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怎麼那麼多宗教

印度怎麼那麼多宗教

發布時間:2024-06-29 23:57:55

① 印度歷史為什麼會產生很多本土宗教

印度宗教繁多,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一般認為,印度宗教肇始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開始的吠陀文明時期,這一時期的吠陀教是印度宗教的濫觴。但根據考古和印度教的實際情況看,我們不能無視公元前3000年前後開始的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這一時期。實際上,印度宗教特別是印度教中的諸多因素與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有著不可忽視的淵源關系,而與吠陀文明卻牽扯不大。可以肯定,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和吠陀文明時期的吠陀教信仰同是印度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的源泉,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印度宗教史的上限時期應該是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而非吠陀文明時期。

就歷史分期而言,將整個印度宗教史分為五個時期比較科學。第一個時期為「初期」,開始於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上限時間,即公元前3000年前後,結束於印度列國時期,即佛教、耆那教產生的公元前6世紀前後。這一時期實際上是印度宗教特別是印度教的產生和前期發展階段:首先,印度教的兩大源頭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和吠陀文明時期的吠陀教都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達到了各自相對成熟的階段。其次,這兩大源頭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開始由獨立發展走上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道路,從而形成婆羅門教,使印度次大陸上的宗教具有了某種「統一」形式。第三,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得到確立並強化,逐漸走向反動,成為社會發展的障礙,為佛教、耆那教及其他思潮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條件和環境。

「初期」又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公元前3000年前後至公元前1500年前後)、吠陀文明時期(公元前1500年前後至公元前1000年前後)和婆羅門教文明時期(公元前1000年前後至公元前6世紀前後)[2]。

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印度宗教產生並逐漸形成,其信仰主體是印度土著人,通常認為是現在居住在南印度的達羅毗荼人的祖先。雖然目前我們還不能十分清楚地描述出當時的宗教狀況,但從考古發掘物和遺跡可以斷定當時的宗教具有這樣幾方面的特色:其一,當時似乎盛行一種萬物有靈論的原始宗教。人們崇拜石頭、樹木和獸類等,認為它們是善良的或邪惡的精靈的依附物,具有靈性和某種能力甚至神力。這充分表現在印度河印章上,印章上「反復出現的公牛形象和怪誕多頭或身首相異的動物形象幾乎可以肯定是宗教象徵。」[3]在印度河印章上,牛的種類最多,有公牛、牛、水牛和野牛等,這說明牛在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人的心目中地位不同一般。印度教徒對牛的特別眷顧、視牛為神的宗教習俗也許與這時期的信仰不無聯系。其二,對「女神」的崇拜似乎很流行。在對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有大量的赤陶質「女神」像。這些造像臀部寬大,乳房飽滿,戴有很多飾品。這是早期印度人理想中的女性美形象,並為後人甚至現代印度人所推崇。印度河印章上也有不少女人像,其中有個圖像是從一個女人的肚子里長出一顆植物,很可能是崇拜象徵豐產的大地女神。這種對「女神」崇拜的現象與後來印度教的薩克蒂崇拜(Sakti,即性力崇拜)在基本概念上似乎是一樣的,即相信女性的生殖能力是萬物的本源。這很可能就是性力崇拜的最早源頭。其三,與「女神」崇拜有某種對應性質的「林伽」(Linga,即男性生殖器)崇拜也是當時的一種非常明顯的宗教習俗。考古學家除在文明遺址中發現了不少酷似濕婆林伽的石頭斷片外,還發現了一個用石灰石雕刻的不完整的男性軀干像,其身體扭曲的姿勢使人聯想起印度教濕婆大神的造像。該雕像的兩腿連接處有一個頗大的空洞,這說明它曾有過一個豎起的巨大的陰莖。這些表明,當時林伽崇拜已經存在,而且為後世的印度教文明所繼承下來。其四,濕婆神崇拜已經存在。在一枚印度河印章上,一個男性修行者端坐中央,似乎正在修煉瑜伽或禪定,形象具有後來印度教神像的風采。該修行者有一個正面和兩個側面的三面看得見的臉,頭上戴著碩大的牛角形頭飾,給整個形象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彩,使人想起濕婆大神的瑜伽行者形象和三頭形標記。修行者的寶座周圍圍繞著不同的動物,這與濕婆大神的「百獸之王」或「獸主」的稱號也不謀而合。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已經比較成熟,可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

吠陀文明時期的宗教習慣上被稱為吠陀教,其主人是從南俄歐亞草原上遷徙而來的雅利安人,史稱印度雅利安人。在雅利安人大批進入印度次大陸之前,由於自然條件惡化、人口增多而物質資源匱乏引起內亂等原因,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逐漸衰落;遭到雅利安人侵略後,這一文明更是一蹶不振,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印度雅利安人文明即吠陀文明由此成為印度文明的主旋律,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也讓位於吠陀教,成為非主流信仰即民間土著人的信仰。吠陀教有兩大特點:第一,多神崇拜,有泛神傾向。從某種角度說,吠陀教的聖典《梨俱吠陀》實際上就是一部頌神詩歌集。對雅利安人而言,幾乎所有可見和不可見的東西都是神。這些神要麼是自然現象的化身,如太陽神蘇利耶、火神阿耆尼等,要麼是社會現象的寫照,如人間軍事統帥神話化的戰神兼雷神因陀羅、人間統治者神話化的神王伐樓那、人間暴君神話化的天國野豬樓陀羅、人類父母神話化的陰陽對偶神天空神提奧和大地女神普利提維等等。這實際上是一種心理神話化的體現。與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相比,吠陀教的神靈信仰基本上已經成熟,絕大多數神靈有了相對穩定的說法,他們的名稱、職責以及優缺點等都很清楚,信徒們(雅利安人)也已知道向他們獻什麼和求什麼。僅從對單個神靈的信仰上來說,這近乎一種現代的信仰模式。第二,盛行祭祀之風。有證據顯示,雅利安人的祭祀之風由來已久,在進入印度前就有此習俗。到印度以後,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物質的豐富,這一習俗得到發揚光大,祭神和獻祭規模盛大,被用於多種活動中,如頌神獻祭、財產再分配、國王灌頂、生老病死及婚喪嫁娶等等。雅利安人把祭祀活動看作是部落和國家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和標志,尤其是部落首領或國王可以通過祭祀活動向人們顯示自己的重要性,進而得到人們的擁護和愛戴。對婆羅門祭司而言,他們在祭祀活動中「呼風喚雨」、「與神靈對話」,由此獲得所有人包括國王、貴族等重要人物的肯定和崇拜,並且得到「布施」,成為富有的有產者。

婆羅門教文明時期的宗教自然是婆羅門教[4]。經過吠陀文明時期的碰撞和沖突之後,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信仰即當時的民間土著人信仰和吠陀教信仰在這一時期逐漸合流,相互融合而形成婆羅門教。從某種意義上說,「四吠陀」中的前「三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主要是吠陀教的,而第四吠陀《阿達婆吠陀》則主要是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時期的宗教的。不過,在「梵書」、「森林書」和「奧義書」中,特別是在「奧義書」中,兩者就完全合而為一了。在這一時期,後世印度教的主要信仰如「梵我同一」論、「業報輪回」論和「精神解脫」論等已經形成,種姓制度和人生四行期說已經成熟,三大主神系統也已初具規模。最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種姓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婆羅門教的 「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形成並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社會規范和道德准則。根據三大綱領的規定,「吠陀」經典是最神聖的,是最高神賜予人世的啟示和真言;但只有婆羅門種姓的人才能研究這些經典,也只有他們才有傳授這些神啟和真言的資格和權利。「祭祀」是萬能的,可以滿足人們的各種願望,但只有婆羅門種姓的人才能做祭司,他們通過祭祀儀式與神溝通,以實現主祭者的目的。在四種姓中,婆羅門種姓由大神的口生出,是最聖潔的種姓,「是人間的神」[5]。因此,就三大綱領的實質而論,「婆羅門至上」是核心,「吠陀天啟」和「祭祀萬能」是為「婆羅門至上」服務的。�

印度宗教史的第二個時期即「古代時期」開始於公元前6世紀前後,結束於公元7世紀前後,前後經歷一千多年。這一時期包括印度歷史上的「列國時期」(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割據時期」(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時期」(公元4世紀至7世紀)。

列國時代是古代印度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轉折時代。據佛教和耆那教文獻記載,當時有十六大國[6],所以這個時期也被稱為「十六國時期」。在這個時期,恆河流域逐漸取代印度河流域,成為印度次大陸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各大部落相繼過渡到國家階段,城市和國家普遍興起。這時期,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三大綱領走向腐敗,成為社會發展的強大阻力,引發了社會思想領域的大變革。順應這一潮流,佛教、耆那教和其它反婆羅門教的思潮相繼出現,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百家爭鳴」景象應運而生。與中國的「百家爭鳴」相似,當時印度的社會活動家和思想家懷著拯救社會拯救人類的宏大志向,積極進取,努力尋求正確的人生之路。不過,兩者又有著質的差別,印度的百家大多是宗教的、出世的,而中國的百家則大多是世俗的、入世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身處第二第三種姓,印度的剎帝利和吠舍兩大種姓對這種變化是抱著接受和歡迎的態度的,這是婆羅門教失勢和佛教、耆那教等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條件。

公元前4世紀初期,孔雀王朝誕生[7]。這是印度歷史上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其疆域遼闊,東起布拉馬普特拉河,西至阿拉伯海,西北包括阿富汗的大部分地區,南抵佩內爾河。這對印度宗教、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印度次大陸在宗教、文化方面第一次實現了某種統一。在這一時期,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迅速向南向西傳播,與當地文化融合,紮下根來。孔雀王朝是印度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其第三代皇帝阿育王重視佛教,推崇佛法。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佛教發生了分裂,進入部派佛教階段。不過,統治者採取的是宗教兼容政策,在佛教得到大發展的同時,印度教、耆那教等並沒有受到排斥。由於過於偏重苦行,耆那教有所發展,但速度不快。對印度教來說,這是一個反思的時期,體現其重要教義的兩大史詩開始產生。在史詩中,婆羅門一改「婆羅門至上」的宣傳手法,對剎帝利種姓歌功頌德,希望以此獲得國王、貴族等的支持,伺機復興婆羅門教。另外,種姓制度也在發生變化,「瓦爾納制」逐漸演化成為「賈蒂制」,亞種姓大量出現。

孔雀王朝以後,印度次大陸步入割據時代。在這一時期,諸國並起,王朝更迭頻繁,巽加王朝、甘婆王朝、薩塔瓦哈納王朝、羯陵伽、西薩特拉普和貴霜王朝等是先後出現的比較著名的國家。這些國家有的信奉婆羅門教,如巽加王朝和薩塔瓦哈納王朝等,有的信奉佛教,如貴霜王朝等。不過,絕大多統治者採取的是宗教寬容政策,他們在偏重一教的同時並不排斥其他宗教。總體說來,婆羅門教在這一時期有所抬頭,奪回了不少失地。其經典兩大史詩最終形成,宗教法規《摩奴法論》等產生並成書,正統六派哲學也已基本定型。婆羅門教由純粹的婆羅門種姓的宗教逐漸變成了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高等種姓的共同宗教,實力大大增強。佛教雖然失去了全國性的地位,但在南印度和西北印度等地區仍受到統治者推崇。在這一時期,受婆羅門教等印度本土思想的影響,印度佛教開始過渡到大乘佛教階段,向「印度教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笈多王朝是印度歷史上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其統治者大多信奉印度教。這一時期是婆羅門教復興的最為關鍵的時期,它為中世紀印度教的改革和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條件。佛教在這一時期繼續自己的「印度教化」進程,為進一步「融入」印度教做准備;同時,佛教開始了學院式佛教和民間佛教相脫離的發展模式,一方面佛學水平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佛教學者和大和尚等越來越脫離普通信眾。

印度的中世紀與歐洲的中世紀不盡相同[8],始於公元7世紀,終於18世紀中期[9],也是印度宗教發展史上的第三個時期。在這一時期,印度佛教消亡;錫克教產生;婆羅門教演變成為新婆羅門教即印度教,其「往世書」形成、三大教派定型;伊斯蘭教進入並成為印度的重要宗教之一。根據印度社會歷史的實際情況,筆者把這一時期分成前中世紀和後中世紀兩個時期,分界線是公元13世紀初(1206年),即伊斯蘭教德里蘇丹國成立的時間。

在前中世紀時期,印度次大陸實際上分成了兩個部分:北方遭到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的持續侵略,結果是伊斯蘭教進入了印度,伊斯蘭教政權在印度建立起來。在南印度,印度教帕克蒂運動[10]興起,運動主體主要是下層首陀羅種姓群體;運動目的有二,一是反對在南印度統治上層有一定實力的佛教和耆那教勢力,二是提升自己的宗教地位,特別是爭取虔信印度教神靈和進入寺廟膜拜神靈的權利。由於婆羅門種姓在南印度實力較弱,他們也積極參與了這一運動。由此,在高種姓和低種姓的共同努力下,佛教和耆那教節節敗退,南印度逐漸為婆羅門教所佔領。這時期,印度教出現了幾個偉大的改革家,如商揭羅師徒和羅摩奴等,他們在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內容後對印度教進行了革新,使印度教由婆羅門教階段正式過渡到印度教階段。佛教在北印度的遭遇更為不幸,遭到了伊斯蘭教侵略者的沉重打擊。此外,自7世紀始,印度佛教開始密教化進程,與印度教的某些派別更為接近,印度教色彩更為濃厚;同時,佛學與普通信眾的距離也更為擴大。這樣,至公元13世紀初,印度佛教在伊斯蘭教侵略者的重創下,開始在印度次大陸銷聲匿跡,為印度教所吸納,融入印度教,回歸母體。

到了後中世紀時期,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成為印度次大陸上最有影響的兩大宗教。德里蘇丹國及其後繼者莫卧兒王朝都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將領土伊斯蘭化是其統治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統治者以武力、政權和稅收等作為工具強力傳播伊斯蘭教的同時,在伊斯蘭教蘇非派大師們的努力下,蘇非運動在民間以和平手段在這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兩種宗教之間的沖突,為雙方的融合與和平相處做出了努力,並取得了成功。這時期印度教帕克蒂運動也在整個印度次大陸開展起來,出現了更多的宗教家,如摩陀伐、瓦拉帕、耆坦亞、蘇爾達斯、羅摩難陀、杜勒西達斯、格比爾達斯等等。與前中世紀時期不同的是,與伊斯蘭教抗衡、保護印度教地盤成為這一時期印度教帕克蒂運動的第一大任務。這些印度教大師不僅使印度教成功地抗衡了伊斯蘭教,還對印度教進行了改革,使印度教具有了更為「現代」的內容,為印度教在近現代時期的發展做了必要的准備。同是在這一時期,原為印度教帕克蒂運動派別之一的那納克派脫穎而出,形成錫克教,那納克師尊成為其第一任祖師。自第六任祖師哈爾·哥賓德開始,迫於社會現實的壓力,為適應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錫克教逐漸走上了尚武的道路。

17世紀初期,基督教文明被西方商人引入印度。一百多年以後,即18世紀中期開始,這一文明開始了大規模的槍炮攻勢(以1757年的普拉希戰役為起點),印度文明和印度宗教面臨著新的威脅。自此直到1947年印度獨立的時期是印度宗教發展史上的第四個時期,即「近現代時期」。應該指出的是,經過數百年的斗爭和融合,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基本上適應了共生共存的社會環境。再者,佛教早已消亡,耆那教業已式微,在這幾百年中,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近現代印度文化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頗具特色的南亞伊斯蘭教文化。由此,印度教文明和南亞伊斯蘭教文明共同面對來自西方的威脅,兩教信徒在與西方的抗爭中多次用一種聲音說話,用一種姿態表達印度的不滿。在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中,印度教徒和印度穆斯林並肩戰斗,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者的囂張氣焰。大起義失敗以後,英國女王成為印度女皇,印度正式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在這以後的近一百年裡,印度諸宗教在共同爭取印度獨立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現代化轉型。印度教先後出現了羅姆·摩罕·羅易、達耶難陀·娑羅室伐底、羅摩克里希那、辨喜、提拉克、奧羅賓多·高士、甘地、泰戈爾等大師,他們與時俱進,對印度教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改革,使之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新時期的宗教。伊斯蘭教同樣出現了不少宗教哲學大師,莫卧兒王朝的皇帝阿克巴對伊斯蘭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之後又出現了賽義德·阿赫默德·汗和伊克巴爾等人,他們為伊斯蘭教在南亞次大陸的發展和現代化做出了重要貢獻,使之獲得了新生。從此,印度教和南亞伊斯蘭教與普通信徒的距離更為接近,與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也更為密切。這一時期前半期,在蘭季特·辛格的領導下,政教合一的錫克教國家在旁遮普地區盛極一時。19世紀中期,英國佔領旁遮普,錫克教國家滅亡。但作為一個有影響的宗教,錫克教繼續發展,仍然是旁遮普地區最大的宗教。

1947年,印度獲得了完全獨立,但印巴分治卻給次大陸人民帶來了永遠的傷害。原來的印度宗教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三個國家:印度教和錫克教主要在印度發展;伊斯蘭教在三個國家並行發展,但以巴基斯坦為中心。就地域層面來看,各種宗教的印度次大陸特色或南亞色彩絲毫不減,相互間如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印度教和錫克教之間雖時有爭斗,但各方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成功地與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聯系了起來,成為社會建設的原動力之一。這是印度宗教在當代時期的基本狀況。

綜上所述,印度宗教史可分為以下五個時期:�

一、 初期的印度宗教(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6世紀)�

二、 古代的印度宗教(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7世紀)�

三、 中世紀的印度宗教(7世紀至18世紀中期)�

四、近現代的印度宗教(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

五、當代的印度宗教(20世紀中期以後)

② 為什麼印度的宗教色彩如此濃厚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直到現在,絕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篤信宗教。宗教與印度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深入到印度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印度,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是工廠,還是學校,從幾歲、十幾歲的兒童,到幾十歲的老翁,他們同你交談之間,一定會問"你信什麼教?"當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時,許多人甚至青年學生都會感到驚奇,和不可思議。在印度,可以說處處有神廟,村村有神池。在一些地區,街上的行人路過一座神廟,便會停下來,轉身跨進廟門,舉手擊幾下吊著的小銅鍾,然後在一個容器里放一些錢,接著雙手合十,閉上眼睛,祈禱片刻。之後再繼續趕路。前邊若再遇到一座神廟,又會重復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廟內或路邊的廟中,總有不少信徒赤腳盤腿席地而坐,全神貫注地聽祭司向他們講述各種神話故事。
由於印度是個宗教盛行的國家,宗教在人們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來,宗教至關重要,認為沒有宗教就沒有生活,這種思想體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人們信仰宗教,按宗教教義行事。絕大多數人從早到晚,從生到死,一舉一動,無不與宗教聯系起來。

③ 古印度為什麼可以產生這么多的宗教

古印度人的智慧與中國古人的智慧相似,產生了許多哲學派別,只是後來的演化與中國不同。
古印度的哲學向宗教方向發展了,於是產生了許多宗教;
古代中國的哲學向學術方向發展,於是產生了諸子百家。

④ 印度人為什麼對宗教如此痴迷,具體有那些宗教

這是歷史原因,一直盛行婆羅門教。

⑤ 為什麼印度宗教很發達,中國卻沒有一種國教,根本原因是什麼

但凡宗教發達的地方,它的信仰都與政治有著緊密的聯系。比如基督教,歷史上統治過歐洲很長時間,伊斯蘭教,曾建立過跨亞非歐的國家,至今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也與宗教沖突有一定關系。印度占統治地位的是印度教,其教義劃分的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階層,現代印度甚至還殘留對低等種姓階層的歧視。中國自秦朝建立,便以法家嚴刑峻法來統治國家,秦二世而亡以後,漢吸取教訓,以儒家為表,法家為里,剛柔並濟。此後中國兩千多年,歷朝歷代,這套外儒內法,或稱陽儒陰法的體系都沒有大的變動。所以中國從沒有一個宗教建立統治的時期,歷代統治者也決不允許宗教凌駕於皇權之上。要說有國教,也只有「儒教」,但新文化運動之後,雖說它有積極作用,但中國的傳統文化無疑也遭到一次割裂,後來又有十年動亂,儒家的影響力又消減了許多。所以中國沒有國教。

⑥ 印度宗教之多被稱為宗教博物館,為何信教之人如此之多

印度的宗教繁多,大家都知道,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這句話是一點也不為過的,印度國人認為,沒有了宗教,就等於是寒冷的黑夜,或者是硝煙彌漫的天空。印度國人的本心就崇尚宗教,信仰宗教。

印度教由婆羅門教,佛教,耆那教的教義演變成為今天印度教,並且,頭巾帽也是印度教的傳承,上至老人,下至孩童,無一人例外,由此可見,印度國人對於宗教的虔誠信奉,可見一斑。

閱讀全文

與印度怎麼那麼多宗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國家博物館附近哪裡吃烤鴨 瀏覽:737
中國讀研多久可以畢業 瀏覽:88
中國最好的啤酒是哪個牌子 瀏覽:270
伊朗為什麼核武器 瀏覽:212
義大利面什麼黃油 瀏覽:596
中國多少社區 瀏覽:976
為什麼中國不怕美國制裁進口伊朗石油 瀏覽:959
越南捐贈了多少個口罩 瀏覽:308
中國文明需要多久去感悟 瀏覽:654
寮國的索拉非尼和印度的哪個好 瀏覽:262
越南沙金怎麼保持不黑 瀏覽:581
越南旅遊住哪裡比較方便 瀏覽:211
去伊朗要多少錢一克 瀏覽:36
中國新歌聲怎麼報名 瀏覽:412
越南人喝什麼比較好 瀏覽:879
中國銀行如何購匯 瀏覽:776
義大利語杏怎麼寫 瀏覽:992
義大利國家可以用哪些詞形容 瀏覽:663
英國怎麼有那麼多兵力統治殖民地 瀏覽:567
伊朗人喜歡用什麼軟體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