賞中國繪畫 瀏覽:832
柬埔寨幣和越南幣哪個大 瀏覽:587
義大利巴里港附近有什麼港口 瀏覽:442
55萬人民幣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490
和平精英國際版怎麼能新人登錄 瀏覽:586
英國最硬材料是什麼 瀏覽:27
中國農葯廠一共有多少 瀏覽:697
外興安嶺的中國人去哪裡了 瀏覽:411
越南沙金用什麼拋光更亮 瀏覽:410
比利時和義大利哪個好 瀏覽:185
英國被授予爵位的人有多少 瀏覽:721
印度小學生喝什麼奶粉 瀏覽:196
越南人參果是哪裡的 瀏覽:258
印度脆球在哪裡多少錢 瀏覽:131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玩才能快 瀏覽:146
中國有多少浸出油品牌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