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去印度尼泊爾帶什麼葯
印度常見疾病與醫療狀況 (一)印度的醫療條件
印度的醫療服務水平發展不平衡。在中心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有較好的醫院和葯店,新德里、孟買、欽奈及海德拉巴等城市都有設備先進的私人醫院。這些醫院能提供各類普通及專業性服務,價格較合理。葯店的營業時間一般至深夜,有的24小時營業。但在農村或城鄉交界地區,醫療條件十分有限。因此為了確保生病後能得到及時救治,一般情況下不要遠離大城市。印度的葯品價格便宜,即使在一些小鎮上,也易找到品種齊全的葯店。許多葯品產自跨國公司,葯品採用國際通用名稱,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效期。為方便起見,在赴印度之前最好隨身帶些常用葯品。城市裡多數醫生都講英語。條件好的旅館、飯店都配有醫生或提供醫療服務電話,也可以隨時撥列印度的醫療急救電話102。
(二)印度常見疾病及注意事項
印度屬熱帶氣候。較常發生的疾病為:由不潔飲食引起的腸道疾病,如腹瀉、痢疾、霍亂;因蚊蟲叮咬引起的登革熱、瘧疾、流行性腦炎;因高溫酷暑引起的中暑等。
為了防止疾病發生,建議旅行期間喝瓶裝水,選擇食用可以去皮的水果,經常洗手,保持個人衛生;自備牙具和拖鞋;防止蚊蟲叮咬;隨身攜帶常用葯,特別是治療腹瀉、感冒發燒和消毒殺菌的葯物,以及防止蚊蟲叮咬、預防中暑的葯物。
印度常見疾病主要有:
霍亂:是印度十分猖獗的腸道疾病。病菌通過水、食物、蒼蠅和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常見於生活和工作衛生條件較差地區。長期赴印度人員須口服霍亂疫苗。
痢疾:是印度全國范圍內嚴重的流行病。病菌通過水、食物、蒼蠅和生活密切接觸傳播,在鄉村地區痢疾的感染機率更高。本病全年均可發生,但以夏秋為主。赴印度旅行應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潔瓜果和變質食物。
肝炎:印度的大多數肝炎病例通過下水道中的污水傳播,也可通過未加防禦措施的性生活或使用污染的針筒傳播。印度乙肝發病率和病毒攜帶者比例很高。建議在印度長期停留人員接種甲肝疫苗。
流感:在印度北回歸線以北地區,11月至次年3月是流感的傳播期,而在北回歸線以南,流感整年都可能發生。建議年齡超過50歲、自身免疫系統較差、患有慢性疾病者接種流感疫苗。
日本腦炎:由日本腦炎病毒引起,通過蚊子傳播。4-10月是日本腦炎的傳播高峰期。大多數的日本腦炎病例發生於東部沿海地區、北部與尼泊爾交界地區、西北部地區及西南部地區。傳播日本腦炎的庫蚊基本上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區活動。在鄉村地區逗留3到4個星期以上的人員,建議注射日本腦炎疫苗。遊客要特別注意防止蚊子的叮咬,尤其是夜間的蚊子叮咬。
登革熱:由登革熱病毒引起,是通過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城市與鄉村地區流行,在中北部地區的發病率最高。每年4-10月是登革熱傳播的高峰期。預防登革熱的措施主要是防止蚊蟲的叮咬。
瘧疾:瘧疾在印度全國范圍內整年流行,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在新德里瘧疾流行是季節性的,7-10月為傳播期,9月達到最高峰。預防措施是防止蚊蟲叮咬,可在皮膚表面和衣物表面噴灑驅蚊劑等,必要時也可服用抗瘧葯。
流行性腦膜炎: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原菌借飛沫直接由空氣傳播。新德里地區與相鄰的南部地區感染該病可能性較大。在印度鄉村與城市貧民窟中也容易感染該病。本病主要發生在11月至次年4月氣候較涼地區。在疾病流行時,可用復方磺胺甲基異惡唑進行預防性治療。
狂犬病:印度無人看護的野狗數量很多,每年約有3萬多人感染狂犬病。該病對到印度的遊客有潛在威脅。一旦被動物尤其是狗或猴抓咬後,應高度重視,盡快採取醫療措施。遊客不要挑逗、觸摸或者收留任何動物。
傷寒熱:此病對來印人員存在潛在威脅。建議長期在印居住人員接種傷寒熱疫苗。由於傷寒熱的疫苗只有60%到70%的有效性,因此仍需注意飲食衛生。
艾滋病:目前印度約有500萬人感染了艾滋病毒,是世界上僅次於南非的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數最多的國家。在印度艾滋病傳播的主要渠道是妓女和受感染的血液。遊客要高度警惕不安全的性生活。在印度接受牙病治療以及醫療注射時,應確保所用的醫療器械都己消毒,還應避免非必要的輸血。
禽流感:2006年2月,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發生了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類禽流感,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盡管印度尚未發現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但為防患於未然,政府控制了達菲等防控葯物的儲備,所有防控葯物均由政府渠道供應,且價格昂貴。達菲的售價約合3美元1粒,每人份約需36美元。
(三)印度常用葯品及價格: 抗感冒葯:Okacet cold 20盧比10片
退燒葯:Nicip Plus 30盧比10片 抗流感病毒葯:Cipro Bid 70盧比10片
治療腹瀉葯:Nor TZ 40盧比6片 抗瘧疾葯:Lariago 6盧比10片
乙肝疫苗:Engirex B 323盧比1支 (四)接種建議
長期赴印度人員須口服霍亂疫苗。建議接種甲肝疫苗、乙肝疫苗、傷寒熱疫苗和流感疫苗等。望採納!
Ⅱ 印度有什麼種姓
印度的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不同等級:
1.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2.剎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3.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從事商業貿易。
4.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地位最低,從事農業和各種體力及手工業勞動等。
1.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2.種姓制度以統治階層為中心,劃分出許多以職業為基礎的內婚制群體,即種姓。各種姓依所居地區不同而劃分成許多次種姓,這些次種姓內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許多聚落種姓,這些聚落種姓最後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層層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的社會體系。
3.種姓是世襲的。幾千年來,種姓制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風俗習慣方面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廣大農村情況還比較嚴重。
Ⅲ 肝炎病毒的發現歷程
從「卡他性」到「流行性」
病毒性肝炎流行的歷史久遠,疾病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但那時,由於人們對它的病因不了解,曾給它起過許多名字。最初,人們未認識到它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對它的流行性也缺乏了解,由於它的表現多有黃疸,只認為它是一種膽管的卡他性炎症。
因此,古希臘和古羅馬一直稱其為「卡他性黃疸」。1744-1749年,地中海西部的一個島嶼上出現了這種病的流行,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後來,戰爭使這種黃疸病的流行加劇。在19世紀初,美國的南北戰爭中第一次記載了軍隊中的黃疸病流行,開始被稱為「軍營黃疸」。1863年的秋冬季是黃疸病流行的高峰,這使人們認識到這種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節。後來,斯馬特(Smart)醫生記錄了1888年聯邦同盟軍中發生的71 691例黃疸病例,這些病例的臨床表現和流行情況均符合現在的甲型肝炎。1912年,美國醫生柯凱因(Cockayne)對美國聯邦同盟軍士兵中發生的22 569例「卡他性黃疸」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有161例死亡,病死率0.71%。這個數字使他感到非常震驚,他開始對這種病進行研究。經過研究,他發現這是一種全身性疾病,能夠從一個人傳給另一個人,並造成流行,嚴重者可導致急性黃色肝萎縮而死亡。因此,柯凱因醫生首先把這種疾病稱為「流行性黃疸」,後來也有人稱其為「傳染性黃疸」。到了1939年,針穿肝臟活檢技術問世了。人們經過肝臟病理學的研究,證明了這種疾病是肝細胞的炎症和壞死造成的,從此「卡他性黃疸」這一陳舊概念才被徹底廢棄。
發現了兩種傳播途徑
自從人們認識到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後,逐漸發現它常發生於人口密度大、衛生條件差的地區,但是它是如何傳播的仍然是個謎。人們開始尋找它的傳播途徑。為此,柯凱因醫生詳細觀察了一位病人的疾病傳播過程。這例病人在患病期間到英國威爾士(當時叫弗林特郡)去旅遊,在那裡曾與三個人有過密切接觸,並把疾病傳染給了這三個人。因此柯凱因醫生認為,這是由於人與人接觸而傳播的。但當時的意見並不統一,有更多的醫生甚至認為這種疾病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只有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學者分別在1937年和1939年提出該病可能通過消化道傳播。1942年,有一位叫維奧特(Voegt)的醫生用病人的十二指腸液經口感染人,證實了幾年前歐洲和美國醫生提出的消化道傳播途徑。但此時一位正在研究黃熱病的英國醫生麥凱阿倫(MacCallum)卻發現了另一種情況。當時,為了預防黃熱病,他給士兵們接種了一種含有人血清的黃熱病疫苗。幾個月後,其中的一些士兵出現了肝炎的症狀。這使他想起在醫學文獻報道中曾看到過一些肝炎病例也是在接種了含有人血清的疫苗後發生;他還了解到一些糖尿病和老年病患者在使用了未消毒的注射器後,也會發生肝炎。這些未消毒的注射器針頭上可能帶有少量的人血液。由此,麥凱阿倫考慮到是否在人的血液當中含有引起肝炎的病毒。
於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結束後短短的時間里,麥凱阿倫醫生和他的同事們對一批志願者進行了一系列的觀察研究。研究結果證實了他的假設。同時還搞清楚了肝炎不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也可通過消化道傳播。幾乎同時,耶魯大學的研究者們也證實了肝炎的這兩種傳播途徑,並把它們分別稱為「傳染性肝炎」和「血清性黃疸」。他們還發現,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傳染性肝炎」比「血清性黃疸」的潛伏期短。1947年,麥凱阿倫提出把因糞便污染了食物和水後經消化道傳播引起的肝炎稱為「甲型肝炎」,因污染血液經輸血傳播引起的肝炎稱為「乙型肝炎」。
從血液中找到的第一個肝炎病毒
在接下來的十幾年當中,科學家們在各自的實驗室中試圖尋找到引起這兩型肝炎的病原微生物。然而,他們的工作沒有任何結果。科學家們懷疑這些罪魁禍首可能是病毒,因為在實驗中發現它們可以通過非常小的微孔,可是他們卻不能將這些病毒分離培養出來以供研究。到了20世紀60年代,肝炎的研究陷入了一個困境。就在這時,一位當時並非在該領域從事研究工作的醫生使這項研究走出了困境。他就是布魯伯格(Blumberg),一個從事內科學和生物化學的專家。
當時,布魯伯格正在研究一種熱帶地區很常見的寄生蟲疾病——象皮病。他懷疑象皮病的易感性差異可能是由不同的基因所決定,於是他想通過檢測特殊的血液蛋白成分來尋找其中的遺傳差別。20世紀50年代末,布魯伯格從世界各地收集到許多血液樣本,並設計了一種方法來顯示人體內的免疫抗體,從而找到抗體和這種特殊遺傳蛋白反應後所產生的一種復合物。與此同時,另一位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血液學專家阿爾特(Alter)也關注著一個和麥凱阿倫相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很多需要經常輸血的血友病和白血病患者會出現肝炎的症狀。他懷疑這些患者因輸血而得肝炎。阿爾特決定和布魯伯格攜手找到疾病的病因。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們終於在1965年發現了澳大利亞土著人的血清中有一種能夠和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物質產生抗體-抗原反應的神秘蛋白,他們將這種蛋白命名為澳大利亞抗原。這是人類從血液中找到的第一個肝炎病毒的抗原成分,也就是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自此,對乙型肝炎的研究勢如破竹,病毒的其他部分很快被發現了:1970年觀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顆粒;1971年病毒被分離,並展現了病毒的表面和核心;1972年,認識到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病毒核心的一部分,與病毒的感染性有關。
甲肝病毒的發現
盡管對甲型肝炎的研究早於乙型肝炎,但發現其病原體的時間卻排到了乙型肝炎的後面。1908年,麥當勞(McDonald)醫生首先認識到甲型肝炎是由一種病毒引起。他認為急性黃色肝萎縮的發病是一些特殊的病毒作用於既往有損害的肝臟所致。以後,有許多科學家為尋找甲肝病毒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但一直沒有找到這種病毒。直到乙肝病毒發現以後,許多研究者們又將研究目標轉向甲型肝炎。1973年,弗瑞斯特(Feinstone)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用電子顯微鏡在病人的糞便中發現了甲肝病毒顆粒,並從感染狨(猴子的一種)的肝組織當中分離純化出來了甲肝病毒。
第二種由血液傳播的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發現震驚了臨床醫生。他們認識到,必須採用適當的方法對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進行篩查,以此減少輸血後肝炎的發生。但是即使經過嚴格的血液篩查,仍有許多病人染上了輸血後肝炎。於是科學家懷疑還有其他種類的肝炎病毒經血液傳播,並把這種肝炎稱為非甲非乙型肝炎。為了尋找這種肝炎病毒,科學家們試圖「故伎重演」,用搜尋乙型肝炎的抗體-抗原方法來查獲這種病毒,他們先將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進行隔離,然後對他們的血液進行檢查。科學家們先後使用了電子顯微鏡、人工培養和免疫學等多種方法尋找病毒,但這種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似乎非常不穩定,並難以捉摸。直到1989年,美國科學家邁克爾·侯頓(Michael Houghton)和他的同事們利用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分子生物學方法,終於找到了病毒的基因序列,克隆出了丙肝病毒。從1990年開始,隨著高敏感性、高效性的丙肝病毒血液檢查方法的應用,輸血引起的肝炎已下降到十萬分之一。
丁肝病毒的發現
里茲托(Rizzetto)是一位義大利的胃腸病學專家。1977年,他和同事們用免疫熒光方法對義大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細胞進行檢查。他偶然發現,病人的肝細胞核中有一種新的抗原,這種抗原的分布有點兒像乙肝病毒的核心抗原,但又很少與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同時存在。在那時,人們已經知道了乙肝病毒有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原。因此認為這種新發現的抗原是乙肝病毒的第四種抗原,就按希臘字母順序命名為δ抗原,這種抗原的抗體被稱為δ抗體。後來發現,這種δ抗原並非乙肝病毒的組成部分,而是一種有缺陷的RNA病毒。這種病毒沒有外殼,因而必須藉助乙肝病毒才能復制及生存,常與乙型肝炎先後重疊感染或同時混合感染,並可使原有的乙型肝炎加重。因此,在1984年裡茲托提議將δ抗原稱為丁肝病毒。
另一種非甲非乙型肝炎
自從1974年發現輸血後非甲非乙型肝炎,使得一些學者回憶起1955年印度新德里由水源污染發生的肝炎暴發流行事件。當時有35 000人發病,被誤認為是甲型肝炎。但近年對當時留取的血清進行檢測,發現這些血清內既無甲肝病毒的標志,亦無乙肝病毒的標志。後來,印度每隔若干年就發生一次大流行,尼泊爾、蘇丹、前蘇聯及我國新疆等地都有流行。這使人們想到非甲非乙型肝炎除了輸血感染以外,還有通過消化道感染的另外一型。1983年莫斯科脊髓灰質炎和病毒性腦炎研究所的科學家(Balayan等)發現了戊肝病毒顆粒,但未分離到病毒。因此,在1987年11月日內瓦召開的世界衛生組織病毒性肝炎咨詢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建議將非甲非乙型肝炎分為兩類:一是經腸道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二是經腸道外傳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事隔不久,在1989年美國雷耶斯(Reyes)博士成功克隆了戊肝病毒。於是,在1989年9月的日本國際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經血傳播的傳染病學術會議上正式將其命名為戊肝病毒。
其他的肝炎病毒
至此,世界公認的五種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全部被發現。是否還有其他肝炎病毒至今尚無定論。
1994年,有人在研究散發性急性腎功能衰竭時,發現有一種非甲、非乙、非丙、非丁、非戊型肝炎病毒。國外學者用不明原因肝炎病人的糞便提取物感染恆河猴,使恆河猴發生了肝炎。在病人的糞便、肝臟中以及感染動物的糞便中均檢出同一種病毒,因而被命名為已型肝炎病毒。但到目前為止病毒尚未分離成功,且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致病性也不太清楚,因此至今尚未被確認。
1995年美國阿波特公司的研究者發現一種黃病毒樣基因序列,稱之為庚型肝炎病毒。其傳播途徑與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相似,常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重疊感染。但至今沒有明確證據顯示該病毒可致病或者有任何不良影響。
1997年12月,日本學者在一名病原不明的輸血後肝炎病人體內,發現了新的病毒基因克隆,認為是一種新肝炎病毒,而命名為「TTV」,即經血傳播病毒。但TTV的致病性還有待於進一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