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中國和印度哪個省油

中國和印度哪個省油

發布時間:2024-07-19 10:31:31

A. 中國和印度哪個國家的經濟好

給你推薦一篇文章
希望有幫助 ,轉自天涯論壇
分析的不錯。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64903.shtml

B. 和我國相比,印度主流車型的產品力有多低從汽車看印度(下)

在「MJ車談」的上一篇文章中(印度汽車產業,落後中國20年?),我們從整體規模、暢銷品牌以及車型的類別、價格等方面,分析了印度汽車市場的現狀,並與我國汽車市場做了簡單對比。

今天,我們就繼續深入,看看印度市場上最暢銷的那些車型,具體都是怎樣的產品。和我國相比,印度主流車型的產品力,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印度主銷的廉價車,配置到底有多低?

過去二十年裡,我國的汽車市場,不論規模還是成熟度,都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和歐美日發達地區相比,我國的車市價格,特別是進口豪華車價格依然偏高、而安全、動力方面的表現,也略有差距,但是和印度、巴西、東南亞這樣的發展中地區相比,我國的汽車市場,實際上已經遠遠走在了前面,以至於現在看到印度,我們彷彿有了回到二十年前的感覺。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否會對自己身處中國市場,感到一絲幸運呢?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中國和印度哪個更富裕

印度的人口超過12億多。
中國人口13 億多。
2011年印度GDP1.83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04年水平)
2011年中國GDP總量合7.3萬億美元
工業能力,
印度總體工業能力與水平尚較落後於中國,無論基礎還是高精科技,至少也有十到十五年的差距,不過,為數不多的超過中國的亮點就是印度的軟體工業等領先於中國。

D. 最新的中國與印度經濟發展比較是怎樣的

中國和印度是世界經濟發展歷史上的兩個重要國家,從經濟角度看,他們有著許多相同的歷史境遇;同時他們也有著不同的發展軌跡.相同的國際環境,不同的文化歷史政治環境,塑造了大國不同的掘起之路.
「蘭德」公司有一個關於人口的研究:到2020年的時候,中國將成為很嚴重的老齡化國家,而印度那個時候,是年齡最年青的國家。還有這樣一個研究,其結論就是2020年之後,印度將超越中國,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印度的勞動力年輕。印度的企業、印度的管理、印度的法律制度也都有優勢……那麼到底印度的主要優勢是什麼?是什麼使世人覺得印度將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並認為它在十年、二十年之後,將成為一個經濟超級大國?
1、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的發展模式。

其一,中國發展模式是根據中國的國情創造出來的。中國正式開始進入工業化是在1953年,並且當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於印度,更遠遠低於歐洲和北美的工業化國家,顯示出巨大的差距。為改變中國落後面貌,新中國制定了國民經濟發展計劃。1953年開始實施的「一五」計劃,確立了以重工業優先發展為主導的新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方向,1957年「一五」計劃目標的完成,為新中國建立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奠定了新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

其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進一步顯示了中國特色發展模式的合理性與優勢。中國經濟自1978年起,極大地縮短了與發達國家和世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水平的差距,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8%,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顯示了以下幾個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的重要影響:一是速度效應。中國作為工業化進程中的後起國家,實現了比發達國家還要快的經濟增長。二是結構效應。1978年至2006年,中國的人口結構、就業結構、產業結構、需求結構、消費結構和貿易結構均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結構變化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三是開放效應。2006年,中國進出口總額達17607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達1066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這標志著中國已經從一個部分開放的國家過渡到一個全面開放的國家。四是體制效應。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顯示,經濟發展對市場機制的依賴得到深化和加強,包括建立和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建立市場體制和實施細則,規范市場主體行為。

其三,中國的發展模式具有可持續性,已使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了20多年,從中長期觀察,中國經濟仍具有很大的增長潛力。因為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的發展階段,城鄉建設大規模開展,城鄉居民收入增加,消費結構升級,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今後20年還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推進時期,市場潛力很大。

2、正確認識印度發展模式。

印度自獨立以來,採取了「混合經濟體制」,一直非常強調政府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與中國的「計劃經濟」很相似。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實行了市場化經濟體制改革,形成了具有印度本國國情特點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以具有潛在優勢的服務業為基礎。特別是司法、金融體系比較健全使印度擁有一個更利於本土私營企業發展的商業環境,可以說整體的軟環境好是印度最主要的優勢。但是,印度模式也有其不成熟和不足的地方。

其一,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勞動力就業難題難以解決。印度儲備銀行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印度2006年-2007年GDP增長率為9.4%,主要產業的增長情況為:農業為2.7%,工業為10.9%,製造業為12.3%,服務業為11.0%。印度2006-2007年度GDP總量為8040億美元,其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為55.1%,工業26.4%,農業18.5%。印度的產業結構使其實際就業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雖然印度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僅為3.1%,表面看起來並不高,但是實際上印度有70%的勞動力都屬於非正規就業,難以保障職業和收入的穩定性。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並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佔印度GDP的4%。印度的增長熱點始終集中在信息科技領域,但是印度信息技術服務出口行業的就業人數還不到其就業總數的1%,無法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助長了印度的兩極分化。印度目前人口已超過11億,有3.5億人口生活在聯合國劃定的貧困線以下,印度貧困人口佔世界貧困人口總數的一半。

其二,印度社會矛盾復雜,內耗嚴重。印度除了原有的宗教沖突和民族矛盾外,印度的黨爭日益加劇,導致政局不穩。許多政治家把精力放在爭權奪利上,無暇顧及經濟發展。印度的民主政治制度使政府協調難度很大,許多重大決策往往議而不決,決而難行。

其三,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使印度社會喪失了不少生機和活力。種姓制度是一種等級制,它把社會按高低順序分成五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賤民),把種姓森然的地位差別,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看作是神聖不可逆的自然秩序的一部分。這就完全阻斷了增強世俗平等的社會變革的出現。而且,種姓制度又是一種社會分工,種姓與職業固定掛鉤,種姓決定職業,代代相傳。種姓制度以及它所形成的對勞動分工的基本價值觀是同現代社會相沖突的。印度獨立後,印度政府採取了反種姓主義的立場,採取了一系列提高低種姓人的地位的措施,雖然使這部分人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種姓觀念依然根深蒂固。種姓觀念至今仍滲透到從國家的政治領導人到平民百姓的精神世界中,影響和制約著印度社會的變遷,無法充分解放社會生產力。

此外,人口問題、貧困問題、失業問題、教育問題、基礎設施問題等,都是制約未來印度經濟發展的瓶頸。

E. 印度和中國,哪個國家更好

當然是中國了

F. 印度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

中國與印度既是鄰國,又是人口大國,目前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兩個國家,兩國國情有很多共同之處,兩國經濟發展模式為世界矚目。印度學術界愛把中國作為重要參照對象來研究印度經濟,我國學術界對中印綜合國力比較也情有獨鍾。本文不僅對比兩國經濟狀況,還把兩國納入全球坐標中衡量,著重比較兩國國際競爭力與經濟全球化程度。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關系密切,我們選擇一些指標進行比對就會發現兩國的差距。據世界銀行數據,人均用電量,1997 年中國為714 KWH牗千瓦小時牘,印度僅次363 KWH 。在1998 年中國電力生產佔世界比重為8.2%,印度只佔3.47%。電力系統的損耗在1997 年中國8%,印度卻高達18%。中國在1998 年擁有電話主線70條,印度只有22條,1997 年中國電話裝機等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印度需一年。印度公路狀況極差,缺少高速公路,港口與機場設施陳舊,交通運輸極端落後,能源嚴重短缺,尤其是石油,基礎設施的滯後影響了外國投資環境,嚴重製約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領先的優勢十分明顯。資本資源資本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儲蓄與投資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繫到經濟增長速度快慢。中國在1997-1999 年期間國內總儲蓄GDP的比例為42.5%,國內總投資佔GDP的比例是38.8 T ,印度同期分別是20.3%、23.9%。中國在1990-1999 年期間國內總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2.8%,印度只有7.4%。1997 年中國股票市場融資佔GDP的比例是22.9%,印度為33.7%,1995 年中國資本市場佔世界比重只有0.24%,印度為0.71%,而1998 年中國上升到0.84%,印度降至0.38%。1975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僅為1.73%,印度佔1.74%,1998 年中國升至9.4%,印度為2.5%,1998 年中國資本資源佔世界比重比印度要高3.8倍。2001 年中國國內儲蓄率為38.9%、投資率為37.4%,印度分別為22.4%、22.7%。可見,無論是國內儲蓄率或投資率,還是在世界資本資源中的地位,中國比印度高得多,這也是造成中印經濟增長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印度資本市場歷史比中國早,但現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也超過了印度。經濟規模與發展水平G NP 牗國民生產總值牘、 GDP牗國內生產總值牘與G NI牗國民總收入牘是考察一個國家經濟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首先,看GNP:據世界銀行《2000?2001 世界發展報告》數據,中國1999 年 GNP 為9802 億美元,在參與排序的206個國家與地區中列第7位,人均G NP780 美元,列140 位;按購買力平價牗 PPP牘計算中國的GNP則高達41122 億美元,列第2位,人均GNP升到3291 美元,列128 位;1999 年印度 GNP 為4422 億美元,列11位,人均 GNP450 美元,列163 位;按 PPP 計算印度GNP為21441 億美元,列第4位,人均G NP2149 美元,列153 位。再看 GDP :2000 年中國GDP總量為1.08 萬億美元,列世界第六位,印度GDP達4794.04 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按 PPP 計算GDP,2000 年中國GDP為49660 億美元,印度為24320 億美元。2001 年中國人均G DP 牗 PPP牘為4329 美元,印度為2464 美元。1990 —2000 年期間中國GDP年均增長率10.3%,印度為6%。經濟總量比較我國領先,兩國人均GNP、 GNI 都偏低,中國依然佔有優勢。產業結構通過比較兩國的產業結構構成,可發現兩國經濟發展的不同特點。1970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為34%、38%與28%,印度則分別為45%、22%和33%,這一期間印度第一產業比重過大,第二產業比重太小,第三產業比重兩國接近。1998 年中國農業、工業與服務業佔GDP的比例分別是18.4%、48.7%、32.9%,印度各佔29.3%、24.7%、45.9%,而世界產業構成為5%、34%、61%,我國第一、第二產業比例過高,第三產業比重太小,印度第一產業比例太大,第二產業比例過小,第三產業比重比我國大,但比世界水平低,兩國產業結構都存在不合理之處,都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從各產業發展速度看我國要快於印度,我國農業與工業總產值的規模也比印度大得多。對外開放度印度在90年代以前由於對外國投資採取嚴格限制的政策,印度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規模很小,1992 年以來印度加快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積極鼓勵外國投資,不斷放寬對外國投資者限制,外國投資發展很快,外國直接投資從1990 —1991 年度的0.91 億美元上升到1999-2000 年度的51.91 億美元,2001 —2002 年度更高達59.25 億美元,證券投資從1990-1991 年度的0.06 億美元增至1993-1994 年度35.67 億美元,因東南亞金融危機影響,1998 —1999 年度為負0.61 億美元,但2001 —2002 年度回升到40.9 億美元,證券投資流入規模在大部分年度大於直接投資。就外貿、外資發展比較而言,無論規模還是發展速度,我國佔有絕對優勢,我國經濟全球化程度比印度高得多。據《經濟學家》推出的全球化指標,1993 —1997 年期間年均變化率印度僅為2%,我國為7%,中國對外開放度遠勝於印度,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印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國際競爭力牗一牘 IMD 國際競爭力中印排名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是國際競爭力評價的權威機構,每年根據國內經濟狀況、國際化程度、政府作用、金融環境、基礎設施、企業管理、科學技術和國民素質等方面指標體系對參評國家競爭力進行評價,推出《世界競爭力年鑒》。中國在IMD競爭力排名中處中游,但與印度相比名次大大靠前,在1995 —1998 年期間名次不斷上升,1999 —2001 年間有所下降,2002 年又上升了兩位,印度排名居下游,以兩年為周期上下搖擺,在38-42 之間徘徊。IMD競爭力排名說明中國經濟國際競爭力比印度強。兩國都需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牗二牘 WEF 全球競爭力中印比較根據美國競爭力委員會1999 年對56個國家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的成果,也揭示了我國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我國在創新因子指標排在45,印度為37,其中上游創新能力牗由研究開發投資、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素質、科研機構的質量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決定牘我國與印度幾乎平起平坐,我國第25、印度26位;但下游創新能力牗申請專利的數衡量牘我國比印度要弱,下游創新因子排名我國為48、印度37。我國上游創新能力與下游創新能力脫節,說明我國創新成果商業運作不力,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通道不暢。中國經濟的微觀競爭力落後於宏觀競爭力,微觀競爭力與印度相比也落下風。除1998 年外印度歷年名次好過中國,但到2002 年兩國差距在縮小,中國只比印度低一位。當前競爭力指標是建立在微觀競爭力指標基礎上,旨在區分影響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通過衡量人均GDP水平來考察當前經濟成就。中國當前競爭力與印度相比落後了很多,2000 年低11位,2001 年也相差7位。2001 年公司運作與戰略排名中國列39位、印度居43位,商業環境質量比較中國排在47位、印度名次是34,在商業環境質量方面我國處於劣勢。這反映了我國企業運行的商業環境有待改善,企業內部管理水平偏低,企業運營方式與發展戰略不夠成熟。2002 年我國商業運作環境有所改觀,上升到38。國民財富的增長,歸根結底依靠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進一步提高我國企業競爭力,才能實現人均GDP的快速增長。牗三牘 GITRR 信息技術中印競爭力在網路就緒、網路應用構成與可行因素構成這3項指標排名印度都領先於我國。網路就緒指標中國64、印度54。網路應用構成指標我國到70位、印度60。可行因素構成排名中國第56位、印度49位。在次級指標方面,我國只在信息基礎設施、商業與經濟環境、ICT機會與社會投入3個方面比印度位置靠前,而在硬體、軟體與支持、網路接入、網路政策、網路社會、網路學習、網路經濟、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方面排名都落後於印度,特別是硬體、軟體與支持、ICT政策、網路學習方面名次懸殊很大,反映了我國信息技術與印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軟體業印度遙遙領先於我國,印度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軟體出口大國,2000 年軟體出口額達80億美元。近幾年信息技術產業托起了印度牛市,預計2008 年印度軟體業產值870億美元,出口達500億美元,軟體業成為了印度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我國軟體出口還微不足道。中國在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資本資源、人力資源、經濟總量、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印度相比處於領先地位,兩國經濟結構都須進一步調整,都須注重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宏觀經濟的競爭力我國整體占優,但經濟創造力競爭力我國不及印度,微觀競爭力印度強於中國,信息技術競爭力印度優勢明顯,我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比印度大。

G. 印度怎麼和中國比:巴基斯坦統計中印數據全比

印度怎麼和中國比:巴基斯坦統計中印數據全比較 !!
巴基斯坦論壇中關於中國和印度的討論,不過看數據基本是以前的數據,GDP都是05年,這幾年差距又拉大了不少。
一、 The Geo-demographics of China and India:地緣中國和印度的人口:

Land Area: China 9.6 million sq km; India: 2.97 million sq km土地面積:中國960萬平方公里,印度:2.97萬平方公里

Population: China 1.3 billion; India 1.1 billion人口:中國13億美元;印度1100000000

Labor force: China 791.4 million; India 496.4 million勞動力:中國7.914億,印度4.96億

Population growth rate: China 0.59% (death rate 0.697%, birth rate 1.325%); India 1.38% (death rate 0.818%, birth rate 2.201%)人口增長率:中國0.59%(死亡率為0.697%,出生率1.325%),印度1.38%(死亡率為0.818%,出生率2.201%)

二、 Economy in General一般經濟

GDP in 2005: China US$2.225 trillion; India US$719.8 billion or 2005年GDP:中國,二萬二千二百五十點零零億美元,印度,七千一百九十八點零零零億美元

China US$8.859 trillion; India US$3.611 trillion by PPP 中國,八萬八千五百九點零零億美元,印度,三六一一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美元,購買力

Economy sectors:經濟部門:

China: Agriculture: 15% of GDP, Instry 52% of GDP, Manufacturing 35% of GDP, service 33% In 2001中國:農業:15個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52,製造業生產總值35,服務33%,2001年

India: Agriculture: 24% of GDP, Instry 27% of GDP, Manufacturing 16% of GDP, service 48% In 2001印度:農業:24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總值27日,製造GDP的16,服務48%,2001年

These data comes from World Bank.這些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You can conclude that Chinas instry size is almost 6 times of Indias after a very simple calculation.你可以得出結論,中國的產業規模是近6倍,印度的經過很簡單的計算。 You can see how little Indias instry is.你可以看看,印度的工業。 More important, Chinas instry is still growing much faster than Indias.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工業仍然增長速度遠遠超過印度。

三、 Agriculture農業

India has more arable land than China.印度比中國擁有更多的可耕地。 Indian proced 250 million tons of grains in 2003 (Thanks for the good weather).印度生產了250萬噸糧食,前提是遇到2003年的好天氣。

China usually proces 450 million tons of grains each year no matter how tough the weather is (record is more than 500 million tons) (Thanks for the biotech R&D and expansion of the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al filed in China).中國通常會產4.50億噸糧食,每年無論多麼艱難的天氣(最高記錄是500多萬噸)。

四、Instry工業

As data in 「Economy in General」 section shows, Chinas instry scale is 6 times of Indias.如數據「總體經濟」一節中顯示,中國的產業規模是印度的6倍。 Chinas instry is still growing at around 16% pace for many years.中國的工業仍然以約16%的速度增長。 That means one year increase in Chinas instry revenue equals to the total size of Indias instry.這意味著一個中國的工業收入同比增長等於印度的工業總規模。 The gap is huge.差距是巨大的。

Around 43 million tons of iron and steel was proced in India in 2005 (An important index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hina proced around 349 million tons of iron and steel.在2005年約43萬噸鋼鐵產於印度(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約3.490億噸鋼鐵生產於中國。

55% of the world cement (Anoth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dex) was used in China. 55%的世界水泥(另一項基礎設施建設指數)%被用於中國。

By the data from CIA fact books, India proced around 36 million tons of oil (A natural resource index) in 2003 and will face the resource problem soon.事實上,根據中央情報局的書籍資料,印度2003年生產約36億美元的石油,並且將很快面臨資源問題。

China proced 160 million tons of oil in 2003 and imported more than 100 million tons in the same year.中國生產1.6億噸石油,並且在這一年進口石油超過100萬噸。

Here talks about the Sino-India trade in 2004.中印貿易在2004年在這里舉行了會談。 It clearly tells that India is only a raw material supplier to China and China mainly sells instrial procts to India.它清楚地告訴說,印度只是一個原材料供應商,中國和中國工業產品主要銷往印度。

Indias average tariff fell from 56% in 1990 to 28% in 2004.2004年印度的平均關稅從56%降至1990年水平的28%。 By comparison, Chinas average tariff dropped from 32% to 6% over the same period.相比之下,中國的平均關稅由32%下降到6%同期。 That means, India has to use tariff to protect its weak instry.這意味著,印度利用關稅保護其弱勢產業。 While, Chinas instry competes against others fairly even in domestic market.顯然,中國工業與別人是公平競爭,哪怕是在國內市場。

In 2002 the typical monthly wage of a manufacturing worker in India was US$23.80 while in China the figure was US$110.80, according to the IMF. 2002年,在印度製造業工人每月工資是$ 23.80美元,而在中國這一數字是美國一百一十點八○美元,數據參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Even Indias instry is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high tariff.即使是印度的工業是在高關稅保護。 India still has a huge trade deficit.印度仍然有巨大的貿易赤字。 The deficit could reach US$50 billion in the fiscal year of 2005-2006.赤字可能達到美國在2005-2006年財政年度的500億美元。

But China always has a trade surplus.但是,中國始終有貿易盈餘。 I even dont bother to provide the links.我甚至不願在這方面提供數據。

五、Service Instry服務行業

Calculating from the GDP numbers of both China and India and the percentage of service instry in them, Chinas service instry contributed US$742.5 billion to Chinas GDP, it is almost the total of Indias GDP.無論從中國和印度的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數字計算,中國的服務業貢獻了742500000000美元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這幾乎是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總額。 Indias service revenue was only US$345.5billion.印度的服務收入只有1億345.5billion。

Chinese airlines carried 138 million passengers in 2005, and the loads will nearly double to 270 million passengers in 5 years.中國航空公司在2005年1.38億人次,而負荷將增加近一倍,在5年內為270萬人次。

Passenger traffic grew to 52.12 million in the last fiscal in India, from 43.47 million in 2004-05, to register a growth of 19.9 percent.客運量增長至5212.000萬上一次在印度財政赤字,從43470000 2004-05年度,錄得增長百分之19.9。

The annual insurance premium currently collected in India is $23 billion, which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ten fold to $ 239 by 2020.每年的保險費徵收,目前在印度為230億元,預計將增加10倍,2020年至239美元。 In the same period, Chinas insurance premium will rise to $863 billion from the present level of $60 billion.在同一時期,中國的保費將達到八千六百三十點零零零億美元從600億美元的水平。

Retail sales surged 12.9 percent in 2005 over the year before, to 6.7 trillion Yuan ($847 billion).零售額增長百分之十二點九,2005年比前一年為6.7萬億元(八千四百七十〇點零億美元)。 By 2020, instry forecasts say the market could expand to about $2.4 trillion.到2020年,工業預測說,市場可能會擴大到約2.4萬億美元。

Indias total retail market reached US $230 billion in 2005 and will grow to US$370 billion in 2011印度的零售市場總額達2005美元,2300億美元,將增長到2011年三千七百萬點零萬美元

Indias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 was valued at US$42 billion in 2005.印度的旅行和旅遊市場的市場總值在2005年420億美元。 340 million people traveled in 2005. 3.40億人,在2005年。 The outbound travelers from India grew to 6.2 million in 2005.來自印度的外游旅客的增長到6.2億元,2005年。 This was almost twice the number of arrivals witnessed by the country.這幾乎兩倍目睹該國的人數。 That means only 3.1 million visited India in the same time.這意味著只有310萬人參觀了在同一時間內印度。

China received 47.11 million visitors in 2005.中國在2005年接到47110000遊客。 This number should not include the vistors from Hongkong, Macau and Taiwan.這個數字不應該包括來自香港,澳門和台灣的訪港。

There were 31 million outbound tourists from China in 2005.去年共有31萬人次的中國遊客在2005年。

In 2005, inbound tourists reached 120 million (including Chinese from Hong Kong, Macau, Taiwan economies). 2005年,入境遊客達到120萬美元(包括香港,澳門,台灣的經濟中)。

Overseas tourists contributed over $29.3 billion to the Chinese economy.海外遊客的捐款超過二百九十三萬點零萬美元到中國經濟。 But their contribution was far outweighed by that of domestic Chinese tourists, who contributed $66.7 billion.但他們的貢獻遠遠超過了國內遊客中,誰貢獻六百六十七點〇 〇億美元的。

In 2004, Chinas service exports were US$62 billion versus US$40 billion for India. 2004年,中國的服務出口為62美元兌美元億美元,印度40億美元。 On the other hand, 60% ofChinas service exports were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while in India the figure was 22%.另一方面,60%ofChina的服務出口旅行和運輸服務,同時在印度的這個數字是22%。

In 2003, Indias exports of commercial services other than travel, transportation, and finance amounted to US$18.9 2003年,印度的出口比旅行,運輸等商業服務,金融額達18.9元

billion.億美元。 The figure for China was US$20.6 billion.對於中國的數字是美國的206億元。 In other words, China may already be ahead of India in selling IT換句話說,中國可能已超過印度的IT銷售

六、 Financial Instr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金融業和金融的穩定

Indians always say that their financial instry is better than Chinas counterpart.印度人經常說他們的金融業比中國的同行更好。 This claim can cheat a lot when Chinese banks were completely state-owned.這種請求可以欺騙時,很多中資銀行完全國有的。 But today, top four of Chinese banks were listed in Hong Kong stock market.但今天,最高的4名中資銀行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市場。 When it goes to the truth in market, Indian financial instry is so pitiful comparing with Chinas.當它關繫到市場的真相,印度的金融業是如此可憐與中國比較。

After the IPO of The 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ts market value is about US$87 billion, This is almost one and half times of the collective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all listed Indian banks - for the 37 listed Indian banks, this is about $ 62.76 billion (Rs 2,86,859 crore).後工商銀行首次公開發行的中國,其市場價值大約為870億美元,這是近一年對所有上市的印度銀行集體市值的1.5倍,使37個上市的印度銀行- ,這是約627.60億(2,86,859億盧比)。 Bank of Chinas market capitalization is now around $105 billion and that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 99 billion.在中國的市場資本銀行約1,500億元,而現在中國建設銀行九百九十〇億美元。

Indias ICICI Bank tops the market capitalization chart with $ 13.59 billion (Rs 62,177 crore), followed by the State Bank of India with $11.89 billion (Rs 54,380 crore) and HDFC Bank with $6.29 billion (Rs 28,774 crore).印度的ICICI銀行上衣與一百三十五萬九千點零零萬美元(62177億盧比),由印度國家銀行緊隨其後一百一十八點九零零億美元(54380億盧比),並六十二點九零億美元(28774億盧比),HDFC銀行,總市值圖表。 None of the other listed Indian banks has over $5 billion worth of market capitalisation.其他上市的印度銀行均沒有超過50億美元的市場資本價值。 Punjab National Bank, the fourth bank when it comes to market capitalization, is worth just $3.62 billion.旁遮普國家銀行,銀行的第四次當談到市值,價值只有3.62美元億美元。 Canara Bank is worth just $2.52 billion. Canara銀行值得只是252000萬美元。

Chinas ICBC has total assets of over $ 812 billion, close to the size of Indias GDP!中國的工商銀行已超過八千一百二十〇點零零零億美元的總資產接近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 State Bank of India, which accounts for almost one-fifth of total banking assets in India, however, has an asset base of only $84 billion.印度國家銀行,其中幾乎三分之一的印度銀行業總資產的五分之一,但帳目,有一個只有八百四十萬點零零零萬美元資產基礎。

How Chinas banks are welcomed in the stock market?如何中國的銀行都表示歡迎,股市? The institutional tranche, which makes up 95% of the ICBC offering, attracted more than US$300 billion in orders and is 23 times oversubscribed.該機構投資者,它構成了95%,工行發行,吸引了多美元的訂單3,000億元,是23倍的超額認購。 In Hong Kong, ICBC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of H-shares was 76-times oversubscribed with one million retail investors putting in HK$420 billion.在香港,工行的首次公開發行(IPO)的H股是76與百萬港元,散戶投資者將四二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 〇美元倍超額認購。 This broke the previous record, held by Bank of China, which attracted HK$286 billion (US$36.7 billion) earlier this year.這打破了此前的紀錄來,Bank of中國,吸引了香港二千八百六十零點零零億美元(約合3670000萬美元舉行)今年早些時候。 This enables ICBC to price its shares at the upper limit.這使工商銀行的價格上限的股票。

Budget deficit: 10% of GDP in India versus 2% in China.預算赤字:國內生產總值的10%,印度在中國與2%。 This could have big impact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al stability.這可能對金融和經濟穩定產生重大影響。

China has almost US$1 trillion forex reserves with total of US$ 297.9 billion external debt中國有近1萬億美元的總額二千九百七十九點零億美元外債外匯儲備

India has US$165.275 billion forex reserves with US$132.1 billion external debt.印度美國一千六百五十二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美國外匯儲備一千三百二十一萬點零零萬美元外債。

India has a huge public debt, the ratio of public debt to GDP was 82% in 2005 and still growing fast, which is above the globally recognized alarm level of 60 percent.印度有一個巨大的公共債務,公共債務佔GDP的比重為82%,2005年仍在迅速增長,高於全球的百分之六十是公認的警戒線。

Chinas public debt was 28.8% of GDP.中國的公共債務佔GDP的28.8%。

閱讀全文

與中國和印度哪個省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移動會員是什麼 瀏覽:861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提供服務 瀏覽:313
越南拉丁字母是什麼字 瀏覽:400
伊朗3月3日開齋節英文叫什麼 瀏覽:379
為什麼伊朗是中國的兄弟國家 瀏覽:418
印度人為什麼培養不出真正的軍人 瀏覽:738
印尼語枸杞怎麼說 瀏覽:658
去英國打工要多少錢 瀏覽:774
越南版中華為什麼那麼便宜 瀏覽:12
英國讀會計碩士多少錢 瀏覽:977
34萬越南盾等於多少美元 瀏覽:782
中國傳統民間信仰東惠是哪個分支 瀏覽:953
印尼為什麼很多人得了冠狀病毒 瀏覽:613
靖西縣到越南河內要多少公里 瀏覽:122
伊朗十萬抵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203
印度長陽酒怎麼樣 瀏覽:453
iphone6為什麼沒有在中國首發 瀏覽:896
義大利餐廳用美式英語怎麼讀 瀏覽:464
到印度尼西亞怎麼寄東西 瀏覽:890
華僑在中國最長可住多久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