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有核武器嗎
截止到2020年6月24日,印度是有核武器的。印度作為世界上最早對核能源有意識的國家之一,在1948年就開始成立了原子能委員會,並著手開始發展核工業。當年印度核能源的領頭人霍米·巴巴就對核武器有獨特的見解,並開始了核武器的研發與試驗工作。
印度的核能最早啟用與商用,直到1998年老對手巴基斯坦進行了核試驗之後,印度才公開宣布進入核武器化,並制定核戰略,並採用三位一體的方式升級和力量,這也讓國際對印度有了更深的印象。
(1)2020印度有什麼高科技擴展閱讀:
核武器的產生威力
核武器是指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反物質彈等在內的與核反應有關的巨大殺傷性武器。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葯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葯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葯量來表示,稱為TNT當量。
美、俄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TNT當量,小的僅1000噸,甚至更低,已有微型核武器,爆炸當量在幾十噸;大的達1000萬噸,前蘇聯曾試爆過5000萬噸當量的氫彈。
㈡ 印度整體不那麼發達,為什麼感覺航天技術很發達
印度一直在努力成為第四個實現登月的國家,在2019年的「月船2號」失敗以後,印度又在2020年1月1日宣布啟動「月船3號」計劃。「月球3號」計劃預計將在2021年實施,以便印度成為繼美國、俄羅斯與我國之後,第四個登陸月球的國家。事實上,印度的經濟還很不發達,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整體工業實力也不強,但印度的航天技術能夠排在世界前5名。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印度經濟不發達,但經濟總量很大;第二,印度一直有一個世界強國夢想;第三,印度在建國以後,學習蘇聯模式,對軍工業與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投入很大。
1.印度經濟不發達,但經濟總量很大。以2018年為例,印度人均GDP只有不到2000美元,GDP總量卻有2.73萬億美元,並連續5年取得了7%以上的高速增長。航天計劃動輒就是幾百億美元的投入,能夠支撐得起的國家並不多。嚴格地講,航天技術與科學技術水平有關,更與經濟總體實力有關。盡管印度經濟不發達,但總體經濟實力不弱,有錢投資到航天領域。
4.印度航天領域發展現狀。觀察室為何認為印度航天技術發展能夠排在世界前五名?主要原因在於,印度在航天領域確實卻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印度建立了一個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共計有7顆衛星組成,能夠在印度本土及周邊1500千米范圍內進行導航與定位。此外,印度達萬航空中心在2017年4月實現了「一箭104星」,雖然有101顆衛星都是納米衛星,但這種向太空撒大豆的行為也具備一定的技術含量。
㈢ 世界十大矽谷分別是他們分別在哪些國家和地區
美國《新聞周刊》11月9日全球十大科技城市,凸顯科技產 業在全球經濟增長所扮演的火車頭位置。這10個科技城市不是 一般人所想的矽谷,而是德州的奧斯汀、猶他州的鹽湖城、麻 州的波士頓與華盛頓州的西雅圖等4個。歐洲有英國的劍橋、法 國的蘇菲亞和芬蘭的赫爾辛基。亞洲則是新加坡、印度的班加 羅爾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雀屏中選。 德州首府奧斯汀:當地以德州大學的輟學生邁克·戴爾為 榮。除了戴爾電腦,還有IBM、德州儀器和摩托羅拉等高科技大 廠相繼落腳。奧斯汀有100萬人口,其中1/10受雇於科技產業, 而且,盡管亞洲和歐洲經濟成長正在減緩,當地科技企業創造 的就業機會不減反增。 印度的班加羅爾(Bangalore):500年歷史的古城是絲綢 的交易地,不過自1980年當地的企業家和德州儀器開始著手在 當地搞科技產業,現在已經有250家高科技業者,是南亞最知名 的軟體重鎮。 美國麻州的波士頓:這是個歷史悠久的科技城市,因此早 就知道高科技產業也有景氣循環。80年代的「麻州奇跡」變成 90年代的「一二八號公路夢魘」,當地的迷你電腦巨人如迪吉 多、王安電腦陷入危機。幸虧當地有多達65所大專院校,波士 頓的高科技春天終於又回來了。 英國劍橋:800年來搞純粹學術的劍橋大學現在成為高科技 工業革命的引擎。在當地政府和學府攜手合作下,「劍橋2020 年」正邁步向前。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芬蘭只有500萬人口,卻有250萬人擁 有行動電話。這是個全世界網際網路普及率最高的國度,也是 全世界電子銀行系統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任何抵達赫爾辛基的 旅客一眼就可以感受到這是個行動電話之都,沒錯,這就是諾 基亞的家鄉。 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首先是國防工業吸引了科技人才, 接著猶他大學在1969年成為美國頭幾個連上網際網路的先驅。 摩門教對這兒的高科技文化頗有貢獻,由於摩門教徒重視家譜, 電腦無疑是最好的工具,因此這兒的家庭個人電腦普及率高達 65%。 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這不只有微軟和蓋茨。不過,的 確正是由於西雅圖出了蓋茨和保羅·艾倫,才醞釀出西雅圖今 日的軟體氛圍。現在這兒有2500家軟體公司,有一部分是微軟 的離職員工創辦的,還有靠著微軟股票發財的微軟員工扮演鼓 勵高科技業的「天使」(即投資高科技業的個人金主)。 新加坡:當地政府刻意吸引高科技業者的努力已經綻放異 彩,由於具備稅賦優待、優秀的勞工和高度的效率,包括惠普、 摩托羅拉、微軟和成打跨國高科技業者都在這兒落腳。 法國的蘇菲亞高科技園區(Sophia-Antipolis):位於法 國里維耶拉的高科技城市,鄰近尼斯國際機場是一大賣點,當 地的食物、美酒和度假氣氛也是特色之一,不過最重要的是有 培植高科技的充沛資金。 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發展成為高科技中心有一部分是陰錯 陽差,因為當地是以色列唯一24小時運轉的都會,因此在高科 技狂工作了16個小時之後,還能夠有去處。來自俄羅斯的猶太 移民帶來了優異的電腦知識,另一方面是每年退役的年輕人帶 著在軍隊里學到的電腦知識加入
滿意請採納
㈣ 印度成功發射一箭36星,衛星被送入預定軌道,印度衛星有何優勢
2020年7月31日,印度在卡納塔克邦的戈達梅爾航天中心成功將一顆名為“泰米爾6號”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根據印度方面的報道,“泰米爾6號”這顆衛星在距離地球約800公里時,被印度宇宙研究組織(JAXA)火箭搭載的重型運載火箭送入預定軌道。同時這也是繼美俄之後,印度再次發射運載能力更強的火箭。那麼這顆衛星是怎麼被送上太空的呢?它為何會出現在此次發射當中?又為何能夠被送入預定軌道呢?
㈤ 全球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矽谷
五大信息科技中心是:德國法蘭克福,中國香港,日本東京,英國倫敦,美國紐約。
世界十大矽谷是:德州首府奧斯汀,印度的班加羅爾,美國麻州的波士頓,英國劍橋,芬蘭首都赫爾辛,美國猶他州的鹽湖城,美國華盛頓州的西雅圖,新加坡,法國的蘇菲亞高科技園區,以色列的特拉維夫。
(5)2020印度有什麼高科技擴展閱讀:
深圳創新高地、頗具「中國矽谷」氣質的南山區在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元,站穩中國百強區之首後,正舉全區之力,在科創、產業、交通三大領域發力,謀求核心引擎升級,飛速駛向世界級灣區。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的目標就是緊盯基礎研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源頭創新引擎。該片區科研資源富集,結合南山蓬勃的產業創新活力,將為深圳乃至大灣區的科創提供更多「源頭活水」。
㈥ 印度為何發展不起來有這3座經濟大山,印度很難發展
艱難的2020年終於過去,一切似乎都要重新開始,不過即便發揮不好,各國還是需要面對,2020年那張慘不忍睹的成績單,以此來進行,相對應的經濟刺激計劃,只不過 對於印度而言,印度的成績單,相對有些過於沉重,據了解,由於公共衛生事件的爆發,導致印度的經濟深受影響,原本在2019年的時候,印度的經濟總量,還曾一度超越英國,躋身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印度經濟正在遭遇巨大下滑,預計將被英國重新超越,需要到2024年,印度才能再奪回全球第五的位置,而和中國放在一塊,中印就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呢,雖然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經濟也遭遇重大影響,但經過統籌布局後,很快就恢復並且開始實現經濟正增長,成為國際少數還保持正增長的國家,引援英國智庫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年底發布的報告,該機構預計,中國將有機會在2028年,實現對於美國經濟總量的超越,從而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比之前的預估時間,還要提前5年,而印度的經濟預計則是倒退5年,因此 當下印媒就指出,疫情已經讓,中印的差距再度拉大10年時間。
其實關於這類的對比,這幾年還有很多,畢竟兩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中,體量最大 經濟增速也最快的國家,近些年來 印度經濟發展不賴,增速普遍保持在7%以上,在單一季度上,更是多次達到8%以上,多時段創下單季度世界第一增速的記錄,所以很多人對於印度經濟,都抱有很大的信心,所以印度的崛起,全世界都在疑惑,印度何時才能追上或者超越中國,那麼印度要多久才能追上中國呢。
事實上 ,如果按照數據說話,就算沒有2020年的挫折,擇取2019年的數據來說,中國GDP是印度的5倍,人均收入是印度的近4倍,假設兩國的GDP都保持增速不變,印度按照8%的經濟增速,而中國按照4.5%的經濟增速來說,那麼印度想要追上中國,理論上 大概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但數據終究是數據,50年印度能夠超越中國嗎大幾率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印度的經濟增速,不可能保持50年8%的經濟增長,並且阻攔在印度經濟面前,還有著「三座大山」,如果印度沒有破除這三座大山,那麼印度想要追上中國,一切都是痴人說夢。
為何會這么說呢,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擁有復雜 社會 結構,和奇特 歷史 的國家,印度是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的, 歷史 現實就是,當英國殖民者撤退後,印度並沒有對傳統糟粕進行清算,沒有進行結構性改革,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各邦在語言、風俗習慣和信仰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和壁壘,最終導致70年過去,經濟發展始終都不盡人意,而其中阻礙印度發展最嚴重的,就是印度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種姓制度和貧富差距,因為「三座大山」,印度「大國夢」就始終難以實現 。
具體分析來看,首先是土地制度,很多人都認為土地和經濟掛鉤不大,但事實上 ,它是經濟發展的基礎,生產關系的最初版本,本來就是人地關系,印度是一個農業國家,全國擁有60-70%的人口,都直接從事農業活動,農業仍是印度最大的經濟部門之一,數億印度人口到靠農業過活。
同時,包括基建、房地產和引進外資修建的廠房,也都需要運用到土地,土地對於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土地分配深刻掛鉤經濟發展策略,但印度呢,當下的印度土地,多數被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占據人口多數的農民,則拿著十分少量的土地,所以為了擴大生產力,為了營生,眾多印度農民不得不向成為佃農,支付錢財租佃土地,同時還需要向農業公司,借貸購買種子和農葯,久而久之 導致印度農民的負債。
據不完全統計,印度農民一年收入僅為6000元,微薄的收入無力承擔生活開支,導致每年都有印度農民走上絕路,是全球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農業發展不徹底,土地和人口就無法轉化為資本,轉而投入到工業化當中,這也是為何如今,印度的製造業和基建事業,都無法有效開展的緣故,2015年 日本花大價錢,從我國手中搶走印度高鐵的項目,但時間已經過去5年,現如今連征地都無法完成,讓日本至今後悔莫及,而它反映的,就是印度土地背後的難題。
而第二個難題,就是種姓制度,印度的種姓制度,是階級等級森嚴的制度,各等級世代相襲,制度規定,低種姓必須無條件服從高種姓,高種姓在教育和就業方面,享有特權,而在4大種姓外,還有一個「賤民」階層,是 社會 最底層的群體,以此構建印度復雜的 社會 結構,並且在這樣的種姓制度中,低種姓是無法反抗的,長久的熏陶下,他們認為這是無法的命運,並且美名,只能低種姓的人在這一世遵守教義,下一世就會有晉升高種姓的機會,以此分級統治各個階層。
種姓制度形成的是印度嚴重的階級割裂,事實上 這樣的種姓制度,在印度建國初期,就已經明確寫入法律,被廢除完畢,但流傳上千年的傳統,有沒有被過多清算,哪有那麼容易就被斬除,至今 殘存的種姓制度,依舊在印度境內流行,階級割裂帶來溝通的困難,導致印度的內生市場發展緩慢。
中國打破960萬平方千里的地區隔閡,塑造起14億的超級內需市場,發展起互聯網和電商物流行業,但印度每個邦之間,都存在堅固的壁壘,各個階層的人們也也存在隔閡,導致印度內生市場十分低質,除此之外,婦女革命也是印度類似於種姓制度的一個問題,當下的印度,很多婦女依舊遭遇,很多不公平地對待,無法參與到經濟活動中,缺少女性參與的經濟模式,顯然是不 健康 的,這樣的情況下,印度經濟如何快速發展。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印度的貧富差距,印度的經濟發展迅猛,但事實上,財富主要分配到的,都是印度的富人階級,客觀來說,貧富差距每個國家都有,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能夠完全杜絕貧富差距,美國不行,日本不行,印度自然也不行。
但貧富差距需要保持一個限值,印度如今已經是超出這個限值,它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印度1%的富人,約掌握印度70%的財富,那個頻頻上榜亞洲首富的穆科什·安巴尼,擁有3400億元的身家,旗下信實集團的資產,更是一度占據印度4%的GDP,而廣大的印度百姓,根據2014年世界銀行的一份數據,一天的消費在8元人民幣以下,貧富差距過大,已經成為印度經濟,最大的一座大山,財富過度不均衡分配,導致印度的內生市場很難得到有效開展,而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馬車之一,印度的這輛馬車,顯然就不夠分量
而這就是擺在印度面前的三座大山,而除了這三座大山之外,還包括基礎建設、國際環境,勞工剝削以及人口壓力等等幾座山峰,印度長久以來都有一份「大國夢」,幻想有一天能夠成為超級大國,但印度,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無法讓生產力獲得顛覆性的發展,僅僅是這幾年的經濟成績,還是不夠的,並且留給印度的時間也不多了,製造業即將進入機械代工時代,人口紅利即將喪失,印度想要追上中國,難度就變得更大了,不知道你覺得印度能不能追上中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