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特殊民族為何以華人後裔身份自居,卻不承認自己國籍
隨著旅遊業的大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假期的時候外出旅行,不僅可以品嘗到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還可以開拓自己的眼界,所以每到旅遊旺季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很多景點基本上都是人滿為患,人潮很是擁擠,但即使如此,依舊擋不住人們對於旅遊的熱情。眾所周知,因歷史文化的不同,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B. 印度人外出聚餐,自帶廚師做了10道飯菜,網友一看:餓死也不吃
元旦假期,剛好有空,於是就是和朋友一起參加了一個印度人舉辦的海邊聚餐,都是在市內,所以也方便,連同大人和小孩,總共去了有40個人,我們國內的人只有5個,總的來說挺熱鬧的。
發現印度人出去玩,以吃和放鬆為主,不會跑很多景點,還專門帶了2個廚師,在他們眼裡,再好的中國餐廳,都不如吃自己烹飪的食物來得爽!
等我們從海邊玩回來的時候,發現這兩個能乾的印度廚師已經把一大桌的飯菜做好了,分量很足,都是用大盆來裝的,看來他們吃肉的能力也很強大啊。而當我把這一桌菜發到網上去的時候,網友炸開鍋了,有人說:「我的個天,一聞到咖喱味就想吐,餓死我也不吃。」,也有人說「做法不同於國內,很有特色,值得一嘗!」大家來看下究竟做了什麼菜,引來大家這么熱烈的討論?
我發現他們口味還是蠻重的,就算是米飯也要下足料,這個是他們那邊的特色米,很細小,加入了香葉、桂皮、花椒、牛奶還有水做成的,最後再撒上一些他們自己炸香的紅蔥頭碎,米飯吃起來軟軟的,香味挺足,就是期間一不小心,把花椒也一塊嚼在嘴裡,那個酸爽啊。
這個海魚他們說在印度是他們最愛吃的一種魚,在深圳購買,一條就要80多塊,看樣子一條也不大,那還挺貴啊。這道魚是加了一些調料粉腌制的,然後下油鍋炸得連骨頭都是酥脆的,吃起來肉質很緊實,就是細刺有些多。
這道被厚厚的湯汁覆蓋著的雞有點看不出來原型了,湯汁這么濃稠,就知道是加了多少粉烹飪了,印度人特別擅長用粉,各種咖喱粉,香粉,用到極致。一隻雞一分為8,超大塊,烹煮時加了酸奶,所以做出來的雞肉除了帶了咖喱味,還會有奶味和甜味,總之味道有點一言難盡。
這個是用羅非魚做的,切塊後加入一些粉腌制,然後炸到焦香,再加入咖喱粉,各種粉,放水煮到入味收汁,看著沒有辣椒的影子,沒想到辣到流眼淚。
這道牛肉也是被厚重的湯汁包裹著,加了很多粉、香葉、桂皮、酸奶、薑汁、洋蔥汁、蒜汁烹飪的,燉到肉都稀爛了,肉是挺香的,就感覺吃肉的同時,吃了一嘴的調料,重口味啊!
我發現他們挺愛吃炸的食物,像這個雞塊,是足足炸了2盆,買的現成的雞塊,再下油鍋炸香,確實香,就是我有個疑問,他們這么愛吃油炸食物,咋的就不上火呢?
沒想到雞蛋在他們手裡,吃出了新高度,這是雞蛋湯嗎?還能這樣吃,我是服了。將雞蛋水煮剝殼,然後加入咖喱粉,各種粉,還有香菜,經過他們有靈魂的雙手,雞蛋就成這樣了,印度人重口味是有據可依的,看這道菜就知道了。
這個是提前買的大餅,也是從他們國家的人那裡買的,其實剛買的時候挺白凈的,等他們要吃的時候,就拿去炭爐上烤,終於把他們烤得又黑又焦,在他們眼裡,這樣更有食慾。
唯一一道素菜,青瓜、番茄、生菜加辣椒、做法簡單,就加了鹽和橄欖油,沒有手套2手一拌就成了。吃了那麼多肉,這道菜很解膩哈。
這個是提前買的甜點,沒有拍到照片,是西米加了牛奶和糖一起做的,飯後每人一小盒,分量不大,但是真心甜到膩去。
看到他們的大餐,發現肉量很足,口味重,一般人估計真心吃不下,你們覺得咋樣,有你愛吃的菜嗎?
C. 印度人結婚時,為什麼要舉行驅魔儀式
現在的國人都喜歡在有假期的時候,計劃約上三五知己、親朋好友一起出去旅行,因為一方面放鬆心情的同時可以增進感情,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讓自己體驗一下異國風情和接觸不一樣的風俗與生活習慣。
還有一種風俗就是,女性與動物結婚驅魔?印度人較為相信神靈和超自然力量,如果一個女孩先天畸形或出生在不吉之日,就會認為她具有不好的運氣,將給她未來的丈夫帶來厄運。因此,為消除厄運,驅除惡魔,這些女孩必須首先與一棵樹或一隻動物結婚,之後才能與男人結婚。
說起來婚姻,在印度,這一古老風俗一直延續至今。父母、親戚或者鄰居為女孩挑選新郎,女孩只能順從,毫無反抗餘地。包辦婚姻往往無法保證女孩一生的幸福。在包辦婚姻中,女方必須攜帶價值貴重的嫁妝到男方。
D.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雖然說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看,但是我們對於別的國家若不親身體會,是無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國對於我國也是一樣。那麼身為鄰居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他們又是什麼感覺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國總是很喜歡把中國當做競爭對於,從而進行各個方面的對於。
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其實對於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如何,這也是需要分差別的。那就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和沒有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對於沒有來過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大部分可能都是從網上所知道的訊息,所以對於中國經常是一種鄙夷的態度,認為中國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個人去印度孟買出差,感慨了一句孟買真漂亮,而那個人的印度客戶則回答了這樣的一句話:「不用擔心,十年後上海也能發展成這樣。」emmmmm??估計無數上海人都想說一句mmp吧,這就是偏見時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但是若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觀的,能夠充分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順便偶爾感慨一些中國的物價比他們國家要貴上一些,這也是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之一。當然了,其實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對於中國一無所知。
大多數的印度人僅僅能通過報刊雜志和媒體了解中國,所知道的東西,甚至不多於諸如成龍、長城和中餐等。不過一些印度人看中國時,仍舊持有積極態度,或對中國傾向於中立的觀點。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十分可觀中立的印度人,對於中國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國可觀的評價與對比
1、對中國人的印象:我們認為中國人是非常勤勞智慧且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一群人。中國人非常樂於獻身於國家,且常常把國家置於優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會在一些節日遭遇諸如因為工資原因而引起的罷工或者是長時間的假期,這些因素都對出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經濟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對中國多年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表示贊賞。對印度的民主制度來說,想要重復同樣的經歷可能要用很多年。我們體會到中國文化是相當美麗的,當人們表演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時,他們展現了適時地同步性。我們發覺諸如武術、舞龍這樣的運動真的很美且令人著迷。
3、中國的產品:尤其是涉及到電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們在印多爾有Jail Road,同樣地,大多數的印度城市都有專門銷售中國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這樣的手機牌子在工程師當中也很受歡迎。但不幸的是,有時中國製造常常被認為是劣質、便宜、山寨的同義詞。
4、教育與娛樂:像成龍一樣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歡迎,中國的動作電影我們都喜歡~我們覺得中國對於各種體育運動「從娃娃抓起」的態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印度的教育從來不把目光聚集在學術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
E. 印度國家的各個相關的知識(如文化,習俗,宗教,,,)
印度共和國(TheRepublicofIndia),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南部,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8、211億,是個多民族國家。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和商業用語。首都新德里(NewDelhi)。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1947年8月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印度共和國,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各地大小寺廟和殿塔比比皆是,每天香客絡繹不絕。進入寺廟大殿都要脫鞋,但允許穿襪子。有時能夠在大殿旁租用套鞋,穿上即可入殿。進入錫克廟時,頭上必須罩一塊潔凈的布,如手絹等。
虔誠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清晨沖完涼後做禱告,然後才開始工作。教徒們常在河水(特別是「聖河」恆河)中沐浴。他們相信,入河沐浴,可以洗刷過錯。
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徒認為,牛既是繁殖後代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就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印度人對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喝牛奶允許的。特別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歡。牛雖然不能宰殺吃肉,少數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間運輸、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這么多的牛,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印度擁有的牛達到3億多頭,人均擁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經濟上的作用並不大。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
信奉伊期蘭教的印度人不吃豬肉,虔誠的教徒不喝酒。
正統的錫克教徒不剪發,頭上纏著頭巾。他們不吸煙,也不吃牛肉。正統的穆斯林婦女一般不見男客,但邀請印度人參加社交活動時,也應邀請他們的妻子。
1947年6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印度獨立。1949年12月30日與我國建交。
如果進行某種商業談判,他們會自自然然地說:「你們的資本比我們的多,所以,這一筆費用該由你們支付」。外國商人和印度人談生意的時候,就常常因遇到這種場面而鬧得啼笑皆非,錢較多的人,或是較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印度是一個講禮節的民族,又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共存的國度。有的印度人風到外國人時,能用標準的英語問候「你好」有的則用傳統的佛教手勢--雙手合十。印度教徒見面和告別多施雙手合十禮,並互相問好祝安。行禮時要彎腰觸摸長者的腳。印度人在雙手合十時,總是把雙手舉到臉部前才算合十。這種招呼,顯得比握手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種「仙風道骨」之感。你必須注意的是,切莫在雙手合十的時候,也同時點頭(外國人在印度常有這種動作,容易引起當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壞了親切和氣的氣氛,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在印度,迎送貴賓時,主人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的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現在,城市中男女見面已多實行握手,表示親熱時還要擁抱。在大多數地方,男人相見或分別時,握手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婦女握手,應雙手合十,輕輕鞠躬。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和女人單獨說話,婦女很少在共場所露面。
印度人認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他們認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為不流動的水為死水,孩子浴後會遭災、夭折的。印度人喜歡談論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傳統以及外國的事和外國人的生活。
印度婦女喜歡在前額中間點有吉祥痣,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印度男女多有配帶各種裝飾品的習慣。
印度人身份懸殊,有等級制度,很重視身份。甲某高乙某的等級,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當嚴格。
在印度的孟買(Bombay),60%的人是素食主義者因此,宴請印度商人時,事先必須確認對方的習俗,是否是素食主義者。
在印度,你若要進入印度教的寺廟,身上絕不可穿以牛皮製造的東西,穿上牛皮製造的東西,會被視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帶、皮帶、手提包等牛皮製品,都不得入其寺門。印度人走進寺廟或廚房之前,先要脫鞋。他們認為,若穿鞋進去,既不禮貌,也不聖潔。不論男女老幼,統統把鞋放在門口,赤腳進去。
印度人愛喝茶,大多是紅茶。各種集會,中間休息時也備有茶水,招待客人自不必說。在印度人家裡吃飯時,客人可以給主人帶些水果、糖作為禮品,也可以給主人的孩子帶些禮物。很多婦女不同客人聊天,也不同客人一起吃飯。
印度人喜愛3、7、9數字。他們認為紅色責示生命、活力、朝氣和熱烈,藍色表示真誠。陽光似的黃色表示光輝壯麗。綠色責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寧靜。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裝色彩方面喜歡紅、黃、藍、綠、橙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不喜歡玫瑰花,在辦公室和商業機關,寫字台喜歡放在東北角或西南角。
在印度初次訪問公司商號或政府機關,宜穿西服,並事先訂約。約會,盡量按時赴約。印度商人善於鑽營,急功近利,圖方便,喜歡憑樣交易,洽談中應多出示樣品,廣為介紹經濟實惠的品種。印度商人中,許多人在英美受過教育,因為這是表示關心友好的方式。商務談判他們往往細細研究,費時較久。在談判時,切忌在印度人面前談論印度的赤貧、龐大的軍費及外援。在孟買入海關者,宜在海關申請飲酒許可,因為孟買市面無酒可購。印度人往往帶你到私人俱樂部內飲酒。
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准用右手遞接食物,另別用左手。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因為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盛怒之下,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切莫撫摸小孩的頭,在印度如摸小孩的頭,對方一定翻臉。最容易引人誤會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動作是搖搖頭,或先把頭稍微歪到左邊,然後立刻恢復原狀,表示「Yes」、「知道了」、「好的」,與我們點頭表示差別很大,最易使人誤會。
商務活動訪新德里最好選擇每年10月至6月,訪問孟買最好選擇9月至10月,以免酷熱或梅雨。印度全國性大節日有1月1日元旦、12月26日國慶節、3~4月份有一個「酒紅節」(也叫潑水節)、8~9月間有一個兄妹節、9~10月有個燒紙人節、8月15日獨立日、10月2日國父甘地涎辰紀念日、10~11月有個燈節(慶祝3夭)、12月26日為聖誕節。而印度教人。錫克族人、回教徒、巴希族人、蹬米爾人……各有不同假日,各港口也有單獨假日,屆時絕不進行交易,因此,訪問印度,務必先了解好對方的假期。
首飾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即使是家境清貧的婦女,也要佩戴一些不值錢的金屬或塑料首飾。自古以來,印度人就認為,向女子贈送首飾是男子應盡的義務,女子也應充分和用首飾來打扮自己。印度有「月亮」、「芒果的故鄉」、「黃金之國」、「鑽石貿易王國」、「黃金寶地」、「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印度海關規定,入關可攜帶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250克。酒1誇特。外幣不限,先報數額,出關可攜回。
計程車免小費。旅館、餐廳在帳單中己加小費10%。其他服務每次付2或3個ROUPEE即可。 來自以下網址http://qianyunguo.blog.163.com/blog/static/18961506820116259358398/
F. 印度人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停水了怎麼辦
首先聲明:這是一篇味道挺重的文章,有人可能會感覺不適,如感到惡心,想吐請立即關閉本頁。
在這個元旦假期期間,有人想春塌去印度旅遊,想去這個古老的國度看看。想親身體驗傳說中的開掛火車,想到恆河裡洗個手(洗澡就免了),想嘗一嘗印度人最喜歡吃的手抓飯。
唯獨有一樣不敢體驗,那就是上廁所不用手紙。
印度人上廁所不像我們用手紙去擦乾凈,而是用手直接去擦洗!這個畫面可以腦補一下。
印度人好像對這個習以為常扒春圓,不覺得便便用手去擦,會很惡心,反而覺得很自然。平時她們打掃廁所的時候,有的人都是用手去清理的。
真不知道她們用手抓起便便是什麼感受。
不要說抓起別人的便便,就是自己的也不可思議。
有一個畫面大家可以腦補一森梁下,就是上廁所的時候,等把PP擦乾凈之後,突然停水了怎麼辦?手裡一把便便在手,是不是很尷尬啊?!
難道不成便便在手,說走就走?
所以去印度旅遊要入鄉隨俗,要適應野外大小便的風俗習慣,一定要帶手紙,否則學印度人用手搽洗,萬一停水就尷尬了。
【想了解更多各地風土人情,可關注公眾號「不發芽的番薯」,每天都有精彩內容分享】
G. 印度最高溫度達曾到50℃,印度人是怎麼消暑
印度高溫和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印度地處底緯地區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再加上喜馬拉雅山的阻隔。
因此印度人發明了一種東西,也就是我們可能會用到的空調扇,利用水蒸發吸熱的原理,先打造一個方形的鐵盒子,在鐵框的上下兩端放置水槽和水泵,再用稻草將盒子周圍包裹住,內部中空的地方放置風扇,將插頭插上通電,水泵把水運送到空調上方,把邊上的稻草淋濕,這時候通過風扇的不斷轉動將稻草中的濕氣吹出來,達到降溫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