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斯坦族的風俗
印度斯坦人在人種上大體可分為雅利安人和達羅毗荼人兩大類,不過,無論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還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世世代代以來,各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其風俗習慣亦各不相同。
印度斯坦人進廚房一定要脫鞋,這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印度教徒把廚房視為神聖的地方之一,凡到神聖的地方都要脫鞋。做飯時,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炊具來品嘗飯菜的味道與生熟。只能憑眼睛觀察,或者用手輕輕撮一點放進嘴裡品嘗。印度斯坦人夫妻禁忌直呼對方姓名。平時妻子不叫丈夫的姓名,即使是在緊急時刻,或者丈夫不在面前,也忌諱直呼其名。丈夫也不叫妻子的名字,因此產生了孩子不知父母姓名的現象。 「阿黑爾」一詞來自梵語的阿辟爾,意思是「有奶者」。但有的人認為摩赫的意思是酸牛奶,由摩赫先變成摩赫爾,後來又由摩赫爾變成阿黑爾。印度四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中都提到阿黑爾。阿黑爾人最先的居住地是馬土臘,後來才遍布到印度各地。
阿黑爾族中也有三個分支,即蘭德族、葉督族和戈瓦爾族。
阿黑爾人笑容可掬,勤勞勇敢,然而又非常自負。很少相信命運,更多地相信實干。非常直率、單純,很注意品行,認為沒有好的品德就不會有善良的行為。對一個人來說,為了保持身心健康,應該吃干凈的和有營養的食物。姑娘出嫁的場面十分動人,村中左鄰右舍的婦女們在歡送新娘時要邊唱邊哭,直哭得全村人都為之眼淚汪汪。新娘的父親不時地用頭巾擦淚,新娘的母親則靠牆站著不住地抽泣。就在這樣令人心碎的氣氛下,新郎高興地把新娘領回自己家去。寡婦再嫁在印度不少地方要受到非議,但在阿黑爾人看來卻不成問題。丈夫死後,寡婦可以嫁給小叔子,不過先要守寡一年;不再舉行結婚儀式,也不需辦理任何手續,只要全家人坐在一起,寡婦接過新丈夫送的手鐲,戴在自己手腕上就算成禮。現今由於「雅利安社」的改良主義影響、不崇拜偶像,也不再講種姓的高低貴賤,逢到節日,全村人一起唱歌跳舞,縱情歡樂。 達羅毗荼人作為印度的原始居民,曾經創造過燦爛的比哈爾,但雅利安人征服了他們,列為劣等民族。當然,這不是全部。下面介紹的好幾個民族都是混合後裔。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綿延數百年,加上雅利安人不是作為整體侵入,而是部落狀態分散進入,難免有些部落選擇和達羅毗荼人和平共處乃至通婚。
『貳』 印度斯坦族的文化習俗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組成。印度教徒實行種姓內婚,多為父母包辦。婦女地位低下,寡婦不許再嫁。寡婦殉葬之事,至今時有發生。印度教徒一般採用火葬,余燼投河。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認為骨灰投入聖河是人生最好的歸宿,可來世得福。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長途跋涉來到恆河岸邊,等待最後時刻的降臨。男子一般穿無領長袖寬衣,下著圍褲或著寬大衣褲。婦女上穿淺色開襟短袖緊身衣,下圍彩色紗麗,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紗麗與緊身衣之間袒露一段腰身。婦女首飾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飾。
印度斯坦人進廚房一定要脫鞋,這同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關。印度教徒把廚房視為神聖的地方之一,凡到神聖的地方都要脫鞋。做飯時,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炊具來品嘗飯菜的味道與生熟。只能憑眼睛觀察,或者用手輕輕撮一點放進嘴裡品嘗。印度斯坦人夫妻禁忌直呼對方姓名。平時妻子不叫丈夫的姓名,即使是在緊急時刻,或者丈夫不在面前,也忌諱直呼其名。丈夫也不叫妻子的名字,因此產生了孩子不知父母姓名的現象。
『叄』 去印度出差的注意事項。。。誰知道
禮節
中國有句俗話:「入國問禁,入境問俗。」意思是說,在異國他鄉說話、做事不可貿然,切記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否則會鬧出笑話,或引起麻煩。
世界各國的禮節五花八門,不盡相同,但歸納起來,不外兩種。一種是通過語言來表示,一種是通過動作來配合,印度也不例外,不過印度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宗教復雜,因此有些地方表現得更為多樣。
印度人見面時說:「納莫斯迦爾」或說「納莫斯戴」,即祝賀、致敬之意。它不分時間、不論男女,見面或分手時皆可用之,還禮者也說此話。但要重復兩次,以表客氣。當然也不盡然,有些地方或城市,或受西方文化影響的人則用英語表示,有的地方則用自己的方言來表示。
在印度,兩人見面之後,不僅使用上述用語,還有各種舉止。或雙手合十,或舉手示意。在城市裡,握手禮逐漸時興起來。此外,對於尊長或某人若表示格外尊重或懇求時,則行摸腳禮,即屈身用右手先摸一下長者的腳尖.然後再用同一隻手摸一下自己的頭,以表示自己的頭同長者的腳相接觸。這時,對方則用手摸一下行禮、者的頭頂,以示還禮。有事相求者甚至乾脆跪在地上,用雙手摸對方的腳,用前額去觸對方的腳尖。對於大人物或有名望者的腳.摸的人就更多了。
印度人有個生活習慣,即便後用水沖洗時,要使用左手,絕不會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認為不潔。若送人東西,大都用雙手捧著,或一隻手為主,另一隻手稍微接觸另一手臂。象徵雙手,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
用餐過程中,若給對方(印度人)加飯、加菜。一定要用一雙未用過的筷子,千萬不可用自己還在使用的那雙筷子。若是這樣,會被認為叫人家吃你剩的東西。若對方已經吃飽.不再需要,而你作為主人出於客氣,還想再給一些。這時。你就會發現,對方把雙手捧著的碗筷(或吃飯用的盤子)一同伸到桌下,這表示不再要了。見此情景,主人應當會意,就不要再給客人加飯加菜了。
禁忌
如果說出於禮貌。禮節一定要遵守的話。那麼,印度的有關禁忌就更要注意。否則不慎違反,會造成很多的不快和很大的麻煩。
進寺廟或進廚房一定要脫鞋。印度人走進廟宇或廚房之前,先要脫鞋。這是必須遵守的習慣,因為這些地方被印度人認為是神聖之處。這同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有關。在印度。印度教徒之所以把廚房視為神聖的地方之一。是因為人們在用餐之前要讓神先用,即在敬神之後,人們才能用餐。因此。人們做飯時,不能用嘴接觸任何炊具來品嘗飯菜的生熟。要麼憑眼觀察,要麼用右手輕輕捏一點放進嘴裡品嘗,但絕不能用嘴接觸勺子、鏟子等炊具。待飯菜做好後。要先請神吃,即先行上供。飯前如何敬神,做法不盡相同。虔誠的印度教徒一般如此,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年輕人已不再講究這些。人們吃完飯後,走出屋外,才能把鞋穿上。平時,進廚房取東西,也得脫鞋,這是印度人人熟知並必須遵守的習慣。
出門也有不少禁忌。出門時遇到什麼是吉利的,遇到什麼是不吉利的,都有各種說法。例如,若出門遇到花或裝滿水的罐子,以及有夫之婦,都會被認為吉利;出門時聽到鍾聲、念經聲等,也是吉利的;但是出門若碰到寡婦、行乞僧、理發師、油販等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出門聽到打噴嚏聲或其他難聽的聲音也被認為不吉利;出門時滑了一跤或絆了一下,也被認為不吉利……如此等等。遇到上述不吉利的情況怎麼辦?有辦法——立即回家,在家休息片刻後再出門。
一周之內,哪天去什麼方向好與不好也有講究。有些印度人對此相當重視。例如北印度流傳一種說法:星期一、六莫去東。星期二、三勿北行;星期三、四往西者。路上必挨四耳光。在南印度,關於哪一天去什麼方向,也有講究,如星期二、三不能往北去。星期四不能往南去,星期一、六不能往東去,星期五、日不能往西去。如若違反,補救的措施是待太陽落山後需用酸牛奶來敬神。
印度人對數字也有禁忌。如有些喜慶活動,印度教徒進行施捨時,喜歡用奇數。穆斯林結婚登記後,新郎要向在場的賓客和觀眾一連敬幾次禮,或三次或五次,或七次,但一定是奇數,以表示吉祥。結婚後要在女方家舉行一種角蒂儀式。儀式前,新郎、新娘也是相互喂對方七口酸牛奶粥,然後儀式正式開始。如此等等。但是,在印度的南方,泰米爾納德人卻忌諱一些奇數。他們認為,一、三、五、七等奇數是不吉利的,一般要避開這些數字,或用其它辦法代替。另外,他們還認為每天都有不吉利的時辰,例如,星期一的七點半到九點,星期二的三點到四點半,星期三的十二點到一點半,星期四的一點半到三點,星期六的九點到十點半,星期五的十點到十二點等都屬於不吉利的時辰。不便於出門辦事。關於禁忌還有許多,這里不一一列舉。當然現在有些印度人已不再講究這些。
『肆』 曬曬印度街頭小吃,一般人去了真得餓肚子,難怪去印度旅遊的少
出國游現在越來越受歡迎,但是在眾多國家中,很少人選擇去印度,印度 旅遊 似乎不太受歡迎,印度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 旅遊 中品嘗當地的 美食 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印度的食物和飲食習慣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印度人不像中日韓一樣使用筷子,也不跟西方國家似的使用刀叉,幾乎不管吃什麼直接用手抓著吃。
印度在烹飪食材時會添加特別多的調味料,再加帶著「恆河味」的烹飪方式,讓印度的食物簡直沒有賣相可言,在食物的製作過程,直接下手,各種食物被黑黑的手抓來抓去,也是特別影響食慾的。這下就可以理解為何說去印度 旅遊 都面露難色,曬曬他們的街頭小吃,一般人去了還真得餓肚子。
印度脆球是印度街邊常見的小吃之一,它可以用油炸,亦可以用沙炒,製作好後是空心的球,吃的時候商販會用手指按壓出一個坑,在裡面加入干豌豆、熟土豆、鷹嘴豆等食材。
然後澆上一種印度特有的料汁,這種汁有幾種不同的口味,最後加上印度人鍾愛的瑪莎拉等醬汁,小泡泡就製作好了,味道濃重,一般人接受不了。
在印度奶茶都是純手工現煮的,雖然奶茶沒有奇怪的味道,但是煮奶茶炊具外麵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包漿,簡直讓人無法直視,而這樣的「臟鍋」才能熬煮出印度奶茶最純正的味道。
這樣的衛生條件下,做出來的奶茶給人視覺上沖擊不小,能喝下去也算是勇氣,而且盛放奶茶的都是玻璃杯,是要重復利用的。
印度人對咖喱確實是有一種特殊的執念,不管什麼食材他們總愛與咖喱一起烹飪,牛肉、雞肉不例外,蔬菜也不例外,什麼都能和咖喱混合煮。
或者單獨煮咖喱,再搭配黃瓜片、西紅柿片、洋蔥,用麵包夾著吃,或者直接加入一些米飯做成純正的咖喱飯,但是說實話太難看了,實在讓人提不起吃的興趣來。
印度街邊的很多飲料都是鮮榨的,但是並不是用榨汁機,而是直接用手暴力擠壓水果,在加入蘇打水和薄荷葉,小攤會攜帶一大塊冰塊,刨一些冰碎加進去,十分的涼爽。
但是印度街頭的飲料,瓶子大多是可以回收重復利用的,比較環保。
手在印度是萬能,不需要各種盛飯器皿,印度飯團是印度街邊隨處可見的小吃之一,用大米或者土豆、麵粉做捏成的飯團,再混合各種調料直接用手揉搓攪拌,在印度當地是十分受歡迎的。
印度的 美食 雖然很多,但是印度人總是神奇的能讓所有食材的賣相糟糕,還有惡劣的操作環境,實在讓人難以下咽,難怪有人去印度 旅遊 只能用麵包和泡麵度日。
『伍』 中國人用的筷子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人類進食採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廣泛的有3種: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東、印度尼西亞及印度次大陸的許多地區,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東亞大陸。中國人是用筷子群體的主體,也是筷子的創制者。
然而,東亞地區之外的外國人見到筷子的第一感覺多半是新奇並且驚訝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明朝時來到中國,他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中記錄了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的習俗:「他們吃東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長約一個半手掌,他們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種類的食物放入口內,而不必藉助於手指。食物在送到桌上時已切成小塊,那些是用筷子很容易夾開的。」
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飯已經不再是中國人或者東亞人的專利,美國每年都會從中國進口數千萬雙竹筷子,法國甚至還設立了「金筷獎」來表彰中餐及亞洲風味餐廳的出色經營者。如今,有3000年歷史之久的筷子傳遞著東方特有的飲食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發揮著它的作用。
『陸』 為什麼印度的食物大多都是糊糊
我們經常在視頻中看到印度人的食物,不管什麼食材,最後都會搞成糊糊狀,游宴而且大都會是黃色的糊糊。做出來的食物看起來都是黏黏糊糊的一團,很難看出是什麼食材。
我們對此就十分不理解了,我們中國人對食物的製作十分講究,色香味俱全,這樣看起來才有食慾。而印度人的食物都是糊糊狀,我們看起來沒有什麼食慾。印度人為什麼要把食物做成糊糊呢?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印度人的飲食是和他們所處的環境、氣候、文化、風俗習慣等因素有很密切的關系。
一、地域、氣候的因素
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而且位於南亞季風區,屬於是熱帶季風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降水明顯分旱、雨兩季。
由於印度處於熱帶氣候,特別是夏季,炎熱高溫,在這樣的高溫環境下,再好的食物,也不利於能存放,時間長了就非常容易腐爛和變質。如果把這些食物做成糊糊狀,裡面多放些各種香料,對食物的保存就相對容易一些。
二、嫌檔各種調料可以殺菌
印度的食物里總是放很多種調料。特別是咖喱,每餐必備。印度人對咖喱的熱愛讓人看不懂,他們放咖喱,就像是我們炒菜放鹽一樣,島餐必放。他們每天面對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咖喱,如果沒有了咖喱,印度人覺得自己的飯菜就失去了靈魂。
印度人對各種香料的痴迷主要是由印度所處的氣候,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印度大部分國土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潮濕高溫的氣候也是各種香料的生長必備條件。
印度人為了適應這種高溫潮濕的環境,就喜歡食用各種香料。這些香料的刺激性辛辣氣味可以殺死食物中的細菌,可以去除人體內的濕氣,也有利於食物的保存。所以,印度人在製作食物的時候,總是會放入咖喱等大量的辛辣調料,再把食物熬成「糊糊」狀,才會開始食用。
除了調料,印度人也特別喜歡洋蔥西紅柿,也基本上頓頓離不了。洋蔥更是受到了印度人的喜愛。洋蔥的作用也是用來殺死細菌的。
三、和印度的飲食習慣有關
印度人喜歡吃糊糊的食物,是和他們的飲食習慣有關。我們知道印神者銀度人吃飯不用任何餐具,喜歡用手抓著飯送到嘴裡。特別是印度人日常主食為大米,食材做成糊糊後,可以很好和大米摻和在一起,用手抓著也很容易和方便。
而且由於印度盛產各種調味料,是一個香料大國,各種香料那是應有盡有。他們在食物中加入各樣的香料,是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加入各種香料,並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才能使食物出香味,才能引起人們的食慾,這樣吃起來才更有味道。
另外,據說印度人喜歡用手抓飯,把飯做成糊糊狀和加各種調料的習慣,那也是外來的。當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時,就把這種中東人的飲食習慣傳入了印度。
中東人就十分喜歡在食物中放大量的香料,當時可能也是為了更好地存放食物,防止細菌和食物變質。而且中東的穆斯林吃飯也喜歡用手抓飯,這些習慣到了印度,結合當地習慣,很快就流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