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佛教為什麼會在印度消失
為什麼佛教會在印度消失?不同的人會提出不同的解釋。例如,因為外敵入侵壓迫佛教。但我不認為是這樣,為什麼我們國家經歷幾次大的滅佛運動,反而更加有生命力呢?我想佛教從印度消失的主因是因為佛教徒錯誤地解說法義,將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解釋為印度教或婆羅門教三世輪回及梵我的思想。我相信,這才是使佛教從印度很快消失的真正原因。當緣起錯解為有個主體或自我時,印度的佛教就完全消失了,而且什麼都不遺留,只是印度教的附屬品罷了,這也是我們要吸收的教訓。
錯誤的解釋必定是從一些這類的情況開始,而這事件是不是有意造成的呢?這就難以得知了。婆羅門教為佛教之敵且想並吞佛教是一個事實,因此很可能有人故意要毀滅佛教。我無心誹謗婆羅門教,但是這種推測的可能性很高。佛教並不主張常見,它不說有個「人」、「我」或「眾生」,沒有人在生死輪回中流轉。佛教中無人、無眾生,但現在既然把緣起解說成貫通三世,就有個流轉其間的「眾生」或「人」,這實在是佛教真正的滅亡!
在《清凈道論》以前,沒有任何可依據的文獻記載結生識是緣起的開端,接著產生新的有,並在果報之後隨著煩惱招感來世。這樣清楚的文字證據是在一千五百年前,只有在《清凈道論》中,才出現三世輪回和結生識的記載。
如果你要《清凈道論》之前的證據,則應該到第三次結集會議上去找。那時某些所謂「假的僧人」被命令離開僧團,而那些「真的僧人」則不必,在篩選過程中,僧人被要求表達對佛法的觀念。如果有任何僧人不是「分別論者」【譯注二】,未把生命分析為緣生法、蘊、界、六入,而像漁夫之子嗏帝比丘認為有個輪回生死的主體,那麼他就會被視為「非分別論者」,而因抱持常見的邪見,被逐出僧團。
也就是說,在第三次結集時,那些認為有個主體的僧人被去除僧籍,只留下那些不這樣認為的僧人。我們由此可知,常見始於二千二百多年前的第三次結集,那時有許多人偽裝成佛教僧人,他們認為有個主體或自我,這個事實本身就足以被視為是導致佛教教團以自我來詮釋緣起的根本關鍵。雖然這些僧人被逐出僧團,但很可能仍然有些人(僧團中或僧團外都有)相信有個自我,並以此教導別人。
總之,我很想說明,在佛歷三百年第三次結集之前,基本教義還保持純正。但從那之後,佛法漸漸傾向主體、自我的觀念,而開始變得模糊不清。錯誤的佛法就從當時開始傳播,如各位所知,佛教最後從印度消失了。然而為什麼耆那教【譯注三】, 或更適合稱為塞那教( Saina ),卻沒有從印度消失?那是因為它的原始教義從未被改變過。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主張「無我」轉變到有「我」時,佛教便消失了。自我的觀念進入佛教當下,佛教隨即自然而然地從印度消失。這就是緣起被錯解的現象,而文獻證據則是由《清凈道論》開始。以上我所要說的是,緣起的詮釋在何時開始違背佛陀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