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佛法為什麼在印度起源

佛法為什麼在印度起源

發布時間:2024-07-27 14:16:09

⑴ 佛法為什麼是從印度傳過來的

佛法為什麼是印度傳過來的
是因為佛教起源於印度 而後從印度傳入中國

⑵ 印度佛教源流:佛教為什麼產生

由沙門學派傳承而來的佛教
如果我們認為恆河流域的土著林居文明是《奧義書》重要的思想來源之一,那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沒過多久,就是在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五世紀,印度發生了一次偉大的思想革命,住在恆河流域的這些森林居民當中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形成了一個思想流派--沙門學派(Sramana )。

如果說《奧義書》還是披著雅利安統治者意識形態外衣、在羞羞答答地傳承非雅利安的文化,那麼沙門學派的出現是雅利安人統治印度之後的第一次公開反對婆羅門教的思想運動,第一次公開傳播一種與雅利安文化相違背的學說。屬於沙門學派而流傳至今的有兩派:一是佛教;一是耆那教(Jain)。據佛教文獻記載,沙門學派有近百種派別,其中最重要的有六派,被稱為六師。佛教成為了世界性宗教;耆那教沒有走出印度的國門,現在還在印度存在著。
這些沙門教派之間有不同的觀點,所以佛說他們是九十六種外道。但是大家要注意,就印度早期宗教的源流而言,我們要區分好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這近百個沙門派別之間相互有矛盾,但這些矛盾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整個沙門學派與婆羅門《吠陀》之間的矛盾是"敵我矛盾"。

釋迦在菩提樹下悟道之前,曾跟隨兩位老師學習,他們都是當時著名的沙門。沙門各教派是有共同點的,第一,都反對婆羅門教,即反對吠陀天啟,反對祭祀萬能,反對婆羅門至上,倡導眾生平等。佛陀收弟子,再卑賤的百姓他也收,佛陀高舉眾生平等的旗幟,就是針對於當時印度婆羅門主流文化把社會劃分為不同的種姓,高種姓壓迫、歧視低種姓這樣一個社會現實。當年佛陀不贊成用吠陀語傳播佛教,所以我們才有現在的南傳巴利聖典;佛陀要求比丘用俗語,用各自的地方語言,而不是官方婆羅門的吠陀語傳頌佛法,從此可以看到這兩個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的沖突。第二,沙門都承認輪回,也都是以尋求解脫為根本目標,在這一點上所有沙門教派都是一致的(把順世論-Lokayata 除外,順世論也許與後面要講到的印度河Tantra文明更有密切的關系),他們的分歧只是在解脫的方法上。雖然他們在如何修行解脫上有矛盾,但在某些方面他們還是統一的、相通的,第一條就是嚴格禁慾,他們認為世間一切的痛苦和輪回的根源都來自於我們的慾望,所以禁慾主義是沙門教派的重要標志。第二條就是修習禪定,他們認為修習禪定是擺脫痛苦和超越輪回的最重要的手段。《奧義書》里的禪定方法不是雅利安的,它是恆河流域的森林居民的,這也是蘊育了偉大佛陀的文化背景。

四念住與禪定,是沙門思想反映在佛教里最重要的兩個支點。

四念住第一條就是觀身不凈;還有一條是觀受是苦,一切的感受都是苦,目的就是要斷欲、要厭世,生起出離心,一個佛教徒如果生不起出離心,那他的一切的修行都是空中樓閣。當然,四念住在後期的大乘佛教中被做了一些積極的理解,做了一些調和,但從原本的沙門思想來講,就是厭世的。在所禁的諸多慾望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男女之欲,就是對異性的貪愛之欲,所以沙門教派才倡導出家,成為比丘(Bhiksu)。出家人要修習不凈觀以斷性慾,這也是修習禪定的基礎,如果沒有嚴格的禁慾作前提,禪定的修習就沒有了根基,是絕對不可能成就的。

沙門教派的第二個支柱是修習禪定,就是如何心住一處、靜坐冥想、直觀真諦。耆那教比佛陀的教法在禁慾方面走得要極端得多,佛陀講中道,避免苦行,佛教比丘是剃頭,而耆那教的出家人是把頭發一根根地連根拔掉。耆那教有兩派,其中一派叫"天衣派",就是"以天為衣",真的就是裸體,他們認為身上哪怕有一點點東西,都是對貪心的助長。印度這個國家非常的熱,全裸還是可以生存的,如果到了中國的北方,冬天來了,恐怕"天衣派"是要被凍壞的,耆那教走不出國門,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佛教在印度斷了,而耆那教到今天還在印度延續著,也許正是耆那教徒這種極端的苦行,使得印度民眾始終都能對他們保持著一種敬仰之心。當然,沙門思想各教派之間雖有共通之處,不同點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說,佛陀所倡導的諸行無常、諸法緣生無我等,都是佛法與外道不共之法,這是絕對不能抹殺的。

⑶ 為什麼佛教會產生在印度又為什麼在印度消失了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佛於菩提樹下跏趺而坐,日夜參悟,終得正道。其後遂傳其所悟,於世說法四十九年,在其八十歲的時候,終入涅槃。
國內印度文化研究最權威的專家學者,北京大學林承節教授在其《印度史》中總結了佛教在印度衰落的四大原因:
一、從佛教本身來說,大乘佛教流行後,佛門宣稱捐獻財富可以換取功德。僧侶放棄苦行,貪圖安逸。僧團自身的腐化使得民眾敬而遠之。
二、早期佛教呼籲社會平等,對商人及低種姓群體有巨大的吸引力。隨著印度教的興起,革除了婆羅門教一些繁瑣的儀式,同時呼籲男女平等,佛教的吸引力頓時消失。
三、為吸引信眾,大乘佛法吸收了印度教諸多教義與傳說,最後卻因佛教與印度教界限越來越模糊,反被印度教吸納。
四、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佛教的興盛期全靠阿育王、迦膩色伽王兩大護法明王利用王權的強制推行。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護,佛教地位一落千丈。

⑷ 歷史,佛教產生的背景是什麼

佛教產生的社會背景總結如下: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6—前5世紀產生於印度,相當於我國春秋時代,距今約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最早產生的世界宗教。

佛教產生的時代正是印度奴隸社會比較發達的時代。它是奴隸社會尖銳的階級矛盾,奴隸和奴隸主階級「同歸於盡」前夕的社會狀況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是印度復雜紛繁的文化現象相互撞擊、相互融合的產物。 古代印度,包括中國史籍中的「身毒」、「新頭」、「信度」、「天竺」等國,大體相當於整個南亞次大陸。

另方面,從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古代印度各地完成了向國家的過渡,進入所謂「列國」時期,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國家。各國之間不斷發生爭霸戰爭,戰亂加深了人民的災難,促使階級關系急劇變動和新思潮的出現。

從被統治階級到統治階級,整個社會都感到難以存在下去,各階級的人們都惶惶不安。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奴隸階級需要尋找精神上的安慰和寄託,而且奴隸主階級也需要探索解脫險境的道路。當時,統治階級中就有某些人看到前途的險惡,紛紛進入深山老林,逃避現實,尋求解脫之良方。

佛教基於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應運而生

(4)佛法為什麼在印度起源擴展閱讀:

佛教觀點

1、否定宿命論

佛教否定宿命論,認為人有命運,但是不鼓勵人聽天由命,而是希望人開創命運。佛教主張諸法因緣而生,因此命運也是因緣生法。壞的命運可以借著種植善因善緣而加以改變。命運既然可以因為行慈悲、培福德、修纖悔而加以改變,因此命運並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2、緣起論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既然是眾緣所生,就是無自性的,就是空的。佛教認為,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了,這樣的一種現象就是「空」。

那麼,什麼是因緣呢?因者是主要的條件,緣者是輔助的條件,主要的條件和輔助的條件都不具備的時候,就沒有事物的存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具備主因和輔因。當因緣具備的時候,事物就存在;因緣不具備的時候,事物就消失。

3、反對自殺

佛教認為人身難得。眾生在無量劫的輪回中,獲得人身的機會如「盲龜值木」,極為難得。對修學佛法來說,人身無八無暇、有十圓滿,是學習佛法最好的善緣條件。無論我們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修學佛法,追求出世間的解脫利益,都要依靠這極為難得的寶貴人身。

4、反對末日邪說

末日傳言沒有任何佛教經典依據,佛教是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歡喜的宗教,佛教徒不應該輕易相信和傳播世界末日的說法。佛教宣稱每天都是好日子。

⑸ 為什麼說佛教起源於印度

佛教不是印度人的宗教,哪裡的眾生機緣成熟,那裡的眾生就能得聞佛法。釋迦佛直傳的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也來到了中國。
佛教雖然起源於印度,並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迅速傳遍整個東南亞,同時也傳到了中國。但在波斯帝國時期,波斯人佔領印度,焚燒經書,殺害僧侶,宣揚伊斯蘭教義,從此佛法在印度斷滅。
現再的印度人以信仰印度教的伊斯蘭教為主,之所以印度教能夠迅速復甦,是因為當時有很多的印度教僧侶在深山中修行,得以躲過殺戮之難。

⑹ 佛法的起源為什麼只在印度

佛陀出生於印度(今尼伯爾境內)的迦毗羅衛國,佛陀既然出生、成長、出家、成道、弘法、涅盤都是在印度,自然佛教是從印度起源,佛說法49年,佛滅度後,弟子們將佛一生所說匯總,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佛的諸上首弟子及五百位大弟子完成的,保證了佛法的純正性。

之後,因緣具足時由阿育王大弘佛教,於是佛教開始向印度周邊國家弘傳,當然也傳到了中國,乃至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家。

所以,佛既然出生於印度,自然佛教發源自印度,自然佛經也在印度,但後來歷代祖師大德辛苦努力,佛經也傳到中國啦。

好比,你是中國人,出生在中國,生長在中國,除非有什麼特殊情況,否則你不會把錢存到國外去吧?你說你一個中國人,會莫名其妙沒有理由的把錢存到歐洲某個銀行去嗎?
佛既然是印度人,佛經自然在印度,這有什麼好問的?

我來問你,譬如佛出生於印度,但是他卻把佛經留到中國去,猶如從天而降一樣,那這樣的佛經你能信嗎?當然是要有根據的才可以啊。

所以,您問這個問題,就很奇怪啦,那如今佛經已經不止在印度有啦,因緣條件要慢慢具備

另外,佛不是萬能,也不是無所不能,佛是大能。佛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時間和空間都是業感緣起,佛可沒說過可以時光倒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您沒搞懂,就是,不是佛願意,佛就可以。
這就是大能。因為縱然是佛也沒有辦法度無緣的眾生。一切都需要因緣(條件)完備,才可以。
譬如,佛欲度東城的老婆婆,可是她卻不願意見佛(因緣如此),那佛和他無緣,佛知道弟子和她有緣,與是派弟子去,老婆婆就得度了。

佛是大能啊,他不是萬能啊,佛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因果的法則,任何事情不可能無因而生,所以這不是佛不平等。

另外什麼叫平等?很多人搞不清楚,試想佛以王子之尊,願意去出家和奴隸平等,佛是否是真平等?

佛已經成就無上的佛果,但他卻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也能成佛,他並沒有覺得我是佛,是最大的,是最高的,你們都應該在我腳下,你們都應該向我贊美,你們都應該是我的奴僕,佛並沒有這樣說過,佛才是真平等。

不要只看錶面,如果只看錶面,男女生下就不平等,生理構造就不同,你能用這樣的理由反對男女平等嗎?所以不能只看錶面。

眾生欲得佛法,需要因緣和福報,不是佛自己一箱情願就可以的。

⑺ 為什麼佛教在印度起源卻在中國發展

佛教在印度起源,在中國發展大體上有下列幾個原因: 第一,早期佛教在一些根本的問題上教義不徹底 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礎是婆羅門教建立起來的.婆羅門教的一個重要觀點,或者說是本質的觀點就是"享受人生",強調縱欲的正當性,並神化縱欲過程中產生的快感. 而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其理論核心就是針對"享受人生"而提出人生是苦海的理論.但佛教並沒有完全拋棄婆羅門教的基本理論,因此佛教在禁慾和縱欲之間一直搖擺不定.釋迦牟尼採取的是"中道"原則,既不禁慾,也不縱欲,早期佛教在這個問題上模糊態度,造成佛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佛教的某些教派仍然把性慾神聖化,作為成佛修行的一個法門,就是這個原因. 在印度佛教的發展為印度教的產生提供了基礎.印度教提倡享受人生而反對縱欲.從教義上否定了對人生苦海的認識,也否定了婆羅門教縱欲的觀點.實際上,在印度宗教發展史上,佛教成為一個階段性的宗教,只具有一個承前啟後的性質而不是別的什麼. 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特別是在中國化的過程中,比較徹底地破除了性慾的神聖性,將世俗的東西完全消除,這樣就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二,早期佛教的修行方式造成憎侶成為印度社會的負擔,進而失去存在的基礎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堅決反對僧侶從事生產活動,認為生產活動是修行的大敵.因此憎侶在印度的生存方式只能靠乞討,這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但大量的僧侶存在而又不從事生產,必然形成社會的負擔.實際上從社會經濟的角度看,早期佛教的這種修行方式,只可能有兩個結果,一個是社會照此傾力維持,而最終整個社會生產水平和生產力枯竭,而導致民族滅亡,還一個是佛教被社會排斥而自己消亡.那麼在印度的最終結果是,佛教在印度消亡.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佛教憎侶生存和修行方式上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僧侶進行生產活動列為修行的必須功課之一.每個僧侶每天必須完成規定的勞動時間,直到今天仍然是這樣.當然有些條件好的寺院可以不再進行田間勞動了,有些"腐化"了,但打掃庭院等內部還是必須的功課.要知道,就連這種活動,也是釋迦牟尼堅決禁止的. 中國的佛教,由於僧侶門自己進行生產活動,有了其長期存在的經濟基礎.這是印度佛教根本沒有的一個主要生存條件. 第三,佛教在中國決定性的發展階段--禪宗階段是佛教的最高階段,標志著佛教的成熟 實際上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前,整個宗教體系並不完整,存在很大的缺陷,這也是造成佛教在印度無力抵禦印度教替代佛教的根本原因. 釋迦牟尼佛提出實現涅磐要靠人自己的"頓悟",是所謂"佛者,覺也".但如何頓悟,釋迦牟尼佛沒說,大概他的本意是想讓他的學生們頓悟一下.結果他的那些門徒學生提出了無數的辦法,卻沒有一個人說到點子上.中國的禪宗,提出了"心"的概念,徹底解決了覺悟的途徑和辦法,可以說比較准確地體現了釋迦牟尼佛"頓悟"思想. 不少學者認為,禪宗提出"心"的概念,是對佛教理論的一個重大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志著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完成了自身的發展過程.佛教理論的成熟和具有完整的思想體系,就使佛教具有了較強的戰斗里,不會被論敵輕易擊垮. 以上三個因素,就是佛教在印度起源,在中國發展的主要原因.

⑻ 古印度為什麼會誕生佛教盼高手從文明高度加以說明

佛法為什麼出現在世間?
又為什麼出現在印度,而不出現在中國?
摘自凈空法師講述的《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玄義講記

佛法為什麼出現在世間?又為什麼出現在印度,而不出現在中國?這些都是我們學佛首先要探討的,這就是它興起的因緣。

凈宗是佛法的一部分。為什麼有凈宗的興起?這對於我們修學,關系更為密切。大致上說,佛法是離不開「因緣」,所謂佛不度無緣之人。佛出現在世間,必定是這地區、這時代,確實有一些眾生根機成熟,佛一定要來幫助他們。這就是常講的「機感相應」,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道交有四種:

一、「顯感顯應」。顯是非常明顯。像我們求佛菩薩保佑,這心態都非常明顯,佛菩薩很明顯真的幫助我們。

二、「顯感冥應」。我們求佛菩薩心態很明顯,但佛菩薩暗中保佑我們。我們也許能覺察,但不明顯。

三、「冥感顯應」。佛當年出現在世間,就是這一類。眾生根機成熟了,但並不曉得要求佛。根機成熟了,雖不求佛,佛知道了,佛示現在世間,是非常明顯的感應。所以,眾生是冥感,佛是顯應,明顯的應現在世間。

四、「冥感冥應」。感、應都不明顯,但確實是感應道交。

佛當年出現在世間,那時中國文化水準確實也相當之高。雖高,但還比不上當時的印度。這是確實的,因為印度人著重修禪定。釋迦牟尼佛在世的當時,一般修定的人,有能力進入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在中國,雖然出現孔子、老子、莊子,還沒有能力進入天界。道理雖講得不少,但事實上還沒有達到這境界。由此可知,印度在修持方面,確實是超過中國人,這是佛為什麼要降生在印度的原因。

譬如當時在中國,對於六道輪回的事實還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六道輪回的觀念在當時的印度,幾乎每個人都承認。因為他們在禪定中親見此事,所以六道的情況,在印度的九十六種外道,他們是清清楚楚。可惜只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雖然是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六道是怎麼形成的,他們不知道。如何脫離六道,他們也不知道。在這情況之下,佛就不得不出現世間,為這些根熟的眾生解決進一步問題。

一切法不離因緣,大教之興,因緣無量,而無量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故。

一切法,世間法或出世間法,都離不開因緣。即使佛講《法華》、《華嚴》,也離不開因緣。

{大教之興,因緣無量}。大教是指佛法。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它的興起,絕對不是單純的,可以說是非常復雜的因緣。那時有緣分見到佛的人,有緣聽佛說法的人,乃至於三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每位同修還能看到經典(經典雖然是翻譯本,但是譯本無異於原本,這是我們要相信的),我們每一個人,與諸佛菩薩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結有緣分。若沒有緣,今天怎麼會遇到。

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天,依中國的記載,是三千零十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世尊的末法時期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中,有人能聽到佛法,聽到佛的名號,見到佛菩薩的形像,與諸佛如來過去生中都有緣分,沒有緣分是決定遇不到的。沒有緣,佛也就不可能出現世間。所以,佛出現世間,是無量的因緣。

無量的因緣就難講了,必須把無量因緣歸納成幾個重要的因緣,這才好講。佛法常用歸納的方法,把無量因緣歸納成一個總綱領。這總綱領就是{一大事因緣}。這一大事因緣就是《華嚴經》與《法華經》上所說的。

《法華》雲:「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出現世間,一切諸佛出現在某一個世界裡,都離不開「因緣」,都是為這一樁大事。

《法華經》說,「唯以佛之知見,示悟眾生」,簡單講,就是幫助一切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佛的知見是純正、真實,絕對沒有錯誤;廣大無邊,是全知全能。我們每一個人,本來都是全知全能,可惜我們把自己的本能迷失了。

佛出現世間的目的,無非是幫助我們恢復本能而已;可是眾生必須具有想恢復的意念,佛才能幫助。若眾生沒有這個意念,不想恢復,佛出現世間也就沒有意義了。我們想恢復,可是沒動這念頭。若動這念頭就是「顯感」;沒動這念頭,可是一聽到佛法,我們念頭就起來了,這是「冥感」。我們有這意念,但是自己還沒發覺,其實佛菩薩已知道你的心動了,有求覺的意念,有求正知正見,有求恢復自性的意念。我們是「冥感」,佛是「顯感」。如果沒有意念,佛也知道,佛就不來了,佛不度無緣之人。

{一大事},依照字面上解釋。凈宗所求的是「一心不亂」。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為我們講一真法界。一就是真,二就不真。不但是六道凡夫,可以說包括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不知「一心」之可貴,日用平常中都是用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就是經論常講的「八識」。八識歸納起來,就是「心、意、識」,這三個都是心。「心」指第八識,「意」是第七識│末那識,「識」是第六意識。心、意、識,稱為「三心」。末那識是意根,第六識是意識,合稱「二意」。權教以下都用三心二意,不曉得用一心。一心是真心,一心是佛心,一心就是真如本性。可見這「一」字,是佛門關鍵的字。如果我們用「一心」,現前的法界就是「一真法界」。

一心能入、能證。一真是所入、所證。可是要記住,能、所是一,不是二。能證的心,就是所證一真。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整個自己,就是一心。佛教十大宗派無量法門里,唯獨凈宗持名念佛,直截修「一心不亂」。不像其他法門拐彎抹角,逐漸逐漸才到一心不亂。它比任何一個法門都簡單、容易、穩當、快速。快到什麼程度,簡直不能想像。你看《無量壽經》講的,十念、一念都能成功,這才快速。可見得佛與眾生的差別,就在一念之間。你一念轉過來,就成佛道了。為什麼這麼快?佛說得非常清楚,因為你本來是佛,「念佛成佛」一點都不希奇。你本來是佛,只因你一念迷,就變成眾生;一念覺,眾生就變成佛。所以眾生與佛,就在一念之間。

從此處,我們認識一心的重要。這一生要成就,從今天開始,生活、工作、處世、待人、接物,都要用一心。一心就是真心,就是真誠心,二心就是虛妄。也許有人會問,今天我誠心誠意待人,在這社會,人家都欺騙我,我不是處處吃虧、處處上當?這話問得好像也有道理,可是你要不肯吃虧,不肯上當,你就不能成佛。現在你問問自己,願不願意吃虧上當?吃虧上當也不過是幾十年而已,你所得到的利益是永脫輪回。這筆帳要好好算一算,還是很劃得來。所以,不要怕吃虧上當,吃虧上當正是消業障。不肯吃虧、不肯上當的人,業障不能清除。不但不能消除,天天還增長,那怎麼得了。從這地方,我們很清楚的認識,「一」才是真理。

「大事」就是生死輪回。世間法的大事,無過於生死輪回。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生死疲勞」,這是世法里最可憐的事。佛要是不到世間來,世間人永遠沒有辦法解決這樁大事。世間人有本事升天,有本事升到非想非非想天,就是沒辦法出三界。生死大事,要「真正覺悟」才能解決。我們無量劫來,可以說生生世世都與佛有緣,而且這緣非常深厚。生生世世接受佛菩薩的教導,為什麼沒能出得了三界?就是把生死疏忽了,沒有重視它。看看我們這一生能不能覺悟,這一生如果把這兩個字還是看輕了,佛法修得再好,還是無法超越。一定要把這樁事認識清楚,世間沒有比這事更可怕的。聰明人一看到這字樣,他就警覺了。愚痴人要死到臨頭才害怕,那時害怕也來不及了。趁現在身體還健康,年歲還不大,提高警覺來辦這大事,超越生死。

我們求的是永遠不生不死,「超生死,出輪回」,這是大事。{一大事因緣},確實世間沒有人能解決,沒有方法能解決。佛有能力、有方法,他義不容辭的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問題,所以出現於世。眾生有感,佛就有應,應化在我們世間,這也是《法華經》上所說的意思。

《華嚴》雲:「如來成等正覺出興於世,以十種無量無數因緣……乃至廣說如是等無秖因緣,唯為一大事因緣……唯欲眾生開示佛知見故。」

從這一段經文來看,可見佛說這句話不只一次。《華嚴》是佛最初成道所說的,《法華》是佛教化眾生最後所說的,一前一後,互相照應。佛說因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可以肯定,可以相信,兩部經所說的是一個意思。《華嚴》是以十表法,十不代表數量,而是代表無盡。{十種無量無數因緣},就是代表無量無邊的意思。下面是把它歸納起來講,無量因緣也像《法華經》上所說,唯一的就是希望「一切眾生,入佛知見」。「開示」是佛的事,「悟入」是我們的事。佛給我們開示,我們要能悟入。

亦即欲一切眾生開明本心,同佛知見,等成正覺也。

「知」就是了知,於一切法明了、通達。「見」就是見解。對宇宙人生的觀察,正確沒有錯誤,稱為「正知見」。我們現前的知見,都是錯誤的。佛在經上講得很明白,叫我們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不要相信自己的見解。可是凡夫偏偏認為自己的看法、想法很正確,很能自信,毛病就出在此。為什麼佛不叫我們相信自己的見解?因為我們用的是三心二意,因此對於一切問題看法、想法,那有不錯的道理。我們所想的、所見的,全都是錯誤,這點我們要承認。我們想錯了、看錯了,緊接著就做錯了。一切的造作都錯了,錯誤的結果是造成六道輪回的苦報。我們天天在造六道輪回,造出來自己享受。所以,輪回不是天地之間自然有的,不是閻羅王造的,也不是佛菩薩造的,更不是上帝造的。誰造的?自己造的。天天在造,不間斷的在造,自作自受。

假如是佛知佛見,所造的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華藏世界,真正是離苦得樂,得大自在。我們每個人希望壽命長久,永遠不衰、不死、不變。佛說這些是一切眾生應該得到的,你只要用真心,沒有一樣不稱心如意。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人的壽命長遠,相貌之好,我們無法想像。我們今天想佛的相好,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西方極樂世界講這還是「劣應身」。

極樂世界人相之好,經上形容「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佛如是,所有一切往生的人,個個如是。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同佛壽命,同佛相好,依正庄嚴,沒有一樣不相同的。他們用一心,所以他們的「知見」是正知正見。我們用三心二意,我們的「知見」是邪知邪見。不一樣就在這地方。

如果肯承認自己的「知見」是邪知邪見,這人開始覺悟了。覺悟之後,就要把知見修正。從那裡修起?從一心修起。先修一心,一心就是禪定。使自己心裡遠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遠離一切憂慮、牽掛,恢復到心地清凈。經雲,「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真正修行。

「修行」絕對不是要知道很多經典。「修行」是著重在心地清凈。若心清凈,一接觸經典就能通達。那時候知經就多了,不像我們現在研究經典這麼苦,費盡了心思,都想不通。到那時候一接觸,不必思想就通了。因為佛所說的一切經,是由清凈心中自然流露;我心若清凈,自然感通。

我們的清凈心,跟佛心沒有兩樣。佛所說的一切經,等於自己說的一樣,那有自己不懂的道理!而是佛心清凈,我們心不清凈,所以佛說的,我們不懂。怎麼猜,怎麼想,都不懂,原因在用心不一樣。現在我們知道此心是妄心,所以不要用它,從今以後要用真心。

{開明本心,同佛知見}。只要清凈心恢復,就是成佛。{等成正覺},就是佛常講的正等正覺。雖然還沒達到無上,但確實是正等正覺。必須要記住,正等正覺就是心裡沒有妄想、執著、煩惱。若心裡還有妄想、執著,還有貪、瞋、痴、慢,這是凡夫,不是佛菩薩。佛菩薩心裡決定沒有染著。所以,我們修行要特別注意斷煩惱、斷習氣。本宗的方法,要我們「一向專念」。

前面這兩條,說明大教的緣起,也就是四弘誓願里的「眾生無邊誓願度」。佛菩薩大慈大悲度眾生,出現在世間。下文就要說本宗的興起,特別是這部《無量壽經》。

⑼ 為什麼佛教誕生在印度,發揚光大在中國

網頁圖片視頻音樂搜吧問問博

佛教在印度起源,在中國發展大體上有下列幾個原因:

第一,早期佛教在一些根本的問題上教義不徹底

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礎是婆羅門教建立起來的.婆羅門教的一個重要觀點,或者說是本質的觀點就是"享受人生",強調縱欲的正當性,並神化縱欲過程中產生的快感.

而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其理論核心就是針對"享受人生"而提出人生是苦海的理論.但佛教並沒有完全拋棄婆羅門教的基本理論,因此佛教在禁慾和縱欲之間一直搖擺不定.釋迦牟尼採取的是"中道"原則,既不禁慾,也不縱欲,早期佛教在這個問題上模糊態度,造成佛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比如,佛教的某些教派仍然把性慾神聖化,作為成佛修行的一個法門,就是這個原因.

在印度佛教的發展為印度教的產生提供了基礎.印度教提倡享受人生而反對縱欲.從教義上否定了對人生苦海的認識,也否定了婆羅門教縱欲的觀點.實際上,在印度宗教發展史上,佛教成為一個階段性的宗教,只具有一個承前啟後的性質而不是別的什麼.

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特別是在中國化的過程中,比較徹底地破除了性慾的神聖性,將世俗的東西完全消除,這樣就為佛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第二,早期佛教的修行方式造成憎侶成為印度社會的負擔,進而失去存在的基礎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堅決反對僧侶從事生產活動,認為生產活動是修行的大敵.因此憎侶在印度的生存方式只能靠乞討,這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但大量的僧侶存在而又不從事生產,必然形成社會的負擔.實際上從社會經濟的角度看,早期佛教的這種修行方式,只可能有兩個結果,一個是社會照此傾力維持,而最終整個社會生產水平和生產力枯竭,而導致民族滅亡,還一個是佛教被社會排斥而自己消亡.那麼在印度的最終結果是,佛教在印度消亡.

佛教傳入中國後,在佛教憎侶生存和修行方式上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僧侶進行生產活動列為修行的必須功課之一.每個僧侶每天必須完成規定的勞動時間,直到今天仍然是這樣.當然有些條件好的寺院可以不再進行田間勞動了,有些"腐化"了,但打掃庭院等內部還是必須的功課.要知道,就連這種活動,也是釋迦牟尼堅決禁止的.

中國的佛教,由於僧侶門自己進行生產活動,有了其長期存在的經濟基礎.這是印度佛教根本沒有的一個主要生存條件.

第三,佛教在中國決定性的發展階段--禪宗階段是佛教的最高階段,標志著佛教的成熟

實際上佛教在傳入中國之前,整個宗教體系並不完整,存在很大的缺陷,這也是造成佛教在印度無力抵禦印度教替代佛教的根本原因.

釋迦牟尼佛提出實現涅磐要靠人自己的"頓悟",是所謂"佛者,覺也".但如何頓悟,釋迦牟尼佛沒說,大概他的本意是想讓他的學生們頓悟一下.結果他的那些門徒學生提出了無數的辦法,卻沒有一個人說到點子上.中國的禪宗,提出了"心"的概念,徹底解決了覺悟的途徑和辦法,可以說比較准確地體現了釋迦牟尼佛"頓悟"思想.

不少學者認為,禪宗提出"心"的概念,是對佛教理論的一個重大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標志著佛教在中國化的過程中完成了自身的發展過程.佛教理論的成熟和具有完整的思想體系,就使佛教具有了較強的戰斗里,不會被論敵輕易擊垮.

以上三個因素,就是佛教在印度起源,在中國發展的主要原因.

閱讀全文

與佛法為什麼在印度起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男足世界盃怎麼進伊朗 瀏覽:389
伊朗是哪個周的 瀏覽:168
印尼菠蘿蜜樹在哪裡 瀏覽:337
印度天才有哪些人 瀏覽:308
蘋果se越南賣多少 瀏覽:199
救命的印度文怎麼寫 瀏覽:182
義大利薩鉑塗料效果怎麼樣 瀏覽:725
義大利和捷克哪個國家留學好 瀏覽:769
如何向中國剪報投稿 瀏覽:803
如何在競走項目中一眼認出中國隊 瀏覽:868
印尼融合咖啡粉怎麼沖泡 瀏覽:25
伊朗語我來自對面的部落怎麼說 瀏覽:576
363印尼是什麼意思 瀏覽:151
英國國王如何睡覺 瀏覽:69
印度手機用什麼網路 瀏覽:594
一千塊人民幣可以換多少印尼盾 瀏覽:715
從伊朗到中國的機票是多少錢 瀏覽:316
英國玻璃斯特城距倫敦多少路程 瀏覽:333
有什麼好看的英國原著 瀏覽:285
美國給伊朗買什麼葯 瀏覽: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