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天讀一點世界史:印度文明
印度文明與希臘—羅馬文明是完全不同的,兩者之間的差別並不是因為環境不同而導致。希臘跟羅馬不存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也沒有殺戒、輪回、報應或者與這些類似的觀念。但這些是印度文明的基礎,是印度人思想與生活的決定因素,這些因素造成了印度文明的獨特性。入主印度的雅利安人有跟歐洲人同樣的生理特徵,但是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文明,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這就是本章要談論的主題。
雅利安人在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後一直住在旁遮普地區,因為那裡有大片草地可以放牧。後來他們依靠著極其簡陋的工具緩慢地擴張到了恆河流域。隨著他們在公元前800年開始使用鐵器,擴張的步伐大大加快。他們的主要生產方式也從畜牧業發展為農業。恆河流域的氣候適合種植水稻,因此水稻比小麥、大麥的產量高出很多。人口密度的中心從西北部轉向了東部。
生產重心從畜牧業轉向農業,促進了建立村莊所需的其他行業的發展,如木工業、冶金業、紡織業等等。河流充當著運輸的主要交通干線,促進了貿易的發展。當貿易方式從以物易物轉變為使用貨幣交易的時候,原來的專營某些行業的村莊和貿易重地開始變成城市。
經濟發展促進了政治的統一。雅利安人漸漸的由部落首領組織起來,恆河流域的部落變成了王國,旁遮普和喜馬拉雅山麓的部落變成了共和國。這些早期國家中,摩揭陀王國由於地處兩條商路交匯處,又有鐵礦等資源,因此很快就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摩揭陀憑借自身的優秀條件,成為後來孔雀帝國和笈多帝國形成的基礎。
公元前4世紀,難陀王朝成立了。難陀王朝是最早建立國家,並系統地開發了摩揭陀資源的印度王朝。他們修建灌溉工程,制定稅制,為帝國奠定了基礎,但卻並沒有真正建立起第一個帝國。第一個帝國是由一名叫做旃陀羅笈多·孔雀的年輕冒險家於公元前321年奪取難陀王位後建立的,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帝國命名。
雅利安人的入侵使得 社會 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革。最開始印度的雅利安人與其他雅利安人一樣,分成武士、祭司、平民三大階級,而沒有制定與 社會 等級相關的一系列制度。但是到了公元前500年的時候,種姓制度開始產生巨大的影響。雖然種姓制度的起源究竟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普遍統一的觀點是等級劃分的一個基本因素是膚色。
雅利安人發現了自己與印度土著膚色上的差異,於是把土著稱為達塞人,即奴隸。雅利安人有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因此他們為避免與被鄙視的臣民混合,制定了種姓制度。這種制度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農民)、達塞(奴隸)。達塞不能參加宗教儀式,也不享有其他的 社會 權利。
隨著時間的推移,單純從膚色來劃分地位無法適應 社會 現實。某些雅利安部落需要與達塞部落結盟,來進行與其他雅利安部落的戰爭。漸漸的,雅利安移民的習俗與語言開始與印度土著人的混合起來。達塞人的祭司開始成為婆羅門,首領成為剎帝利,商人地主成為吠舍,農民和勞動者成為首陀羅。膚色再也不能提高地位。
由於 社會 法令與宗教法令的共同作用,種姓制度至今仍然是印度 社會 構架的一部分。直至今天,印度 社會 的階級仍然主要依照種姓來進行分階。
因果報應和輪回是印度宗教重要組成部分。雅利安人最初信奉的神是自然力量的化身,當生產的中心從畜牧業轉向農業的時候,開始出現了三大新神——造物主梵天、保護神毗濕奴、毀滅神濕婆。與這些新神相伴而來的是權力越來越集中在婆羅門的手中。婆羅門依靠自己的權力,對其他階層進行無理強征,導致了公元前6世紀印度進行了宗教改革。
印度的宗教改革最初是出現了苦行主義的風氣,苦行者們疏遠 社會 ,反省自身,進入出神的修行狀態。這種通過內心反省與沉思的又引發了許多改革運動,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這個新的宗教排除了種姓制度和婆羅門的位置。隨後,不但在印度,在歐亞大陸中部、東亞、東南亞,佛教都成為了一股強大的勢力。
當雅利安人在恆河流域定居下來,政治的活動重心也就轉移到了該地區。當時的印度半島憑借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聯系和其他地區相分離。公元前518年時,波斯帝國的大流士皇帝已經把旁遮普西部收編為波斯帝國的第二十個行省。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從西北入侵印度,雖然只在印度待了兩年,離開後不久旁遮普的希臘殖民政權就完全消失了,但是他發動的侵略戰爭對印度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其中一個就是讓印度西北部到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的貿易迅速發展起來。
但是最重要的影響要數亞歷山大廢除了印度西北部幾個王國與共和國,造成當地的政治真空地帶方面起的作用。旃陀羅笈多·孔雀迅速填補了這個真空,並且建立了孔雀帝國。隨後的幾年中他向西北方擴展了自己的統治,統治區域擴大到了印度河流域。他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來維持自己的統治,當亞歷山大的繼承人試圖重新奪取亞歷山大當年所控制的印度地區時,旃陀羅笈多毫不費力地擊退了他。
旃陀羅笈多的兒子征服了德乾地區,他的孫子阿育王則征服了印度東部。阿育王統治時期,孔雀帝國的版圖包括了南部以外的整個印度半島。
孔雀帝國時期的印度國富民強,政治清明高效,貿易繁榮,還擁有著良好的教育制度,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學生。
阿育王時期,傳統型的帝國統治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而阿育王本人的內心也在經歷一場變化。殘忍的戰爭讓阿育王覺得悲傷,他開始致力於傳播佛教的教義。阿育王關心人民比關心政府更多,他修建了醫院,興辦了公費醫療,分配物資給各教派用於施捨,讓佛教團體外出傳教。
阿育王雖然提倡和鼓勵佛教,但也沒有迫害佛教以外的教派,而是對所有的教派都進行捐助。他宣揚以寬容來促進帝國和諧,在他統治的41年中贏得了民眾無數的歡呼聲。但是他去世之後的半個世紀里,孔雀王國就遭到了毀滅。孔雀帝國的毀滅使印度陷入了黑暗與混亂的時期,直到笈多時代的開啟。
公元4世紀時,偉大的笈多時代開始了。笈多帝國與孔雀帝國都以恆河流域為根據地,在孔雀帝國崩潰以後,笈多帝國設法維持了自己的獨立,並為勢力的擴張奠定了基礎。
笈多時代始於32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登基的時候,笈多帝國在他孫子旃陀羅笈多二世的統治下興盛到了極致。旃陀羅笈多二世極力擴張版圖,直到他的帝國從印度河擴展到孟加拉灣、從北部山區擴展到納巴達河流域為止。笈多帝國的統治區域在北印度,並未真正地統一整個半島。實際上,當時的南印度被溫迪亞山脈多隔絕,是與世隔絕的區域。南印度使用的語言是德拉維語,與北方人所使用的雅利安語不同。但是南方接受了印度教、佛教及其他 社會 習俗,並且將梵語作為經文和教育用語。這樣南印度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明,它把各民族截然不同的語言背景和種族習慣牢牢地結合在了一起。
笈多帝國有過非凡的繁榮,而且還在旃陀羅笈多二世進行一系列幣制改革之後繼續發展。當時印度不管是內部貿易還是對外貿易,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及的高度。另外,紡織業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紡織品包括絲綢、平紋細布、印花布、亞麻布、毛織物和棉布。這些東西由於國內外市場都非常需要,所以得到了大量的生產。其他行業,如冶金業、制陶業、雕刻業和珠寶加工業等重要行業也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從進入中國傳播佛教的信徒口中可以得知,笈多帝國的統治比孔雀帝國要溫和。東晉僧人顯法在印度待了9年,期間他周遊了很多寺院,印度的禮儀和繁榮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發現雖然笈多王朝信奉的並非佛教,但是並不歧視佛教徒。
笈多時代是梵語卷土重來的時代,在語言學和文學上面,這種婆羅門學者使用的陳舊語言被重新運用。在民間的文學與政府的記錄中,梵語被廣泛應用。在王室的資助下,詩歌散文欣欣向榮。後來被譯成英語,搬上外國舞台的《沙恭達羅》就是在當時所作,作者迦梨陀娑更是被稱為印度的莎士比亞。將《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偉大的民族史詩編成定本則是笈多時代最偉大的文化成就。這兩部史詩在公元前可能就有了,但是今天只能看見笈多作家編訂的版本。
由於跟希臘人進行交往,使得雙方的思想都產生了變化,進行了有益的發展。因此在笈多時代,科學方面的成就也十分突出。公元前476年,誕生於華氏城的阿耶波多是天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斷定地球是一個球體,繞著地軸自傳;月食是地球的陰影落在月亮上引起;一年的長度是365天。
而在印度,最偉大的科學貢獻是提出了「0」的概念和十進制。當時希臘人和羅馬人的計算方式非常不方便,舉例來說,希臘人的888,其中每個8都是不同的,而羅馬人的888要表示成DCCCLXXXVIII。印度人所發明的數字就是我們今天用的0、1、2……9。印度人發明的數字用來進行乘除法非常方便,這些簡單的印度數字被阿拉伯學者和商人傳到了西方,就有了我們今天的阿拉伯數字。盡管阿拉伯數字使用起來非常方便,但是在當時卻被認為是異教徒的東西,受到藐視,而且他們極易偽造,一筆就可以把0變成6或者9。雖然如此,但是阿拉伯數字還是在西方流行開來,打開了現代數學和科學的大門。
印度的發展有自己的獨特性,但是與印度一樣有獨特性的還有中國。中國的發展十分連續,沒有突然的停頓,外來的入侵者多數都被同化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文明。