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的智力是多少

印度人的智力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4-07-09 05:36:21

⑴ 你覺得印度人有啥優點

在個體層面,印度的精英階層智力水平很高,能力也很強,不遜色於任何其他國家的同等階層,而且他們的愛國主義與敬業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中間階層一般工作也很努力,比較自私,但看重家庭,向上爬的野心因人而異。總體來說,和其他國家的中產類似。底層民眾被好多人評論為知足常樂安貧樂道,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知足是沒辦法,長樂就難說了。

⑵ 印度為什麼不能統一語言

印度目前使用的語言有:hindi,印地語;印度官方語言之一,印度斯坦人的文學語言;bengali, 孟加拉語;telugu,泰盧固語;marathi,馬拉地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tamil,泰米爾語;gujarati,古吉拉特語;Kannada,(印)坎那達語;Malayalam,馬拉雅拉姆語(印度西南部沿海居民講的一種接近泰米爾語的方言);Punjabi,旁遮普語,還有英語。
因為印度是割裂的,長期以來都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度,即使是最強盛的阿育王時期也如此,所以中央的向心力不是很大,這也導致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獨立,而現在南印和北印的區別比中國南北方大的多,所以印度中央如果搞推普,勢必會引起強烈的民意反彈,得不償失.況且印度也沒什麼普好推,是推英治的英語還是印地語都是很頭疼的問題.
一、印度語言政策的演變
語言是民族意識與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的關鍵要素。早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啟蒙時期,印度的進步知識分子們就意識到了語言問題的重要性。他們在進行民族啟蒙教育、傳播民族獨立思想時自覺地使用民族語言,並進一步提出了「國語」的概念,希望把語言作為整合民族意識、爭取民族獨立的武器。1917年聖雄甘地提出了確立國語的五條原則,主張應賦予當時母語人口最多的印地語國語地位。甘地的主張得到了當時大多數國大黨領袖及社會各界精英的支持,盡管他們中很多人的母語並不是印地語,可他們學印地語、講印地語。這場聲勢浩大的「國語運動」,推動了印地語的國語化進程。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此時,印地語正式成為印度的國語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在殖民統治者這個共同的敵人消失後,印度內部的民族、宗教、政治、經濟、社會矛盾卻開始凸顯,語言問題成為印度各種內部矛盾沖突的一個爆發點。在很多母語非印地語的地區,很多人擔心新共和國如果以印地語為國語,會損壞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權利。在地方政治勢力的操縱下,在泰米爾納德邦等一些地區甚至爆發了「反印地語運動」,這種勢頭不得不使當時的國大黨領袖在語言問題上做出讓步。1950年,印度的第一部憲法出台,該憲法關於語言問題的表述沒有使用「國語」這樣較為敏感的詞語,而是用「官方語言」來確定了印地語的地位,同時英語也被確定為官方語言。但憲法同時規定: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在印度只能再持續15年。1950年的印度憲法確定了印度「多官方語」的語言政策,相對於獨立運動時期的印度各界在「國語」問題上的努力,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倒退。
印度第一部憲法在語言問題上的妥協助長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情緒,20世紀50年代,印度掀起了一股建立「語言邦」的浪潮。盡管當時尼赫魯對此非常警惕,認為按語言建邦「將會妨礙國家整合的過程,打亂我們的行政、經濟和財政結構,並在我們處在國家的初建時期就釋放出擾亂與分裂的力量。」但由於地方民族主義勢力的巨大壓力,1956年印度國會通過邦改組法,把國家按語言分布重新劃分為6個直轄區,14個邦。此後,語言成為印度行政區劃變革的重要因素。這種按語言建立「語言邦」的現象是印度語言民族主義的勝利,客觀上,這使印度多官方語的狀態逐漸固化。進入20世紀60年代,英語作為印度官方語言的15年期限將至,按照憲法規定,印地語將正式成為印度的單一的全國性官方語言。但此時由於「語言邦」格局的形成和印度地方語言民族意識的崛起,印度國內反對印地語成為單一官方語言的力量比獨立初更大。在南印度泰米爾納德等邦甚至爆發了激烈的反印地語示威活動。面對這樣的局勢,印度政府不得不再次讓步。1963年印度政府出台了《官方語言法》,這是印度政府對印度地方政治勢力妥協的產物,這部法案規定英語的官方語言地位將無限期延長,但同時,法案也強調了印地語的官方語言地位。法案規定印度的學校必須教三種語言:在印地語地區教授印地語、英語和其它一種印度語言;在非印地語地區教授本地語言、英語和印地語。這就是著名的「三語方案」,其初衷是緩和印度的語言矛盾,促進非印地語地區的印地語推廣工作,為印地語未來的國語地位打好基礎。這一方案在表面上看暫時緩和了印度的語言矛盾,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印度的語言問題。因為在政策落實方面,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等語言民族主義勢力強大的邦直接或變相抵制中央政府的政策,使中央政府在這些地區推廣印地語的努力基本落空。此後,印度的語言格局演變為:印度大部分地區通行「印地語+英語+一種民族語言」,少數地區通行「一種地方語言+英語」。
二、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
印度是語言情況最為復雜的國家之一。目前印度的憲法承認兩種全國性官方語言:印地語和英語,此外還承認21種地區性官方語言。據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印度超過百萬人口使用的語言有30種,超過l萬人使用的語言有122種,此外還有數以千計的各種方言。而作為母語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印地語,約占總人口數的41%,而其他母語人口占總人口超過l%的語言有:孟加拉語(8%)、泰盧固語(7%)、馬拉提語(6.9%)、泰米爾語(5.9%)、卡納達語(5.4%)、烏爾都語(5.1%)、古吉拉特語(4.5%)、馬拉亞拉姆語(3.2%)、奧里亞語(3.1%)、旁遮普語(2.8%)、博多語(1.3%)、阿薩姆語(1.2%)、邁提利語(1.1%)。印度目前的語言現狀,與印度建國者們的初衷大相徑庭。「三語方案」雖然規定了印度所有的邦都要教授印地語,可泰米爾納德、西孟加拉等個別邦拒絕貫徹這一政策,抵制印地語教學。所以最終結果是沒有任何一種印度民族語言能夠通行全印度,而英語作為通行全印度的官方語言的地位反而得到了鞏固。在印地語地區,學校除了教授英語、印地語外,通常把梵語作為「三語方案」規定的第三種語言。在多數非印地語地區,學校教授英語、本地語言以及印地語。而在少數非印地語地區,如泰米爾納德邦和西孟加拉邦,「三語」教育實際上被縮減為「雙語」(本地區語言+英語)教育,或者「三語方案」中的印地語被梵語替代。這種局面下,英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由於在當今世界的全球化背景下,英語本身就是一種強勢語言,再加上英語在印度的特殊地位,英語在印度的影響力從獨立後至今不但沒有減弱反而增大了。
釐清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是一件艱難的工作,其關鍵在於:相當一部分印度人除了母語之外還通曉一到兩種語言。「三語方案」使英語和印地語成為大部分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印度人的第二或第三語言。印度的歷次人口普查雖然都把語言作為一個重點調查項目,可是只是關注母語使用情況,未把第二、第三語言納入調查范疇。所以,英語和印地語作為第二或第三語言在印度的使用狀況缺乏權威的、精確的統計。所以,印度到底有多少人使用英語或印地語?這是一個難以准確回答的問題,但不回答這個問題則無法說清印度的語言使用現狀,因此下面筆者將對這個問題盡可能地進行推斷。
l.英語。盡管英語在印度有毫無疑問的強勢語言地位,可實際上,印度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非常少,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印度母語為英語的人口僅有20多萬。因此,英語對於絕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是第二或第三語言。而他們掌握英語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雖然印度的學校教育體系中從小學開始就對英語比較重視,可是由於印度的初、中等教育相對薄弱,輟學率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要熟練掌握英語必須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在缺乏進一步的精確的統計數據的支持下,人們一般把印度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視作為熟練掌握英語的人群。而在印度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占總人口比重約為5%,因此很多學者推測印度熟練掌握英語的人口比例約為5%。同時,雖然印度的初等、中等教育中極其重視英語教育,可由於較高的輟學率,印度約有2/3的適齡人口無法完成中等教育,換句話說,僅有約34%的印度人能完成中等教育,假定印度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夠中等程度地掌握英語,那這一部分人不會超過人口總數的34%。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顯示印度仍有約26%的人口為文盲,可以推測:印度約2/3的人口英語水平僅為初級水平或根本不懂英語。
2.印地語。根據2001年的人口統計數據,印度以印地語為母語的人占總人口的41%,而以烏爾都語為母語的人口為5%,兩者相加佔印度46%的人口。在非印地語地區,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消極推行印地語教學,除了這三個邦,三語方案在其它邦基本能得到貫徹。這三個邦的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約18.5%,假設這三個邦的人完全不懂印地語(事實上在卡納塔克邦、西孟加拉邦會講印地語的人也不少),而剩下的非印地語母語地區,我們仍假設只有1/3能完成中等教育的人口能較熟練地掌握印地語,那麼也有約12%的非印地語母語地區的人能掌握印地語。這樣,印度能熟練、較熟練使用印地語的人口接近總人口數60%,這已經是比較保守的估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印地語和印度其它語言有共同的語言譜系及歷史文化淵源,在同樣的學校教學條件下,大部分非印地語母語地區的人學習印地語遠遠比學習英語容易得多。因而,總體上,以印地語為第二或第三語言的人群對印地語的熟練度遠遠超過他們對英語的熟練度。
三、印度的語言困局
作為一個大國,印度在語言問題上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少一種真正能為絕大多數人通曉的共同語(國語)。前文分析過,印度中等程度以上掌握印地語的人口約60%,中等程度以上掌握英語的人口約為34%,除了這兩種語言,其它任何一種語言被通曉的人口比例都不超過10%。「多語共存」、「多語競爭」的語言困局對印度的發展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1.語言問題影響了印度的民族、國家意識整合。歷史上,由於不斷地受到外族入侵、民族遷徙以及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南亞次大陸上的民族情況極其復雜,民族融合的進程非常緩慢。在英國人征服印度以前,能涵蓋次大陸大多數本土居民的、清晰的民族觀念在印度尚未有過。18世紀以來英國對印度的征服和統治催生了印度的民族意識,印度的獨立運動中甘地和國大黨力圖用「印度斯坦族」(即所有居住在印度的人民是一個民族)的概念整合印度的民族觀念,為印度的獨立運動的最終成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必須強調的是,語言歷來是民族意識、民族觀念的核心要素,甘地和國大黨倡導的「印度斯坦族」的概念中也包括民族共同語的要素,即「印度斯坦語」。然而獨立後,共同的敵人--英國殖民者被趕走後,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勢力興起,給印度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的統合構成了巨大挑戰。獨立後的印度地方民族主義,大都以語言和語言族群作為確認民族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稱作為「語言民族主義」,語言邦的出現和「多語」語言政策的形成正是印度「語言民族主義」的勝利。正如尼赫魯所指出的,語言民族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印度的民族、國家觀念統合進程中的「擾亂」與「分裂」力量,獨立以來,印度的地方民族主義勢力以語言為借口爭取自己的政治經濟利益,這種努力從未停止過。盡管獨立已近70年,印度仍不斷地有以語言為依據改變行政區劃的現象,語言民族主義導致的政治、經濟、社會糾紛在今天的印度仍然屢見不鮮,這即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會不安,也影響到了作為整體的印度民族凝聚力。
2.印度目前的「多官方語」現狀造成社會行政、教育資源的浪費,妨礙印度國民素質的提高及民族語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按照印度現行的語言政策,僅在印度中央和邦一級行政單位使用的官方語言就有20多種,印度中央政府的重要文件通常至少有20多個語言的版本,大多數邦一級的政府文件也至少有兩種以上語言的版本,這即造成巨大的行政資源的浪費也影響到行政體系運轉的效率。而對教育而言,現行的印度語言政策導致本來就不充足的教育資源分散到幾十種語言的教育中去。這樣,除了英語等少數語言,其它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語言教育都面臨投入不足和質量不高的窘境,其結果就是使得大部分地區的印度人輕視母語教育。長此以往,形成了一種「輕視母語教育」和「母語教育不力」的惡性循環。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在掃盲、科普、普及基本的公民素質教育等方面常常「事倍功半」,影響到印度公民素質的提高。此外,「多語並存」、「多語競爭」的局面妨礙了印度民族語言智力成果的全民共享。以文學為例,除了少數語種,大部分的印度民族語言作家的作品必須通過翻譯(通常是英語譯本)才能被其它地區的印度讀者了解,這進一步導致很多印度人輕視母語的傾向。這既不利於印度民族語言的發展,也影響了印度民族融合、共同發展的社會歷史進程。
3.英語在印度的強勢地位在深層次上制約著印度社會均衡、健康地發展。在印度目前的語言使用情況下,英語憑借其在印度的特殊歷史地位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強勢語言的影響力,成為在印度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語言。雖然,英語對印度的發展的益處顯而易見,印度的「英語優勢」普遍被認為是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實際上,英語對於印度的負面影響同樣也顯而易見。首先,英語作為一種外來語,對印度的本土文化與歷史的表達並不能完全勝任,英語的「濫用」勢必傷及印度民族文化的內核,妨礙印度民族意識的整合與發展。印度的後殖民理論家阿吉茲·阿罕默德曾以英語對印度本土文學的翻譯為例抨擊了英語在印度的地位,「如果這一局面持續下去的話,那麼英語事實上將成為生產『印度』文學知識的語言。目前的困境在於英語恰恰最不適合承擔這一角色。不是因為它是隨殖民主義一道進入印度,而完全是因為它是所有印度語言當中,在結構和氛圍上與其它印度語言相隔最遠的,因此最難以在原文本和翻譯文本之間架起文化橋梁。原語言越口語化、表演化、本地化、習俗化、假定化、沉默化,英語的無能越嚴重。」一種本不能勝任表達印度文化的語言擔任起事實的「橋梁紐帶」語言,其結果必然是制約印度民族文化的發展和民族意識的整合,影響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其次,強勢語言地位使英語成為印度社會階層分化的一道鴻溝,妨礙印度社會的健康、均衡發展。前文分析過,英語對絕大多數印度人來說是需要後天學習的第二或第三語言,通常只有享有較良好的教育條件的人才能熟練掌握英語。在印度這樣一個國民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優質教育資源和高等教育對大多數印度中下層民眾來說是難以享用的「奢侈品」。這種情況下,英語成為印度下層民眾在教育、就業等方面面臨的一道難以逾越門檻。英語的強勢地位,導致印度的中下層群眾要想爭取各種政治、經濟、社會權利必須要先過「語言關」,英語無形中成為了宗教、種姓之外分化印度社會的又一道鴻溝。另外,宏觀地看,印度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領域中英語的主導地位甚至是導致印度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模式畸化的一個重要因素。英語教育培養起印度的社會精英,以英語為載體的西方文化也必然對他們的意識形態、價值判斷、思維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印度的許多精英人士難以擺脫在精神上對西方的依賴,「很多接受英語教育的印度精英和專家把自己定位為西方人,時刻仰望西方模式和技術,渴求西方世界的認同。這些精英控制了教育和文化機構,並不斷強化他們的控制。」比如,印度社會在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的智力成果大都以英語為媒介,並且往往難以擺脫「西方中心主義」的影響。其惡果之一就是印度社會的很多智力成果並不能很好地為印度人服務,同時印度的「精英人士」們主導的印度政治經濟政策和發展模式往往面臨水土不服的情況,無法發揮出印度的在各領域的潛力也難以保證印度社會平衡、健康地長期發展。
結語
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的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印度的開國者們曾經憧憬的那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夢想正逐漸變成現實。但在印度的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進程中也有很多「隱憂」,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維持印度經濟、社會的公平、協調、可持續發展。而目前印度的語言狀況,卻不利於上述目標的實現。正如前文分析的,印度的語言問題表面上看似並不急迫,但在深層次上妨礙印度民族意識的整合、影響國家管理體系的運轉、加劇印度社會的兩極分化。從另一個角度看,前殖民地國家在政治上獲得獨立相對容易,而在精神、思想以及發展模式上跳出殖民主義的窠臼卻很困難,因此語言問題對前殖民地國家的發展而言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正如印度開國者們曾設想的,國語(單一的民族共同語)應該是解決印度語言問題的最佳方案,可由於獨立後印度地方語言民族主義的興起,再加上民主體制的制約,在語言問題上,印度政府缺乏政治魄力和政策執行力。時至今日,印度的「多語並存」的語言現狀在印度已經逐漸固化,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但不管怎樣,作為獨立的民族國家,印度應該堅持使民族語言成為國語的努力。展望未來,隨著印度民族意識的進一步整合、國家觀念進一步地深人人心,全民族利益共同體不斷深化發展,印度的民族語言依然有可能在社會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也是印度社會維持均衡、健康、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所必須努力的方向之一。

⑶ 猶太人智商高嗎比中國人平均高出多少

難以給出准確數據!
*******************************************
按照加拿大學者Professor J. Philippe Rushton菲利普·羅斯頓《種族 演化及行為》一書的數據顯示三大人種大腦容積大小依次為:黃種人〉白人〉黑人。依次領先各1%左右。
黃種人的腦量從出生到成年就一直保持著優勢。---這是腦量數據!
按照2006年,理查德·林恩教授出版的名為《種族智力的差異:一種進化分析》顯示東亞人IQ最高。---這是智商測試成績!
http://ke..com/view/2861402.htm
《種族 演化及行為》我看了,「演化」與"行為"我不關心,只有「種族」才是我所關心的。總的一句話,我們腦量大。比白人1%。理查德·林恩的原書未嘗得觀。
*************************************************
他們的研究可以說從不同方面證明了同一個事實:黃種人最聰明!
按照白人至上的潛意識及東西方社會意識形態的對立這兩個普遍現實來審視他們的文章,我覺得這兩位學者得研究是尊重事實,審慎嚴謹的,畢竟他們還沒必要故意抬高黃種人。
但是。但是。兩書均未論及猶太人(林恩及否?其書未得觀,現臆測),這是最大的遺憾。沒有高潮的故事,索然無趣。
但是,這可以讓我們偷著樂一段時間。
但是,或許你不久就會發現:猶太人有100多位諾貝爾獎得主:有科學三巨頭: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還有錢學深、錢偉長的老師馮·卡門。。。不一而足。猶太人在人類文明史上不斷創造一座座難以逾越的巔峰,嘆為觀止。有覺悟的人可能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是最聰明的嗎?
這個問題,我不直接回答,從感情上也不願回答。只做比較。怎麼比較?從其創造的文明來比較!通過歷史來對比!
文明就是歷史!下面就是歷史:
****************************************
約5000年到6000年間: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的西亞兩河流域地區。蘇美爾文明時期的雕有獅子形象的大型銅刀是早期青銅器的代表。
公元前4000~前3000年: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已使用青銅器,
公元前3000~前2000年:印度和埃及也有了青銅器。
不晚於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埃及、北非以外的非洲使用青銅。
公元11世紀:美洲才出現冶銅中心。
中國的青銅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始於何時?一說二里頭(約公元前1800-1500年),一說馬家窯(公元前3000年-2000年).

約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最早煉鐵的是小亞細亞的赫梯人。中國開始使用鐵器的年代目前尚無定論。考古發現最早的鐵器屬於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前476)。

公元前3500 - 前3100年:古代兩河流域烏魯克時期,創造了楔形文字。古埃及國家(諾姆)形成。出現了象形文字。
約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人發明了印章文字。
前1900 - 前1600年:古希臘出現線形文字。
約前14世紀:盤庚遷殷,產生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
****************************************
上述歷史說明什麼?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使用青銅大刀1000年後,我們還在玩石頭! ,西亞人進入鐵器時代1000年後,我們還在用用青銅鼎煮飯。
當埃及人建金字塔1000年後,堯舜「好像」「應該」出生了。甲骨文所載中國之信史僅3400年,中華上下五千年水分很大。就是這3400年也搞得不很清楚,於是不得已搞了個「夏商周斷代工程」。哎!
參見"三星堆":
http://ke..com/view/1116.html?wtp=tt
說白了,中華民族就是個後進民族。四大文明古國里的「吊車尾」。
雖然上述「之最」並非猶太人所創。但兩河流域的民族多同源,再不濟一開始也應該可以和我們平起平坐。
猶太人興於兩河流域,迦南立國、亡國、流散、復國、復興。其史以「舊約」為根,千年流散史為干,終枝繁葉茂。
對猶太人有所了解的人或許認為他們是這兩三百年來剛興起的文化暴發戶,我們中華民族屹立世界文明之巔已千年而對其不屑一顧。
厚積才能薄發。進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猶太教拯救了猶太人!他們被埋沒壓抑太久,一旦擁有自由,上帝都忙著給他們頒發「自由勛章」----諾貝爾獎(167枚)。不到每10萬人就有一個獲得諾貝爾獎。在中國,這等輝煌估計只有鎮海籍院士可媲美了。總的來說,中國人還是很優秀的。 參考資料:http://hi..com/ayst/blog/category/%BF%C6%C6%D5%D6%AA%CA%B6

⑷ 14億人只有1人參加冬奧會:印度只是因為窮嗎

荷蘭這樣的小國家,都有200多塊草地 體育 場,可是人口大國印度,卻只有15塊。

最近,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冬奧會。

沒想到的是,一向愛出風頭的印度,卻沒什麼動靜。

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為什麼只有1名運動員參賽?

雖然疫情形勢依舊嚴峻,不過本屆北京冬奧會,依舊有9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場面還是挺壯觀的。

其中,一共有18個國家,只派出1人孤軍奮戰。

1人參賽的國家,大部分情有可原。

比如,像厄瓜多、海地、東帝汶等國家,人口比較少,經濟也不發達,能派人參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又比如,東帝汶是亞洲最年輕的國家,2002年才獨立,全國總人口只有132萬人,物資基本都靠外國援助。

然而,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也只有一名選手參加冬奧會。

其實,印度在冬奧會上一直都處於邊緣地位。

早在1964年,印度運動員就參加了冬奧會。

之後將近六十年的時間里,印度非但沒有拿過一塊冬奧獎牌,每屆冬奧會參與的人數也始終少得可憐。

2006年,義大利都靈冬奧會上,印度派出的運動員人數最多,但也只有4人參加,其中有一名是女運動員。

因此,本屆北京冬奧會,印度只派出一人參加,也算是正常情況。

或許不少人覺得印度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熱帶,冬奧會表現一般實屬正常。

但實際上,印度在夏季奧運會的成績也很一般。

翻開印度參加奧運會的 歷史 ,雖然參賽人數不斷增加,從最初的1人到東京奧運會上的120人,然而獎牌數卻少得可憐,總數加起來只有35枚。

特別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印度以往實力強勁的曲棍球隊一蹶不振,沒有再獲得獎牌。印度奧運代表團的戰績也變得更加慘不忍睹。

從1984年奧運會開始,印度連續三屆奧運會都沒有獲得過獎牌,直到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印度才在網球項目上獲得了一枚銅牌。

2008年,算是印度的奧運大年,在北京奧運會10米氣步槍比賽中,印度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獲得了金牌,也是印度自參加奧運會以來,獲得的 歷史 首枚個人項目比賽金牌。

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印度代表團獎牌數提升了一些,獲得了一枚金牌,還獲得了2枚銀牌和4枚銅牌,獎牌數為歷屆最高。

但這個成績對於印度來說,實在拿不出手。

而且這些年,雖然表面上看印度得到的獎牌數多了,但名次其實在不斷下降。

1980年奧運會還能排在第23位,但2020年奧運會卻只能排在第48位。

很難相信,像聖馬利諾這樣的彈丸小國,人均奧運獎牌數都可以輕松超越印度,著實令人尷尬。

印度奧運獎牌少,主要是因為普通人很難有條件訓練,國家也不支持。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女主角的爸爸為了給女兒買一塊摔跤墊,向 體育 部門申請一筆資金。

雖然知道女主角有天賦能取得榮譽,可是官員還是拒絕了女主角爸爸的請求。

理由是:國家給 體育 的撥款實在太少,能分到女子摔跤隊的錢更是少之又少。

雖然是電影,卻真實反映了運動員在印度的窘境,如果沒有錢,哪怕再有天賦,也很難獲得國家培養。

GDP一度位於全球第五的印度,每年軍費投入600多億美元,可是 體育 總投入只有2億美元,也就是軍費投入的零頭。

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印度代表團僅獲得一枚銀牌和一枚銅牌,大受打擊,於是印度政府開始大力發展 體育 。

雖然印度將 體育 投入提高到3.8億美元,但奧運專項上的錢並不多。

根據印度聯邦 體育 部的數據,東京奧運周期期間,印度政府一共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約為1000萬美元)獎金,其中近30%專門用於培養參加奧運會的人才。

也就是說,實際上印度就拿出來300萬美元用於培養奧運人才,和其他國家相比,完全是杯水車薪。

作為東道主的日本備戰東京奧運會時,為了進入獎牌榜前三名,一共計劃投入了30億美元培養運動員,是印度的1000倍。

而人數還沒孫楊微博粉絲數多的澳大利亞,每年也會拿出2.5億美元給奧組委,其中有超過1億美元花在頂尖運動員身上。

根據加拿大《國家郵報》數據統計,加拿大聯邦政府每年會投入2億加元(約為1.5億美元),這包括了普通運動員的津貼、沖擊奧運獎牌的花費以及下一奧運周期和下一代運動員發展的費用。

具體而言,一個奧運周期里加拿大政府的直接投入就高達1.3億加元(約為1億美元)。

所以說,要是沒有國家的支持,運動員想要參加奧運會,其實很難。

那些能參加奧運會的印度選手,要是沒有一個富裕的家庭,更難實現夢想。

現年32歲的阿里夫·可汗,作為本屆冬奧會唯一一位印度運動員,其實是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其實上次平昌奧運會,他本來有機會參加的,卻因為沒錢不得不中途放棄。

從阿里夫小時候起,他的父親就經營了一家滑雪用品小商店,他因此與滑雪運動結緣,並走上了職業道路。

2008年,18歲的阿里夫正式進入職業滑雪隊接受專業的訓練,他在14年間,一共參加了127個國際賽事。

為了練習滑雪,阿里夫每年都要額外花費大約60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50萬元),去國外訓練和比賽。

由於沒人贊助,阿里夫參加滑雪比賽的花銷基本都是自費,這筆錢讓他們全家都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生活非常艱難。

2018年平昌奧運會前,阿里夫為了湊齊足夠的資金參加冬奧會資格賽,啟動了一項眾籌計劃。

但參加四場比賽後,阿里夫沒有錢繼續參加第五場比賽,最終導致無法晉級去參加平昌冬奧會。

但阿里夫沒有放棄,印度當地政府和一些印度企業對他的訓練、旅行和裝備提供了贊助,再加上他發起第二次網上眾籌所獲得的資金,讓他可以順利參加北京冬奧會。

雖然比賽名次不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能登上冬奧會舞台,即是夢想成真。

與阿里夫·可汗相比,射擊選手阿比納夫·賓德拉毫無疑問成績更為優異。

他是印度首位奧運會個人項目金牌的獲得者,並一舉打破了印度奧運會28年沒有金牌的魔咒。

不過,阿比納夫能成功,和他富裕的家境有很大關系。

由於印度本土訓練水平和設備都沒法滿足訓練的基本條件,他從小就被家人送到德國接受專業的射擊訓練。

為了方便練習,阿比納夫的父母還為其建了一座私人室內射擊場,幫助他迅速提高成績。

可以說,無論是阿里夫還是阿比納夫,他們的經歷都說明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沒錢,別想在印度當運動員。

要知道,像高爾夫、馬術、橄欖球等高端項目,運動員培養出來要花費天文數字的金錢,而且全身上下一套合格的裝備,就差不多要花費一個印度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開支。

即便是足球、籃球、游泳等相對平民化的運動,沒有適合的訓練場地,也很難進步。

但是,稍微像樣點的訓練場館和器材,都需要極大的費用來支持。

可在印度國內,基礎運動場的數量卻少得可憐。

板球傳奇人物卡皮·戴夫曾感嘆道:「荷蘭這樣的小國家,都有200多塊草地 體育 場,可是人口大國印度,卻只有15塊。」

同時,配備好的訓練員、隊醫、營養師、教練等培訓必備人員,背後也需要足夠的財力來支持,缺少任何一樣,都無法讓選手出成績。

由於沒有錢,印度很多好的 體育 苗子都被耽誤了,印度 體育 也自然而然難有大的發展。

在印度,像谷愛凌這樣家庭出身的人可能會成功,但是像全紅嬋這樣家庭出身的人卻永無出頭之日。

印度 體育 差,還有種族與宗教的原因。

眾所周知,印度人的種姓觀念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人的觀念中,高種姓人生來就是養尊處優,但低種姓卻需要長期去做卑微下賤的體力活。

雖然印度的種姓制度早於1947年被廢除,但是體力活動交給下層窮人的觀念,始終都沒有改變。

跑、跳、游泳等 體育 活動在上層階級眼裡雖算不上低賤,卻也不高貴,只是供貴族 娛樂 消遣的 游戲 。

同時,印度很多人因為信奉宗教,講究禁慾,而運動員消耗體力大,需要經常吃肉。

所以,中上階層受種姓觀念束縛,自然就遠離 體育 運動,這種思想也影響了印度整個 社會 的 體育 風氣,「下等種姓」的運動員也不敢在 體育 上有更高層次的突破和追求。

而瑜伽這種靜態練習,成了印度人更崇尚的 體育 健身方式。

《新印度快報》曾報道稱,「在種姓制度下,更看重智力成就,而與體力有關的勞動和活動卻被認為是低種姓人才做的事。這種文化熏陶也反映在學校和家長對待 體育 的方式上。」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印度太窮了。

印度的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數的70%,其中多數都居住在缺水少電、交通閉塞的地方。

對於印度來說,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掃盲教育才是政府工作的重點。

沒有國家的支持,普通人即便有運動天賦,也首先得以養家糊口為主。

畢竟,比起當一名運動員,填飽肚子才是最現實的選擇。

大多數 體育 運動在印度都沒什麼發展前途,印度出一個奧運會冠軍更是無比艱難。

體育 是 社會 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借著英聯邦成員的優勢,早在1900年,印度就參加了第二屆巴黎奧運會。

直到32年後,中國人才有機會第一次參加奧運會。

從這方面看,印度比中國起步更早。

然而,122年過去了,印度在冬奧會只有1人參賽,中國不僅成功舉辦冬奧會,而且已經在本屆冬奧會獲得了7枚金牌,目前暫居亞洲第一。

國運興, 體育 才興。

看看鄰國印度,我們更能體會這句話的含義。

⑸ 印度人最多活多少歲

最多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據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布朗村的居民講,生活在這座村子裡的老太太戴弗吉·黛維已經至少130歲高齡了。如果她的年齡能夠被證實,那麼她將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比已知的世界上最長壽的一位中國婦女還大14歲。 昌迪加爾市律師迪內希·庫馬爾日前對媒體說,盡管黛維沒有出生證明,但從她的家史推算,她至少130歲了。他說,黛維25歲時生下大女兒,大女兒20歲結婚,28歲生下兒子凱沙夫·拉姆,而現在拉姆已經80歲了。 庫馬爾說,他三個月前開始調查黛維的家史,有兩個很重要的證據可以證明她的年齡。首先,她的一個孫子已經80歲了。其次,她的一個健在的兒子已經102歲了。 黛維現在的身體依然很結實,她現在還能自己上山撿柴火。她說,自己每天喝兩杯牛奶,吃一個小米麵包,一輩子只去過兩次醫院。(新華社)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 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號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後,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誰是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呢?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徵彭祖。據說他生於夏代,到商末時已800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正式的歷史記載,也即所謂「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計:「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鍾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於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范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 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比他大的老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國外也有類似的傳說和記載。猶太《聖經·創世記》聲稱在大洪水之前,人類的壽命都長得不可思議,長壽冠軍是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有趣的是,和《五雜組》一樣,《創世記》也讓上帝把後人的最高壽命定為一百二十歲(「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不過西方歷史上,也有活過這個神定年限的記載。最著名的是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Thomas Parr)。此老是什羅郡的農民,其教區紀事錄記載他於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記載他於1518年繼承了其父的遺產(一個小農庄)。結婚紀錄稱他於 1563年首次結婚,時年80,後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歲時,由於對妻子不忠並生下一個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贖罪。在結發妻子死後10 年,他於1605年第二次結婚,時年122歲。1635年,阿倫頓爾伯爵在視察什羅郡時,聽說了帕爾的事跡,便將他帶到倫敦晉見國王查爾斯一世。此時帕爾已失明20年,但以其機智頗得國王的歡心,受到良好的款待,並為其畫像。不幸幾個星期後,在享用宮廷大宴時,當場死亡。血液循環的發現者、御醫哈維解剖了其屍體,將其死因歸咎為「因不習慣豪華飲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爾斯一世下令將帕爾葬在只用於埋葬國王和偉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墳墓至今猶存,墓誌銘稱他「活了十個王朝,……享年152歲,於1635年11月15日葬於此。」 但是這些歷史記載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准確可靠。在尊重老人的傳統社會,人們有意無意地傾向於誇大自己的年齡,因此對他們的說法,值得懷疑。例如對帕爾而言,我們知道其准確的死亡年份,甚至他的死亡鑒定書至今也保留著,但是卻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他的確生於1483年。最可靠的出生紀錄是出生證書,而這是在近代才出現的。我們可以確認的、有確鑿的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的長壽冠軍是一位法國女人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出生證書表明她出生於1875年2月21日。她送走了她的丈夫(死於1942年),他們的獨生女(死於1934年)和獨生孫子(死於1963年)。在1965年,一位律師和她簽署了一項協議,每個月給她500美元生活費,以便在她死後繼承她居住的公寓。這位律師當時才47歲,而她已 90歲,這筆買賣對律師來說看來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後,這位律師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過了該公寓市場價的一倍後,以77歲高齡去世,卻還沒能將該公寓收為己有,因為卡門夫人還活得好好的,而根據協議,律師家屬必須繼續每月支付卡門夫人生活費。在85歲的時候,卡門夫人開始學擊劍。100歲的時候,她還在騎自行車。110歲時才搬進養老院。121歲生日時,她發行了一張名為「時間主婦」的唱片,內容為在音樂背景下回憶往事。這時她已雙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聾了,也離不開輪椅,但仍然精神飽滿、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她在養老院去世,享年122歲164天。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泉重千代,於1864年6月29日出生於鹿兒島縣德之島的伊仙町,卒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他一直工作到105歲。 卡門夫人去世後,生於1887年1月21日的美國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長壽冠軍。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後,長壽冠軍的稱號轉授給日本鹿兒島市女性北鄉門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長壽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岡縣小郡市的中願寺雄吉,出生於1889年3月23日。能夠活到114歲以上的人極少,據估計每21億人中才出現一個。沒人知道這些人的壽命是否能超過卡門夫人。我們現在只能把人類最長壽命定為122歲。但是這個紀錄在將來肯定會被突破,特別是隨著人口膨脹,參與長壽賽跑的人數增多,而且隨著醫療、營養條件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壽,那麼出現破紀錄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沒有人能夠知道任意一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但是我們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預測某個人群的平均壽命,這叫做人均預期壽命。如果我們要知道某個人群的預期壽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確的辦法是在他們全部死亡後,計算其平均壽命。但是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等待一個世紀以上才能做統計。在實際上,人口學家採用的是一種間接的、較不準確然而要簡單得多的統計辦法。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統計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數,以及死者的年齡。人口普查也統計在每個年齡還健在的人數。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學家可以計算每個年齡的人的死亡危險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這一生存概率組成了一張「生命表」,顯示對任一年齡的人群的預期壽命的估計。這種估計被稱為「周期性預期壽命」,它會根據每一年的統計結果而有所變動。2001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1.8 歲,而1981年為67.77歲,20年間增加了4歲。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據聯合國人口處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訂版》,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5歲,而發展中國家則為63歲。這表明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個別地區已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據上海市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處的統計,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8.77歲,其中男性為76.71歲,女性為80.81歲。 不同年齡的人的預期壽命就組成了一張「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將男性和女性分開,並包括三欄:平均余命年數、平均余命天數和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嬰和女嬰,他們的平均余命——也就是從2000年到死亡的平均壽命——分別是73.5年(26000 天)和79.6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歲的美國男性,這張表表明平均來說你還有14902天(40.8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對35歲男性而言,約有一半的存活天數將超過14902天,另一半則活不到這么多天。這張表還告訴你活到36歲的可能性是 99.8%。 仔細觀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個生日的概率,可以發現各個年齡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兒童的概率最高,在60歲以前這個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後開始逐步下降,90歲後急劇下降。對110歲的老人,能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還不到一半。這個概率,反映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的死亡率的差異。最早發現這個規律的是 19世紀一位名叫本傑明·貢培茲(Benjamin Gompertz)的英國保險統計師。1825年,貢培茲在為英國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時,試圖找到一個估計各年齡段的死亡率的簡捷辦法,這對人壽保險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收集、統計了他所在地區的死亡率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嬰兒有較高的死亡率,隨後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歲青春期時死亡率達到最低點。青春期之後,死亡率急劇增加,大約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歲死亡的可能性是15歲的一倍,35歲是25歲的一倍,依此類推),這個趨勢一直持續到80歲。貢培茲接下來調查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英國、法國和瑞典的死亡率,都發現了同一模式。於是他認為他發現了一個自然規律——「死亡率定律」。後來的研究者發現,這個定律也適用於其他動物:在性成熟時期,動物的死亡率達到了最低點,之後開始成指數增長。貢培茲定律的背後有其生物學原因。自然選擇是通過生殖起作用的,如果體內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再生.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的智力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教你區別日本人和中國人 瀏覽:726
為什麼棒球在中國不流行 瀏覽:795
越南語沒你漂亮怎麼說 瀏覽:292
中國有哪些拳擊事業 瀏覽:303
中國單日疫情新增最多多少 瀏覽:744
在印尼的華人都是什麼人 瀏覽:717
義大利有哪些生產電動車發動機公司 瀏覽:958
義大利的全稱都是什麼 瀏覽:342
印尼mate40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849
我想你義大利文怎麼寫 瀏覽:513
中國哪裡生豬多 瀏覽:95
英國隔離檢測包多少錢 瀏覽:949
印尼在中國的什麼方向 瀏覽:102
越南姓什麼名字好 瀏覽:603
大學生如何評價中國女籃 瀏覽:125
一個人去越南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377
越南奇跡手游裝備怎麼打 瀏覽:993
英國回上海航班取消怎麼辦 瀏覽:372
義大利考雅思怎麼准備 瀏覽:565
越南帽子是干什麼的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