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是如何實現科技進步的

印度是如何實現科技進步的

發布時間:2024-05-15 19:42:09

⑴ 印度農業經濟、軟體科技強!怎麼回事

印度農業經濟:生產不穩定但卻是農產品凈出口國。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印度軟體科技:印度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軟體國。
當今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軟體大國,如果光聽牌號,著實讓人佩服和吃驚。但如果我們對印度軟體產業結構進行分析,然後拿數據去作比照,很容易就能發現,印度的軟體產業其實也不容樂觀。
印度軟體產業的現狀基本如下:首先,產業結構不平衡。不容否認,印度的軟體業產值目前比中國要高。尤其軟體外包業更是如火如荼。不過印度的軟體也就只有外包一枝獨秀而已,關鍵的核心技術及基礎軟體都做得很差,網路應用軟體及網路游戲我想就更不用提了。印度雖然軟體產值從1990年微不足道的5千萬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20億美元軟體出口值,翻了200倍還多,年增長率超過50%,使印度的軟體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的主要推動力。去年印度軟體出口290多億美金,數額很大,目前印度雄心勃勃的目標是,2008年實現軟體產值達到850億美元,外包出口500億美元。
目前印度的軟體產值也確實是世界第二,不過這個世界第二跟世界第一的差距還是有點大的。美國一個微軟公司產值就是400多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兩個印度。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軟體也正面臨著跟中國的製造業一樣的困境,而且情況似乎還要更嚴峻。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印度的軟體產業發展至今,並且比目前的中國做得要好呢?我覺得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軟體業在印度起步很早,比中國早了十來年,八十年代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可以說一切還在摸索之中。那時中國見過計算機的人都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搞什麼軟體開發了。加之那時剛剛打開國門,很多海外的信息技術人才估計那時也都還對中國充滿恐懼,回國的基本上沒有。而印度就不同,那時的印度由於國內經濟落後,缺少把軟體企業養大的土壤,故印度現在的軟體企業,很多都是一開始就是瞄準國際市場,很多都是由歸國印度人創建。說得通俗點,就是有很多印度人在國外搞技術,然後他們覺得做軟體這個東西又不需要什麼很大規模的硬體投資及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成本為人力成本,但如果把軟體放到印度去做,成本會比發達國家低很多。於是,這么一批海外印度精英帶著定單就回國創業了。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越作越大。
二、印度人擅長死記硬背,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表現出了很大的優勢。一般印度的大學畢業生都能講三到四門語言,不過中文除外(我個人認為印度人的個性並不適合學習千變萬化的中文),尤其個個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盡管帶的口音很重。這不容質疑是另一重要因素,尤其相比起中國人來更是占盡了優勢。軟體外包絕大部分時候都是為顧客量身打造軟體系統,是需要跟客戶有很多溝通的。外包簡單來說就是現在很流行的「用戶化」,一個產品專門給某一開發,所以溝通不暢無疑是很大的障礙。跟客戶良好的溝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產品的質量。
三、這就與我前面講的印度人的學習特徵有關了。前面我講了很多關於印度人思維機械以及印度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很差的事,不過印度人擅長死記和硬背。他們讀書只重記憶,不重理解和思考。這樣的方式在文科方面可能還好點,畢竟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在理工科領域這可是很荒謬的,是瘋狂的,不可想像的。可在印度,很多他們的程序員卻偏偏就是這樣。編過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可在印度,有些事情會讓人瞠目結舌。我現在不是學計算機專業,但這些情況是我來自全世界所有非印度朋友的共識,相信其真實性無庸質疑。在計算機專業學習的印度學生,他們可以在學了一個學期C語言後,把書上幾乎所有程序範例一字不漏的背出來,不僅演算法一樣,連定義的變數名都不會有任何出入。老師的作業裡面也有讓學生抄寫,背程序的內容。不可思議!所以當這些人畢業後到了程序員崗位上,背出來的程序就真正達到了千篇一律,理所當然也就成為了世界上最易讀懂的程序了。出於可維護性考慮,軟體的可讀性確實很重要。對於給定了既定介面和既定參數的外包項目來說,這無疑也是有利的。再說背程序比用腦思考開發程序肯定效率也要更高一點。從這點出發,印度人在軟體外包這一塊的地位估計在將來一段時間內都無人可動。不過對於那些只給定需求,沒有指定介面和參數的,創新性很高的項目,印度人是肯定做不過中國人的。
四、印度自獨立以來就是走的資本主義道路。在市場經濟規律以及管理經驗方面也都比中國要成熟,畢竟中國自解放以後就跟市場斷交了三十年,尤其還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這一場浩劫。我想基本上懂什麼是市場的人都已經消失了。而公司內部管理的嚴謹和規范對軟體企業尤為重要。因為軟體是一個摸不著,可以任意復制而不會影響質量的一個特殊產品,成果很容易被人竊取,尤其是內部人員。而一旦被竊取,後果無法估量。所以規范成熟的管理在安全防範方面至關重要,尤其在中國,挖空心思想走捷徑成功的人很多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
五、印度人由於宗教的影響,心態平和,心地善良。剛講的防止成果泄密對軟體尤其重要。但在印度,像那種挖空心思去想歪點子盜竊的人基本上沒有。在印度,小偷有,但都是些順手牽羊的動作,上了鎖的東西不會有人會去撬鎖盜竊。在印度農村,很多房子甚至連門都沒有。這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窮困,沒有多少值錢的東西,另一個我覺得還是宗教讓人思想變得善良或者說是一種內心對干壞事的膽怯。畢竟一個人如果相信神靈的話,當他干壞事的時候盡管沒人看到,但他相信天上的神肯定看得到,這是一種無形的監督。相信在軟體公司里上班的員工也不會有多少人需要很多的監控來防止其盜竊代碼。

⑵ 印度的整體科技並不是很強,為何航天技術會那麼領先

印度一直在努力成為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在2019年的「月船2號」失敗以後,印度又在2020年1月1日宣布啟動「月船3號」計劃。「月球3號」計劃預計將在2021年實施,以便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我國之後,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印度航天領域發展現狀。觀察室為何認為印度航天技術發展能夠排在世界前五名?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在航天領域確實卻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印度建立了一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共計有7顆衛星組成,能夠在印度本土及周邊1500千米范圍內進行導航與定位。此外,印度達萬航空中心在2017年4月實現了「一箭104星」,雖然有101顆衛星都是納米衛星,但這種向太空撒大豆的行為也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

⑶ 印度的什麼技術最先進

核能技術、空間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領域,印度具有很強的實力。

⑷ 關於印度班加羅爾高新技術區發展模式

上世紀50年代初,印度剛剛獨立之際,尼赫魯政府為選定印度的高科技發展基地煞費苦心。經過反復比較,決定選擇海拔90多米、四季氣候宜人、干凈整潔美麗的班加羅爾作為首選城市,其主要理由是,班加羅爾的空氣質量很好,符合精密製造業研究發展的要求。當時,新成立的印度政府選中它作為武器和航天實驗室的所在地。自1947年印度獨立以來,一系列的科研機構在班加羅爾落戶,如印度太空研究機構、國家航空實驗室、國家軟體科技中心等等,數以千計的工程師、科學家來這里工作,形成了以空間技術、電器和通訊設備、飛機製造、機床、汽車等產業為龍頭的一批重量級產業,逐步奠定了雄厚的科研基礎,成為印度有名的「科學城」。
20世紀70年代,由於印度政府對外國投資設置限制、設立高關稅,並用官僚的規則封閉國內公司,因此,當西方研製更快、更新的計算機時,印度仍沿用著落後的舊機器。1977年,印度嚴厲的外資利用政策迫使可口可樂、IBM等跨國公司撤離印度。因此,在技術隔離時期,印度計算機公司只好憑借自身的技術人才優勢和印度人與生俱來的語言優勢,被迫致力於軟體設計與開發。
以良好的人才教育資源集聚高技術企業。卡邦從70年代開始進行教育改革,目前是印度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邦之一。現在,卡邦雲集了包括印度科學研究所、班加羅爾大學、農業科學大學、印度理工學院、印度管理學院、國家高級研究學院、印度信息技術學院等各種工程學院125所,在數量上居印度首位,是美國工程學院數量的一半。
據了解,印度政府的科技教育政策,以大力扶持「產業導向」的科技學院成立為主要方向,傾全力為其提供土地、資金、協助募款等服務。每年,這些學院則可輸出1.8萬名高級電腦工程師。據最新統計,班加羅爾的軟體工程師已經超過15萬人,堪與美國矽谷比肩,也因此吸引了GE、IBM、惠普、微軟、英特爾、思科等一大批世界頂尖高科技公司競相前來「獵取」最聰明的創新頭腦。
20世紀80年代中期,印度已出現個人電腦,但對硬體元件徵收100%以上的關稅,使得硬體生產停滯不前,軟體編寫便一枝獨秀。這時,美國的公司紛紛到班加羅爾尋找人才,他們發現了「巨大的精通英語的人才庫」,印度的程序員幾乎都是「編寫精確、完美代碼的專家」,印度人開始大量進人美國矽谷。同時,那些立足本土的印度人常常在結束為美國矽谷的工作後,向少數印度公司出售軟體和提供服務,由此走上了創業之路。印度對美英的軟體業出口具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由於歷史原因,英語在印度相當普及,被印度政府定為官方語言,印度全國約有5000萬人能熟練運用英語,是世界上講英語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印度屬發展中國家,經濟較為貧困,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相對低廉。最初,美國公司偶然發現在公司工作的印度留學生的軟體開發能力較強,尤其是印度班加羅爾的留學生表現突出。後來最終發現,印度本地的軟體人才資源豐富,英語熟練,而且勞動成本大大低於美國。為了自己能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公司就開始放手使用印度軟體人才。所以說,處於萌芽期的印度外向型軟體產業,面對世界范圍內的眾多潛在競爭對手,能夠抓住發展的機遇,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印度獨特的發展路徑和文化積淀。
此外,編寫計算機軟體程序,要求軟體工程師有較好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而印度人和中國人一樣,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印度軟體專業學生大多熟悉開放式軟體開發環境及最新的編程技術,對軟體國際質量標准也能熟練運用。
20世紀90年代,印度政策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開始降低外國商品的關稅,放鬆投資限制,吸引外國公司進人。這一時期,Texas Instruments、IBM、Sony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紛紛落戶班加羅爾,建立分支機構。印度政府根據信息技術發展的潮流,特別是美國信息高速公路發展的趨勢,制定了重點發展計算機軟體的長遠戰略,並在班加羅爾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軟體科技園。
1991年,印度在班加羅爾正式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計算機軟體技術園區——班加羅爾軟體產業科技園,園區耗資60億盧比,由邦政府、印度塔塔集團與來自新加坡的資金合建,邦政府佔20%股份,其他兩家各佔40%。1992年,班加羅爾成為印度第一個設有衛星地面站的城市,以專門的衛星通訊渠道為軟體出口提供高速信息交流服務。2000年8月,班加羅爾又率先建立了印度第一個科技孵化中心。到2003年,班加羅爾IT企業總數達1154家,軟體出口達25.69億美元,佔全印度軟體出口額的1/3以上,已經成為印度和亞洲最大的軟體中心,並躋身世界軟體科技園的前4名。
從發展歷程看,1985年—1995年,園區以軟體組件與維修服務為主要業務,1995年—2000年以電子商務、ERP為主要業務,2001年—2004年轉以系統整合、軟體外包、BPO為主要業務;近年來轉向以IT顧問、IT委外服務為主,業務范圍、客戶數量與內容深刻不斷擴大。班加羅爾已有高科技企業5000多家(1000多家由外資參與經營)。全球軟體開發評級CMM的最高等級是五級,印度擁有58家,其中33家就在班加羅爾。
在以上資源優勢的基礎上,班加羅爾以外包服務業為核心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了本土軟體人力資源的優勢,以軟體服務、軟體出口為主,以低成本、高質量使印度成為世界的軟體加工基地。印度政府為了獲取更多的國際訂單,採取了現場開發和離岸開發兩種運行模式。一方面,將班加羅爾建設成為具有世界水平的軟體開發配套環境,讓國外跨國公司與本國軟體企業合作在班加羅爾建立軟體開發中心,推進軟體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另一方面,印度鼓勵本國軟體企業在海外,尤其在矽谷設立分支機構,把許多開發人員派送到用戶身邊以提供開發和服務,在班加羅爾和矽谷之間建立起「橋梁」或「網路」,並通過衛星使美國和印度兩地的開發人員24小時連續協同工作,這增強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我就找到這些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我的回答。

⑸ 印度是個窮國,為什麼感覺航天技術發達

因為印度和俄羅斯聯手了。

在開發高推力火箭發動機方面,俄羅斯具有強大的能力,包括美國開發的運載火箭模型,以及從俄羅斯購買的發動機。印度在太空技術上的長期發展與俄羅斯的合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美國不希望看到這種合作。美國在美蘇之間的太空霸權時代取得了勝利,其中包括月球和太空梭的發展,這使美國在太空探索方面超過了蘇聯/俄羅斯。印度現在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空大國之一,高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發展是最大的法寶。從GSL-MK3運載火箭的發展來看,與俄羅斯的合作是最便捷的方式。近年來,印度在許多高科技領域都取得了進展,其中包括戰斗機的開發。目前,印度還計劃在未來發展隱形戰斗機。印度還具有發展核潛艇和航空母艦的能力,並在太空探索領域取得了突破。推力火箭發動機和地外天文探測器的發展使印度充滿信心。

⑹ 為什麼印度科技怎麼發達

在於1.印度的高科技人才的大量培養與湧入,不僅佔領本土,而且成批湧入發達國家;2.印度中層以上人士的英語水平比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強;3.印度各技術學院強國意識強,有很強的危機意識

⑺ 印度高科技比較發達的原因是什麼

印度特別重視教育,特別是政府大力投資公辦教育,利用全世界最先進的教育模式與資源,培養各個方面頂尖的人才,像印度理工學院,在全世界都是很牛的,再者印度人重視忠誠,對家庭、親人(尤其是父親)、國家,所以很多高素質人才選擇在印度本國就業!相比看看我們中國,清華北大的高材生都往國外跑,其實根本原因是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的問題,一個想要做學問的人在中國是沒法一門心思下去的(拉關系遠比搞研究重要.),他們也想在中國生活,可中國給不了他們心目中追求的制度,生活方式,只有移民或出去.
另一方面,印度與美國關系密切,戰略合作夥伴,在科技的引導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當年蘇聯對中國的幫助一樣.

⑻ 印度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的原因

印度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和做法

--------------------------------------------------------------------------------

近20年來,印度政府一直將扶持高新技術產業鎖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個領域。這主要是基於在知識經濟時代,印度可以利用其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從而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的認識。在《2020年科技遠景發展規劃》中,印度政府明確提出:到2020年,印度不僅要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還要成為信息技術大國、生物技術大國和核技術大國。在2003年發布的《科技政策》中,政府也強調了科學研究和創新的優先領域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材料技術。

信息技術產業

信息技術產業是印度高新技術產業中出口增長最快的部分。《遠東經濟評論》分析指出,以信息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為印度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它推動了印度經濟以高於6%的年增長率迅速發展。印度信息技術產業的代表是軟體產業,而硬體產業無論就其規模還是技術水平都處於微不足道的地位。現僅以軟體產業為例介紹印度政府對信息技術產業的扶持政策。

1.營造政策環境

自1984年起,歷屆印度政府就不遺餘力地促進以軟體產業為主的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

1984年頒布的計算機政策正式確定軟體業為產業,並為其發展提供政府補貼;

1986年又進一步放寬政策,為軟體生產提供進出口用匯便利,簡化投資和進出口手續,並在稅收上給予減免稅;

1991年實施《軟體技術園區計劃》和《電信港建設計劃》,開始在班加羅爾等地建設軟體科技園區和電信港。此後,又相繼在全國范圍內建立「出口加工區」、「100%出口導向型企業」、「電子硬體技術園區」和「經濟特區」等,以促進電子工業和軟體產業的發展。進入園區的企業享受各種優惠政策,如免交進出口稅,允許外資100%控股和免徵所得稅等。

1992年取消了設備和產品講口許可證制度,進一步刺激了出口導向型軟體業的發展。

在機制建設上,1998年明確提出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是今後重點發展的兩大知識型產業,並成立了以政府總理為組長的國家信息技術和軟體發展工作組。同年7月,內閣決議通過了該工作組提出的《信息技術發展計劃》。該計劃制定了產業發展遠景目標,即:用10年時間,在印度獨立60周年之際(2008年),使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軟體生產和出口國。此外,該計劃還提出優先發展信息產業;打破國內信息基礎設施壟斷經營的局面、解決信息技術發展的瓶頸問題;進一步改革稅制,確保對信息產業的資金支持;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和培訓,完善電子商務和相關法律等措施。

1999年,政府組建了獨立的信息技術部(MIT),具體負責信息技術行業的政策制定、產業管埋和項目實施等。為更好地協調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還成立了內閣信息委員會,頒布了《信息技術法》,建議政府各部將2%~3%的預算用於發展信息技術,如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采購、人員培訓和服務等。這些措施在推動國家級信息中心和政府資料庫建設的同時,也促進了印度國內軟體市場的形成。目前,各邦政府也都仿效聯邦政府的做法,成立了各自的信息技術部,制定積極的信息技術產業政策。包括:免除環境許可證;建設通信網路;建立培訓中心;鼓勵私入投資信息技術教育與培訓;對經濟落後地區的信息技術教育提供補貼和培養高質量人才等。

2.完善法律體系

近20年來,政府修訂並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有《版權法》、《信息技術法》和《半導體集成電路設計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動信息產業發展的法律體系。

為適應軟體產業發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訂了《版權法》,明確界定了未經版權持有人授權,復制計算機軟體,出售、出租盜版計算機軟體的行為皆屬違法。違法者如被認定有罪,將被處以7天至3年的監禁或5萬盧比(約合1萬元人民幣)以上20萬盧比(約合4萬元人民幣)以下的罰款,或兩罰並用,該法被印度官方認為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法律之一。政府各部門和行業組織也不斷打擊軟體盜版活動,對舉報者給予重獎。目前,軟體用戶的版權意識開始增強,軟體盜版率已經降到60%左右,遠遠低於其他發展中國家90%以上的盜版率,這使印度的軟體產品逐漸得到了西方國家的認可。

2000年5月,印度議會通過了《信息技術法》。該法修訂了《證據法》、《刑法》和《儲備銀行法》等相關法律的有關條文,對非法進入計算機網路和資料庫、篡改源文件、傳播計算機病毒、復制軟體和偽造電子簽名等違法行為等都做了明確界定,並制定了具體的罰則。同時,還提出電子合同、電子文書和數字簽字的法律依據,使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的發展有法可依。2000年10月18日《信息技術法》的正式實施不僅使印度成為世界上12個有信息技術法的國家之一,還標志著印度已構建了較完善的信息技術產業法律保障體系。

3.重視人才培養和儲備

印度政府主要通過以下三種途徑開展人才培養:①各種公立的院校;②私營的商業性培訓機構,這已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補充,這類培訓機構已超過1000家,每年能夠培養數萬名專業人才;③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和工作。政府鼓勵人才自由流動,只要能夠回印工作就能帶來相關的經驗和技術。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和積累,這種產業化的職業教育培養了大批的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專業人才,使得印度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軟體人才儲備庫。

4.加大投入

政府除加大政府投入,與銀行和企業聯合設立軟體和信息技術工業國家風險基金外,還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通過吸引跨國風險投資、為軟體企業提供信貸支持、放寬國際融資機構收購國內軟體企業的有關限制等資本市場工具實現資源配置和產業提升,使軟體企業向集團化和國際化發展。

閱讀全文

與印度是如何實現科技進步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會議怎麼決策內閣 瀏覽:21
日本哪個企業撤回中國了 瀏覽:182
越南打仗用什麼槍 瀏覽:266
印度身怎麼寫 瀏覽:785
為什麼義大利粉煮不軟 瀏覽:79
越南人下什麼棋 瀏覽:463
越南的煙為什麼這么貴 瀏覽:802
英國哪裡發音是標準的 瀏覽:592
雅加達印尼博物館怎麼樣 瀏覽:81
上海援助伊朗醫療隊多少人 瀏覽:912
中國有多少個島地圖 瀏覽:718
外嫁越南女如何恢復越南戶籍 瀏覽:838
印尼黑檀木怎麼盤 瀏覽:952
中國人民貸款條例利息是多少錢 瀏覽:622
英國信封上的東西叫什麼 瀏覽:988
伊朗後面可以加什麼 瀏覽:97
越南帽子有什麼用 瀏覽:82
越南菜招牌菜有哪些 瀏覽:662
伊朗辦簽證在什麼地方 瀏覽:901
伊朗將領為什麼去伊拉克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