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東南亞哪個國家最安全
1、緬甸【安全指數】:★★
受中國影視及文學的影響,很多人認為中國緬甸泰國交界處的「金三角」是一個「黃賭毒」或「黑社會」盛行的地區。然而,緬甸的治安情況實際上良好,民風淳樸,重大刑事犯罪案件罕見。緬甸人也以禮貌和氣著稱,對於中國遊客,他們通常表現出極高的熱情。
2、寮國【安全指數】:★★★★★
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寮國的治安極好。作為佛教國家,寮國人民低聲說話,友善待人。寮國本地人普遍較為安逸,底層人民傾向於得過且過,性格隨和。
3、越南【安全指數】:★★★★
很多遊客可能對越南有誤解,實際上越南並沒有那麼可怕。越南人對中國人普遍友好,這部分是因為中國遊客對越南文化的大力支持,因此越南人常懷感恩之心。
4、柬埔寨【安全指數】:★★★★
柬埔寨,這個充滿神奇的中南半島國家,除了基礎設施稍顯不足,整體治安是相當不錯的。只要不在晚上太晚回來,避免去偏僻的地方,就不會有問題。特別是在暹粒(吳哥窟所在地)這樣的旅遊城市,當地人的態度閑散友好。
(1)東南亞國家如何看待中國和印度擴展閱讀:
東南亞國家旅遊注意事項:
1、在印度,牛被視為神聖,任何傷害牛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在印度開車要特別小心牛,進入印度教寺廟時,不要穿戴牛皮製品。
2、在佛教國家,對寺廟、佛像、和尚等應保持尊敬,不要做出輕率的行為,以免觸犯當地禁忌。
3、購買的佛像雖然是個人所有,但仍需保持敬意,不要將其隨意放置或粗魯對待,以免引起當地人的不快。
4、與和尚交談時,應保持低姿態,即使是國家領導人也會遵守這一原則。
2. 東南亞人民怎麼看待中國的呢
1. 東南亞地區包含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和菲律賓等國家。
2.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東南亞人民對中國的看法持續演變。那些擁有較多華人、經濟較為發達且在中國發展中受益的國家,往往對中國持有友好態度。
3. 以新加坡為例,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國家,新加坡人民對中國有著親切感。盡管西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他們的民族認同感,但鑒於兩國的歷史聯系,加上新加坡在金融和貿易上與中國有著密切合作,兩國在外交和人民之間的交往上都保持著友好關系。
4. 馬來西亞同樣華人眾多,曾經是世界工廠之一。盡管大部分工廠遷移至中國導致馬來西亞經濟一度停滯,這個國家仍然理解這是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並因此大力發展旅遊業,吸引中國遊客,對中國遊客的態度相對友好。
5. 越南和泰國因中國遊客對當地旅遊經濟的帶動而對中國持有復雜態度。一方面,他們學習中國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他們也宣傳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為,導致當地人對中國遊客形成了負面印象。
6. 東南亞人民對其他國家的認識主要來源於政府的媒體宣傳和遊客的行為表現。如果政府強調中國的負面信息,而本地人放大個別遊客的不文明行為,那麼這種態度可能不夠客觀和友好。我認為某些東南亞政府在此方面的做法並不理性。
7. 近年來,中國產業升級導致大量工廠遷至菲律賓、緬甸和印度尼西亞,這個過程難免產生摩擦,兩地合作需要時間磨合,有時導致這些國家對中國既有愛也有恨的情感。
8. 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哪個國家給他們帶來好處,讓他們有更多的經濟機會,他們就會對哪個國家有好感。我曾在菲律賓深刻感受到這一點。在菲律賓潛水時,我們包下了一個島嶼一周,享受到了超級VIP級別的本地服務,而且價格並不昂貴。
9. 島上的服務人員會幫助我們把潛水裝備搬到下水點,並逐一幫助我們穿戴好,我們上岸時,他們還會協助我們脫下裝備並歸還。這些服務並非他們必須提供的,但他們的笑容中能看出他們對中國人的喜愛和尊敬,盡管這可能部分是因為錢。
10. 在某些東南亞國家,即使你願意花錢,也可能買不到尊重。因此,汶萊、寮國和柬埔寨這三個國家對中國持有友好態度,畢竟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沒有國家敢忽視中國的存在了,尤其是這些鄰國,他們能夠消費中國的廉價高質量產品,因此對中國的認同度很高。
11. 總的來說,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人民看待中國的方式與中國看待日本有些相似。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中國的存在,並對中國的產品有著依賴,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對中國的存在保持警惕。
12. 無可否認的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東南亞國家將更加重視並依賴中國。
3. 東南亞人民怎麼看待中國的呢
東南亞主要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和東帝汶等國家。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東南亞各國人民對中國的態度一直在不斷變化。
總的來說,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的人看待中國有點像中國人看待日本人。他們會在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無不感受到中國的存在,並對其產品有一種不可割捨的依賴,卻又對中國時時刻刻防備著。
無可否認的是,隨著中國的崛起,東南亞國家會更加看重和依賴中國。
4. 在東南亞國家中,印尼為何會成為東西方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印尼會成為東西方國家拉攏的對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地理位置關鍵;二是經濟發展潛力大。
總的來說,印度尼西亞成為東西方國家爭相拉攏的對象,主要是印度尼西亞的位置太關鍵,其次是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5. 為什麼在東南亞國家,印度的文化影響力比中國更大
印度對東南亞半島的影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百年,尤其是泰米爾朱羅帝國從第十到十三世紀初開始統治東南亞,更是將印度文化在該地區發揚光大。而古代的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更感興趣的是保護自己,而不是對國土之外的區域施加影響。
6. 同樣是排外,為何印尼暴力,馬來西亞卻柔和,馬來西亞手段是否更高明
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一視同仁的,在某些方面我們應該做到相互尊重。這可能在全球來說都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然而,同樣都具有獨立主權的兩個國家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在對待外來移民問題上,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很多人認為這兩個國家對待外來移民太過軟弱不會尊重他人的意願和選擇,也有的人認為這兩個國家對待外來移民過於溫和不會在保護本國利益方面作出讓步。其實他們對待外來移民是非常重視而且正確的一種態度,就像對待一個國家一樣,對待自己民族也同樣是如此。同樣是一個國家對待外來移民態度不同卻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兒!
7. 人是怎麼看待中國和印度的
在西方人眼裡,印度像個面團,怎麼捏弄都行,而中國則像塊石頭,不讓你隨意捏弄。在西方人心目中,印度是個「順民」,而中國是個「刁民」,他們偏愛印度人也就一點不奇怪,因為沒有人不喜歡「順民」。對他們來說,印度是圈內人,而中國則是圈外人,有時是對手,有時甚至是敵人。
印度在國際上的人緣比中國要好得多,也就是說,如果兩國間出了矛盾,世界上有頭有臉的國家,說話有分量的國家,簡言之,主要就是西方國家,幾乎都無一例外地站在印度一邊。即便他們不好直接站出來支持印度,也至少會保持沉默,或者模糊的態度。總之,在情感分上面,印度會完勝中國,無論中國多麼占理,想在這方面壓倒印度都是徒勞。
從人種劃分上看,印度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是數千年前從歐洲遷徙到亞洲的,他們和歐洲人有著共同的祖先即印歐人,所以,印度人在人種上屬於白人。而中國人屬於蒙古人種,蒙古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所以,雖然阿三哥看上去比較黑,但特徵上更接近白人,而中國人和白人是不搭界的。人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與相貌相關聯,相貌相近的更容易產生親近感。簡言之,西方人看印度人要比看中國人順眼得多。
語言
印度雖然是個大雜燴,語言復雜,但由於歷史原因,英語普及率高於中國。這就是為什麼當年上海灘的租界巡捕房人手不夠時,總是從印度招些大鬍子打工仔,因為從語言上說,印度人更容易和國際「接軌」,充當英國人的跟班,阿三的綽號也由此而來。不過,很多印度人的英語口音很重,有些重得讓中國人很難聽懂,可是這並不妨礙他們與西方人之間的交流。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我們中國人中受過教育的人不也能說英語嗎?不是也能與西方人交流嗎?不錯,中國人的英語普及程度雖不及印度,流暢程度也遜於印度,但是在發音上並不比印度人差,甚至要好過他們。但是有一點必須清楚,那就是語言除了用於溝通交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充當促進情感交流的媒介。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和印度人不在一個層次上,中國人絕大多數把英語當工具使,只是為了能夠交流,在使用英語時很清楚地把它視為外語。而印度人則不是這樣,他們對英語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親近感,雖然英語也只是次於印地語的第二官方語言,但印度人使用英語時並沒有文化上的隔膜。中國人對漢字語言的情感和崇敬,要遠遠超過印度人對自己文字語言的敬畏,所以也就不可能把英語當成多麼親近的東西對待。一個印度人可以用很濃重的口音夜讀《簡愛》,而中國人對英語最大的興趣不過是背幾本托福詞彙,做幾套雅思試題,不是為了留學就是為了移民,要不就是為了進外企找個飯碗,總之,一切都是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印度人對英語的感情,西方人感覺得到,中國人對英語的實用態度,西方人也感覺得到。
中國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國,都擁有歷史悠久的文化,但是兩者其實有著很大的不同,中國在文化上受宗教影響很小,而印度文化中處處都有宗教的痕跡,這種宗教傳統甚至對中國都產生過直接影響。
中國也有很多廟宇,但在很大程度上,尤其是在近現代,那裡早已成為中國人旅遊觀光的場所,遠不如印度人對宗教那般虔誠,把誦經當飯吃。
所以,以基督教為文化內核的西方國家,很難不對有同樣嗜好的印度人產生好感,而這種好感則不可能轉移到中國人身上。
印度人是散漫的,其民族性格就像他們的食品,軟塌塌的。他們對西方始終是仰視的,心悅誠服。這與中國人有很大不同,中國人雖然也有崇洋的心理,但骨子裡還是很以自己的歷史與文化為驕傲,這使得中國人每到關鍵時候總是不願臣服於西方人。所以,印度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而中國即使在最衰弱的時候也有自己的中央政府,在歷史上最慫的時候也只是半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