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氫彈有什麼用

印度氫彈有什麼用

發布時間:2024-06-28 00:26:17

『壹』 原子彈,氫彈,中子彈,的構成,威力是什麼

核武器按其裝料和主要殺傷因素分,有原子彈、氫彈和中子彈等;
按作戰使用范圍分,有核彈頭導彈、核炸彈、核炮彈、核地雷、核水雷等;
按梯恩梯當量(以下均簡稱當量)分,有特大當量(50萬噸級)、大當量(10萬~50萬噸級)、中當量(2萬~10萬噸級)、小當量(1千~2萬噸級)和特小當量(小於 1千噸級)的核武器等。

震驚世界的原子彈 原子彈是利用一些重原子核的自持鏈式裂變反應瞬間放出的巨大能量造成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果的武器,亦稱裂變彈。原子彈的威力巨大,通常在幾百到幾萬噸級當量之間。 根據原子彈起爆方式不同,它可分為槍式原子彈和內爆式原子彈。在槍式原子彈中,2塊~3塊處於亞臨界狀態的裂變材料分開放置,起爆時利用化學炸葯爆炸產生的力迅速將其合攏而達到超臨界狀態。內爆式原子彈則是利用化學炸葯爆炸產生的內聚爆轟波,壓縮處於亞臨界狀態的裂變材料,使其密度加大而達到超臨界狀態。由於內爆式效率高,所以現在的原子彈多採用內爆式。 原子彈一般由外殼、引爆系統、化學炸葯、反射層、核裝料和中子源等部分組成。引爆系統用來引爆化學炸葯。化學炸葯用來壓攏或壓緊核裝料。反射層由鈹或鈾-238構成,後者不僅能反射中子,減少中子的漏失,而且由於密度較大,還能起到護持器的作用。原子彈的核裝料主要是鈾-235和鈈-239。鈈—239 在中子轟擊下發生裂變的幾率比鈾 —235大,裂變後放出的中子也較多,因此,用它作核裝料對於提高武器的比威力和小型化較為有利。為了觸發鏈式反應,核武器中還必須有中子源及時提供「點火」中子。 1939年10月,美國總統羅斯福批准原子彈研製計劃。1945年,美國製造出三顆原子彈,一顆用於試驗,其餘兩顆分別投放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此後,前蘇聯、英國、法國、中國分別於 1949年 8月、1952年10月、1960年 2月和1964年10月爆炸了各自的第一顆原子彈,印度也於 1974年 5月爆炸了它的第一個核裝置。

威力無比的氫彈 氫彈是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等輕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果的武器,是核武器的一種,又稱聚變彈或熱核彈。 1952年,美國進行了世界上首次氫彈原理試驗,爆炸當量達1000萬噸以上。由於當時採用的是液態氘作熱核裝料,該裝置連同冷卻系統重達65噸,根本無法作為武器使用。這種氫彈稱濕式氫彈。後來採用氘化理—6作熱核裝料,體積大大減小。常溫下氘化鋰—6為固態,所以這種氫彈稱為乾式氫彈。 氘、氚氫原子核的聚變反應的先決條件是需幾千萬度的高溫。目前這種高溫條件只能由原子彈爆炸來提供,因此原子彈在氫彈中起著「扳機」和點火器的作用。 一般氫彈多以鈾— 238作殼體。聚變反應產生大量的高能中子能引起鈾—238核裂變反 應,釋放出大量能量,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當量並降低成本。這種彈稱三相氫彈或氫鈾彈,它的放射性沾染很強,所以稱作「骯臟氫彈」。 繼美國1952年試驗氫彈以後,前蘇聯於1953年試驗了氫彈。英國、中國、法國也於50年代和 60年代相繼進行了氫彈試驗。 目前,氫彈向三個方向發展:當量可調和小型化;提高突防能力、生存能力和安全性能;研製能增強或減弱某種殺傷破壞因素的各種特殊性能的氫彈,如感生輻射彈、電磁脈沖彈等。

增強輻射的中子彈 中子彈曾經喧囂一時,有干凈的核武器、加強輻射彈等稱號。其實它只是以高能中心輻射為主要殺傷因素的低當量小型氫彈。中子彈加強了中子輻射而相對減弱了沖擊波、光輻射和放射性沾染等效應。 據試驗得知,一枚1000噸當量的中子彈,其瞬時輻射對坦克乘員的殺傷半徑相當於一枚 10000噸當量的普通裂變彈,但由於其當量只有10000的 1/10,沖擊波破壞半徑將減少一半多。顯然,中子彈是一種有效的反坦克武器。 中子彈以氘和氚作聚變材料,以便得到較大的中子產額。它不像氫彈那樣採用鈾-238外殼,因為那樣會造成裂變產物的能量釋放。中子彈的裂變聚變比較小,也就是說裂變扳機小,從而放射性沉降少。中子彈的另一個重要特點為當量低,一般是一兩噸,因為只有在當量小於2000噸時,中子彈的輻射殺傷半徑才會大大超過沖擊波。 中子彈的方案早在50年代末便由美國核武器專家柯恩提出,但直到70年代才研製成功。1981年,里根總統批准生產中子彈,並將其存儲在美國本土。此後,法國又研製和試驗成功了中子彈,而尚未做出是否生產和部署的決定。前蘇聯也宣布自己曾對中子彈進行過試驗。 中子彈由於加強了只對人員、動物有殺傷效應的中子輻射,而減弱了對附近建築物起破壞作用的光輻射和沖擊波,因而可以將敵人殺傷殺死,而又獲得完好的器材裝備。

核武器中最「骯臟」的氫彈----三相彈 三相彈亦稱氫鈾彈。它是在氫彈熱核裝料的外麵包上一個鈾-238外殼,構成所謂變—聚變—裂變的三相式氫彈。這種氫彈的反應過程大致是:原子彈爆炸產生高溫並放出大量中子,這些中子與氘化鋰-6中的鋰-6發生核反應,生成氘,氘同氚的聚變反應放出14兆電子伏的高能中子,這些高能中子進一步引起鈾-238外殼裂變,並釋放出巨大能量。 在反應釋放的總能量中,裂變、聚變各佔一半左右。由於大量使用鈾-238,不僅提高了爆炸威力,也降低了成本。隨之而來的是三相彈爆炸後放射性裂變物的污染特別嚴重。故三相彈又被稱為「骯臟」的氫彈。

地下工事的剋星----鑽地核彈 長期以來,地下工事曾是領率機關的指揮部、隱蔽所,在地下隱蔽所可以安全地指揮作戰, 絲毫不會受到炮火和空襲的傷害。 而現在,鑽地核彈的出現,使地下工事受到空前的威脅。 所謂鑽地核彈就是一種攜帶核彈頭鑽入地下深入進行爆炸的武器裝置,鑽地核彈在地下爆炸、產生的沖擊波能有效地破壞已經加固處理的各種類型的指揮中心、導彈發射井等軍事設施或控制部門。 鑽地核彈還能起到核地雷的作用,給敵人行動造成障礙,遲滯敵方行動速度。但又不需人工埋設。 鑽地核彈爆炸時,放射性沉降減少,地面輻射也相應減少。鑽地核彈一般由導彈或飛機投擲,也可用大炮發射。鑽地核彈的鑽地深度可達幾十米。目前,美國不但繼續研究戰術鑽地核彈,而且還研究具有戰略意義的鑽地核彈。

用於實戰的核航彈 裝有核裝置的炸彈稱為核航彈。這種航彈通常由戰略轟炸機或戰術轟炸機運抵目標上空投擲。 現代核航彈一般裝有降落傘,以便減緩下落速度和提高命中精度。1945年 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先後投放的兩顆原子彈,是最早使用的核航彈,同時也是直至目前在實際作戰中僅有的核航彈作戰的兩個戰例。 美國目前裝備有 5種類型核航彈。核航彈是美國核武庫中的重要武器。美國核武庫中的核航彈 在核武庫中,核航彈佔有重要地位。首次核襲擊就是從核航彈開始的。 核航彈是裝有核裝置的炸彈,通常由戰略轟炸機或戰術轟炸機運到目標上空投擲。現代核航彈一般裝有降落傘,以便減緩下落速度和提高命中精度。 美國B-28核航彈是美軍最早的一種大當量核航彈。50年代末裝備使用。這種航彈長約4.32米,直徑約50厘米,重約 952千克,有多種改進型。主要用於破壞重要的工業設施和加固的軍事目標。它部署了約1200枚,可用B-52、B-1B及具有雙重作戰能力的 A-4、A-6、A-7和F-100等戰術飛機運載,現已退役。 美國B-43核航彈是美軍戰略和戰區兼用的核航彈。它共有 5種當量,最小為 2萬噸,最大為 100萬噸。彈長約 4米,直徑約46厘米,重量為 900千克。1961年開始部署,現代在服役,共部署有2000枚,可由B-52、FB-111等飛機運載。 美國B-61核航彈是美國的一種多用途航彈。這種航彈有 7種型號,其中60年代末裝備的B-61-1型為戰略核航彈,重 322.7千克,當量90萬噸,投彈高度500米;另6種均為不同威力級別的戰區核航彈,彈長361 厘米,直徑34厘米,重 300餘千克。在10萬噸~50萬噸當量范圍內設有4種當量。 美國共部署B-61核航彈約3000枚,凡能運載核航彈的美國戰略和戰術飛機均可使用。

守土戍邊的核地雷 在一群群功能、大小以及性質不同的地雷中,核地雷堪稱老大,成為地雷之王。 以核材料為裝葯的地雷稱核地雷,也稱核爆破裝置或原子爆破雷。核地雷是一種戰術核武器。目前美國裝備的有兩種,即中型核爆破裝置和特種核爆破裝置。 中型核爆破裝置的核地雷其爆炸當量為0.1萬噸~1.5萬噸,地雷重約 181千克,可埋在地下建築物和隧道內或橋梁和水壩上,利用定時器或遙控指令引爆。這種核地雷主要用於阻撓敵軍行動。特種核爆破裝置的特種核地雷,其特點是當量小於1000噸,重量約68千克。這種小型核地雷可由特種部隊或別動隊隨身攜帶,能潛入敵後埋設以摧毀敵後的機場、指揮所、運輸站、通信點及工業基地和油料供應系統關鍵設施,從而影響敵軍戰鬥力,降低其士*氣。 特別小型的特種核地雷是核恐怖手段之一,即使在和平時期,也要特別加以防範。

在水中游向目標的核魚雷 核魚雷是帶有核戰斗部的魚雷。它由潛艇攜帶,用於攻擊水面大型艦艇、艦隊、商船隊和潛水艇等。有時也可用於港口、基地和大型海岸工程的攻擊。 核魚雷一般裝有定時引信、碰撞引信和磁性引信,以確保攻擊的可靠性。在一般作戰中很少使用核魚雷,其原因是發射核魚雷的運載工具艦船要與目標接近,因為核魚雷航程較短、威力大,所以近距離攻擊能使自己的艦船受影響,不如使用其它武器更為方便、安全。

反潛武器中的精品----深水核炸彈 將核彈頭裝在炸彈上,專門用來攻擊潛艇等水下目標的炸彈稱為深水核炸彈。深水核炸彈裝有水壓引信,當炸彈下潛到預定深度,水壓引信接通電源,使核彈頭在水下爆炸,靠強大的水中沖擊波摧毀潛艇。 一枚萬噸級當量的核彈在水下爆炸,可將相距 1千米內的潛艇擊沉或使其嚴重損壞。深水核炸彈由反潛飛機或直升機攜帶,艦艇的反潛火箭發送,也可裝在攻擊型潛艇上,通過魚雷管發射,它是反潛武器中的一種有效的武器。

美國核武庫的的核炮彈 美國核武庫中除核導彈、核航彈外,還有核炮彈。核炮彈是用火炮發射的裝有核裝料的炮彈。核炮彈體積小,威力一般為幾百噸到 1萬噸當量,常作為戰術武器使用,主要用來打擊機場、橋梁、部隊集結地和集群坦克等目標。美國裝備的火炮口徑有155毫米、203毫米和280 毫米的榴彈炮和加農炮,它們可發射核炮彈,前蘇聯也有可發射核炮彈的火炮。 美國裝備 203 毫米火炮的增強輻射型核炮彈為W-79 核炮彈。有W-79-1、W-79-2和W-79-3等三種改進型號,當量為 800噸~2000噸。炮彈裝定有密碼鎖和指令失靈系統,安全性較好。其中W-79-3型為中子彈裝置,採用該裝置的炮彈重約55千克。W-79核炮彈於1981年開始部署。 美國裝備 155毫米大炮的炮彈核彈頭為W-82核彈頭。該核彈頭長約87厘米,直徑約15厘米,重約43千克。當量小於2000噸。其主要特點是彈頭採用部件組裝,易於在野外按需要將裝葯改裝成加強輻射彈頭。1986年裝備部隊。 在現今的 W系列中尚有W-85核彈頭和W-86核彈頭。它們原本都是為潘興Ⅱ號遠程戰區彈道導彈發展的核彈頭。W-85核彈頭是 B61-4核航彈和W-70、W-80核彈頭的改進型。長約 106厘米,直徑32厘米,當量可調,有低於 1千噸、1萬噸~2萬噸和 5千噸~ 5萬噸三個檔次。核彈採用密碼鎖定,首先需打開密碼鎖, 然後解除彈頭保險, 導彈點火也有密碼,彈頭爆炸需多方解除保險才可運作。 W-86核彈頭是潘興Ⅱ號導彈配屬的單一當量的鑽地核彈頭。1976年開始研製,設想遠距離發射,彈頭將鑽入相當於九層樓房高的地下深處爆炸,以摧毀敵方硬目標、點目標和地下軍事領率機關。使其破壞程度達到最大、放射性沉降物最少,但由於潘興導彈任務變化,此W-86鑽地核彈頭的研製便擱淺下來。

閱讀全文

與印度氫彈有什麼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出境要多少人民幣 瀏覽:157
泰國匯款多久到中國 瀏覽:595
義大利買的東西到哪裡去退 瀏覽:330
韓國的700元是中國的多少錢 瀏覽:856
和印度建交多少周年 瀏覽:675
中國哪裡離大陸近 瀏覽:465
伊朗和美國到底怎麼啊 瀏覽:422
越南說木棉花開的地方指哪裡 瀏覽:11
越南語你幾歲怎麼讀 瀏覽:798
印尼有什麼注意的 瀏覽:560
伊朗雪山的海拔高度是多少米 瀏覽:603
義大利和歐洲哪個球隊厲害 瀏覽:90
微波爐怎麼煮義大利面 瀏覽:188
越南語有哪些國家用 瀏覽:193
印度怎麼那麼多宗教 瀏覽:389
印度咖喱面怎麼吃 瀏覽:821
中國疫情核酸檢測多少人 瀏覽:270
伊朗為什麼發射第一顆衛星 瀏覽:489
印度怎麼評價中國跳印度舞 瀏覽:449
英國普利茅斯疫情怎麼樣 瀏覽: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