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如何辨別種姓

印度教如何辨別種姓

發布時間:2024-06-15 02:02:58

❶ 印度人高種姓和低種姓怎麼區分可以直接從姓氏分出高低么

印度人種姓的區分和辨別紛繁復雜,就是印度人自己也難以說清。我們要初步判斷印度人的種姓和社會地位,只能多了解種姓制度的常識和趣聞,然後尋找一些蛛絲馬跡,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

例如,僅憑經濟狀況無法判斷種姓;據一項調查表明,印度55%的婆羅門經濟狀況處於貧困線以下,而印度總的貧困人口比例僅為40%;可能是他們自恃種姓較高、有一定特權,導致其好吃懶做造成的。

以下將從家族姓氏、服裝飾品、膚色相貌方面,介紹一些初步判斷印度人種姓高低的依據。但要說明的是,這些依據僅作參考,不是絕對的判斷標准,只有參考價值大小之分;例如,印度人很多姓氏已融入了各個種姓階層。

一、家族姓氏

(一)各種姓常用家族姓氏

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如:桑賈伊·甘地(SanjayGandhi),「桑賈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羅門常用姓氏:夏爾瑪(Sharma)、提維迪(Trivedi)、威亞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剎帝利常用姓氏:塔卡爾(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闊爾(Thakor)、沃爾瑪(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爾(Ghaggar)、高爾(Goal)等;

首陀羅常用姓氏:安貝達爾(Ambedkar)、蘇蘭基(Solanki)、恰馬爾(Chamar)、納伊(Nayi)、洛哈(Lohar)等。

(二)其它判斷原則

1、字母少的姓氏,傾向於是高種姓;因為,低種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換主人時也要換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變長。

2、以Raj開頭的姓氏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

3、辛格(Singh)、喬杜里(Choudary)等典型高種姓姓氏延綿很多世紀,能姓辛格、喬杜里的人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

4、GautamBrahmins是婆羅門里的一個分支,能姓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

5、姓賈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屬於吠舍階層;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種姓。

6、錫克族男人名字多數加有辛格(Singh,意為獅子),女人名字多數加有考爾(Kaur,意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錫克人。

(1)印度教如何辨別種姓擴展閱讀

早期婆羅門所著的經典中刻意忽略賤民不提,主張將所有的種姓劃分成四種瓦爾那。這四種瓦爾那同樣以婆羅門為首,藉由職能與權利的劃分規范,構成一嚴謹的階序:

1.婆羅門:最高等的瓦爾那,也是整個階序的核心。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祭司逐漸不受重視,潔凈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此外,婆羅門享有許多特權,如不可處罰、不用交稅、不可殺害、可領回部分充公遺失物等。

2.剎帝利:次等的瓦爾那,《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剎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此外,其負有保護婆羅門之責。

3.吠舍:第三等的瓦爾那。吠舍是農人或牧人,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瞿曇》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

4.首陀羅:最低等的瓦爾那。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

❷ 印度人高種姓和低種姓怎麼區分可以直接從姓氏分出高低么

印度人種姓的區分和辨別紛繁復雜,就是印度人自己也難以說清。我們要初步判斷印度人的種姓和社會地位,只能多了解種姓制度的常識和趣聞,然後尋找一些蛛絲馬跡,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

例如,僅憑經濟狀況無法判斷種姓;據一項調查表明,印度55%的婆羅門經濟狀況處於貧困線以下,而印度總的貧困人口比例僅為40%;可能是他們自恃種姓較高、有一定特權,導致其好吃懶做造成的。

以下將從家族姓氏、服裝飾品、膚色相貌方面,介紹一些初步判斷印度人種姓高低的依據。但要說明的是,這些依據僅作參考,不是絕對的判斷標准,只有參考價值大小之分;例如,印度人很多姓氏已融入了各個種姓階層。

一、家族姓氏

(一)各種姓常用家族姓氏

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如:桑賈伊·甘地(SanjayGandhi),「桑賈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羅門常用姓氏:夏爾瑪(Sharma)、提維迪(Trivedi)、威亞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剎帝利常用姓氏:塔卡爾(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闊爾(Thakor)、沃爾瑪(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爾(Ghaggar)、高爾(Goal)等;

首陀羅常用姓氏:安貝達爾(Ambedkar)、蘇蘭基(Solanki)、恰馬爾(Chamar)、納伊(Nayi)、洛哈(Lohar)等。

(二)其它判斷原則

1、字母少的姓氏,傾向於是高種姓;因為,低種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換主人時也要換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變長。

2、以Raj開頭的姓氏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

3、辛格(Singh)、喬杜里(Choudary)等典型高種姓姓氏延綿很多世紀,能姓辛格、喬杜里的人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

4、GautamBrahmins是婆羅門里的一個分支,能姓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

5、姓賈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屬於吠舍階層;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種姓。

6、錫克族男人名字多數加有辛格(Singh,意為獅子),女人名字多數加有考爾(Kaur,意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錫克人。

二、服裝飾品

1、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大印度教高種姓的男性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身上佩帶「聖線」。高種姓男孩出生後要舉行佩帶「聖線」的儀式,「聖線」由3股線擰成,婆羅門男孩佩帶棉線,剎帝利男孩佩帶亞麻線,而吠舍男孩佩帶毛線,作為高種姓的標志。

2、當你看到一個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種姓位置了,如果有線圈說明他出身高種姓,然後只要辨別一下線圈的質地,他所屬的種姓等級就基本清楚了。如果沒有聖線,他可能來自低種姓或賤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

但是,印度高種姓男人也並不一定長年佩帶聖線,有些人是在重要宗教節日時佩帶,聖線一般是一年更新一次。

3、有的印度人長年穿著熨燙平整的衣服(甚至內褲也要熨燙),穿皮鞋襪子,一般是高種姓。長年身著裹布、短裙、拖鞋的人一般是低種姓。

4、印度是個喜愛佩帶首飾的民族,但賤民婦女不允許佩帶首飾。賤民男人下雨天不許打傘,不能穿鞋。

5、錫克教徒在印度的社會地位一般不會太低,其男人顯著標志是「大包頭、大鬍子」,還佩戴鐵制手鐲。但是,現在的少數錫克男青年打破傳統,不留「大包頭、大鬍子」,但必須堅持佩戴鐵手鐲。若碰見戴鐵手鐲的印度男人,他很有可能是錫克人。

6、印度婆羅門,身上會佩戴一個出生時家族就給予的項鏈,終身不得取下(包括洗澡),但每年可更換一次吊帶。

三、膚色相貌

種姓瓦爾那(Varna)一詞本義為「顏色」,且種姓制度是由雅利安白種人侵略者建立的,因此可從印度人的膚色相貌初步判斷其種姓,高種姓人群膚色偏淺,或者可以說「皮膚越白種姓越高」,低種姓人群膚色偏深。

高低種姓人群相貌也有差別,高種姓偏近白種人長相,越象白種人種姓越高,而低種姓人群長相黑瘦,面貌與東南亞和非洲人長相偏近,相貌上具備更多「黑人」特徵。

如見到長著一張典型印度教徒的臉的人,他卻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那他極可能屬低種姓人群,因不堪種姓壓制而改信其它宗教。

(2)印度教如何辨別種姓擴展閱讀:

印度種姓瓦爾那(梵語稱Varva/英語稱卡斯特caste)制度總體上分為四大種姓:婆羅門(Brahmin/Brahmana),祭司貴族;剎帝利(kshatriya),雅利安人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

吠舍(Vaishya),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首陀羅(Sudra),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此外,還包括一種不入流的賤民階層(或稱不可接觸者,untouchable)。

各個種姓內部又由賈提(Jati,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分許多亞種姓,當前印度社會中的亞種姓共約4000餘種。

種姓制度一般是針對印度教徒,因此還存在一些非種姓人群。印度人認為,婆羅門和剎帝利屬於高種姓,吠舍和首陀羅屬於低種姓,賤民根本就不入流。因政治因素,某些低種姓的人社會地位會有所提高,如屬於吠舍的甘地家族、賤民總統納拉亞南等。

❸ 如何通過名字看出印度人的種姓

通過名字判斷一個印度人的種姓是很難的。一般高種姓的人膚色都較淺,而低種姓的人膚色都相對較深。還有就是根據名字的含義,出生地、文化程度,是否精通梵文等宗教知識來判斷。

因為很多種姓都是來自於職業,所以有的名字一看就能知道個大概。比如「Shukla」,取純潔的白色之意,一看就知道是婆羅門種姓。還有「Trivedi」這種大白話一樣的名字,「精通三部吠陀的人」,他肯定是婆羅門種姓。那些以「清潔工」、「搬運工」、「洗衣工」為名的,明顯就是首陀羅種姓。

判斷原則

1、字母少的姓氏,傾向於是高種姓;因為,低種姓人一般要跟主人姓,換主人時也要換姓或加字母,姓氏容易變長。

2、以Raj開頭的姓氏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如:拉吉普特(Rajput)。

3、辛格(Singh)、喬杜里(Choudary)等典型高種姓姓氏延綿很多世紀,能姓辛格、喬杜里的人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

4、Gautam Brahmins是婆羅門里的一個分支,能姓高坦(Gautam)的人一般屬於高種姓人群。

5、姓賈因(JAIN)的人要看其宗教信仰,如信印度教屬於吠舍階層;如信耆那教,可算是最高種姓。

6、錫克族男人名字多數加有辛格(Singh,意為獅子),女人名字多數加有考爾(Kaur,意為公主)。但是,叫辛格的男子不一定是錫克人。

❹ 怎麼才能知道一個印度人的種姓我需要具體的例子,比如名字後面跟的是什麼字是哪種種姓。

雖然現在印度的種姓繁多,但終歸有幾個大的等級:
第一等級:最高貴的婆羅門:掌管精神世界的神職人員。
第二等級:剎帝利: 掌管世俗權利的國王和武士
第三等級:吠舍: 從事農業,牧業,手工藝,商業的公民。

以上三大種姓是印度教的高種姓,可以學習經書,獲得精神上的重生,所以也叫「重生種姓」。

!識別方法:這三大印度教高種姓的男性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佩帶「聖線」,在高種姓男孩出生後要進行佩帶「聖線」的儀式,「聖線」由3股擰成,婆羅門男孩佩帶棉線,剎帝利男孩佩帶亞麻線,而吠舍男孩佩帶毛線,作為高種姓的標志,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種姓位置了,如果有線圈說明他出身高種姓,然後只要辨別一下線圈的質地,他所屬的種姓大的等級就明了了。。。。如果沒有聖線,說明他可能來自低種姓或賤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西西,是不是很簡單呢。。。。。。。。。印度人服裝多是短袖或把袖子挽起來,所以很一目瞭然的哦 :)~~~~~~~~~~~

接著說,在這3大高種姓之下,就是印度教低種姓,其實種姓制度並不復雜,只有一個低種姓大類,那就是奴隸種姓「首陀羅」在現在的印度他們大都從事苦力等體力勞動,比如打掃衛生,車夫,工地工人,搬重東西的腳夫,,,,,,,,雖然都是從事體力勞動也有區分,比如有掃低的種姓,洗衣服的種姓等,這從他們的姓名上已經標注的很清楚,而且掃地的種姓不能洗衣服,洗衣服的種姓不能打掃廁所,打掃廁所的種姓是最低賤的,所以從事最低賤的勞動,,,,,,,,他們是沒有資格佩帶聖線的,也沒有資格學習經書,如果他們敢朗誦經文要被割掉舌頭的,但是他們還不是印度社會中最生活最痛苦的人,,,,,,,,,,,,,,,

在低種姓之下還有一群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印度人---「賤民」!
他們是最痛苦的人,從事著最骯臟低賤的工作,他們也被稱為「不可觸摸者」,如果哪個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賤民會被認為受了「污染」,要請祭祀做法式來消除,賤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不被允許學習宗教經文,不允許進入寺廟,不許進入商店等公共場合,不能在公用的飲水處喝水,不能和其他人並肩行走,甚至如果他們的影子碰到別人都是不允許的,自古賤民經常因為無意中冒犯其他人而被活活打死,燒死,無人來管,他們不被允許融入印度社會,一般都是居住在單獨的偏僻村落。。。。。。。。。。。。。。。。。。。。。是生活習慣上,賤民也有禁忌,比如印度是個喜愛佩帶首飾的民族,但賤民婦女不允許佩帶首飾,,,賤民男人下雨天不許打傘,不能穿鞋。。。。。當然印度幾千萬賤民也在進行抗爭,歷史上曾有一位賤民出身的總統,但畢竟是特例。。。。。。。

❺ 在印度如何辯別一個人的種姓

第一等級的婆羅門,

既和尚,僧侶和知識分子,

不過據說印度有錢低種姓可以花錢賣婆羅門種姓。19世紀開始,西方學者發現,現存婆羅門與剎帝利氏族的系譜有長久的偽造傳統。如果有人告訴你,他是一個有純潔血統的婆羅門,你千萬不要因為他的深色皮膚而產生懷疑。因為,印度種姓制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就聽說印度有錢低種姓可以花錢賣婆羅門種姓。
第二等級的剎帝利,

既武士,軍人,國王,行政統治階級。

剎帝利階級據說源自雅利安人。現在已沒真正的剎帝利,現在的剎帝利多數是拉其普特人。拉其普特人大約是公元6世紀時期由中東中亞來到印度,那時的印度正處於笈多王朝,他們是不斷騷擾入侵的蠻族部落,最後,拉其普特人戰勝笈多,開始登上印度的歷史舞台。不久,他們皈依印度教,一躍成為剎帝利。公元6世紀到北印度被穆斯林入侵,稱為拉其普特時期,因為王朝多是拉其普特人建立的。
第三等級的吠舍,

是平民大眾,從事農業、畜牧業和商業等。吠舍種姓不高,但有些商人經商致富,飛黃騰達。
在低種姓之下還有一群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印度人---「賤民」!

古稱旃陀羅,現稱也稱達利特旃陀羅,也稱達利特

系父為首陀羅、母為婆羅門的混血雜種,旃荼羅名為惡人。與人別居,若入城市則擊木以自異。在印度,旃陀羅被認為是極惡卑賤的種族,古來最被輕視。你會看到有些人走路要避著人,傳統上,達利特被認為是骯臟的,並且這種骯臟還可以藉由接觸傳染給別人,因此他們要躲大家遠遠的。印度孔雀王朝的開創者叫旃陀羅笈多,據說達利特(即旃陀羅)賤民低種姓,

旃陀羅笈多,阿育王的祖父,又稱月護王,印度統一王朝孔雀王朝的開創者

他的早期生平仍是一個謎,據說他的姓「孔雀」(Maurya)說明他來自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這意味著他出生於較低下的種姓

❻ 印度高低種姓人種區別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一張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嚴的等級制度。

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❼ 在印度,如何辯別一個人的種性

有關於印度的問題歡迎來網路印度吧:)

印度特有的種姓制度是自千年前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為了顯示自己尊貴種族而逐漸建立起來的,雖然已從憲法中廢除,但種姓制度在印度仍然盛行,,,基本上和不熟悉的印度人談種姓是不禮貌的,對方會很敏感,但也有一些高種姓即使你沒提到這個話題,他也會驕傲的主動告訴你「我的家族屬於婆羅門」,或者「我的姓氏屬於剎帝利」,,,,發展到現在印度的每個種姓又劃分為N多個亞種姓,目前印度共有4000多亞種姓。

印度的種姓不僅是等級的標志,它影響到印度教徒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種姓內部婚配,一般人們只會在同種姓中尋找配偶,一些嚴格的教徒甚至在必須要求對方是相同亞種姓,印度男人可以娶比自己低一個種姓的女人為妻(稱為順婚,是男性特權),而女人卻不能嫁給比自己低種姓的男人(這是逆婚),這種情況將有有辱家族門風的大事,此女將被開除出自己的種姓,她的孩子也將會淪為賤民,為人欺辱。

除了內部婚配,印度教徒還必須從事自己種姓所規定的職業,而不能自由求職,不能從事比自己種姓低,或者高的職業,也許你會說這職業和種姓有什麼關系,誰能看出來呢?其實不然,在印度教內部有些嚴格的規定,比如一個人經營一個小工藝品店鋪,那他十有8,9是吠舍種姓,種姓和姓名也有直接關系,如果這個人的姓氏是「古普塔」那他200%是吠舍,如果一個人是寺廟的祭祀,那絕對是婆羅門跑不了!當然也有家庭破敗的婆羅門從事低等的工作比如廚師,因為婆羅門做的飯菜所有種姓都可以吃,而低種姓做的飯,高種姓是絕對不能吃的,也有發跡的低種姓受了教育踏上仕途的,但畢竟是極少數。。。。

下面講,我們作為外國人如何簡單的識別印度教徒的種姓:)

雖然現在印度的種姓繁多,但終歸有幾個大的等級:
第一等級:最高貴的婆羅門:掌管精神世界的神職人員。
第二等級:剎帝利: 掌管世俗權利的國王和武士
第三等級:吠舍: 從事農業,牧業,手工藝,商業的公民。

以上三大種姓是印度教的高種姓,可以學習經書,獲得精神上的重生,所以也叫「重生種姓」。

!識別方法:這三大印度教高種姓的男性有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佩帶「聖線」,在高種姓男孩出生後要進行佩帶「聖線」的儀式,「聖線」由3股擰成,婆羅門男孩佩帶棉線,剎帝利男孩佩帶亞麻線,而吠舍男孩佩帶毛線,作為高種姓的標志,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印度男人,只要看看他的手腕就知道他的種姓位置了,如果有線圈說明他出身高種姓,然後只要辨別一下線圈的質地,他所屬的種姓大的等級就明了了。。。。如果沒有聖線,說明他可能來自低種姓或賤民,或者是非印度教徒的信仰其他宗教的印度人,,,,,西西,是不是很簡單呢。。。。。。。。。印度人服裝多是短袖或把袖子挽起來,所以很一目瞭然的哦 :)~~~~~~~~~~~

接著說,在這3大高種姓之下,就是印度教低種姓,其實種姓制度並不復雜,只有一個低種姓大類,那就是奴隸種姓「首陀羅」在現在的印度他們大都從事苦力等體力勞動,比如打掃衛生,車夫,工地工人,搬重東西的腳夫,,,,,,,,雖然都是從事體力勞動也有區分,比如有掃低的種姓,洗衣服的種姓等,這從他們的姓名上已經標注的很清楚,而且掃地的種姓不能洗衣服,洗衣服的種姓不能打掃廁所,打掃廁所的種姓是最低賤的,所以從事最低賤的勞動,,,,,,,,他們是沒有資格佩帶聖線的,也沒有資格學習經書,如果他們敢朗誦經文要被割掉舌頭的,但是他們還不是印度社會中最生活最痛苦的人,,,,,,,,,,,,,,,

在低種姓之下還有一群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印度人---「賤民」!
他們是最痛苦的人,從事著最骯臟低賤的工作,他們也被稱為「不可觸摸者」,如果哪個印度人不小心碰到了賤民會被認為受了「污染」,要請祭祀做法式來消除,賤民沒有受教育的權利,不被允許學習宗教經文,不允許進入寺廟,不許進入商店等公共場合,不能在公用的飲水處喝水,不能和其他人並肩行走,甚至如果他們的影子碰到別人都是不允許的,自古賤民經常因為無意中冒犯其他人而被活活打死,燒死,無人來管,他們不被允許融入印度社會,一般都是居住在單獨的偏僻村落。。。。。。。。。。。。。。。。。。。。。是生活習慣上,賤民也有禁忌,比如印度是個喜愛佩帶首飾的民族,但賤民婦女不允許佩帶首飾,,,賤民男人下雨天不許打傘,不能穿鞋。。。。。當然印度幾千萬賤民也在進行抗爭,歷史上曾有一位賤民出身的總統,但畢竟是特例。。。。。。。

HOHO,再說說別的宗教,比如印度的穆斯林,,,另人心馳神往的最著名建築泰姬陵就是個伊斯蘭建築,在印度穆斯林聚居的城市,男人戴著白色的小帽,女人黑紗裹身遮面,綠色和新月形是伊斯蘭的標志,不過印度的伊斯蘭文化也有自己的特點,目前印度1億穆斯林中的大部分都是歷史上因為不堪忍受高種姓欺壓的低種姓和賤民改宗的,,(印度歷史上有多次類似的低種姓不堪忍受壓迫轉而改信伊斯蘭教,和佛教的事情),,,,,,所以印度的穆斯林中有相當一部分還保留著印度教的種姓,,,,也算是個特色吧。。。呵呵

最後說兩句錫克族,錫克人應該算是印度人中特點最明顯,最好辨認的民族了,他們的聚居地旁遮普是印度最富庶的邦之一,但凡此地出身的人,無論什麼民族,無比自豪滿滿,走到哪裡都要告訴別人他是旁遮普人,一句「我來自旁遮普」比「我來自新德里或孟買,還要拽~~~~~~~~~這還是因為錫克人的勤勞,旁遮普是當年印度政府「綠色農業」政策推行的最好的邦,曾經創造以不到2%的人口,提供印度50%口糧的奇跡,因為錫克人鄙視乞丐,認為不勞而獲是社會毒瘤,所以印度龐大的乞丐大軍中絕對不會有錫克人,,,,

錫克人是最驍勇善戰的民族,歷史上在旁遮普地區創建了強大的帝國,如果不是印度軍隊里對錫克人當兵有名額限制的話,恐怕印度部隊都要是錫克人的天下了,,,

識別方法:傳統錫克人的「5K」大家都知道吧,,,,所以傳統的錫克人一望便知,不過現在有很多錫克年輕人已經不再做傳統裝扮,已經剪了短發,剔掉胡須,不包頭布了,,,我看過一個錫克男人傳統裝扮和剪發以後穿現代裝的扮相,哈哈 簡直是2重天,根本看不出是同一個人,,,,對於現代裝的錫克男人也有一個辦法識別,,,,雖然他們不再蓄發,蓄須,包頭布,但現代裝的錫克男人仍然保留著其中一個「K」,那就是佩帶鐵手鐲,,,,,所以,,,還是看手腕,,,,以不變應萬變,,,,,,即使一個印度人穿著再時髦,如果他手腕上佩帶著鐵質地的手鐲,那麼他必定是個錫克族男孩 !~~~~~~~~~呵呵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如何辨別種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話emye怎麼講 瀏覽:304
印度酸橙怎麼製作 瀏覽:976
英國留學國際高中怎麼樣 瀏覽:262
中國大學gpa多少算優秀 瀏覽:11
印度哪個國家的錢最多 瀏覽:622
印度長河是什麼河 瀏覽:948
買的咖喱怎麼沒印度的好吃 瀏覽:721
伊朗為什麼不更新疫情數據 瀏覽:603
印尼黃金椰蒂有什麼功效 瀏覽:75
伊朗新增肺炎病例多少例 瀏覽:118
印度港口是哪裡 瀏覽:20
去印度坐船吃什麼 瀏覽:162
越南打電話用什麼流量好 瀏覽:826
中國電信聯通專線哪個好 瀏覽:528
中國水產品運輸是哪個公司 瀏覽:504
伊朗電影為什麼 瀏覽:277
伊朗做了什麼讓美國退出 瀏覽:571
中國哪個地方的女生結婚不要彩禮 瀏覽:937
伊朗貨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44
中國斑羚數量多少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