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國內有分裂勢力嗎
印度國內有分裂勢力。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印度東北部地區那加蘭邦、米佐拉姆邦、阿薩姆邦分別爆發了分離主義暴亂。
印度東北部地區同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接壤,居住著加洛族、米佐族、梅泰族、米基爾族、卡西族以及阿薩姆族等少數民族和部落居民。
由於地理上遠離中央政府,經濟上發展緩慢,在錯綜復雜的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催化下,東北部地區不斷爆發各種騷亂和恐怖流血事件。
據印度媒體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0個大大小小的叛軍組織活躍在印度東北部地區。
有的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與打家劫舍的「山大王」無異。他們時常聯手襲擊當地軍警和政府,成為印度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
更讓印度不安的是,由於邊境管理不嚴,周邊鄰國成了這些叛軍的避風港。他們走私槍支和彈葯,在國外建立起大量武裝訓練營地。
每當印度政府軍進行大規模清剿時,他們就躲進國外的訓練營。政府軍撤走後,他們又回到印度進行各種恐怖活動。
(1)印度有多少分離組織擴展閱讀
印度打擊分裂勢力不手軟
為遏制搞分裂、鬧獨立的勢頭,穩定當地社會局勢,印度政府在東北部地區長期駐扎有幾十萬軍警。時至今日,外國人前往東北部地區旅遊觀光,還必須向印度內政部申請通行許可證。
1983年1月,印度中央政府出動20萬軍隊鎮壓阿薩姆邦的動亂。
1990年11月,印度中央政府再次調動8個陸軍旅圍剿「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抓獲2800名嫌疑犯。
1991年9月,印度中央政府又調集4.3萬正規軍,發起了為期3個月的「犀牛行動」,共逮捕了630名該組織骨幹成員,其領導核心的11人中有5人被擊斃或逮捕,3000名武裝分子繳槍投降。
但該組織主戰派流竄到不丹、緬甸等鄰國,與當地的恐怖分子勾結,不斷越境對印度進行襲擊。
Ⅱ 印度的政黨有哪些
主要政黨有國大黨、印度人民黨、民眾黨、印度共產黨、印度共產黨。
1、印度人民黨
印人黨全稱印度人民黨(BharatiyaJanataParty),成立於1980年,1996年成為印度議會第一大黨,並執政13天。1998年與其他地方政黨聯合,執掌聯邦政權。2004年敗給國大黨,2014重新奪回政權,並於2015年黨員已經破億,成為世界第一大黨。
印度人民黨的根源可溯及印度人民同盟〔BJS〕,一個1951年由慕克吉創立,當時是印度教准軍事團體「國民志願部隊」〔RSS〕的政治派別,鼓吹要依據印度教文化重建印度,並且呼籲組成一個強大的統一國家。
1977年,在瓦傑帕伊領導下,結合其他3個政黨組成人民黨,並掌握政權。但因黨派之爭與內部不和,政府於1979年7月垮台。在1980年重建並正式成立。
他們主要遵循印度教價值觀與整體人文主義,以印度教作為思想武器。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是遵循這一指導。在經濟方面實行較現實的政策,如經濟自由化政策和實行實用主義。教育上貫徹宗教主義。
2、印度國民大會黨
印度國民大會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簡稱印度國大黨或國大黨,成立於1885年,為印度現存歷史最長的政治組織,也是印度主要政黨之一。
1918年發生分裂為英迪拉派與社會主義派,英迪拉派脫離該黨,建立印度全國自由聯盟,1981年10月,印度選舉委員會承認國大黨(甘地派)為真正的國大黨。目前據稱有初級黨員3000萬、積極黨員150萬。
19世紀中葉,印度逐漸出現近代工業。英國當局對其採取扼殺策,實行殘酷的壓迫與掠奪,導致印度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和民族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高漲。為防止革命爆發,英國鎮壓工農運動,竭力說服印度上層社會和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立一個改良主義的政黨。
經過積極活動,成立改良主義政黨一事進展十分順利。1885年12月2日,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成立大會在孟買舉行,國大黨正式成立。
(2)印度有多少分離組織擴展閱讀
在印度大選期間,一組極簡主義的-通常是手工繪制的-標志和候選人的名字一起出現在電子投票機上,這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選舉。這些符號幫助數十個參政黨彼此區別開來,同時也使選民更容易在一個人口約四分之一是文盲的國家做出選擇。
盡管政黨符號代表價值觀或意識形態是很常見的,但印度的制度在一個重要方面有所不同:政黨必須從選舉官員控制的預先存在的名單中選擇,而不是自己設計徽標。
2019年3月11日,在印度新德里,一位穿著印地安國民大會(Inc)黨標志的服裝出席者
印度選舉委員會(ECI)目前擁有數千個符號庫。這些圖片代表了印度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堆輪胎和一部留聲機,到一輛自動人力車,甚至一名板球運動員。
締約方必須按偏好順序選擇三個符號,然後由ECI分配一個符號。一旦一個圖像被「預留」,它就不能被其他任何一方使用,讓新進入者從「可選擇」符號列表中挑選。
Ⅲ NSCN發起對抗印度是什麼來的
報道稱,1975年,在印度中央政府與「那加民族委員會」(NNC)簽署《錫隆協議》失敗後,NSCN(那加蘭邦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正式成立。
1980年,卡普朗(SS
Khaplang)、穆伊瓦、伊薩克創立了分離主義組織,多年來在那加蘭邦、以及曼尼普爾等邦內多個地區幾乎運作出平行政府,很快在印度東北部地區成為最
強組織之一。
組織是比不過國家的,不過影響還是有的。
Ⅳ 介紹下世界各國的民族分裂組織
斯里蘭卡:猛虎組織(The 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rm—LTTE)全稱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
成立於1972年,首領布拉巴卡蘭。猛虎組織是泰米爾人30多個反政府武裝組織中最大最活躍的一個。1975年以來與政府軍展開游擊戰。1994年8月,人民聯盟政府成立,決定與猛虎組織舉行和談,經過兩輪談判後,終於1995年1月3日,簽署停火協議,1月8日正式生效。1995年4月,該組織單方面撕毀協議,退出和談,雙方沖突再起。該組織現任領袖韋盧皮萊?普拉巴卡蘭,高級指揮官:維納亞加莫蒂?穆拉利塔蘭。
印度尼西亞:自由亞齊運動(武裝分裂主義組織) 成立於1976年,它要求在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端的亞齊特區成立一個伊斯蘭國家。1976年12月以來,雙方沖突已經造成1萬多人死亡,僅2003年一年就有1700人在沖突中喪生。
菲律賓: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National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餘件。該陣線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斗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共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里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游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一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一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菲最大穆斯林反政府民族武裝組織。1978年從摩洛民族解放陣線分離後建立。初期力量極小,90年代後逐步壯大,1996年9月摩洛民族解放陣線與政府簽署和平協議後,部分不願接受政府軍警整編的人員陸續加入,其力量大增。現有成員15400人,各式武器11300餘件。該陣線一直堅持分離主義武裝斗爭,主張在棉蘭老島建立一個獨立、嚴格的伊斯蘭國家。拉莫斯總統任內,與政府共進行了六輪低級別談判,但因雙方立場迥異而無實質進展。埃斯特拉達就任後,雙方於1998年8月簽署《關於推動棉蘭老和平進程協議》,9月,又簽署將各自前沿陣地部隊後撤5公里並實行停火的協議。但上述協議並未得到執行,武裝沖突時有發生。1999年,政府軍警部隊與摩伊游擊隊之間不斷發生沖突與交火,和談因菲參議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議》等因素一再延遲至10月才開始。雙方和談小組於12月就談判規則與程序達成一致,決定2000年1月開始正式談判。主席哈希姆?薩拉馬(Hashim Salamat)。
菲律賓共產黨(Communist Party of the Philippines) 1968年12月建立。1969年3月該黨建立了軍事組織——新人民軍,進行武裝斗爭,目標是奪取國家政權。該黨及其組織長期以來被政府宣布為非法,總書記何塞?西遜長期以來流亡在荷蘭。90年代以來,菲共內部矛盾不斷加深,1992年形成「抵制派」(列寧主義)和「效忠派」(親西遜派)。前者另成立菲工人革命黨。1994年,從新人民軍分裂出來的「亞歷斯?文加瑤派旅」與「抵制派」聯合。但西遜仍代表菲共主流。1986年8月,由該黨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與阿基諾政府舉行和談,11月達成停火協議。1987年2月協議到期後,雙方重開戰火。拉莫斯政府成立後,1992年9月,雙方在荷蘭海牙舉行了探索性會談。1997年,雙方在荷蘭重開和談。近年來,新人民軍嚴重受挫,1999年兵力約9400多人。1999年5月,菲共因菲參院批准《菲美訪問部隊協定》單方面終止和談進程,菲政府轉而使和談地方化,同時繼續對流亡海外的菲共主流派領導人敞開談判大門。6月菲總統發布政令,建立「全國和平論壇」,負責解決和談有關問題,制訂與和平進程有關的改革措施,下設「地方和平論壇」,在呂宋、維薩亞和棉蘭老負責建立政府與菲共地方組織間的聯系。
印度:阿薩姆邦聯合解放陣線,成立於1979年,以實施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暴力活動而著稱,其宗旨要把阿薩姆邦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主席:阿拉賓達?拉吉柯瓦。
另外,在印度還有幾個種族分離極端武裝組織(反政府武裝組織),它們是: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卡塔普爾解放組織和卡爾比國家志願軍。
尼泊爾:尼泊爾共產黨(毛澤東主義派),1996年2月發動「人民戰爭」,旨在推翻尼泊爾君主立憲政體,建立一個共和國。領袖普拉昌達(普什帕?卡邁勒?達哈爾)
緬甸:克倫民族聯盟。 該聯盟是緬甸獨立初最有實力的組織之一,他們領導的克倫民族解放軍兵力僅次於緬共人民軍。克倫民族聯盟還聯合了一些地方民族武裝組織並組成了「民族民主統一戰線」。1994年該聯盟中,信仰佛教和信仰基督教的人員發生矛盾和沖突,導至聯盟一分為二。一派是以波妙為首的基督教派繼續沿用「克倫民族聯盟」名稱。另一派改稱「克倫進步佛教協會」。1995年初,緬政府軍趁其內訌之機,向克倫民族聯盟發起了大規模進剿,一舉攻克其總部馬納普洛並佔領了其控制區。迫使該部轉移至緬泰邊境西線一帶開展游擊戰爭。
撣邦民族軍(亦稱撣邦軍)。 成立於1964年5月。1985年加入坤沙的蒙泰軍。1995年初其主席賽雷被坤沙暗害,同年5月撣族頭人甘約率部脫離坤沙的蒙泰軍另立山頭,重新組建「撣邦民族軍」。現主要活動於緬甸東枝以北的南蘭、板法、孟蓋和賴卡等地區。控制區面積510平方公里(不含游擊區),控制區人口4.5萬人,總兵力3200餘人,總部設在孟蓋,該部曾先後10多次與緬政府進行了談判,但均未能達成和解協議。
撣邦聯合革命軍。 成立於1960年,莫亨任首領。1985年該部與坤沙的蒙泰軍合並。1996年初,原莫亨歸部團長約色率2000餘人,脫離坤沙自立門戶,重新組成「撣邦聯合革命軍」。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該部現主要活動於景棟以南,邦弄以東地區,以及孟乃、蘭科、孟班、賽芒滾、萬達果、刀辛和孟裴等地。總兵力約5000餘人,編成756、757、758和759四個旅,總部設在景康(景統)。該部現仍繼續堅持反政府武裝斗爭。
羅興伽穆斯林團結陣線。 該陣線是緬甸若開邦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成立於1978年,同時建立了「羅興伽穆斯林游擊隊」,並在該邦的貌奪和布帝洞等地區建立了根據地。1991年緬政府對其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清剿,該部武裝和穆斯林難民大批逃往孟加拉國。外逃的穆斯林團結陣線仍繼續在孟加拉國堅持反緬政府的斗爭,並向伊斯蘭國家請求援助,現該陣線由昭鮑任主席,努爾?伊沙林任副主席,肖丁任總書記,武裝力量約3000餘人,總部設在孟加拉國境內。
坤沙余部和其他較小的民族武裝組織。 坤沙余部包括張維綱的自衛隊、麻哈三的佤民族解放軍、趙蘇來部、戴康部和明少本部等。總兵力約1萬人。其他較小的反政府組織還有若開民族解放軍、若開解放黨和欽族解放軍等。
佤邦聯合黨與佤邦聯合軍(MNSA)。 是1989年4月從緬共中部軍兵變後分離出來的,原名緬甸民族民主聯合黨。1989年11月改名為佤邦聯合黨。該黨領導的武裝稱「佤邦聯合軍」簡稱「佤聯軍」。佤聯軍控制區分南、北2部份。北部與中國接壤,面積1.7-1.8萬平方公里,人口40餘萬。南部與泰國和寮國相鄰,面積1.8-1.9萬平方公里,人口22萬。佤聯軍現已發展到3.5萬人,是緬甸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裝。現黨總書記趙尼萊,副總書記肖明亮、鮑有義。佤聯軍總司令鮑有祥,副總司令李自如、布萊康。總部設在幫康(原名邦桑)。南部指揮機關「行政事務管理部」設在萊三哨。部長魏學剛(兼南部軍區司令),書記鮑有義(兼南部軍區政委)。
克欽新民主軍(NDA)。 是1989年10月由緬甸共產黨101軍脫離緬共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6000平方公里,分為片馬、昔董、拖角和落空4個區,人口7萬餘人。武裝力量有軍隊500餘人,民兵1000餘人。主席兼司令丁英,副司令澤龍。總部設在板瓦。
新孟邦黨(NMSP)。 成立於1962年,由奈瑞景任主席,1980年黨內出現矛盾發生內訌,分成兩派。1987年兩派經過協商又重新統一。1993年-1995年該黨與緬政府舉行過4次和解談判。1995年6月雙方簽訂了政治和解協定。1998年以來,由於緬政府在孟族聚居區推行同化政策,新孟邦黨聲稱要中止與緬政府和平協定。現該黨總兵力7800餘人,各種武器8300餘件,總部設在耶羌帕。
撣東同盟軍(NDAA)。 是1989年4月由緬甸共產黨815軍區另立門戶的武裝組織。現控制區面積4950餘平方公里,分為小勐拉、南板和薩洛三個行政區。人口7.4萬人。總兵力3300人,主席兼司令林明賢,副司令蔣志明、羅常保。總部設在小勐拉。
果了同盟軍(MDNA)。 是1989年3月由緬甸共產黨東北軍區兵變另立山頭的武裝組織。1992年該部發生內訌,司令彭家聲和參謀長楊茂良大打出手,結果楊茂良驅出了彭家聲,任主席兼司令。1995年彭家聲又打回去,重任主席,其弟彭家富任司令,魏超仁任參謀長。現控制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2萬,武裝力量2700餘人。其中軍隊500餘人,總部設在老街。
撣邦軍(SSA)。 領導人色廷,兵力2100人,總部盛加。
克欽保衛軍(KDA)。 領導人木吐諾,兵力2000餘人,總部崗卡。
勃歐民族組織(PNO)。 領導人昂坎迪,兵力1400餘人,總部椒得龍。
崩龍邦解放軍(PSLA)。 領導人吳埃孟,兵力1400餘人,總部楠瑪都。
克洋民族保衛軍(KNG)。 領導人格巴耶邦,兵力80人,總部孟別。
克倫尼民族解放陣線(KNLF)。 領導人美桑達、吳吞覺,兵力1600餘人,總部霍雅。
新克洋邦黨(KPP)。 領導人吳瑞埃,吳丹梭奔,兵力150人,總部彬瀧。
撣幫各民族人民解放組織(SSNPLO)。 領導人吳達格雷,兵力3100人,總部瑙都。
克倫尼民族進步黨(KNPP)。 領導人昂丹雷、吳庫貼布佩,兵力7800人,總部多達瑪基。
若開共產黨(CPB)。 領導人沙吞吳,兵力300人,總部布帝洞。
寮國:寮國先後出現的武裝組織有民主救國組織、中立救國組織、獨立組織和民族聯合陣線等,目前仍在繼續活動的主要是民族聯合陣線(郎王寶軍事集團),他們一直得到美國和西方的支持和援助,經常在老中和老泰邊境地區進行武裝騷亂活動。
Ⅳ 印度有分裂勢力嗎
印度東北地區的阿薩姆省、阿魯納查省、那加蘭省、梅加拉雅省、曼尼坡省、米左拉姆省和特利普拉省七省,以及西北部的查謨暨喀什米爾省,雖然是印度境內自然風景最宜人的地區,但也是分離主義運動最活躍的地區,動亂頻仍,印度政府限制外人進入。
圖片附件: [印度行政區劃] 2005523154836833.gif (2007-5-21 05:01, 114.36 K)
圖片附件: 英國征服印度的殖民戰爭.jpg (2007-5-21 05:01, 153.96 K)
印度各民族分離勢力的建國區域和國旗
(一)克什米爾(地區)
圖片附件: AzadKashmir.gif (2007-4-16 10:59, 1.23 K)
圖片附件: IndianKashmir.gif (2007-4-16 10:59, 32.94 K)
位於印度西北部,毗鄰中國、巴基斯坦。主要民族為信奉伊斯蘭教的克什米爾族,謀求獨立的軍事組織有1989年建立的虔誠軍(LeT),領導人哈菲茲。目標爭取克什米爾獨立,經常製造連環爆炸。1989年建立的真主穆斯林游擊隊(HM),領導人沙拉烏汀。目標將克什米爾地區與巴基斯坦合並。[注]圖中克什米爾一部分是我國的領土。
圖中的國旗系「自由克什米爾」的旗幟!
(二)安德拉(國)
圖片附件: Andhra-Pradesh.gif (2007-4-16 11:01, 1.09 K)
圖片附件: AP.gif (2007-4-16 11:01, 36.72 K)
位於印度東北部海岸,主要民族為泰盧固族,軍事組織有人民戰爭組織(PWG)和 1980年於南部安德拉邦成立的另一支左派游擊隊力量。兩支左派游擊隊曾在印度的29邦中的8邦發動暴亂,但均被鎮壓。 那裡有鎮壓,那裡有反抗。 反抗仍在繼續!
(三)阿薩姆(國)
圖片附件: flag_Assam.gif (2007-4-16 11:03, 1.04 K)
圖片附件: Assam.gif (2007-4-16 11:03, 35.88 K)
位於中國、緬甸、孟加拉、不丹的交匯處,主要民族為阿薩姆族,「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和「卡塔普爾解放組織」是阿薩姆邦三大反政府武裝組織。「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它成立於1979年,以實施暗殺、綁架、襲擊軍警等暴力活動而著稱,其宗旨要把該邦從「印度統治下解放出來」。印度政府在上世紀90年代曾先後動用了8個陸軍旅和4個陸軍師,對它實施大規模圍剿。但該組織殘余的主戰派與鄰邦的恐怖分子串連,繼續進行暴力活動,而且還在印度鄰國不丹擁有9個營地。「波多民族民主陣線」和「卡塔普爾解放組織」兩個組織也擁有8個和3個訓練營地。阿薩姆獨立運動近年來在印度十分活躍。
(四)古吉拉特(國)
圖片附件: Gurkhaland.gif (2007-4-16 11:03, 962 bytes)
主要民族為古吉拉特族,軍事組織不詳。
(五)曼尼普爾(國)
圖片附件: Manipur.gif (2007-4-16 11:06, 884 bytes)
圖片附件: mani-map.gif (2007-4-16 11:06, 36.65 K)
位於印度東北部,主要民族為曼尼普爾族, 曾爆發過驅逐印度人的運動。
(六)米佐拉姆(國)
圖片附件: flag_Mizoram.gif (2007-4-16 11:06, 956 bytes)
圖片附件: MIZORAM.gif (2007-4-16 11:09, 28.98 K)
位於印度東北部,主要民族為信奉基督教的米佐族,60年代中期,米佐人掀起了民族獨立活動。
(七)那加蘭(國)
圖片附件: nagaland.gif (2007-4-16 11:09, 2.27 K)
圖片附件: nagamap.gif (2007-4-16 11:09, 31.21 K)
位於印度東北部,主要民族為那加族,60年代中期,那加人掀起了旨在脫離印度的民族獨立活動。後來又發生過暴力驅逐印度移民的活動。
(八)旁遮普/哈利斯坦(國)
圖片附件: khalistan.gif (2007-4-16 11:19, 4.79 K)
圖片附件: punj.jpg (2007-4-16 11:19, 64.15 K)
主要居民為信奉錫克教的旁遮普族,其屬下的軍事組織為巴布巴爾哈沙國際(BKI) ,長期以來試圖在北部的旁遮普邦建立名為"哈利斯坦"的獨立國家。80年代初期,旁遮普人的暴力沖突已經越演越烈!錫克教暴動於1983年爆發,持續至1992年止,在旁遮普邦造成5萬人死亡。
(九)錫金王國
圖片附件: sikkim.gif (2007-4-16 11:19, 3.46 K)
圖片附件: sikkimmap.gif (2007-4-16 11:19, 15.79 K)
位於尼泊爾、不丹之間,原為中國領土,大吉嶺、噶倫堡本來就是錫金的。 錫金被印度吞並後,錫金國王流亡海外,至今不承認印度的並吞。錫金有復國和復地的理由,甚至會產生一些復地組織。
(十)泰米爾(國)
圖片附件: TamilNa.gif (2007-4-16 11:23, 1.41 K)
圖片附件: tml.gif (2007-4-16 11:23, 41.96 K)
位於印度南部,主要民族為泰米爾族,
(十一)北方邦
圖片附件: uttkh.gif (2007-4-16 11:23, 4.97 K)
圖片附件: beifangbang.jpg (2007-5-21 04:45, 6.66 K)
北方邦(उत्तर प्रदेश Uttar Pradesh)位於印度的最北部,歷史上先後有「印度斯坦」、「聯合省」等不同名稱。「北方邦」一名是1950年1月26日之後由「聯合省」正式改名為北方邦,從此「北方邦」一名沿用至今。北方邦的北部與尼泊爾和中國的西藏相連,東接比哈爾邦,南連中央邦,西臨旁遮普,西北是喜馬偕爾邦,西南是拉賈斯坦邦,其面積為29.4萬多平方公里,它是繼中央邦和拉賈斯坦邦之後的第三大邦。人口佔全印人口的六分之一,有13911萬(1991年),是人口最多的一個邦。北方邦是印度的兩大聖河——恆河和朱木拿河流經地區,它在印度宗教文化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的活動中心。印度教的聖地遍布全邦。釋迦牟尼成道以後,首先在北方邦的鹿野苑傳道,並以北方邦為中心開展傳教活動。穆斯林的基地也在北方邦。總之,北方邦在印度的政治和宗教文化生活中一向處於重要地位。北方邦有許多名勝古跡,如瓦拉納西、泰姬陵等。
該邦土地肥沃,是印度主要農業區之一。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甘蔗和棉花等。該邦為印度重要的工業邦之一,主要工業有紡織、製糖和食品業。工業城市很多,瓦臘納西生產的紗麗等聞名印度。
(十二)特里普拉(國)
主要民族為孟加拉族移民,其屬下的軍事組織為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陣線(NLFT):1989年成立,目標是特里普拉邦獨立。
Ⅵ 印度保持現狀勝過上躥下跳,為何說面對東北分離印度最好無為而治
因為現在印度的現狀是非常亂的。如果強硬的來不僅會引起反撲,而且各方勢力他根本就沒有辦法平衡。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如果在上躥下跳,去做很多強硬的改變的話反而會引起人民群眾的強大反撲。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東北分離,印度最好就是無為而治。做到順其自然。
無為而治,即順乎自然以治,是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所創立的道家學派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國最早的治國理論。因其對我國古代盛世時期起到過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為歷朝歷代統治者所重視。「儒以守成,道已達變,佛以修心」,現階段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這就需要當今的領導者也必須同步進行「轉型」,完成從傳統的官僚制領導到具有新理念、新思維的現代領導的轉型,在領導理念、領導方式方法上實現「質」的飛躍。
Ⅶ 鍗板害鍥藉唴鏈夊垎瑁傚娍鍔涘悧
1. 鍗板害涓滃寳閮ㄥ湴鍖虹殑鍘嗗彶鍜岀幇鐘
鑷涓婁笘綰鍏涓冨嶮騫翠唬璧鳳紝鍗板害涓滃寳閮ㄧ殑閭e姞鍏伴偊銆佺背浣愭媺濮嗛偊銆侀樋钀ㄥ嗛偊絳夊湴鍖虹粡鍘嗕簡鍒嗙諱富涔夋毚涔便傝繖浜涘湴鍖轟笌涓鍥姐佸凹娉婂皵銆佷笉涓廣佺紖鐢稿拰瀛熷姞鎷夊浗鎺ュ¥錛屽眳浣忕潃澶氱嶅皯鏁版皯鏃忓拰閮ㄨ惤灞呮皯銆傜敱浜庡湴鐞嗕綅緗鍋忚繙銆佺粡嫻庡彂灞曟粸鍚庯紝鍔犱箣姘戞棌銆佸畻鏁欑煕鐩句氦緇囷紝璇ュ湴鍖洪戠箒鍙戠敓楠氫貢鍜屾亹鎬栦簨浠躲傛嵁鍗板害濯掍綋鎶ラ亾錛岃嚦灝戞湁50涓鍙涘啗緇勭粐鍦ㄦゆ椿鍔錛屽叾涓涓浜涚粍緇囪勬ā杈冨皬錛屼粎鏈夊皯閲忔垚鍛樸
2. 鍙涘啗鐨勬椿鍔ㄧ壒鐐
榪欎簺鍙涘啗緇勭粐鏃跺父鑱旀墜琚鍑誨綋鍦板啗璀﹀拰鏀垮簻鏈烘瀯錛屽瑰嵃搴︿腑澶鏀垮簻鏋勬垚浜嗕弗閲嶅▉鑳併備粬浠閫氳繃杈瑰冨湴鍖虹殑綆$悊婕忔礊錛屼粠鍛ㄨ竟閭誨浗鑾峰緱姝﹀櫒鍜岃緇冩敮鎸併傚湪鍗板害鏀垮簻鍐涚殑娓呭壙琛屽姩涓錛屽彌鍐涙垚鍛橀氬父浼氶冨線鍥藉栬緇冭惀韜查伩錛屾斂搴滃啗鎾ら鍚庯紝浠栦滑鍐嶈繑鍥炲嵃搴︾戶緇榪涜屾亹鎬栨椿鍔ㄣ
3. 鍗板害鏀垮簻鐨勫簲瀵規帾鏂
涓虹ǔ瀹氫笢鍖楅儴鍦板尯紺句細縐╁簭錛屽嵃搴︽斂搴滈暱鏈熼儴緗插ぇ閲忓啗璀﹀姏閲忋傚栧浗浜哄墠寰璇ュ湴鍖洪渶瑕佸悜鍗板害鍐呮斂閮ㄧ敵璇烽氳岃稿彲璇併傚嵃搴︽斂搴滃湪鍘嗗彶涓婂瑰垎瑁傚娍鍔涢噰鍙栦簡寮虹‖鎺鏂斤紝渚嬪1983騫村歸樋钀ㄥ嗛偊鐨勫姩涔辮繘琛岄晣鍘嬶紝1990騫村拰1991騫村光滈樋钀ㄥ嗚仈鍚堣В鏀鵑樀綰庫濊繘琛屽啗浜嬭屽姩錛屽彇寰椾簡涓瀹氭垚鏁堛傚敖綆″傛わ紝閮ㄥ垎鍙涘啗棰嗗間漢鍜屾﹁呭垎瀛愪粛鐒墮冨線閭誨浗錛屼笌褰撳湴鎮愭栫粍緇囧嬀緇擄紝緇х畫瀵瑰嵃搴﹀彂璧瘋法澧冭鍑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