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在二戰中是法西斯最大的幫凶嗎怎樣看待
印度總理莫迪行文給聯合國,要求聯合國承認印度在二戰中的巨大貢獻和功勛。更奇葩的是,印度普通民眾始終認為1945年,是印度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讓給了中國。所以現在中國應該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最大問題在於1945印度這個國家還不存在。而莫迪提出的印度在二戰的功勛在哪,實際上,莫迪完全是在睜眼說瞎話,印度不僅沒有功績而言可,而且最大的幫凶。
鮑斯也是個可憐人,為了印度的民族獨立操碎了心,不過是走錯了方向,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受日本一手扶植的自由印度政府自然也走向終結,鮑斯乘坐的飛往台北的飛機途中不幸失事,鮑斯也在這場空難中身亡。事後關於這場空難眾說紛紜,應該是死於暗殺,這樣的結局對鮑斯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無論他初衷多麼純粹,依然改變不了他助紂為虐的事實。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他領導的印度團體站在了人類歷史的對立面。印度記住,國家的獨立與自由只能依靠自己。
B. 各個民族的服飾特點
布依族 女穿大襟上衣、長褲、綉花圍腰,或蠟染百褶長裙;黔南地區穿傳統欄干服。欄干服是衣褲套裝,衣襟、領口、衣袖、褲腳均鑲花邊。
朝鮮族 尚素白,有「白衣民族」之稱。女子穿傳統的襦裙套裝,上襦稱則高利,為小燈籠袖斜襟短衣,以花結襻帶系合;下裙稱契瑪,是高腰長裙,少女為統裙式,婚後纏裙式。
達斡爾族 女穿藍袍、綉花鞋、白布襪,胸佩銀飾。
傣族西雙版納地區女子為窄袖對襟短衣、統裙、銀腰帶;
德宏地區女子婚前穿大襟短衫、長褲、小圍腰,婚後是對襟短衫,黑統裙;新平、元江一帶,女上衣的腰際處和裙腰處常綉花、飾銀泡銀穗,故有「花腰傣」之稱。
阿昌族 女子穿統裙,以青布包頭;未婚者穿長褲,盤辮簪花。男子著黑衣褲,背通帕(掛袋)、阿昌刀。
白族 女子穿白上衣、藍褲、黑紫絲絨背心,扎綉花圍腰,用花包頭、銀首飾,著百節鞋(翹頭綉花鞋)。
保安族 女穿高領大襟花短衣、鑲花邊長背心,罩蓋頭,穿雙梁鞋。
布朗族 女穿黑色或紅綠紋相間的統裙,扎大包頭。男穿無領上衣、黑色寬大長褲,黑或白布包頭。
德昂族 女子上為對襟短衣,下著飾橫條圖案的長統裙,並裝飾藤腰箍。男子穿圓領大襟衣和肥短褲,打裹腿,男女均用白或黑布包頭、男子還飾絨球。
東鄉族 女子穿大襟衣、綉花背心、長褲,罩蓋頭。男子穿長袍,束帶,佩小刀等;或穿對襟衣、黑背心;戴黑或白色平頂軟帽。
侗族 女子為無袖上衣、寬腳褲或百褶統裙,佩帶銀飾。男子為無領短衣、統褲、侗帕(大頭帕)。多用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
獨龍族 穿用披毯:將麻布毯披於衣外,由腋下抄向胸前結角(男左結、女右結)。此外,女子用頭巾,男子佩砍刀和箭包。
俄羅斯族 女子穿布拉吉(連衣裙)或褶裙,戴艷麗的頭巾。男子穿西裝和白色綉花邊的套頭衫。
鄂倫春族 穿皮袍:大襟,開二衩或四衩,領、袖、襟處鑲異色皮邊,衩處補綉團花圖案。此外,女子戴氈頂皮帽;男子為狍頭皮帽、皮褲、皮靴。
鄂溫克族 女穿大翻領連衣裙,或大襟連衣裙式長袍。男為深藍長袍、圓錐形帽、皮靴。冬季習慣穿獸皮衣。
高山族 女子一般為對襟長袖上衣或大襟窄袖上衣,各式裙,黑或紅布包頭。
哈薩克族 女子穿連衣裙、綉花背心、綉花套褲,戴吐麻克或白布蓋頭,並加大披巾。吐麻克是一種小圓帽,飾有貓頭鷹毛。。
赫哲族 習慣以魚、獸皮製衣,冬季穿套褲,傳統穿袍。女袍類似旗袍,採用鑲緄工藝,並綴貝、幣或銅鈴;男袍為右大襟、前開衩。此外,女子穿綉花鞋或皮靴,男子穿靰鞡。靰鞡為布靿、皮幫底的納褶防寒靴,內絮烏拉草。
回族 女子穿大襟短衣,戴蓋頭。男子穿白色對襟衫、黑背心,戴白或黑小圓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穿漢族服裝。
蒙古族 男女老幼皆穿用蒙古袍,有紅、黃、紫、深藍等色,傳統式樣為身寬袖長、下擺不開衩、襟和擺採用鑲緄裝飾,束彩腰帶
苗族 女子穿大領對襟短衣、長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為大襟短衣、寬腳褲、圍腰,採用多姿多採的頭飾;節日盛裝,常採用刺綉、蠟染等工藝裝飾服裝,以及多種傳統銀飾,如項圈、手釧、銀衣(銀飾釘於衣上)。
仫佬族 女子穿大襟上衣、長褲或統裙,束圍腰(上有幾何圖案)。男子穿無領琵琶襟衣或唐裝(類似漢族的衫、襖、褲)。尚青色。
納西族 女子穿黑、藍、白色大褂,背心,長褲,多褶圍裙,披七星羊皮披肩(上綉日月、下綴七星圖案,俗稱「披星戴月」,象徵勤勞),戴圓的紗頭帕或藍頭巾;寧蒗等地為短衫、百褶長裙,束腰帶,藍、黑布包頭。
怒族 女子穿背心、多褶長裙,習慣以竹管穿耳,珊瑚、貝殼飾胸,藤環纏頭、腰、踝;貢山地區以麻布片為前後裙。
普米族 女子穿大襟衣、百褶長裙,束寬大的彩腰帶,披羊皮,纏大包頭,飾銀環耳墜。男子穿麻布短衣、大褲、白羊皮背心,打裹腿,佩腰刀。
羌族 傳統穿用皮褂褂,即罩於麻布長衫外的羊皮背心。此外,女子用綉花圍腰、頭帕及耳環、手鐲、銀牌等飾物,穿勾尖綉花鞋。男子纏包頭,束腰帶,裹腿。
撒拉族 女子穿對襟衣或大襟袍、花背心、綉花布鞋、布襪,罩蓋頭,飾長耳墜。男子為白色對襟衣、黑背心、白或黑色平頂圓帽;冬季穿皮襖或褐子(羊毛織成的衣服)。
畲族 女子穿大襟緄邊上衣、短褲,打裹腿,以紅絨線束頂髻,戴細篾斗笠;結婚時戴鳳冠銀簪。男子為對襟上衣(老年大襟)、長褲。習慣用青、藍色自織麻布。
水族 女子穿無領大襟半長衫、綉花圍兜,纏包頭(少女戴纏繞紅線的頭圈),佩銀首飾。男子為無領大襟寬袖長衫(青年對襟長衫)、青布包頭。尚青藍兩色。
塔吉克族 女子穿無領長袖衣和曳地長裙,或穿連衣裙,戴圓頂綉花帽(綴後簾)、加白黃紅色頭巾。男子穿袷袢,戴黑絨圓高帽。男女皆習慣穿野羊皮高靿靴和氈襪。
塔塔爾族女子穿連衣裙、深色背心,戴鑲珠小花帽,披紗巾,著花靴(上綉動物圖案)。男子為綉花白襯衫、黑色背心或對襟長衫、黑褲,戴綉花或黑色小帽,著長靴。
土族 女子穿鑲花邊的大襟袍(配五色布拼成的袖套),鑲花邊的背心,束綉花寬腰帶,佩掛手帕、錢袋、荷包、小鈴。男子為小領大襟長袍、大襠褲、黑或紅色背心,上黑下白的裹腿,雲紋布鞋;冬季穿大領白板皮襖。
土家族 女子傳統的服裝為左開襟大袖緄邊短衣、八幅羅裙,現一般為右開襟上衣、鑲邊統褲,青布包頭,綉花鞋,銀飾品。男子為對襟或琵琶襟短衫、長褲,青布包頭。多用溪布、峒布,即自織自紡青、藍色土布或麻布。
佤族 女子穿黑色無領短衣、黑紅條紋相間的統裙,頭、頸、腰、臂、脛用箍飾物。男子為無領對襟短衣,紅、黑、白布包頭,以黑、紅線穗作耳飾。
維吾爾族 女子穿艾得麗斯綢連衣裙、襯裙,深色綉花背心,系鮮艷的頭巾(老年白紗巾或大幅白蓋頭)。
烏孜別克族 女子穿魁納克(寬大多褶的連衣裙),戴各式小花帽,著綉花靴。男子穿托恩(對襟袍,類似袷袢,以方巾束腰),綉圖案的襯衫,戴小花帽,著皮靴、淺幫套鞋。
錫伯族 女子穿袍(青年的袍腰部打褶象連衣裙)、背心、肥褲(扎褲腳)。男子穿箭袖前開衩長袍,或短襖、長褲。東北地區錫伯族著當地漢族服裝。
瑤族 女子服裝注重綉花、蠟染,通常穿琵琶襟或大襟上衣、長褲、短百褶裙,打裹腿,採用多種樣式的頭巾、帽及銀飾。男子穿對襟無領短衫、長褲或過膝短褲;廣西南丹一帶沿用白色褲,褲腳綉花;廣西連南一帶纏紅布包頭,插雉尾。多用青、藍土布。
仡佬族 女子穿套頭式無袖袍,前短後長並綉花;穿三段式統裙,中段為紅色羊毛織物,上下段為青白相間條紋圖案的麻織物;纏包頭,同時纏3條長帕,後垂6穗,飾海貝;穿勾尖鞋。男子為無領琵琶襟衣、長褲,青布包頭。
哈尼族 女子穿無領上衣、銀胸飾,著長褲或裙,系圍腰(以不同顏色標識未婚已婚),戴小帽,飾銀泡;節日穿綉花尖鞋。男子用黑或白布纏頭(節日插羽毛),系綉花腰帶。尚黑色,多用自織自染的棉、麻布。
彝族 大小涼山男女老幼四季披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線織成的擦爾瓦(即披風),上織有花紋,有的下端密集長流蘇。擦爾瓦始用於漢、晉;白天御風雪,夜可作被。
此外,女子穿大襟上衣(綉花或緄邊)、多節多色的曳地百褶裙或長褲、圍腰,著瓦式方頭帕或青布包頭;雲南少女戴雞冠帽、綴銀泡,在賽裝會、插花節上穿刺綉服裝。
男子為大襟或對襟衣、多褶褲(褲腳寬窄不一,寬者1m),青或藍布帕包頭(右前方突出細長錐形「英雄結」),左耳戴大耳珠、綴絲穗;老年穿長袍,戴瓜皮帽。
藏族 傳統穿用藏袍,是敞領口、右大襟、系腰帶的大袍,用氆氌、毛皮及其他面料製作;
壯族 女子傳統裝束為大襟或斜襟上衣、褶裙或寬腳褲、綉花圍腰。男子著唐裝,包頭。三月三節,著節日盛裝。
拓展資料
民族服飾是指各民族本身文化中獨有特色的服飾,也可以稱為地方服飾或民俗服飾。
在一些民族國家的城市生活中,人們在日常的時間雖然多以西裝打扮為主,但在節慶、宗教儀式、國家典禮和其他正式的場合中,則會以民族服飾打扮出現,通常在服飾上的一些裝飾品中可以推斷出穿戴者的婚姻狀態、社會或宗教地位等。
民族服飾文化內涵豐富,包括製作原料、紡織工藝、印染工藝、刺綉工藝、圖案紋樣、色彩表現、飾品工藝、文化價值等因素。
2008年,共15個民族的民族服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內蒙古發布中國首個民族傳統服飾地方標准——《蒙古族部落服飾》地方標准。
2014年,由國家民委經濟發展司承擔的財政部專項「中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傳統生產工藝與技術保護工程第八期少數民族服飾」項目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制衣原料、編織、印染、鞋帽、衣服、飾品等製作的獨特性工藝進行調研。
例如,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漢族的古傳統民族服飾是漢服。相傳為黃帝發明,西周起漢服已具基本性質,到了漢朝已經全面完善並普及。這一時段直到明末清初,漢族人著漢服到漢朝已有幾千年歷史。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古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既有交領右祍又有直領圓領,袖子分為廣袖、小袖、胡垂袖等。
漢服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發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發。
從此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於清廷的「十從十不從」政策,古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
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古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中國許多少數民族和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鑒傳承了古代各個時期漢服的特徵。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而漢服又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C. 中國駐印軍的裝備
初整訓時期
初整訓時期由英軍提供服裝,每名士兵發予熱帶卡其操作服三套,有短褲兩件、長袖衫三件、長褲一條。關於熱帶卡其操作服為英軍的Aertex khaki Shirts(長衫)與khaki Drill Shorts(短褲)、khaki Drill Trousers(長褲)兩種褲子的組合。Aertex khaki Shirts之上衣型式類似保羅衫構型,以Aertex紡織料為材質,型式為長袖,袖端上有一個扣鈕收口,於衣後背部上端到衣領處有一補強布,在前胸口中央有開衣襟,雙肩位置設有肩帶,在衣上胸前位置左右各有一個有蓋單扣口袋,袋蓋為倒山型式,口袋中間設有直式口袋布條,此衫有弧形下襬,在穿著時向下扎入褲內。卡其長褲為卡其色斜紋棉質料,褲襠的左右兩邊各有兩道打折線,左右側褲身各一直式插入式口袋。此褲部分褲子前右方縫有一長型口袋,而有些則無此袋,這是此型褲的小部份相異之處。在褲檔處以五顆鋁質扣鈕來作結合,褲頭上有一橫向舌狀布條來固定褲頭,褲子的腰圍處縫有多顆鋁扣可用來固定褲吊帶,而褲後則無口袋設計。卡其短褲一樣為卡其色斜紋棉質料,在褲頭以兩條布穿帶來作緊縮腰身調整並用作固定褲頭,褲檔處以三顆鋁扣作結合,兩側褲身各一插入式口袋,部分短褲在右側有長條型口袋,但大多數則無此口袋,而在褲後有一個無蓋的口袋。
擴編時期
1944年4月,駐印軍的服裝委託英國在當地招商製作,大體上仍參考英式熱帶卡其操作服裝為?版,不過其款式有混合到美軍卡其服之設計,以上衣來看,采尖領、六扣鈕與內扎式下襬,胸前設有兩個口袋設計,口袋蓋為單扣平蓋,袋上有直式口袋布條,在雙肩位置有肩帶,背部上端到衣領下沿有一橫向補強布,此衣為長袖襯衫型式,與美軍當時的卡其襯衫型式極其相近。長褲部分大體上為簡單直筒褲式樣,兩側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部後右側有一個有布蓋單扣之口袋,此長褲亦與美軍卡其長褲相仿。在短褲方面則接近英式短褲,但與其它英協國家的英式卡其短褲一般取消右側長條型口袋。
作戰時期
在進入北緬後,部隊的裝備、槍械、服裝補給,為美軍SOS(SERVICES OF SUPPLY)來作主要支持後勤補給,所以此一階段,服裝部分改換美軍卡其操作服,其型式采尖領、衣襟為六扣鈕來作結合,同樣采內扎式下襬,穿著後扎入褲內,此款上衣胸前為兩口袋設計,口袋蓋為單扣平蓋,在雙肩一樣有肩帶,背部有一橫向補強布,袖子有束口,為長袖襯衫型式。下褲為長褲型兩側有直式插入式口袋,臀後有插入式口袋,且並無口袋蓋設計,正面右下有一小零錢袋,褲襠以鈕扣作結合,褲管型式為直筒設計。雖說有部分的士兵得到此項補給,但部隊主要穿著仍以委託英國在當地招商製作的服裝為主。除此之外還有部分也有使用美軍所使用的HBT戰斗服,但並非為全軍更換,僅少數獲取。
其它服裝
除基礎的操作服裝外,我軍亦有補給到其它禦寒的衣物,如英軍V領長袖綠色毛衣,英軍V領無袖綠色毛衣背心,英軍V領三扣長袖綠色毛衣,美軍橄欖綠羊毛背心,美軍五扣橄欖綠高領毛衣,美軍M-41夾克,美軍M-43外套等等。在M-41夾克方面大多數發予軍官使用。在戰車部隊方面,隨車人員除基礎服制外,其上均穿著美製HBT連身服。駐印官兵在一般外出時或非戰時的集會,則穿著軍常服,此套服飾在我軍則有其特殊的稱謂,均稱之為羅斯福呢軍服。爾後在第一批駐印軍(新六軍)提早回國時,美軍又加發給每人一套羅斯福呢軍服予我返國的駐印軍弟兄。
英式單兵裝具
駐印軍最主要的個人裝具,是英軍所提供的1937型個人裝備組,亦稱之為P-37裝備組,其組成有包括:帆布腰帶、帆布吊背帶、帆布背包、帆布小背包、水壺組、帆布子彈袋等等,在依其單兵任務性質還可做局部調整,如可加掛鏟組、十字鎬等。1937裝備組為英軍以及大英國協軍所廣泛通用的單兵裝備組型式,如加拿大、澳大利亞、乃至於印度皆用此套裝備。我駐印軍在入印後,經協定後由英軍擔負起給養與被服裝具的補給。所以駐印軍就由英軍提供大英國協軍最廣泛使用的1937型裝備組來裝備我駐印部隊。
英式帆布腰帶
首先從帆布腰帶說起;此型腰帶為卡其色棉帆布質材,前端有ㄇ字型公勾與另一端母環作結合,腰帶上無任何穿孔式掛點而是在正面帆布的後方車縫有垂直布肋與各型袋子後方的C型金屬勾,勾跨結合,是蠻獨特的英式結合方法,這種設計對於結合袋的穩固性頗佳。帆布腰帶的後方有兩個斜向的結合布條,布條上有日型環用以結合吊背帶所用。
X型帆布吊背帶
英軍很早就有裝備模塊化的理念,1937型裝備組上更看的出此理念發揮運用;帆布吊背帶可以結合大、小背包的背帶當作是系統吊背帶,亦可不掛任何背包下單獨的當作單兵的負載吊帶來使用,或者是只用單條背帶來當小背包或稱之為雜物袋的側背帶以及水壺組的側背帶,用於側掛及肩掛來使用。以結合全套裝備論,在使用此吊帶時以兩條背帶交叉於背後為X形狀後,結合於帆布腰帶後的布條,並向前與子彈袋作連結,再以背包背帶上的扣頭扣於子彈袋上的日字環,就可以將整個裝備給連結起來,吊帶在結合所有裝備後即成為單兵整套的系統負載吊帶。
帆布子彈袋
駐印軍配有多種型式的帆布子彈袋,一種是指北針/手槍通用型袋,其為帆布質材,型呈方形,布袋上有布蓋以銅扣與彈袋上母扣作結合,彈袋後方車縫有五邊型布底,後有C型金屬勾與帆布腰帶之垂直布肋相互連結,可攜行指北針亦可放置手槍彈、步槍彈。第二種是步槍帆布彈袋,此為雙彈袋設計,也就是說一袋兩包,各有獨立的五角型布蓋,布蓋上有銅扣與彈袋上母扣作結合,每名單兵通常都攜帶兩組彈袋。
另一種較大型的帆布子彈袋是我們在許多當年的照片中最常看到的樣式,是為步槍/沖鋒槍/機槍/通用型子彈袋,此種彈袋,稱之為BASIC彈袋,又我駐印軍所用的為MK-3型通用彈袋。MK-3型通用彈袋,在功能上除可裝步槍彈,也適合來裝沖鋒槍彈匣,亦可作為BREN機槍之支持彈匣袋;由於BREN機槍是由上匣式彈匣給彈加上其射速頗快,因此彈匣的使用需要較大的攜帶量,但是一名機槍手能帶的彈匣有限,所以此彈袋在當初的設計上是為步兵幫同行的機槍兵攜帶彈葯以隨時填補給機槍手彈葯。其彈袋型為直式長方體,質材為卡其帆布,上有布蓋,彈袋上車有布條,布條上有母銅扣可與袋蓋上的公凸扣作結合,背後一樣有C型金屬勾可與帆布腰帶勾跨結合,在袋後C型金屬勾的上方,車有五邊布條,上端置日字銅環,可用來穿過帆布吊背帶來固定,並可與背包背帶上的銅勾,勾跨相互連結。由於此款彈袋的方便靈活,是我駐印軍所使用最普及的彈袋。除此之外,駐印軍部分軍官亦有使用英式布朗寧手槍雙並式彈匣袋,此彈匣袋除可放布朗寧的彈匣外亦可放45手槍之彈匣。另外我駐印軍也使用英式 .303備用彈袋(BANDOLEER),但使用方法不同於大英國協軍的背掛方式,而是喜歡將此彈袋纏於腰際上來使用。
水壺組
駐印軍所使用的水壺為英式37型水壺,此型式的水壺在一戰時期就有類似的款式在使用,而37型水壺僅是沿用以往所慣用的壺體,而在其它的配件稍作修改而成。全壺為馬口鐵材質製成,壺口蓋為鋁質片向下連結木塞來作封水,蓋上系有細棉繩綁於壺頸上的圓環,壺身有烤橄欖綠色磁漆,外覆呢毯質壺套以作保溫用,再以十字型帆布質材攜行帶來背負或者是裝在卡其帆布水壺袋裡。此兩種型式的攜行我駐印軍皆有使用。
美式裝備部分
美式單兵裝備在駐印軍的使用上所佔的比例並不多,僅都配件而非整組裝具,其配件主要的有M-1936型帆布腰帶、M-1923型腰帶式彈袋、卡賓彈匣袋、45手槍側掛皮套、M-3肩掛槍套、45彈匣袋、M-1942型刺刀組等等。之所以所使用的比例不高的原因,主要的是英式的1937裝備組的設計良好與其靈活性跟耐用度頗受中國士兵的愛用,且補給也充足,再者美軍也非主要提供個人裝具的盟國,僅就局部配件給予補給有特殊任務所需以及部分的軍、士官領導而已。
帽子
駐印軍所使用的帽子,型式仍為我國所慣用的類似德式小帽之布帽,而布料則用與跟制服相配套的卡其色棉織布,在帽上的布圍處,只具有型式而不能放下來擋風護面。在許多歷史照片中亦可看到有許多外國軍官也喜愛戴此型小帽,如史迪威將軍與許多駐點連絡官,足見此小帽的造型很具魅力頗令人想要一頂來戴戴。
英式鋼盔
駐印的國軍初期由英軍配發MK-2型TOMMY鋼盔給我軍使用,此型盔自一戰以來廣泛使用於英協國家與其它國家;中國自抗戰以來也在各軍中皆有大量使用此款盔,所以在使用此盔上並不陌生,MK-2型鋼盔是英國改良自一戰所使用的MK-1型鋼盔,大體上在盔型無作很大的修整改良,大部分的改良在其懸吊系統與下巴額帶上作修整,使之更符合二戰戰場上的需求。MK-2型鋼盔懸吊系統在內襯方面采十字形鐵框架,加在金屬圓箍頭環上,並在頭環上結合五片式皮襯,十字形鐵框以一顆一字型螺絲與盔體結合並在鐵框下設有十字形泡綿軟墊以增加戴盔的舒適性。在下巴額帶方面以掛環方式結合於盔體上;下巴額帶兩端為具彈性的伸縮帶以口型環下結有一條可調式卡其色棉帶,同樣的在各邊的伸縮帶的另一端,也設有口型環用於與盔體作結合。此盔自一戰以來使用已久,以盔型而言是以當時壕溝戰的理念所作的設計但就二戰的新型態戰爭以算落伍,不過對提供士兵的保護仍有一定的防護功用。駐印軍在盔體的左側漆有青天白日徽作我軍的辨識,並在作戰時套以盔網可行插草偽裝使用。
美式鋼盔
在入緬作戰後,由於戰斗中的耗損與英式盔的避彈性與舒適性不佳,在後來的補給中,美軍替中國軍隊中戰力最強的新三十八師優先換發美軍當時現役的M-1鋼盔;新三十八師成為我國第一個使用美造M-1鋼盔的單位,亦開啟我國與M-1鋼盔的結緣,而後再陸續的替換新一軍的鋼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英式MK-2型鋼盔都不堪使用,在換發完畢的單位將堪用MK-2型鋼盔後送給後續的新單位或者是送回給訓練基地。所以在後來的許多歷史照片中,我們常看到新一軍戴美式M-1鋼盔,新六軍則大多數仍戴英式MK-2型鋼盔,而新六軍僅少數的直屬單位有獲得M-1鋼盔的補給換發。美式M-1鋼盔自1943年量產以來,成為當代最多量產的鋼盔,在二戰結束後更廣泛的被更多的國家採用與沿用,並有多國以此盔為基礎來衍生跟仿製,其影響之巨不可言語。我駐印軍當時用的為M-1鋼盔Model-1943/44型,其盔體較後來的改良式的M-1 Model-1956型鋼盔略高,採用的懸吊帶為卡其色棉織帶,以六個三角釘板固定於內盔,在懸吊上再結合汗圈,並在內盔後方設一條式後頭杓帶來托著後腦殼,此種設計是參考當時的美式足球盔的懸吊系統而來,在內盔的左右兩側各設有鋁質凸釘用來結合內盔皮帶,而此皮帶的功用在於戴上盔後可掛於在後腦部位增加行進時的穩定度,不至於使盔前後晃動,但實際上很少士兵如此使用,大多數都掛在鋼盔的前帽沿。下巴額帶部分為卡其色棉帆布質,以車縫的方式車在鋼盔環上,與近代M-1鋼盔的下巴額帶以金屬壓板結合於鋼盔環上大不相同。再者其結合勾具為兩岔式的掛勾,勾於型式像介字型的母扣上,在母扣同邊的下巴額帶可視需求來調整長度。駐印軍所用的M-1鋼盔平時除素色面盔體外,亦大量採用1/4吋與1/2吋的偽裝盔網套於外盔上,而在外盔的左側則漆有青天白日國徽記號以作我軍識別。
鞋類穿著部分
初期所配備的鞋子,士官兵所穿的是英軍所提供的野戰用半筒黑色皮鞋(AMMO BOOTS)、半筒黑色伽拉皮鞋(鞋底為膠底),也提供英式棕色的膠底布鞋。在同時也使用自製的鞋款,如使用膠底的系繩黑布鞋以及當時國軍所慣用的草鞋,而軍官部分除英式黑色皮鞋外還加發美製黃半筒翻面鞋,亦有馬靴使用,中後作戰時期有部分的部隊也有補給到美軍棕色雙扣環戰斗靴、3/4高的棕色皮靴,傘兵部隊更擁有與美軍相同的傘兵靴。除以上鞋外同時也由英方提供每人三雙英制白色羊毛短襪,並依時補充。在穿著方式上仍依國軍的習慣在穿鞋後打上毛呢質材的綁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