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解之謎!古印度最初的文字是如何創造的
中華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是四大古文明,它們都在四千年以前創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其中,古巴比倫文明的文字以蘇美爾人文字為代表。蘇美爾人用小棍在濕泥板上按壓出楔形文字,晾乾後保存。古埃及人則是用小棍兒之類的東西在沙盤上畫出象形文字,然後再謄寫在羊皮或布上,因為沙盤上的文字是無法保存的,之所以如此,可能的原因是那時還沒發明筆,只能用細木棍之類蘸著墨水一點一點地描,無法寫快,存世羊皮卷《聖經》可能就是古以色列人從古埃及人那裡學來的方法。古埃及人後來發明莎草紙和鵝管筆,最終完成西方古代社會完善的書寫體系。而最早的古印度文字是印章文字,至今尚沒有發現古印度人是否把印章文字書寫成文的證據,可能印章文字並沒有記事記言的功能,後來印度人才在寬大的樹葉上寫字成文,例如佛經中的貝葉經。
印章是古印度文明的結晶,只有不斷發現並破解印章上的玄秘或許才有望撥開迷霧。
Ⅱ 印度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一、阿育王(公元前272年—前242年在位)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國君,曾經建立起古代印度最大的帝國,版圖幾近南亞次大陸的全部。《阿育王經》等數部漢譯佛典中載有大量關於他的生動故事。他是通過激烈的爭權之戰弒兄而得王位的,後又於公元前260年(一說262年)發動了殘酷的征服羯陵伽國的戰爭,造成了數十萬人傷亡。
巨大的災難帶給他沉重的精神負擔,終於使他幡然悔悟,決定改行和平國策,宣揚「正法」。「正法」以少行不義,多做善事,慈悲、慷慨、真誠、純潔為要旨,集中體現了當時優良的宗教道德。執政中期,他皈依了佛教。
阿育王自己亦身體力行,廣泛會見不同派別的宗教領袖,並向他們布施。他甚至為被佛教斥作「邪命外道」的正命派開鑿洞窟,供其使用。他的正法政策為經歷了數百年動盪的印度社會帶來了30年和平,階級矛盾和宗教矛盾明顯減少,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生活在穩定中有所提高。
二、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泰戈爾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913年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爾逝世於加爾各答。
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
三、阿克巴(1556年—1605年在位)是莫卧兒王朝的第三代君主。該王朝在他的治下趨於鼎盛。若論文治武功,自13世紀初德里蘇丹國建立,至19世紀中葉莫卧兒王朝徹底覆亡,六百餘年,穆斯林統治者中能出其右的,沒有一人。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實行開明政策的結果。
他主動放棄了個人信仰的偏見,誠懇邀請各派宗教學者到他的宮廷上來,傾聽他們的說教。他還常將不同教派的領袖人物召集在一起,辯論和研究各種宗教和社會問題,以辨明同異,消除誤解,進而擺脫宗教矛盾,求得社會生活的和諧。無論伊斯蘭教、印度教,還是佛教、耆那教、祆教或基督教,乃至無神論者,他都一視同仁。
作為具體措施,他廢除了非穆斯林的人頭稅和香客稅,允許各宗教建立寺院,自由傳教,對於被迫改宗伊斯蘭教的人亦聽任恢復原來信仰,不加干涉。政府的職位向一切人開放,不問所宗。每遇重大的非伊斯蘭教節日,皇宮也和民間一樣,舉行隆重的慶典。1579年6月22日,阿克巴宣布自己擁有對伊斯蘭教所有問題的最高裁決權,進一步集帝王與教宗於一身。
1582年,他創立了一個新的組織,名為「聖教」。它是一種具有泛神色彩的一神教,力圖冶印度當時的所有信仰於一爐。他的這一嘗試終因信眾寥寥而失敗,但是他內容廣泛的宗教寬容政策還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從而給印度社會帶來了普遍的和諧與繁榮。
四、英迪拉·普里雅達希尼·甘地(Indira Gandhi,1917年11月19日—1984年10月31日),印度政治家,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女兒、是印度現代最為著名及存有爭論的政治人物之一。分別擔任兩屆印度總理,1984年10月31日遇刺身亡。
她一方面為印度在冷戰時期的發展作出了不少的貢獻,但另一方面亦因政治管理上的方針而令其政績上蒙上陰影。因其領導印度的十六年間的政治方針相當硬朗、立場堅定,故後人亦稱其為「印度鐵娘子」。
五、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出生在一個印度教家庭,父親是當地土邦首相。甘地19歲時遠赴英國學習法律。1893年,甘地來到英國統治下的南非,領導南非印度人爭取權利。他把印度教的仁愛、素食、不殺生的主張,同《聖經》、《古蘭經》中的仁愛思想相結合,並吸收了梭倫、托爾斯泰等人的思想精髓,逐漸形成了非暴力不合作理論。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為國大黨的實際領袖,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開始為印度的獨立而奔波。「二戰」後,印度分裂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面對兩國的沖突,對雙方都有重要影響的甘地多次以絕食來感化他們,呼籲團結。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爭取能以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參考資料網路——泰戈爾
Ⅲ 有哪些名人對印度詩人泰戈爾做過評價評價是什麼
郭沫若聲稱他的文學生涯開始階段為「第一個階段泰戈爾式」
「冰心體」小說、詩歌、散文烙上泰戈爾的深刻影響。
羅曼�6�1羅蘭稱譽《民族主義》的報告為「人類歷史的轉折點」。
西方資產階級接受泰戈爾的泛愛主義、和平主義、宗教神秘主義。
東方被壓迫民族接受泰戈爾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主義思想傾向。
茅盾指出「我們敬重他是一個憐憫弱者,同情被壓迫人民的詩人;我們更敬重他是一個實行幫助農民的詩人;我們尤其敬重他是一個鼓勵愛國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帝國主義的詩人。」
一九五六年周總理評價:「泰戈爾不僅是對世界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還是憎恨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的熱愛,中國人民也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的艱苦的民族獨立斗爭所給予的支持。」
冰心語「泰戈爾的詩名遠遠超過了他的國界。」
一家法國報紙說:「泰戈爾是印度的托爾斯泰」。
《戈拉》被稱為印度的《戰爭與和平》
正如純凈的水對於嗜飲烈酒、可口可樂或果汁飲料的人來說是索然無味的一樣,一個真正富有人性的人是不受粗俗之徒和無恥盪婦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