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農業機械是什麼

印度農業機械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09-30 00:36:23

⑴ 印度的綠色革命是一次什麼樣的革命 取得了怎樣的成效

印度的綠色革命是指在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10多年的時間中,印度農業所發生的一場以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綜合農業技術革命,從而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這場技術革命的顯著特點,是以提高糧食產量、實現糧食自給為主要目標;以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合理實施農田灌溉、正確使用化學肥料、鼓勵採用農業機械、及時防治病蟲雜草為主要技術支撐;以增加農業信貸、完善鄉村公路網路、建立農村市場體系,實現農村電氣化為主要經濟投人;以國家的優惠政策(如價格政策,土地政策等)和政府的組織、管理與協調為基本保障體系。
在這場革命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有三個:推廣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生產技術;增加農業投入和改善配套服務,如強化在水利、能源、種籽、化肥和信貸方面的支持力度;實施刺激並保持農業生產和消費的配套公共政策,如決定對農產品提供價格支持,由國營糧食公司進行收購和儲存。從1966年度到1976年度,印度糧食總產量從7235萬噸增至12103萬噸,增幅達67.28%。從1977年起,印度基本停止了糧食進口,並一直保有2000萬噸的儲備糧。1978年以後,印度連續三年成為糧食凈出口國,盡管凈出口額很少。1987年印度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由於政府掌握的儲備糧達到2360萬噸,雖然當年因糧食配售和賑災用去了2200萬噸儲備糧,但在補進收購的糧食後,到1988年初政府仍保有1401萬噸儲備糧。1991年初,印度儲備糧再次回升到1910萬噸。
所謂「綠色革命」指的是以推廣高產良種為核心的農業技術改良。所涉及的范圍基本上是幾種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小麥和稻穀。這場綠色革命是以1966年引進墨西哥高產小麥品種為開始標志的。經過若干年的實踐,雖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但總的看來,「綠色革命」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高產良種得到大范圍的推廣,糧食單產有了較大的提高。印度於1963年從墨西哥引進小麥高產良種,1965年從菲律賓引進稻穀高產良種,自1966年秋季開始在全國推廣,此後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至80年代初,小麥的良種推廣率已超過70%,稻穀也超過40%,再結合其他措施,糧食單產有了明顯提高,成為總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2)灌溉面積顯著擴大。1950年全國總灌溉面積為2085萬公頃,到1989年增至4304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比重也由15.8%上升到25.5%在新增的灌溉面積中,「綠色革命」開展前的16年佔25%,而此後的23年卻佔了75%。灌溉面積的擴大對農作物的穩產高產發揮了很大作用。
(3)化肥施用量大幅度提高。「綠色革命」後,印度從國外引進設備,興建了一批大中型化肥廠,化肥總產量(按有效成份計)由1966年的35萬噸激增至1990年的860萬噸,24年內增幅達23.5倍。此外,每年還要進口一部分。為了鼓勵農民使用化肥,政府對價格實行了補貼。於是全國化肥施用量大幅度上升,1950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僅施用0.25千克,1990 年則達到68.7千克,其中主要是近20年增長的。
(4)農業機械化取得了一定進展。平均每1萬公頃耕地分攤的農用拖拉機在1951年僅0.7台,1966年僅增至3.4台,而到1989年已達到55.0台。其他農業機械和農用電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上述各項成果最終歸結於糧食生產發展速度有所加快。農業勞動生產率及農產品的商品率也得到提高。
以上可見,「綠色革命」以後,糧食生產發展速度的確加快了。應該看到,在50年代農業生產原有基數低,又帶有恢復性質,增產相對較易。而70~80年代農業生產水平已經較高,再加上農業中常見的「肥力遞減」或「報酬遞減」的現象,能取得更高速度的發展確屬不易。還值得注意的是,「綠色革命」前產量的增長主要靠種植面積的擴大,單產提高幅度不大,而此後則轉為以提高單產為主要增產途徑。通過「綠色革命」,印度小麥、稻穀的合計人均產量由1962~1966年間的每年130千克增加到1986~1990年間的183千克,而政府收購的商品糧則有更大的增長。

希望能夠幫到您!

⑵ 為什麼印度耕地面積比中國大,而中國的糧食產量卻遠遠

1. 自然條件:印度作為熱帶國家,其自然條件看似有利於農業發展,災害相對較少。然而,印度國土面積有限,氣候帶的跨度較小,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容易造成全國性的影響。與之相比,中國雖然氣候多樣,自然災害頻發,但其龐大的國土面積和多樣的氣候帶,以及多條主要河流流域的保護,使得全國性的大災難較少發生。
2. 技術條件:中國的農業技術雖然不一定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在技術推廣和應用方面做得比印度好。中國的農業機械化、電氣化程度較高,種子技術和化肥、農葯的使用量均超過印度,且農業技術人員的數量也更多。
3. 基礎建設:中國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巨大,自建國以來一直致力於此,這對改善農業基礎設施至關重要。相反,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廣為人知,尤其是在農業領域,缺乏水、道路和整治過的土地,這些是農業發展的基礎。
4. 文化和政策支持:中國農民的平均文化水平高於印度,且中國有著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中國政府對農業的財政和技術支持使得農產品的市場更加活躍。
5. 土地改革:印度尚未完成土地改革,無論是地主還是佃戶,都缺乏農業投資的積極性,這對印度農業產出的提高構成了重大障礙。

⑶ 印度的綠/白/藍色革命是怎麼回事

印度農業革命是指以農業現代化為目標的"綠色革命"、以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為目標的"白色革命"和以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為目標的"藍色革命"

綠色革命
背景
南亞古國印度,自然環境得天獨厚,但因長期受英國殖民者的殘酷掠奪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縛,農業生產水平低,曾是舉世聞名的"飢饉之國",有些地區曾出現過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的悲慘景象,僅1900~1947年就餓死2600餘萬人。
目的及成果
印度獨立以後,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從60年代開始,就實行新的農業發展戰略--"綠色革命"。"綠色革命"是指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現代化,以引進、改良、推廣高產優良品種為核心,提高糧食單產,所種植的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和水稻。60年代初"墨西哥小麥"育成,單產每公頃14025kg;60年代中育成的菲律賓"奇跡稻",單產每公頃達22500kg。"墨西哥小麥"和菲律賓"奇跡稻"的引種成功和大面積的推廣,加上灌溉面積的顯著擴大,化肥、農葯的施用量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印度的糧食單產和總產量成倍增加,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綠色革命"以來,平均每年增長3.95%,1981年印度糧食產量達134×106t,創歷史最高紀錄,糧食產量僅次於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三糧食生產大國。
問題
"綠色革命"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化肥、農葯和農業機械的使用,必然要增加大量投資,不僅生產成本高,還會加重國家財政負擔。由於大量灌溉,長期使用化肥、農葯,造成土地板結和鹽鹼化,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另外,一些農村舊的生產關系及落後勢力,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也起著阻礙作用。

白色革命背景
背景
印度是世界上養牛最多的國家。印度教敬牛如神,除土地之外,牛是農業重要的生產資料,印度教徒反對殺牛,不少教徒買牛"放生",被放生的牛被奉為"神牛",目前,印度有難以計數的"神牛",在大小城鎮的街道上游盪或躺卧。汽車司機為等待"神牛"慢吞吞地穿過馬路,不得不減速、停車,造成交通阻塞,有時為避讓突然出現的"神牛",往往釀成車禍,如1993年8月21日,在印度安得拉邦首府海得拉巴,一輛長途客車為避讓一頭"神牛"而沖入湖中,造成28人喪生。
開展
為了提高牛的經濟價值,增加牛奶產量,從1977年起,印度開展"白色革命"。他們引進、培育、推廣優良水牛品種,建立牛奶生產合作社,停止進口一切商品性奶製品,使牛奶產量有很大提高,現在,印度牛的存欄數達2.7億頭,名列世界第一位,約佔世界養牛頭數的20%,全國平均每3個人就有一頭牛。全國每年牛奶產量達4×107t多,平均每人每天佔有牛奶150g多,80年代後期印度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大產奶國。

藍色革命
80年代後期印度又推行"藍色革命"的構想。所謂"藍色革命"就是開發江、河、湖、海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其目的是增加魚類捕撈量,從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擴大就業機會,增加外匯收入。
印度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7500km,並且有眾多海灣、海角和海峽,可供捕魚的海域面積達2020000km2,具有發展海洋漁業和養殖業的良好條件。此外,印度內陸長達2900km的河流系統以及170多萬公頃的水庫和池塘,也具有發展淡水養魚的可觀潛力,80年代中期魚類捕撈量達28×105,1993年底為4365000t,本世紀末將達6×106t,投資為170億盧比。
為了加快對江河湖海資源的開發,籌集資金和培養技術人員,印度成立了漁業開發署和專門發展養魚的國家合作開發公司,與此同時,還在科欽建立了海洋研究院,中央水產、航海工程學院,在馬德拉斯建立了國家養殖中心。另外,還計劃在喀拉拉邦、安德拉邦和孟買等地區興建4個大型漁港和23個小型漁碼頭,在沿海地區興建水產加工廠,建造冷藏庫。目前,印度有293座水產品加工廠,現有冷藏庫367座。據統計1992~1993年度,印度水產品賺取外匯近6億美元,1993~1994年度,將提高到8億美元。
為爭取實現"藍色革命"提出的下一個目標,即到本世紀末,魚類捕撈量達6×106t,印度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千方百計推動各項計劃的實施。

⑷ 中國的拖拉機比不上印度的拖拉機嗎

中國製造與印度製造誰的技術更優秀?我想每個中國人都不會覺得我們不如印度,但是有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那就是中國的拖拉機比不上印度的拖拉機,甚至在非洲的市場上,中國拖拉機也是屬於被嫌棄的。別說跟歐美各國相比,就連印度拖拉機在非洲的銷售數量都遠遠超過中國。那麼我們的拖拉機是真的比不上印度的嗎?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目前我國的拖拉機企業已經超過了1萬多家,其中大多數為中小型企業,而國內的市場佔有率一大部分都被這些小型的拖拉機廠給瓜分了,同時因為都是小型企業,根本就不會在技術更新方面。投入過高的資金,這也導致我國的農用機械轉型和升級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粗製濫造的產品越來越多,所以大多產品都集中在中低端,根據就無法進入高端市場,品牌集中度、知名度、可靠性和效益都無法與國外相比,甚至各個企業為了競爭還會自相殘殺,導致我國的農用機械在國際上根本就沒有競爭力。目前,江蘇大學已經牽頭與洛陽第一拖拉機集團、雷沃重工等19個國家單位組建了農業裝備國際合作聯盟,希望能夠在國際上打響知名度。

閱讀全文

與印度農業機械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夏媽義大利面醬汁怎麼調 瀏覽:59
中國是怎麼恢復聯合國地位的 瀏覽:512
越南幣1億能買到什麼 瀏覽:135
節假日匯款到中國要多久 瀏覽:100
伊朗海空軍實力怎麼樣 瀏覽:288
新中國到現在發展多久了 瀏覽:604
義大利hsd用什麼油 瀏覽:846
印尼國花是什麼樣子 瀏覽:880
印度貼餅的面怎麼和 瀏覽:524
如何在中國混 瀏覽:833
印度衛浴廠在哪裡 瀏覽:69
英國防空機槍怎麼樣 瀏覽:818
中國多少剩女 瀏覽:380
義大利新型肺炎怎麼爆發的 瀏覽:29
英國家的國旗怎麼畫 瀏覽:577
英國的攝氏度是什麼意思 瀏覽:120
伊朗的省份有多少 瀏覽:231
毒上鞋碼哪個是中國碼 瀏覽:46
中國現存在百年度的企業有哪些 瀏覽:849
印度農業機械是什麼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