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寨卡病毒 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病毒
以下內容引自Wikipedia:
寨卡病毒(英語:Zika virus, ZIKV,馬新譯作茲卡病毒,香港譯作寨卡病毒,台灣譯作茲卡病毒),是黃病毒科中之黃病毒屬,經由埃及斑蚊傳播,而使受斑蚊叮咬的人罹患寨卡病毒感染症(亦稱寨卡熱)[1]。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於烏干達的寨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因而得名。依據基因型別分為亞洲型和非洲型兩種型別,在中非、東南亞和印度等都有發現的紀錄。過去只有少數人類病例的報導,直到2007年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雅蒲島爆發群聚疫情,才對此疾病有較多的認識。
2015年起寨卡病毒疫情於中南美洲快速擴散,其中巴西甚至出現超過4,100例新生兒小頭畸形,新生兒小頭畸形被懷疑與寨卡病毒相關,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政府都提出緊急因應措施[2]。
概述:
寨卡病毒與登革熱,黃熱病,日本腦炎和西尼羅河病毒有親屬關系。它會引發類似溫和的形式的登革熱的症狀,由休息與症狀治療,目前還無法通過葯物或疫苗來預防。寨卡病毒經由母親傳染給孩子,新生嬰兒感染此病毒可能導致小頭畸形,而成人感染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包括格林-巴利綜合征亦可能有所關聯。
在2016年1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了受影響的國家名單,包括強化注意事項,建議孕婦考慮推遲旅行的旅行指南。其他國家的政府或健康部門也很快發出類似的旅行警告,而哥倫比亞,多明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牙買加建議女性推遲懷孕,直到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風險。
寨卡病毒有包膜呈二十面體,就像是與它有親屬關系的其他病毒,並且具有不分段,單股正鏈RNA基因組。這是與斯龐德溫尼病毒(Spondweni virus)密切相關的病毒,是斯龐德溫尼病毒病毒進化枝兩種病毒之一。
該病毒最早在1947年4月由黃熱病研究所的科學家從被放置在一個籠子中的獼猴分離出,地點在烏干達,維多利亞湖附近的茲卡森林[3]。隨後在1948年1月在同一地點,從非州斑蚊第二次被分離出來。在1952年當猴子出現發燒症狀,研究人員從它的血清中分離出傳播病原體,這是第一次描述為寨卡病毒。在1968年它首次從奈及利亞人分離出來。從1951年到1981年人類感染的證據是從其他非洲國家如中非共和國,埃及,加彭,獅子山,坦尚尼亞和烏干達,以及在亞洲的部分地區,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都有報導。
寨卡病毒有非洲裔和亞洲裔兩個譜系。演化學研究顯示,在美洲蔓延的病毒與法屬波利尼西亞的菌株密切相關。寨卡病毒的完整基因組序列已經公布。從最近序列調查初步結果,在公共領域發現了一個在非結構蛋白1密碼子可能的變化,這可能會增加在人體中病毒復制的速度。
感染症狀:
寨卡病毒病的潛伏期(從接觸到出現症狀的時間)並不為人所知,但可能為幾天。其病症與登革熱等其它蟲媒病毒感染相似,包括發熱、皮疹、結膜炎、肌肉和關節痛、全身乏力、眼窩痛以及頭痛。這些症狀往往較輕,持續2-7天[3]。
2013-2014年在法屬波利尼西亞發生了首起寨卡病毒病疫情,當時還同時出現了登革熱疫情,國家衛生當局在此期間報告稱,格林-巴利綜合征出現非正常上升[3]。
格林-巴利綜合征是身體免疫系統侵襲部分中樞神經系統而出現的病情。它可由多種病毒引起,並可影響任何年齡的人。尚不了解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該綜合征。主要症狀包括肌肉無力,胳膊和腿酸麻。如呼吸肌受到影響,則可發生嚴重並發症,需要住院治療。受格林-巴利綜合征影響的大多數人會痊癒,有些人可能會繼續感到身體無力等[4]。
2015年在巴西出現的疫情中,當地衛生當局發現在普通民眾中間發生的寨卡病毒感染有所上升,且在巴西東北部出生並患有小頭症的嬰兒數量出現增多情況。對寨卡疫情開展調查的機構發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寨卡病毒與小頭症之間存有關聯[3]。
傳播方式:
主要是人被帶有寨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後,經過約3-12天的潛伏期後,約五分之一感染者會發病出現症狀。感染者在發病時期,血液中存在寨卡病毒,此時如再被病媒埃及斑蚊叮咬,病毒將在病媒埃及斑蚊體內增殖,約10天左右[5],病毒進入埃及斑蚊的唾液腺,就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而當埃及斑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寨卡病毒。此外,也可能經由性行為[6]、垂直傳染(在懷孕期間由母親傳染給胎兒)[7][8][3]而感染。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該病毒有可能通過性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不過仍需更多研究以確認性傳播是否為茲卡病毒的傳播途徑之一。 在2016年1月25號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Laura Rodrigues教授於2016年1月25號強調發展寨卡病毒疫苗的重要性,應該如同德國麻疹疫苗一樣給予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接種以防止懷孕時受到病毒感染而導致畸胎。在疫苗出現前,對於想要懷孕或已經懷孕的女性而言應該小心被蚊蟲叮咬以及避免前往高風險的疫區[3]。
⑵ 八種由蚊子傳播的人類疾病
如果列一張威脅人類的致命動物排行榜,蚊子肯定會名列榜首,而且不同於老鼠、毒蛇,它們簡直是防不勝防。人被各類蚊子(如按蚊、伊蚊、庫蚊等)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有瘧疾、乙腦、黃熱病、西尼羅河熱等,這些疾病也被統稱為蚊媒病。近期在中南美洲密集出現並已在世界多地散見的可導致新生兒小頭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病變的病例,就被認為是蚊子傳播的寨卡病毒所導致的。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繼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質炎及埃博拉疫情後,世衛組織發布的第四個「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1.瘧疾
瘧疾是一種由於按蚊(又稱瘧蚊)叮咬人體,令人感染瘧原蟲而引起的急性寄生蟲傳染病。在世界范圍內,每年高達3億~5億人感染,死亡人數在100萬~300萬之間,其中大部分為兒童。瘧疾與艾滋病、結核病一起被世衛組織列為三大危險疾病之一。雖然抗瘧葯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但是一些瘧疾現已發展出抗葯性,而且瘧疾疫苗歷經幾十年的研究,迄今仍無一種獲得正式批准,所以抗瘧之路依然艱辛而漫長。
2.黃熱病
黃熱病是第一個被發現的人類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也是第一個被證實是由蚊類(主要是伊蚊)媒介傳播的疾病。該病1648年在尤卡坦半島首次發現,被稱為美洲瘟疫。後來又在世界多地帶來毀滅性的疫情,如1793年的美國費城黃熱病大流行,造成全市1/5人口死亡。1907年,《國際衛生公約》將黃熱病列為繼天花、鼠疫、霍亂之後的國際檢疫傳染病,可見其危害之巨。不過,隨著南非病毒學家馬克斯·泰雷爾等人的努力,黃熱病肆虐的歷史終於結束了,他也因此而獲得195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登革熱
伊蚊還是傳播登革熱的重要蚊種。該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根據症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定名為登革熱。登革熱由登革病毒引起,每年全球有4億人因蚊蟲叮咬而感染登革熱病毒,
約22000人不治身亡,東南亞地區的兒童深受其害。2015年,巴西、菲律賓和墨西哥批准了全球首個登革熱疫苗,效果還有待全面檢驗。
4.基孔肯亞熱
基孔肯亞熱與登革熱傳播媒介相同——主要是伊蚊,發病的症狀也類似。1952年首次在坦尚尼亞證實了該病的流行,1956年分離到病毒。自2004年以來,這種病毒的傳播范圍迅速擴大,在亞洲和非洲持續流行,並蔓延至印度洋群島和美洲加勒比海及周邊地區。
5.寨卡病
自2015年10月以來,巴西報告的新生兒小頭症疑似病例激增,在衛生部門確定一個死去的嬰兒身上存在寨卡病毒且該嬰兒天生就有小頭畸形和其他遺傳性疾病之後,認為寨卡病毒和小頭症之間存在關聯。寨卡病毒是一種蚊媒病毒,主要通過伊蚊傳播,於1947年首次在烏干達通過叢林黃熱病監測網路在恆河猴身上發現,隨後於1952年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人群中確認。成人染上寨卡病毒一般危害不大,但該病毒會「穿透」胎盤屏障,干擾胎兒神經發育系統,導致胎兒流產、新生兒小頭畸形甚至死亡。
6.西尼羅河熱
西尼羅河病毒是1937年在烏干達西尼羅河地區首次被分離出來並因此而得名,此後陸續在非洲、歐洲、中東、西亞和中亞、大洋洲以及北美被發現。鳥類作為病毒的主要宿主,促使該病遠距離且迅速傳播,而蚊子叮咬是造成人類感染的主因。2012年的一項研究認為,蚊子不僅充當了從染病動物到人之間的媒介,它們本身就可以直接傳播病毒。幾種庫蚊已被證實是傳播西尼羅河病毒的罪魁禍首。
7.流行性乙型腦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又稱日本乙型腦炎,其病原體於1934年在日本發現,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傳播流行性乙型腦炎的蚊種有庫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種,而三帶喙庫蚊是主要傳播媒介。蚊子傳播病原體主要有兩種方式:生物性傳播和機械性傳播,乙腦病毒的傳播就屬於前者。病毒進入蚊子體內後,先在腸道內增殖,然後行至唾液腺,經叮咬後傳播給人或動物。
8.絲蟲病
庫蚊是傳播絲蟲病的主要媒介,此外還有幾種按蚊和伊蚊。絲蟲把蚊子作為中間宿主,幼蟲在蚊子體內發育,蚊子叮咬吸血時,成熟的感染期幼蟲即自其喙逸出,侵入最終宿主體內,再發育為成蟲。絲蟲會寄生在人的淋巴系統和肌肉組織里,由此引發四肢或其他部位腫大,因此絲蟲病又被稱為「象皮病」。
原文來自《網路知識》
註: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⑶ 蚊子都有什麼病毒
蚊子有很強的攜帶病原體,傳播疾病的能力,經蚊子傳播的疾病多達80餘種。其中常見的病毒性疾病有:乙型腦炎、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熱、基孔肯亞熱、裂谷熱、黃熱病、西尼羅熱、辛德畢斯病毒病、委內瑞拉馬腦炎、聖路易腦炎等。除了傳播病毒以外,蚊子還能傳播寄生蟲病,如:瘧疾和絲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